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详细资料大全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Henan College of Industry&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经河南省人民 *** 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隶属于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校。
学院创建于1975年,历经河南省煤矿学校、焦作煤炭工业学校、河南工程技术学校、河南理工大学高等职业学院等时期。2013年3月,经教育部同意,河南省人民 *** 批准,在与河南理工大学剥离的基础上,设定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
据2019年1月11日学校官网显示,学院占地面积777.03亩,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4818万元,多媒体教室99个;馆藏图书52万册,期刊2988种;设11个教学系部(院),33个专业及方向;专任教师316人,专任教师316人。
基本介绍主管部门 :河南省 学校官网 ::hciit.edu 中文名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 外文名 :Henan college of industry&information technology 创办时间 :1975年 类别 :公立大学 类型 :理工 属性 :全日制普通专科院校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张树岭校长:王海长 院系设定 :资源环境系、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土木工程系、信息工程系、财经商贸系等 校训 :自强博学、唯实创新 地址 :河南省焦作市新区碧莲路801号 院校代码 :12581 主要奖项 :河南省文明单位 基本信息,知名校友,办学历史,教学宗旨,学校领导,办学规模,师资力量,办学特色,专业设定,知名校友,招生就业,学校荣誉, 办学历史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的前身是河南工程技术学校,成立于1975年7月1日,原名叫河南省煤矿学校。建校初期,由河南省煤炭工业厅办学,焦作矿务局代管人事关系。1984年,根据豫煤教字(84)294号档案,学校的人事关系收归河南省煤炭工业厅,党、团、工会组织分别转至焦作市委宣传部、团市委、焦作市总工会。与焦作矿务局的隶属关系从此中止。 图书信息大楼 1986年6月,学校上划国家煤炭部,人事关系仍由河南省煤炭工业厅管理,根据煤炭部(86)煤函字第198号《关于变更部分煤炭中等专业学校校名的通知》,学校更名为焦作煤炭工业学校。 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学校下放河南,河南省人民 *** 豫政(1998)49号档案,确定学校仍归属河南省煤炭工业厅办学与管理,办学经费由省财政厅负责。1999年7月,经省煤炭厅同意,教育厅批准,学校更名为河南省煤炭工业学校。2000年12月,又改名为河南工程技术学校。 新校名揭牌仪式 从2001年开始,经报省教育厅同意,学校与河南理工大学合作,试办“3+2”大专班。2002年经省教育厅批准,省 *** 同意,与河南理工大学合作办学,成立河南理工大学高等职业学院。2013年3月,经省高等学校设定评议委员会评议,省 *** 批准,将河南理工大学高等职业学院从河南理工大学剥离,在此基础上,设定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属专科层次的普通高等职业学校,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办学与管理。国家教育部于2013年5月以教发函(2013)97号文,予以审核备案,并明确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的国家代码为:12581。河南省招生代码为6191。 教学宗旨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严谨、勤奋、文明、团结”的良好校风,本着“学用结合,按需施教,注重实效,提高质量”的原则,突出国家级重点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以高质量、高信誉求生存,谋发展。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的办学宗旨是全面贯彻科教兴国战略,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其办学目标是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套用型、技能型、实施型高级专门人才。同时,更新教育观念,扩大服务范围,拓宽教育领域,积极为地方经济腾飞培养各类专门技术人才。 学院在提高管理质量的同时,十分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造就了一支素质优良、治学严谨、既能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学生实际训练和操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雄厚的师资力量、明确的办学方向,为培养高素质的学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领导 现任校长:王海长(2016年2月~)
现任书记:张树岭(2016年2月~)
