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动力工程 > 正文

北航四系,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导师选择问题。

雪白的小蝴蝶
还单身的导师
2022-12-31 16:09:46

北航四系,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导师选择问题。

最佳答案
开朗的世界
雪白的店员
2025-07-29 14:12:29

多数老师不愿意招女生,因为这个专业更适合男生。当然如果你的专业很对口,原来的学习成绩也很好,对将来的打算也很明确的是搞科研的话,也没问题。

另外,所谓牛人一般都比较忙,没空管学生,也多数不招外校的。

最新回答
谦让的诺言
孤独的枕头
2025-07-29 14:12:29

详情: http://www.xbshw.com.cn/一、工程热物理(080701)

序号 姓 名 职 称 出生年月 学 位 毕业学校 研究方向 导师聘任时间 工作单位 总序号

1 李少华 教 授 1957.04 博 士 西安交通大学 两相流与传热 1992.09.14 东北电力学院 1

2 李振中 教 授 1956.01 硕 士 华北电力大学 锅炉燃烧与环境保护 2002.12.03 国家电站燃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

3 王巍然 副教授 1964.02 博士生 吉林大学 凝聚态物理 2002.12.03 东北电力学院 3

4 辛国华 教 授 1956.07 硕 士 东北电力学院 燃烧理论基础 1994.05.10 东北电力学院 4

5 徐志明 教 授 1959.05 博 士 西安交通大学 节能理论与技术 1997.12.25 东北电力学院 5

6 杨善让 教 授 1938.11   浙江大学 节能理论与技术 1986 东北电力学院 6

7 周振起 教 授 1963.12 硕 士 东北电力学院 节能理论与应用 2002.12.03 东北电力学院 7

二、热能工程(080702)

1 陈向伟 副教授 1960.04 博 士 吉林大学 电站锅炉、节能、环保技术 2005.08.29 东北电力学院 8

2 付大鹏 教 授 1960.08 学 士 北京理工大学 电力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2005.08.29 东北电力学院 9

3 郜时旺 高 工 1972.02 博 士 西安交通大学 联合循环发电技术、气体净化技术、空冷技术 2005.08.29 西安热工研究院 10

4 胡 光 副教授 1950.04 硕 士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 锅炉设备、燃烧、环保应用技术 2002.04.11 东北电力学院 11

5 胡思科 副教授 1958.07 学 士 东北电力学院 供热系统的优化设计与运行调节 2004.04.05 东北电力学院 12

6 黄其励 教 授 1941.01 博 士 日本北海道大学 锅炉燃烧与环境保护 2002.12.03 国家电站燃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3

7 纪宏舜 高 工 1956.05 硕 士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 锅炉燃烧与环境保护 2002.04.11 东北电力科学院 14

8 解海龙 教 授 1954.03 硕 士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 热力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1992.09.14 东北电力学院 15

9 李 勇 教 授 1964.01 博 士 东南大学 热力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1997.12.25 东北电力学院 16

10 李学恒 教 授 1946.02   吉林电力学院 清洁高效燃烧技术 2001.04.19 东北电力学院 17

11 刘东明 高 工 1961.01 硕 士 清华大学 电站锅炉 2002.04.11 东北电力科学院 18

12 卢洪波 副教授 1968.01 博 士 上海理工大学 锅炉技术与环境保护 2004.04.05 东北电力学院 19

13 吕 太 教 授 1957.04 硕 士 东北电力学院 清洁高效燃烧技术 1996.07.05 东北电力学院 20

14 曲振尧 高 工 1957.12 硕 士 山东省委党校 火力发电厂节能与环保技术 2005.08.29 山东滕州电厂 21

15 石志标 教 授 1960.06 博 士 吉林大学 热力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2005.08.29 东北电力学院 22

