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变电工内蒙古光伏运维怎么样
好。
1、待遇。特变电工内蒙古光伏运维待遇好,五险一金,加班补贴,周末双休,员工平均工资是6000元。
2、环境。特变电工内蒙古光伏运维环境好,空气清新,绿化高,环境舒适,地面干净整洁。
光伏产业三大龙头是特变电工,东方日升和隆基股份。永不枯竭,采集太阳能的地点的地理位置要求不高。相对而言,水电站或风电站对地理位置要求则比较高,建立太阳能发电站所需的时间和成本都比水电站要低。
特变电工
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国大型能源装备制造企业,特变电工已发展成为世界输变电行业的排头兵企业,我国多晶硅新材料研制及大型铝电子出口基地,大型太阳能光伏、风电系统集成商,变压器年产量达2.6亿kVA,位居世界第一位,光伏EPC总量排名全球第一。
东方日升
是一家专业从事于太阳能组件,太阳能电池发电技术应用产品和太阳能终端应用产品及集成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的高新技术生产型企业,是太阳能项目的投资者,开发者和EPC承包者。
隆基股份
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单晶硅棒和硅片制造商。隆基股份的主要产品包括6英寸、6.5英寸、8英寸单晶硅棒、单晶硅片,以及M1、M2规格单晶硅片,主要应用于各类太阳能光伏电池。
先来看第一只,太阳能,目前市值276.65亿。
公司业务以太阳能光伏电站的投资运营为主,主要产品为电力,该产品主要出售给国家电网;公司在光伏发电行业名列前茅。
同时,公司还从事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产品主要用于对外销售。公司专注于太阳能综合应用,致力于 探索 以光伏发电带动相关业务领域协同的多元发展之路,坚持以光伏电站和光伏制造为主的传统业务与相关新型业务协调发展的相关多元化发展战略。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背景下,公司面临广阔发展空间。
未来公司将紧抓行业发展机遇,持续扩大光伏电站装机规模,扩大太阳能产品的产能。2025年末,公司力争光伏电站板块实现电站累计装机20吉瓦,光伏制造板块实现电池组件产能超26吉瓦,巩固光伏发电行业地位,跻身主流电池制造商行列。
第二只,南玻A,目前市值392.43亿。
经过多年行业深耕,南玻A已经打造从石英砂矿、优质浮法玻璃、建筑节能玻璃的整套产业链。目前,公司拥有约247万吨浮法玻璃原片产能、43万吨光伏玻璃原片产能。
目前主要业务4块玻璃,其中浮法玻璃、光伏玻璃、工程玻璃三块是传统业务,第4块玻璃是电子玻璃,这是最近10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兴业务,成长非常快。 电子玻璃及显示器件产业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8%;净利润同比增长315%。 河北视窗ITO玻璃业务定位清晰,ITO市场活跃拉动量价双增长。
2020年底, 工信部发布了第五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名单,南玻的超薄电子玻璃入选,同时,公司的低辐射镀膜玻璃也通过了第二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的复核,是行业内唯一一家同时拥有两个“冠军产品”的公司。
第三只,京运通,目前市值303.27亿。
公司业务涵盖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发电和节能环保四大产业,是少有的公司是集光伏设备、硅片制造和终端电站为一体的新能源企业,
公司20年实现设备收入6.12亿元,同比大增18倍,主要系公司此前的订单逐步确认收入。 公司1400mm、1600mm单晶炉相继出货,光伏设备技术保持市场领先水平。
在光伏产业链上,除了上游装备和下游组件外,近年来公司开始加速硅片环节布局,作为第三方硅片龙头,2020 年公司硅片产能约7GW,硅片出货量10.16 亿片,同比增长135%,公司新材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8.14 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216.01%。
以上,就是除了特变电工之外,新能源光伏行业中的三只细分赛道龙头。
除此之外,大家还看好新能源板块中的哪家公司呢?
