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中心发布“企业绿色发展指数”奇瑞居行业前二,自主第一
12月23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下属中汽数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数据”)主办的“2021年汽车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评价中心年度成果分享会”在天津召开。奇瑞集团“企业绿色发展指数”以94.21分的高分位居汽车行业第二、自主品牌第一,荣获“2021汽车行业绿色发展指数5A级企业”称号。
【奇瑞集团荣获绿色发展指数5A级企业称号】
【奇瑞集团企业绿色发展指数获自主品牌第一】
汽车企业绿色发展,不仅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也是助力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力量。中汽数据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研究和推动企业绿色发展信息披露,制定了汽车企业绿色发展指数(GDI),从采购、研发、制造、销售、回收利用等维度指标,全方位评价企业绿色发展理念和实践情况。奇瑞凭借在产业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细分指标的优异表现,以94.21的高分荣获5A级评价,得分仅次于宝马,位列全行业第二,自主第一。奇瑞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徐有忠博士受聘为中国工业碳排放信息系统管理委员会委员。
【奇瑞徐有忠博士受聘为中国工业碳排放信息系统管理委员会委员】
作为中国最早关注绿色发展的汽车企业之一,奇瑞自成立以来,严格按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国际公约的要求,注重污染预防、节能降耗、清洁生产,打造绿色采购、设计、生产、消费的绿色全产业链。2020年,奇瑞汽车获得工信部公布的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在第十一届国际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CEM)全球能源管理领导奖评选活动中,奇瑞汽车获评“2020年全球能源管理领导奖——能源管理洞察力奖”,奇瑞也是2020年国内唯一获此殊荣的汽车制造企业。
从2021年开始,奇瑞集团还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建设一批智能网联“超级工厂”。这批“超级工厂”以绿色制造、智慧数字化技术为引领,不仅能实现生产品质“零”缺陷,高效制造 “零”库存,更是全过程节能环保,低能耗、“零”排放的绿色工厂。目前,一期工厂已建成并将在2022年迎来大规模投产。
【“零”排放的奇瑞智能网联“超级工厂”】
除了自身生产制造全过程的绿色环保、节能降耗,奇瑞还不断探索绿色智慧出行方式,提出坚持智能化AV、新能源EV的“双V”技术路线,积极响应国家绿色低碳转型战略,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开发新能源产品。
奇瑞顺应产业“新四化”时代变化和国家“双碳”目标要求,在智能网联及自动驾驶、燃料电池、三电、半导体等核心技术领域进行全面布局,长期致力于关键技术和平台的研发攻关。奇瑞全球首创的新能源“铝基轻量化新能源乘用车短流程研发制造关键技术及装备”项目,获得“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截至目前,奇瑞集团已承担国家级新能源科技计划37项,省市级新能源科技项目36项。
【奇瑞瑞虎8 PLUS被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认证为“生态汽车白金牌”车型】
奇瑞集团目前已形成乘用车新能源、商用车新能源、客车新能源、专用车新能源等产品布局,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新能源整车开发流程和新能源汽车采购、生产、制造、销售体系,面向市场推出了一系列采用环保材料、节能动力、轻量化技术的绿色产品,受到市场欢迎。今年1-11月,奇瑞集团实现销量85万辆,同比增长38.3%,创同期历史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车8.9万辆,同比增长145.2%。
【奇瑞纯电动小蚂蚁炫酷女神座驾】
内蒙古玉桥合金材料制造有限公司于2017年9月26日注册成立,公司位于有色金属原料之乡赤峰市管辖的翁牛特旗玉龙工业园区北区。主要从事有色金属材料及其制品的加工制造,专业生产各种铜基、铝基、锡基焊接材料;专业制作铝基新能源纯电动汽车电池箱,实现新能源纯电动汽车铝基电池箱产品的“一站式”服务。
近日,网上流传一组奇瑞小蚂蚁、五菱宏光mini ev和欧拉黑猫的前防撞梁拆卸、测试视频,结果显示如下:
数据显示,小蚂蚁的各项数据指标明显优于竞争对手。甚至在抗压强度数据上领先对手好几个量级。
这个测试数据值得我们深思。 汽车 智能化、网联化的大趋势下,外界的目光被各种华而不实的所谓“黑 科技 ”吸引。比如各种大屏、自动驾驶……但是落到实处,真正能够量产,并且对消费者有益的却凤毛麟角。
这两年来,特斯拉连续的交通事故,也在时刻提醒我们,人命大于天。任何时候,车辆的被动安全都不过时。这个领域还没有到技术天花板,还有很多可以突破的空间。拿奇瑞小蚂蚁的测试结果来看,这里面包含的学问还真不少。
轻量化铝制车身安全又环保
汽车 新四化是未来大趋势,很多人认为新四化就是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其实不止这些,轻量化也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技术环节,但往往容易被厂家和消费者忽略。
厂家忽略是因为其制造工艺难、成本高,厂商选择性无视;
消费者忽略一是本身不是太懂;二是车身轻量化很“虚”,看不见,摸不着,远没有车内中控大屏对消费者的冲击力大。
然而,任何时代都不乏“明白人”。有人在各种玩噱头,造概念,也有人在踏踏实实做实事。
2020年12月,奇瑞新能源 汽车 全铝车身制造技术入选国家发改委绿色技术推广目录名单。这是 汽车 行业唯一入选国家2020年《绿色技术推广目录》的新能源整车技术。
全铝车身技术带来的结果就是 汽车 轻量化,为什么奇瑞新能源能够获得国家发改委的认可呢?