其他领导 毋虎城:男,汉族, *** 党员,河南省博爱人。研究生学历,教授,副校长。 陈荣邦:男,汉族, *** 党员,河南省洛阳人。大学本科学历,副教授,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 席振修:男,汉族, *** 党员,河南省孟州人。研究生学历,副教授,副校长。 办学规模 学院占地面积777.03亩,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4500万元,多媒体教室99个,馆藏图书43.3万册,期刊2970种。在校生规模12000余人,拥有能源工程综合训练中心、矿井通风安全、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物流管理、矿山机电、电气控制、PLC实训室、计算机中心、标准语音室、数控工具机加工等具有真实职业氛围和产学研一体化功能的现代化校内实验实训室75个,建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55个,实验实训开出率为100%。 学校全景图 学院现设资源环境系、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土木工程系、信息工程系、财经商贸系、基础部、体育部和继续教育学院等9个教学系部(院),开设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会计电算化、会计统计与核算、动漫设计与制作、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矿山机电、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工程监理、商务英语等33个专业及方向,围绕工业和信息化正在建设资源环境与安全、装备制造、土木建筑、电子信息、财经商贸等五大专业群。 校区地址:河南省焦作市高新区碧莲路801号 来校路线:焦作火车站、汽车客运总站乘坐30路公车到终点站——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下车 师资力量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254人,其中高级职称60人 ,中级职称109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113人,研究生学历49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53.81%;有省厅级学术技术(学科)带头人14名、省厅级骨干教师4名、院级学术技术带头人41名、院级骨干教师40名、院级教学名师28名、教学标兵27名、教学能手35名;另外还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铁岗等知名专家教授以及企业 *** 教师68人,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师德高尚、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 学院学术氛围浓厚,教科研成果丰硕。近年来,我校教师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665篇,其中核心期刊52篇、EI收录论文19篇;编写各类教材122本;获得省市级相关课题研究奖194项、省市级优秀成果评选奖119项、省级优秀课件评选奖84项。 办学特色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形成了“严谨勤奋、明德善学”的校风,“自强博学、唯实创新”的校训,“敬业笃学、厚生乐教”的教风和“好学深思、知行合一”的学风。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通过率平均为97.5%、涉煤专业的学生双证率达100%、英语套用能力考试平均通过率68%、煤炭行业特殊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平均通过率99%、通用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平均通过率97%、国际信息化认证平均通过率98%;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河南选拔赛团体三等奖,河南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单片机组三等奖、电子组装组二等奖,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电子组装组优秀奖。参加教育部信息中心组织的技能大赛,多人次荣获二、三等奖和优秀奖。 专业设定 学院设有资源环境系、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土木工程系、信息工程系、财经商贸系、基础部、体育部和继续教育学院等9个教学系部(院)。 开设有33个专业,分别有高职专业:机械电子工程、矿山机电、采矿工程、工程测量、计算机套用与维护、商务英语、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等;“五年一贯制”专科和普通中专专业:机电技术套用、采矿技术、计算机及套用、工业与民用建筑、测量工程技术、建筑装饰、电子技术套用、矿井通风与安全、文秘、建筑经济管理、城镇建设等专业。其中工业与民用建筑、机电技术套用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 电子商务 本专业是经济财务与计算机套用技术的交叉学科。主要课程:网际网路软体套用与开发、高级语言程式设计、 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英语、资料库原理、基础会计学、市场行销学、商务交流、电子商务概论、会计信息系统、经济法、电子商务案例分析、国际商法、计算机网路基础、计算机信息安全等。 建筑工程技术 本专业培养掌握各类房屋建筑物、构筑物及地下建筑结构的基础理论和设计方法,主要课程:建筑制图、结构力学、房屋建筑学、计算机绘图、钢结构、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建筑经济与管理、计算机套用基础等。 煤矿开采技术 本专业培养具备固体矿开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采矿学、矿井通风与安全、矿山地质、计算机在采矿中的套用、矿山企业管理与技术经济分析、计算机套用基础等。 机电一体化技术 本专业培养机电结合、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运行、实验与研究的高等技术实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制图、机械工程材料、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控制理论基础、液压与气动技术、电机与电力拖动、计算机控制、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机电一体化系统、计算机套用基础等。 