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煤炭 > 正文

化解煤炭钢铁行业过剩产能职工安置工作是什么意思

温婉的云朵
老迟到的手机
2022-12-31 18:55:47

化解煤炭钢铁行业过剩产能职工安置工作是什么意思?

最佳答案
高高的芹菜
健忘的绿茶
2025-07-21 12:02:10

钢铁、煤炭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行业。近年来,受国内外市场需求明显下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等影响,行业产能过剩矛盾凸显,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亟需通过化解过剩产能推动行业结构优化、脱困升级。妥善安置职工是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关键,关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顺利实施,关系职工切身利益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总体部署,为做好职工安置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最新回答
淡定的冬日
不安的路灯
2025-07-21 12:02:10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1、清洁高效利用备受重视

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之后,我国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已经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与技术。近几年,国家已经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首先,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作为我国能源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其次,增加对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科技创新支持,解决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中的重大问题。第三,完善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财税政策。第四,完善相关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第五,完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监管体系,保障先进技术的应用和运行。

 2、多措并举助力退出

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加大对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生态严重退化等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

煤炭行业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成为新的经济形势,煤炭行业一些常年累积的问题开始日益凸显。产能过剩、效益下滑、发展方式落后、资源枯竭等成为阻碍煤炭行业前行的桎梏。

我国煤炭行业从业者有500多万人,其中落后的煤矿必须要退出。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表示,“十三五”时期,煤炭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落后产能的退出问题。

目前来看,我国的煤炭落后产能退出面临着制度安排、人员安置、资产处置、政府援助、社会化职能移交、生产接续、矿区生产生活秩序、矿区社会稳定、经济补偿、存续企业处置等十大问题。

在资源枯竭地区方面,2008年以来,国家分三批确定了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为支持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国家发改委设立了资源型城市吸纳就业、资源综合利用、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和多元化产业体系培育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中央财政给予了这69座城市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支持。

而在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资源枯竭地区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

 3、互联网创新交易方式

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发展分享经济,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推进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创新,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

煤炭行业发生的另一个显著变化就是当前中间商主导的煤炭贸易时代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以煤炭生产企业与煤炭用户直接进行交易,即大宗商品产业互联网的时代已至。比如像易煤网这样的互联网+煤炭的全产业链电子商务平台,煤炭行业需要着力提升企业和行业效率。“互联网+”最终一定是提高了效率。互联网只是一个平台和载体,它把产业过程和金融机制结合在一起,所以,技术的衔接、金融产品的设计很重要。需要正确评估和分散风险,营造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提供有效激励机制。

俊秀的大白
感动的外套
2025-07-21 12:02:10
2016年2月5日,发布煤炭行业去产能的纲领性文件《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煤炭产能影响最大的包括三点:(1)从2016年开始,用3至5年的时间,再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2)2016年起,全年作业时间不超过276个工作日(简称“276个工作日”政策);(3)2016年起,3年内原则上停止审批新建煤矿项目、新增产能的技术改造项目和产能核增项目;确需新建煤矿的,一律实行减量置换。

在当前的去产能政策和煤价响应机制下,未来煤炭价格有望保持相对稳定;但若取消“276个工作日”政策,预计煤价将下跌。

眼睛大的橘子
能干的蜜蜂
2025-07-21 12:02:10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煤炭贸易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国内煤炭价格继续维持下跌态势。原本传统的用煤高峰季也未出现煤价大幅反弹。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发布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显示,截至12月23日,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平均价格为372元/吨,而去年同期为525元/吨,降幅达29%。

根据《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规划研究报告》建议,“十三五”末中国应该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将煤矿企业数量由2015年的6390家压缩到3000家以内。这意味着近半煤炭企业将淘汰出局。

据中国煤炭市场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1月份-11月份,国内煤炭业有49起并购,较2014年的31起多出58%。

11月份国内主产矿区动力煤和炼焦煤亏损面按矿井个数来看分别达到91%和 95%。而煤炭行业前5家、前10家以及前50家企业产量占全国总产量比例分别为27%、40%和73%,集中度相对较低。