16 史明伍 高 工 1966.01 硕 士 上海机械学院 电站锅炉技术 2002.04.11 东北电力科学院 23

17 孙 键 教 授 1936.09   吉林电力学校 清洁高效燃烧技术 1992.09.14 东北电力学院 24

18 王 力 高 工 1962.01 硕 士 东北电力学院 电站锅炉技术及流化床 2002.04.11 东北电力科学院 25

19 王 擎 教 授 1964.12 博 士 浙江大学 清洁高效燃烧技术 1999.07.12 东北电力学院 26

20 王金铭 教 授 1955.04   东北电力学院 热力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1996.07.05 东北电力学院 27

21 武晓云 工程师 1963.02 博 士 日本冈山大学 空调节能与环保技术 2005.08.29 东北电力学院 28

22 张艾萍 副教授 1968.02 硕 士 东北电力学院 热力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2002.04.11 东北电力学院 29

23 张炳文 副教授 1953.11 硕 士 东北电力学院 锅炉排烟热量的利用 2002.04.11 东北电力学院 30

24 张永兴 高 工 1957.01 硕 士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 电站锅炉、节能、环保技术 2005.08.29 东北电力科学院 31

25 赵立华 副教授 1964.01 硕 士 北京理工大学 热力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2005.08.29 东北电力学院 32

三、流体机械及工程(080704)

1 郭婷婷 副教授 1973.08 博 士 西安交通大学 流体机械内流的数值与实验研究 2004.04.05 东北电力学院 33

2 周云龙 教 授 1960.09 博 士 西安交通大学 锅炉水动力特性、油-气-水多相流动特性 1992.09.14 东北电力学院 34

四、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080802)

1 蔡国伟 教 授 1968.08 博 士 哈尔滨工业大学 电力系统运行分析 2000.07.05 东北电力学院 35

2 曹国臣 教 授 1954.08 博 士 哈尔滨工业大学 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与继电保护 1996.07.05 东北电力学院 36

3 陈树勇 教 授 1962.00 博 士 电力科学研究院 专家系统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含风电厂的电力系统分析 1999.07.12 《电网技术》杂志社 37

4 邓集祥 教 授 1947.08 博 士 电力科学研究院 电力系统监测与控制 1992.09.14 东北电力学院 38

5 侯 勇 教 授 1965.01 博 士 清华大学 电机与电力电子技术应用 2005.08.29 东北电力学院 39

6 焦邵华 高 工 1972.02 博 士 华北电力大学 微机保护、配电网自动化、电厂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 2005.08.29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有限公司 40

7 兰 华 教 授 1956.01 学 士 吉林工业大学 微弱小信号处理、理论电工 2002.04.11 东北电力学院 41

8 黎 平 教 授 1961.02 学 士 东北电力学院 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 2002.12.03 东北电力学院 42

9 李 娟 副教授 1972.03 博 士 哈尔滨工业大学 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及FACTS研究 2004.04.05 东北电力学院 43

10 李国庆 教 授 1963.08 博 士 天津大学 电力系统安全性分析与控制 1996.07.05 东北电力学院 44

11 李天云 教 授 1945.01   吉林电力学院 电力系统及电气设备状态监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994.05.10 东北电力学院 45

12 李秀卿 教 授 1954.01 硕 士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 电力系统规划 2002.12.03 东北电力学院 46

13 刘耀年 教 授 1951.01   吉林电力学院 配电系统PAS研究、神经网络理论及应用研究 2000.07.05 东北电力学院 47

14 穆 钢 教 授 1957.03 博 士 清华大学 商业化运营条件下的电力系统运行分析 1992.09.14 东北电力学院 48

15 聂宏展 副教授 1962.03 硕 士 东北电力学院 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与继电保护 2002.12.03 东北电力学院 49

16 宋家骅 教 授 1939.11   清华大学 电力系统稳定与控制、配电系统、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 1985 东北电力学院 50

17 王林川 教 授 1955.08 硕 士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 电力系统运行分析 2002.04.11 东北电力学院 51

