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九月29号充电桩展会有哪些
2016年中国(杭州)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展览会
开展时间:2016-09-28 至 2016-09-30
展会展馆:浙江世贸国际展览中心
展会周期:一年一届,具体的详细信息可以在展程网上查询
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和深层之间的热循环。此外,还有氢能、沼气、酒精、甲醇等,而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已经广泛使用的能源被称为常规能源。随着常规能源的局限性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保护和可再生新能源越来越受到重视。
中国未来发展新能源的战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到2010年实现部分新能源技术的商业化。第二阶段,到2020年,大量的新能源技术将被商业化,新能源将占到一次能源总量的18%以上。第三阶段是全面实现新能源商业化,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到2050年能源消费总量达到30%以上。明年,汽车行业 "电动化 "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市场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补贴将被取消,原材料成本将增加,芯片短缺等问题将继续困扰整个行业。
我们从产品与服务、市场与政策、产业与配套三个方面回顾了2021年的新能源汽车,并展望了新能源汽车的未来。今年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一年。在疫情、缺芯等情况的影响下,整个产业链的销量实现了快速增长,这让我们看到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潜力。2022年,随着新动力产品线的不断丰富,传统车企的加速转型,以及互联网企业的跨界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1、特斯拉
特斯拉是目前新能源汽车关注度最高的品牌之一,如果不是特斯拉产量早期遇到麻烦,特斯拉的销量也许会更高。而特斯拉目前推出的车型均为纯电动汽车,作为世界上电动车行业标杆,特斯拉几乎每推出一款新能源汽车都会备受关注。
2、宝马
虽然宝马在新能源汽车中,尤其是纯电动汽车缺少强劲车型,目前只有一辆宝马i3微型车充当门面,不过宝马也继续努力探究新能源汽车方面。在巴黎车展上,宝马全新纯电动SUV宝马iX3亮相,届时将会成为首款国产纯电动SUV。另外宝马公司新能源战略中提到,将会在2025年前推出25款新车型,其中12款为纯电动车型。
3、比亚迪
比亚迪是国内发展新能源汽车比较成熟的品牌,其中同时掌握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及充电配套、整车制造等核心技术,从2008年起推出很多销量不错的车型,比如秦、唐、宋、元等等。另外比亚迪还与奔驰戴姆勒双方合资共同打造的中国首个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的品牌——腾势。
4、腾势
腾势是比亚迪与戴姆勒合资双方共同打造的中国首个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的品牌。或许很多朋友对这个新能源汽车品牌不太熟悉,但是从推出的产品腾势500可以看到,虽然价格稍贵,但是纯电续航还是领先大部分新能源汽车。
5、北汽
北汽作为国内纯电动汽车的领航者,北汽新能源以及连续五年销量位居国内纯电动汽车榜首,推出的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分为各个级别,比如低级别300公里、中级别400公里、高级别500公里,满足各类消费者使用需求。
比亚迪是国内发展新能源汽车比较成熟的品牌,其中同时掌握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及充电配套、整车制造等核心技术,从2008年起推出很多销量不错的车型,比如秦、唐、宋、元等等;另外比亚迪还与奔驰戴姆勒双方合资共同打造的中国首个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的“腾势”。
