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蜂巢能源电池日 动力电池的未来究竟走向何方?
易车原创 现如今在车圈有个有趣的现象,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甚至是作为供应商的科技公司都愿意选取某一个特定的日子来彰显自己的品牌实力或是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你像大众举办了Power Day;特斯拉不用说更是愿意搞这些噱头,像什么Battery Day呀,AI Day呀;蔚来的NIO Day那可是车友欢聚的盛会;小鹏前不久也举办了"1024"科技日。似乎某个品牌要搞个xx Day了,预示着即将会有大事发生,虽然这些花里胡哨的“节日”对于一些普通用户来说并不十分吸引眼球,但我们的确可以见证一些新的技术上的重大进展与突破,或是对于一些品牌的粉丝来说,这也是一种不错的欢聚日。我尚且把这种扎堆儿办“Day”的行为当做一种良性的“内卷”好了。
这不就在12月8日,电池领域的一家新兴科技公司--蜂巢能源,以“蜂速·创未来”为主题举办了他们的第二届电池日,这次电池日听下来确实给我不少惊艳之处,发布会上,蜂巢能源发布了面向2025年的领蜂“600”战略及四大支撑战略,宣布公司2025年全球产能规划目标提升至600GWh,同时在产品方面推出系列短刀电池新品类,未来将推行电动全域短刀化。
1、产能
这次电池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产能上的宏伟目标,上面我们提到了,蜂巢能源要在2025年将全球产能提升至600GWh,什么概念?GWh读作亿瓦时,是个电功单位,1GWh=100万千瓦时,也就是100万度电,这么换算一下各位是不是大概了解了这是怎样一个庞大的数量级,因此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有切实可行的战略作为支撑,为确保产能战略目标实现,蜂巢能源同步提出了品类创新、AI智能制造、蜂链生态伙伴、资本共创等四大支撑战略,分别在产品、智造、供应链、资本四大维度支持领蜂“600”战略目标实施落地。
但为什么是600而不是700或者800?其实也是根据数据测算出来的,有行业机构预测,到2025年,全球交通领域的电动化及电力领域储能对锂电池的总需求量将超过1.8TWh。1TWh=1000GWh,蜂巢能源的目标是要占据全球25%的市场份额,按照75%产能利用率来计算,既1800GWh×0.25/0.75=600GWh,所以也就出现了要挑战600GWh的全球产能目标。
2、产品
产品层面短刀电池是此次电池日的一大重点,是蜂巢能源紧跟行业趋势推出的全新电池品类。像我们熟知的比亚迪的刀片电池,那么短刀就是在刀片长度上短一些,形态上还是十分类似的,未来蜂巢能源将重点布局电动全域短刀化,涵盖从L300-L600的全尺寸短刀电池产品,覆盖从1.6-4C全域充电范围,覆盖从乘用车到储能、商用车、工程机械、非高速电车等全域使用场景,覆盖从无钴、三元到磷酸铁锂全域化学体系。这里的L600就代表刀片长度为600mm,4C就代表充电倍率,简单理解就是用1小时去除以C前面的数字,4C就代表充满电需要1/4小时,0.2C就代表1/0.2=5小时充满电。
与此同时,蜂巢能源还为短刀电池全品类提供包括蜂速4C快充技术、面向未来的800V电池系统,适应800V高压平台的高效热管理技术、冷蜂热阻隔技术等系统性技术及产品创新,保障短刀电池产品的高安全、高性能及制造的高效率。
现如今电池的名字真是五花八门,什么无钴电池、果冻电池、刀片电池、4680电池、CTP电池、CTC电池等等,让普通消费者真是看的云里雾里的,其实这些电池虽然名字起得各式各样,但只要了解了其中的起名逻辑,那么下次再有厂商新出个电池名各位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了。我简单将这些电池的起名逻辑分为三类:
第一种就是按照电池形态来命名,像我们知道的刀片电池,就是因其形状扁平修长,长得像刀片因此这样命名。4680电池就代表了它是个圆柱形电池,46代表底面圆的直径为46mm,80代表圆柱高度为80mm,那么类比4680,各位肯定知道18650和21700是啥意思了吧,最后一个0代表圆柱型,前面4个数字就描述了圆柱的尺寸。
刀片电池第二种是按照电池成组形式来命名的,像CTP电池和CTC电池就是这种命名形式,我们知道动力电池结构一般是电芯(Cell)→模组→电池包,电芯是最小单元,模组是由电芯组成为了提高整个电池系统的安全性,电池包就是一个个模组组成的,但目前模组是否需要成为了一个两难的选择,去掉模组,把电芯直接集成在电池包上,即CTP(Cell to Pack),这样的好处是减少了模组之间存留的空隙,整个电池包的体积能量密度随之提高。
但没有了模组,对于单体电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前一个电芯出了问题可以通过BMS电池管理系统在局部模组内进行控制以免影响整个电池包,但去掉模组后,一个电芯出了问题可能殃及整个电池,因此之前一般是使用磷酸铁锂这种相对安全性高的电芯。
接下来说到CTC即Cell to Chassis,就是更加激进的形式了,将电芯直接集成到了车辆的底盘上,连电池包都去掉不要了,特斯拉在这一技术上上走到了前面,他们计划将4680电池直接集成在车体结构上,这样省去电池包后车辆重量大幅降低,性能和续航都会得到较大改善。
之前特斯拉已经搞出来了个一体压铸技术,整车零部件数量已经大幅下降了,这要以后CTC也实现了特斯拉真就实现Less is more了呗,当然目前像大众和宁德时代也都有CTC路线的技术探索与尝试。能否真的装车量产还得拭目以待了。
第三种是按照正负极材料或者电解质材料来命名的,我们说的无钴电池说的就是正极材料不再添加钴这个元素,了解电动车的朋友应该知道现在主流就磷酸铁锂和三元锂两种电池,这两种都是说的电极的正极材料。
三元锂到底是哪三元呢,主流是NCM镍钴锰和NCA镍钴铝,现在的趋势是提高镍的比例,降低钴的含量,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提高镍的比例对于提升电池能量密度有很大帮助,但镍含量过高也有弊端,会降低电池稳定性和循环寿命,钴的作用就是在微观层面抑制镍离子导致的混乱,保障电池的循环寿命,既然钴的作用这么重要为什么还要去钴呢?原因是钴的昂贵性和稀缺性,因此各方都在寻找好的方法来替代钴的作用,蜂巢能源在这方面拥有三项黑科技:
第一项是阳离子掺杂技术,该项技术可以提高材料的上限电压,他们用两种化学键更强大的神秘元素代替钴,在镍锂离子之间构筑起稳固的联系,材料稳定性和能量密度得到显著提升,成本也随之降低;
第二项是单晶技术,该项技术可以改善电池安全性和寿命,电池在极片制作过程中需要经过高强度碾压,传统的多晶高镍三元材料被碾压后颗粒破碎明显,导致正极与电解液反应产生大量气体造成严重的安全问题,同时材料结构也会崩塌,相比之下,单晶就稳定多了,电芯寿命比多晶高镍三元电芯高出70%;
第三项是纳米网络化包覆,该项技术可以改善高压下的材料循环性能,无钴材料合成过程中,科学家在单晶镍锰酸锂表面又包覆一层纳米氧化物,相当于穿上一层薄衣服,由于这件“衣服”的阻隔,减少了正极和电解液的反应。循环寿命大幅提高。
当然说回命名上,果冻电池是一种应用了新型果冻状电解质的锂电池,具有高电导、自愈合、阻燃等特点,可以实现电池电性能与安全性能的兼得,在几乎不降低电性能的同时阻止热扩散。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蜂巢能源基于果冻电池技术的NCM短刀L600电池已经成功通过针刺试验,不起火,不冒烟。能量密度达到230Wh/kg。这种果冻状其实可以理解为固态电池成功前的一种过度形态,也就是半固态,可以说是目前比较有前景的一种技术路线。
以上就是我总结的电池命名里的一些小门道,当然还掺杂了很多技术上的解析,很多化学名词虽然不好理解,但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前沿的黑科技看到我们自主品牌的电池科技公司在创造着未来新时代的标杆,并引领全行业走向更高的台阶。这点是值得我们称赞和鼓舞的。
电池作为一种能源载体,我们不能仅仅看它在“服役”阶段所带来的贡献或是功劳,更应该注意到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这些电池在他们无法继续给车辆提供持续稳定动力的时候,它们的宿命将何去何从?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退役总量约为20万吨,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上升至78万吨。动力电池的退役期来临与锂资源的约束,意味着锂电回收势在必行。
政策如何引导?
