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兰科技:发力“深兰”模式 勇闯AI技术“无人区”
黑白相间,憨态可掬的熊猫智能公交车;戴着白色“鸭舌帽”,时不时呆萌转动的猫头鹰AI热感视觉行为监控摄像仪……多领域、跨行业的应用覆盖,使得深兰 科技 这家年轻的企业成为AI领域领跑者。
9月22日,深兰 科技 发布了中国首个外部环境感知整车集成优化控制的人工智能系统,其搭载“大脑、心脏和神经”的前沿 科技 ,为氢能物流车提供了更节能+更长途的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深兰 科技 创始人、董事长陈海波认为,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方面要继续加码、在软件输出和硬件制造方面继续加强,从以前“为别人做嫁衣裳”、要到今天“自己穿花衣裳”,已成为未来几年深兰 科技 发展的主要目标。
熊猫智能公交车 打造新型移动生活空间
萌哒哒的“大熊猫”,是由深兰 科技 重点打造的城市智能交通新动脉——熊猫智能公交车,其车长约12米,以磷酸铁锂电池为驱动,无人驾驶技术等级介于L3—L4之间,搭载了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驾驶、视觉防盗等先进技术和功能,打造人工智能城市下的新型移动生活空间。
其中,DMS司机监控系统可以全方位实时监测、感应驾驶和安全员实时状态,完成人工智能的分析和处理,对驾驶过程中的分神、吸烟、打电话、左顾右盼、连续打呵欠、玩手机、长时间闭眼、疲劳驾驶等进行识别、记录及提醒等。
作为深兰 科技 的明星产品,熊猫智能公交车是目前世界范围最先进的公共交通车辆之一,也是全球范围内首个全尺寸车型自动驾驶公交车,目前,已获得广州、长沙、上海、武汉的测试牌照和武汉的全球首家商用牌照,也在天津、常州等地开始了落地运营。
深兰 科技 的另一款AI智能扫路机——熊猫扫路王,通过搭载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将传统环卫车带入了智能化的新时代。目前,已经在多个城市落地,服务场景包括上海进博会场馆,天津中新天津生态城,四川德阳海关第二办公区等。
今年疫情期间上线的AI热感视觉行为监控系统——猫头鹰,就融合了多种世界冠军级技术,采用了红外热成像技术和自主研发的机器视觉算法,深度融合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识别率大于95%,人们只要进入被测温范围就能实时测出体温,无需停留;可以同时识别10人以上目标,实现多目标识别,120 持续跟踪,在防疫的同时大大方便了出行。
优秀的人工智能企业,必定是多元发展的。这些服务 社会 刚需产品的研发与应用,离不开深兰 科技 长期的技术积累与产业需求深度整合的能力。
计算机视觉+科学院 打造独特的“深兰模式”
早在2014年,陈海波及其核心技术团队集体回国创业,拉开了“深兰时代”的序幕。
以计算机视觉起家,科学院“加持”,深兰 科技 是人工智能领域里,唯一具有完整工业制造体系的企业。
近年来,深兰 科技 频繁参与国际权威大会、顶尖赛事,并斩获了来自IEEEIS、CVPR、KDD、ICCV、NeurlPS等各类赛事的包含动作识别、自动驾驶、图像分类、疾病预测等领域10多项世界冠军。这些国际大会的成绩,相当直接地秀出了深兰科学院的“硬核实力”。
最近,深兰 科技 在全球计算机三大顶级会议之一ECCV 2020上,又一举拿下8个赛事冠亚季军大奖,实力可见一斑。
深兰的“硬核”不止于此。深兰 科技 获批设立的院士专家工作站,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及等多个国内外知名院校,建立包括人工智能、自动驾驶、AI芯片、5G应用与计算机视觉等多个相关领域的联合实验室,与深兰科学院共同构筑了深兰特色的科研体系。
为优秀技术寻找场景、打磨产品,在商业世界获取认可和价值回报,最终实现科学家和企业家的双重梦想,在陈海波看来,不仅仅是目标更是动力。
勇闯技术“无人区” 早日实现“中国梦”
创新永无止境。
智能化和绿色化是新一轮 科技 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趋势,氢能源是世界各国能源革命和环保转型的大趋势。深兰 科技 与业内伙伴合作,将人工智能引入氢能源燃料电池行业。
“从物流车开始”,是深兰 科技 的选择。
8月,深兰 科技 与九双新能源共同打造了人工智能加氢站项目并通过了经信委的答辩评审;9月4日,深兰 科技 与燃料电池领先企业上海氢能就各自领域优势达成了合作,共同开发AI智能燃料电池整车的系统平台,针对整车的控制系统、动力电池系统、燃料电池系统和辅助系统进行优化;9月22日,深兰 科技 发布了中国首个外部环境感知整车集成优化控制的人工智能系统。
(责编:葛俊俊、轩召强)
10月13日,中汽协发布了2020年9月汽车行业产销情况。
9月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2.4万辆和256.5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9.1%和17.4%,同比分别增长14.1%和12.8%。
截至9月份,我国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6个月呈现增长态势,其中销量已经连续5个月保持10%以上的增速。
新能源汽车方面,市场回升的表现更好。
9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3.6万辆和13.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0%和67.7%,产销量双双刷新了9月的历史记录。
具体来看,纯电动汽车9月份产销量分别为10.7万辆和11.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0.0%和71.5%;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9月产销量分别为2.9万辆和2.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9.5%和53.9%;燃料电池汽车9月产销分别完成3辆和1辆,同比分别下降97.6%和99.2%。
从数据可以看出,作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力产品,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产销量都有大幅增长,增幅超过整个汽车行业的增长速度。不过燃料电池汽车的整体表现仍比较低迷,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让行业回暖。