北汽作为国内纯电动汽车的领航者,以及连续五年销量位居国内纯电动汽车榜首,推出的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分为各个级别,比如低级别300公里、中级别400公里、高级别500公里,满足各类消费者使用需求。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奇瑞也是最早开发新能源汽车的公司之一,目前奇瑞在新能源领域申报各项专利7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400多项,这也表明奇瑞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在 汽车 工业时代, 汽车 作为人类主要的移动出行工具,与我们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但以汽油、柴油为动力的传统能源 汽车 造成了严重污染,对人类生存环境构成了威胁。随着 汽车 行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汽车 已不再拘泥于传统意义上燃油型交通工具,更多的是向绿色、低碳、环保的新能源方向发展,并具有广阔的前景。
在我国 社会 经济不断前进和发展中,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 汽车 的需求日益增强。截至2020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3.72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达4.5亿人。近年来,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汽车 尾气的污染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现在国际上 汽车 所运用的能源也基本上为常规的燃油,污染物排放量大,巨大的 汽车 保有量对生态环保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 汽车 生产国和消费国,节能减排任务形势严峻。随着我国“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对 汽车 企业以及 汽车 尾气排放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全球来看,世界上石油资源短缺,传统 汽车 工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大力发展新型能源环保型 汽车 是实现 汽车 行业节能减排和节约资源的一个最有效途径,也是当前急需解决的课题。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加紧研发和应用新能源 汽车 。我国众多有识之士认为,发展新能源 汽车 无疑是中国自主品牌换道超车的良机。目前,新能源 汽车 研究项目已被列入我国重大 科技 课题,向新能源动力车目标挺进的战略已经被越来越重视。近期来看,我国已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支持电动 汽车 行业发展,成立了电动 汽车 发展联盟。2021年7月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生态环境部制定发布了《机动车排放召回管理规定》,也将促使机动车行业更重视排放技术及相关的标准要求,倒逼企业主动进行改造升级和技术革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电动 汽车 作为 汽车 工业的未来,经历了长期发展,纯电动 汽车 技术逐步成熟。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成长最快的电动车市场。目前,中国已投入至少600亿美元来支持刚刚起步的电动 汽车 行业,鼓励支持400多家公司进入电动 汽车 行业。
1、新能源 汽车 的概念。 新能源 汽车 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 汽车 ,采用非常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 汽车 。新能源 汽车 包括混合动力 汽车 (HEV)、纯电动 汽车 (BEV,包括太阳能 汽车 )、燃料电池电动 汽车 (FCEV)、氢发动机 汽车 、燃气 汽车 、醇醚 汽车 等等。
2、我国新能源 汽车 的发展现状。 当前,仅从技术上看,中国品牌新能源 汽车 已实现了全面超越,不管是造型技术,还是电池、电机、电控等新能源 汽车 核心技术,以及智能网联、智能座舱等智能化技术,已经超越了合资品牌的技术水平,引领全球新能源车的发展。2020年,比亚迪推出了刀片电池、超级混动DM-i两大颠覆技术,通过刀片电池解决市场最关心的安全痛点,通过超级混动DM-i加速新能源车对燃油车的替代。当然,新能源车发展仍然会有个较长时间的过渡阶段,从插电混动过渡到纯电动。在所有新能源 汽车 中,采用纯净能源驱动的纯电动 汽车 是现在我国最有可能大规模推广应用的。纯电动 汽车 是主要采用电力驱动的 汽车 ,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 汽车 前进。纯电动 汽车 的电动机相当于传统 汽车 的发动机,蓄电池相当于原来的油箱。其动力系统很简单:电池组—电动机—车辆传动系。