在今年8月27日,工信部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办法》中提出,鼓励梯次利用企业与新能源汽车生产、动力蓄电池生产及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等企业协议合作,加强信息共享,利用已有回收渠道,高效回收废旧动力蓄电池用于梯次利用。鼓励动力蓄电池生产企业参与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
梯次利用是最优解吗?
这里我们看到一个词叫梯次利用,那么什么是梯次利用呢?其实很好理解,打个生活中简单的例子就是遥控车上的电池没电了,卸下来安在空调遥控器里还能再用很长时间,这样既让电池最大化的发挥其效用,也延长了电池的整个生命周期,一般来说,动力电池电量衰减至80%之后就无法满足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而不得不面临淘汰。如果电池在还拥有80%的电量和几千次循环寿命的情况下就直接报废回收,就会存在很大的资源浪费,如何发挥出退役动力电池的价值就会成为各方的关注焦点,这种行为也被企业视作降本增效的有效措施,甚至成为一些企业的新兴业务,以增加收益。据研究结果表明,电动汽车退役锂离子动力电池可利用率达到60%,梯次利用价值巨大。
经过几年的研究探索,我国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应用领域已集中在电力系统储能、通信基站备用电源、低速电动车以及小型分布式家庭储能、风光互补路灯、移动充电车、电动叉车等相关领域。
一般大型储能系统对电池的需求量较大,但由于电池往往来自不同的车辆,如果不能了解这些源于不同渠道的电池的真实状态及循环寿命,不但会影响储能效果,甚至会存在安全风险。而且,当前认为最切实可行的办法是把动力电池包拆成单体,进行检测、确认性能后再统一作为储能使用。
退役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回收包括以下步骤:
(1)电池回收
(2)电池组拆解获得电池单体
(3)筛选出可使用的电池单体.
(4)电池单体配对重组成电池组
(5)系统集成与运行维护
在这一过程中,拆解、检测、组装的过程如果仅仅使用人力不仅耗时耗力,且成本不菲。同时,目前各家企业的动力电池结构各不相同,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甚至锰酸锂动力电池等不同结构的电池不仅在性能上有所差别,其使用寿命也有很大差异,这些都是在梯次利用时需要跨越的障碍。
因此虽然国家层面鼓励退役电池梯级利用,但还有一种更加粗暴的方式那就是直接拆解,对于支持直接拆解的人们认为梯级利用目前技术还不成熟,梯级利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无法保障,并且投入成本过大有悖初衷,并且随着上游原材料镍、钴价格不断上涨,直接拆解回收的资源规模化效益远大于梯级利用。
那么到底是梯级利用还是直接拆解呢?此时我们可能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动力电池主要分为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三元锂电池的安全性能不好保障,梯级利用作为储能使用面临一定困难,但随着原材料价格的攀升,直接拆解三元锂电池具有一定的盈利空间。相反对于磷酸铁锂电池来说,直接拆解没有什么资源规模化效益,那么进入梯级利用可能是更好的归宿与选择。
有专家预测至2030年,三元与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将成为千亿市场。在现价情况下2020-2030年三元电池累计回收空间将达1305亿元;2020-2030年磷酸铁锂电池梯次利用/回收累计市场空间分别将达到680/163亿元。
企业做了哪些事?
目前国内动力电池回收与梯次利用行业尚在“起步阶段”,更多新的商业模式有待挖掘,但一些有先见的企业已经对动力电池回收产业进行布局:
比亚迪在电池拆解回收领域,采取精细化拆解、材料回收、活化再生综合三步走策略。其中精细化拆解获得正极材料粉末、负极石墨、铜箔集流体、铜箔集流体、外壳、盖板及塑料附件等原料。</
中国大学在线编辑提醒:以下2014预测分数,是估算值,考虑的因素多且计算量太大可能有误差,请朋友们与考生位次结合使用!