这还要从它的制造工艺和车身结构设计说起。
在工艺上,奇瑞新能源最大的优势就是, 首创了短流程工艺,大幅度减少了冲压工序及模具开发,利用封闭截面多腔铝型材结构轻量化的优势;将传统生产四大工艺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简化为焊接、总装两大工艺,工位数减少50%。
这个和福特 汽车 的T型生产线异曲同工之妙,通过优化内部生产流程来降本增效。仅这一项“骚操作”就领先同行几个身位。
奇瑞新能源的“铝基轻量化短流程”项目,大幅降低了车型开发周期和费用,和工厂建设投资。单一车型开发费用可以降低 40%以上,周期缩短 3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降低 60%以上。
从结果看,效果非常显著。应用了该技术和工艺的奇瑞小蚂蚁eQ1,在 2019 年 J.D.Power 发布的质量调查报告中,质量表现位居榜首。
在产品结构层面:
目前, 汽车 企业在 汽车 结构安全上的做法还是常规的单点突破逻辑。比如A柱、或者前防撞梁用各种超强度刚设计,但其他地方还是普通材料
这样就好像一个偏科的高中生,平时看起来很厉害,一高考总分就是上不去,严重影响升学。
奇瑞新能源从根本上摒弃这种弊端,从全局出发。通过鸟骨仿生学独创了“隼骨多腔封闭车身骨架+环状笼式”车身结构。
为了实现这项技术,奇瑞新能源克服了几个关键问题:
1、设计了集成化的铝型材下车体架构,解决了正碰、偏置碰、侧碰及颠簸路行驶时的电池保护问题 。
2、建立了关键截面的参数优化模型,不断优化各个截面处的数据表现。
3、发明了封闭截面铝型材分段渐进溃缩式前纵梁结构和底部承载式门槛梁结构,提升了正碰、侧碰时对驾驶舱的保护能力。
4、首次提出封闭截面铝型材隅撑接头过渡结构及设计方法,革新了铝框架车身的核心连接技术,实现载荷传递路径的主动控制。攻克了“以铝代钢”面临的车身结构难题。
它带来的优势也非常显著,使得车辆碰撞防护效果提升30%~50%,并且满足C-NCAP五星安全标准。该技术目前已经在大蚂蚁车身上使用。
外覆盖件高分子复合材料解决产品痛点
2020年12月18日,奇瑞新能源在芜湖工厂做了一场实验。在高达3米的龙门架上悬挂两颗重达4kg的不锈钢球,下面放置奇瑞新能源大蚂蚁和普通钢板材质 汽车 外覆盖件,两颗不锈钢球做自由落体运动。
结果显示,大蚂蚁车身外附件完好无损,而另一个普通材质的钢板车身被砸出一道明显凹痕。
这主要得益于大蚂蚁外附件所使用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它是高分子材料和另外不同组成、不同形状、不同性质的物质复合粘结而成的多相固体材料。是 汽车 轻量化的首选材料。
然而,由于成本原因,外覆盖件是车企最容易“省成本”的地方,很多车企都会在这上面做手脚,因为消费者很容易忽略这些细节,并且在这方面懂行的不多。
但外覆盖件高分子复合材料给产品带来的优势非常明显,能够解决用户在用车过程中的很多实际痛点,以奇瑞大蚂蚁来看,它解决了用户如下几个痛点:
1、不掉漆。高分子复合材料外覆盖件主要采用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拥有耐冲击、耐热性好等特点。即使面对突发的剐蹭或磕碰问题,大蚂蚁也能保证车身不掉漆。
2、抗凹变。车辆发生碰撞产生变形就容易变形。而高分子复合材料外覆盖件耐冲击性、成型性和可靠性等关键技术,有力提升车辆抗凹变能力。
3、不生锈。车辆一旦出现“裂痕”就容易生锈。高分子材料即便在碰撞情况下也能保证车辆的“完整性”,不至于让雨水,泥土等各种杂志在车辆“裂痕”出“乘虚而入”,使得车辆生锈,增加维修成本。
4、减重,高分子材料本身就具备轻量化的作用。能够使得车重降低30%左右,提升车辆的续航表现。
小蚂蚁的测试数据只是一个缩影。事实上,奇瑞新能源在车身轻量化、高分子复合材料、全铝车身结构上的优势远不及此,这给产品带来了很好的安全背书。也让它持续获得消费者青睐。数据显示,奇瑞小蚂蚁、蚂蚁等车型,近四年累计销量超20万台。2020年,奇瑞新能源全年零售同比增长48%,连续3年稳居纯电车型全国前5;小蚂蚁零售同比增长60%,连续3年稳居纯电单品销量全国前3。
日前,奇瑞新能源全新车型——蚂蚁,正式开启预售,新车定位为:纯电动中型SUV,根据官网信息,奇瑞蚂蚁将提供两款配置车型,高能版和高能PRO版,预售价区间在16-17万元。据悉,新车将于9月10日正式上市。
外观方面,奇瑞蚂蚁依托于“自然美学”的理念打造,设计理念来源于海浪,新车采用了全新的设计语言,前脸为封闭式进气格栅,并启用了全新品牌LOGO。晶钻分体式头灯组,凸显出视觉冲击力。
新车的侧面线条十分丰满,采用了溜背式运动感的设计元素,后轮毂处的腰线造型更是表现出SUV的力量感。 同时奇瑞蚂蚁还配备了一块超大曤黑全景天窗。
而尾部,为了呼应前脸同样采用了分层的设计,两侧灯组内部为横向排列灯源,整体设计的整体性有很好的展现。
值得一提的是,奇瑞新能源携全新@LIFE平台,采用了世界首创全铝型材框架车身。这样的设计可以使重量减少30%,刚度提升20%,材料利用率达到96%,铝基车身可回收率100%,完全符合新能源汽车的环保身份。
新车在内饰方面也十分出色,环抱式设计搭配双12.3寸贯穿式悬浮大屏,以及12英寸中控多媒体触控屏的双联屏设计,将按键进一步简化,让内饰更加简洁。在座椅用料部分,车内采用了大量的真皮设计,并配备座椅通风/加热、10向电动调节与座椅记忆功能,提升豪华科技感。
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630mm*1910mm*1655mm,轴距为2830mm,后排座椅按比例放倒后可达到1250升。
动力上,新车采用了后置永磁同步电机+后/四轮驱动的布局方式,电机最大功率178马力,扭矩280牛米,NEDC续航里程为510km。
在快充模式下,充电10分钟,续航提升100公里;充电30分钟,可充至80%。新车还搭载了智能动力回收循环系统和全域集成式智能电控中台,可有效提升续航里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分析师说,“2020年新能源 汽车 比燃油车精彩太多。”
想来也是,特斯拉“猛虎下山”之势让车企们在压力和动力下做出更多的有利举措。那些还没经历“7年之痒”的新势力车企们在双倍压力之下,却赢了2020年大涨之势。数据显示,2020年特斯拉以全球销量逆势增长36%,接近50万辆的成绩单傲视全球车企,马斯克的名字也是我们的文章中出现最多的车企领导,他似乎无孔不入,从行业到车型,从资本到市值,从燃油车对比到新能源 汽车 ,从智能车机到无人驾驶,特斯拉的名字在我们的脑海中深深地留下印记。同事们有时候也会说,“我们今年光是帮特斯拉免费打广告就做了有几十万了吧。”
没办法,热度大的特斯拉不仅是新能源 汽车 市场公认的对标对象,现在更是成为了燃油车市场的“敌人”,在国产Model 3屡屡降价的背后,除了特斯拉想要迅速抢占国内新能源 汽车 市场的位置外,还在无形中抢占了燃油车型在同等价位的市场占比,可又有什么办法呢?