商务英语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广博的英语语言及文化基础知识、掌握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和技巧,具备良好的文化修养和科学素质以及英语翻译能力,能从事涉外工作的较高层次的套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英语、英语泛读、英语视听说、国际贸易理论、国际结算原理、国际商贸英语、商务谈判技巧、商务英语套用文写作、计算机套用基础等。 矿井通风与安全 本专业主要课程:计算机套用基础、普通化学、工程力学、资料库、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流体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煤矿地质、煤矿开采与掘进、矿井通风、煤矿安全、安全工程学、安全系统工程、事故分析与灾变处理、企业管理、采矿CAD、安全法规等。 工程测量技术 本专业培养掌握大地测量、矿山测量、工程测量等基本技术和能力的套用型高等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电工与电子技术、土建工程概论与识图、村镇规划、普通地质、地形测量学、数位化测图、控制测量、地籍测量、GPS定位技术、测量平差、工程测量等。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 本专业培养掌握发电厂动力设备运行、电力系统运行、电器设备安装检修、电气控制技术、电气设备运行管理与维护等方面基本理论和技能,具有从事发电厂热能动力设备及电力系统运行、管理、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与维护的套用型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计算机套用技术 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计算机硬体、软体与套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相应的从事计算机硬体及软体系统开发、套用和维护能力的套用型高等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计算机套用基础、电路电子技术、数据结构、操作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资料库原理与套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路、网站设计与管理。 物流管理 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经济科学基础理论和物流管理基本知识,主要课程:资料库管理系统、基础会计、经济法、管理学理论、物流系统原理、物流学、仓储管理、运输管理概论、行销学概论、物流信息系统管理、商品流通概论、物流机械与设备、物流成本管理、物流客户关系管理、配送管理等。 矿山机电 本专业培养能从事煤矿机电设备设计选型、安装、运行、维护、检修及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套用性人才。主要课程:矿山供电、矿山机械、采掘机械、电机学与电机拖动、矿山机电设备控制、矿山电气安全、机电一体化设备、金工实习、电子工艺训练、机械测绘、矿山机械设备调试及维修。 建筑工程管理 本专业培养具有建设工程投标策划、投标报价、契约管理、工程项目管理能力的高级管理专门人才。主要课程:建筑经济、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施工工艺、建筑工程测量、建设法规、契约管理、建筑工程预算、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成本分析、工程造价控制。 知名校友 赵铁锤:原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副部级) 赵铁锤 李化敏:河南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 乔国厚: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总经理、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 张明剑: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副董事长 刘魁景: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副总经理、党委常委 谢康兴:郑州新登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国投煤炭郑州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李化敏 招生就业 自1975年建校以来,该院培养的毕业生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面广,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和好评。绝大多数毕业生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相当一部分成为教授、专家或担任了各级领导职务。多年来,全国许多大型企业纷纷来该院选拔毕业生,部分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高达90%以上。同时,学院与许多企业签订了“定单培养协定”,使学生解除了就业的后顾之忧。 学校荣誉 学院相继获得国家级重点中专、全国煤炭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煤炭系统文明单位、河南省煤炭系统职业教育先进集体、河南省职业教育攻坚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河南省示范性职业学校、河南省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先进单位,全省学校行风建设先进单位、焦作市五好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登封煤田,跨登封、伊川、汝阳、汝州、密县等市、县,属石炭二叠纪煤田。可采煤和局部可采煤共7层。以贫煤为主,并有无烟煤和焦煤。
