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在哪里 附准确地址
一、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在哪里 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地址在山西省太原市新建路131号,该校是一所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隶属山西省教育厅,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
二、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介绍
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体的全日制专科层次的高职学院, 隶属于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管理,业务上受山西省教育厅的领导。学院前身是1952年创办的山西采矿学校,1954年更名为太原采矿学校,1986年更名为山西省煤炭工业学校,2003年升格为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被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2017年学院矿业工程被确定为山西省“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建校以来,学院累计为社会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5万余人、培训15万余人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
学院教学机构健全,专业设置合理。设有采矿工程系、机电工程系、地测工程系、煤炭化工系、计算机信息系和财经系等6个教学系,思政部、体育基础部、成人教育部和安全培训中心等4个教学部。开设有资源环境与安全、土木建筑、装备制造、生物与化工、电子信息、财经商贸、公共管理与服务等类型的专业36个。全日制在校生4700余名。设有 中国矿业大学 山西函授站及学院直属函授站、国家二级安全培训中心和职业技能鉴定站。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师素质过硬。现有在职教职工306名,其中专任教师245名。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93名,“双师素质”教师150名,取得硕士及以上学历或学位的146名。培育有煤矿开采技术、矿山机电2个专业的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培养有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6名省“双师型”教学名师、2名省职业教育教学名师、9名省“双师型”优秀教师,有1名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47名山西省煤炭科技专家,5名全国煤炭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和33名院级专业带头人,2名教师被评为全国煤炭工业先进工作者,2名教师被评为山西省模范教师。
不是本科院校,是专科院校。
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培养煤炭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全日制专科层次的职业学院,位于山西省会太原市。学院前身是1952年建校的山西采矿学校,2000年起试办高职专业,2003年1月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业务上受山西省教育厅领导。
学院开设16个高职专业(高中后):煤矿开采技术、矿井通风与安全、矿山机电、矿山测量、测量工程技术、矿山地质、煤炭深加工与利用、选煤技术、煤质分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煤矿安全监控网络技术方向)、市场营销(煤炭市场营销方向)、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煤炭企业会计、计算机硬件与外设。
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宿舍条件,宿舍几人间环境好不好(图片)
一、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全日制专科层次的高职学院,位于山西省会太原市。2013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首批骨干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始建于1952年,占地47.3万平方米,校舍面积15.64万平方米。目前,学院在太原经济园区建设新校区,占地面积573亩,总建筑面积26.2万平方米。现有采矿工程系、机电工程系、地测工程系、煤炭化工系、计算机信息系、财经系等6个教学系。现开设有煤矿开采技术、矿山机电、煤炭深加工与利用等31个专业,全日制在校生6668名。现有在编人员327人,其中,教授11名、副教授82名,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135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山西省教学名师7名。拥有山西省优秀教学团队2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187万元。建有13个校内实训基地,95个校内实验实训室。306个校外实训基地,其中有30个被省煤炭工业厅确定为全省煤炭职业院校专业实习教学基地。拥有中央财政支持的煤矿安全区域综合性实训基地,省级矿山机电示范实训基地。图书馆藏书86万册。有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0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二、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宿舍条件环境介绍女生宿舍全是8人男生有一栋,可不能随自己挑
同一个专业、同一个班的在一个宿舍。有时一个宿舍住不够8个一个专业的人,也住其他专业的
三、学姐学长对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的评价1、学校分配的,有八人的和六人的,一般都是一个班的在一个宿舍,
2、一般都是8人间。环境一般,晚上查宿舍了
3、环境特垃圾,去了就后悔了,宿舍没充电的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是在大同市云冈区,具体地址在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迎新街,该校是经教育部和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全日制普通高校。
二、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简介学院位于中华煤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市,占地面积375亩,建筑面积 14.98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9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368万元。