录取专业 录取院校 2014预测分数 生源地 科类 批次
财务管理 江苏大学 559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地球化学 东北石油大学 559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电子信息工程 安徽大学 559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江苏大学 559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上海海事大学 559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工商管理 华中农业大学 559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工商管理 江西财经大学 559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工业工程 中国民航大学 559 天津 理科 本科二批
公共事业管理 中国医科大学 559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化学类 苏州大学 559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会计学 长沙理工大学 559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建筑学 天津城建大学 559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交通运输 南京农业大学 559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金属材料工程 江苏大学 559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经济统计学 辽宁大学 559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南京农业大学 559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软件工程 江苏大学 559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生物科学 首都师范大学 559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生物医学工程 中国医科大学 559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559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土木工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559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河北工业大学 559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信息与计算科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559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应用化学 江苏大学 559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中药学 南京农业大学 559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559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自动化 江苏大学 559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财务管理 西安邮电大学 558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财务管理 天津财经大学 558 天津 理科 本科二批
车辆工程 南京农业大学 558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电子商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558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电子信息工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558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动物科学 南京农业大学 558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工业工程 南京农业大学 558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国际经济与贸易 郑州大学 558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国际经济与贸易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558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机械电子工程 天津科技大学 558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558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太原理工大学 558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教育学 天津师范大学 558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金融学类 上海理工大学 558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经济学 燕山大学 558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勘查技术与工程 西南石油大学 558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木材科学与工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558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生物科学类 苏州大学 558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水产养殖学 南京农业大学 558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土木工程 江苏大学 558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燕山大学 558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医学影像技术 天津医科大学 558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中西医临床医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 558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安全工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557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材料科学与工程 福州大学 557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南昌大学 557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电子商务 江西财经大学 557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南京农业大学 557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工商管理类 南昌大学 557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工商管理类 石家庄铁道大学 557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工业设计 燕山大学 557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公共事业管理 燕山大学 557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南京邮电大学 557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国际经济与贸易 江西财经大学 557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国际经济与贸易 云南大学 557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西北大学 557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会计学 太原理工大学 557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交通工程 河北工业大学 557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交通运输 江苏大学 557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交通运输类 石家庄铁道大学 557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旅游管理 燕山大学 557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能源动力类 上海理工大学 557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农林经济管理 华中农业大学 557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人力资源管理 华中农业大学 557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生物工程 河北工业大学 557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生物医学工程 河北工业大学 557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数学与应用数学 湖南师范大学 557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通信工程 西安邮电大学 557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物流管理 北京工商大学 557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557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医学影像学 南京医科大学 557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应用气象学 沈阳农业大学 557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应用统计学 河北工业大学 557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预防医学 郑州大学 557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运动康复 北京体育大学 557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自动化类 石家庄铁道大学 557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安全工程 河北工业大学 556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车辆工程 太原理工大学 556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地理信息科学 燕山大学 556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电子科学与技术 郑州大学 556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电子信息工程 石家庄铁道大学 556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动物科学 华中农业大学 556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法语 河北工业大学 556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纺织类 苏州大学 556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北京工商大学 556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工业工程 江苏大学 556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海洋油气工程 西南石油大学 556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化学工程与工艺 江苏大学 556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环境工程 江苏大学 556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太原理工大学 556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郑州大学 556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江苏大学 556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交通工程 江苏大学 556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金融学 天津财经大学 556 天津 理科 本科二批
劳动与社会保障 河北工业大学 556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能源化学工程 东北石油大学 556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农业电气化 江苏大学 556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日语 河北工业大学 556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软件工程 西北大学 556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软件工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556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生物工程 华中农业大学 556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生物信息学 华中农业大学 556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数学类 西北大学 556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水利类 长沙理工大学 556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税收学 江西财经大学 556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外国语言文学类(中外合作办学) 西交利物浦大学 556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江苏大学 556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南京邮电大学 556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信息与计算科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556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药学 江苏大学 556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药学 天津医科大学 556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药学 郑州大学 556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冶金工程 江苏大学 556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应用心理学 天津师范大学 556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预防医学 天津医科大学 556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园林 华中农业大学 556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哲学 首都师范大学 556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中医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556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财务管理 中国民航大学 555 天津 理科 本科二批
