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新能源产业 > 正文

深度:预判比亚迪汉EV电驱动系统技术状态

柔弱的招牌
有魅力的信封
2022-12-31 15:56:31

深度:预判比亚迪汉EV电驱动系统技术状态

最佳答案
悦耳的电灯胆
温柔的学姐
2025-07-30 06:17:09

近日,比亚迪汉EV的续航里程和驱动电机等关键技术参数放出,新能源情报分析网就这款车型相关技术状及辐射周边车型的影响态深度研判。

备注:汉EV两驱版和四驱版车型具体参数,以比亚迪官方发布信息为准。

在工信部2020年第二批《新能源车型推荐目录》中,比亚迪汉EV共分为两驱和四驱版并适配相同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总成(能量密度140wh/kg);4驱版的前置驱动电机最大输出功率163千瓦、后置驱动电机最大输出功率200千瓦、最高转速同为15500转/分;两驱版仅配置1台最大输出功率163千瓦的前置驱动电机;四驱版NEDC续航里程550公里;两驱版NEDC续航里程605公里。

综合最近几个月比亚迪持续释放的相关信息看,比亚迪汉EV适配的动力电池总成采用最新的“刀片”式无模组电池封装技术+超级磷酸铁锂电池系统,以安全性为前提的增加低温和高温环境的适应性。

1、比亚迪在用的电驱动技术状态:

有意思的是,汉EV4驱版适配的前后驱动电机有别于2019年-2020年2月在售,使用“e平台”技术解决方案的唐EV、宋Pro EV、秦Pro EV、元EV及e系列车系。

上图为2018年晚些时候,比亚迪官方发布的对于“e平台”技术解决方案体系中,4款不同功率级“3合1”电驱动系统参数对比表。其中120千瓦级“3合1”电驱动总成转速为14000转/分;180千瓦级“3合1”电驱动总成转速为14000转/分。

120千瓦级“3合1”电驱动总成被首先应用在秦Pro EV500车型;180千瓦级“3合1”电驱动总成被应用在唐EV两驱/四驱车型。

上图为2019年7月份,从量产的秦Pro EV500商品车拆解下来的120千瓦级“3合1”电驱动总成技术细节特写。

这台120千瓦级“3合1”电驱动总成铭牌上清晰的标注出最大转速为15000转/分。

上图为2019年8月,笔者拍摄的唐EV四驱版前置180千瓦级“3合1”电驱动总成技术细节特写。无论粘贴的铭牌还是比亚迪官宣,都确认了唐EV四驱版适配的“3合1”电驱动总成最高转速为15000转/分。

2、汉EV四驱版电驱动技术状态预判:

在回过头来看汉EV四驱版电驱动技术状态,前置驱动电机最大输出功率163千瓦、后置驱动电机最大输出功率200千瓦,转高转速同为15500转/分。

虽然比亚迪官方没有发布任何关于汉EV电驱动技术的诸多技术细节,但是比亚迪力推的“e平台”技术解决方案,具备模块化设定便于向其他整车厂出售可快速灵活重组不同技术架构的电动汽车。在比亚迪量产的使用“e平台”技术解决方案车型中,在适配40千瓦级、70千瓦级、120千瓦级、180千瓦级“3合1”电驱动总成同时,为某些改款电动汽车适配了从某个千瓦级“3合1”电驱动总成“延伸”出来的改型。

2018年12月,比亚迪推出了性能更强的秦Pro EV600电动汽车。秦Pro EV600在EV500基础上,适配了1组最大输出功率135千瓦、最高转速15000转/分的“3合1”电驱动总成。实际上,120千瓦级和135千瓦级“3合1”电驱动总成,共享同1个技术状态硬件本体,写入2个技术状态的控制软件。

通过写入不同的控制软件,共享成熟的硬件本体,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并保持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符合比亚迪一贯坚持的 “成熟技术+新技术+适当的车型平台”迭代式发展模式。

