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的大神
2025-07-20 00:09:27
楼主你说的这种试验,我以前已经做过很多次了,据我以前的情况来看,无烟煤加鼓风机吹风的情况下燃烧,温度大概能在1700度左右,最高应该也就是1900度左右,不可能会太高的,别人钢铁厂的高炉里的焦炭也只是2300度左右,而别人吹进去的风温度是在1000度以上的热风,因为我以前是用无烟煤来熔化钢铁的,而钢铁都能比较快地熔化,因此温度也就在这个左右了,至于是1700度还是1900度,这就要看你用的是那一种无烟煤了,无烟煤也有分三种的。
至于你说的能不能在不鼓风风的情况下让它自己燃烧,这就要看你用的是哪一种无烟煤了,因为越老的无烟煤,就越难燃烧,就必须用鼓风机鼓风才能燃烧,根据我以前的观察,要达到你的要求,就只有别人用来制造蜂窝煤的那种无烟煤,那种煤比较容易燃烧,我以前也试过用那种呢、煤来代替蜂窝煤,结果在不吹风的情况下,它也能燃烧,只要在空气供给方面控制得好的话,把温度控制在1000度一下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前提要是那些煤必须是块状的,如果是粉状的,它一样会熄灭,但如果是孵化场用来烧锅炉的那种煤炭就不行了,那种煤炭是必须要用鼓风机鼓风才能燃烧的,否则它很快就会熄灭。
就这样了,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复杂的书包
2025-07-20 00:09:27
请问煤在高温下与氢气反应的产物是什么?
煤炭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可制得水煤气,其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 高温 . CO+H2反应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属于吸热反应
顺利的黑米
2025-07-20 00:09:27
煤中的有机质主要由碳、氢、氧、氮和有机硫等五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氢、氧占有机质的95%以上。此外,还有极少量的磷和其他元素。煤中有机质的元素组成,随煤化程度的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一般来讲,煤化程度越深,碳的含量越高,氢和氧的含量越低,氮的含量也稍有降低。唯硫的含量则与煤的成因类型有关。碳和氢是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热量的重要元素,氧是助燃元素,三者构成了有机质的主体。煤炭燃烧时,氮不产生热量,常以游离状态析出,但在高温条件下,一部分氮转变成氨及其他含氮化合物,可以回收制造硫酸氨、尿素及氮肥。硫、磷、氟、氯、砷等是煤中的有害元素。含硫多的煤在燃烧时生成硫化物气体,不仅腐蚀金属设备,与空气中的水反应形成酸雨,污染环境,危害植物生产,而且将含有硫和磷的煤用作冶金炼焦时,煤中的硫和磷大部分转入焦炭中,冶炼时又转入钢铁中,严重影响焦炭和钢铁质量,不利于钢铁的铸造和机械加工。用含有氟和氯的煤燃烧或炼焦时,各种管道和炉壁会遭到强烈腐蚀。将含有砷的煤用于酿造和食品工业作燃料,砷含量过高,会增加产品毒性,危及人民身体健康。
落后的汉堡
2025-07-20 00:09:27
我只知道没在隔绝空气加强热的条件下会发生分解,称为“煤的干馏”,主要反应是: 当煤料的温度高于100℃时,煤中的水分蒸发出;温度升高到200℃以上时,煤中结合水释出;高达350℃以上时,粘结性煤开始软化,并进一步形成粘稠的胶质体(泥煤、褐煤等不发生此现象);至400~500℃大部分煤气和焦油析出,称一次热分解产物;在450~550℃,热分解继续进行,残留物逐渐变稠并固化形成半焦;高于550℃,半焦继续分解,析出余下的挥发物(主要成分是氢气),半焦失重同时进行收缩,形成裂纹;温度高于800℃,半焦体积缩小变硬形成多孔焦炭。当干馏在室式干馏炉内进行时,一次热分解产物与赤热焦炭及高温炉壁相接触,发生二次热分解,形成二次热分解产物(焦炉煤气和其他炼焦化学产品)。 煤干馏的产物是煤炭、煤焦油和煤气。 煤干馏产物的产率和组成取决于原料煤质、炉结构和加工条件(主要是温度和时间)。随着干馏终温的不同,煤干馏产品也不同。低温干馏固体产物为结构疏松的黑色半焦,煤气产率低,焦油产率高;高温干馏固体产物则为结构致密的银灰色焦炭,煤气产率高而焦油产率低。中温干馏产物的收率,则介于低温干馏和高温干馏之间。煤干馏过程中生成的煤气主要成分为氢气和甲烷,可作为燃料或化工原料。高温干馏主要用于生产冶金焦炭,所得的焦油为芳香烃、杂环化合物的混合物,是工业上获得芳香烃的重要来源;低温干馏煤焦油比高温焦油含有较多烷烃,是人造石油重要来源之一。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680897.htm