电子商务 首都师范大学 555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法学 江西财经大学 555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工程管理 辽宁大学 555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工程管理 太原理工大学 555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工商管理 辽宁大学 555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管理科学 上海海事大学 555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海洋资源与环境 河北工业大学 555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环境工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555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环境工程 郑州大学 555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环境科学 郑州大学 555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会计学 东北林业大学 555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会计学 上海海事大学 555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会计学 北京物资学院 555 天津 理科 本科二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辽宁大学 555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石家庄铁道大学 555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教育技术学 燕山大学 555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软件工程 首都师范大学 555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食品科学与工程 华中农业大学 555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市场营销 石家庄铁道大学 555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数理基础科学 云南大学 555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水利水电工程 太原理工大学 555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安徽大学 555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物理学类 西北大学 555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华中农业大学 555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应用心理学 北京体育大学 555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自动化 北京建筑大学 555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自动化 华中农业大学 555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自动化 南京农业大学 555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江苏大学 554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测控技术与仪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554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安徽大学 554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电子商务 郑州大学 554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江苏大学 554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太原理工大学 554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工业工程 郑州大学 554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国际经济与贸易 青岛大学 554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环境工程 华中农业大学 554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太原理工大学 554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交通运输 燕山大学 554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经济学类 上海海事大学 554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统计学 太原理工大学 554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南京邮电大学 554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物联网工程 西北大学 554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物流工程 福州大学 554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信息工程 南京邮电大学 554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医学检验技术 江苏大学 554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医学实验技术 首都医科大学 554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制药工程 江苏大学 554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自动化 太原理工大学 554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安全工程 郑州大学 553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测控技术与仪器 江苏大学 553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电子信息工程 太原理工大学 553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动物医学 华中农业大学 553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风景园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553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工程管理 华中农业大学 553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工程管理 石家庄铁道大学 553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海洋科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553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汉语言文学 天津师范大学 553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环境工程 太原理工大学 553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环境工程 云南大学 553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机械类 北京工商大学 553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江西财经大学 553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首都师范大学 553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计算机类 福州大学 553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建筑学 山东建筑大学 553 天津 理科 本科二批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华中农业大学 553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生物信息学 郑州大学 553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食品质量与安全 江苏大学 553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数学与应用数学 天津师范大学 553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统计学 云南大学 553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土地资源管理 华中农业大学 553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物流管理 云南大学 553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信息与计算科学 江苏大学 553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药物制剂 江苏大学 553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中药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553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安全工程 江苏大学 552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测绘工程 太原理工大学 552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测控技术与仪器 郑州大学 552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福州大学 552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天津工业大学 552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电子科学与技术 西北大学 552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电子信息工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552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工程力学 石家庄铁道大学 552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工业设计 太原理工大学 552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江苏大学 552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广告学 北京体育大学 552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国际经济与贸易 太原理工大学 552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化学 郑州大学 552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化学工程与工艺 南京工业大学 552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机械工程 西南石油大学 552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机械类 上海海事大学 552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燕山大学 552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建筑学 石家庄铁道大学 552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能源与动力工程 太原理工大学 552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生物工程 郑州大学 552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生物技术 华中农业大学 552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食品科学与工程 青岛大学 552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水产养殖学 华中农业大学 552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卫生检验与检疫 江苏大学 552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物联网工程 江苏大学 552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物流管理 太原理工大学 552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医学检验技术 南京医科大学 552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英语 郑州大学 552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中医学 湖南中医药大学 552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测绘工程 北京建筑大学 551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测控技术与仪器 太原理工大学 551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地理信息科学 北京建筑大学 551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法医学 南京医科大学 551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工程管理 郑州大学 551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工商管理类(中外合作办学) 华中农业大学 551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公共事业管理 北京体育大学 551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公共事业管理 江西财经大学 551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西北大学 551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化学工程与工艺 西北大学 551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环境工程 福州大学 551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南京邮电大学 