新能源情报分析网预判,汉EV四驱版仍然会使用成熟的“e平台”技术解决方案中的高配版“3合1”高用电系统总成,与最大输出功率180千瓦级、最高转速15000转/分“3合1”电驱动总成的硬件本体。

在唐EV四驱版适配的180千瓦级“3合1”电驱动总成基础上,对汉EV四驱版前置驱动电机的降功率、后置驱动电机升功率同时将最高转速提升至15500转/分。

汉EV四驱版的前后驱动电机动力输出策略采用“前轻后重”,带来最大好处就是操控性的直线提升。在铺装路面匀速行驶工况,采用输出功率较小的163千瓦级“3合1”电驱动总成,可以降低百公里综合电耗;在“全油门”加速行驶工况,后置200千瓦级与前置163千瓦级“3合1”电驱动总成协同运作,整车行驶姿态更偏向于性能取胜的后驱车。

需要注意的是,汉EV适配的“3合1”电驱动总成的最高转速提升至15500转/分,意味着100-120公里/小时高速巡航行驶工况,可以获得相对更低的综合电耗。

笔者有话说:

硬件水平发展到一定状态时,软件控制策略的提升,带动的是整车效率的进化。比对搭载2组最大输出功率160千瓦级、最高转速12000转/分“2合1”驱动电机、适配第1代电四驱技术的宋EV四驱版(未量产);搭载2组最大输出功率180千瓦级、最高转速15000转/分“3合1”电驱动总成、适配第2代电四驱技术的唐EV四驱版(在售);搭载最大输出功率前163千瓦级、后200千瓦级、最高转速15500转/分“3合1”电驱动总成、第3代电四驱技术的汉EV四驱版(即将量产),比亚迪电四驱技术的提升与车型集成的能力越发游刃有余。

如果汉EV四驱版电驱动技术确实源自现有技术的升级,那么在不更改硬件、不增加重量前提下,提升了整车操控性能、复杂路况的操控性,在“刀片”式无模组电池封装技术+超级磷酸铁锂的支撑下,比亚迪在2020年及此后推出的中高端电动汽车突破口将再次牵引中国新能源行业的走向。

在2018年,笔者撰写的关于比亚迪技术和整车发展的稿件中明确指出,没有补贴时代,谁能够降低成本同时,提升整车安全性,将会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在即将上市汉EV四驱版上,以安全为大前提的“刀片”式无模组电池封装技术+超级磷酸铁锂电池;降低成本同时提升整车行驶安全的第3代电四驱技术应用,超越了那些仍然纠结于续航里程而忽略跟为重要安全性的其他车型。

当然,“刀片”式无模组电池封装技术与整车结合并不简单,最起码要求适配的车型为正向研发,完全将电池系统“吸纳”至车身焊接底部,利用车辆本身的结构优势为电池系统提供纵向与横向的保护。

综合来看,从汉EV四驱版可以一窥起码3年前的比亚迪电驱动技术、动力电池技术以及整车制造能的最高水平。

更多详细技术解读,将在测试车就位后持续推出。

文/新能源情报分析网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最新回答
还单身的糖豆
贪玩的耳机
2025-07-30 06:17:09

未兼容。

可能因为3.0平台和比亚迪汉ev还无法兼容,正在调试中,后续可能进行推出。

深圳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BYD Company Limited)是一家拥有IT、汽车及新能源三大产业群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创立于1995年2月10日,总部设于广东深圳。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比亚迪已在全球设立30多个工业园,实现全球六大洲的战略布局。

笑点低的店员
听话的汽车
2025-07-30 06:17:09

工信部于近日发布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20年第2批)》(以下简称《目录》),本批推荐目录共有170款车型入围,而相比于今年发布的第一批目录,其中重磅车型频出,比亚迪汉EV/汉DM、吉利几何C、别克VELITE 7、上汽荣威Ei6、合创HYCAN 007等多款新能源汽车悉数亮相。

在这当中,最受人关注的莫过于比亚迪汉,在去年底的广州车展上,比亚迪汉就犹抱琵琶半遮面,如今终于与大众见面,而且又搭载了比亚迪备受争议的“刀片电池组”,那么究竟到底如何?上榜的重磅车型又有哪些创新?看“E车汇”给你详细分析。