18 张连斌 教 授 1958.03 硕 士 东北电力学院 微型机继电保护 1994.05.10 东北电力学院 52

19 张文生 副教授 1952.05   吉林电力学院 理论电工、电厂控制及供配电自动化技术 2002.12.03 东北电力学院 53

20 张宇辉 副教授 1962.09 硕 士 东北电力学院 数字信号处理 2002.12.03 东北电力学院 54

21 赵国梁 副教授 1963.12 博 士 日本北见工业大学 输电网络的火力发电机群起停计划问题的研究 2004.04.05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 55

五、高电压与绝缘技术(080803)

1 鲁志伟 教 授 1963.08 博 士 武汉大学 电力系统接地技术、防雷技术、外绝缘合成材料 2000.07.05 东北电力学院 56

2 郑良华 高 工 1964.01 硕 士 东北师范大学 高电压技术、高电压设备 2005.08.29 吉林电力科学研究院 57

六、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080804)

1 崔 实 教 授 1952.02   吉林电力学院 电机故障诊断、直流系统故障诊断及电机节能 2002.12.03 东北电力学院 58

2 党 克 研究员 1960.06 学 士 东北电力学院 机电一体化、发电设备状态监测、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 2005.08.29 东北电力学院 59

3 韩学军 教 授 1953.07 硕 士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 电力系统自动化、计算机控制 1992.09.14 东北电力学院 60

4 任先文 教 授 1954.02 硕 士 东北电力学院 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微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1994.05.10 东北电力学院 61

5 谭敦生 高 工 1956.01 硕 士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 电力电子应用 2002.12.03 东北电力学院 62

6 王建元 副教授 1971.01 博 士 哈尔滨工业大学 电能质量、无功补偿、微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2004.04.05 东北电力学院 63

7 王义军 副教授 1969.01 硕 士 东北电力学院 计算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2005.08.29 东北电力学院 64

8 严干贵 副教授 1971.12 博 士 清华大学 电力系统仿真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2004.04.05 东北电力学院 65

9 曾令全 教 授 1955.01   东北电力学院 电力传动及控制 2002.12.03 东北电力学院 66

10 周 军 副教授 1967.05 硕 士 哈尔滨工业大学 微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2002.04.11 东北电力学院 67

七、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081101)

1 韩 莉 教 授 1956.01 硕 士 东北师范大学 最优化理论及应用 2000.07.05 东北电力学院 68

2 刘广生 教 授 1956.04 硕 士 东北师范大学 最优化理论及应用 2001.04.19 东北电力学院 69

3 王建国 教 授 1963.01 博 士 华北电力大学 智能控制、工程软测量 1996.07.05 东北电力学院 70

八、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081102)

1 陈立军 副教授 1968.05 硕 士 东北电力学院 检测与节能技术 2005.08.29 东北电力学院 71

2 沈继忱 副教授 1954.01 学 士 大连工学院 仪器仪表 2005.08.29 东北电力学院 72

3 孙灵芳 副教授 1970.03 博 士 华北电力大学 智能测控技术及装置 2004.04.05 东北电力学院 73

4 张 锐 高 工 1969.11 硕 士 东北电力学院 工程软测量 2002.12.03 吉林省电力科学院 74

九、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081104)

1 高经伍 高 工 1955.12 学 士 东北电力学院 现代测试技术及仪表 2002.04.11 东北电力学院 75

2 高庆吉 副教授 1966.02 硕 士 东北电力学院 机器人控制、机器人视觉 2000.07.05 东北电力学院 76

十、计算机应用技术(081203)

1 敖丽敏 教 授 1956.02 博士生 东北电力学院 人工智能 2000.07.05 东北电力学院 77

2 陈晓娟 副教授 1970.09 硕 士 东北电力学院 通信与信息系统 2005.08.29 东北电力学院 78

3 陈毓华 教 授 1962.00 硕 士   软件工程及其应用 2002.04.11 美国HP公司 79

4 党德玉 教 授 1950.11   东北电力学院 人工智能技术、专家系统及其应用 1994.05.10 东北电力学院 80

5 金正淑 副教授 1954.06   吉林工业大学 软件工程及其应用 2002.04.11 东北电力学院 81

6 李锡祚 副教授 1963.08 博 士 韩国明知大学 计算机系统集成与电子商务、工作流管理系统 2004.04.05 大连民族学院 82

7 孟祥萍 教 授 1961.04 博 士 东北大学 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应用技术 2002.04.11 长春工程学院 83