今年1-9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已分别完成73.8万辆和73.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8.7%和17.7%。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56.8万辆和57.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2.9%和18.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7万辆和15.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0.4%和13.9%;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570辆和579辆,同比分别下降56.7%和53.7%。
从目前趋势来看,随着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的回升,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与上一年同期相比降幅已经有明显收窄。如果能继续保持近几个月的增长势头,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全年的表现有望与去年持平。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20年第1批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解析:小鹏等112款车型上榜,客车锐减两倍,造车新势力纷纷入围,燃料电池车型依然“颗粒无收”
2020年1月14日,工信部发布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20年第1批)》,其中112款车型符合2019年国家补贴的产品技术要求,10款车型符合2018年国家补贴的产品技术要求,其余新能源车型共18款。而符合2019年补贴技术要求的112款车型,较2019年第11批146款的水平继续下滑,这主要是客车目录大幅减少所致,而专用车与乘用车数量有所提升。在这112款车型中,包括纯电动车型共55家企业108款型号、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共4家企业4款型号、燃料电池车型无入围产品。此外,乘用车部分共29款新车型,包括纯电动乘用车27款,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2款。商用车共83款新车型,包括纯电动客车24款,纯电动专用车50款,纯电动货车7款以及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2款。本批目录中小鹏汽车车型型号为HMA7000ECBEV的综合续航高达656km。
要·点·速·览
①动力类型:纯电动车型108款,插电混动车型4款,燃料电池车型0款
②车辆类型:乘用车29款,客车26款,专用车50款,货车7款
近日,《汽车纵横》杂志对工信部发布的2020年第1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中符合2019年补贴技术要求的112款车型进行了研究分析。从新能源车型分布情况来看,专用车跃居公告数量首位,且入选车型占比超四成,而客车退居第二,本期新能源乘用车所占比重较2019 年第11批有所增加。
整体情况
从车型类别来看,商用车数量是乘用车的两倍多,83款入围车型占比超七成,而其中又以专用车居多;乘用车本批入围产品共有29款,占总量的25.89%,其中轿车19款,SUV/MPV共10款。(见图表1)
乘用车
29款车型入选,纯电动占据绝对优势,造车新势力频频现身
在2020年第1批推广目录中,乘用车车型共18家企业的29款型号,与2019年第11批数量相比增加了3款。其中,包括16家企业的27款纯电动车型和2家企业的2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分车型类别来看,在纯电动车型中,轿车占17款,SUV/MPV占10款。其中,上汽通用五菱和小鹏汽车分别以4款数量并列轿车车型首位,零跑汽车以2款位居其次,其余车企入选轿车车型均为1款;上汽乘用车、威马汽车和蔚来汽车分别以2款数量并列SUV/MPV车型榜首,其余4家车企均仅1款纯电动多用途乘用车入选。
分企业情况来看,本批目录中上汽通用五菱和小鹏汽车均以4款入选车型并列新能源乘用车数量榜首,且全部为纯电动轿车;合众新能源、零跑汽车、上汽乘用车、威马汽车和蔚来汽车五家车企均以2款车型并列第二,可见该方阵中造车新势力企业占多数;剩余11家车企分别以1款车型入选。此外,29款进入榜单的乘用车,除东风悦达起亚的1款纯电动轿车、一汽丰田的1款纯电动轿车和上汽大众的1款纯电动多用途乘用车为合资品牌外,其余均为自主品牌。造车新势力方面,除小鹏汽车入围4款车型外,其他6家车企上榜车型为1-2款。
从动力系统来看,本期入选的29款乘用车,除蔚来汽车的2款纯电动多用途乘用车前、后分别搭载交流永磁同步电机和交流异步电机外,其余均为永磁同步电机;此外,本批目录中搭载三元锂电池的车型占新能源乘用车总量的比例超过半数,其中仅1款来自神龙汽车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其余均为纯电动车型;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车型共有5款,占比不足两成,分别来自南京金龙的1款纯电动多用途乘用车以及来自上汽通用五菱的4款宝骏纯电动轿车;而小鹏汽车的4款小鹏牌纯电动轿车和吉利汽车的1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搭载的是镍钴锰三元锂电池;2款配置镍钴锰酸锂的车型则是来自合众新能源的1款纯电动轿车和1款纯电动多用途乘用车;搭载锂离子电池的车型则为来自一汽丰田的1款纯电动轿车。同时,本批纯电动乘用车的百公里耗电量大多控制在10-17kWh左右。
根据2019年补贴新政,纯电动乘用车工况法续驶里程(R)不低于250 km,250≤R<400补贴1.8万元,R≥400补贴2.5万元。而符合2019年国家补贴的产品技术要求的27款纯电动车型中,续驶里程250≤R<400公里的车型共10款,其余17款车型续航里程均大于400公里。其中,来自小鹏汽车的HMA7000ECBEV续航能力高达656公里,并且其入围的其他3款纯电动轿车的续航里程也均≥460公里。通过分析可见,上述27款纯电动乘用车全部进入了补贴范围内,可获得1.8-2.5万元额度不等的补贴。
根据2019纯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系统的质量能量密度不低于125Wh/kg,125(含)-140Wh/kg的车型按0.8倍补贴,140(含)-160Wh/kg的车型按0.9倍补贴,160Wh/kg及以上的车型按1倍补贴。从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单项指标来看,本次目录中有6款车获得0.8倍补贴,7款车获得0.9倍补贴,14款车获得1倍补贴。(见图表3、4)
83款车型入围,纯电动占比超九成,客车暴跌30%,专用车/货车有所回升