关注长风金融,穿透信息的迷雾,发现真实的市场。长风是资深金融实践者,历经多轮牛熊,在多个金融领域都有丰富的市场经验,擅长龙头机会的把握,关注长风,发现真正有价值的机会。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
布局12年,原生多晶硅呈爆发之势,有望成为特变电工(600089.SH)新的利润增长点。
12月14日晚,特变电工披露,公司控股子公司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特能源)签署了超过200亿元(含税)的长单销售合同,销售原生多晶硅,交易对方为国内光伏龙头企业隆基股份的7家子公司。
三个月前的9月15日,新特能源向东海晶澳公司销售91亿元的原生多晶硅,也为长单合同。
短短三个月,签署高达300亿元的销售合同,虽然合同执行期限为五年,但仍然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0.30亿元。
特变电工传统主业为变压器及电线电缆,但公司不满足单一业务,不断拓展产业领域。2008年,公司大举进军新能源领域,太阳能硅片、太阳能光伏组件等出现在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中。
随着多晶硅产业爆发,特变电工或将迎来经营业绩稳步增长期。
wind数据显示,1997年上市以来,特变电工累计盈利227.23亿元。
锁定未来五年300亿销售
特变电工签署了巨额销售合同。
根据公告,12月14日,特变电工控股子公司新特能源与隆基股份的7家子公司(以下统称隆基硅材料公司)签署了《采购协议》,2021年1月至2025年12月期间,隆基硅材料公司将向新特能源公司采购原生多晶硅料合计不少于27万吨。
据披露,如按照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2020年12月9日公布的单晶致密料成交均价8.05万元/吨(含税)测算,本合同总金额预计约为217.35亿元(含税),不含税预计约为192.35亿元。而2019年,特变电工实现营业收入约为370.30亿元。
合同双方约定,隆基硅材料公司按月进行订单采购,订单价格每月协商确定,合同总金额最终以实际采购数量和单价确定。
今年9月15日晚,特变电工公告,新特能源与晶澳太阳能全资子公司东海晶澳太阳能签署了《战略合作买卖协议书》,东海晶澳太阳能及其所属集团公司下其他公司(统称东海晶澳公司)向新特能源采购原生多晶硅9.72万吨。合同执行期限为2020年10月至2025年12月。
按照PVInfoLink公布的最新价格测算,上述采购协议总金额预计约91.37亿元(含税),占公司2019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约24.71%。
综上,三个月签署两份重大合同,合同金额合计达308.72亿元(含税)。未来五年,年均执行金额预计为61.74亿元。
上述两份合同,涉及的多晶硅达36.72万吨,剔除今年10月至12月交付的多晶硅,预计未来五年交付约36万吨,年均交付7万吨左右。
今年11月3日,特变电工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如四季度无疫情影响,生产经营正常,预计今年全年多晶硅产量超过7万吨。
据此,如果未来不进行扩产,上述两份长单锁定了特变电工全部多晶硅销售,产销率几乎达到了100%。
当然,特变电工还在积极布局。今年二季度,新特能源3.6万吨硅料新产能投运爬坡,预计达产后,年产能将达到8万吨。
毫无疑问,随着多晶硅热销,将给特变电工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三大业务齐发力累盈227亿
多晶硅之外,特变电工布局的变压器、能源等业务也具有较强盈利能力。
特变电工的前身是特种变压器厂,迄今为止,变压器一直是公司主要产品。公司还积极延伸产业链,布局了电线电缆业务等,从而构成了输变电主业。
大约从2000年开始,特变电工进军光伏领域,设立新疆新能源。不过,直到2007年,光伏业务才出现在公司的主营业务中。2008年,公司牵手峨眉半导体布局多晶硅业务,出资3亿元设立特变电工多晶硅有限公司,投资建设1500吨/年多晶硅项目。
2008年后,特变电工持续加码布局新能源业务,并坚持“风光并举”。目前,公司新能源业务主要包括多晶硅、逆变器的生产与销售,为光伏、风能电站提供设计、建设、调试及运维等整体能源解决方案。
特变电工的新能源布局特点为,上游做多晶硅,下游主要做风电和光伏的工程业务,形成了完整业务体系。
能源业务是特变电工的第三大业务,其能源业务主要为煤炭开采及火力发电、热电。公司投资建设了千万吨级露天煤矿、昌吉2 350MW热电联产项目、准东五彩湾北一电厂2 660MW坑口电站项目等。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能源业务与新能源业务存在协同效应,已经形成了“煤电硅”循环经济绿色环保产业链,通过前端煤炭资源和电厂的利用,降低了多晶硅的生产成本。
年报披露,2019年,公司稳步推进硅产业链延伸,持续推动有机硅、锆基材料等项目建设,发挥能源化工材料产业生态集群优势,促进多晶硅内在质量提升。
近几年,公司新能源及能源产业收入贡献凸显。2019年,特变电工实现营业收入370.30亿元,变压器、电线电缆及输变电成套工程的收入合计为197.12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53.31%。公司新能源及能源业务收入占比接近50%,贡献了半壁江山。
特变电工在财报中称,公司输变电业务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输变电设备体系,为公司进一步发展国际成套系统集成业务,实现从产品提供到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服务的升级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际成套系统集成业务的发展同时带动了公司输变电产品的出口,二者形成了较为良好的协同效应。
整体而言,上市以来,特变电工有着稳定的盈利能力,虽然有所波动,但长期增长趋势未改。
1997年,上市首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0.37亿元。到2016年,经过不间断增长,营业收入达401.17亿元,较1997年增长约187倍。净利润方面,出现过几次调整,到2016年为21.90亿元,较1997年增长约59倍。
近几年,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产业政策调整等多因素影响,特变电工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出现调整,但调整幅度并不大。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0.30亿元、净利润20.18亿元,同比分别下降6.62%、1.44%。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5.28亿元,同比增长16.03%,净利润15.56亿元,同比下降6.71%。
总体上,上市23年来,特变电工累计盈利227.23亿元,年均盈利近10亿元。
视觉中国图
用光伏电站成功并网,项目容量为
27.25kW,应用组件50块(5x10竖向排
布),采用单晶单面545W组件,安装方
式为阳光棚方案。这便是特变电工新能源
旗下特变益家为郭大爷家屋顶量身定制的
户用电站