早在战国、西汉年间,已有煤炭开采。清朝年间,在硐头、沙沟一带有窑迹。
1870年,德国人李希霍芬到登封作地质考察。
1915年,瑞典人新常富至登封、临汝、密县进行地质矿产调查,在其著《河南之煤田及煤矿矿业》中,对“登封西南及东南诸煤田”记述甚狭,估计储量250万吨;北部煤田更狭长,估计储量320万吨。
1937年,河南地质调查所曹世禄对登封、临汝等地进行矿产调查,著《汜水、偃师、登封、洛阳、伊阳、宜阳、临汝地质矿产报告》,对登封煤田地质有简略叙述,附若干煤质化验记录。
1952年2月,中南工业部地质调查所开封分所谢恩泽编了《登封送表煤田》。
中南地质局四五六队第二分队自1954年7月开始地质勘探,于1955年2月编写了《登封煤田普查报告》,提出“三山村滑崩”现象,分区分煤层计算储量,老王沟、大桥两煤区未估算储量。对箕山、桑楼、安庆、刘楼、柳树沟、何庄、鳌头、大峪店、送表等煤区,垂深600米以内计算储量合计8.22亿吨。
1956年,中南煤田地质勘探局一二六地质勘探队(队技术负责王宏吉)以及普查地质组汪志祥等一行,踏勘登封煤田地质,编写了《登封煤田地质调查简报》。
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一○一队,自1958年4月起,在原四五六队《登封煤田普查报告》的基础上,西自小郭沟断层,东止魏窑断层,补做地质勘探工作。葛夏、赵中清、陈家志等于9月编写了《登封煤田普查报告》提出“枫香连滑块构造”。对垂深1000米内的储量计算为7.46亿吨。并提出小郭沟平推正断层、郭沟斜交正断层、安庄斜交正断层、魏窑斜交正断层为划分井田的自然边界线。同年,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一○三队在鳌头一带钻探14孔,总进尺3533米,完成1∶1万地质测量90平方公里。
1966—1967年,河南冶金煤炭厅基建公司506钻机在新登煤矿附近钻探8孔,累计进尺1083米。
1973年4月,河南省地质局地质五队(技术负责张天立)编写了《登封煤田郭沟、新新矿区勘探总结》,初步了解该区铝土矿有工业价值。其中,一1煤层和铝土矿中镓之含量达到工业品位。区内一3、一;、二1、二2、五3煤层计算储量合计2.75亿吨。
1976—1978年,第二次煤田预测期间,新密预测组周绍武等经实地调查,发现芦店向斜南翼有部分小煤窑是在三叠系红层下挖到二1煤的,提出红层与下伏煤系非正常接触的判断,假定红层为超覆沉积,预测了芦店红盆的煤储量。
1978年,河南煤田地质公司指示地质一队在箕山深部石淙河以北三叠系红层上打预测验证孔。施工的11708、13401、11709孔先后揭露了芦店红盆内红层下赋存较浅的石炭二叠系可采煤层,从此,确认芦店区有勘探开发前景。
河南省煤炭管理局,根据中央重点开发“两西”(山西、豫西)煤炭资源的建设方针,将登封煤田规划为河南近期建设煤炭新基地,要求尽早提出总体规划所需的地质成果。列为国家勘探项目。当时,勘探范围,西起纸坊断层,东至新登煤矿,包括暴雨山、马岭山、郭沟、新新、箕山五个井田。为此,河南煤田地质公司(总工程师黄声求)组织力量勘探登封煤田。分别由地质二队(技术负责张天立)于1978年完成西部暴雨山、马岭山井田的设计编制;地质一队于1978年10月完成东部郭沟、新新、箕山的设计编制,并上钻机施工。
1979年3月,地质一队(队主任工程师王宏吉)按公司指示编制了《芦店、景店、牛店找煤勘探设计》并组织施工。于1979年6月13日竣工的13403孔,在红层下见二1煤层3.75米,6月25日竣工的14607孔在孔深332米过渡层下见二1煤层厚3.40米,进一步证明红层与下伏煤系地层是断层的接触关系。与此同时,李万程等引用“滑动构造”理论解释芦店区的这种低缓角度断层,给找煤予以新的启示。
河南煤田地质公司为加快登封煤田的总体勘探步伐,成立了《登封煤田勘探会战指挥部》,决定地质一队先后调入钻机10台,地质二队(队主任工程师梁惠庭)调入钻机9台,地质三队(队主任工程师奚周根)调入钻机5台,地质四队(队主任工程师刘乃坝)调入1台钻机,物探测量队(队主任工程师张镇)调入地震三队和电法分队,对登封煤田采用综合手段进行普查至详查的勘查工作。
1982年3月,提出了《登封煤田详查地质勘探报告》(主编刘乃坝、郭熙年),附有《登封煤田芦店滑动构造》、《登封煤田石炭二叠系地层古生物》二份科研报告,获储量10亿吨以上。其中,在滑动构造下新发现煤炭资源3.72亿吨。此外,物测队先后提出《登封煤田芦店复杂地区地震试验效果》、《大金店—东金店地区电法找水资料总结》。
1983年3月,河南煤田地质二队(总工程师王兆信)编写了《暴雨山井田精查地质报告》。
1986年10月,河南煤田地质二队编写了《马岭山勘探区精查地质报告》。
1986年12月,河南煤田地质一队(总工程师陈又新)编写了《郜城井田精查勘探地质报告》。
截至1991年底,登封煤田已探明煤炭储量13.25亿吨,保有储量13.04亿吨。已利用的井田有新新煤矿、新登煤矿、杨家门矿及磴槽矿等地方小井,年产原煤370万吨左右。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是一所公办高校,该校是河南省煤炭工业厅举办,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隶属于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校。
二、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简介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由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主管、省教育厅负责教学管理工作的一所公办全日制专科层次普通高等院校。学院坐落在美丽的太行山南麓、豫西北新兴的中国优秀山水旅游名城——焦作市。这里山川锦绣、人杰地灵、环境优雅、交通便利,与郑州隔河相望,郑焦城际铁路半小时即可到达。学院人文荟萃,师资雄厚,是莘莘学子成才深造的理想场所。
学院创建于1975年,历经河南省煤矿学校、焦作煤炭工业学校、河南工程技术学校、河南理工大学高等职业学院等时期。2013年3月,经教育部同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在与河南理工大学剥离的基础上,设置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
