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未来发展前景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光伏是一座城市优化能源结构,推动“双碳”建设的重要抓手。
太阳能光伏产业在将来会占据世界能源消费的重要席位,不但要替代部分常规能源,而且将成为世界能源供应的主体。未来的能源互联网将在现有电网基础上,通过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能量和信息双向流动的电力互联共享网络。
随着光伏发电等波动性电源比例的提高,要求电源侧具备更大的调节能力,分布式储能将得到普及,主动式配电网也将应运而生。太阳能发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储能互补发电,并与负荷一起形成既可并网、又可孤网运行的微型电网,将是太阳能发电的一种新应用形式,既适用于边远农牧区、海岛供电,也适合联网运行作为电网可控发电单元。
光伏产业的不断深入发展,各行业也借助了光伏的自身优势开展应用,如光伏农业、光伏渔业、光伏水泵、光伏园区、光伏充电桩、光伏智慧路灯等等。
从数字化角度阐述下光伏行业未来发展模式:
实现大型室外光伏发电时运作状态实时监测,电站负荷情况、设备管控等信息的互联互通。数字孪生不同环境场景下的光伏电站。减少室外光伏发电站运维管控的人为操作成本与危害,实现无人值守的室外光伏电站新形势。
通过现场取景、卫星图等方式,进行场景搭建,人工摆放向日镜模型,向日镜从发电塔向外扩散排布,真实还原装机分布效果,场景从上往下看就像一朵巨大的向日葵,场景中心为发电塔,镜子作为反射太阳光的媒介,发电塔相当于一个大型的热量吸收器,一次性接收成百上千个向日镜同时折射出的热量再经过热能交换,推动汽轮发动机发电。通过图扑引擎的渲染功能,真实还原发电塔吸收热量的效果。
光热电站信息监测
通过点击交互场景中的发电塔模型,以二维弹窗形式弹出发电塔相关信息,与后台数据进行联动,接入真实数据,展示发电塔发电情况与发动机运行状态,做到实时监测管理。
光伏电站信息监测
通过对接数据接口可实现监测各方阵内汇流箱(包括母线电压、机箱温度、电流)数据,当出现告警时,可对模型进行染红闪烁显示,方便运维人员快速定位排查问题,足不出户即可实时查看设备相关指标,可结合算法实现数据分析,短时间内若出现数据异常变化的情况,提前进行告警,提醒相关人员及时做出决策。
同时接入了箱变(包括箱变油温、电压和电流)、逆变器(包括今日发电量、总有功功率、总无功功率、总功率因素、逆变器效率)、升压站相关数据,全面监测电站运行状况,由于场景比较大,做了点击设备模型视角拉近处理,可更直观的查看设备相关信息。
以往以节能降碳为主的理念,应该转变为多使用可再生能源。不少太阳能光伏企业已经在发展光储充一体化系统,这和互联网等科技企业的写字楼、车棚、电动汽车的使用等可以有机结合。科技企业还可以参与到与碳中和相关的数字化平台、物联网设备的建设、运营、管理和维护。
加强政策扶持新能源经济战略,国家相关部委推出太阳能屋顶计划。太阳能屋顶就是在房屋顶部装设太阳能发电装置,利用太阳能光电技术在城乡建筑领域进行发电,以达到节能减排目标。
采用轻量化三维建模技术, 1:1 高仿真还原光伏工业园区。3D场景将 BIM 楼宇数据叠加到地图场景中,实现 BIM + GIS 的结合展示。
2D 数据面板数字化展现园区内各区域的运行情况、安全配备、周边动态环境等情况。还支持渲染 3D Tiles 格式的倾斜摄影模型文件。Hightopo实现可交互式的 Web 三维场景,可进行缩放、平移、旋转,场景内各设备可以响应交互事件。
1、清洁能源综合效益大,现在中国的环境问题已经非常突出了,环境保护迫在眉睫,需要改善能源结构。 2、光伏是未来能源产业的重点,现在我国在光伏领域在国际上领先,但遭遇到美国和欧盟双反,出口受阻,因此借机转向国内市场发展,为光伏产业赢得喘息之机,希望在此波不利的行情中保持光伏行业的领先优势。 3、中国对世界做出了减排承诺。要实现中国到2020年的减排目标,一方面是国内环境保护的需要,再是在国际社会上环境保护的责任。 4、碳排放交易机制,目前中国已有三家碳排放交易所,未来碳排放交易将会随着环保观念加强而更加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光伏大规模降低碳排放,对后续国际上关于碳排放的谈判将更具有优势。 5、分布式光伏发电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发展能源产业,成规模的发展可以减少国家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这是利用财政补贴杠杆充分调动民间资本最好的范例。同时也能解决中国过去长期的电荒问题。
