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氢能源板块4只潜力龙头股盘点,谁能成为下一个“宁德时代”?
大家好,我是六爻,今天来说一说氢能源,氢能源是目前公认的清洁能源,现在的氢燃料电池处在政策推动的初期,类似于2014年那时候的锂电池发展阶段,谁可能成为下一个氢能源板块的“宁王”,今日内容很重要,大家仔细看完。
重要事件推动:上头颁布氢能源在未来产业发展的长期规划中指出,到2025年我们要基本掌握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氢燃料电池要保有5万台,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还要 探索 氢能源在中大巴车,卡车,船舶等重型交通工具上的应用,到2030年要建立氢能源供应体系,到2035年要氢能源在消费终端比例要明显提升,政策方面和锂电池的发展阶段是很类似的。但是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相比 ,氢能源的储存密度和储存时间更有优势。
4只潜力氢能源个股解析,重要内容,记得收藏。
1、亿华通
公司是我国氢能源行业领军企业,在氢燃料电池研发方面成果显著。
现价:163.55
公司总市值:116.69亿
公司毛利率:30.39%
公司营收情况:-1.48亿
短期支撑:139.27 短期压力:182.77
2、美锦能源
公司拥有从煤炭,焦化,天然气到氢燃料电池 汽车 的完整产业链体系。
现价:13.33
公司总市值:569.23亿
公司毛利率:29.85%
公司营收情况:20.25亿
短期支撑:12.34 短期压力:15.12
3、宝丰能源
公司开工建设的太阳能电解水制氢项目是目前国内较大的可再生能源制氢储能项目,项目主要包括新建20000标方/小时电解水制氢装置及配套公辅设施和200MWp复合型光伏电站。
现价:15.05
公司总市值:1103.67亿
公司毛利率:42.21%
公司营收情况:70.7亿
短期支撑:13.72 短期压力:16.24
4、冠城大通
公司参股的上海舜华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公司以推动氢能技术应用为使命,已成为国内知名的新型气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解决者。
现价:5.18
公司总市值:77.29亿
公司毛利率:14.85%
公司营收情况:0.2亿
短期支撑:4.76 短期压力:5.27
总结:我们在清洁能源的研究投入比例一年比一年大,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市场潜力不言而喻,氢能源储存时间周期长,容量大的优势,会在未来绿色能源的推进过程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以上观点和个股仅供参考!
笔落惊风雨 ,点赞是祝福!祝大家股票长虹,万事如意!
2021年光伏制氢龙头股有:中泰股份、京能电力、晶科科技、阳光电源
1、中泰股份
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总营收5.08亿,同比增长34.36%;毛利润为1.188亿,毛利率23.93%。与各方签署风电、光伏制氢及氢液化产业化项目框架协议。
2、京能电力
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总营收52.6亿,同比增长0.85%,净利润为-13.08亿,毛利润为-10.39亿。与亿利集团展开合作,签署光伏制氢等新产业新业态示范项目。
3、晶科科技
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总营收9.83亿,同比增长9.62%;毛利润为4.477亿,毛利率46.13%。
4、阳光电源
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总营收71.63亿,同比增长44.23%,净利润为7.48亿,毛利润为19.01亿。2020年3月2日公司在互动平台称:公司成立了专门的氢能事业部,并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大功率PEM电解制氢装备的研究开发为核心,同时在先进PEM电解制氢技术、可再生能源与电解制氢融合、制氢系统优化等方面展开合作,目前公司已签订光伏制氢示范项目。
拓展资料
利用太阳能生产氢气的系统,有光分解制氢,太阳能发电和电解水组合制氢系统,在传统的制氢方法中,化石燃料制取的氢占全球的90%以上。化石燃料制氢主要以蒸汽转化和变压吸附相结合的方法制取高纯度的氢。利用电能电解水制氢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太阳能制氢是近30~40年才发展起来的。到目前为止,对太阳能制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种技术:热化学法制氢、光电化学分解法制氢、光催化法制氢、人工光合作用制氢和生物制氢。