建校四十多年来,学院经历了艰苦创建、稳步推进、强化建设、快速发展四个阶段,共培养了5万余名优秀毕业生,涌现出了众多的杰出人才。他们中有省、市、县党政领导干部,有知名学者、专家、教授,有众多省管优秀企业家和全国“双十佳”矿长,更有大量扎根基层,奋斗在各条战线上的基层领导和技术中坚。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用青春和智慧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理想之歌,描绘出了一张张美丽的人生画卷,为国家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学院也赢得了煤炭行业“黄埔军校”的美誉。目前,在校生六千多人。近年来,学院相继获得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河南省示范性职业学校、河南省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先进单位,全省学校行风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职业教育攻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煤炭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煤炭系统文明单位、河南省煤炭系统职业教育先进集体、2015年度中原最具成长力高职院校、焦作市五好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2017年学校被评为河南省职业教育特色院校。
一、“论坛”特聘顾问
张以祥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张大卫 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钟力生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河南省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
张洪华 河南省政协原副主席
张铁岗 中国工程院院士、平煤集团原总工程师
卫斌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环资委副主任
杨承训 著名经济学家、河南省经济学会会长
曾绍金 中国矿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
郑泰森 河南省政府参事、河南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
二、“论坛”组委会
名誉主任:张启生 河南省矿业协会名誉会长、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厅长
王泽众 河南省矿业协会会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吕均平 中共灵宝市委书记
主 任:张和儒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
副主任:乔长青 灵宝市人民政府市长
李志民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
丁宏俊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副巡视员
孙志顺 河南省矿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成 员:郭根法 河南省工业经济联合会秘书长
任晓云 中共灵宝市委副书记
侯乐见 灵宝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方建民 灵宝市金源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许高明 灵宝市黄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建银 灵宝市黄金投资公司总经理
姜小凯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矿业分公司总经理
段玉贤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袁占国 郑州磴槽集团董事长
王文忠 开曼铝业(三门峡)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家贤 东方希望(三门峡)铝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冯进城 河南省国土资源科学研究院院长
张冠山 灵宝市地质矿产局局长
李建新 义马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崔建国 河南省黄金协会会长
刘守义 河南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秘书长
郑曙光 河南省煤炭协会常务副秘书长
陈冬一 河南省有色金属行业协会副秘书长
(一)“论坛”会务组
组 长:任晓云 中共灵宝市委副书记(兼)
副 组 长:张德祯 河南省矿业协会副秘书长
侯乐见 灵宝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兼)
杨 非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开发处副处长
张建军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财务处副处长
王 博 中共灵宝市委办公室副主任
陈荣亮 灵宝市紫金宫国际大酒店总经理
强山峰 灵宝市地质矿产局副局长
成 员:张梅香(灵宝市紫金宫国际大酒店副总经理)、张赞生(灵宝市地质矿产局办公室主任)、马义鹏(河南省黄金协会)、李如西(河南省有色金属行业协会)、张剑中(郑州磴槽集团)、曾昭曙(河南省矿业协会)、郭 军(河南省经济学会)
(二)“论坛”秘书组
组 长:孙志顺 河南省矿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兼)