01 比亚迪汉EV/DM

此次目录中,备受关注的比亚迪汉正式露出了真容。这一次的新车目录让消费者终于能够一窥究竟。

比亚迪汉定位比亚迪品牌旗舰轿车,该车有EV纯电和DM插混两种版本,而在这当中,汉EV又分为四驱版和两驱版本。两种动力上,EV车型和DM插混双擎车型外观也采用了完全不同的设计。EV车型延续比亚迪概念车E-SEED GT的设计,而DM版本则依旧采用比亚迪 Dragon Face的家族式语言。

汉EV四驱版为双电机,汉EV两驱版为单电机前驱。比亚迪汉EV共有续航里程550km和605km两个版本,而汉DM所搭载的动力电池纯电续航里程为81km。

汉EV长续航版本搭载峰值功率163kW的驱动电机,并且搭载了比亚迪全新的“刀片电池”,该款电池组的能量密度高达140Wh/kg,最高NEDC续航里程为605km。

汉EV低续航里程版本则搭载峰值功率163kW和200kW的前后驱动电机,最高NEDC综合续航为550km。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汉EV采用比亚迪最新“刀片”电池技术,全部重新换为磷酸铁锂材料,并且使用了CTP无模组设计,能量密度140Wh/kg。

而汉DM车型则搭载2.0T发动机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与之匹配峰值功率180kW的永磁同步电机,经推算其搭载的动力电池容量超13kWh,纯电续航里程为81km。

E点评:

在目前三元锂电池占据了绝大多数的新能源乘用车型上,比亚迪也一直没有放弃磷酸铁锂电池,此次“刀片电池”的搭载,也证明了在续航上,磷酸铁锂电池同样能够达到三元锂电池的水平,在成本上则降低许多。这或将也是比亚迪汉在上市之后,能够在价格上力压同类车型的筹码。

02 合创HYCAN 007

作为广汽和蔚来推出的全新品牌,合创HYCAN 007也正式公布了相关信息。新车分别有523km续航里程版本和643km续航里程版本的两种车型,新车车身尺寸为4879*1937*1680mm,轴距2919mm。

此次目录以“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合创牌’”对HYCAN 007进行展示,也实锤印证了产品由广汽新能源智能生态工厂生产。

从本次工信部公布的推广目录可知,广汽蔚来HYCAN 007配备了两种规格的电池组,其中BASE版电池组能量密度为171.00Wh/kg,而PLUS版及TOP版电池组能量密度更是达到180.00Wh/kg。

同时新车采用三合一电驱系统,可以实现更低的能耗。BASE版本的电耗为15.9kWh/100km,综合续航里程为523公里,而PLUS版及TOP版也仅为16.7kWh/100km,综合续航里程为643公里。

其中,523km版本车型搭载的电机峰值功率为135kW;643km版本车型搭载的电机峰值功率为150kW,根据其耗电量可以推算出二者电池组容量分别超过65kWh和80kWh。

E点评:

从亮相开始,合创007和广汽新能源Aion LX的同源之争就没有断绝过。其实从“E车汇”看来,合创品牌集成了广汽新能源生产制造、供应商体系、市场售后服务、经销商网络等方面,和蔚来在创新理念、用户服务等方面各自的优势,从HYCAN 007上,我们也可以看到两者的优势融合,其实把合创007当做一个全新的产物又有何不可?