551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计算机类 北京工商大学 551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计算机类 石家庄铁道大学 551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北京建筑大学 551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交通工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551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经济统计学 南京邮电大学 551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经济学类 宁波大学 551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能源化学工程 西北大学 551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轻工类 天津科技大学 551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生态学 云南大学 551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生物工程类(中外合作办学) 西南交通大学 551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生物技术 辽宁大学 551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生物科学 沈阳农业大学 551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生物科学类 西北大学 551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石油工程 西安石油大学 551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数学与应用数学 江苏大学 551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物联网工程 太原理工大学 551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信息安全 南京邮电大学 551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江苏大学 551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药物制剂 天津医科大学 551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应用统计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551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应用物理学 石家庄铁道大学 551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园艺 华中农业大学 551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植物保护 华中农业大学 551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安全工程 太原理工大学 550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材料类 石家庄铁道大学 550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财务管理 天津科技大学 550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测控技术与仪器 南京邮电大学 550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石家庄铁道大学 550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城乡规划 福州大学 550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复合材料与工程 江苏大学 550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国际经济与贸易 天津科技大学 550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环境科学 华中农业大学 550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机械类 天津科技大学 550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教育技术学 南京邮电大学 550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经济统计学 东北林业大学 550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能源与动力工程 青岛大学 550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550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华中农业大学 550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社会工作 华中农业大学 550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生物医学工程 天津医科大学 550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通信工程 东北林业大学 550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土木工程 南昌大学 550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土木工程 南京工业大学 550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网络工程 江苏大学 550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物联网工程 福州大学 550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安徽大学 550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药学 沈阳药科大学 550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英语 天津师范大学 550 天津 理科 本科一批
标签:招生政策,报考指南,录取规则,阳光高考
精 彩 看 点 更多……
图文资讯
热门点击
[专业排名]中国大学本科专业排行榜汇总表
[招生简章]2014高校自主招生简章 条件 报名
[必备基础]2014高考家长考生应知应会
[军校国防招生]全国军校及国防生院校2014年招生
[专家论点]高校专业录取规则深度解析
[志愿填报]2014年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勿入十
[高考技法]考生可以考虑复读的三种情况
[专业院校就业]2014高考志愿填报:专业院校与就
[专业纵览]近年考生及家长关注度最高的八个
[院校排行]2014中国734所普通高校各学科排行
[院校排行]2014中国322所独立学院各学科排行
[专业纵览]高考文理科考生各有哪些专业可供
[专业排名]2013-2014中国高校本科专业大类在
[选专业]男生女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志愿填报]高考志愿填报口诀
[选专业]2014年高考 手把手教你如何选择专
[全国高考]2014高考关于报考军校生、国防生
[平行志愿]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平行志愿的填
[志愿填报]填报高考志愿十大误区
[文史专业]2014年文科生可以报考的十大热门
[理工专业]2014年高考理科生可以报考的热门
[选专业]2014高考高三文科女生如何选择大
[专业纵览]中国大学在线盘点未来十年最有潜
[专业排名]2014中国七大地区大学(院校)特
[专业纵览]中国大学常见20类工科专业领头院
[各地录取分数]中国大学三本院校或独立院校近年
[特色专业]中国大学(院校)211工程高校特色
[理工专业]高考志愿参考:理科专业介绍及就
[志愿填报]报考热门怎成就业冷门 破解“冷热
[平行志愿]高考“平行志愿”--深度解析
[各地录取分数]各省市二本院校录取专业分数线
[各地录取分数]本一批次重点院校各地录取专业分
[各地录取分数]211工程院校或985工程院校近五年
[艺体资讯]全国艺术高考的流程介绍(考生或家
[省市分数线]2009-2013年全国各省市文理本科批
[天津录取分数线]2014年高考天津理科考生550分以上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友情链接申请 |sitemap
中国大学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7-2012 xmyuanda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09052595号
本篇文章来源于:中国大学在线(中国大学网)
详情请点击:http://www.dx513.com/gkbk/yxfs/TJZHK/773248.html
2019年12月19日,爱驰汽车旗下首款A+级中高端纯电动SUV在海南万宁震撼上市,并在全球范围内同时启动交付。新车共推出4款车型,补贴后售价19.79-29.21万元。不同配置的车型装载了不同容量的动力电池组,NEDC综合续航分别是403、503和623公里,较多的续航选择能够满足更多消费者的购车需求。
爱驰U5上市一共四款车型,长宽高分别为4680*1865*1700mm,轴距为 2800mm,动力方面也都是采用最大功率为140千瓦的永磁同步电机,最大扭矩315牛米。四款车型的差别主要体现在纯电续航和车型配置方面。
本文为新能源情报分析网原创发布,爱驰U5首款电动汽车使用的电驱动技术、车型平台、动力电池热管理策略及开启驾驶舱空调制冷模式续航里程等诸多关键信息的系列稿件。
1、爱驰U5适配的电驱动技术特点:
红色箭头:最大功率6.4千瓦的OBC+PDU构成的“2合1”充电模组
白色箭头:集成DCDC+驱动电机控制模组的“2合1”高压用电系统总成
绿色箭头:启动用蓄电
蓝色箭头:驱动电机、“2合1”充电模组、“2合1”高压用电系统总成及驾驶舱暖风系统共用的循环管路补液壶
黄色箭头:动力电池高温散热和低温预热系统共用的循环管路补液壶
爱驰U5适配的驱动电机总成由博格华纳提供,驱动电机控制器由联合电子提供与DCDC进行整合。由杭州欣瑞科技提供的OBC(车载充电机)最大功率6.4千瓦并与PDU进行整合。
对于爱驰U5,采购同一品牌提供的OBC和PDU“2合1”充电总成,也是出于结构、散热、维护成本与整车性能进行折中的设定。
启动用蓄电池托盘采用ABS工程塑料(红色箭头所指),“2合1”高压用电系统和“2合1”充电模组等分系统被放置在铝合金材质框架上,为的仍然是获得更占优的轻量化设计诉求。
爱驰U5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采用1组PTC模组(低温预热)和1组水冷板模组和2组电子水泵构成的循环管路。U5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采用的是双效水冷板模组,通过空调冷媒在双效水冷板模组处和动力电池热管理管路冷却液换热进行制冷,通过PTC加热暖风管路冷却液、然后通过双效水冷板模组和动力电池热管理管路冷却液换热进行加热
U5是由科博乐提供的PTC(最大功率7千瓦)为动力电池加热和为空调提供暖风热源,暖风的热量和电池的加热量通过三通水阀调节冷却液流量和PTC调节热功率来控制
普遍来看,动力电池总成需要的预热温度需求不超过30摄氏度(多为15-20摄氏度);驾驶舱空调系统需要的制热温度需求多为85摄氏度。
针对整车(电驱动系统、“2合1”充电总成、“2合1”高压用电系统总成)电机电控冷却系统和暖风系统补液壶,和电池热管理系统补液壶,通过物理手段设定在一起。实际上,这两组并未标注出压力值的补液壶单独使用。
爱驰U5适配了1组博世提供的i-boost,二代电液一体化制动总泵。省去了EV车型多采用真空泵+出气阀体+制动总泵的技术,在高海拔区域行驶不会出现制动力衰减故障。并且,为EV车型提供了更线性的电控能量回收与机械制动力的“无缝连接”般的融合感受。
2、爱驰U5适配的上钢下铝车型平台:
相比于小鹏和威马推出的电动汽车采用全钢车身架构不同,爱驰U5采用上钢下铝车型平台保持一定的轻量化。
相比蔚来和特斯拉推出的电动汽车采用全绿车身架构不同,爱驰U5采用的上钢下铝车型平台具备较为简单的维修便利性与使用成本。
U5作为爱驰首款车采用正向研发模式(爱驰U5的2800mm轴距设定,基本可以判定没有与在售燃油车或EV车的尺寸相当),并将电驱动系统、中置的动力电池总成以及2/4驱设定考虑在内。而前部动力舱采用倾向于轻量化的铝材质、驾驶舱采用倾向于坚固的钢材质,不仅保证乘员及动力电池总成的被动安全性,更可以降低铝构件的维修成本和提升维修便利性。
上图为爱驰U5动力舱前部细节特写。
采用直接与车身侧围焊接固定的一体化前部焊接架构(红色箭头)用于承载散热器、冷凝器、散热风扇等组件。在保证轻量化的同时,承受来自正面的冲击力时,更好的保护动力舱内各分系统安全,降低维修成本提升高压用电系统安全。
铝材质的前纵梁衬板,主要用来固定散热组件、前纵梁溃缩区(可单独拆卸)、碰撞传感器和前保险杠骨架。
红色箭头:铝材质的纵梁衬板
黄色箭头:通过螺栓固定的前保险杠支架
上图为爱驰U5的前纵梁衬板与可单独拆卸的前纵梁溃缩区“鱼鳞焊”的细节特写(黄色箭头)。
遍布车身焊接的承重点和关键的连接端,都采用这种带加强筋的焊接架构。显然,这种轻量化+结构安全的设定,在一汽奥迪和上汽通用凯迪拉克中高端车型上普遍采用。
或许,这一技术设定与爱驰的高层多来自一汽奥迪和上汽通用有关。
上图为爱驰U的前悬架细节特写。
蓝色箭头:铝合金材质前转向节
黄色箭头:A型下摆臂
红色箭头:钢制H型副车架
上图为爱驰U5后悬架细节特写1。
红色箭头:容纳B包电池组件的储物箱
黄色箭头:链接B包电池组件高压线缆车载端接口
绿色箭头:钢制后副车架
蓝色箭头:钢制下摆臂
白色箭头:钢制后牵引臂
上图为爱驰U5后悬架细节特写2。
依旧采用铝合金材质后转向节(红色箭头)的爱驰U5,但并不具备安装后驱动电机,布置后传动半轴的空间。也就是说,爱驰U5的设定就是1台前轮驱动的中型电动SUV。
笔者注意到,爱驰U5的前副车架、中置的电池总成和后副车架前端,全部被塑料护板包裹。
红色箭头:前副车架护板
黄色箭头:动力电池总成护板
U5作为爱驰首款量产车型,采用“上钢下铝”的车身架构,并且前后悬架换装铝合金材质转向节,采用的是“降低簧下质量”的轻量化设定。后续推出的车型将会继续使用“上钢下铝”的车型平台,并延伸出不同尺寸(轴距)、不同驱动模式的新车型。
至于“上钢下铝”的车型平台技术,不仅仅处于降低百公里综合电耗的轻量化需求,还有更为关键的是驾驶舱的绝对安全性以及维修效能的配比。
笔者有话说:
就爱驰U5的电驱动技术和车型平台轻量化策略看,外购的电驱动技术,可以随着供应商的硬件水平提升,在新车型与自主研发的控制策略进行垂直替代;“上钢下铝”的车型平台技术,不仅仅用于首款车U5上,更成为后续改型或全新车型的基础设定。
显然,对于一款电动汽车而言,爱驰U5的研发路线十分清晰,用己方最擅长的“造车”技术,与由第三方提供且换代频繁的电驱动技术想接结合,保证安全、品质与性能的均衡。
后文将会就爱驰U5在空调制冷模式全程开启的海南多种路况的充放电效率深度解析。
文/新能源情报分析网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太平洋 汽车 网 技术频道】2020北京车展上,上汽大通带来了全世界首款氢能源MPV——EUNIQ 7。这辆基于G20车型“魔改”出来的氢能源MPV,在设计上有何亮点?其储氢罐+燃料电池的性能表现如何,这篇文章将进行详细解析。
EUNIQ 7在设计上有何亮点?
整车动力回路详解
● 重要模块分布
可以看到,EUNIQ 7的燃料电池占据了此前发动机的位置,而三个体积稍大的储氢罐,则位于车体中部,无论在何种类型的意外中,都能获得最佳的保护。
●前桥管路走向
有意思的是,由于燃料电池的化学反应会生成水,因此EUNIQ 7的排气(水)管不会排气,只会缓慢地流出纯净的水。见到这么粗的排气(水)管,真把笔者吓了一跳。
●后桥模块分布/管路走向
而在EUNIQ 7的后副车架上,则集成了“三合一”电驱模块,以及三元锂电池组,形成了动力输出的一个小闭环,哪怕氢能系统故障,也能依靠三元锂电池组的电量行驶一段距离(但不会太长)。
氢气储存/供给
根据上汽大通官方宣传,EUNIQ 7车型仅需开到正规加氢站加氢3分钟,便能完全加满EUNIQ 7那额定容积为6.4kg的高压氢瓶,车辆此时的NEDC续航里程可达605km,已经达到了国际主流水平。
至于很多人担心EUNIQ 7的氢气储存安全与否,笔者认为已足够妥当。首先,该氢罐由航天级碳纤维全缠绕,可耐受相当于火山喷发岩浆的842℃高温;纤维壁厚26.5毫米,即使是7.62口径的子弹也根本无法击穿;氢罐的耐压强度达到70MPa,约等于工作于7000米深海的蛟龙号深潜器。
与此同时,EUNIQ 7采用先进的双回路冗余断电断氢设计,符合中国及欧盟全方位碰撞安全防护两大标准,碰撞实验中氢瓶完好无损、系统无泄漏。
燃料电池模块详解
依托大通FCU燃料电池深度学习算法,及VCU整车智能算法,EUNIQ 7可根据随时变化的内、外部因素,找到最佳控制策略,动态调整系统运行参数,使燃料电池整体效率提高10%,寿命提高50%。
笔者需要指出的是,其实“燃料电池”这个中文翻译完全是词不达意。首先,FUEL CELL的本意并非与任何一类电池有关联,它不能储存能量,而更像是一个氢气与氧气催化结合成水,顺带带来电能和热量的反应堆!