即便特斯拉车型问题多多,即便2月2日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发布消息称,特斯拉将在美国市场召回13.49万辆Model S和Model X车型;即便国外屡屡爆出特斯拉Model 3因功能失灵而实现真的无人驾驶,但不妨阻止国人对于特斯拉品牌的喜爱。2020年,中国市场销量接近14万辆,占比近三成,在特斯拉全球的销量中中国市场贡献了大部分的增量,如果有颁奖,中国市场无疑应该是“最佳贡献奖”,在马斯克激增的个人资产和特斯拉公司总市值实现赠量的路上,中国市场无疑是特斯拉的福地,随着国产Model Y的量产进行时,2021年的国内新能源市场又会产生如何的惊天之便,这真还说不定呢。
在微型车世界里,我总是会不遗余力的向周遭的朋友推荐奇瑞新能源旗下的小蚂蚁系列,虽然2020年微型车市场被五菱宏光MINI EV这款3.88万元的神车成功占领。但无疑,五菱宏光MINI EV的诞生和营销从车企们不曾试水的一个角度再现了当下国民购车的需求点,我们必须承认在优惠的价格面前,五菱宏光MINI EV让更多渴望车的朋友们有了不再犹豫的机会,特别是在新能源 汽车 政策导向之下,这种机会的可能性被无限放大,五菱抓住了国家所给车企创造的条件,所以他们成功了,但我我也同时相信,五菱宏光MINI EV3.88万元的售价,五菱也是薄利多销了。
最新销量数据,MINI EV 2021年1月销量36,762辆,上市6个月至今销量已突破15万辆。15万辆,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如果说这个一个可以去申请吉尼斯纪录的数据,你有没有感受到五菱宏光MINI EV的可怕。
其实从上市第一个月交付15000辆开始,MINI EV的销量一路走高,2020年12月份单月销售量超过35,000辆,让特斯拉Model 3都望尘莫及。而且最近还从海外媒体渠道获悉,拉脱维亚(欧洲东北部的议会共和制国家) 汽车 制造商Dartz准备将五菱宏光MINI EV引进欧洲地区并生产销售。有意思的是,这家 汽车 公司专门从事SUV以及军用越野车制造,据悉目前该公司已经与中国进口 汽车 贸易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未来会推出迎合中国富人需求的高端车型。此次与MINI EV合作,让这款实用性俱佳的微型车走出国门,而欧洲国家的民众一直以来都很喜欢小车,对于MINI EV这类车型想必接受度应该较高。
不够目前宏光MINI EV性能不突出,续航里程不算远,据悉下半年会有续航提升的版本,在售价上也会相应的提高一点点,但对于善于研究国情国民需求的五菱 汽车 而言,宏光MINI EV的销量神话也应该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将宏光MINI EV做成精品车型,做好品牌营销和推广,这款小车也将为五菱 汽车 的品牌提升助力不少。
奇瑞新能源,实现蚂蚁家族的全系增量
在五菱宏光的强势下,2020年的微型车市场其实车企们估计日子并不好过,连早前一直排名前三的奇瑞新能源eQ系列都在五菱的压力之下销量明显有些迟缓。 奇瑞新能源在2020年交出了4.3万辆的成绩单,其中奇瑞eQ的累计销量足有38,249辆,足以说明eQ系列的重要性。
而在2020年 9月奇瑞新能源推出的一款全新纯电动SUV“ 大蚂蚁 ”,这是奇瑞新能源品牌向上中最为重磅的车型之一,以“大蚂蚁”为名,很多网友一开始都觉得很奇怪,毕竟“小蚂蚁”在新能源 汽车 已经形成某种圈层,而名字过于相似的命名会不会引起用户的模糊感,在品牌营销上面会不会有重叠感,这些都是用户们的疑惑。
不过奇瑞新能源给出的答案也是有理有据,他们想要依托“小蚂蚁”从而打造全方面的“蚂蚁家族”系列,当然大蚂蚁就是“蚂蚁”家族中首款SUV,从去年9月上市以来,大蚂蚁目前的销量数据并没有太多,究其原因是遇到产能爬坡的问题。在最新的数据中 销量只有841辆,也许有网友会说,大蚂蚁的销量并没有撑起这款品牌向上车型该有的标准,但其实这也是奇瑞新能源乃至奇瑞 汽车 的一个不小的弊端,就是他们的营销。
而这个“稳”字,说来简单,却是背后工程师们日以继日的研究,标定,纠正而来的成果。续航稳,车况稳,车机稳,制动稳,转向稳。试问一款新能源车型,特别是一款微型车辆,它还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特定呢?在用户眼中,也许小蚂蚁系列只是一款家用代步车,在拥挤的城市道路中充当起便捷小车的作用,但在工程师眼中,小蚂蚁系列是他们的“孩子”,每一次的改款和续航升级,都是一次全新的突破,这种感动也许并不是市场营销可以带来的,而是技术奇瑞才能感知到的。
早前和奇瑞新能源工程师聊天,他们一直问我怎么看待他们的 全铝车身技术,不懂技术的我被问的一脸蒙。不过从9月份的大蚂蚁发布会现场来看,奇瑞新能源还是把技术作为最重要的部分进行传播。
以全铝车身工艺为蓝本,奇瑞新能源推出了LFS和LIFE两个纯电平台。小蚂蚁来源于LFS纯电平台,也是国内自主品牌中首款使用轻量化全铝车身打造的新能源纯电车型,它实现了单车碳排放 112 kg CO2/辆;生产制造过程能耗 11.9 kg ce/辆;车型行驶能耗 9.7 kWh/100km的超低水平,而 大蚂蚁则出自LIFE平台,它采用世界首创全铝型材框架车身+外覆盖件复合材料,重量减少30%,刚度提升20%,达到26967 Nm/ ,材料利用率达到96%,铝基车身可回收率100%,真正做到低能耗,可回收,更环保。据悉,采用全铝车身的大蚂蚁,同等动力下续航可以提高7%。
这些美妙的数据,奇瑞新能源又将如何转换成用户语言告诉当下年轻的消费者们,奇瑞技术的稳定性也是一门学门。我认为,每一家车企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而在其个性下他们一定也会拥有懂自己的用户群,只是因为现在的市场逐渐偏向年轻化,潮流化,“老司机”们的市场逐渐也被年轻者们代替,这样的时代既是机遇也是困境,就看车企们如何取舍,如何布阵。