03 别克VELITE 7

别克VELITE 7是别克在中国汽车市场推出的首款纯电动SUV车型,外观方面延续别克VELITE 6的造型设计语言,新车定位小型 SUV,车身尺寸为 4264*1767*1616(1618)mm,轴距为2675mm,未来或将与比亚迪元EV展开竞争。

相比于其竞品车型东风本田X-NV,别克VELITE 7在车身尺寸上有一定优势。除此之外,别克VELITE 7的外观与别克品牌燃油车的有一定区别,前脸部分采用了封闭式设计,贯穿整个前脸的双横幅镀铬饰条与两侧大灯相连接,而尾部也采用了贯穿式尾灯的设计,与前脸相呼应。

动力方面,别克VELITE 7搭载了来自LG的峰值功率为130kW驱动电机,峰值扭矩360Nm,最高时速可达145km/h。新车搭载了能量密度为133Wh/kg的三元锂电池组,NEDC工况下综合续航里程可达500km。

E点评:

通过尺寸以及车身设计上就可以看出,别克VELITE 7源自于别克旗下昂科拉车型,这也是别克在新能源领域推出的首款纯电SUV车型。相比于定位跨界的VELITE 6来说,VELITE 7提供了更多一种的选择。而同样参考本田同级别竞品的价格,VELITE 7上市后基本可以确定,价格会落入20万元内,而续航500km,又成为了其最大的优势。

04 吉利几何C

同样在《328批次新车目录中》,吉利几何品牌推出了第二款车型几何 C。据了解,新车将搭载吉利旗下最新智能网联技术,有望成为全球首款量产无人驾驶纯电SUV。

据“E车汇”了解,这台车是几何汽车首款搭载吉利研发的"智感循迹无人驾驶系统"的车型,可以结合车端、云端、场端的系统,未来还可以搭载5G技术结合全路况和场景的道路情况实现自动驾驶,实现室外室内自主泊车供能,在自动驾驶技术上它也是可以持续迭代升级,基于L4级别的自动驾驶标准研发而来,不断提高技术,这也是吉利首款拥有此项技术的量产新车。

几何C将基于吉利纯电专属GE2.0平台打造,其搭载的电机来自日本电产,最大功率为150kW,峰值扭矩为310N·m。电池采用三元锂电池组,由宁德时代生产。

可分为两个续航版本,其中长续航版车型的NEDC续航里程为520km,电池能量密度为183.23Wh/kg,百公里工况耗电量为14kWh/100km;标准续航版车型NEDC续航里程为400km,电池能量密度为160.25Wh/kg,百公里工况耗电量为13.9kWh/100km。

E点评:

作为吉利在纯电动领域布局的全新品牌,全新几何C的曝光标志着吉利正式开启了迈向5G时代的全新车型。在续航上没有一味的攀高,反而是在智能驾驶方面,想要超越所有竞品车型。不可否认的是想要真正实现官方宣称的L4级无人驾驶的客观因素仍然亟待完善,5G建设也需要全面铺开。但是OTA的存在让这在成熟之时可以快速变为现实,或许哪天一个推送,就有了惊喜也说不定?

05 荣威Ei6

工信部公布的新能源车型推广目录中,“E车汇”还发现了荣威纯电动轿车Ei6的身影。新车最大的亮点在于电池及续航能力方面。

根据目录信息可知,新车搭载的为三元锂电池,除了拥有超大的电量容量之外,还拥有超高的电池能量密度。新车的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达到了惊人的180.1Wh/kg,远超国内电车140-160Wh/kg的平均能量密度。

此外,配合上汽荣威自研的电池管理系统,使得新车的工况条件下百公里耗电量仅为12.6kWh/100KM,这也给新车带来了高达605KM的超长续航里程。

E点评:

目前,上汽荣威布局了ERX5、Ei5以及MARVEL X三款纯电动车型,综合续航里程最大为420km。荣威Ei6在NEDC工况下的续航里程可达605km,相比目前在售的车型有了很大的提升。相比于同级别的比亚迪秦Pro EV、广汽新能源Aion S以及几何A等竞品,在续航里程上颇具优势。有消息显示,荣威Ei6的售价将到15万元区间,有着605km续航的Ei6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相当具有吸引力的。

06 新款朗逸纯电

去年8月底,上汽大众推出了旗下首款纯电动轿车朗逸纯电,但是现款朗逸纯电车型NEDC续航里程仅为278km,所以在此次的第二批目录上,我们也见到了朗逸纯电的改款车型。