在2020年第1批推广目录中共有83款商用车入选,其中专用车有50款,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四成多;较2019年第11批,客车数量大幅减少两倍之多,占比下滑30%左右;在本期目录中货车有7款车型入选。
从动力类别来看,上述83款商用车中,仍以纯电动车型为主,达到81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仅占到2款;燃料电池车型再度无缘榜单。而在纯电动车型中,新能源客车占24款,且以城市客车为主;新能源专用车、货车分别占50款和7款。在2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中,包括1款来自沈阳华龙新能源汽车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和1款来自奇瑞万达贵州客车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城市客车。
此外,就企业来看,在本批目录中共有42家企业的83款商用车入选。其中,南京金龙入选9款车型,位居数量榜首, 包括3款纯电动客车、5款纯电动专用车和1款纯电动货车;航天晨光以6款车型排名第二,且全部为纯电动专用车;洛阳广通和山东凯马分别以5款入选车型并列第三,其中洛阳广通均为纯电动专用车;其余车企入选车型均低于5款。(见图5)
从续航里程来看,本批入围的纯电动商用车中,除成都广通的1款纯电动低入口城市客车未公布具体参数外,其余符合2019年国家补贴的产品技术要求的80款纯电动车型中,绝大部分续驶里程均超过200公里,有5款车型甚至超过600公里,主要来自中车时代、万向集团、中山市顺达客车和上海申沃的纯电动城市客车车型。其中,中车时代的1款纯电动铰接城市客车续航里程更是高达655公里。
客车
2020年第1批推广目录中共有26款新能源客车入选,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23.21%。在纯电动车型中,新能源客车占24款,且以城市客车为主;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本批入围车型较2019年第11批大幅回落至2款,且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及插电式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各1款;而本批目录仍未有燃料电池客车入选。
此外,有17家企业的26款车型入选本批目录,包括15家企业的24款纯电动客车和2家企业的2款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其中,南京金龙和山东沂星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分别以3款车型夺得客车数量排行榜冠军,且二者均为纯电动客车;上海申沃、苏州金龙联合、万向集团、郑州宇通和中车时代5家车企分别以2款车型并列客车数量排行榜亚军;其余10家车企入选客车数量均各1款,包括8家车企的8款纯电动客车和2家车企的2款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
从动力电池类型来看,磷酸铁锂电池在新能源客车领域依然占据主流。在本批次推荐目录中,23款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客车占新能源客车的比例接近八成,其中纯电动客车占21款,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占2款;搭载锰酸锂电池的新能源客车2款,且全部为纯电动城市客车;此外,来自成都广通的1款纯电动低入口城市客车搭载钛酸锂电池。就动力系统而言,入选本批目录的26款新能源客车全部配套永磁同步电机。
对于非快充类纯电动客车,2019年补贴政策技术要求其续驶里程不低于200公里(等速法)。本批入选的24款纯电动客车均可达到此标准。其中,中车时代1款型号为TEG6180BEV02的中国中车牌纯电动铰接城市客车等速法续航里程高达655公里。同时,2019款补贴政策也提到非快充纯电动客车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不低于135Wh/kg。而本批24款纯电动客车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均达标。(见图表6、7)
在2020年第1批推广目录中共有50款新能源专用车和7款货车入选,合计数量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比例超过半数,且全部为纯电动车型,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和燃料电池车型仍双双落选。其中,专用车入选车型数量较2019年第11批有所增加,其主力产品仍为新能源环卫车和新能源物流车。
此外,本批目录中有25家企业的50款专用车入选,其中,航天晨光以6款车型数量摘冠,南京金龙和洛阳广通分别以5款车型并列第二,北汽福田以4款车型位居第三,入选车型数量为2-3款的专用车生产企业共6家。除榜单外,其余15家生产企业分别仅1款新能源专用车入选。同时,本批目录中有5家企业的7款纯电动货车入选,其中,山东凯马以2款纯电动载货汽车和长城汽车以2款纯电动多用途货车并列货车榜首位,南京金龙、上汽大通和长安汽车分别以1款纯电动载货汽车入选。
从动力电池类型来看,与新能源客车情况类似,磷酸铁锂电池在新能源专用车及货车领域也占据主流。本批目录入选的50款专用车中有46款车型搭载磷酸铁锂电池,占新能源专用车比例超九成;另有2款车型搭载三元锂电池,分别来自北汽福田的1款纯电动邮政车和湖北世纪中远的1款纯电动路面养护车;而来自山东凯马的1款纯电动自卸汽车和1款纯电动厢式运输车均搭载了锂离子电池。此外,在新能源货车领域,有4款纯电动载货汽车搭载磷酸铁锂电池,2款来自长城汽车的纯电动多用途货车搭载镍钴锰酸锂电池,剩余1款来自山东凯马的纯电动载货汽车搭载锂离子电池。
就动力系统来看,本期入选的50款纯电动专用车中,除来自航天晨光的2款纯电动压缩式垃圾车及1款纯电动吸粪车、程力汽车的1款纯电动洒水车和来自石家庄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的1款纯电动清洗车搭载交流永磁同步电机外,其余均配套永磁同步电机。此外,本期入选的7款纯电动货车全部搭载永磁同步电机。(见图表8、9)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近日,工信部公布了最新一批新车型的申报图和配置信息,其中新能源汽车看点不少,从几万元的微型车,到几十万元的大型SUV,从纯电到插混、增程,甲醇混合,都有新车申报。如果你最近有入手新能源汽车的打算,不妨看看这些新车里面,有没有你的菜?
长安糯玉米
提到微型电动车市场,除了五菱宏光MINI EV以及奇瑞QQ冰淇淋之外,长安奔奔E-Star也是一款国民认可度较高的微型电动车。而今,伴随着长安糯玉米的到来,新车上市后,预计也将和长安奔奔E-Star一起,继续在微型电动车市场加大“火力”。