头顶产销突破15万辆的小蚂蚁也是在2020年迎来了最大的敌人,但据悉在3-4月份小蚂蚁将有全新改款,提升续航和配置;到2021年第三三季度,还将迎来全新造型。对于这款车型,很多媒体或是和我一样都有很深的 情感 ,也因为小蚂蚁,改变了我对于微型纯电车型的看法;对于大蚂蚁而言,在完善爬坡产能之后,大蚂蚁也将在三季度迎来配置改款,四季度会有外观+四驱改款,这款承担着品牌向上的车型,能否可以完成奇瑞新能源赋予它的市场使用,奇瑞新能源在2021年又将如何前进,这一切都会有全新的故事吧。
全年总销量60,033台,同比增长43%AION V上市首月销量挺进纯电车型销量前三, 持续领跑国内A+级智能纯电SUV市场;AION S稳居中高级智能轿车中国品牌销冠,挺进中国品牌中高级轿车榜单前十,这是广汽埃安在2020年交出的成绩单。这家从不掩饰自己优秀的车企,从品牌独立之日起,便渴望筑起自己的新能源 汽车 王国,那些自信的语言和举止,的确可以感染太多的人。
2月1日晚广汽埃安便迫不及待的发布了最新成绩单,数据显示,2021年1月广汽埃安共售出新车7,356辆,同比增长145%,创同期 历史 新高。目前在售车型共4款,分别为AION LX、AION V、AION S以及GE3 530,从紧凑型轿车、小型SUV、紧凑型SUV和中型SUV细分市场。AION S作为主销生力军,销量领跑市场。
现在想来肖勇总曾经云淡风轻说的,“我们的目标是前三,一定可以。”时的那个神情,的确迷人,那个时候或许还有很多媒体觉得广汽埃安过于自信,毕竟市场的风云变化没有人可以真正预测,只有销量才是觉得市场是否继续的标志,也在这个标志之下,广汽埃安也并不是一家低调存在的车企。
每次出差去广州,在机场打车都有AION S,每回上车我都会情不自禁地师傅,“这车怎么样,好开吗?”
“还不错,续航很稳定。”
“那你觉得有什么不足的吗?设计呀,内饰,充电等等.......”
每次这样的咨询,搞得师傅还以为我是广汽研究院的工程师,在每次的问询中,都能感知到普通用户对于广汽埃安车型的喜恶程度,这种东西才是车企改进车辆的原动力吧。但其实每一次的咨询,问题也都百变不离其中,有关续航和车机系统是用户们最为关心的问题,特别是续航。
对于走出行跑B端的用户而言,当然是续航越高越好,在他们的认知里,每天要充1-2次电的时间有些浪费,毕竟每次都需要30分钟上下的时间,这个时间他们可以赚钱,但必须充电避免路上没电,这样的恐慌几乎伴随着他们每一次的出工,但其实对于上下班的用户而言,续航在400km的车型已经完成满足他们的需求,出发点的不同其实也令车型颇为头疼,为此有些车企会选择特供版车型,以便跑出租或者出行用车。
在AION S的一部分销量中,大订单采购占据了一定比例,然而大订单之下,用车的频率次数也会使纯电车型出现不同程度的“麻烦”,我们称之为的不同程度的损耗。这对于纯电车型而言,目前并没有太多有效的解决方法,可换言之,越多用户参与的长途使用,也更有利于早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于纯电车型的发展是有利的。
广汽埃安是要打造一个智能化网联化的高 科技 高端产品,在这个主要基调之下,埃安需要更多的声音让自己更为全面进行优化,所以我才说,广汽地区的新能源市场氛围有利于广汽埃安的成长。这家将野心写在脸上的车企,从不吝啬自己的优势,自信让它更为强大。而随着旗下另外一款车型,AION Y的诞生,广汽埃安家族车型愈发饱满,而更为贴近年轻用户端的AION Y如果可以以性价比的优势占据市场,那紧凑型车型市场又要来一名猛将了。
新势力车企的起起伏伏
好像比起传统新能源车企的销量,网友们还是更为关心新势力车企的动向,毕竟吃瓜群众太多,不过经过2019年的跌宕之后,新势力们愈发稳健的向前,这也是一定的,无论是蔚来,小鹏,理想走上各自轨道之后的他们,不仅拥有了自己的固有车粉,也在资本市场玩的不亦乐乎。
近日,头部几家新势力车企的1月销量数据陆续出炉,有意料之外的好,也有意料之外的下跌,起起伏伏才算市场。
蔚来2021年1月累计交付新车7225辆,同比增长352.1%,连续第六个月创品牌单月交付数新高,7225辆蔚来真的威武了,ES8交付1660辆,蔚来ES6交付2720辆,EC6交付2845辆,很多用户开始有黑转粉,三四线地区蔚来车型也是越来越多,好事情。
小鹏 汽车 公布销量数据显示,1月总交付量为6,015辆,同比增长470%,连续7个月同比翻番;连续7个月同比翻番,连续第三个月创 历史 最好交付成绩。其中,小鹏 P7 单月交付创下 历史 新高,达 3710 台,累计交付 18772 台,小鹏 G3 单月交付量 2305 台,同比增长 118%,稳定上升,小鹏P7的NGP量产版后功不可没,智能化已经渗透进小鹏 汽车 的血液里,但是车型方面小鹏 汽车 还需要多元化,据悉下半年会有P7的改款,可以期待一下。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小鹏 汽车 的NGP的使用情况数据显示比较喜人,从XPILOT 3.0自动驾驶辅助系统NGP自动导航辅助驾驶(公测版)在1月16日正式向用户开放后到31日,用户使用该功能的行驶总里程166,668km,这是小鹏 汽车 给到的官方数据,这个数据上看,用户们对于NGP的功能也是十分认可的。
理想 汽车 方面, 1月销量出现下滑,累计销量5379辆,低于上一月的6,126辆,成为三家车企中唯一1月销量环比下滑的车企。不过想来也是,理想 汽车 目前仅有一款理想ONE车型在售,随着特斯拉Model Y开始逐渐交付,理想ONE的特斯拉Model Y正面刚的脚步也是越拉越近,直接的竞争关系,也让理想ONE的优势也将进一步被弱化。