新款朗逸的动力电池电芯由国产电池巨头宁德时代提供,其能量密度也要比现款更高,达到了140Wh/kg,同国内的主流电动车电池指标接近。同时,NEDC续航里程相应提升至346km,综合工况能耗为13.2kWh/100km。

动力方面,新款朗逸纯电沿用大众APP290国产电机,最大功率为100kW,峰值扭矩为290N.m。最高时速150km/h,匹配固定齿比电动车单速变速箱,同时带有“标准、经济、经济+”三种驾驶模式可供选择。尺寸方面,新车与现款车型保持一致。

E点评:

整体来看,新款朗逸纯电车型,最主要的变化为大幅升级了老款车型的续航里程,并且新车还有大众朗逸“神车”光环的加持,可以预见的是,上市之后,新车将会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阔达的石头
安详的电源
2025-07-30 06:17:09

1、特斯拉Model 3 指导价:26.57-41.98万元

特斯拉一直致力于纯电动汽车领域的发展,在全球享有很高的口碑,特斯拉Model 3作为特斯拉电动汽车的入门车,官方指导价为26.57-41.98万元,拥有超强的动力,纯电续航里程在600km,比大多燃油汽车表现都要优秀,算是口碑最好的新能源汽车。

2、沃尔沃XC60新能源 指导价:52.79-60.59万元

沃尔沃XC60新能源采用插电式混合动力为能源,官方指导价为52.79-60.59万元。沃尔沃XC60新能源的安全性能是非常优秀的,毕竟安全是它的金字招牌,它的外观设计得非常时尚,配置非常丰富,动力足够但是续航里程较小,但总体口碑还是非常不错的。

3、比亚迪-汉EV 指导价:22.98-27.95万元

比亚迪-汉EV的上市是比亚迪新能源迈向中高端的标志,它的官方指导价为22.98-27.95万元,比亚迪-汉的车身简洁大气,有着速度和力量的结合,作为B级车,它的车身尺寸还是比较长的,有着较为充裕的内部空间,纯电续航里程达到605km,非常的高。

4、红旗E-HS9 指导价:50.98-72.98万元

红旗E-HS9是一款大尺寸的豪华纯电动suv,官方指导价为50.98-72.98万元。红旗E-HS9的外观简直是外貌协会的必备,它的辨识度非常高,车内用料十分豪华,空间布局也相当充裕,再加上车身的高科技配置和超强的纯电续航里程,深受国内消费者追捧。

5、蔚来ES8 指导价:46.80-62.40万元

蔚来ES8的定位是7座suv市场,官方指导价46.80-62.40万元,它是一款高性能的纯电动suv,车内空间充裕,可以根据需求采用7座或者6座的布局,纯电动力非常强劲,最大输出功率达到400kw(554ps),续航能力不俗,最高里程达到580km。

苹果玉米
聪慧的水壶
2025-07-30 06:17:09

比亚迪「E平台」是摆设吗?

新能源 汽车 可以分为三类,分别为:

在传统车企中的比亚迪 汽车 被视为新能源 汽车 的技术标杆,但也总被认为只能打造“油改电”的车辆;然而这种说法是片面的,虽然早期比亚迪没有打造电动 汽车 的模块化造车平台,不过电车也并不都是油改电。

比如E6和腾势系列是以梅奔开发的底盘,套用比亚迪的三电技术,虽然没有形成模块化但也是针对开发的平台;真正的“油改电车”其实是早期的秦和唐,这些车的重心是DM2.0/3.0,EV版本确实是“改电”。所以同款车的DM/EV版本的驾驶感受是有区别的,甚至这些车还得打造燃油版,产品线跨的领域过大不仅影响了不同版本车辆的驾驶品质,同时也影响了王朝系列的品牌形象。那么打造纯电平台也就很有必要性了,于是e平台应运而生。