难过的棉花糖
2025-07-20 00:09:27
热解是指煤在惰性气氛下持续加热至较高温度时发生的一系列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的复杂过程。热解分为四类,其中超高温热解(>1200℃)主要用于制取乙炔等不饱和烃,高温热解(900℃-1000℃)用于制取焦炭。用于褐煤(低阶煤)高价值利用,生产煤气、焦油和半焦(兰炭)的主要是中温热解(650℃-800℃)和低温热解(400℃-600℃),相应地产品也称为中温兰炭、中温煤焦油和低温兰炭、低温煤焦油。 2013年中国兰炭产能9000万吨左右,绝大部分产自气体热载体内热直立炉,属于中温热解。兰炭(热解装置)全行业开工率不到60%,产能严重过剩。在普通煤粉锅炉掺烧中温兰炭,会降低燃煤的挥发分,影响煤粉的着火和燃尽,降低锅炉效率,因此中温兰炭不能简单替代动力煤。亚化咨询认为,新建热解项目应以低温热解为发展方向,一方面提高焦油收率,另一方面低温热解半焦性质与原料煤更加接近,可以替代动力煤。下面以使用0-10mm粒度粉煤进料的先进低温热解装置,产品焦油和半焦(提质煤)作为商品外售,煤气供给装置耗能,在解决了大部分技术问题,实现装置满负荷稳定运行的前提下考察其经济性。处理原煤100万吨/年的先进低温热解装置投资6亿元,提质煤收率0.6,焦油收率0.075(考虑煤种情况,略低于理论值),原煤价格200元/吨(不含VAT),提质煤售价300元/吨(不含VAT),焦油售价3800元/吨(含VAT和消费税),估算项目营业利润为6315万元/年。
欣喜的抽屉
2025-07-20 00:09:27
煤的物理性质是煤的一定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的外部表现。它是由成煤的原始物质及其聚积条件、转化过程、煤化程度和风、氧化程度等因素所决定。包括颜色、光泽、粉色、比重和容重、硬度、脆度、断口及导电性等。其中,除了比重和导电性需要在实验室测定外,其他根据肉眼观察就可以确定。煤的物理性质可以作为初步评价煤质的依据,并用以研究煤的成因、变质机理和解决煤层对比等地质问题。
你可以看看煤的基础知识http://hi.baidu.com/xb12350/blog/item/2106552bab033024d52af101.html
魁梧的眼神
2025-07-20 00:09:27
煤高温与氢气反应生成什么?
水煤气,即一氧化碳和氢气
氢气
一氧化碳
水和碳在高温下能生成但温度并没有指明,所以生成少量CO2也是可能的.
自然的蜜蜂
2025-07-20 00:09:27
从成分上说:
1.碳:主要可燃成分,占50-95%,含碳越高,燃点越高,越容易着火。
2.氢:占2-4%,H的发热量很高。会占煤的一部分发热量,越大越好。
3.氧:起到助燃的作用。
4.硫:是煤中的有害成分,要避免。
5.氮:燃烧时,随着烟气一同排出,损失热量。
6.灰分:含的越少越好,是垃圾。
7.水分:对煤的燃烧有影响。含适量的水分,可以放出H,但含水太多了,着火难,烟气含水大。
8.磷:是占很少的,有的煤种基本不含,磷也可以燃烧放出热量。
灰分:灰分含量会使火焰传播速度下降,着火时间推迟,燃烧不稳定,炉温下降。
水分:水分是燃烧过程中的有害物质之一,它在燃烧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对燃烧的影响比灰分大得多。
发热量:为的发热量是锅炉设计的一个重要依据。由于电厂煤粉对煤种适应性较强,因此只要煤的发热量与锅炉设计要求大体相符即可。
灰熔点:由于煤粉炉炉膛火焰中心温度多在
1500℃以上,在这样高温下,煤灰大多呈软化或流体状态。
煤的硫分硫是煤中有害杂质,虽对燃烧本身没有影响,但它的含量太高,对设备的腐蚀和环境的
污染都相当严重。因此,电厂燃用煤的硫分不能太高,一般要求最高不能超过2.5%。
挥发分:是判明煤炭着火特性的首要指标。挥发分含量越高,着火越容易。根据锅炉设计要求,供煤挥发分的值变化不宜太大,否则会影响锅炉的正常运行。如原
设计燃用低挥发分的煤而改烧高挥发分的煤后,因火焰中心逼近喷燃器出口,可能因烧坏喷燃器而停炉;若原设计燃用高挥发分的煤种而改烧低挥发分的煤,则会因
着火过迟使燃烧不完全,甚至造成熄火事故。因此供煤时要尽量按原设计的挥发分煤种或相近的煤种供应。
从工业分析:
1.挥发分:占15-20%,越高越好,越高发热量越高。
2.固定碳:燃烧C和CO都可提供热量。
3.灰分及溶渣:占2-5%,灰分高的煤,易熔渣和结焦。
4.水分:如上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