大家只要把 FUEL CELL 理解成“一个只要往里面灌氢气和空气,就能源源不断产生电能”的发电机就OK了。
此外,得益于主动温控系统的加入,EUNIQ 7可实现世界尖端水准的-30℃低温启动,并采用电堆余热取暖技术,在低温气候下几乎没有里程衰减。
根据厂家数据,EUNIQ 7 NEDC续航里程可达605km,百公里氢耗1.18kg,折合每公里使用成本仅需0.4元,约为同级燃油车的三分之二。而在保养成本上,厂家宣称EUNIQ 7一年仅需更换一张滤纸,耗费仅200元。
电能管理/储存/驱动模块
笔者还要指出的一点,氢能源 汽车 在架构上很像普通混合动力车(非插电式混合动力),只不过将混合动力车型的燃油发电机,更换为直接产生电能的燃料电池罢了(顺带失去直接驱动车辆的能力,毕竟发出来的是电,而不是扭矩),剩下的小容量电池,以及电驱动部分都得到了最大化的保留。
燃料电池产生的电能,一部分用于直接驱动车辆,剩下的则会送入电池组中储存。
在这个小小的电力管理模块中,大通的工程师为EUNIQ 7的氢能源系统设置了4种工作模式,尤其对城市路况下的驾驶特性作了优化,以贴近混合动力车型的驾驶感为最终目标。
轮胎尺寸上,低配版EUNIQ 7使用225/60 R17轮胎,而高配则为225/55 R18。新车长宽高分别为5225/1980/1938mm,轴距达到3198mm。
全文总结
看得出,上汽大通对EUNIQ 7这款车的技术水准,是抱有100%的信心的。亮眼的电堆功率、燃料经济性、使用寿命数据,令EUNIQ 7确实有着比肩国际一流水平的底气,更别说它还是世界上首辆氢能源MPV呢。
说实话,国内加氢站的布局还是远远滞后于氢能源技术的发展,氢能源车的尴尬地位,像极了十数年前“满街找插头”的那堆早期电动车型。除非你身处大城市,家里已经有几辆车供代步的话,那么尝尝环保至极的氢能源,也未尝不是生活中的小乐趣。
但转念一想,也许10年后,以EUNIQ 7为首的国产氢能源大军,也能像时下国产纯电车型一般风靡全球?或许只有时间才能给我们答案了。
(图/文/摄:太平洋 汽车 网 秦子钧)
2020年1月,新能源情报分析网前往室外温度最低达到-28摄氏度的牙克石,对覆盖着重度伪装的比亚迪汉车族测试车进行全向技术评测。综合目前获得的相关信息研判,比亚迪汉车族将包括DM和EV(适配电四驱系统)两大车系。其中DM车系搭载超级电四驱系统 、EV车系则适配电四驱技术。
因配置IPB制动技术解决方案,使得汉车族的在安全层面的制动距离和相应时间的缩短,直接提升整车主被动安全性能;制动分泵的制动片和制动盘被标定为“零”接触,换来的是更低的行车电耗(针对汉EV车型)与更高的行车发电功率(针对汉DM车型)。
新能源情报分析网将会在持续推出比亚迪汉车族技术状态解读系列稿件,并对车型平台、电驱动技术、超级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动力电池热管理策略、充放电效率以及“3高”环境整车应用进行全向展示与分析。
红色箭头:汉EV
蓝色箭头:汉DM
由于比亚迪汉车族适配的各分系统技术状态依旧处于保密阶段,不过从在售的全新一代唐车族、宋Pro车族中DM和EV车系所搭配的电驱动技术进行参照。汉车族的DM车系和EV车系,在驱动技术应该立足于现有技术进行“不同幅度”迭代式提升,并与宋Pro DM车系那样交叉使用。
比亚迪在持续优化和提升DM和EV技术状态同时,为汉车族适配了与博世联合开发的IPB技术解决方案。这种,针对新能源车型开发的行车制动、能量回收、智能驾驶等需求的技术解决方案,将成为全行业首发。
1、什么是IPB制动技术解决方案:
IPB技术可以理解为,以电机作为驱动单元的制动系统,替代目前传统燃油车和大多数新能源车使用的由真空泵、储气罐、制动总泵构成的带有助力的制动系统。
IPB模组单体包括电机(动力源)、阀体(分配源)、电脑(控制源)、制动总泵(执行机构)和储液罐(能量载体)进行集成构成一个“电液一体化”的制动力发生、分配、传递总成。
集成在新能源车上的IPB制动技术解决方案,可以将能量回收、智能驾驶、车身姿态等诸多控制体系,与整车控制系统、电驱动系统进行“无缝连接”式的结合。
实际上,IPB制动技术解决方案的推出,为的就是让新能源汽车(不具备传统内燃机输出真空气体帮助制动总泵运行),通过“电液一体化”的制动系统,
首先,解决能量回收和制动力衔接的节点柔顺性,提升驱动电机端的能量回收效率,降低对制动分泵(制动片和制动盘)的依赖性(磨损程度)。
其次,直接与整车控制系统(VCU)通联,获取更高级别的数据,通过计算梯次释放控制力,让车辆在加速与制动过程的车身姿态更稳定,提升驾乘人员舒适性。
最终,在法规建立完善的前提下,使得整车复杂的都市早高峰,频繁的加速和制动工况下,既要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又要警惕插队车辆时,保持己方行车安全。
2、现有新能源车制动系统技术状态:
目前,全球范围量产的燃油车装备的带有真空助力的制动总泵+ABS系统,构成简单、可靠的制动技术解决方案。只不过,根据车型的市场定位不同,带有真空助力的制动总泵+ABS系统+ESP系统的功能愈加完善,具备更精准的制动力分配、牵引力控制、轮速差抑制等保障主动行车安全的效能。
上图为郑州日产制造的纳瓦拉适配的代真空助力的制动总泵与ABS阀体的特写。真空助力器输出真空气体降低制动总泵反复踩踏时的力矩,制动液通过管路输入ABS阀体并经过计算,再分配不同力矩的制动液至全部车轮制动分泵,使得车辆加速与制动工况的姿态控制在安全范围。
但是,基于传统燃油车的制动系统和ABS系统(包括ESP系统),都依赖于传统内燃机输出的真空气体,只不过来自ABS系统的电液能量占比虽然有所提升,不能完全替代制动系统的机械能量。
在中国市场量产的大部分新能源车,出于成本和技术的考量,配置了类似燃油车使用的带有真空助力的制动总泵+ABS系统(包括ESP系统)。只不过,电动机替代内燃机真空气体就由真空阀体和储气罐替代与制动总泵配合,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机电”制动系统。
这种真空阀体制造的真空气体,通过储气罐存储并传递至制动总泵的架构,依旧没有摆脱传统燃油汽车在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或频繁制动导致真空气体消耗殆尽,引发的制动力助力效果降低的问题。
2017年,北京现代制造的伊兰特EV率先引入了由曼都提供的点液一体化制动技术解决方案。抛弃了真空阀体和储气罐,依靠电控压力单元与制动阀体,对整车制动系统和能量回收系统进行联合控制。这套被称为iBAU的制动技术解决方案,最显著的效能是提升能量回收效率,并替代一部分制动力。当能量回收产生的制动力不足,机械制动力介入时,车辆制动姿态更加线性。
上图为爱驰U5电动汽车集成,由博世提供的iBooster电液一体化制动总泵技术状态特写。这组2代iBooster技术解决方案,采用的是制动总成与ABS阀体单独设定架构。
上图为北京现代制造的昂希诺EV适配曼都提供的2代iBAU电液一体化制动总泵技术状态特写。相对2017年量产的伊兰特EV,2019年量产的昂希诺EV搭载的2代iBAU系统,将制动总泵与ABS阀体进行了整合,直接提升了信号反馈、计算、输出和执行的速度。
显然,为新能源车适配专用的车型平台和电液一体化制动总泵技术解决方案,无疑是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技术路线。
3、比亚迪为什么为汉车族适配IPB技术:
可以肯定的是比亚迪为汉车族配备的IPB制动技术解决方案中,将“AEB自动紧急制动”、“CRBS再生制动”和“CST舒适制动”功能作为标配。