【33111-e平台】是为纯电动 汽车 打造

e平台是一个比较有特点的电驱平添,比如高压三合一实现了体积减少40%、重量降低25%、功率密度提升25%,更重要的是制造成本下探43%;所以也才会有价格越来越低的秦/宋PLUS EV,至于这些车的混动版可不是油改电了,而是使用DM-i架构打造的混动车,概念与e平台的EV版本是不同的。

汉唐性能版使用的则是DM-p,这也不是所谓的“油改电”或“电改油”;即便架构有神似或相通之处,但模块化和平台造车也不能改变车辆的基础特点,电车与混动车也并无本质的区别。

e平台除了高压三合一以外,还有驱动三合一、高度集成电路、刀片电池组、Dilink智能车机等,其中刀片电池主要针对纯电 汽车 ,以及DM-i架构的代步混动车,DM-p仍旧以镍钴锰酸锂为核心,这也是三套架构的区别所在。重点是e/DM-i平台使用的这种磷酸铁锂电池,还要实现空间占用最小化、乘坐空间最大化和车辆性能最优化三点,这与主攻性能的DM-p也是不同的取向。

不过不论哪个品牌的“ 汽车 平台和架构”,核心因素其实都是为了降低研发与制造成本,实现总成与零部件的高度共享;对于市场而言其优势在于逐步降低车辆价格,对于车企而言当然是合理控制车辆利润,所以有些时候不需要过于纠结车辆是否为“平台化的产物”,MQB/TNGA都不是平台化的 汽车 嘛,水平又如何?

e平台的问题不在于技术,而在于产品规划!

比亚迪e平台可以打造出从A0级到D级的各类车型,于是比亚迪又“懵”了;比如该平台初期打造的轿车从e1到e3几乎没有一辆走量车,e1全新平台套用了F0的外壳,不论技术新不新、车辆看起来都已经“老”了。e2设计感尚可,e3强行拉出尾箱则显得相当奇怪,这种设计水平的车想要热销除非对手不搞外观设计。

这些车确实没有竞争力,好在比亚迪又误打误撞的打造出了汉EV;这辆C级轿车以高性能或长续航,配合e平台的技术实现了热销,现在是国产中高端轿车唯一能实现月销量破万的存在,在没有品牌号召力的前提下,也做到了竞争力不输BBA、凯迪拉克、红旗等豪华 汽车 品牌。

然而在汉EV热销之后似乎产品规划又有些奇怪,比如EA1的推出着实有些看不懂,车辆的尺寸没有优势、设计风格比较呆萌,性能标准曾经暗示会打造高性能车;但是市场需要的是一辆普普通通但是可以足够好看与稳定的代步车,不是所有的电动 汽车 都需要高性能,不过e系列的 汽车 似乎将冲击高端视为己任,也许打造出的车的定位可能还是不太合理。

这就是比亚迪的问题所在了,在技术研发方面确实有很强的实力,研发成果也是可圈可点;但是这些成果不能理想的在车上体现出来,宣发方向也像“谜”一样令人难以理解。比如比亚迪汉的“汉为观止”想要说明什么?技术流的车企就谈技术,想要谈传统文化也得不能搞出这种令人难以理解的词汇。

重点:现阶段比亚迪的重心还是放在了王朝系列,这个系列已经以插电互动弄技术而深入人心,所以难免会给人一种“油改电”的印象;在纯电领域e网也没有什么作为,那么在纯电阵营即便面对新造车品牌中的小鹏、蔚来、特斯拉也会显得被动。

未来的比亚迪也许可以借鉴长城和吉利 汽车 的模式,王朝系列独立品牌对标WEY和领克,e平台的车辆也独立品牌对标极氪,将技术平台与品牌匹配,误解也许会更少、品牌形象也能够更理想了吧。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孝顺的宝贝
风中的书包
2025-07-30 06:17:09
五菱与特斯拉或许没想到,2022年一开局,比亚迪会在新能源市场跑得那么猛。乘联会数据显示,去年1-2月,比亚迪、五菱、特斯拉累计销量在3万辆至5万辆的水平上,三者之间的差距并不大。但是到今年,比亚迪前两月销量逼近18万辆,较去年同期暴增489.9%,而五菱前两月累计销量约5.8万辆,特斯拉中国约4.3万辆,对比之下,比亚迪在销量上已明显将五菱与特斯拉甩在了身后。