从工信部的申报图来看,新车定位于一台两门四座的微型电动车。车身尺寸上,长宽高分别为3270/1700/1545mm,轴距为1980mm。相比于五菱宏光MINI EV和QQ冰淇淋来说,长度、宽度和轴距都要更有优势。
此前官方也公布了新车的官图,从官图来看,新车在外观造型造型设计上还是和大部分微型电动车一样,保持了呆萌可爱的设计风格,拥有多种车身配色可选。在动力部分,根据申报信息,新车将提供单电机和双电机两种版本,电机最大功率为30kW。据悉,新车将在4月22日正式发布,下半年正式迎来上市和交付。
奇瑞无界PRO
虽然QQ冰淇淋在微型电动车市场表现不俗,但是距离月销超过4万辆的五菱宏光MINI EV还是有一定距离。所以,为了加速赶超,在此次工信部的新车申报目录中,我们也看到了奇瑞无界PRO的身影。
从工信部申报的信息来看,奇瑞无界PRO同样也采用了三门四座的布局,长宽高分别为3385/1680/1550mm,轴距为2160mm,相比于小蚂蚁来说车身尺寸明显要大一些。
在造型设计上,和五菱宏光MINI EV走的呆萌可爱风格不同,无界PRO虽然定位于微型车,但是外观造型比较运动,前脸处还采用了黑色下包围和黄色元素来进行点缀。根据申报图来看,新车还采用了隐藏式门把手的设计。
动力上,新车将搭载一台最大功率70kW的驱动电机。据悉在配置方面,还将配别540度全景影像功能。此前新车已经开启盲订,6个小时盲订订单已经破万。
五菱Air EV
宏光MINI EV的畅销,不仅让上汽通用五菱尝到了微型电动车的甜头,而且也吸引了一大批车企进军这一细分市场。为了保证自身的竞争力,除了不断优化五菱宏光MINI EV之外,上汽通用五菱也不断在这一细分市场排兵布阵,五菱Air EV就是又一款全新的纯电动微型车。
根据工信部申报信息显示,五菱Ari EV将推出2座和4座共两种车型,其中2座版本的长宽高分别为2599/1505/1631mm,轴距为1635mm,4座版本的长宽高分别为2974/1505/1631mm,轴距为2010mm。在动力上,新车的驱动电机有30kW和50kW两种版本,匹配磷酸铁锂电池组。
此前网上也曝光了新车的内饰谍照,从谍照图来看,新车还将提供双联屏的配置可选。从定位来看,新车的定位预计也将高于五菱宏光MNI EV。业内有声音猜测,新车的售价定位预计将在5-7万元之间。
欧拉朋克猫
由于白猫、黑猫已经暂停接单,目前欧拉汽车旗下只有好猫和好猫GT在售。所以对于欧拉汽车来说,快速补齐新品,也非常重要。在本次新车申报中,欧拉朋克猫公示的是新增的最大功率为180kW的新版本。
结合此前申报的220kW版本来看,在动力方面,新车将提供两种动力版本,最大功率为180kW和220kW。在车身尺寸上,新车的长宽高分别为4749/1989/1725mm,轴距为2915mm。在续航表现上,由于新车将推出两种不同容量的动力电池,其中76.44千瓦时的电池,CLTC工况下综合续航为510公里,93.93千瓦时的电池,CLTC工况下综合续航为610公里。
在外观造型设计上,新车仍然通过大量的圆形元素,延续了经典的复古风格,符合大部分女性用户群体的审美。新车将在今年下半年推出,最终的市场定位预计将定位在20万级别。
帝豪醇电混动
吉利汽车今年来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速度和决心是有目共睹的。4月份,除了帝豪L雷神电混之外,帝豪醇电混动也传来了更多的消息。
从工信部申报图来看,新车基本与第四代帝豪的造型设计保持一致,只是在车身尾部和左侧后方增加了浅绿色的装饰和标识,来突出新车的醇电混动身份。车身尺寸上,仍然和燃油版车型保持一致,长宽高分别为4638/1820/1460mm,轴距为2650mm。
在动力上,新车搭载的是一条由1.8L醇电混动发动机和3挡混动电驱DHT PRO变速箱组成的混动系统。在这套动力系统的搭载下,新车百公里醇耗为9.2L,相当于油车百公里耗油3L。相对来说,相比于燃油车来说,节能优势和用车成本优势还是比较突出的。
只不过,目前甲醇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匮乏,短期内想要大规模推广,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
东风日产Ariya
大家都知道,日系车在电气化市场的新品布局节奏一直以来都较为缓慢。虽然日产Ariya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发布,但直到今年,新车才传来了有望年内上市的消息。
根据此次工信部申报信息显示,新车将基于日产全新的纯电动平台打造,车身尺寸上,长宽高分别为4603/1900/1654mm,轴距为2775mm。从这一尺寸不难看出,新车将定位于一台紧凑型纯电SUV。另外在动力系统上,新车申报了两个版本,单电机版本最大输出功率为178kW,双电机版本前后双电机最大功率均为160kW。续航方面,新车的WLTC续航为430-610公里。
据了解,新车将于5月份在日本市场正式上市,今年夏天在欧洲市场上市,秋季在美国市场销售。中国市场上市时间虽然还不确定,但是目前新车已经完成申报,相信这款车应该离我们也不远了。
丰田bZ4X
作为丰田在华投放的首款全新纯电动汽车,丰田bZ4X在中国市场的关注度也一直居高不下。根据工信部申报信息显示,新车在外观造型上基本还原了概念车,整体设计还是非常耐看的。车身尺寸上,新车的长宽高分别为4690/1860/1650mm,轴距为2850mm,定位于一台中型SUV。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此前广汽丰田公布的产品信息来看,bZ4X是基于丰田和斯巴鲁共同开发的BEV专属平台打造,在这一平台下,bZ4X的后排空间可以达到1000mm,这一尺寸几乎达到了D级轿车后排空间的标准。另外,在内饰布局上,新车的整体设计也非常简约耐看,天窗采用了大开口设计,方向盘则采用了异型设计。
动力部分,新车将提供两驱和四驱两种版本车型,其中两驱版将搭载最大功率为150kW的单电机,四驱版将搭载总输出功率为160kW的双电机。据悉,新车将于今年年内上市。
问界M7
作为赛力斯<a href="https://car.yiche.com/aito/" title="AITO" data-keyType="MasterBrand" data-id="629" target="_blan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市红点,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随着新春的脚步日益临近,离家的游子们也纷纷踏上归途。在过去的一年里汽车行业也经历了重重考验,在国内外疫情反复以及芯片短缺的双重压力之下,各大车企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然而可喜的是,借由新能源领域的持续增长以及自主品牌发力,中国车市挥别连续三年的“负增长”时代,汽车生产与销售同比分别增长3.4%和3.8%。
在新的一年里,新能源领域将成为各大车企大力发展的战略重心,同时传统燃油车市场利润也依旧可观。随着车市复苏可以想见在2022年将迎来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将有更多新车与大家见面。本期钛媒体就为大家整理了6款2022年最受期待新车,为您提前揭开这场“新车盛宴”大幕的一角。