再来看看第二梯队的新势力车企们情况,哪吒 汽车 2020年累计销量突破1.5万辆,同比增长51%。其单月销量也突破3,000辆。今年1月哪吒 汽车 销量2,195辆,同比增长119.3%,迎来2021年开门红。此外,哪吒 汽车 还正在加快全国的渠道布局,截止目前,直营店已经在全国13个城市实现布局。自2020年9月推出哪吒加电服务以来,哪吒 汽车 已上线60座智能快充站,1210个快充桩,为哪吒车主提供着便捷加电服务。据悉,哪吒 汽车 在今年还会推出换电版本车型,也在尽可能的贴近市场需求。
哪吒 汽车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勇表示:“2020年 汽车 行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 社会 环境下,哪吒 汽车 通过稳扎稳打,在产品、技术、营销等领域取得快速发展突破。 按照哪吒 汽车 的最新规划,2021年,哪吒 汽车 将推出哪吒V和哪吒U两款车型的年度改款车型,同时还将发布概念车Eureka 03的量产版车型。Eureka 03量产车也将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正式亮相。目前 哪吒 汽车 已完成20亿元的C轮融资,并计划2021年在科创板IPO。
而另外一家较为低调的车企——零跑 汽车 ,在2020年也有很多的看点,其一为它的融资情况,近日零跑 汽车 公布其B轮融资情况,融资金额43亿元,超募逾10亿元。此次B轮融资将支持零跑在产品研发、渠道布局以及品牌推广等方面上的投入。而在B轮之中,零跑已经和合肥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肥政府投资平台也参与了零跑 科技 的B轮融资,后续双方计划将展开更多合作。零跑 汽车 也成为继蔚来 汽车 之后,第二家新势力车企入驻合肥,有了政策的帮忙,零跑 汽车 的背后力量相对稳定,这样对于它上市的确是有临门一脚的助攻。
截止目前,2020年零跑累计销量11,391辆,2020年12月份单月销量突破3,000辆。其中,2020年5月份上市的零跑T03,单车2020年总销量达到10,266辆。其实此前一直没看好零跑 汽车 的用户大有人在,其原因是因为零跑的首款车型S01从外观设计到驾驶感受上相对都不太成熟,在加上它是一款轿跑风格的车型,在市场上一直也属于小众车型,并没有像蔚来ES6,ES8,理想one或者小鹏G3这样讨喜,所以在销量和口碑上也一直处于劣势。
不过随着T03的上市,还是为零跑 汽车 扳回了一些市场口碑,特别是C11出现,可以感受到零跑 汽车 是在和市场打赌的感觉。虽然C11的量产时间被安排在第四季度,但由于车型从外观和配置,性价比极强,从1月起1日开启预售至今,首月预售订单3388台,占总订单量的60.6%,这个数据目前一直在成上升趋势。
这也是零跑 汽车 可以受合肥融资的一大原因之一,而另外方面,产品研发上,零跑 汽车 一直处于新势力车企行业前列,这也是归功于母公司大华的影响。自主研发不仅是新势力车企核心力量的体现,也是资本市场最为看重的部分之一,截止到2020年末,零跑已获得及申报在途专利一共1004项,其中发明专利458项。据悉,零跑 汽车 将在完成Pre-IPO后,于2021年底或2022年登陆科创板上市。
最后来说一下威马,它应该是新势力车企第二梯队中,最快实现上市的车企。1月30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发布公告,称威马智慧出行 科技 (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马”)已具备辅导验收及科创板上市申请条件。这意味着威马 汽车 已完成上市辅导,上交所即将受理其递交的申报材料。威马 汽车 也将成为首家登入科创板的新势力车企。
不过威马 汽车 目前显现的问题也十分的明显,旗下共有3款车型,主销产品威马EX5、EX6以及EX5 Pro版。其实从名字命名上就可以感受到,这次家族车型的延续,主打高性价比,EX5主攻15万-25万元中端车市场,曾经在2019年凭借16,683辆获得了“新势力单一车型销量冠军”。但是没有太大亮点的车型特征,相对单一的特点很难出圈,一旦有其他车企的同级别产品比威马优秀,很快就被拉下销量榜单;而第二款车型EX6主打高端市场,基于STD平台推出EX6系列车型 EX6 Plus 6座版,补贴后28万元起,但上市以来销量表现平平,目前的销量数据显示,去年10月仅卖出了259辆,之后的数据并没有找到准确的,但可以感受到这款主打高端市场的车型并没有冲击成功。原因还是一样,同质化、缺乏亮点,没有差异化的产品力难以出圈。
和与蔚来、理想、小鹏的互联网造车思维不同,威马 汽车 目前相对偏传统,可能和领导层来自传统车企有直接联系,但互联网造车讲究的时效性和用户思维性,让威马的转型时缺乏了品牌形象认知。所以其实威马目前在市场上的口碑都会小于第二梯队的车企。
当然,这也是处于第二梯队的车企们共同的通病,主打用户思维,结合多元化的市场,制造自己的独特性才能在当下的 汽车 市场成功出圈,这一点蔚来和小鹏相对玩的比较好。不知道随着威马科创板上市,对于它目前的营销方式会不会有所改变,如果还是按照过去的方法,销量估计也不会太好看。
终于车企们都熬过了艰难的2020年,虽然大家谁也不想被贴上“最惨”的标签,但我觉得,“最惨”或者“很好”都是别人所定义的,和自己无关,作为一家车企,甚至奔着要去改变中国 汽车 文化格局的车企,必须有前瞻性,当 汽车 工业正在发生变革的时机内,如何找到自我的存在价值太重要,而不是有了资本有了车型,就觉得自己是一家车企了,这并不是 汽车 工业想要表达的东西。
既然决定了要做这个时代的“开创者”,那么就请好好的为当下服务吧。
文/山崎
在国内众多新能源车企中,谁家率先应用了全铝车身?