氢概念股有鲁北化工、六国化工、兴发集团、长城汽车、汉中精机、隆基股份、大洋电机、盛鑫锂能、安泰科技、华风股份、凯美特燃气、三维化工、齐翔腾达、华茂实华、镇海股份、石兰重装、陕西建工、ST金宏、新天绿能等。
全球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与双碳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也越来越好。清洁能源的发展是大势所趋,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技术积累,中国终于在2021年迎来了氢能发展的热潮,成为中国前瞻性规划的六大产业之一。而且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未来,氢燃料电池有望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政策支持。
氢产业有三个核心环节,需要投资者关注。
第一,核心是上游氢能。目前,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制氢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从最原始的化石原料制氢到电解水制氢。
第二,中游储运。制氢完成后,我们要进行一定的储运,以保持氢气储运技术对能效和安全性的要求。目前最常见的储运技术是高压气态和机械液态运输。
第三,下游应用。氢能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在工业领域和燃料电池汽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股票有风险。大家投资前一定要慎重考虑。不要只是纸上谈兵。只有实践才能赢。
绿氢含义:
目前,氢的制取主要有三种较为成熟的技术路线:一是以煤炭、天然气为代表的化石能源重整制氢;二是以焦炉煤气、氯碱尾气、丙烷脱氢为代表的工业副产气制氢,三是电解水制氢。从各制氢路线的特点来看,传统制氢工业中以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为原料,制氢过程产生 CO2 排放,制得氢气中普遍含有硫、磷等有害杂质,对提纯及碳捕获有着较高的要求。焦炉煤气、氯碱尾气等工业副产品提纯制氢,能够避免尾气中的氢气浪费,实现氢气的高效利用,但从长远看无法作为大规模集中化的氢能供应来看;电解水制氢纯度等级高,杂质气体少,考虑减排效益,与可再生能源结合电解水制“绿氢”被认为是实现氢脱碳的最佳途径
拓展资料:
龙头股的详细介绍。
1、联美控股600167:
公司2020年实现营收35.98亿元,净利润16.85亿元,毛利率54.51%。
公司计划打造独立氢能事业部,围绕碳达峰和碳中和技术路径,以绿氢的制取(先进电解水制氢技术)为切入点,积极布局末端加氢站的建设运营等氢能产业链。
2、上海电气601727:
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373亿元,同比增长7.67%;净利润37.58亿元,同比增长7.34%;毛利率16.55%。
在氢能领域,上海电气利用现有能源装备的制造优势,发挥现有新能源装备等相关产业的协同优势,发展绿色氢能装备产业,积极开展制氢、加氢及氢能应用等系统示范。目标将通过技术研发快速掌握绿氢制备的核心技术开发能力、核心设备制造能力。
3、深冷股份300540:
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5.19亿元,同比增长19.15%;净利润942.7万元,同比增长27.11%;毛利率18.25%。
首获提供电解制绿氢项目的氧液化系统合同,项目合同总额为598万元。
4、中国石化600028:
2020年报显示,中国石化实现营收2.11万亿,同比增长-28.85%;净利润329.2亿,同比增长-42.86%;毛利率19.83%。
公司将在绿氢炼化和氢能交通领域进行布局,计划今年建成100座加氢站,“十四五”末建成约1000座加氢站。
5、京能电力600578:
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201亿元,同比增长8.94%;净利润13.96亿元。
与宁东管委会推动布局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绿氢综合能源产业示范项目。
1、永安行603776:
公司已经建设了一套小型制氢系统并投入试运营,该系统采用电解水制氢,所需电源来自太阳能和夜间峰谷电,为公司氢燃料电动车提供氢气。从近三年ROE来看,近三年ROE复合增长为53.13%,过去三年ROE最低为2018年的7.19%,最高为2019年的20.26%。
2、天合光能688599:
公司在2017年便开展了氢能领域研发布局。近年来,公司与国内外知名高校与研究机构开展广泛合作,在光伏电解水制氢,氢储运,氢能的综合应用等方面逐步形成知识积累,并在氢能产业布局及商业化推广方面迅速推进。2021年公司会积极推动首个光伏制氢和氢储运的示范项目落地。从近三年ROE来看,近三年ROE复合增长为33.05%,过去三年ROE最低为2018年的5.05%,最高为2020年的8.94%。
3、中国化学601117:
子公司华陆工程掌握液态太阳r燃料技术,将光伏发电用于电解水制氢气,并利用催化剂实现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与一氧化碳。从近三年ROE来看,近三年ROE复合增长为29.12%,过去三年ROE最低为2018年的6.31%,最高为2020年的10.52%。
4、阳光电源300274:
公司氢能领域的布局主要是可再生能源制氢,联合大连化物所成立了电解水制氢技术联合实验室。从近三年ROE来看,近三年ROE复合增长为35.74%,过去三年ROE最低为2019年的10.93%,最高为2020年的20.36%。
5、宝丰能源600989:
公司的一体化太阳能电解水制氢项目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一体化可再生能源制氢储能项目。从近三年ROE来看,近三年ROE复合增长为-20.74%,过去三年ROE最低为2020年的19.04%,最高为2018年的30.31%。
拓展资料: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行的所有权凭证。它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 股票是资本市场的主要长期信用工具,可以转让、买卖,股东凭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润,但也要承担公司运作错误所带来的风险。
氢能源作为我国新能源产业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一直受到各方的高度重视。 早间发改委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该规划。该规划主要有三大看点。
一、 探索 氢能应用规模较大的地区设立制氢基地。氢能源是未来新能源的一个重要的形式。在风、光、水电资源丰富的地区开展可再生能源执行示范,逐步扩大示范规模, 探索 季节性储能和电网调峰。制氢成本较高是现在制约氢能源发展的个重要方面。
探索 在氢能应用规模较大的地区设立执行基地。
二、重点推进氢燃料电池中重型车辆应用。氢燃料电池在中长途的卡车运输中占有比较大的优势,成本上比较低,通过重点推进氢燃料电池中重型车辆的应用来提升氢能源的占比。
三、支持符合条件的氢能企业在科创板、创业板等注册上市融资,用资本市场来支持产业发展,促进 科技 成果转化。这是对于氢能源发展的顶层设计,预计今年有望迎来行业的大发展。
那相关的 氢能源概念股有哪些呢 ?
总市值 :93.10亿; 现价 :8.19元; 流通值 :93.10亿; 21三季报收益 :0.14元/股
公司亮点 :从事贵州地区的天然气入户安装、天然气销售业务。
贵州天然气龙头,拥有贵州省25个特定区域及1个省外特定区域取得了管道燃气特许经营权、用户21万户17年销售天然气6.86亿方,取得相关收入26.6亿元,主营占比超95%。公司业务基本覆盖贵州省主要城市、核心经济区和主要工业园区,为未来持续增长奠定了基础。
总市值 :249.9亿; 现价 :9.71元; 流通值 :249.9亿; 21三季报收益 :0.67元/股
公司亮点 :国内产品最齐全、产量最大的改性塑料生产企业之一。
基本面 :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公司长期投资价值一般。
公司现拥有富氢产能 2.5 万吨,并建设氢气提纯装置,积极拓展工业高纯氢市场,已与园区内外多家企业在高纯氢气项目展开合作。
总市值 :32.20亿; 现价 :5.80元; 流通值 :32.09亿; 21三季报收益 :-0.10元/股
公司亮点 :直流电源、交流电源和集中监控系统等产品可满足多种电源产品需求。
公司在氢能领域一直以来积极布局,致力于氢能产业链中电源产品的开发与运用,在制氢、氢发电、氢燃料电池等领域有核心产品。
总市值 :101.8亿; 现价 :7.78元; 流通值 :81.81亿; 21年报收益 :0.12元/股
公司亮点 :主营高端装备制造及工程总承包,率先实现连续重整技术国产化。
技术面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 7.92元 ,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空头行情中,并且有加速下跌的趋势。
氢能源领域公司围绕电解水制氢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分布式氢储能技术及应用、煤气化制氢技术、大型高压气态储氢容器的研发和制造、高压大流量氢气压缩机的设计及制造等展开技术研究,为后续产业化埋下了伏笔。
总市值 :92.41亿; 现价 :3.63元; 流通值 :89.31亿; 21三季报收益 :-0.04元/股
