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新能源产业 > 正文

钴在新能源汽车中的作用

安详的发卡
自然的云朵
2022-12-31 15:48:32

钴在新能源汽车中的作用

最佳答案
眯眯眼的龙猫
玩命的短靴
2025-07-30 22:27:10

1.钴作为一种稀有金属材料,是新能源汽车电池的重要组成材料。目前新能源汽车发展越来越猛,对稀有金属钴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所以目前全球钴含量处于稀缺状态。

2.新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太阳能汽车等。这些车辆对环境更加友好,并且使用非常规的车辆燃料作为动力源。其中,混合动力汽车是指同时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驱动系统的汽车,由多个驱动系统提供汽车的驱动。因此,目前新能源汽车大多采用混合动力的形式。车辆启动时使用电力启动,电力不足时使用燃油作为车辆的动力源。灵活的电源切换使得混合动力汽车越来越受欢迎。

最新回答
魔幻的宝马
清爽的萝莉
2025-07-30 22:27:10

钴价持续发力一年半价格涨幅近六成,出现如此大涨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钴是新能源汽车的必备材料,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巨大,间接提升了钴的需求量;

2.钴的供需发生变化,钴需求不断增加,供给没有增加反而减少,这就会导致钴的价格上涨;

3.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了有色金属价格的上涨,钴也受到了影响,从而出现大涨。

很多人对钴这种小金属不是很熟悉,但最近钴这种小金属却是非常的火,主要原因就是钴最近一年多时间涨幅非常大,钴的上涨有非常强的逻辑,这种上涨是刚需造成的,这也是钴的价格上涨能够持续的原因。钴是新能源汽车的必备材料,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间接提升了钴的需求,钴受到疫情影响,没有办法加大生产,供给没有发生变化,这就导致钴的上涨成为了必然。

一、钴价格上涨是因为供需发生变化

经济学告诉我们,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是供给和需求,当供给不变,需求不断增加,价格上涨是必然。钴也是这样的情况,新能源汽车需要钴,从而提高了钴的需求量,疫情影响下,钴没有办法增加产量,这就导致了需求增加,供给不变,钴的价格自然就会上升,这是钴上涨的原因之一。

二、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了钴的价格上涨

疫情期间,很多国家都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会推动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钴也是受到有色金属上涨影响,从而钴价一年多时间,上涨了近六成。

三、钴的上涨有基本面的支撑

钴能够持续性的上涨,这说明钴的上涨逻辑非常强,不是炒作,钴的需求是在不断增加,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刺激了钴的价格,这些因为能够支撑钴价持续上涨,这也是钴能够上涨一年多的原因。

灵巧的龙猫
友好的夏天
2025-07-30 22:27:10

锂和钴是制备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基本原料,而铟、镓和硒制成的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电池是充电桩的关键材料。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

因国家不同其提法也不相同,在日本通常被称为“低公害汽车”,2001年以日本国土交通省、 环境省和经济产业省制定了“低公害车开发普及行动计划”。

该计划所指的低公害车包括5类,即:以天然气为燃料的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以甲醇为燃料的汽车、排污和燃效限制标准最严格的清洁汽油汽车。

无情的大船
悲凉的小松鼠
2025-07-30 22:27:10
如果不是偶然在股市狠赚了一笔,股民老张可能永远不会认识一种叫“钴”的东西。虽然近期中国股市并不景气,但几只带有“钴”字的股票却一路走高,今年A股第一个交易日,也正是在钴概念的带动下“涨”声一片。

同样,在现货市场上,钴的价格从去年至今已翻了一番。今年3月,国内主要有色金属现货市场金属钴报价均价超过60万元/吨。而在一年前,一吨金属钴的报价还不到30万元。

钴与新能源汽车共舞

钴,这种灰白色、并不起眼的金属价格一路狂涨,为投资者和投机客提供了无数获利机会。

在2018胡润全球富豪榜上,多位来自新能源行业的富豪进入,背后的钴和锂功不可没。

其实,早在2008年到2016年,钴的价格一直比较稳定,甚至由于过于小众,一度被忽视。

那么缘何在近期出现爆发性增长?不难发现,钴价的飙升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井喷有着非常密切而统一的步伐。