丰田bZ4X信息点:丰田电动化转型的“开山之作”
新车亮点:基于e-TNGA架构打造,年内全球发售
一贯对电动化车型不算“热情”的丰田,却在去年底一口气发布了16款电动车,展现了其全面电动化转型的决心,而其中bZ4X车型将成为丰田面向全球市场的第一款产品。
根据官方消息,丰田bZ4X将基于e-TNGA架构打造而来,预计2022年在全球范围内开售。而bZ4X也是不出意料的作为双车战略车型,将分别在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投产。
丰田bZ4X采用了官方称之为“Hi-Tech and Emotion”的全新设计,极具繁杂的线条勾勒出其独特的未来感。新车内饰主打简约科技风,多种环保材料的使用,搭配超大尺寸中控屏幕,呈现出十分精致的科技感。
据悉,丰田bZ4X前轮驱动版车型在WLTC工况下拥有将近500km的续航里程,直流快速充电模式下支持150kW功率,30分钟可充满至80%。此外,新车将采用与斯巴鲁共同开发的X-MODE功能,并搭载了全新研发的“Grip-Control 智能多路况适应系统”。
smart精灵#1信息点:量产版本将于2022年国产上市
新车亮点:奔驰、吉利携手打造,一款你没见过的smart
日前,由奔驰设计、吉利做整车工程研发携手打造的smart精灵#1概念车在国内首发。新车一改smart以往的设计思路,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开启其电动化进程。据悉,smart精灵#1的量产版本车型将于2022年年内国产上市,并同步销往海外市场。
smart精灵#1概念车由奔驰团队操刀设计,首次采用“感性·灵锐”设计美学。贯穿式的LED日间行车灯与两侧大灯组连为一体,拉宽了整车的横向视觉效果。
新车内饰同样主打极简轻奢理念,采用了对开门,无B柱的设计让车内空间进一步增加。前后对称的四座布局,为驾乘人员提供了充足的活动空间。
而在智能科技方面,smart精灵#1概念车配备了高性能、高集成的算力架构,可集中控制信息娱乐系统、驾驶辅助系统、电驱电控系统、电子/电气系统等四大核心模块,整车超过75%的ECU电子控制单元均支持远程持续升级。同时,其搭载200KW电机,长续航电池还支持快速充电。
凯迪拉克LYRIQ信息点:后驱长续航豪华版预售43.97万元
新车亮点:凯迪拉克品牌旗下首款纯电动车
此前,作为凯迪拉克品牌旗下首款纯电动车型的凯迪拉克LYRIQ已开启预售,其后驱长续航豪华版预售43.97万元。该车也是Ultium奥特能纯电动平台打造的首款车型,后驱版CLTC工况续航里程超过650公里。
凯迪拉克LYRIQ国产版本依然延续海外车型设计元素,极具辨识度的前中网造型搭配嵌入式LED灯带颇具视觉冲击力。尾部夸张的尾灯组配合丰富的横向车尾线条,让整车尾部造型更具立体感。
凯迪拉克LYRIQ内饰保留了出自概念车上的新一代VCS智能虚拟座舱,全系标配33英寸环幕式超视网膜屏,集成了导航、娱乐系统、灯光控制等功能。此外,新车将搭载通用集团研发的全新一代Super Cruise超级辅助驾驶系统,能完成自动变道和指令变道功能,并具有OTA迭代升级能力。
车身尺寸方面,国产凯迪拉克LYRIQ长宽高分别5003/1977/1637毫米,轴距3094毫米,定位于豪华纯电动中大型SUV。动力方面,国产凯迪拉克LYRIQ先期仅推出单电机后驱版车型,搭载最大功率255千瓦,峰值扭矩440牛·米的驱动电机,CLTC工况续航里程超过650公里。
小鹏G9信息点:搭载全新LOGO,预计年内上市
新车亮点:国内首款基于800V碳化硅平台的量产车
在去年的广州车展上,小鹏官方带来了其首款搭载全新LOGO标识的车型——小鹏G9。该车根据官方定位,是第一款面向国际国内同时设计的产品,采用了X-EEA 3.0电子电气架构,同时它还是国内首款基于800V碳化硅平台的量产车。
小鹏G9以纯粹、极致和先驱为造型设计理念,小鹏汽车标志性的X Robot Face前脸设计,搭配贯穿式灯带十分具有视觉辨识度。新车的侧面及尾部造型颇为稳重,很好的烘托出一辆中大型SUV应有的大气威严。
小鹏G9采用的X-EEA 3.0电子电气架构,其中央超算+区域控制的高融合硬件架构,可以搭载更高性能的芯片,支持更高级别的智能辅助驾驶和更强大的智能座舱,小鹏G9也将因此成为支持XPILOT 4.0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首款量产车。
动力方面,小鹏G9搭载了XPower 3.0动力系统,是国内首款基于800V高压SiC平台的量产车,未来将实现超充5min,补能超过200km的能力,同时,电驱系统最高效率可达95%以上。
长安UNI-V信息点:顶配车型预订价为13.49万元。
新车亮点:UNI序列首款轿车,2022年初上市
在相继推出了两款SUV车型之后,长安UNI系列终于要在轿车市场展开布局了,这一次我们迎来了长安UNI系列首款轿车——UNI-V。该车已于此前宣布开启盲订,其顶配车型智慧领航型的预订价为13.49万元。
UNI-V是UNI系列首款轿车,整体依然延续了UNI家族经典的无边界格栅设计,前进气格栅与狭长犀利的前大灯组合在一起,张力十足。车身尺寸方面,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680/1838/1430m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手37565906QZ,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本届上海车展的主题是“拥抱变化”,而当今车展最大的变化便是智能化和电气化,于是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新能源领域将有多款全球首发、亚洲首发、国内首次亮相等等新车吊足观众胃口,具体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车,我们先睹为快。
梅赛德斯-奔驰EQS(4A01号展台)
上榜理由:作为梅赛德斯-EQ家族的旗舰车型,全新EQS基于梅赛德斯-奔驰纯电平台正向研发。在车内,奔驰将一块总面积超过56英寸的曲面OLED屏幕贯穿了整个中控台,这也标志着奔驰第一次将全新的MBUX Hyperscreen系统应用在了量产车上。
大众ID.X/ID.6 CROZZ(3A06号展台)
上榜理由:新车是大众集团全球第三款,国产第二款的纯电动车型,采用MEB平台的大众车型,定位主打空间实用性的中大型三排座SUV,新车的长宽高分别为4891/1848/1679mm,轴距2965mm,车内空间极为宽绰,并提供3排7座/6座布局。大众的电气化之路已经在加速前进中,在今年下半年,大众还将在中国推出第5款ID.家族车型;至2023年,ID.家族在中国的产品阵容将扩充至8款车型。
日产Ariya(7B01号展台)
上榜理由:在高举电动化旗帜的年代,日产的脚步似乎有点慢,这也让原本就有“技术日产”称呼的它多了几分神秘感。Ariya不仅有610km的续航和五秒零一的百公里加速成绩,其充电速度也s''da是个亮点,仅仅需要半小时就能行驶375公里,解决了很多人续航焦虑问题。另外,Ariya也是日产换标后的首款全新作品,不同于此前的诸多试水纯电产品,Ariya对于日产来说意义非凡,也标志着日产在中国的纯电化进程即将加快脚步。