上午时分让太阳能板朝向东,而中午一过就把太阳能板朝西移动,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其效率。
有一种可灵活移动的太阳能板,这种太阳能板与水平方向呈一个夹角,它从日出开始工作,一直持续到日落。日出时,研究人员将太阳能板朝东放置,随着太阳方位的变化,发电量持续上升,到正午时达到顶峰。之后他们人为将太阳能板转向,面朝正西方摆放,这时,发电量会较面对正东时有所下降。不过到了下午13点到14之间,发电量又会出现一个新的高峰。拉尔夫说,这一天当中太阳是持续向西移动的随时调整太阳能板的方向,可以保证这一天当中太阳能板都接受光照,从而提高发电量。
2020年,这六大问题将决定光伏产业走向!光伏人,精彩在你们手中!
国内装机:重回40+GW
2019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跌入低谷。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勃华公布的数据,截至今年10月份,国内装机规模只有17.5GW。在有补贴的户用光伏项目于10月份截止后,户用装机难以再有大幅增加。从目前的形势来看,2019年光伏装机规模有可能是在20GW左右。
如此一来,我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将实现两年连降,从2017年的53.5GW到2018年的44.3GW再到20GW,一步下一个大台阶。尤其是今年,装机规模与遭遇531光伏新政的2018年相比,还往下折半,下降幅度之大令人心疼。
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结转到2020年的项目规模指标在36.64GW以上,保守预期会有18.3GW落地。加上新增有补贴的户用项目和即将爆发的无补贴项目,预计2020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大概率会重新冲上40GW,有多位行业专家预测可能会到45GW左右。如果预期实现,大规模扩产的光伏龙头企业们明年有肉吃了。
补贴强度:或将是有补贴的最后一年
2018年531光伏新政的核心内容之一便是降补贴,补贴退坡为2021年全面实现平价上网做准备。2019年,补贴强度继续下降,财政部一共下发了30.8亿的光伏补贴。
2020年,有可能是光伏有补贴的最后一年,补贴强度势必将会进一步下调。目前来看,明年基本会沿用财政部定补贴盘子、发改委定价格上限、能源局定竞争规则、企业定补贴强度、市场定建设规模、电网定消纳上限的原则来定。
据光伏行业专家王淑娟预测,2020年,光伏总补贴额度预期为17.5亿元,初步可能是采用12.5亿+5亿的方案。即参与竞价的普通地面电站、工商业分布式,总的年补贴额度为12.5亿,户用项目年补贴额度为5亿。
补贴拖欠:规模还会扩大,有效解决无望
近几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呈现不断扩大的态势:2016年,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550亿元;2017年缺口扩大至1000亿元;到了2018年缺口扩大到1400亿元。在这1400亿元之中,光伏补贴缺口超过600亿。
华夏能源网查询相关数据获知,财政部自2012年以来累计安排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超过4500亿元,其中2019年安排866亿元。在这866亿中,光伏补贴为405亿元。光伏已纳入补贴的项目将至少享受20年的补贴,以此推算,未来国家光伏补贴发放总额将近万亿。
面对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的光伏补贴缺口,目前相关主管部门并没有拿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今年9月份财政部发布的《财政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9258号建议的答复》中,明确以发行特别国债和提高电价附加征收标准来解决光伏补贴缺口问题不可行,目前尚无有效解决方案。2020年,补贴拖欠仍将继续并扩大化,这个“堰塞湖”将是顶在光伏人头顶上最大的一颗雷。