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金属元素,钴广泛应用于电池材料和合金制造领域,也是三元锂电池的必备原料。而三元锂电池是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主流,目前还没有可替代品。

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随着各国相继给出禁售燃油汽车时间表,大大加快了电动汽车的发展速度,对钴这种电池阴极成分的需求也直线上升。

由此可见,三元锂电池是拉动“钴”需的最大动力。仅2016年,中国80%以上的钴需求来自电池领域。

另据分析预计,到2025年钴需求将达到20万吨以上。

数据显示,全球已探明钴的资源量是2500万吨,储量720万吨,储量高度集中在刚果(金)、澳大利亚和古巴。这3国储量就占到了全球总储量的70%。而中国储量仅为8万吨,占全球储量的1.1%。我国近90%钴原料进口量来自刚果。

与预期的需求相比,钴的稀缺性一下就凸显出来了。

前不久,全球最大的电池原材料供应商、矿业巨头瑞士嘉能可首席执行官伊万•格拉森博格称:“如果钴全部落到中国公司手里,那么就别想再看到欧洲产的电动汽车”。不难听出,伊万•格拉森博格的言外之意就是:谁拥有了钴,谁就掌握了电动汽车的命运。

在投资市场雀跃飞舞的“钴”,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被争得头破血流。

继石油和稀土之后,一场夺“钴”大战正在全球激烈地展开,不少车企与电池厂商也已纷纷布局,一时间硝烟弥漫。

宝马、大众等在布局新能源汽车的同时,还向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的钴资源端延伸,以此保证原材料供应。

大众则表示目前正在推动建立一个长期的供应合同保障,从而避免材料出现短缺。去年12月初,大众已经邀请钴原料生产商到沃尔夫堡总部展开会谈。宝马也正与钴等电池原材料供应商们举行会谈。

电池的烦恼

一直以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受制于电池的续航里程、安全性等重要因素制约。除此之外,电池的高成本也是新能源汽车的一大心病。

“目前动力电池的研发和制造投入都是非常高的,光电池成本可能就占了车子成本的一半以上”。爱驰汽车一位专业人士表示,这主要因为目前新能源汽车还处于市场培育期,产量并不很大,加上电池所需的原材料价格过高,导致了前期投资的分摊费用非常高。

而钴价走高对电池价格影响非常大。这位专业人士算了一笔账。现在1KWh三元电池的成本是1200元左右,钴成本占比约10%。

尽管价格一路走高,但仍然有钱难求一“钴”。

国内最大的钴供应商之一的华友钴业销售部门的工作人员透露,现在下订单,差不多要等两个月才能拿到货,而且要先付款。

格林美、华友钴业、金川集团三家占据了这个市场的半壁江山。从供应上看,格林美的情况和华友钴业类似。该公司一个人士同样表示,货量并不大。

因此,当人们惊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之时,也有声音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红利,有很大一部分被国外原材料商拿走了。

“钴的价格上涨,其实也跟国外生产方有意识地提高定价有关。” 一位证券行业分析师表示:钴的主要生产商都在国外,定价权也在国外的生产方手上。

另外一个业内人士同样认为,钴矿资源现阶段仍是寡头控制,从供需来看,钴供给短期其实并不存在缺口,但卖方市场导致出货量及定价权在矿端。

作为全球最大的钴生产国,日前,刚果(金)议会通过了新的采矿法草案,钴被归为战略金属而将被收取5%的专利税。

不受制于“钴”

尽管夺“钴”之战打得火热,但国内一些生产新能源的主机厂表示:对此并不需要过多担心。

虽然目前钴等原材料价格上涨传导至了动力电池生产厂家,但国内动力电池这块存在产能过剩情况,其电池价格甚至有略微下行态势,所以汽车整车厂家暂时并未有钴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