3、从供给侧、需求侧、国家政策三个方面分析发展现状。 在供给侧方面: 一是 续航里程问题在逐步提高。2014年大部分续航能力在100-200km,但到2020年续航能力大多数可以达到400-600km,已经基本上满足了一般客户的出行需求。 二是 充电时间在缩短,整车成本在下降。电池技术在不断地提升,截止2020年,大部分EV车型已经实现了0.5h的快速充电,充电便利性大幅提高。动力电池售价已经在逐年下降,据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动力电池售价为0.81元/Wh,仅为2015年的36%,并且国内购置新能源车没有购置税,有望于2025年完成与燃油车的平价购置。 三是 配套设备的不断齐全。随着新能源车辆保有量的增加,充电桩设备不断增加,2020年国内公共及私人充电桩达到168.1万个,约为2016年的7.8倍,呈迅速增长态势。
在需求侧方面: 一是 优越的性能。电动化能带来更好的加速性能,也为客户提供了更安静舒适的乘车环境。 二是 使用成本降低。相比燃油,电能更加廉价,在用车成本方面,显著降低。
在国家政策方面:实行双积分政策,并且逐步趋严,使得各 汽车 厂商纷纷投入新能源 汽车 的研发、生产。
新能源 汽车 的核心技术是“三电”,包括电驱动、电池、电控。目前,电驱动和电控还存在技术难关,但经过科研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已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三电”中最为棘手的仍然是电池的问题,人们普遍认可的电池有磷酸铁锂、钴酸锂、锰酸锂、三元、高镍三元等。受限于电池技术和充电技术的水平,存在着能量密度、续航里程、充电速度,充电站的建设等制约因素,目前混合动力Hybrid到了市场水平,几乎每个 汽车 厂商都有相应的车型或者在研发阶段,价位也在市场能接受的水平,当然比传统内燃机的 汽车 价格还稍高一点。但它仅是一个过渡的技术。纯电动 汽车 是终极的方向。
纯电动 汽车 将给传统 汽车 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现有的 汽车 技术,发动机,变速箱,悬挂系统,四驱机构,乃至电控系统都将随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目前在深入研究磷酸铁锂电池,还有很多企业在深入研究氢燃料电池。国内的比亚迪纯电动车的研发现已处于世界领先的位置。虽然目前市面上的新能源车续航受限,但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续航问题必将迎刃而解。
2020年9月,第十六届北京国际 汽车 展览会开幕,全球首发车高达82辆,概念车36台、新能源160台。新能源车型占比近40%,成为本届车展最大亮点。中外车企在本届车展上同台竞技展出新能源 汽车 最新研发成果,中国品牌车企更是高调宣布其新能源 汽车 战略,既显现出中国车企未来的发展重点,也表明了中国新能源 汽车 在研发上与跨国车企具有了同台竞技的实力。据悉,中国车企在本届北京车展上全球首发了以广汽集团为代表的纯电动敞篷概念跑车。业内人士普遍认为,2030年新能源车在中国市场占比有望达到70%,而中国 汽车 品牌的市场占比有望达到60%。
新能源 汽车 的发展和应用促进产业升级、企业转型,新能源 汽车 工业也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国家和地方对新能源 汽车 的提振措施保障下,传统车企正在变换赛道,积极改善能源结构,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 汽车 ,形成了新能源 汽车 的全产业链条,推动新能源 汽车 的大幅度增长。在新能源 汽车 时代,让每一辆下线的新能源 汽车 ,终将成为人类的绿色梦想。(作者:华北理工大学2018级机械工程学院车辆工程 张纪涵)
欢迎您随时向我们投稿、提供新闻线索,邮箱shibaonews@163.com
新能源汽车包括四大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其他新能源(如超级电容器、飞轮等高效储能器)汽车等。非常规的车用燃料指除汽油、柴油之外的燃料。
以下为详细分类:
1、纯电动汽车 纯电动汽车(Blade Electric Vehicles,BEV)是一种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它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动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行驶。
2、混合动力汽车 混合动力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HEV)是指驱动系统由两个或多个能同时运转的单个驱动系联合组成的车辆,车辆的行驶功率依据实际的车辆行驶状态由单个驱动系单独或多个驱动系共同提供。因各个组成部件、布置方式和控制策略的不同,混合动力汽车有多种形式。