可能你想不到,答案会是奇瑞新能源。
相比蔚来在2018年才发布全铝车身的ES8,应用全铝车身的奇瑞小蚂蚁早在2017年3月就已上市,甚至早于合资伙伴捷豹路虎的全铝车身I-PACE纯电动SUV。
靠技术起家的奇瑞,在新能源 汽车 领域起步很早,从QQ3 EV到小蚂蚁,再到即将推出的奇瑞新能源蚂蚁,始终坚持技术自研。
如今, 奇瑞新能源将在全新的@LIFE平台上深入发展全铝车身,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发展智能网联电动 汽车 。
8月28日,在夏末高温的北京,奇瑞新能源召开发布会,发布全新@LIFE平台,并开启了该平台第二款车型蚂蚁的预售。
工程师文化浓厚的奇瑞,做出来的@LIFE平台,成色如何呢?
1
全铝车身,不止轻那么简单
@LIFE平台的核心基础,是全铝车身平台。
在即将上市的奇瑞新能源蚂蚁车型上,奇瑞再次将铝型材,应用到了极致。 蚂蚁身上,除了动力电池包底盘护板和车身B柱,其他型材均为铝材。
使用全铝材料制造白车身,为什么?奇瑞能HOLD住全铝平台的技术难度吗?
蚂蚁的白车身
使用铝材打造白车身,好处是减重。 @LIFE平台仅白车身重量,相比传统钢材白车身即可减少30%,而强度却可提升20%。
但使用全铝材料制造白车身,并非没有技术难点。如何提升结构强度,如何提高良品率是两个关键技术难点。
奇瑞新能源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大量采用铝型材的隼⻣型多腔截⾯结构⻋身,在事关安全的关键部位,采用高强度钢。
相比传统车采用的钢板,铝型材具有既轻又强的特点,并可采用数字化设计。通过计算机模拟,可设计出强度更高的结构。
在关键的铝结构件链接方式上,奇瑞新能源选择使用焊接工艺。 在发布会后,《电动 汽车 观察家》补充采访了在发布会上做技术讲解的奇瑞新能源 汽车 工程研究院院长倪绍勇。
据他介绍,铝铸件、冲压铝和型材铝三种型材,在焊接性能差异很大, 奇瑞新能源研究了不同品牌、尺寸、形状下的铝焊接技术,并研发出在线焊接质量监控手段,以保证型材焊接的可靠性。
目前,奇瑞新能源所采用的铝型材焊接技术已具备批量生产能力。 在焊接强度方面,小蚂蚁的焊接符合率在80%左右,而在奇瑞新能源蚂蚁上,这一水平得到提升,达到92%。 在质量上,已与传统钢制车身基本相同。
采用全铝车身的 汽车 ,尽管在减重方面取得成功,但不论是国外豪华 汽车 ,还是特斯拉、蔚来等新能源 汽车 新势力品牌,其车身的安全性往往饱受质疑。
据倪绍勇说, 奇瑞新能源蚂蚁是按照CNCAP 五星级标准设计。目前已在天津中汽中心,按照最新CNCAP标准进行了摸底测试,符合设计目标,正在进一步进行五星加分项的测试。
隼⻣型多腔截⾯结构⻋身,其铝型材的材料利用率可达到96%。更为可观的是,由于采用铝基材料制作白车身,因此@LIFE平台的车型,其铝基车身可回收率可达100%。
@LIFE平台的隼⻣型多腔截⾯结构⻋身
要想达到宣称的96%材料利用率,显然需要强有力技术的支撑,为此奇瑞新能源在制造层面上,采用了增量加工、微量加工和无边料拼接三种工艺。
这三种工艺技术,是奇瑞新能源的技术突破。
除了全铝车身,为了进一步减重,奇瑞新能源@LIFE平台,还采用了高性能复合材料外覆盖件,能有效减重10%-20%。
除了材料和技术工艺上的技术突破,奇瑞新能源@LIFE平台的新突破还表现在制造流程方面。
倪绍勇在演讲中,着重介绍了奇瑞新能源 汽车 工厂的短流程制造工艺。
@LIFE平台短流程工艺
相比传统车企的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 奇瑞新能源@LIFE平台的短流程制造工艺,减少了冲压和涂装步骤,将 汽车 厂的生产制造环节减少到仅有两步流程,焊装与总装。
之所以能减少冲压和涂装流程,正是得益于隼⻣型多腔截⾯结构铝⻋身和复合材料外覆盖件的应用。
应用铝车身,能去掉冲压工艺流程,而采用复合材料则让 汽车 工厂减少了涂装流程。
@LIFE平台能耗与资本投资情况
短流程制造工艺的好处,直接表现为投资与成本的降低。据倪绍勇介绍,仅固定投资方面,奇瑞新能源短流程工艺 汽车 工厂,就只是传统 汽车 工厂的25%,而生产能耗更是能降低至20%。
在整个短流程制造工艺 汽车 生产线上,工位数比传统产线减少50%,能实现人力成本的降低。
2
@LIFE平台不只做纯电动
奇瑞新能源@LIFE平台目前已经产出纯电动的小蚂蚁,蚂蚁两款车型,但在官方规划中, @LIFE平台还可用于生产增程式混合动力 汽车 ,甚至是氢燃料 汽车 。
@LIFE平台的驱动方式
@LIFE平台,可搭载95kw-360kw不同功率的电动机,主要采用后轮驱动,同时可实现四轮驱动。在需要时,可搭配内燃机增程器,实现生产增程式混合动力 汽车 。
在奇瑞新能源的官方规划中,@LIFE平台还可将内燃机增程器替换为氢燃料动力总成,实现在@LIFE平台上生产氢燃料电池车。
@LIFE平台的模块化情况
基于@LIFE平台的模块化特点,未来所有@LIFE平台车型的⻋身结构灵活可变,前后悬、轴距、轮距可调。
在@LIFE平台中,共有前端模块,前舱模块,前悬架模块,前排人机模块,后排人机模块,电池模块,后悬架模块,后端模块共计8个模块。
在电池模块中,可灵活匹配不同电池类型、不同电池容量的电池包, @LIFE平台车型能实现从400km到700km不同续航里程车型的全部覆盖。
在电池安全性方面,@LIFE平台采用自主研发的电池智能管理系统,这是奇瑞新能源具备独家专利的技术。
@LIFE平台的4进1出液冷散热技术
在电池包内部,不同电池模组间存在温度差异,在 @LIFE平台的电池能管理系统中,奇瑞新能源采用更为精准的4进1出液冷散热技术,为电池包设计4个冷却液进入管路,实现电池包不同区域的独立温控。
采用4进1出的液冷管路设计后,能有效减少电池包内部液冷管路焊点,避免冷却液对焊点腐蚀后造成漏液,进而引发电池短路。
3
自主研发“雄狮·智云”系统
在@LIFE平台上,奇瑞新能源研发了新一代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架构技术。
@LIFE平台的总线布局演进计划
2020年是@LIFE平台在电子架构技术上的关键之年,未来@LIFE平台将从传统CAN总线分布式电子架构,向域控制器+以太网+CAN融合式电子架构转变。
支持5G、V2X功能扩展及OTA升级,将成为@LIFE平台新电子架构的发展重点。
@LIFE平台的智能车架构
@LIFE平台将采用“3+2”层进式智能车架构,并且在线控平台方面,已经取得一定突破。
@LIFE平台的线控底盘技术
奇瑞新能源研发的线控底盘技术,实现了线控制动、线控转向、线控驱动和线控驻车。
线控底盘技术,为@LIFE平台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LIFE平台的智慧驾驶
奇瑞新能源通过与中兴强强联合,实现了L2+级智能驾驶,目前已经实现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自动紧急制动、辅助泊车等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同时在智能座舱方面,奇瑞新能源还 未 @LIFE平台打造了“雄狮·智云”系统。
@LIFE平台的雄狮智云系统规划
目前“雄狮·智云”平台陆续引⼊合作伙伴60余个,已有30+合作伙伴的40余个产品被应⽤,12个产品正式进⼊量产环节。
4
蚂蚁能否复制小蚂蚁的辉煌?