副 组 长:孔大刚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主任
张建晓 灵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王建民 中共灵宝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张冠山 灵宝市地质矿产局局长(兼)
张昌全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资源储量处处长
刘济宝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勘查处处长
张荣军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环境处处长
宋 锋 河南省国土资源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
成 员:张 谦(河南省工业经济联合会)、夏晓毅(灵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科长)、李 艳(河南省国土资源厅主任科员)、李柳保(河南省煤炭协会)、任敏录(河南省黄金协会)、杨 琳(河南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张绍捷(河南省矿业协会)、尉向东(河南省国土资源科学研究院)、原振雷(河南省国土资源科学研究院)
(三)“论坛”安全保卫组
组 长:刘占强 灵宝市公安局副局长
副 组 长:解建增 灵宝市信访局局长
赵瑞平 灵宝市城管执法局副局长
成 员:刘树林(灵宝市金源矿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国(灵宝市黄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银(灵宝市黄金投资公司总经理)
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地方煤矿的领导,保障其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第四条 本条例所称之地方煤矿,是指煤炭工业部直属煤矿以外的地方国营、集体、个人以及其他形式的煤矿。第五条 各级地方煤矿主管部门负责本条例的实施。第二章 煤矿的开办与关闭第六条 地方国营煤矿的建设,应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按《地方国营煤矿设计技术若干试行规定》或《煤炭工业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第七条 集体和个人开办煤矿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在申请开采的井田范围内,资源可靠,有开采区域的煤层地质、水文、瓦斯、老窑等情况的资料;
二、有简要的开拓和开采设计方案,包括设计说明书和必要的设计图;
三、有预防瓦斯、煤尘、水、火及矿压等重大灾害的能力;
四、有可靠的人力、电力、物力和资金来源;
五、管理人员具有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第八条 未经特别批准的煤矿,不得在下列范围内开采:
一、水体下及防洪堤坝的保护煤柱;
二、铁路、县级以上公路及桥梁的保护煤柱;
三、重要工业区、飞机场及国防工程设施圈定的地区;
四、县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文物保护单位及重要建筑物的保护煤柱;
五、煤和瓦斯突出的煤层或有突水危险的区域。第九条 集体和个人开办煤矿,应向资源所在县煤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填写河南省矿产开采许可证登记表。煤矿主管部门应按条例第七条、第八条的规定审批,符合条件的,发给开工证。办矿单位或个人持开工证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筹建许可证。
矿井建成后,批准办矿的单位应组织验收,合格者由有关单位发给矿产开采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第十条 开办集体、个人煤矿的审批权限:
集体或个人开办煤矿,须经所在县煤矿主管部门审核,地、市煤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报省煤炭工业厅备案;
经省煤炭工业厅指定,地方煤矿多、煤矿主管部门技术力量强的县,可以审批集体或个人开办的煤矿;
在煤炭工业厅直属煤矿、省营煤矿或国家规划开发的井田内办矿,其井田边界须经所在局(矿)同意,地、市煤矿主管部门审查,报省煤炭工业厅批准;
地方国营煤矿在自己开采的井田范围内自办小煤矿,由原批准办矿单位审批。第十一条 变更办矿单位或办矿人,应经原发证机关批准。开工证、筹建许可证、矿产开采许可证和营业执照不得私自转让或买卖。第十二条 集体或个人开办的矿井报废或停办,办矿单位或个人应提出申请,并提供井下遗留资源的情况,经原发证机关审查批准,报省煤炭工业厅备案。
国营煤矿的报废或停办,按国家规定处理。第十三条 建立省地方煤矿开发基金,用于地方煤矿的发展、技术改造和安全措施。第三章 安全与生产第十四条 地方煤矿应认真执行《矿山安全条例》、《矿山安全监察条例》和《河南省劳动安全条例(试行)》。年产九万吨以上的煤矿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年产九万吨以下的煤矿执行《小煤矿安全规程》。凡安全设施达不到要求的,煤矿应及时采取措施,尽快解决。无法保证安全生产的,煤矿主管部门应令其停产整顿或关闭。第十五条 禁止独眼井开采,禁止使用自然通风和井下明火明电放炮、明火明电照明、明刀闸开关。第十六条 地方煤矿必须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应有一名主要负责人主管安全工作,并配备专职安全人员。
各级地方煤矿主管部门应设置安全机构,配备安全人员,定期检查地方煤矿的安全工作。
地方煤矿比较集中的地方应建立矿山救护队。各煤矿应建立矿山救护辅助组织。第十七条 地方煤矿的矿长,技术负责人和从事安全、瓦斯检查、通风、放炮、机电维修及运转等特殊工种的人员,必须经过县级以上煤矿主管部门培训或考核,取得合格证方可从事本职工作,并保持相对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