极氪001(7A05号展台)
上榜理由:极氪是吉利汽车全新打造的品牌,001又是极氪旗下的首款车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极氪001是基于吉利去年发布的浩瀚架构,以及它的首款概念车全新打造。新车不仅打造了行业顶尖的硬件基础,更以领先的软件算法,软硬结合,不断刷新智能体验极致。极氪001共实现342项优化,多项技术打破了行业天花板。另外,新车采用不同的电池版本和单双电机搭配,能够实现不同的续航里程和加速时间,除了动力上的不同,其余配置皆相同。
小鹏P5(7A04号展台)
上榜理由:小鹏P5是小鹏汽车旗下的第三款量产车,也是全球首款搭载激光雷达量产车,受到了不少人的关注。小鹏P5共搭载32个传感器,以及XPILOT3.5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搭配大疆集团为其定制的小鹏定制版车规级激光雷达,小鹏P5在智能化驾驶的路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威马W6(7B11号展台)
上榜理由:作为目前国内首款具备无人驾驶能力的量产车型,威马W6搭载了AVP无人自主泊车系统,这套系统拥有HAVP(自主学习泊车)和PAVP(高精地图泊车)两种模式。前者适用于住宅、公司等固定车位场景,车辆仅需学习一次即可自主寻径泊车;而后者则适用于大型商场、写字楼等非固定车位场景,依托高精地图,借助云端百万级算力,自动规划泊车路线。
ARCFOX极狐Αs HBT(7A07号展台)
上榜理由:极狐品牌是北汽向高端化转型的第一步,而ARCFOX极狐Αs HBT是北汽蓝谷携手华为打造的首款联名车型,其采用华为的三激光雷达装车配置方案,还将同步搭载6个毫米波雷达,12个摄像头,13个超声波雷达,同时搭载算力可达352Tops的华为芯片,形成L3级以上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智己L7(3A05号展台)
上榜理由: 智己作为上汽集团、张江高科和阿里巴巴集团联合打造的汽车品牌,背后的力量可谓十分强大。除了有全新的设计语言,在智能化方面,才是智己的亮点。智己L7拥有12颗摄像头、5颗毫米波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车内还配备了2颗镜头,在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可实现更全面的智能驾驶。与此同时,整车还采用全新一代域融合中央计算数字架构将四块控制域打通,在此基础上基于SOA开放式架构实现跨域融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能给予车主更自由的创作空间。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新能源观察,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而特斯拉目前推出的车型均为纯电动汽车,作为世界上电动车行业标杆,特斯拉几乎每推出一款新能源汽车都会备受关注。
第二名、宝马宝马i3微型车是宝马新能源汽车的门面。据外媒报道,宝马旗下子品牌MINI即将量产纯电动车型。
在巴黎车展上,宝马全新纯电动SUV宝马iX3亮相,届时将会成为首款国产纯电动SUV。另外宝马公司新能源战略中提到,将会在2025年前推出25款新车型,其中12款为纯电动车型。
第三名、奔驰
作为汽车行业的开山鼻祖,奔驰在新能源汽车上也绝不会落后,奔驰成立了电动汽车品牌EQ,经过两年的打磨,奔驰首款纯电动SUV EQC正式发布,即将实现国产。
第四名、比亚迪
比亚迪是国内发展新能源汽车比较成熟的品牌,其中同时掌握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及充电配套、整车制造等核心技术,从2008年起推出很多销量不错的车型,比如秦、唐、宋、元等等。
第五名、腾势腾势是比亚迪与戴姆勒合资双方共同打造的中国首个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的品牌。虽然价格稍贵,但是纯电续航还是领先大部分新能源汽车。
第六名、北汽北汽作为国内纯电动汽车的领航者,北汽新能源以及连续五年销量位居国内纯电动汽车榜首,推出的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分为各个级别,比如低级别300公里、中级别400公里、高级别500公里,满足各类消费者使用需求。
第七名、奇瑞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奇瑞也是最早开发新能源汽车的公司之一,目前奇瑞在新能源领域申报各项专利7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400多项,这也表明奇瑞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未来几年,奇瑞将陆续推出电动车产品来涵盖各级别市场,包括A级到C级的轿车以及B级到D级的SUV产品。
第八名、上汽荣威上汽集团也是最早发现新能源汽车趋势,并且对其产业进行布局的公司,旗下荣威品牌也很快推出了不少代表车型。如今旗下定位最高的纯电动SUV车型MARVEL无论是价格,还是配置以及续航等方面,都具备与合资品牌竞争的实力。
第九名、广汽新能源
广汽新能源明年起将以半年一款新产品的速度,正式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加速,而且广汽新能源在车辆AI系统的水平,也在进一步提升,做到为驾驶员更轻松驾驭车辆。
第十名、捷豹据外媒报道,捷豹品牌正在考虑全面转型为纯电动汽车品牌,甚至在未来5年时间撤销旗下燃油产品线,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车趋势已经是大势所趋。不久前,捷豹也正式推出旗下首款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达到500公里,仅次于特斯拉。
俗话说:“金九银十”,每年的9月、10月都是传统的车市旺季,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众厂商冲量的关键时期,因此车企们更是毫不懈怠,纷纷做好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一搏的准备,与此同时,国内首个顶级大型车展也将在9月底正式开幕,届时还会有更多的车型带给我们惊喜,这也不禁让我们感到好奇,会有哪些重磅车型在今年9月推出呢?跟随我们今天的文章了解一下。
Jeep牧马人4Xe
推出时间:9月3日
推出形式:全球首发
首先,我们要给大家隆重介绍一下第一位“出场选手”——牧马人4Xe,作为硬派越野的代表,牧马人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而在不久前我们也得到消息,这款插电式混合动力版的牧马人将会在今年9月3日完成全球首发,预计今年年底在美国上市,并有望于明年年初引入国内市场,是不是充满了期待?