在奇瑞新能源@LIFE平台上,已经诞生了小蚂蚁车型。2019年,小蚂蚁共计销售39401台,位列2019年全国新能源 汽车 销量榜第4名。
在8月28日的奇瑞新能源发布会上,@LIFE平台新车蚂蚁正式开启预售。
奇瑞蚂蚁开启预售
蚂蚁是一款纯电动SUV,车身尺寸为4630*1910*1655mm,轴距为2830mm,轴长比61.1%,工况续航里程达到510公里。
蚂蚁两驱版预售价格16万元,高能Pro版预售价格17万元。 在预售期间,线上支付0.1元,可享2.4万元大礼包,包括1.2万元贴息和1.2万元置换补贴。
奇瑞蚂蚁想要复制小蚂蚁的辉煌,并不容易。在这一价位的车型中,强者如云。
新能源 汽车 行业销量前两名的比亚迪、北汽,造车新势力的领头羊车企小鹏、威马,均在这一价位、这一级别上有所布局。
据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为210.2万辆和207万辆,分别同比增长2.3%和4.4%,结束了此前的21个月连降,算是暂时松了口气儿。
不过具体来看,此前被寄予厚望的新能源车市场,表现并没有那么乐观。4月份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8.0万辆和7.2万辆,同比下降22.1%和26.5%。今年一季度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均为20.5万辆,同比跌幅达到44.8%和43.4%。
尽管未来汽车电动化长期向好的局面不会改变,但国内新能源车市场跌幅仍未得到遏制。据悉,在即将于2020年5月22日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不少车企大佬的提案都聚焦在了新能源车身上。
徐和谊: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探索产融结合新模式
很早之前,共享化、智能化、电动化就成了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近年来,车企们也一直在大力推进的电动化与智能化。
“两会”召开前夕,全国政协委员、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提交了《以汽车为新型基础设施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和《以产融结合新模式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行稳致远》两份政协提案。
徐和谊认为,鉴于城市治理的迫切需求与汽车产业的全新发展,有必要融合汽车、人工智能与城市发展,把汽车产业打造成现代智慧城市的新型基础设施,成为智能城市的AI细胞。
与此同时,徐和谊建议政府主导创建动力电池产业引导基金,对全产业链进行创新金融支持,统筹和放大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建议加快绿色金融一揽子工具在动力电池产业链的创新应用,探索绿色债券、租赁、信贷等金融工具在动力产业链的创新应用,加大汽车金融在消费、使用、服务等环节的推广力度,进一步释放消费需求。
一句话点评:这项提议有点大,但不管怎么说,试试总是可以的。
王凤英:鼓励小型电动车发展
在对车不了解的消费者眼中,小型电动车往往被戏称为“老年代步车”,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市场产品鱼龙混杂、产品品质难以得到保障所影响。不过近年来小型电动车技术、品质不断提升,已经逐渐得到了多数消费者认同,市场上也出现了诸如欧拉R1、宝骏E200等明星车型。
另一方面,相比中大型电动车更为经济环保,小型电动车更符合现阶段大城市低收入家庭及小城镇居民短途出行需求和购买能力,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生态价值,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全面小康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看来,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寻求新的增长点助力整个产业持续平稳向上。
针对目前小型电动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王凤英建议,确立小型电动车产品标准;制定以降低能耗为导向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给予小型电动车税费优惠;加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凸显小型电动车优势。
一句话点评:在家庭已有一台车的前提下,小型电动车作为第二出行工具,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尹同跃:建议新能源车核心零部件再利用
早在去年6月份,国务院最新公布的《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中允许将报废机动车的“五大总成”再利用,包括发动机、方向机、变速器、前后桥、车架。不过《办法》主要针对传统燃油车回收,新能源汽车回收办法则将另行制定。
如今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渐增大,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断提升,许多消费者也在关注新能源汽车的回收管理办法,毕竟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残值太低,给车主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建议,国家推动新能源汽车基础高价值零部件延长在役寿命工程,将再制造归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台政策允许整车制造企业回收低续航新能源汽车,经升级改造后视同新车销售;允许回收铝合金及复合材料车身以及电池、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纳入再制造再回收体系。
尹同跃认为,“新能源汽车大约3年就有非常大的技术突破,实际行驶寿命15万公里就面临淘汰与报废,而这些车型的基础核心零部件系统,如电驱动、电机、电池、铝基车骨架等,仍具有很高的重复再使用价值。”
一句话点评:加强重复利用确实有非常大的意义,不过用什么标准进行回收?需要更细致的探讨。
曾庆洪:加快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
目前来看,国内尚未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各企业间技术、资源协同有待提高。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在使用、售后、接受度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发展不够成熟。
随着外资品牌汽车进入中国,将促使行业竞争加快,比如特斯拉看好中国电动车市场的潜力而来华设立超级工厂、带动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链在华聚集。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建议:做好科学规划布局,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加大技术投入,加强我国汽车产业协同,提高新能源汽车整体行业竞争力;加强新能源汽车配套建设。抓住新能源汽车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优势的机遇,带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效发展。
一句话点评:期待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东方好莱坞”。
景柱:建议大力推广混插汽车
当纯电动(EV)增速回归“理性”,插电混动(PHEV)过渡型产品定位则更加现实。事实上, 纯电动汽车还不是消费者的真实需求,电池成本过高和二手电动车残值过低两个问题得不到解决,真实需求难以出现。
不过目前来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很多地方遭到“冷遇”,甚至被拒于新能源汽车政策之外。