8 牛 斗 副教授 1954.01   吉林大学 计算机监视技术与智能仪器 2002.04.11 东北电力学院 84

9 曲朝阳 教 授 1964.01 硕 士 大连理工大学 计算机网络技术 2000.07.05 东北电力学院 85

10 宋人杰 教 授 1963.03 硕 士 东北电力学院 多微机系统的应用 2000.07.05 东北电力学院 86

11 孙增友 高 工 1963.01 学 士 长春邮电学院 计算机与通信 2001.04.19 东北电力学院 87

12 王耀辉 副教授 1964.02 学 士 北京大学 数据库应用 2005.08.29 东北电力学院 88

13 杨英杰 副教授 1956.04   东北电力学院 通信技术及应用 2002.12.03 东北电力学院 89

14 于万钧 讲 师 1966.09 博 士 吉林大学 工组流技术、电子商务支持系统、软件系统体系结构及安全管理、复杂系统建模 2005.08.29 东北电力学院 90

十一、结构工程(081402)

1 甘凤林 教 授 1964.01 硕 士 东北电力学院 工程吊装技术 2001.04.19 东北电力学院 91

2 贾玉琢 副教授 1964.02 硕 士 东北电力学院 钢结构设计理论及其应用 2005.08.29 东北电力学院 92

3 鞠彦忠 教 授 1963.11 博 士 东北工学院 工程结构振动理论与试验研究 1996.07.05 东北电力学院 93

4 孔 伟 副教授 1965.06 硕 士 东北电力学院 输电线路设计 2005.08.29 东北电力学院 94

5 李永平 教 授 1956.11 硕 士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 工程吊装技术 2001.04.19 东北电力学院 95

6 刘士彬 副教授 1963.02 学 士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2005.08.29 东北电力学院 96

7 秦 力 副教授 1970.09 博 士 大连理工大学 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2005.08.29 东北电力学院 97

8 屈成忠 副教授 1967.11 博 士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基于性态与抗震设计 2004.04.05 东北电力学院 98

9 肖 琦 副教授 1962.03 学 士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配筋及组合砌体结构设计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2005.08.29 东北电力学院 99

十二、应用化学(081704)

1 关晓辉 教 授 1962.01 博 士 长春科技大学 水处理技术及应用 1998.12.28 东北电力学院 100

2 李静红 副教授 1964.01 硕 士 吉林大学 光谱分析 2004.04.05 东北电力学院 101

3 李俊文 教 授 1953.06   吉林电力学院 热力设备水处理工程 1996.07.05 东北电力学院 102

4 刘景明 副教授 1963.09 硕 士 华东工学院 环境工程 2004.04.05 东北电力学院 103

5 秦玉华 教 授 1963.03 博 士 吉林大学 化学仪表及监控自动化 2001.04.19 东北电力学院 104

6 孙墨杰 教 授 1967.04 博 士 天津大学 分析测试技术仪器、水处理技术及应用 2003.03.31 东北电力学院 105

7 孙志民 高 工 1959.01 博 士 哈尔滨工业大学 水处理 2005.08.29 吉林市自来水公司 106

8 王德英 教 授 1959.11 硕 士 东北电力学院 金属材料的腐蚀与防护 2001.04.19 东北电力学院 107

9 王海涛 副教授 1968.01 博 士 吉林大学 电有机合成 2005.08.29 东北电力学院 108

10 袁世平 教 授 1945.06   吉林师范大学 水处理技术及应用 2000.07.05 东北电力学院 109

11 张万友 教 授 1957.11 硕 士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 金属材料的腐蚀与防护 1994.05.10 东北电力学院 110

12 张瑛洁 副教授 1969.12 硕 士 东北电力学院 水处理技术 2004.04.05 东北电力学院 111

十三、技术经济及管理(120204)