煤炭行业产能淘汰、兼并重组正在进行中,但远远不足以抵消行业的下滑趋势,重组转型措施仍需加码。兼并重组将成为2016年煤炭行业的趋势所向。

花痴的蜜蜂
个性的斑马
2025-07-21 12:02:10

一、行业状况

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特点决定了煤炭是中国能演消费的主体,在我国能源消费中占比维持在70%左右。长期看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能源消费将保持稳定增长,但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节能减排的政策的实施将使能源消费增速放缓。因此长期看煤炭行业仍具有持续增长潜力,但增速将放缓。短期看煤炭行业将受到经济周期波动、煤炭资源整合、运输通道建设、行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受国内经济影响。2014年初以来我国煤炭需求直线下滑,煤炭企业库存快速上涨,价格连续发生下滑。2014年四季度在一系列“为煤企解困”政策的推动下,煤价略有回调,单“高库存,低需求”的现状并未改变。2015年以来,受需求下降、供大于求的影响,煤炭价格持续下降,降幅较大。

二、行业前景

总体来看,目前受国民经济景气度下行以及行业产能过剩等因素影响,我国煤炭行业整体处于下行周期,但在国家经济的整体格局中煤炭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不会轻易动摇。在包括取得国际能源定价权方面,我国也更加需要做强做大资源类企业。从长期看,我国宏观经济的高速发展为煤炭需求持续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煤炭市场将会呈现供需平衡的基本格局。随着国家各项行业政策的实施和推进,煤炭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煤炭工业的规模化、现代化也将得以强化,为煤炭产业优化升级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市场供求及产品价格变动

1、煤炭供给

我国煤炭储量占世界储量的13%,储量较为丰富,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目前我国煤炭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的情况。2014年全年我国原煤产量为38.7亿吨,较上年同期下降2.5%,为2000年以来首次下降。2015年全国原煤产量继续负增长,同比下降3.28%2016年全国原煤产量创下近6年来的新低,仅为33.64亿吨,同比下降10.22%。从内蒙古、陕西、山西等三大煤炭主产区来看,煤炭产量总体同比出现一定幅度下降。

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7号),文件指出从2016年起,3年内原则上停止审批新建煤矿项目、新增产能的技术改造项目和产能核增项目;确需新建煤矿的,一律实行减量置换。在近年来淘汰落后煤炭产能的基础上,从2016年开始,用3至5年的时间,再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较大幅度压缩煤炭产能,适度减少煤矿数量。因此,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预期未来几年煤炭供给将处于收缩的状态。

2、煤炭需求

从煤炭需求方面来看,煤炭消费主要集中在电力、建材、钢铁、化工四大行业,合计约占煤炭需求量的九成。受经济复苏低于预期、美联储加息预期等因素的影响,国际环境充满不确定性,国内方面政府坚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全社会对钢铁、电力、建材、化工等耗煤企业的需求增速也随之放缓。此外,政府对高耗能产业节能的政策力度日趋增大,单位工业增加能耗呈下降趋势,对煤炭需求的增长也起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无奈的白羊
悲凉的胡萝卜
2025-07-21 12:02:10

公众号:升辰 财经

文/辰哥

十九届五中全会即将于下月(2020年10月)召开,会议的一个核心内容是编制"十四五"国家发展规划。

一般来说,每次规划的核心主导思想都是国家根据当时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深刻研判而来,而此核心思想也将对随后5年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产生诸多深远的影响。

可以说"十四五"规划是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是未来五年(2021-2025年)国民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想要深刻认知到“十四五”规划的重要性,我们只需要一起回顾一下近几年“十三五”对我们造成的影响你就知道了。

回顾"十三五"规划,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核心的思想基本贯穿整个五年 ,同时也对市场结构产生了深远的意义。

"十三五"规划编制之初,我国宏观经济整体呈现经济增长下行,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等突出特点。

因此,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成了"十三五"时期的核心指导思想。

2015年11月10日,中央 财经 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的理念。

2016年1月26日,中央 财经 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中研究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 社会 生产力水平,并提出 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三去、一降、一补” 的方式改善供给结构。

指导纲领出来之后,在中央的大力督促,地方政府的力推下,各地纷纷上演了一场“大吞小”的 游戏 ,国企央企抓住 历史 性的机遇再次扩张业绩暴涨,一举改变之前“大而无用”的印象。

小企业,尤其是以钢铁、煤炭等周期性行业为主的不太优质的企业,在这场去产能、去库存的打击中尤为惨烈。

2016年与2017年,随着行业的出清洗牌,自然资源价格快速暴涨。

2016年1月22日国常会确定了进一步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的措施,并要求在近几年淘汰落后钢铁产能9000多万吨的基础上,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

受此影响,陕西煤炭价格(综合)从2016年1月约230元/吨一路上涨到2019年3月约455元吨,最高涨幅达98%。

同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螺纹钢期货主连从2016年初的1860点上涨到最高点4418点,最高涨幅达140%。

