考点归纳
一、热能和机械能相互转换的过程
1.热能动力装置(1)定义热能动力装置是指从燃料燃烧中得到热能以及利用热能得到动力的整套设备(包括辅助设备)。(2)分类①蒸汽动力装置;②燃气动力装置。
2.各类热能动力装置中的能量转换情况(1)蒸汽动力装置:工作介质经历吸热、膨胀、排热过程,热力学能转变成动能。(2)燃气动力装置:燃料和助燃的气体在燃烧设备中燃烧,化学能转换成燃气的热能,燃气膨胀作功,作功后的废气排出装置同时向环境介质排热。(3)制冷装置与热泵:装置消耗外部机械功,以实现热能由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转移。
3.热能动力装置工作过程(1)工质循环从热源吸热,将其中一部分转化为机械能,并把余下部分传给低温热源。(2)在制冷装置中,工质消耗外部机械功或其他形式,使热能由低温热源向高温热源转移,所消耗的机械能也转换成热能一并排向高温热源。
二、热力系统
1.系统、边界与外界(1)热力系统(系统)热力系统是指人为将所要研究的对象与周围环境分隔出来的研究对象。(2)边界边界是指分隔系统与外界的分界面,其作用是确定研究对象,将系统与外界分隔开来。(3)外界外界是指边界以外与系统相互作用的物体。
2.闭口系统与开口系统(1)闭口系统闭口系统是指没有物质穿过边界的系统,又称为控制质量系统。(2)开口系统开口系统是指有物质流穿过边界的系统,又称开口系统为控制体积。
3.绝热系统与孤立系统(1)绝热系统绝热系统是指系统与外界之间没有热量传递的系统。(2)孤立系统孤立系统是指系统与外界之间不发生任何能量传递和物质交换的系统。
4.系统的内部状况(1)单相系与复相系①单相系单相系是指由单一物相组成的系统。②复相系复相系是指由两个相以上组成的系统。(2)单元系与多元系①单元系单元系是指由一种化学成分组成的系统。②多元系多元系是指由两种以上不同化学成分组成的系统。(3)均匀系与非均匀系①均匀系均匀系是指成分和相在整个系统空间呈均匀分布的系统。②非均匀系非均匀系是指成分和相在整个系统空间不均匀分布的系统。
三、工质的热力状态及其基本状态参数
1.状态与状态参数(1)状态状态是指系统中某瞬间表现的工质热力性质的总状况。(2)状态参数状态参数是指描述工质状态特性的各种物理量。(3)状态参数特征状态参数一旦确定,工质的状态也就确定了,状态参数发生变化,工质所处的状态也就发生变化,因此状态参数是热力系统状态的单值性函数。
2.基本状态参数(1)温度①定义温度是指描述热力平衡系统冷热状况的物理量,从微观上看,是标志物质内部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强烈程度的物理量。②热力学温度与分子平移运动平均动能的关系更多的可以到上学吧找答案找找看 ,我在那边做题备考题库里面资料都挺全的。
细腻的百褶裙
2025-07-18 16:30:52
这个……这个真没有,近两年的真题可以去研究生院购买。但是没有哪里有真题答案的,真题的标准答案在出卷子的冯老师手里。你也不用再在网上求真题答案了,即使有也是别人做的。
传热学不是特别难,考题你会做就行,知道怎么解答,别把计算算错了就行。
祝愿考上热能系的研究生。
独特的彩虹
2025-07-18 16:30:52
考研报考主要是专业,至于方向在考研中一般作用不大,不必太在意。关键是入校后,研一上基础课,有时间可对具体的专业方向可以多了解一些,然后再决定方向就可以了。并且可以听取导师的意见,再结合自己的情况选择。
希望有帮助。
糟糕的机器猫
2025-07-18 16:30:52
湘潭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这个专业是属于机械工程学院的,怎么说吧,这个专业在湘潭大学机械院还行吧,我是机械院大三的学生,我室友是这个专业的,不过貌似这专业每年只招一个班,大概三十五人左右吧,就业还是比较好的。学校该专业实力方面设有硕士学位和化工装备工程二级博士点。现有专业教师14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人、高级实验师1人、讲师6人、博士9人(含在读博士),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6人。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冷酷的吐司
2025-07-18 16:30:52
你可以去南林教务网右下角教学安排搜班级课表的,,班级代号为XX(12,11,10,09届随便选一个)04031-33例如0904031,09代表09届,04是院,03是专业,1代表班级
独特的电源
2025-07-18 16:30:52
业务培养目标考虑学生在宽厚基础上的专业发展,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分成以下四个专业方向: (1)以热能转换与利用系统为主的热能动力工程及控制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新能源开发和研究方向); (2)以内燃机及其驱动系统为主的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方向; (3)以电能转换为机械功为主的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方向; (4)以机械功转换为电能为主的火力火电和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 即工程热物理过程及其自动控制、动力机械及其自动化、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电厂热能工程及其自动化四个二级学科。 编辑本段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机械学、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电工与电子学、控制理论、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获得本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源转换与利用和热力环境保护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适应和创新能力,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高级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该能源动力学科领域的科研、设计、教学、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与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知识。毕业生能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及相关方面的研究、教学、开发、制造、安装、检修、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也可在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编辑本段主干学科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 希望采纳。
呆萌的荷花
2025-07-18 16:30:52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有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测试技术、燃烧学等。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主要学什么
《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流体机械》、《能源与动力机械测试技术》、《热能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智能装置自动化》、《低温原理与技术》、《制冷原理》、《热工过程自动控制》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新能源汽车。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生能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及相关方面的研究、教学、开发、制造、安装、检修、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
也可在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可在大型企业、相关公司以及相关的研究所、设计院、高等院校和管理部门从事热能工程、动力工程、制冷工程方面的研究与设计、产品开发、制造、试验、管理、教学等工作。
主要就业方向为发电厂、内燃机厂、汽车制造厂、物流调控、锅炉厂、大型机械厂、造船厂、空调厂、制冷设备厂、暖通工程等等!