通过这次牙克石高寒测试,笔者最直观的体验到集成IPB制动技术解决方案的汉车族中的DM车系和EV车系,在急加速时和紧急制动缓解,由于扭矩的纵向瞬间转移,前后驱动桥的悬架行程会产生拉伸或挤压动作。
在急加速时,车身重心向后驱动桥转移,前悬架拉伸、后悬架挤压;在紧急制动是,车身重心向前驱动桥转移,前悬架挤压、后悬架拉伸。
对于百公里加速X.X秒的汉EV四驱版而言,IPB制动技术解决方案的介入,在急加速时更精准的控制前后驱动桥牵引力分配,获得安全的行车姿态;在紧急制动时持续调节前后驱动桥制动力的分配,抑制重心向前转移幅度和扭矩的释放力度,使得前后悬架行程的拉伸和挤压幅度相近,提升驾乘人员舒适性。
无论汉DM还是汉EV由于配置再次提升的超级电四驱技术和电四驱技术,在不同附着力的路况进行加速时,相同驱动桥两侧车轮、不同驱动桥的车轮,扭矩在分配速度较唐80更频繁。
在不同附着力的路况进行紧急制动时,IPB制动技术解决方案的介入,力矩的分配更快速,始终将车姿态牢牢控制,保证驾乘人员安全。
IPB技术解决方案不可避免的需要比亚迪工程师们,考虑到不同车型的前后驱动桥负载,不同动力源动力输出切换过程中,带来的控制策略的应对。
集成IPB制动技术解决方案的汉车族,TTL(Time To Lock)<150毫秒(TTL越小制动响应越好)。相对传统车型,驾驶员制动时TTL降低50ms,对应的百公里制动距离相应减少了1.38米。制动响应时间短的另外一个好处是主动刹车AEB的性能会非常好,相对于传统车型,主动制动时TTL降低了150-350毫秒。围绕制动响应时间和制动距离缩短的结果,或将使汉车族在C-NACP测试中得到更优异的成绩。
一个附加功能,比亚迪为汉车族开发了一个BDW功能(制动盘擦拭)。雨季行车时,雨水溅到了制动盘上,导致摩擦力会受到影响,BDW功能的出现可以自动消除制动盘上的雨膜,保证制动力处于正常状态,为用户提供更安全的行车保障。
4、回归传统造车领域持续扩大汉车族技术优势:
前文提及IPB制动技术解决方案除了让制动力量更线性,能量回收效率更高的优势外,还有一项对于新能源车具有特别意义的贡献,那就是可以节省制动分泵(制动盘和制动片)的损耗。
当下采用传统真空助力的制动总泵、iBAU电液制动总泵、2代iBooster电液制动总泵的传统车以及新能源车,适配的制动盘和制动片都采用适中处于“接触”状态,行驶时候开始浮动,但依旧存在制动力的设定。无形中,来自制动系统的能耗,从技术根源上被设计师所忽略。
上图为全新一代唐DM在驻车状态,前制动分泵的制动盘与制动盘“啮合”状态特写。
汉DM或汉EV因为IPB系统的集成,能量回馈利用率达到>86%。在>90%的制动工况(都市用车模式)都可以通过驱动电机进行“反转”起到制动作用,基本上很少用到液压制动的部分,制动分泵的制动片使用率降至一个很小的状态。在车辆滑行时的能量回馈和制动工况的能量回馈的稳定性,全部由IPB制动技术解决方案进行处理,通过接轮速传感器,直接获取车轮动态,快速高效的处理保证车辆稳定性。
由此,电驱动系统的能量回收效率更高,制动分泵的使用效率将会降低。在行车过程中,制动分泵的制动片与制动盘可以被设定为完全脱离接触,不再被设定为“半联动”的浮动状态。
IPB制动技术解决方案与汉DM和汉EV的结合,彻底摆脱来自制动分泵带来的行驶中产生的油耗和电耗。这一突如其来的技术进化引发的能耗降低,在汉DM上转化成液冷散热的BSG行车发电效率的提升;在汉EV上转化成百公里综合电耗的降低。
截止笔者发稿之时,比亚迪汉DM和EV车型将成为全球首款使用IPB制动技术解决方案的中国制造的新能源车族。这也导致,IPB制动技术解决方案与技术更加复杂的DM车型的结合,没有成熟方案可以借鉴。为了将IPB制动技术解决方案与汉DM和汉EV结合的更自然,用起来更柔顺,比亚迪工程师们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
尤其将在售其他车族的DM车型和EV车型遇到的问题全部理了一遍,最后都转化到IPB系统控制策略里面,力图达到能量回馈利用率、稳定性、舒适性适配的最优状态。
笔者有话说: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汉车族仅包括DM和EV车型,燃油车将不再推出。此前,笔者撰写了《综合研判比亚迪汉车族电驱动及动力电池技术状态》一文。其中就汉车族的车型平台、电驱动和动力电池技术进行了预判。
比对,此次在牙克石对汉车族的高寒评测获取的相关信息比对,
汉车族在电驱动技术提升基于现有DM和EV技术不同幅度的提升和应用;采用全新的超级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相对e6和K系列电动客车适配的磷酸铁锂电池,更多的性能进化基于结构优化(间接提升能量密度)。
汉车族在车型平台技术的提升,源于正向研发的中大型平台的细化。在满足DM车型和EV车型设计标定同时,对不同尺寸超级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燃油箱和悬架的设定,以及IPB制动技术解决方案,比亚迪制造新能源的突破口再次从电驱动技术,转向传统造车层面。
基本上可以确定的是,汉车族的轴距接近3000mm,是否有利布置密度性和能量型超级磷酸铁锂电池总成,并保证车身诸多功能符合预设需求。
让人激动的是,比亚迪正在同和对外合作,寻求汉车族甚至改款全新一代唐车族以及后续推出的全新车族,操控性、舒适性的提升。为了迎合不同用车人群的需求,DM车型的经济性和EV车型极端气候续航里程稳定性的提升,也都将在汉车族上得到体现。
未完待续。。。
文/新能源情报分析网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氢能源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让这行业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业内人士认为,氢燃料电池具有零排放、零污染的特性,是终极新能源动力解决方案。燃料电池发展将掀起新一轮能源革命,未来氢燃料电池市场规模可达万亿级别。在政策的支持下,未来氢能或将迎来产业爆发。
氢能源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3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吹风会就政府工作报告的83处修订进行了解读。其中有一条引起市场注意——“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这是氢能源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业内认为,此次政府工作报告的修订标志着政府对氢能源利用的重视。
氢能源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让这一行业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据悉,氢能是一种二次能源,它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利用其它能源制取的,而不像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可以直接从地下开采,几乎完全依靠化石燃料,氢能源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