除此之外,随着电池技术升级,现在很多厂商已经减少钴的用量来降低生产成本,“现在622型或811型三元都在降低钴的比例。”爱驰汽车的这位人士指出。

高企的成本,也倒逼动力电池企业在提高电池能量密度的同时降低成本。该人士坦言,“钴”作为稀有金属,难免会出现紧缺感。但是,市场的发展一定会找个一个平衡,如果技术上过多依赖一种不可持续的东西,那么这种技术不会长久。

这位人士表示:对于像钴这样的稀缺资源价值永久看高是不理性的,能源的多样化一直是国家提倡的,现在的很多技术都有可能是将来的方向。

国外的一些机构也对此早有意识。德国一家研究机表示,“为了减少这些风险并减少对钴和锂储备的压力,应将研究活动扩大到电池原料替代技术的领域”,

丰田汽车上个月还表示,已经找到了一种使电动汽车更便宜且不易受钴‘锂’供应因素影响的方法。

石器时代的终结并不是世界用尽了石器,而是不断涌现更新的技术完结了石器时代。同样,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受制于“钴”的时代,也终将会被不断涌现更新的技术所完结。

坚定的茉莉
孝顺的摩托
2025-07-30 22:27:10
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各类别产品。其中以锂离子电池作为动力来源的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

锂离子电池也主要由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组成。正极材料约占锂电池制造成本的30-40%,是决定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成本和寿命的关键材料。钴镍锰酸锂三元材料被认为最适合做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在三元材料中,最常见的LiNi1/3Co1/3Mn1/3O三元材料中金属钴的比重约占三元材料总重量的20.36%。新能源汽车推广以及动力锂电池的需求增加,新能源汽车将成为带动钴需求的新增长点。

机智的小馒头
任性的芝麻
2025-07-30 22:27:10
锂和钴是制备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基本原料,而铟、镓和硒制成的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电池是充电桩的关键材料。

正极的材料主要分为三元,磷酸铁锂,钴酸锂和锰酸锂四大类。这四种正极的材料各有各的特点,并且能对新能源车型产生很大的影响。三元材料是几种多元金属材料的复合氧化物。并且能够充分发挥金属的优势,电池的容量比较高,所以广泛用于乘用车当中。目前市面上的新能源车型多用三元锂电池。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因国家不同其提法也不相同,在日本通常被称为“低公害汽车”,2001年以日本国土交通省、 环境省和经济产业省制定了“低公害车开发普及行动计划”。

该计划所指的低公害车包括5类,即:以天然气为燃料的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以甲醇为燃料的汽车、排污和燃效限制标准最严格的清洁汽油汽车。

(图/文/摄: 问答叫兽)蔚来EC6 小鹏汽车P7 MARVEL R 岚图FREE 奥迪A4L Model Y @2019

贪玩的康乃馨
腼腆的蛋挞
2025-07-30 22:27:10

国内钴资源近99%依赖进口,主要原因是:

1.我国钴资源非常贫乏,我国已探明钴储量约8万吨,仅占全球总储量约1%;

2.钴资源有约50%分布在刚果,这是我国主要进口钴资源的地方;

3.钴没有好的替代品,新能源汽车对钴的需求非常高。

钴作为稀有金属很多人并不是很了解,它跟我们的生活关系不大,但在工业中,它的使用价值非常高,现在也没有好的替代品,这就导致钴成为了有色金属中的香饽饽。国内钴资源近99%依赖进口,主要原因是我国钴资源非常贫乏,我国已探明钴储量约8万吨,仅占全球总储量约1%,我国是汽车大国,对钴的需求非常大,如果不进口钴,我们国家的汽车都没有办法生产,国内1%的钴资源根本不够,同时钴没有替代品,这就导致我们出了进口,没有别的办法。