据相关报道,牧马人4xe将在位于美国俄亥俄州的托莱多工厂进行生产。动力方面,将会搭载由2.0T直列四缸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和电动机组成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其纯电续航里程或将超过31英里(约合50公里左右)。另外据Jeep品牌首席执行官Mike Manley透露,Jeep还计划于2022年对牧马人4Xe车型进行进一步的电气化改造,届时该车将至少配备双电机驱动系统,越野性能还将大幅升级。
荣威MARVEL-R
推出时间:9月6日
推出形式:开启预售
与牧马人相比,排在本月第二个发布的车型可能名气没有那么大,但这丝毫不影响它出色的产品实力,因为科技新秀就是它的代名词。作为荣威R标系列的首款SUV车型,荣威MARVEL-R运用了全新集智设计理念,两侧的灯光犹如回旋镖一般,一条修长完整的灯带贯穿整个前脸。下包围形成一个大大的“X”字样,并带有黑色的装饰,配合上造型夸张的进口,辨识度极高。
此外,荣威MARVEL R还将搭载上汽最先进5G技术,首次在旗下车型运用了5G整舱交互技术,为用户带来多场景模式下的智能交互体验。同时,新车可实现L3级别的自动驾驶,新车将具备停车起步引导、弯道智能减速、车速引导、交通路口提醒等功能。根据产品规划,荣威MARVEL最快将在2020广州车展上市,计划2021年开始交付。而在北京车展上,新车也会以参展的形式展出,感兴趣的朋友们届时可不要错过了哦。
奇瑞蚂蚁
推出时间:9月10日
推出形式:上市
预售价:16万元起
第一次听到“蚂蚁”这个名字是不是感觉有点熟悉?没错,奇瑞新能源旗下原本就有一款“小蚂蚁”,不过这款“蚂蚁”确实是一款全新车型,而且定位更高,该车将基于奇瑞新能源即将发布的全新超轻量化整车平台打造,有着高灵活性、空间最大化、高续航等诸多“天然”优势。据悉,该车目前已正式开启预售,补贴后预售价为16万元起。
该车定位于一款中型SUV,轴距为2830mm,轴长比可达0.611,可以让新车在全新的整车平台让新车车内空间实现最大化,带来宽大舒适的空间体验,新车在车内配备了一块12.3英寸的全液晶仪表以及一块12英寸的中控屏,形成双联屏的设计,科技气息浓郁。另外,新车还更加注重车内的健康配置,搭载了CN95车规级空调滤芯、负氧离子净化器、远程一键热杀毒、车内香氛系统、以及AQS空气质量管理系统,能给驾乘者带来更加舒心的驾乘体验。如果其在上市后能有合理的售价,相信必然会吸引大波消费者关注。
大众ID.4(首发)
推出时间:9月23日
推出形式:全球首发
大众ID.4同样是一位“重量级”选手,作为大众集团全球电动化战略下的重要一款产品,大众ID.4的亮相可谓是一波三折,原计划新车将于2020纽约车展亮相,但受到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一拖再拖。不过,即便是这样,也难以掩盖消费者对它的好奇。根据最新的消息,大众ID.4将会在9月23日正式亮相,与此同时新车也将同步开启预订。此外,大众ID.4还将在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分别国产,按照此前规划,上汽大众版本最快或在今年10月量产。
大众ID.4将基于MEB架构打造,此前,官方已经发布了新车的预告图,从中可以看到,新车采用跨界轿跑风格的车身造型,极具时尚气息。而在动力方面,ID.4将搭载一台最大功率为150kW的永磁同步电机,峰值扭矩为310N·m,电池方面,ID.4将搭载一组容量为83kWh的三元锂电池组,其能量密度为175Wh/kg,工况条件下百公里耗电量16.2kWh,可提供555km的工况续航里程,完全满足当下主流纯电动汽车的续航标准。
福特Mustang Mach-E
推出时间:9月26日
推出形式:国内首发
海外车型售价:43895美元(约合人民币30.6万元)
Mustang!看到这个字眼后,相信大家不假思索就能想起福特那匹奔腾的“骏马”。作为美系肌肉车的代表,大排量的Mustang在车迷心中有一直有着非常高的地位,在新能源成为大势所趋的当下, Mach-E便扛起了Mustang的电气化重担。该车目前已先于美国市场发布,起售价为43895美元(约合人民币30.6万元),新车将率先于 2020 年在北美和欧洲市场交付。而根据最新的消息,Mach-E将会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首次亮相,并预计会在2021年引入国内市场销售。
Mustang Mach-E基于福特全新纯电动模块化架构打造,除了强调低重心及良好的空气动力学设计以外,车身后轮拱的外扩线条也承袭了Mustang跑车外形特有的肌肉和力量感。动力方面参考美规车型,福特Mustang Mach-E提供了四种动力版本,其中GT版本的最大功率可达465马力,0-96km/h加速所需时间仅为3秒,表现十分出色。同时福特Mustang Mach-E还在续航里程进行了提升,NEDC续航力里程可达600km。按照此前的消息,早2019年底长安福特方面就启动了生产线改造项目,将投产一款代号为CX727的纯电动车型,而这款车型预计正是Mustang Mach-E,这也就意味着Mach-E有极大的可能会国产销售,还能省下一大比进口关税和物料成本,这次福特Mustang Mach-E登陆中国,会有怎样的表现?让我们拭目以待。
领克DC1E(亮相)
推出时间:9月26日
推出形式:首发
前段时间,网上一直流传着领克将打造一款全新的纯电轿车,而且媒体还陆续曝光出了该车的路试谍照,据报道,该车基于吉利与沃尔沃共同推出的PMA纯电专属平台打造,内部代号为DC1E(D-segment+Crossover+No.1+EV,既D级跨界旗舰纯电轿车),其NEDC续航里程有望突破700km,因此对于这款车我们也是十分关注。而就在近日,我们从相关渠道获得消息,这款新车将会在本月底的北京车展上正式亮相,并预计会在明年正式上市。
从目前的曝光的谍照来看,新车车身采用了轿跑式设计,且离地间隙较高,定位跨界车型。在动力部分,领克DC1E将提供单电机两驱和双电机四驱两个版本,百公里加速所需时间预计会在4.5秒到8.3秒之间(双电机版性能更为强劲)。另外,续航能力也是该车的亮点之一,据“小道消息”,领克DC1E将搭载是容量为100kWh的动力电池组,其NEDC续航里程预计会在637-725km之间,无论如何,这个数据都足以让领克DC1E进入第一梯队。当然,关于新车的更多消息官方目前并未明确透露,在北京车展上我们也将带来更加详细的报道。
高合HiPhi X
推出时间:9月26日
推出形式:上市