公司亮点 :国内领先的电站空冷制造商,国内领先的光热发电核心设备制造商。
技术面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 3.61元 ,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空头行情中,并且有加速下跌的趋势。已发现中线卖出信号。
子公司首航氢能 科技 有限公司从事氢能系统研发、生产、销售。公司与大同市人民政府在大同市投资建设氢能产业项目相关事宜达成合作意向,经友好协商,双方签订《氢能产业项目框架合作协议》。该合作的执行有利于推动公司快速切入氢燃料公交车市场,有利于公司拟控股子公司新研氢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正在建设的年产万套氢燃料电池生产线产能的消化,同时进入运营的氢燃料公交车有望满足公司投资建设的加氢站加氢业务的开展。
在上篇《终极能源来了!氢能的政策风口吹完了吗?》中,我们主要梳理了主要国家的氢能政策和战略重点发展方向。比如,德国等欧盟国家侧重于发展绿氢,沙特等中东国家同时发展蓝氢和绿氢,美国强调氢燃料电池的应用,重点发展氢燃料重卡。接下来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基本的氢能的分类和氢能产业链。
根据生产过程中碳排放量的强度,可将氢气分为化石能源直接制取的“灰氢”、化石能源+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制取的“蓝氢”和通过可再生能源、核能电解水制取而成的“绿氢”。
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氢气产量超过2500万吨,其中煤制氢所产氢气占62%、天然气制氢占19%,工业副产气制氢占18%,电解水制氢占1%左右。从全球来看,目前使用最多的制氢方法是天然气制氢,占比达到48%,其次为石油制氢,占比30%,煤制氢占18%,电解水制氢占比4%,同样占比很低。
不管是我国3060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还是欧盟等国促进绿氢发展的战略,绿氢的发展才是长期发展的战略方向。预计到2060年,我们国家以可再生能源制取的绿氢将达到80%。但是,绿氢生产成本的下降需要一个过程,不仅需要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成本进一步下降,也需要制氢的电解槽的成本大幅下降。因此,由灰氢到绿氢的转换过程不可能快速、直接的迭代。而蓝氢作为灰氢向绿氢的过渡阶段,其发展主要取决于碳捕捉和碳封存技术的发展和成本的下降。但是,现在有一些科学家发现蓝氢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并没有比灰氢好多少,排放量大约只低于灰氢9%-12%。世界主要氢能发展国家对于蓝氢的态度差异较大,鉴于我们国家目前的氢能来源占比和发展阶段,蓝氢应该会作为一个重点。
氢能产业链包含从上游制氢、中游的储氢、运氢到下游的用氢等环节。制氢环节中,电解水制氢获得的是绿氢,化石燃料制氢和工业副产氢如果加入了碳捕捉和封存(CCS)装置,则是蓝氢,如果未经此环节,则产出的是灰氢。
除了煤制氢和天然气制氢,工业副产氢是我国第三大氢气来源,也是我国本身的产业基础具备条件,适合发展的制氢方式。工业副产氢包含焦炉煤气副产氢、氯碱工业副产氢、合成氨副产氢和丙烷脱氢副产氢。
比如氢能概念股的龙头 美锦能源 就是以焦炉煤气制氢为基础,然后在产业链上打造加氢站和氢燃料电池的全线产业链。
滨化股份具有1.6万吨氯碱工业副产氢的产能,同时还在建设PDH项目,将会有2.3万吨丙烷脱氢副产氢。此外,金能 科技 、万华化学和金发 科技 等都有一定的工业副产氢作为副产品。
从碳中和的长期要求来看,要达到零排放,电解水制氢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目前,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路线上布局的主要有隆基股份、阳光电源和宝丰能源。
和其他能源和燃料相比,氢气的储运难度较大、成本占比明显偏大,这也是制约氢气成本难以大幅下降的主要因素。在上中下游各环节,上游制氢和下游用氢相对来说都比较成熟,而中游储运是制约氢能大规模发展的重要原因。
氢气的储运方式分为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从技术成熟度来看,高压气态储氢最为常用。与之对应的运输方式,包括长管拖车和管道两种。高压储氢的安全性高,技术相对简单,但由于氢气能量密度小,其储氢量非常低,长管拖车更适用于用氢量不大、近距离运输的时候。管道储运在长距离运输中会形成成本优势,但管道建设成本大,初始投资高。
为解决能量密度小的问题,全球都在研发低温液态储氢,其具有储氢密度高等特点,储存方式和储存石油类似,运输液氢可减少车辆运输频次、提高加氢站单站供应能量,适用于用氢量大、远距离运输的情况。但液态储运氢也有短板,比如氢气液化成本高,长时间存放会出现氢气逃逸现象。在我国,低温液态储运氢主要运用于军事和航天领域,民用领域由于受到法规限制,目前无法应用。