办学设施完善,教学设备先进,学习、生活和文化体育运动设施齐全校园环境优美,绿荫蔽日,书香浸润。
学院设有采矿工程系、煤化工系、机电工程系、建筑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经济管理系、中专部、成人教育处、培训中心等二级教学单位。
现有教职工440人,专任教师246人。
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51人,硕士以上学位的75人,在读硕士25人,同时聘请了97名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和学者担任客座教授。
学院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以中职教育、成人教育、短期培训为拓展,以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全力打造特色鲜明、品质优良、就业率高、社会美誉度高的高技能人才的摇篮。
现有全日学生4600余人,成人教育学员5000余人,每年举办各类培训10000余人(次)。
近年来,学院新生报到率超过94%,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
学院坚持“对接产业、服务矿山”的办学理念,探索 “岗位主导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学院开设八个专业大类27个高职专业。
在专业建设上坚持做“强”采煤、机电、通风、地质、测量等煤矿主体专业,做“活”煤化工、电力技术类等延伸专业,做“精”经济管理类专业。煤矿开采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两个专业是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重点建设项目,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山西省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学院建有44个校内实习实训室、3个实训车间、1个地下模拟矿井、22个校外实训基地。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基地是省级示范实训基地。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
学院秉承“立德立身、修业修能”的校训、“教以修德,授以致用”的教风、“好学、勤学、乐学”的学风,坚持“加强内涵建设,以服务求支持,以质量求发展,努力建成煤炭企业的思想库、人才中心和技术中心”的办学定位,实施全方位育人,推行全覆盖管理,探索体验式教学,建立了三级学生访谈制度和德育导师制度,为国家培养了近3万名各类高、中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多数毕业生已经成为企事业单位的技术和管理骨干。
学院是“全煤系统优秀教学单位”、“山西省文明学校”。被山西省工会和山西省教育厅确定为“山西省职工继续教育基地”,被山西省煤炭厅和山西省教育厅确定为山西省“煤炭企业职工教育基地”,被同煤集团确定为技能人才的蓄水池。
站在国家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新起点,面对山西省建设“综改试验区”的新形势,学院始终坚持“以先进的思想办教育,以科学的精神办教育,以务实的态度办教育,以发展的眼光办教育”,全面实施“质量立校、和谐兴校、品牌强校”三大工程,深入落实“办一流院校,育一流学员”的奋斗目标,努力把学院建设成省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煤矿安全培训示范基地、山西省职工继续教育基地、山西省煤炭企业职工教育基地,有“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院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重点建设专业2个,山西省特色专业1个,山西省重点建设专业3个,山西重点实训基地建设项目2个,山西省示范性实训基地1个。
学校设有采矿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煤化工系、建筑工程系、经济管理系、信息工程系、中专部、公共基础部、成人教育处和培训中心等二级教学单位。开设十个专业大类28个高职专业,9个中职专业。
煤矿开采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两个专业是“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院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重点建设专业,煤化工生产技术是山西省特色专业,煤矿开采技术和矿山测量专业列入山西重点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矿山测量、矿井通风与安全、工程造价三个专业是山西省重点建设专业,煤矿开采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基地是山西省示范性实训基地。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电话:0352-7057076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Dato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Coal),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是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备案的高等职业学院。
学校始建于1975年,前身为大同矿务局工人大学;1978年,更名为大同矿务局职工大学;1999年,与大同煤炭工业学校合并组建山西矿业职业技术学院;2001年,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独立设置为北岳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更名为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
据2020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占地375亩,建筑面积17.35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40.88万册;学院有教职工464人,专任教师266人,设有6系3部1中心共10个教学单位,开设28个高职专业,9个中职专业;有全日制在校生3103人。
山西省雁北煤炭工业学校开设的专业有矿山机电、矿井通风与安全、采矿技术、煤炭综合利用技术等等。山西省雁北煤炭工业学校坐落于大同市平城区,是省属五星级学校、省示范校、全国重点中职示范学校。
山西省雁北煤炭工业学校专业设置
山西省雁北煤炭工业学校简介
山西省雁北煤炭工业学校2020年4月27日正式并入山西工程职业学院,新起点、新面貌、新发展,依托山西工程职业学院,学校得到了质的变化和飞跃。秉承“捧一颗真心精益求精铸名校,尽万分努力呕心沥血育人才”的办学宗旨,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立德树人、智慧育人”的办学方针,“多元化办学保就业保升学,精气神铸魂高素质强技能”的办学思想,以培养蓝领智能人才为目标,全面实施中职高职、本科“一体化”办学模式的新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