国资收编:还将继续,但会挑肥拣瘦
一直以来,我国光伏产业以民营企业为投资和建设主体。截至2018年低,民营企业投资占据全行业的近7成,国资占3成。这样的一个比例,与风电行业相比完全倒挂。新情况是,以2018年531新政为分界点,我国光伏产业掀起了国资入场的小高潮。
华夏能源网(www.hxny.com)查询数据获知,2018年531新政后,民营光伏企业总计出售了近1.3GW的光伏电站资产,而买家均是有国资背景的企业。到了2019年,这种趋势愈演愈烈。国电投、中广核、华能新能源、中核集团、山东水发集团等国企纷纷入场。
国企凭借雄厚的现金流实力和融资成本优势,更加适合持有光伏电站这样的重资产项目,民营光伏企业在新形势下更倾向于走轻资本之路。很显然,这样“优势互补、各取所需”的合作在2020年还会更多,发电国企的清洁化转型任务还差很多。
但值得注意的是,国资并不是人傻钱多的买买买,而是务实的三思而后行,明年国企对光伏资产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换言之是会更加的“挑肥拣瘦”,这对于卖电站的民企来说,需要提早摆平心态了!
海外出口:出口额将创历史新高
2019年最让我国光伏产业提气的,是出海捷报频传。据统计,2019年1至10月,我国光伏出口总额达177.4亿美元,超过2018年全年水平;预计2019全年出口总额将超过200亿美元。其中组件出货量将达58GW左右,同比增长75%。
这样一来,2019年将成为继2012年(出口额202亿美元),2011年(出口额221亿美元)之后,历史上第三个光伏出口额超过200亿美元的年份。这得益于我国光伏企业在531光伏新政后,及时调转活力将重点转向海外,以及欧洲等国外市场在政策上的松绑带来需求上扬。
此外,我国光伏产品出口已经完全摆脱了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呈多元化趋势。目前我国光伏组件出口额过亿美元的地区已超过26个,出货量超过1GW的国家达到13个。在此基础上,完全有理由相信,2020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将继续突破200亿美元,并有望超过221亿美元的高点创造新的出口记录。
光伏人,你们有没有信心?
技术路线:单晶称王,TOPCon、HJT将带来惊喜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光伏产业最是如此。2019年,单多晶光伏电池技术之争将迎来历史性转折点。
数据显示,2017年,单晶的市占率接近30%,多晶把控着70%的江山;531光伏新政发生的2018年,单晶市场份额攀升到40%以上;2019年,单晶+PERC电池凭借高效高性价比的优势,将在市场份额中历史首次超过多晶。
预计2020年,单晶的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扩大,多晶凭借价格优势也会守住大部分市场份额,但单晶最终会称王。除此之外,TOPCon、HJT等高效电池技术将稳步推进,并不断有产能落地。
TOPCon技术是在电池背面制备一层超薄的隧穿氧化层和一层高掺杂的多晶硅薄层,二者共同形成了钝化接触结构,可以使N型电池量产效率超过24%,极致可达28.7%,已成为下一代产业化N型高效电池的切入点。目前,行业里已有金辰股份(603396.SH)等多家上市公司押宝TOPCon技术,投资其中。
HJT作为N型电池最主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其发电效率更高,潜力更大。在相同功率下HJT发电能力较多晶高10%以上,较现有p-PERC高5%-10%。目前,以爱康科技(002610.SZ)为代表的光伏企业,已布局下巨额投资。据悉,爱康科技已投资106亿元在浙江长兴建设异质结(HJT)项目,一期将在2020年实现量产。
2020年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光伏产业在“十三五”收官之年,将注定不凡。对于2020年,光伏人有哪些预期?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随着被称作史上最严光伏政策“5·31”新政的出台,近年来高速发展的光伏行业出现“降温”。面对新建规模严控、补贴下调等政策,15家A股光伏企业发布的2018年半年业绩报告预告显示,近一半企业净利润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光伏行业去补贴化将成主流,行业洗牌在即,不少光伏企业开始谋转变求生存。