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FCEV)是利用氢气和空气中的氧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在燃料电池中经电化学反应产生的电能作为主要动力源驱动的汽车。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实质上是纯电动汽车的一种,主要区别在于动力电池的工作原理不同。一般来说,燃料电池是通过电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化学反应所需的还原剂一般采用氢气,氧化剂则采用氧气,因此最早开发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多是直接采用氢燃料,氢气的储存可采用液化氢、压缩氢气或金属氢化物储氢等形式。
4、氢发动机汽车 氢发动机汽车是以氢发动机为动力源的汽车。一般发动机使用的燃料是柴油或汽油,氢发动机使用的燃料是气体氢。氢发动机汽车是一种真正实现零排放的交通工具,排放出的是纯净水,其具有无污染、零排放、储量丰富等优势。
5、 其他新能源汽车 其他新能源汽车包括使用超级电容器、飞轮等高效储能器的汽车。目前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主要是指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常规混合动力汽车被划分为节能汽车。
简单区分我们在大街上看到的绿色车牌的车就是新能源汽车。
近日,在某新能源 汽车 国际合作大会上,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就国内外新能源 汽车 发展趋势作了专题报告。
谈及新能源 汽车 发展趋势,他分享了三个观点。首先,中国超大规模的 汽车 消费需求使我国发展新能源 汽车 越来越迫切;其次,是在三大政策促进下,新能源 汽车 已经连续五年实现井喷式增长,同时,在消费端出现了两个积极变化;第三,未来的新能源 汽车 在波动中不断前行,2025年以后将逐步显示出相对的优势。
“在补贴、牌照补全的优惠、政府领域直接配置的资源三大政策的促进下,我们新能源 汽车 实现了快速发展。”徐长明介绍,“2014年我们叫做新能源 汽车 元年。经过连续几年高速发展,今年1到4月份销售新能源 汽车 超过39万,同比增长80%。这是一个高速的发展。”
徐长明认为,长远来看,远期新能源 汽车 可能会有优势显胜。第一个变化新的电池体系要突破。液态电池不断提高能量密度,安全性是重大隐患。固定电池就能同时解决能量密度,充电速度,安全性等问题。商业化之后,对新能源 汽车 将会是一个重大的促进。其次, 汽车 承载的功能可能要发生变化。目前的新能源 汽车 ,目前的 汽车 主要是交通工具。将来的 汽车 是交通工具+高级智能移动终端。第三个变化就是自动驾驶对我们的发展将来也是新能源 汽车 重要的推手。
“五年的高速发展,未来前景看好,但是可能会有一个波动,新能源 汽车 会在波动中前行。”徐长明说。
以下为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先生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很高兴跟大家分享我对新能源 汽车 发展趋势的看法。我想今天跟大家分享三句话:
中国超大规模的 汽车 消费需求使我国发展新能源 汽车 越来越迫切。
在三大政策促进下,新能源 汽车 已经连续五年实现井喷式增长,同时,在消费端出现了两个积极变化。一会跟大家分享这个数据。
未来的新能源 汽车 在波动中不断前行,2025年以后将逐步显示出相对的优势。
中国超大规模的 汽车 消费需求使我国发展新能源 汽车 越来越迫切。
下面这张图是我们国家每年的 汽车 保有量和千人 汽车 保有量的变化情况,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到2017年,我国的 汽车 保有量已经达到了2.1亿辆,千人 汽车 保有量已经达到了150辆。
在保有量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石油进口依存度逐渐提高。数据显示,我们每消费一百吨石油,有68.7%是进口的。那么,将来我们的保有量将达到多少呢?我们的这里的保有量是两个,一个是总人口,一个是一个人有几辆车,两者相乘就是将来 汽车 的总保有量。从 汽车 保有量达到饱和的国家来看,绝对大多数国家是千人600辆车。
我们国家能不能达到呢?这要看千人 汽车 保有量的因素,决定性因素是是由我们国家每个城市的人口密度来决定的。
上面这张图中,横坐标代表的是每个城市的人口密度,纵坐标代表的是每个城市的千人 汽车 保有量。我把日本和美国的城市都放在一起,橙色是日本的城市,蓝色是美国的城市。日本人口密度高,美国人口密度比较稀,人口密度越高的城市,千人保有量越高。欧洲也是一样的道理。
同理,每个城市里的每个区的城市保有量,也是取决于人口密度。上面这张图反映了美国大纽约地区人口密度与千人 汽车 保有量的关系,颜色越深的地方密度越高,颜色越浅密度越低。正好也是一个反向关系。
我们国家的人口密度大致来看,是每平方公里143个人,但94%的人口主要集中在腾冲—黑河线以东43%的国土上,因此实际人口密度约300人/平方公里。这个密度跟欧洲差不多,英国,意大利,德国基本上都是每平方公里300人。既然人口密度是决定因素,那么理论上我们也能达到这样的水平。但是实际上我们做了综合评估后发现,我们达不到千人600辆的水平。
这是因为我们国家的人口更多集中在大都市,我们省会人口加在一起就是三亿人,省会的高密度区加起来有一亿人,人口密度太高,千人保有量就可能达不到。如果按照发达国家 汽车 饱和点的水平测算,我们的保有量应该在千人保有量450辆左右,很多限购的城市千人保有量可能只有400辆。