新能源大火的当下,怎么会没有新势力的身影?根据确切消息,华人运通旗下的首款量产车型高合HiPhi X将会在北京车展期间正式上市,首批量产车型将会在2021年上半年完成交付。如今,随着车北京展将近,网上关于这款豪华纯电SUV车型的讨论也越来越多。
根据官方介绍,高合HiPhi X是一款基于HOA开放式电子电气架构开发的新一代可进化汽车,可以实现软件和硬件之间的分离,能够通过不断自主学习和远程软件迭代,在不改变硬件的前提下可以进行性能和体验的持续进化,像展翼式车门、PML像素射灯、FOTA(云端升级)、L3级自动驾驶、610km续航,每一个都是高合HiPhi X的加分项,不过,尽管HiPhi X拥有着诸多的科技配置,但由于目前华人运通并不具备汽车生产资质,早期的量产车将由位于江苏盐城的东风悦达起亚工厂进行代工,当然,这无可厚非,毕竟对于一家新势力车企来说,想要拥有生产资质还是需要很严格的审核,我们也期待着这款车能够在上市后取得一个好的表现,助力华人运通。
一汽奔腾E01
推出时间:9月26日
推出形式:上市
新能源是大趋势,无论是新兴的造车新势力,还是底蕴丰厚的传统车企,近些年来的大目标都是如何快速实现电动化。今年8月12日,一汽奔腾的首家新能源店则是在上海揭幕,一汽奔腾的首款电动车E01也在揭幕的同时开启了盲订。作为一家拥有雄厚技术力量的传统车企,为早日实现电动化的目标,一汽奔腾早在2019年的广州车展上就发布了第一款纯电动概念车——C105,也就是如今的奔腾E01。
据了解,一汽奔腾E01基于一汽FME全新电动车平台打造,智能科技处于行业领先的水平。该车定位于中型SUV,将会拥有超过500公里的续航里程。但该车的重点并不在于一般电动车所宣扬的超长续航上,而是将重心放在用户体验以及人与车之间的人车交互方面。一汽奔腾方面表示,奔腾E01的人机互动能够自动探知用户的需求,根据驾驶员行为和情绪变化推荐相应的音乐、气味儿和灯光等,营造出独特的人机交互体验。对于这款“人气味”十足的全新SUV,我们也是充满了期待,在北京车展上,奔腾E01有望正式上市,它会不会成为一汽奔腾的下一个“销量黑马”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写在最后
在本期的盘点中,我们共计为大家带来了8款全新的新能源车型,每一款车型无论是对车企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当然,在今年9月推出的新能源车型绝不只这么几款,在北京车展上还会有一大波车型集中上市或首发,届时我们也会为大家带来第一时间的报道,感兴趣的朋友可不要错过了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如今不少新能源车型拥有免税及众多政策扶持,可谓是“得天独厚”。而在2022年新车展望当中,诸多车企纷纷发起重拳出击,“新能源”无疑将让汽车行业成为登上热搜榜的关键词。值得一提的是,如今诸多新能源车型在智能化上拥有更好的便捷性,从智能辅助驾驶到语音控制,新能源汽车用最贴心的服务与关怀,正式向传统燃油车发起挑战,对于新一年的新能源展望,下面这三款车型不容错过。
小鹏G9
车型亮点:X-EEA 3.0电子电气架构、800V高压SiC平台
作为小鹏汽车旗下全新的纯电SUV车型,小鹏G9搭载了全新的品牌LOGO设计。小鹏G9定位中大型纯电动SUV,于今年广州车展首次亮相,便成为诸多媒体热议的焦点。作为首款基于800V高压SiC平台的量产车,小鹏G9的设计、智能化和充电效率或成为这款车最大的卖点。
从外观设计来看,小鹏G9倾向于沉稳的风格,前脸延续了小鹏家族X Robot Face的设计语言。不同的是,攻击形态略有不足,设计流线与肌肉线条完美,看得出设计师用心了。同时还沿用了当下主流的贯穿式灯带,带来了全新的视觉冲击力。
动力表现上,小鹏G9的优势点来自于其采用了X-EEA 3.0电子电气架构。该架构会降低新能源车型出现问题的概率,且支持辅助硬件并能让车辆进行快速OTA等等。同时,小鹏G9还支持800V高压与600A兼容电流,充电速度再次提升。
小结
从目前来看,这款车最大的卖点在于智能化与充电快,但前提需要得到市场的认可。小鹏G9从外观、内饰乃至动力,都具备了不错的遐想空间,是骡子是马,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五菱宏光MINIEV敞篷版
车型亮点:敞篷版、10英寸双联屏
五菱宏光MINIEV凭借其出色的性价比长期“霸占”新能源车型销量榜单第一位,作为主打“亲民”的城市代步电动小车,五菱宏光MINIEV吸引了无数消费者。而备受瞩目的五菱宏光MINIEV这次又将再次发力,预计将会在2022年推出“敞篷版”。
从外观设计来看,新车依旧延续了可爱、灵动的设计风格。比如采用了当下流行的装饰条连接矩阵大灯,既美观又贴心。细节方面,新车与之前亮相的概念车略有不同,概念车上的环状车灯被改成了Y形样式,同时中部黑色饰板面积减小。车身侧面偏紧凑,因定义敞篷式,一扇“大门”遮挡住了大部分空间,模样抢足了眼球。
从内饰方面来看,MINIEV敞篷版内饰用料扎实,巧妙运用了当下大屏作为吸引力,10英寸双联屏注定出生不凡,此外还减少了实体按键。值得关注的是,五菱宏光MINIEV敞篷版的动力可能不会有太大变化,毕竟对于大多数车主来说,还是以代步为主。
小结
如今,五菱宏光MINIEV已经占据多项汽车榜单排名之首,随着敞篷版的出炉,借风造势,不排除将会掀起一股新的热浪。
丰田bZ4X
车型亮点:e-TNGA架构、空间表现
丰田终于顺应潮流,或将在2022年推出丰田bZ4X,这款基于e-TNGA架构打造的全新车型,预示着丰田有希望凭借这款车型搅局新能源市场。
从外观来看,这款丰田bZ4X有不少点睛之笔,在延续燃油时代保守风格设计的同时,又加入了新元素。前后轮眉位置采用了类似RAV4荣放的设计,SUV版“低趴式”造型设计,大溜背的风格彰显高级感与设计感。
内饰方面,丰田bZ4X中控风格偏向于雷克萨斯的感觉,除了拥有独立的中控屏幕外,还采用了丰田极为罕见的全新设计方向盘,为整车提升一个档次。
小结
丰田bZ4X的设计理念可以说打破了常规设计,使其拥有了令人惊叹的制造工艺水准。同时,作为丰田的细心之作,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多元化的市场竞争中,丰田bZ4X仍然能够占得一席之地。
总结
上述三款新车型在各自的领域皆具备十足的竞争力,不管是小鹏G9,还是五菱宏光MINIEV敞篷版与丰田bZ4X,都有可能在2022年的新能源市场掀起新的波澜。那么问题来了,大家更看好哪款车型呢?欢迎在评论区参与讨论!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314,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