固态储氢是以金属氢化物、化学氢化物或纳米材料等作为储氢载体, 通过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的方式实现氢的存储。固态储氢密度更高,但是成本也更高,技术更复杂,目前还比较难商业化。
根据中国氢能联盟发布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2019年版)》(下称《白皮书》),长管拖车、固体储运成本可观,经济距离却不超过150公里;液态储运经济距离大于200公里,成本在所有方式中最高;管道运输成本最低,经济距离超过500公里。
气态储氢方式中储氢瓶是重要的一环,国内公司 中材 科技 率先研发完成国内最大容积320L氢气瓶,并已投入市场。除了320L瓶,其他氢气瓶产品规格种类齐全,从1.5L到385L全覆盖。此外,目前中材 科技 的70MPa Ⅳ型瓶产线正在建设,年产能1万只,预计2021年底完成,2022年上半年取得证书,主要针对海外市场销售。
氢气液化方面,国内发展比较滞后,根据氢气液化的概念股中泰股份上周在投资者提问时的回答:目前公司已具备氢液化核心设备板翅式换热器的设计及制造技术,整套氢液化工艺流程仍在积极研发中。另一深冷概念股深冷股份早几日也公开提示公司还没有氢能方面的营收。
加氢站是氢产业链的重要一环,然而,由于氢燃料电池 汽车 还没有实现大规模商用,而且加氢站的投资巨大,目前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远远高于传统加油站、加气站。在产业发展初期,建独立加氢站不具有经济性,从投资者的角度,可以回避这种重资产、高投资并将长期亏损的产业链环节。
燃料电池系统是个复杂的系统,其中以电堆系统最为重要。除了电池电堆以外,还有供氢系统、供气系统、水热管理系统。从价值量来看,电堆系统占比最大,达45-50%,其次是空压机,占比25%左右。而在电堆中又以催化剂、双极板和质子交换膜的价值量占比大,这些核心材料和技术仍然与欧美存在一定差距。
催化剂在整个燃料电池系统成本中占到大约18%,而且这个核心材料仍然依靠进口,目前还没有一家企业能做到催化剂的国产化。 贵研铂业 属于前瞻性布局燃料电池铂极催化剂的企业,而且被列入工信部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但即便是作为铂极催化剂的领头企业,贵研铂业近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截至目前,公司氢燃料电池铂极催化剂尚在实验室阶段,目前没有商品化产品。
和催化剂的情况类似,在双极板、质子交换膜等领域,国内的材料与技术目前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国产化的进程刚刚开始,从技术突破和降低成本的角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电池电堆和燃料电池整体系统方面,亿华通、潍柴动力、新源动力和美锦能源持股的国鸿氢能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此前我们专门写过燃料电池系统,此处不多说。
欢迎回顾亿华通的个股报告:【被外资买爆的氢燃料电池企业!同样有雷?】
欢迎回顾潍柴动力的个股报告:【勇敢外卷,中国高端制造之光】
1、林洋能源: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3.54%至14.15亿元,毛利率34.96%,净利率21.33%。官微消息,林洋能源全资子公司林洋创投和上海舜华以4:6的股权比例共同出资设立上海舜华林洋氢科技有限公司。合资公司定位于研发、生产、销售、运营和维护各种类型的电解水制氢设备,提供有竞争力且安全高效的制氢设备及氢储能整体解决方案,力争在5年内将合资公司打造成为行业领先的先进高效制氢装备制造企业。
2、阳光电源: 2021年第三季度季报显示,阳光电源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44.23%至71.63亿元,毛利率26.72%,净利率11.42%。 公司氢能领域的布局主要是可再生能源制氢,联合大连化物所成立了电解水制氢技术联合实验室。
3、天合光能: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0.09%至110.8亿元, 毛利率13.93%,净利率4.02%。 公司在2017年便开展了氢能领域研发布局。近年来,公司与国内外知名高校与研究机构开展广泛合作,在光伏电解水制氢,氢储运,氢能的综合应用等方面逐步形成知识积累,并在氢能产业布局及商业化推广方面迅速推进。2021年公司会积极推动首个光伏制氢和氢储运的示范项目落地。
电解水制氢行业概念股票有:金能科技、中国化学、京能电力。
