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最近光伏扶贫,光伏养老越来越火
第一、因为国家光伏扶贫政策出台,这类电站投资有资金及补贴,说明国家是支持大家来投资的;
第二、光伏发电相对投资收益率较高,风险较小,持续时间较长,适合作为扶贫及养老投资产品;
第三、作为清洁能源,是趋势使然,利国利民,又有收益,何乐不为。
农村安装光伏发电需要承担维护费用的风险。在安装的前几年,如果设备质量过关的话,一般不会产生什么费用。但是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设备是需要维护的,一般到5~10年时就需要进行维护,而这笔维护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无论是贷款还是自己投出钱装,这都是属于投资,而所谓的收益是要在回本以后赚取的钱才能称作是收益。
光伏发电项目概述
光伏发电可以说是近几年的一个新项目,大家都知道,能源是有限的,国家也为了鼓励各种新能源的开发及利用,出台了不少的利好政策,光伏发电就是其中之一。所谓光伏发电,简单的理解就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因为利用的是太阳的热量,所以不会枯竭,而且又经济又环保,这也是国家大力扶持光伏发电的原因之一。
光伏扶贫,国家补贴,这是一项好政策,但是一些诈骗团伙,却借光伏扶贫为名骗贷骗钱。今年下半年以来,这样的骗局在各地屡屡上演,受骗群众损失惨重。但是,有很多不法分子为了赚黑心钱欺骗用户。
一些骗子打着“光伏扶贫”的名号,声称可以给百姓免费安装光伏项目,实则为骗取光伏贷款,这样的“光伏贷”新骗局,在全国多地发生。浙江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黄家街道的姜女士说,今年7月底,当地一家能源公司的安装工来到她的婆家,称可以免费安装电站,只需要租用屋顶,每年还可以付租金1500元。
光伏扶贫工程被国家扶贫办确定为“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对于以光伏扶贫为名的骗局和乱象,山西、山东、浙江三省有关部门也发文警示。今年7月26日,山西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发文称,近期,又有一些骗子公司号称零首付不需要老百姓付费安装,只需要配合去银行签署贷款协议,就可以在自家屋顶上建电站的新骗局。
光伏贷款的时间较长,一般是10年,目前,国家、各省有财政能力的县都会有补贴,但银行不能把补贴作为长期还款能力的保证。针对银行贷款条件设置较为随意、不够审慎,贷款风险受政策影响较大、缺乏稳定性等情况,银监分局也做出风险提示,要求银行规范制度,加强风险管控。
近期大型地面电站的运维管理是行业讨论的热点。由专业的人员管理尚且会出现很多问题,那非专业人员呢?大型电站如此严格的设备到场质量监控、如此专业的安装、如此精细的运维,隐裂、热斑等问题都不可避免。那在光伏扶贫项目中,这些如何控制?
据介绍,部分地区的当地政府要求,当地的光伏扶贫项目安装必须要用当地居民。解决当地就业本是无可厚非,但群众的知识水平还是有差异的,就出现很多村民们抱着光伏组件直接就上屋顶,够不着的地方就踩光伏组件……这写完全不合规的操作,在他们看来是十分正常的。
问题2:运维管理问题
五单位的意见中强调了前端,但未对后期维护做详细的说明,未设置维护单位和资金。扶贫地区的屋顶分散,接入,安全,运维是最大难点。之前,由企业建设和运维的金太阳项目,当前的发电和电费结算情况都不乐观。可以预见,光伏扶贫项目真正的困难,在建设完成后。
这些贫困地区零散的电站,如果没有运维资金支持日常的运维管理,没有专业的人员来维护,没有日常监控,没有定期的检查、清洗、维修的制度,即使不考虑人为破坏的情况,仅因运维不专业问题,也会让这些电站的寿命大打折扣。那谁又能保证未来光伏扶贫的收益呢?
因此,在扶贫项目中可以引入智能监控、智能运维,以提高后期运维工作的难度但一些具体的工作,肯定是要由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水平的人员来维护的。
问题3:盗窃问题
所有靠近居住区的光伏电站建设和运维过程中大都出现过盗窃和恶意破坏事件。如何保障,村级电站不被被盗窃或者恶意毁坏?