实际上,进入2022年以来,新能源车企都面临同样的难题,如新能源补贴进一步退坡、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芯片短缺、电池供应紧张等,近期还有不少品牌为此上调新能源车售价。比亚迪分别在1月和3月两次官宣涨价,但从销量来看,这些因素并没有阻挡比亚迪持续增长的态势,反而持续锁定了国内新能源汽车销冠的位置。那么比亚迪相比去年同期为何能实现暴增?谁在买?比亚迪又都卖到了哪?

插混、纯电终端销量均呈扩大趋势

根据最新的终端销量数据,比亚迪今年2月终端销量约为7.0万辆,前两月累计销量约为15.5万辆。而分类别来看,插电混动前两月销量约7.4万辆,纯电动约7.0万辆,燃油车约1.2万辆,这样来看,比亚迪的插电混动与纯电动旗鼓相当。

除去燃油车,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前两月终端销量约为14.3万辆,相比去年同期约2.9万辆增长389.3%。从下图亦可以看到,相比去年同期,比亚迪插电混动和纯电动汽车终端销量均呈现扩大的趋势。

究其原因,数据上最直观的是比亚迪今年在售的新能源汽车数量增多。去年同期,比亚迪有终端销售数据的纯电动车主要是e系列、汉EV、秦EV、宋Pro EV、元EV等共14款,而从今年前两月看,比亚迪纯电动新增海豚、秦PLUS EV、宋PLUS EV等车型,有终端销售数据的纯电动车型共有18款。

在插电混动领域,比亚迪去年同期仅推出了6款DM车型,而今年前两月,比亚迪已经有秦PLUS DM-i、宋PLUS DM-i两款DM-i车型在售,由此比亚迪插电混动矩阵扩充至8款车型。

另外,比亚迪终端销量走高背后不仅是产品数量的变化,还与单一车型终端热销的状态有关。举例来说,今年1-2月,秦PLUS DM-i和宋PLUS DM-i单月终端销量均超过1.1万辆,这两款车型在国内插电混动市场位居前两位,两款车型相加已占插电混动市场47%的份额。另外在插电混动市场前十车型销量排名中,比亚迪有5款插混车型入围,而这5款车型共占据国内插混市场约70%的份额。一个无需争议的事实是,比亚迪DM-i系列车型的推出继续稳固了比亚迪在插混市场的地位。

而DM-i车型之所以能够热销,有观点认为,与DM-p主打运动和高性能不同,DM-i系列车型主打经济实用,以目前已开启预售的比亚迪汉DM-i为例,其百公里亏电油耗低至4.2L,NEDC纯电续航最长可达242km。另外,比亚迪致力于将DM-i车型打造成“与油车同价”,目的是与燃油车相比,DM-i车型在使用层面具备一定性价比优势。

比亚迪不只是依靠插电混动,其纯电动车在整体销量上与插电混动旗鼓相当。就具体车型而言,今年前两个月,比亚迪海豚月度终端销量分别为9728辆和6183辆,虽然相较去年12月破万辆有所回落,但依旧在10万级纯电细分市场保持了销量领先。紧随其后的是汉EV,数据显示,汉EV前两个月累计终端销量为13498辆,相比去年同期增长29.6%,始终在国内中大型纯电轿车细分市场中保持领先。

据悉,在现有产品布局基础上,比亚迪今年还将在王朝网上市汉DM-i、汉DM-p和2022 款唐EV等新车型,海洋网上市驱逐舰、海豹、海鸥和海狮等车型,高端品牌上市腾势等车型,这样来看,今年比亚迪多款新车型蓄势待发。

个人用户占比近90%

据终端销量数据,按所有权分类,比亚迪个人用户今年前两月销量约为13.9万辆,占比89.65%,而这一比例已经高于新能源整体市场的个人用户占比水平。相对之下,比亚迪出租租赁和单位用户终端销量占比并不大,分别为5.53%和4.82%,其中前两月出租租赁销量为8579辆,单位销量为7482辆。