现代的紫菜
2025-07-18 16:30:52
具备热能工程、传热学、流体力学、动力机械、动力工程等方面基础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和部门,从事动力机械(如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水力机械)的动力工程(如热电厂工程、水电动力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空调工程)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实验研究和安装、开发、营销等方面的高级工程。
轻松的路人
2025-07-18 16:30:52
能量利用与转换:就现有的能量转换与利用技术而言,能源资源中除水力、潮汐能、风能等少数能源外,基本上都是直接地以热能的形式利用或间接地将热能转换成其他的能量形式进行多种方式的利用,如煤炭、石油一类矿物燃料的能源资源,可以通过燃烧将化学能转变成热能直接加以利用,或通过热力发动机转换成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转换成电能。工业电炉、烘干、供暖属于热能的直接利用。人类需要的能源形式:主要有电能、热(冷)能、机械能等。热能是能量的一种基本形式。物体宏观运动所具有的能量称为机械能。电能是电荷的流动或聚集而具有的作功能力。人们从自然界获得的能源:一次能源:自然界中存在的天然能源。如化石燃料、核燃料、太阳能、水力、风能、 地热、海洋能、生物质能等。热能转变成机械能的途径:热动力装置:热动力装置主要有两大类:一种是以燃烧产生的燃气直接进入发动机进行能量转换,如内燃机和燃气轮机等;另一种则首先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传递给某种液体使其汽化,然后将蒸汽导入发动机进行热功转换,如蒸汽机和汽轮机等。工质:实现热能和机械能相互转化的媒介物质称为工质。工质是完成热功转换所必需的载体。内燃机及燃气轮机装置中的工质为空气和燃气;蒸汽机和汽轮机装置中的工质为水蒸汽。工质的选择:热力学中热能与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换是通过物质的体积变化来实现的,常选气态物质作为工质。热力系与热力系的分类:热力系:具体制定的热力学研究对象。按热力系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情况分:闭口系:系统与外界无物质交换,即无物质穿过边界。开口系:系统与外界有物质交换,即有物质穿过边界。绝热系:系统与外界无热交换。孤立系:系统与外界无任何相互作用,既没有物质穿过边界,也不与外界发生任何形式的能量交换。功和热量:热力系统在实施热力过程时,与外界发生能量交换只要是作功和传热两种形式。功是热力系与外界交换机械能的量度;热量是热力系与外界交换热能的量度。理想气体:是一种假象的气体模型,气体分子是一些弹性的、不占体积的质点,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工程中常用的氧气、氮气、氢气、一氧化碳等及其混合气体、燃气、烟气等工质,在通常使用的温度、压力下都可作为理想气体处理。热力学第一定律:热能和机械能在转移和转换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必定守恒。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在热力学上的应用,确定了热能和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换的数量关系。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能量是有品质高低之分的。如:机械能的品质高于热能;高温热能的品质高于低温热能。定律的实质:能量贬值原理,也就是说在能量的传递与转化的过程中,能量的品质只能降低不能提高。传热学是研究热量传递规律的学科。物体内只要存在温差,就有热量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物体之间存在温差时,热量就会自发的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导热(热传导):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时,依靠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称导热。如:固体与固体之间及固体内部的热量传递。对流:是指由于流体的宏观运动,从而使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冷热流体相互掺混所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热辐射:由热运动产生的,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的能量。黑体:是指能吸收投入到其面上的所有热辐射能的物体,是一种科学假想的物体,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但却可以人工制造出近似的人工黑体。生物质能:是蕴藏生物质中的能量,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而储存在生物质内部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