问题4:资金分配问题
鉴于户用项目的诸多问题,现在村级电站的形式更受推崇。然而,靠近村子的地方真有可以装100kW项目的空地、且土地性质没问题?村级电站的收益,自然是归村里支配,如何监管分配过程,杜绝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腐败问题,把钱真正发到贫困户手中?
问题5:安全问题
哪里有电,哪里就有安全隐患,尤其光伏还是1000V的直流电。如今的贫困地区,很多都是留守人员,基本都是老人和小孩。 如何保护他们,使他们远离光伏电站,避免危险?光伏电站一旦出事,很可能就是性命相关的。
面对扶贫光伏电站后期运维的各种问题,比较好的解决办法是由政府成立一个光伏扶贫专项基金,用于购买运维服务,通过公开方式委托专业机构管理,并对资金的使用进行严格监管。
农村光伏发电还可以多一笔收入,为何有些人还是不愿意装?
因为害怕上当受骗。光伏发电是我国扶贫工程的重点项目,是扶贫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不仅能帮助人们摆脱贫困,还能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开始是扶贫项目,费用由国家和公司承担。脱贫有成效后,光伏电站逐渐发展成为一项惠民投资项目。简单来说,老百姓通过正规渠道安装的光伏电站才是真正的好项目。但任何惠民工程,投机公司都会钻空子,用各种营销手段,吹嘘光伏发电的好处,只为老百姓画饼,而不谈其中的风险。很多渴望金钱的人会上当,购买劣质设备,甚至直接被骗走钱财。
农村是一个新兴市场,很多无良商家利用农民对新技术缺乏认识,骗取农民的存款。在很多地区,一些光伏公司打着免费安装的幌子,直接帮助农民安装。虽然在安装的时候确实是免费的,但是他们通常在签合同的时候会收取押金。押金通常在2000元左右,有些可能是3000元。当然,在收取押金的时候,他会告诉你,10年后押金会退还给你。这是个陷阱。
一方面,10年后的2000元与现在的2000元完全不同,因为货币一直在贬值。我们简单回忆一下,十几二十年前的2000元和现在的2000元购买力是一样的。所以他们现在收费2000元,单个村民才2000元,但对他们企业来说可能是一笔巨款。他们可能会通过这笔巨额投资赚更多的钱。甚至有一些诈骗公司可能直接带着钱跑了。
另一方面,约定10年后还你。但是也有很多限制,比如说到正常使用,或者机器设备都正常,没有任何损坏。一旦出现问题,押金可能不会退还给你。更何况10年过去了,他是对的,农民本身就是弱势的一方。所以有些人会不愿意装光伏发电。
现行的扶贫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不少扶贫项目粗放“漫灌”,针对性不强,更多的是在“扶农”而不是“扶贫”。
长期来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较为突出。
原有的扶贫体制机制必须修补和完善。
1、光伏扶贫不是所有地区都有资格的,主要是一些穷困山区地带或贫困县内的贫困村、贫困户。
2、光伏扶贫不仅限于光伏电站,还有家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以及农业大棚等基于农业设施建设的电站。
(1)光伏电站主要是以村、县为单位进行投资(因为电站的投资太大,个人没有这个经济能力),国家或地方再给一些补贴,电站的所有权和电站所产生的收入是属于贫困村、县的,村、县再将其中一部分收入分配给贫困户。光伏电站不仅在荒地,荒山、荒坡也行。
(2)家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是安装在贫困户家庭的房子屋顶或院子里的。政府给贫困户一些补助,还提供选址、设计、安装帮助,说服贫困户安装发电系统(这个没法强制,其实感觉是中央的政策,地方也不得不完成任务)。系统的所有权和收入属于贫困户自己。
(3)农业大棚等基于农业设施建设的电站,看大棚是属于个人还是属于集体吧:属于个人的,所有权和收入归个人;属于集体的,归集体,再分配一部分给贫困户。
3、光伏扶贫下的光伏发电项目,不管是电站还是家用系统或是农业大棚,都是国家出一部分钱,其余的都是县或村或贫困户自己出。对于自己出的那部分钱,你可以选择自己全掏,也可以贷款,也可以依靠其他人或组织的帮助。
一般这种分布式的微型光伏电站的运维和监控,单纯依靠人工工作量大,效率低。所以需要一套软件来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的运维,烟台开发区德联软件就有专业的分布式光伏电站监控运维软件,参与过河南省的光伏扶贫项目,并且成功将其接入国家电网电子商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