1 陈庆吉 教 授 1949.09   东北师范大学 技术创新管理 2005.08.29 东北电力学院 112

2 丁乐群 教 授 1948.05 博 士 中国矿业大学 技术经济理论与实物务、电力技术经济、动力经济、电力市场 1993.06.02 东北电力学院 113

3 华 瑶 教 授 1956.01   吉林工业大学 市场营销 1996.07.05 东北电力学院 114

4 李凡生 教 授 1946.12   东北电力学院 信息资源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电力市场、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1994.05.10 东北电力学院 115

5 陆兴发 教 授 1963.12 博 士 东北师范大学 技术进步与创新管理 2002.04.11 东北电力学院 116

6 孙 巍 教 授 1963.09 博 士 吉林工业大学 企业经济学 2002.12.03 吉林大学 117

7 王 欣 副教授 1964.05 硕 士 东北电力学院 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经济 2001.04.19 东北电力学院 118

8 郗伟东 副教授 1964.01 硕 士 东北电力学院 产业组织理论、资本市场 2000.07.05 东北电力学院 119

9 邢跃群 教 授 1948.06   东北电力学院 技术经济、财务会计 2001.04.19 东北电力学院 120

10 姚洁 副教授 1972.06 硕 士 吉林工业大学 技术创新与知识经济 2005.08.29 东北电力学院 121

11 张 杰 教 授 1962.12 博 士 哈尔滨工业大学 运筹学优化 2002.12.03 东北电力学院 122

12 张喜荣 教 授 1963.01 硕 士 东北电力学院 电力经济管理 1996.07.05 东北电力学院 123

13 赵晓彤 高 工 1965.07 博 士 华北电力大学 技术经济分析、发电交易管理 2002.04.11 中国电力科学院 124

英勇的自行车
重要的眼睛
2025-07-29 14:12:29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84名,其中教授36名、博士生导师42名、副教授28名。

98%以上教师具有博士学位,75%以上教师具有海外经历。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曾先后设有电厂热能动力、热工仪表及自动化、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制冷与空调低温技术、核工程与核技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本科专业。

1998年以来,按照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现有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国家级优势特色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三个本科专业。

殷勤的唇膏
糊涂的鞋垫
2025-07-29 14:12:29
我是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最后一届毕业生,从2014届开始能动学院和水利学院合并称水能学院,现院办公楼在扬子津校区知行楼,华扬西路196号。电气工程一共在校研究生多少人这个真不清楚,大概200以下,本科生研究生都在扬子津校区,硕士生导师有陈虹教授等,具体名单可以去扬大官网查询,电气工程专业不是博士点,所以应该没有博导。

超帅的悟空
现实的未来
2025-07-29 14:12:29
动力与能源学院专业介绍

一、学院简介

动力与能源学院创建于1952年,由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航空发动机专业合并而成,命名为华东航空学院航空发动机系。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华航内迁西安,更名为西安航空学院。1957年,西安航空学院与西北工学院合并,成立西北工业大学,更名为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发动机系。1970年,哈军工航空系迁入我校,进一步增强了该系的实力。2003年院系合并,成立动力于能源学院。学院现设有3个本科专业,9个硕士点,3个博士点和1个博士后流动站。本科专业“飞行器动力工程”为首批陕西省名牌专业和首批国防科工委重点建设专业,本科专业“自动化”为首批国防科工委重点建设专业。“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博士、硕士点为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

动力与能源学院现有教职工8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46人,博士生导师21人。设有航空动力工程、热能工程、动力控制工程3个系和中德旋转机械与风能装置测控研究所。拥有“翼型、叶栅空气动力研究”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和“热工程信息处理”国家专业实验室。