国内光伏逆变器目前活跃的大概还有十几家,排名第一的是阳光电源、其次是华为、上能、特变、固德威、锦浪、谷瑞瓦特,正泰、特变等等。
光伏逆变器是可以将光伏太阳能板产生的可变直流电压转换为市电频率交流电的逆变器,可以反馈回商用输电系统,或是供离网的电网使用。
其是光伏阵列系统中重要的系统平衡之一,可以配合一般交流供电的设备使用。它有配合光伏阵列的特殊功能,例如最大功率点追踪及孤岛效应保护的机能。
通常,把将交流电能变换成直流电能的过程称为整流,把完成整流功能的电路称为整流电路,把实现整流过程的装置称为整流设备或整流器。与之相对应,把将直流电能变换成交流电能的过程称为逆变,把完成逆变功能的电路称为逆变电路,把实现逆变过程的装置称为逆变设备或逆变器。
光伏逆变器十大名牌:
1、华为
华为创立于1987年,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供应商,在电信运营商、企业、终端和云计算等领域构筑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优势,为运营商客户、企业客户和消费者提供有竞争力的ICT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
目前华为约有19.7万员工,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30多亿人口。
2、阳光电源
阳光电源是一家专注于太阳能、风能、储能、电动汽车等新能源电源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主要产品有光伏逆变器、风电变流器、储能系统、水面光伏系统、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充电设备、智慧能源运维服务等,并致力于提供全球一流的清洁能源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3、上能电气
上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电力电子产品研发、制造与销售的企业。公司深耕电力电子电能变换和控制领域,为用户提供光伏并网逆变、储能双向变流、电能质量治理等解决方案和系统集成,打造有效、安全、经济、绿色的电力能源。
4、古瑞瓦特
古瑞瓦特成立于2010年5月,总部位于深圳,是一家专注于研发和制造太阳能并网、离网、储能逆变器及用户侧智慧能源管理解决方案的新能源企业。
太阳能并网逆变器功率覆盖750w-253kW,离网及储能逆变器功率覆盖2-30kW,产品适用于户用、商用、光伏扶贫、大型地面电站及各类储能电站场景,并已在全球广泛应用。
5、固德威
成立于2010年,专注于光伏产品领域的制造企业,集并网及储能光伏逆变器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产品以稳定表现和优异性能受到赞誉。固德威产品设计源自德国,已研发并网及储能光伏逆变器产品,充分满足户用、扶贫、工商业以及大型电站需求。
同时,致力更好的为客户创造价值,依托已有资源优势,固德威重磅打造SEMS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助力能源的智能监控、管理及互通互联。
6、特变电工
特变电工是为全球能源事业提供绿色清洁解决方案的服务商,公司致力于“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和中国大型能源装备制造企业集团。
由全球24个国家2万余名员工组成,培育了“输变电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一高两新国家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成功构建了特变电工、新疆众和、新特能源三家上市公司。
现已发展成为我国输变电行业核心骨干企业,多晶硅新材料研制及大型铝电子出口基地,大型太阳能光伏、风电系统集成商,国内拥有18个制造业工业园,海外建有3个基地。变压器年产量达2.6亿kVA,光伏EPC装机总量近18GW,均位居全球前列。
7、科华数据
科华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前身创立于1988年,是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项目承担单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服务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
8、科士达科
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2010年12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科士达集团员工数2800多人,集团总部设在中国深圳南山,在深圳光明、深圳观澜、广东惠州均建有工业园。科士达是一家专注于数据中心(IDC)及新能源领域的智能网络能源供应服务商。
9、锦浪科技
锦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2005年。公司立足于新能源行业,专注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领域,为一家专业从事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核心设备组串式逆变器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是一家以组串式逆变器为主营业务的A股上市企业。
10、首航新能源
深圳市首航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集自主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新能源电力设备转换与存储、智慧能源研发与管理、能源数据互联与运维,核心产品涵盖光伏逆变器、储能逆变器、高低压电池、充电桩以及“光、储、充”系统解决方案。
1、隆基股份(601012)。公司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主要从事单晶硅棒、硅片、电池盒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光伏集中式地面电站和分布式屋顶开发提供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公司是国内光伏一体化龙头企业。
2、迈为股份(300751),公司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主要从事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成套设备等智能制造装备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
3、捷佳伟创(300724)。公司位于广东省深圳市,主要从事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设备供应商。
4、帝尔激光(300776)。公司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主要从事高效太阳能电池激光加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