分车型来说,2月终端销量个人用户购买最多的车型是宋PLUS DM-i,数据显示,2月宋PLUS DM-i个人用户销量为12926辆,考虑到2月工作日较少且恰逢春节假期,这样的终端销量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宋PLUS DM-i的实力。在其之后,2月受个人用户青睐的车型依次是海豚、唐DM、汉EV、秦PLUS EV等车型,对比之下,比亚迪新能源车型的Pro版和PLUS版更受个人用户的青睐。

而在出租租赁和单位用户方面,这两类用户虽占比亚迪份额较小,但其销量基数较大的情况下,这两类用户的终端销量并不少。数据显示,2月比亚迪单位用户终端销量为3521辆,其中单位用户上险车型的前五个依次是比亚迪e2、秦PLUS DM-i、汉EV、海豚、秦PLUS EV。

比亚迪2月出租租赁共有815辆,其中主要用于出租租赁的车型并非是比亚迪D1,而依次是秦PLUS EV、秦PLUS DM-i、秦EV、汉EV以及比亚迪e2等。从上述所有权来看,无论是个人、单位还是出租租赁,比亚迪DM-i、汉EV、秦PLUS EV等车型受众率比较高。

此外,就卖到哪儿而言,比亚迪有终端销量数据的城市有299个,其中销量较高的前五城市依次是深圳、上海、广州、重庆、西安,今年1-2月,比亚迪在深圳和上海终端销量均超过8000辆,其次广州也与前面两座城市有3000余辆的差距。由城市分布来看,比亚迪终端消费更偏向于一线城市及新一线城市。

综上而言,比亚迪凭借更广泛的城市受众,其纯电加插电混动正呈快速增长之势。华创证券此前研报指出,2022 年仍是比亚迪产品周期强势年份,其预计比亚迪2022年主要增量将来自于海豚、海狮、海豹、海鸥等海洋网车型以及高端品牌。研报认为,比亚迪今年纯电动汽车销量有望达到60万辆,插电混动有望达到90万辆,全年比亚迪很有可能冲刺150万辆销量。

神勇的海燕
追寻的蛋挞
2025-07-30 06:17:09

新能源汽车热销排行榜是北汽EU系列、比亚迪元EV、比亚迪E5、比亚迪唐 DM、吉利帝豪EV。

1、北汽EU系列

北汽EU系列在2019年上半年的累计销量为49076辆,较2018年上半年的3054辆增长达到了1506.9%在2019年6月的单月销量为17916辆,较2018年6月的1477辆增大达到了1113%。从数据上来说,虽然北汽EU系列的销量大部分来源于网约车以及其他租赁平台。

2、比亚迪元EV

比亚迪元EV在2019年上半年的累计销量为43108辆,较2018年上半年的1917辆增长达到了2152.5%,同时也是这次前五榜单中累计增长最高的车型。不过在单月销量方面,比亚迪元EV在2019年6月的单月销量为6553辆,排名第三。

3、比亚迪E5

比亚迪E5在2019年上半年的累计销量为29871辆,较2018年上半年的15791辆增长了89.2%。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E5在2019年6月的单月销量仅仅只有3793辆,排名第十。较2018年6月3845辆的销量下降了1.4%。

4、比亚迪唐 DM

比亚迪唐 DM在2019年上半年的累计销量为24258辆,较2018年上半年的3120辆增长了677.5%。可惜的是,在2019年6月的单月销量方面,比亚迪唐 DM并没有进入前十。就个人感觉而言,这辆车的外观设计还是动力方面都很不错。

5、吉利帝豪EV

吉利帝豪EV在2019年上半年的累计销量为23715辆,较2018年上半年11299的销量来说增长了109.9%。在2019年的单月销量为4465辆,较2018年6月单月销量的2433辆增长达到了83.5%。不过在单月销量的排名并没有累计销量乐观,下滑到了第7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