拓展资料: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中的一个特定组成部分,它公开发行股票,达到相当规模,经依法核准其股票进入证券集中交易市场进行交易。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其股票上市交易,应当向证券交易所报送有关文件。证券交易所依照本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决定是否接受其股票上市交易。
积极稳妥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坚持控制增量、化解存量,建立多部门共同参与的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处置机制,强化场内外一致性监管,加强质押信息共享。强化对金融机构、上市公司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的风险约束机制。严格执行分层次、差异化的股票质押信息披露制度。严格控制限售股质押。支持银行、证券、保险、私募股权基金等机构参与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化解。
2、阳光电源
3、宝丰能源
4、晶科科技
5、大唐集团
6、亿利洁能
7、利用太阳能的制氢系统包括光解制氢、太阳能发电和电解水制氢。太阳能制氢发展近30~40年。太阳能制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技术:热化学制氢、光电化学分解、光催化、人工光合作用和生物制氢。
8、在制氢方式中,化石燃料制氢占全球的90%以上。化石燃料制氢主要采用蒸汽转化和变压吸附相结合的方法生产高纯氢气。电能电解水制氢也占一定比例。太阳能制氢发展近30~40年。太阳能制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技术:热化学制氢、光电化学分解、光催化、人工光合作用和生物制氢。
拓展资料:
1、早在2018年,隆基就开始关注和布局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近三年来,隆基与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和权威专家进行了深入的研发合作,在电解制氢设备、光伏制氢领域形成了技术积累。 2021年3月末,全资子公司隆基绿能创投与上海朱雀投资共同成立西安隆基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氢能产业化布局。
2、逆变龙头太阳能是国内最早开展光伏制氢研究的光伏上市公司之一。公司表示,已成立专门的氢能事业部,并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在先进的PEM电解制氢技术、可再生能源与电解制氢一体化、氢能优化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生产系统等
3、2019年以来,高端煤基新材料龙头企业宝丰能源启动制氢项目。 2020年4月,公司“太阳能电解水制氢、储能及综合应用示范项目”在宁夏宁东基地开工建设。该项目将涉及太阳能电解水制氢、氢储运、加氢站、氢能运输示范应用、与现代煤化工耦合生产高端化工新材料等多个领域。
4、2019年,晶科科技表示:“到2025年,‘光伏+储能’制氢系统技术的巨大进步将具有大规模应用的经济可行性”。为此,公司国内外布局:在国外,公司与空气产品签署2020年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光伏新能源领域开展合作,将“制氢”与“绿色电力”结合起来。 ”;在中国,公司着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的实施。
希望能够给到你帮助。
1、隆基股份 隆基早在2018年就开始关注和布局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近三年来,与国内、海外知名科研机构、权威专家进行了深入的研发课题合作,在电解制氢装备、光伏制氢等领域形成了技术积累。2021年3月末,隆基股份通过全资子公司隆基绿能创投与上海朱雀投资合资成立西安隆基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氢能产业化布局。
2、阳光电源 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是国内开展光伏制氢研究最早的光伏上市公司之一。公司表示已经成立了专门的氢能事业部,并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在先进PEM电解制氢技术、可再生能源与电解制氢融合、制氢系统优化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在具体光伏制氢项目方面:2019年7月,阳光电源在山西晋中榆社县签订了一个300MW光伏和50MW制氢综合示范项目;2019年9月,山西省屯留区200MW光伏发电项目(一期)开工暨二期500MW光伏制氢项目签约仪式。