经过一年的传导,自然资源价格高歌猛进,这也导致了本来摇摇欲坠的传统自然资源型企业利润暴增, 由于需求没变,供给在不断收紧,整个行业进入了一轮超大的“景气周期”。

业绩向好随之而来的自然就会体现在企业股价上,这样我们就看到17年“宇宙总龙头”方大炭素的拉升奇迹。

窥一斑可见全貌,踩在时代的车轮上确实可以让你横着走。

钢铁、煤炭等自然资源的表现就是当时在政策引导下去产能、去库存最典型的缩影。

2017年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下降35个BP。券商资管规模自2017年一季度达到 历史 最高规模18.77万亿元后一路缩水,截至2020年初仅剩9.35万亿元,不到两年时间缩水50%。

这组数据的背后就是国家为了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所做的一系列 主动“去杠杆” 的举措。

回头来看,虽然金融主动去杠杆为国内资本市场对抗国际愈发动荡不安的局势,长期 健康 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在去杠杆的过程中,A股市场出现了比15年行情更甚钝刀子割肉的漫漫长熊。

跌破2638股灾低点、基金亏损超30%、越跌越补、越补越跌,可以说整个18年,没有一个股民是能够非常开心度过去的。

随着前几项任务陆续落地完成重大进展,2018年下半年,基础设施补短板成为供给侧改革的核心。

2018年年底,补短板首次增加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随后,以5G为代表的新基建方向成为2019年市场的核心方向之一。

最典型的就是PCB双杰,深南电路、沪电股份。

它俩都是在政策的引导带动下,自2018下半年开始出现贯穿了一年半的大级别行情。

政策、政策、还是政策。

说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这些大方向基本上都是有“一只无形的手”在牵引着市场的前行。

踩在了时代的节点上,自然可以让你万事顺遂,事半功倍;逆大势而行,只会让你屡屡受挫,举步维艰。

拨开迷雾,看清政策引导的大方向,正是我在“新闻解读”这个专栏中想要让你学会的。

只有学会顺势而为,才能无往不利。

展望“十四五”,中国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

在经历数十年高速增长后,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不适用,L型增速现在是在那个竖还是那个横还不好说,宏观经济环境的恶化,将严重冲击企业转型升级,对我国高质量发展形成一定制约;

在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等大背景下,我国面临的外部压力或将更加严重,中美双巨头博弈的格局将贯穿整个"十四五"甚至今后更长时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任重道远;

在"人口红利"进一步消退,劳动力供给下滑和老龄化加速的局面下,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形成较大阻力,并且对城镇化、社保基金、养老服务、医药 健康 提出新的挑战。

……

明知前路荆棘重重,我们也要迎难而上。

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在我们这辈人手中成为现实。

十四五时期,以开拓外需、扩大内需共振的双循环体系大概率要成为主线。

其中“补关键技术短板”与“消费升级”将会是重中之重。

2019年10月,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构建 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 ”国家资源或将集中至核心零部件(元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卡脖子"领域。

2020年5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指出,"抓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 科技 创新和技术攻关。”

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提高资本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二级市场与一级市场相关的行业和方向。

在十四五期间,金融市场改革会越发热烈,我们有可能看到真正“进退有序”的注册制资本市场体制,并且可能会吸引大批优秀的中概股回国上市。

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超60%,结构性发展的城镇化将愈发突出。

要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带动作用,由此自然会带来消费扩容升级+集中基础设施投资+高端要素集聚的产业发展。

以“一小时”都市圈的大都市圈战略有可能会继续延续深化。

由此可知, 房价也只有在那些资源较为集中的地域才会有一定的优势/安全垫。

十四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2025年,它同样也是我们《中国制造2025》纲领最为重要的第一个十年。

这个纲领是是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行动纲领,也是美国一度强烈打压的关键所在,随着美国大选落幕,中美贸易协议第二段谈判的举行,围绕着《中国制造2025》这个纲领性文件必然会摩擦出更为激烈的火花。

可以说“十四五”规划时期是中国能否实现制造强国的关键五年,成了中国可能就脱胎换骨,更新引擎实现经济第二次腾飞;不成,就有可能会复制日本当年的惨剧,重现失去的十年。

当你知道了国家的决心,当你明白了未来的大势,当你读懂了政策指引的方向,你将会踏上一轮财富的快车。

与国运一起,共迈进。

让我们一起期待“十四五”文件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