学院与世界四家著名航空发动机研制单位(美国联合技术公司、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英国罗.罗公司、俄罗斯航空发动机中央研究院)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成立了“中俄联合适航性研究中心”、“中德旋转机械与风能装置测控研究所”、“中英传热与空气动力学实验室”等研究机构,每年双方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进行人才培养及学术交流。自99年以来,学院科研经费逐年增加,2002年突破2000万元;平均每年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学生的培养质量高,毕业的硕、博研究生在社会上供不应求,很受用人单位欢迎。历届硕、博生就业率100%。就业去向有: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等国防企事业单位;各航空公司、部队、高等院校、著名外资企业、著名国内大型通讯、石化、电力企业等单位。

专业设置:

博士后流动站: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博士点:

1、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2、流体机械及工程

3、人机与环境工程

硕士点:

1、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2、流体机械及工程

3、人机与环境工程 4、工程热物理

5、热能工程 6、制冷及低温工程

7、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8、信号与信息处理

9、环境工程

二、专业介绍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博士和硕士点挂靠在航空动力工程系,是我国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点。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37人,博导13人。本学科设有国防重点实验室一个,国家教委专业实验室一个。

研究方向:

发动机总体设计;推进系统气动热力学;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发动机燃烧与流动;传热、传质与热结构;强度、振动与可靠性;航空推进系统控制理论及应用;测试、热工程信息处理、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特种发动机技术等。

流体机械及工程:

流体机械及工程博士和硕士点挂靠在航空动力工程系,拥有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翼型、叶栅空气动力研究室。现有教授、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10人,博导6人。

研究方向:

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流体机械非定常流动理论与实验;流体机械设计理论与应用;节能与通风工程。

人机与环境工程

人机与环境工程博士点和硕士点挂靠在航空动力工程系。有教授、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12人,博导5名。有国家教委重点实验室一个。涉及三个工程研究中心(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数据采集与处理中心、泵与风机工程研究中心)和三个研究所(环境工程与新能源利用研究所、空调制冷与太阳能应用研究所、城市环境科学研究所)。配备有先进的计算软、硬件设备。该专业以航空、航天、航海等工业领域为应用背景,知识面宽,极具发展前途。

研究方向:

人机环境系统中的热科学;人机环境系统工程与综合设计;飞行器中的环境问题;航行器舱室声环境预测与控制。

工程热物理:

工程热物理硕士点挂靠在热能工程系,现有教授、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12人,博导4人。拥有下吹—引射式瞬态传热风洞,回流式传热风洞,叶栅传热风洞,抽气式传热风洞、旋转传热实验台等较大型试验设备。拥有三维热线风速仪、热成像仪等先进仪器设备及FLUENT等先进的流动传热数值模拟软件。与英国著名的罗尔斯-罗伊斯航空发动机公司、牛津大学在气体动力学及传热学领域结为研究合作伙伴。

研究方向:

工程传热传质;高效冷却及热控制技术;热机气动热力学;工程热力学。

热能工程:

热能工程硕士点挂靠在热能工程系,现有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12人,博导5人。拥有下吹—引射式瞬态传热风洞,回流式传热风洞,叶栅传热风洞,抽气式传热风洞、旋转传热实验台等较大型试验设备。拥有三维热线风速仪、热成像仪等先进仪器设备及FLUENT等先进的流动传热数值模拟软件。与英国著名的罗尔斯-罗伊斯航空发动机公司、牛津大学在气体动力学及传热学领域结为研究合作伙伴。

研究方向:

节能技术和制冷工程;热端部件热分析及寿命增长技术;传热传质及能源利用;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

制冷及低温工程:

制冷及低温工程硕士点挂靠在热能工程系,有教授、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6人,博导2人。现有无氟空调机模拟试验台;吸附材料制作装置;传热风洞;太阳能集热器试验台及全套测试设备。

研究方向:

新型制冷空调系统与太阳能热利用;新型制冷空调系统的结构与控制。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硕士点挂靠在动力控制工程系。有教授、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7人,博导2人。拥有300多平方米实验室,建设有国内唯一的专门进行航空发动机数字电子控制及多变量控制研究的涡扇发动机试车台、航空发动机动态模拟试验台等大型试验装置。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控制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出的硕士研究生30%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其它多数分配到外资著名企业、国内骨干通讯公司、航空航天部门研究机构工作。他们以基础扎实、知识面广、适应性强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研究方向:

现代控制理论及应用;计算机控制、网络化系统控制;非线性及复杂系统控制理论;工业自动化技术;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

高贵的嚓茶
想人陪的天空
2025-07-29 14:12:29
南师大动院研究生辅导员是张玉清老师,她的办公室在仙林校区学正楼518办公室,不过她现在休假在家生宝宝,生完后还有哺乳假········建议你去紫金校区第一教学楼222办公室,那里的老师能帮助你~~~

疯狂的冷风
笑点低的火车
2025-07-29 14:12:29
可以去学校网站找他们的联系方式。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始建于1913年,是上海交通大学历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在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发展史上,创造了许多中国第一:中国最早的内燃机、第一台自动扶梯等等。更为引以自豪的是,新中国的第一艘万吨轮,第一艘核潜艇、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架超音速民航客机??许多都是在学院校友的主持和直接参与下完成的,

在1999年国务院表彰的两弹一星功臣中,钱学森、王希季等均毕业于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改革开放以来,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以创建世界知名学院为奋斗目标,综合实力得到快速提升。

体贴的便当
魁梧的乌龟
2025-07-29 14:12:29
硕士生指导教师

硕士生导师上岗名单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化工过程机械

安源胜 陈进 关凯书 侯峰 华丽 黄志荣 惠虎 蒋晓东 刘长军 刘京雷 栾伟玲 马玉录 潘家祯 施哲雄 涂善东 汪华林 王正东 王国珍 王卫泽 王武生 王学生 夏翔鸣 谢林生 谢苏江 徐宏 轩福贞 于新海 张莉 周先桃 朱大滨 朱冬生 罗晓明 葛晓陵 郝俊文 赖焕新 刘晴岩 王和慧 严晋跃

动力机械及工程

严晋跃 曾为民 黄建国 惠虎 苏永升 涂善东 王国珍 于新海 周邵萍

流体机械及工程

葛晓陵 赖焕新 苏永升 吴吁生 张洪波 周邵萍 覃新川 赵菊娣

热能工程

赖焕新 王学生 徐宏 严晋跃 周先桃 朱冬生

机械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安琦 高志 郭慧 胡以强 林大钧 潘红良 秦宗慧 王小芳 殷勇辉 章文俊 赵祖欣 郑丽华 郝俊文 张修庆 赵菊娣 刘晴岩 轩福贞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高连新 何云 胡大超 季白杨 李英 刘晨阳 汤学华 王庆明 肖民 姚兴军 于忠海 张永康 曹恒 林砺宗 潘红良 王正东 易建军 章文俊 郑建荣

机械电子工程

曹恒 林砺宗 刘长利 刘小成 夏春明 颜建军 章兰珠 郑建荣 高志 易建军 殷勇辉 章文俊

车辆工程

易建军 何云 季白杨 林砺宗 刘小成

力学

固体力学

何录武 刘长虹 马新玲 王和慧 葛晓陵 潘家祯 汪华林

矿业工程

安全技术及工程

刘晴岩 王正东 关凯书 黄志荣 惠虎 蒋晓东 刘长军 栾伟玲 潘家祯 施哲雄 王国珍 夏翔鸣 轩福贞 于新海 曾为民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李宾 关凯书 黄志荣 刘京雷 马玉录 徐宏

参考资料里面有详细介绍你可以参考一下希望可以帮到你

大意的发夹
大方的小土豆
2025-07-29 14:12:29
上海交大的硕博连读生,在开始的时候学院会跟你签订协议,但如果你实在不想念博士,而你的导师也同意,你就可以在研二的下学期申请转硕;但是因为你存在违约,所以交大一般会让你多念一年,然后拿硕士学位毕业。也就是说,你要读3.5年才能硕士毕业。由于交大博士不好毕业,很多硕博连读生,都选择博转硕;而导师一般也不会强迫你读。

PS:以上情况适合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如果是经管院的管科,具体情况我就不知道了,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