3、宝丰能源 2019年起,高端煤基新材料领军企业宝丰能源开始启动制氢项目。2020年4月,该公司的“太阳能电解水制氢储能及综合应用示范项目”在宁夏宁东基地开工建设。该项目将涉及太阳能电解水制氢、氢气储运、加氢站、氢能交通示范应用、与现代煤化工耦合制高端化工新材料等多个领域。 该项目总投资14亿元,合计年产氢气1.6亿标方/年,副产氧气0.8亿标方/年。预计将实现年销售收入6亿元,每年可减少煤炭资源消耗25.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4.5万吨。当前一期项目正在推进中,是宁夏首个氢能产业项目,也是国内最大的一体化可再生能源制氢储能项目。
4、晶科科技 2019年,晶科科技就表示:“到2025年,“光伏+储能”制氢系统技术的极大进步,将具备大规模应用的经济可行性”。为此,公司国内国外两手布局:在国外,2020年与空气产品公司(AirProducts)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光伏新能源领域展开合作,将“制氢”与“绿电”结合;在国内,公司努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落地实施。
5、大唐集团 2020年8月,为完善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发电就地制氢产业发展布局,由云冈热电公司作为项目具体承担单位开展的6MW光伏就地制氢科技示范项目落户山西省大同市。作为大唐集团重大科技创新的重要依托与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制氢方面的重要研究平台,该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
6、亿利洁能 2021年2月份,亿利洁能母公司亿利资源集团与京能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光伏制氢等新产业开展深度合作。
7、长城汽车 2021年3月,长城汽车举办了一场氢能战略发布会,表示将采用光伏制氢,再投入30亿元用于氢能领域研发,以达到万套产能规模,并于2025年剑指全球氢能市场占有率前三。
8、新疆库车光伏制氢项目 根据中国石化新闻网2021年3月初的报道,广州(洛阳)工程公司启动了新疆库车光伏制氢项目拿总统筹及可研编制工作。该制氢项目规划建设1000MW光伏发电,辅以当地弃风、弃光等绿电资源,配套建设2万吨/年绿电制氢厂,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绿氢生产项目。项目由广州(洛阳)工程公司作为项目总体院,负责项目拿总,开展输配电系统、电解水制氢、氢气输储及系统配套单元设计,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负责光伏发电单元设计,中网联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负责新疆当地绿电资源整合及交易事项办理。
拓展资料:
1.国际巨头强强联合,制氢项目不断刷新纪录 在国际市场上,光伏制氢已经开始得到落地,比较有名的如日本的福岛氢能源研究基地。该基地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制氢工厂,占地总面积为22万平方米。其中,18万平方米为光伏发电区域,4万平方米为制氢车间,系统装置具备1万千瓦制氢能力。此外,全球最大的绿氢项目也在刷新纪录。2020年7月,空气产品公司(AirProducts)与ACWAPower(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和NEOM宣布签署协议,将共同投资50亿美元,在沙特阿拉伯建造一个使用可再生能源的世界级绿色氢基氨工厂。该项目定于2025年投产,包括超过4GW太阳能和风能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创新集成;采用蒂森克虏伯(thyssenkrupp)技术通过电解法日产650吨氢气;利用空气产品公司的技术通过空气分离法生产氮气;采用托普索公司(HaldorTopsoe)的技_年产120万吨绿色氨。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20年底,全球范围内正在开发的13个最大的绿色制氢项目,规模均在吉瓦级别以上,总计达61GW。这些重大项目主要分布在西欧、南美洲、中东、澳大利亚等地。
2.光伏成本大幅降低,国内企业积极布局 目前,煤制氢是中国最成熟、最便宜的制氢方式,其成本约为天然气制氢的70%~80%。可再生能源发电在电解水制氢的成本主要依赖于发电效率及成本,随着风电、光伏发电等产业规模扩大和技术进步,可再生能源制氢成本还有大幅下降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