6月后光伏不再进行补贴
据前瞻产业园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光伏行业投融资前景与战略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在产业层面,上半年抢装不如预期,1-5月组件价格基本处于持续下降状态,尤其是“5·31”新政后,组件价格甚至跌破2元/瓦,半年降幅达到近30%。多家组件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中小企业更加明显。
从光伏上游企业来看,“5·31”新政后,国内多家硅料厂开始停产检修,总计超过10家,同时硅料价格跌幅也进一步加快
硅片方面,上半年一些多晶硅片企业受制于设备、资金等因素,陆续停产或破产,6月以来有加速趋势,而且硅片价格持续下降,平均每月下降0.3元/片。
去年有半数以上企业净利润下滑,今年一季度又有13家继续下滑。其中,组件企业形势尤为严峻,净利润率降至1%以下,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亏损,光伏行业已经进入了“微利”时代。
光伏海外市场前景广阔
实际上,光伏行业去补贴是必由之路。如果去年底存量130GW未进目录的光伏项目全部进目录,则每年补贴需求为700亿元以上。到2020年平价上网到来之前,增量项目大概需要160亿元的补贴。这样算来,平价上网之前,中国光伏行业每年需要超800亿元的补贴。面对国内市场的低迷,不少骨干企业已加速开拓国外市场,部分光伏企业海外市场已占自身出货量的70%以上。
“跑步”进入平价上网时代
与此同时,光伏企业想要继续谋求发展,就必须快速转变发展思路、迎难而上,“跑步”进入平价上网时代。未来光伏行业发展的重点在于“降本增效”。会在逆变器内部大量使用自制件,降低生产成本,为投资商提供性价比更高的产品。目前很多企业都在推广半片组件等高效产品,在增加一定设备投入的同时,明显提高发电效率,从而在降本和增效之间取得平衡,技术的进步,能够早日实现平价上网。
此外,新政严控光伏新增规模也并非一刀切。新政的出台不是为了控制光伏规模发展,对于先进技术、高质量产品、不需要国家补贴的电站项目“是留了口子的”。
在光伏企业看来,下一阶段,分布式光伏仍是行业发展重点。目前我国已有12个省市提供地方性补贴,个别地区盛市、县补贴叠加最高可达0.75元/千瓦时,仍可以开展户用光伏项目,下一步将把资源聚焦在收益较高的地区。下半年常规户用光伏市场整体会有下降,重点开发有地方补贴的城市,以及一些小型工商业项目。
分布式装机呈现出多样化发展态势
目前,我国分布式装机占比已经从去年的30%增长到今年上半年的接近50%,并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未来,随着分布式电源市朝交易的推广,将会促进更多商业模式的创新。我国光伏行业从过去追求速度和规模转向高质量和高效率方面,这对光伏行业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比集中式电站,补贴强度更高的分布式光伏面临的补贴退坡压力更大,未来分布式光伏发展将逐步由“补贴驱动”发展为“配额驱动”,最终过渡到“完全市场驱动”。
优化光伏发展环境
对此,光伏企业对优化行业环境也有所期待。在成本问题上,光伏电站建设的非技术性成本已占总投资成本的20%以上,包括土地成本、财务成本和并网成本,希望政策制定者加强落实、创新手段,切实降低光伏电站建设的非技术成本。而“融资难”问题上,要形成规范成熟的融资体系,来保障光伏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光伏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下一步将着力优化光伏发电的发展环境,通过开展光伏发展专项监管工作,建立市撤境监测评价机制,出台减轻可再生能源领域企业投资经营负担政策文件等,加大行业监管力度,引导企业理性投资,优化行业发展环境,着力解决制约光伏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完善光伏发电的发展政策,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完善市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