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设有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系统仿真与控制、机械设计及理论硕士点和博士点以及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硕士点等,并设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博士后流动站。扩展资料
中文名: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修业年限:四年专业代码:082004一级学科:工学设置背景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培养具备飞行器动力装置或飞行器动力装置控制系统等方面的知识,能在航空、航天、交通、能源、环境等部门从事飞行器动力装置及其它热动力机械的设计、研究、生产、实验、运行维护和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主要学习有关飞行器动力装置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机械工程设计、实验测试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飞行器动力装置及控制系统的设计、实验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扎实的数学、力学、机械学及电子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飞行器动力装置或飞行器动力装置控制系统的原理和结构的设计和分析方法;
3、具有综合的机械工程设计的基本能力;
4、了解飞行器动力装置的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6、具有从事本专业范围内新技术研究与开发的初步能力;
7、具有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修养,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8、熟悉飞行器动力工程研制与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主干课程
工程力学、工程热力学、结构力学、气体动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电工和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测试技术、航空宇航推进原理、发动机设计等。
实践教学
包括金工实习、工程图测绘、认识实习、计算机应用与上机实践、课程设计(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课程设计、动力装置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验(热工综合实验、自控综合实验)、校外生产实习、毕业设计,一般安排30--35周。
发展前景
有相应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毕业生面向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科学技术等国防科技领域,主要从事飞行器推进系统及热机系统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总体论证、方案设计、实验技术研究及技术管理等工作。2011年攻读研究生比例达56.67%。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
1、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非常好就业。
2、目前开设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的大学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等几个航空类大学。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都是供不应求。就业单位集中在中航工业所属企业。
1、飞行器动力设计:主要是设计飞行器的发动机,打个比方把,比如说你要设计J10的发动机,你就得进行总体设计,气动设计,结构设计,系统设计,强度设计,动力设计,安全设计等等。以下逐个说明下。
a)总体设计:你先得进行总体设计,总体设计包括设计发动机的总重量,发动机推力多大,总压恢复系数,每公里或者每小时的油耗等等。
b)气动设计:发动机是要在空气中飞行的,有高速气流流进去,经过压缩,燃烧,喷射最后产生推力。
c)结构设计:顾名思义,就是要设计结构,就是发动机面所有的能看得到,摸得着的东西,全部要记性设计。
d)强度设计:主要是看自己设计的结构牢固不,强度设计失败的话,发动机可能在空中就会断成散架!
e)系统设计:主要是液压,燃烧,控制等系统设计。
2、动力工程:工程就是与研究对应的,就是说你以后就会搞工程这一行业,工作后会成为工程师,高工等。
目前我们国家的动力方面比较薄弱,急需人才,希望楼主能成就一番作为!
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序号 专业名称 一流本科专业
1 电子信息工程 国家级
2 交通运输 国家级
2019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序号 专业名称 一流本科专业
1 通信工程 省级
2 飞行技术 省级
3 飞行器制造工程 省级
4 飞行器动力工程 省级
5 工商管理 省级
国家级特色专业:飞行器动力工程、交通运输、飞行技术。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交通运输、飞行技术、飞行器动力工程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飞行器制造工程、通信工程、飞行技术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中欧航空工程师、交通运输、交通管理
天津市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飞行技术
天津市品牌专业:交通运输、交通管理、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飞行技术
天津市特色优势专业建设点:交通运输、飞行器动力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工商管理、飞行器制造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交通工程
天津市应用型专业建设点:飞行技术、机械电子工程、自动化、法学、土木工程、英语、物流管理、财务管理
2、中国民航大学专业排名
以下专业由中国民航大学学长学姐实名推荐人数排名,大家同时可以参考推荐指数选择。
排名 专业 推荐指数(人数)
1 交通运输 4.8 (645人)
2 飞行器动力工程 4.7 (586人)
3 飞行技术 4.7 (368人)
4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4.6 (287人)
5 飞行器制造工程 4.6 (280人)
6 电子信息工程 4.5 (258人)
7 通信工程 4.5 (122人)
8 交通工程 4.5 (117人)
9 英语 3.4 (110人)
3、中国民航大学简介
中国民航大学(Civil Avi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是中国民用航空局直属的一所以培养民航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为主的高等学府,是中国民用航空局、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建高校,是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天津市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际航空认证委员会教育会员,国际民航组织升级版航空培训计划正式会员,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高校。
中国民航大学前身是1951年9月成立的军委民航局第二民用航空学校,1956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四航校,1958年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高级航空学校,1963年重组为中国民用航空机械专科学校,1977年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专科学校,1981年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学院,2006年5月30日,更名为中国民航大学。
飞行器动力工程算冷门专业,社会需求量较小。
以下是飞行器动力工程的相关介绍:
飞行器动力工程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飞行器动力工程主要研究飞行器的动力装置及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结构、设计方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涉及数学、力学、机械学及电子学等领域,从而进行飞行器动力装置及控制系统的设计、研究、测试、运行维护等。例如:火箭发动机的维修养护,飞机控制系统的测试,载人飞船动力装置的研发制造等。
航空航天类企业:飞行器动力装置的设计、研究、生产、实验、运行维护; 机械类企业:热动力机械的设计、生产、运维。
以上资料参考百度百科——飞行器动力工程
飞行器设计工程(航天工程)是火箭/导弹总体,飞行器动力工程(航天工程)是火箭发动机
分数不太清楚,主要基础课有高等数学或数学分析、大学物理、理论力学、结构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画法几何、工程制图、机械制图、机械设计、自动控制原理等等。
还要公共课像英语、政治。
然后就是一大堆专业课。
本科毕业一般就到相应的厂里,如当个工艺员。如果分数较高,也能到较偏僻地区的研究所工作。
继续学到硕士,一般能进研究所
为标注的 以后方向主要是航空器,如 飞机
飞行器动力工程主要是维修领域。
而设计工程则是设计为主
2.想学发动机的话就选第一个,“飞行器动力工程”
北航本硕六年半的学姐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专业介绍: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是以航空航天动力,特别是航空发动机为对象,以掌握发动机设计为目标,以培养动力研究和设计人才为宗旨设立的工科专业,同时也是我校最早设立、集中体现航空航天特色的专业之一。航空发动机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目前,航空发动机是技术水平最高、研制难度最大、系统最复杂、只有联合国的几个常任理事国才有能力研制的机电一体化产品。进入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技术之巅、人生之巅将与你近在咫尺!
动力系统是飞行器的心脏,也是推动飞行器一代又一代高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发展航空航天,动力先行”已成为国际航空航天界的共识和航空航天技术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能真正独立研制先进航空发动机的国家只有美、英、法、俄等国。为了适应国家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和国防现代化的需要,在我国已经启动的16项重大专项中,有3项与航空航天动力技术直接相关。
升学:
本专业学生可在“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等硕士点、博士点以及“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后流动站继续深造。
2018年,毕业生的出国/升学率为60%。
就业:
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广,就业层次高,可就业范围包括航空航天系统、民航系统、能源企业、通信行业、高校、军队以及其他外资、民营企业等。近三年本专业本科就业率(含升学)分别为: 2016年99%,2017年99%,2018年99%,且多年出现毕业生供不应求的局面。
就业主要单位包括: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上海)
中航商用飞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
沈阳航空发动机研究所
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
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
航空动力控制系统研究所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南方航空工业有限公司
成都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
西安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