2016年,我国1.8亿辆 汽车 ,消费石油5.8亿吨。将来 汽车 保有量达到6亿辆,对石油的消耗量一定是一个重大的考验。解决办法实际上就是新能源 汽车 或者是节能 汽车 。我们将来如果六亿辆 汽车 里面,有20%的新能源 汽车 ,1.2亿辆,还剩4.8亿辆燃油车,考虑到我们国家的 汽车 年使用里程比美国低一点。加上所有车的混合动力,基本上问题就解决。但是反过来来讲,我一直在倡导大力发展新能源 汽车 ,主要是考虑石油的需求问题。这是从石油的角度来讲,我们这么大的一个消费需求,必须要用新能源 汽车 一部分来解决。当然我们说全部新能源化也不现实,20%比较理想,30%新能源 汽车 差不多到了上限这个水平。
在三大政策促进下,新能源 汽车 已经连续5年实现井喷式增长,同时在消费端出现了两个积极变化
所谓的三大政策,第一个是补贴,第二个是牌照补全的优惠第三个是政府领域直接配置的资源,出租车,专车,物流车,公交车,这些都是能够进行牌照控制的。 这三个方面的政策带来过去几年的快速发展,2014年我们叫做新能源 汽车 元年,连续几年高速发展,今年1到4月份销售新能源 汽车 39.3万辆,同比增长80%。这是一个高速的发展。
第一个积极变化,消费主体由单位用户为主向私人用户为主转变。 原来是单位买,现在变成了私人买为主。大家看上面这个图,2015年新能源 汽车 消费的57.4%被单位买去了,私人只占到了42.6%,到了2018年,单位下滑34.1%,私人买车上升64.9%。
第二个积极变化,消费区域正在由限购城市向非限购城市快速扩展。 2016年之前,这些私家车主要卖给了六个限购城市,而现在呢?60%卖给了非限购城市。将来的新能源 汽车 发展,光靠限购城市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加在一起,一年只有200万辆这样的水平,所以未来靠非限购,恰恰成为现在的主体,这也是一个变化。
未来新能源 汽车 将在波动中不断前行,2025年以后将逐步显示出相对优势
未来的发展,新能源 汽车 我觉得是在波动中前行。原来预测在2020之前,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但是没想到,补贴政策退补来得这么快。这段时间应该是在波动中前行,今年正是波动,今年的新能源 汽车 加起来的销量应该与去年差不多持平。但是两三年以后,还会保持高增长,因为有双积分制度补贴,牌照继续存在,充电不方便的问题,电池成本高的问题,都会基本缓解。
长远来看,新能源 汽车 可能会有几个重要变化。
第一个变化:新的电池体系要突破。 现在的电池都是锂电池,是液态的,下一步有固态的电池,能量密度比较高的情况下,能够解决安全性的问题。按现在的锂电池一公斤是170瓦时,一度电6公斤左右。将来我们如果将50多度电装进去的话,那个电池就太重了。但是现在如果用液态电池不断提高能量密度,安全性是重大隐患。固态电池就能解决这个问题。这个电池具我们掌握情况来看,到2025年可以实现商业化,这个电池出来了以后,对我们新能源 汽车 将会是一个重大的促进。
第二个变化: 汽车 承载的功能可能要发生变化。 目前的新能源 汽车 主要是交通工具,将来的 汽车 是交通工具+高级智能移动终端。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高级智能移动终端,就像手机,我们的智能手机,对电池容量的要求就高了。传统的电池就用一个星期,或者更长一点,打电话没有问题。加这么多智能化以后,电池必须要加大, 汽车 也一样。智能移动终端有没有需求呢?我们年龄大的人对这个需求不明显,但是00后,90后对这个需求非常的明显。我们掌握的情况看,2017年我们说一百个人买车的人,21.8%是00后,但是十年以后,2027年什么情况呢?00后占到7.2%,90后是41.8%,这些人对新能源 汽车 是有高度的需求。这些人是新的用户,有需求,这又是一个促进。
第三个变化: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电动车将增加一个重要的使用场景和推手。 我跟很多搞技术的专家去交流,他们说传统 汽车 也能做自动驾驶,但是难度非常大,而新能源 汽车 就比较便利和方面,更容易解决。基本上是这样的。所以各大公司电动车目前绝大多数都是用的电动车解决智能化的问题。
普华永道做了一个预测,到2030年,美国欧洲和中国,三个地方加起来的 汽车 总销量将达到8200万辆。其中L5能够卖到1200万辆,L4级别车能够卖到2800万辆,L5估计还不一定,但是L4这个级别的车,L3这个级别的车,可能性是很大的。所以将来对未来发展又是一个重要的推手,对我们来讲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验。
这就是我跟大家分享的全部的内容,简单概括一下,未来我们的 汽车 保有量达到6亿辆是有坚定的信心。虽然这两年以来, 汽车 消费出现了滑坡,但是我觉得是暂时的,经济一旦稳定下来了以后, 汽车 销量将继续往前走,每年的消费需求应该达到4千万。这么大的消费需求和保有量,光有传统 汽车 是解决不了的,一定要配上新能源 汽车 才能解决能源需求的问题。
我们新能源 汽车 已经有了连续五年的高速发展,未来前景看好,但是可能会有一个波动,在波动中前行。这是我跟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