一、我国钴资源非常贫乏仅占全球总储量的1%

资源的分布是不均衡的,不同国家都有不同的资源,我国钴资源非常贫乏,仅占全球总储量约1%。大家都知道我国是汽车生产大国,钴在汽车生产中是非常重要的原材料,如果没有钴就没有办法生产,我国钴资源又非常贫乏,进口是唯一的办法。

二、钴没有好的替代品让它变得格外珍贵

钴是一种稀有的小金属,这种小金属现在还没有好的替代品,没有替代品,但我们工业中又需要它,只有进口才能够解决需求问题。

三、如果我国不进口钴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大家要知道,钴是现在新能源汽车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电池对钴的需求非常大,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如果我国不进口钴,那么我们就没有办法生产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有万亿市场规模,如果不进口钴就要进口锂电池,相对而言,进口钴的代价更小。

跳跃的水蜜桃
顺心的饼干
2025-07-30 22:27:10

【太平洋汽车网】新能源汽车电池是锂电池,镍镉电池和镍氢电池虽然性能好于铅酸电池,但含有重金属,使用遗弃后对环境会造成污染。

但是铅酸电池的比能量、比功率和能量密度都很低,以此为动力源的电动车不可能拥有良好的车速及续航里程。

镍镉电池和镍氢电池虽然性能好于铅酸电池,但含有重金属,使用遗弃后对环境会造成污染。

镍氢动力电池刚刚进入成熟期,是目前混合动力汽车所用电池体系中唯一被实际验证并被商业化、规模化的电池体系,现有混合动力电池99%的市场份额为镍氢动力电池,商业化的代表是丰田的普锐斯。目前全球主要的汽车动力电池厂商主要有日本的PEVE和Sanyo,PEVE占据全球Hybrid动力车用镍氢电池85%的市场份额,目前主要的商业化的混合动力汽车如丰田的Prius、Alphard和EsTIma,以及本田的Civic,Insight等均采用PEVE的镍氢动力电池组。长安杰勋、奇瑞A

5、一汽奔腾、通用君悦等品牌轿车已经在示范运行,他们采用的也都是镍氢电池,不过电池主要向国外采购,国内镍氢电池在汽车上的运用仍处于研发匹配阶段。

三元锂电池是指正极材料使用锂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锂电池。相对于钴酸锂电池安全性高,但是电压太低。能量密度介于磷酸铁锂电池和钴酸锂18650电池之间。未来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发展趋势,适合北方的天气,低温时电池更加稳定。

代表车型:北汽新能源EV20

0、北汽新能源EU26

0、特斯拉Model3。

石墨烯电池锂电池内添加石墨烯,可以帮助锂电池降低产能时的热量,达到减少能量损失的目的,最终避免大量能量被浪费,同时也能减少热量对电池的损害,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墨烯电池的普及将会是电动汽车的飞跃,一旦石墨烯电池应用到新能源汽车上,对整个汽车行业将是颠覆性的改变。

(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问答叫兽)

温暖的秋天
眯眯眼的发卡
2025-07-30 22:27:10

随着新能源 汽车 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火爆,它所使用的电池制作也让无数商家从中看到了新的财富密码,因此,不少企业纷纷豪掷重金寻求该材料希望可以在电池产业上分一杯羹。

一、钴即是重要原材料也是财富密码

据了解,目前市面上的新能源 汽车 动力电池大致可分为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两种。而三元锂电池由于能量密度高,能保持高强度续航,在新能源 汽车 生产商把续驶里程当成重点技术开发时,三元锂电池就成为新能源 汽车 动力电池的主要选择。

钴作为制造三元锂电池不可缺少的原料,现在它的拥有量还仅仅把握在少数几家公司手中。由于奇货可居,它的每次开采都会引得不少资本家争相抢夺,这也导致它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因此掌握了钴的开采和销售网络,就等同于拥有了一把开启宝库的钥匙。