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工商联主席、海马集团董事长景柱表示,“在我国‘三纵三横’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与纯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一样,都是重要的技术路线。”
景柱建议,对技术指标符合《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财建〔2020〕86号)要求的插混汽车,给予包括在双积分政策、路权、准购权、政府用车采购等方面与纯电动汽车相同的待遇;保持免征购置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提供政策导向支持与执行保障,鼓励插混汽车用于共享出行和网约车;打破地方保护,取消部分城市设置的地方新能源汽车目录,由国家统一制定目录;鼓励并促进大众消费,对发动机排量小于1.5L的插混汽车免征消费税等优惠政策。
一句话点评: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传统燃油车仍旧占据非常大的份额,即便插混是新能源过渡产品,目前的市场表现也远未达到预期。
方运舟:建议加快出台新能源汽车一揽子支持政策
因新冠疫情冲击而陷入冰点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哪些车企会遭受最直接猛烈的冲击?造车新势力或许领会更深。彼时造车新势力野蛮生长的凭仗,很大程度上便是当时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和扶持。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方运舟表示,建议国家研究出台政策,以支持新能源汽车稳定健康发展。其中,方运舟给出了以下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建议:
1、大力推进对公市场使用新能源汽车。
2、放开城市新能源汽车限购指标。
3、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拓展农村市场。
4、积极推进路权、电价、停车、高速收费等方面给予新能源汽车优
5、延长国补政策退坡时间,加快资金结算。
6、给予金融、税费及资金支持。
7、给予新能源汽车企业专项研发资金支持,助力技术升级。
一句话点评:每一个建议背后都是满满的求生欲,但对于新造车企业来说,期望不能太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太平洋汽车网】锂和钴是制备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基本原料,而铟、镓和硒制成的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电池是充电桩的关键材料。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当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属锂离子电池,其构造可分为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池隔膜、电解液等几部分。从正极材料上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大致可分为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两种。
所谓磷酸铁锂电池,是指用磷酸铁锂作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而三元锂电池则是正极使用镍钴铝或镍钴锰三种材料按一定比例搭配而成的锂离子电池。
1.循环寿命长。实验室中,工程师以1C的充放电倍率持续不间断地进行试验,发现磷酸铁锂电池要经过2000次充电循环才会衰减到新电池状态的80%,远高于三元锂电池的800次。
2.安全性能好。研究表明,磷酸铁锂电池在800°C的时候才会发生分解,且在面对撞击、针刺、短路等情况时不会释出氧分子,不会产生剧烈的燃烧,安全性能高;而三元锂电池在300°C左右就会发生分解,燃烧的概率比磷酸铁锂电池更高。
3.制造成本低。磷酸铁锂电池电芯每瓦时的成本已降至0.7元以下,而三元锂电池电芯成本依然在每瓦时0.9元左右。一个50kWh的动力电池包,使用磷酸铁锂电池电芯,成本可降低1万元。
另外,磷酸铁锂电池不含重金属,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是一种绿色电池。
磷酸铁锂电池最大的弊端,就是能量密度低。当前,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最高只有180Wh/kg,普通产品的能量密度基本只有140Wh/kg。不过,前几天,比亚迪宣布,将于明年推出的磷酸铁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在能量密度上将与现行三元锂电池持平,差不多可达210-270Wh/kg,将可使电动汽车续驶里程轻松突破400公里,完全能满足用户对续驶里程的要求,所以,磷酸铁锂电池此前的最大弊端将消失。
(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问答叫兽)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于2020年5月22日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代表,基于对汽车产业的深度实践和调研,提出四项议案建议,重点关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商用车积分政策、汽车新标准建设等议题,以解决中国汽车产业协调发展与中国汽车产业全球化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突出问题,以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创新与高效发展。
取消NEV正积分结转限制,推动新能源汽车加速发展
《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规定新能源正积分不可结转,在新起草的《办法》修正案中,拟规定NEV正积分可结转,但设置了仅可结转三年,每次结转按50%扣减积分数量和可结转的前置条件等方面的限制。这对于传统车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积极性会造成一定影响。
因此,尹同跃建议取消对NEV正积分结转的相关条件限制,以提高传统汽车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积极性。
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再制造再利用,促进绿色循环经济发展。
当前,新能源汽车大约三年就有非常大的技术突破,实际行驶寿命15万公里就面临着淘汰与报废,而其基础核心零部件系统,如电驱动、电机、电池、铝基车骨架等,仍具有很高的重复再使用价值。
在此背景下,尹同跃建议:
一、国家推动新能源汽车基础高价值零部件延长在役寿命工程,将再制造归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出台政策允许整车制造企业回收低续航新能源汽车,经升级改造后视同新车销售;
三、允许回收铝合金及复合材料车身以及电池、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纳入再制造再回收体系。
制定商用车积分管理办法,促进汽车产业协调发展
当前,中国对于碳排放较大的商用车尚未制定积分管理政策。因此,尹同跃建议打通乘用车和商用车的积分,将轻型商用车(N1类)与乘用车双积分管理办法(基本为M1类车)相融合,统筹制定为轻型汽车双积分管理办法。
商用车是中国在汽车行业的传统优势领域,将轻型商用车和乘用车双积分管理办法相融合,将有利于促进汽车产业协调发展,提高中国汽车企业的地位,为在对外合资合作中争取更多中国利益创造条件。
加强中国汽车新标准建设,推动汽车产业全球化发展
标准之争被经济学家称作“赢者通吃”,谁把握住了标准,往往就把握住了产业,把握住了市场竞争主动权。中国汽车企业要想成为全球化品牌,就必须破解欧美等汽车产业发达国家的市场技术壁垒和严苛的各种汽车标准法规。
因此,尹同跃建议国家统筹针对全球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汽车标准体系与共性技术壁垒进行研究,建立中国汽车的技术新标准,助力中国汽车核心技术实力的进一步突破、升级,促进中国汽车产业的全球化发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