二、既要积极的开发钴,又要开拓新技术,实现多元化发展

钴是一种银白色铁磁性金属,表面呈银白略带淡粉色,是生产耐热合金、硬质合金、防腐合金、磁性合金和各种钴盐的重要原料。它的主产地集中在菲律宾,意大利等国家,目前随着钴价格的日益增高,它的主产地也看到了它的生产前景,现在正在谋求钴供应的定价权,希望财富私有化。

为了应对未来主产地定价带来的供应链风险,各大能源公司都在积极研发新技术,在行业内掀起了一股“去钴”的技术风潮,希望可以摆脱对钴原料的依赖。日前已经有多家公司表示,在去钴技术上已经有了新的突破。

三、面对未来资源争夺战,我国应当努力 探索 新技术

尽管需求增长受到各种政治经济和技术方面的制约,但是仍有专家预测到2040年,对钴的需求量还是会成几倍的增长 , 因此我们也不得不面对现实,在目前的科学技术面前使用钴制作三元锂电池仍然是世界范围内的大趋势,未来还是要为争夺资源有一场持久战。

中国向来是全球钴精炼和消费的第一大国,但是钴矿产量仅仅占了1%左右 , 这种资源上的差异导致我们的 科技 发展在材料上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虽然现在也在积极的找出解决措施,但是 科技 的进步并非是一日之功,而是需要长久的努力。

现在新能源 汽车 的普及度越来越快,电池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要把掌握去钴技术来制作电池作为未来技术发展的重点突破方向之一。积极发掘多元化的新技术,摆脱资源短缺“卡脖子”的困境,这是未来我们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文/知顿)

昏睡的柚子
缥缈的荷花
2025-07-30 22:27:10

近期,市场翘首以盼的《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正式公布,不仅利好新能源 汽车 行业,也带动上游例如钴等金属的需求。

一方面规划指出到2025年,新能源 汽车 新车销售量要达到 汽车 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相比2019年12月3日的征求意见稿下调5%。2019年新能源 汽车 补贴退坡,2020年新能源 汽车 行业又面临疫情的重创,虽目前新能源 汽车 市场正逐步回暖,但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1-9月新能源 汽车 产销73.8万辆和73.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8.7%和17.7%。

另一方面到2025年,我国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要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

此外规划指出推动动力电池全价值链发展。鼓励企业提高锂、镍、钴、铂等关键资源保障能力。建立健全动力电池模块化标准体系,加快突破关键制造装备,提高工艺水平和生产效率。完善动力电池回收、梯级利用和再资源化的循环利用体系,鼓励共建共用回收渠道。建立健全动力电池运输仓储、维修保养、安全检验、退役退出、回收利用等环节管理制度,加强全生命周期监管。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表示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今年换电模式来势汹汹,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像蔚来推出电池租用服务,采用BaaS模式,购车价格将降7万元,正式开启车电分离模式。而吉利 科技 集团已在全国签约换电站超过1000座。

中金公司认为,智能化与充换电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备有望强化消费需求主导的趋势。“我们认为新势力与特斯拉引领的智能化将有力引导消费认知,同时充换电基础设施的完备也将持续缓解消费者的用车焦虑,结合平价,进一步强化消费需求主导的新能源车中长期增长趋势。”

“十四五规划” 预期对新能源及钴行业影响

SMM认为,此次《规划》对中国新能源 汽车 市场进行全方位的规划,更合理的对2025年及之后的新能源市场销量进行规划,也能相应带动动力锂电池的未来需求量,其中钴、锂原料在锂电池中占比较高,因此未来5年及长远来看钴、锂原料的需求量仍会保持较高增速。

其中,乐观预期考虑:

1、地方补贴政策大幅增加;

2、电池换电需求增加;

3、中国“造车新势力”产量或超特斯拉等。

悲观预期考虑:

1、国家补贴政策将退坡;

2、电池换电模式政策力度支持不够等。

短期来看,SMM中性预期2021年中国新能源 汽车 产量拉动对钴需求同比增速近31%,至17000金属吨;预期2022年中国新能源 汽车 产量拉动对钴需求同比增速近35%,至23000金属吨。

本文源自S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