“氢能在可再生能源存储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业内人士指出,与抽水蓄能、压缩空气、二次电池等储能方式相比,氢储能具有地理环境制约少、规模适应性宽、投资成本低、环境友好等显著特征。氢燃料电池具有零排放、零污染的特性,被认为是未来清洁环保的理想技术,是终极新能源动力解决方案。燃料电池发展将掀起一轮能源革命,氢将取代一部分石油成为能源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未来氢燃料电池市场规模可达万亿级别。
近日,国内首个风电制氢工业应用项目沽源风电制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再获新进展。根据项目方发布的消息,目前该项目的全程建构物结构、全程建筑物装饰装修已完工,制氢设备全部安装就位,制氢系统管道完成95%,下一步将对设备进行调试。
资料显示,河北沽源风电制氢项目为河北省重点项目,总投资20.3亿元,该项目由河北建投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与德国McPhy、Encon等公司进行技术合作,引进德国风电制氢先进技术及设备,在沽源县建设200兆瓦容量风电场、10兆瓦电解水制氢系统以及氢气综合利用系统三部分。
而在燃料电池方面,我国从2001年就确立了“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项目, 确定三纵三横战略,以纯电动、混合电动和燃料电池汽车为三纵,以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驱动电机和动力蓄电池为三横。随着燃料电池产业发展逐渐成熟,支持力度逐渐加大。2016年11月,《“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系统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研发和产业化。
《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则进一步描出了中国氢能的发展路线图:到2020年中国燃料电池车辆要达到10000辆、加氢站数量达到100座,行业总产值达到3000亿元;到2030年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要“撞线”200万,加氢站数量达到1000座,产业产值将突破一万亿元。
安信证券分析师邓永康报告中提到,两会期间众多代表多次提及发展氢燃料电池产业的提案、建议等,主要包括战略地位提升、加大技术研发投入、补贴政策和完善基础实施等,市场关注度空前高涨。
燃料电池商业化大幕开启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工业已经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2007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二大汽车市场。与此同时,汽车燃油消耗也达到8000万吨,约占中国石油总需求量的1/4。在能源供应日益紧张的今天,发展新能源汽车已迫在眉睫。用氢能作为汽车的燃料无疑是最佳选择之一。
天风证券分析师杨藻、杨星宇指出,2019年将成为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元年,未来燃料电池车用系统在中国将主要应用在商用车领域。天风证券报告称,电动汽车已经初步解决“能用”问题,下一步是解决“好用”。而电动车在商用车领域应用有着成本高、充电不便、冬季使用体验欠佳等痛点,燃料电池是最有前景的辅助解决方案之一。电动车大规模推广带来的三电技术进步也为燃料电池汽车推广打下坚实基础。
安信证券分析师邓永康表示,根据 Information Trends 报告数据,2017年全球燃料电池乘用车实现3260辆销售规模,同比增长超40%。根据中汽协数据,中国燃料电池乘用车暂无产品上市,主要以燃料电池商用车为主,2018年实现1527辆销售规模,同比增长20%,未来随着“十城千辆”推广实施,销售规模未来将会有大幅提升。
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领域的又一个历史性里程碑是,2018年8月份潍柴动力对巴拉德进行约1.63亿美元的股权投资,将持有其19.9%股权,成为巴拉德第一大股东。同时潍柴宣布2021年前为商用车提供至少2000套燃料电池模组,这是全球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商用车燃料电池汽车部署计划。
根据Fuji Keizai预测,到2025年全球燃料电池市场有望达到5.2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400亿元),其中燃料电池汽车市场规模将超过50%。2011年燃料电池汽车市场仅为3亿日元,未来随着技术升级、加氢站等基础设施的完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预计到2025年全球燃料电池汽车市场有望扩大到2.91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900亿元),占整体市场一半以上。
分析人士指出,氢能源行业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政府对氢能源利用的重视。在政策的支持下,随着燃料电池核心技术加速突破,未来氢能或将迎来产业爆发。相关概念股,如东华能源(002221)、鸿达兴业(002002)、厚普股份(300471)、滨化股份(601678)、雪人股份(002639)、大洋电机(002249)值得重点关注。
个股点将台
东华能源(002221)
公司去年底透露已建成江苏地区首个商业化运营的加氢站。公司表示,氢能源能广泛运用于燃料电池车辆、发电、储能,以及掺入天然气用于工业和民用燃气等领域,可代替石油和天然气。氢能产业内涵丰富。公司重视氢能综合利用,下一阶段将要打通氢能利用全产业链通道,充分发挥氢能经济效益优势,进一步提升LPG深加工全产业链的竞争优势。
公开资料显示,东华能源主要业务范围涵盖烷烃资源国际国内贸易、终端零售、烷烃资源深加工以及氢能综合利用等。机构分析指出,公司去年变更募投资金投入宁波PDH三期、宁波洞库及连云港码头储罐等项目。未来3-5年预计建成7套PDH及下游深加工项目,预计19-21年将每年保持1-2套PDH项目投产之节奏,到2022年公司PDH和配套PP总产能预计将达456万吨和320万吨,进一步巩固龙头地位,看好公司主业的长期成长性和在氢能和新材料行业的延伸布局。
此外,东华能源受让多家公司股权,大力发展氢能源。公司3月6日公告称,全资子公司东华汽车拟受让王尚德所持有的东华能源控股子公司东华清洁能源的33.33%股权。公司拟受让全资子南京东华、太仓东华和控股子公司宁波新材料持有的张家港新材料23.66%股权,公司拟受让宁波化学20%股权,上述股权转让完成后,张家港新材料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宁波化学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分析指出,目前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已进入商业化初期阶段。在政策的支持下,随着燃料电池核心技术加速突破,氢能源产业链企业有望受益,作为氢能龙头的东华能源成长空间巨大。
厚普股份(300471)
去年11月2日,厚普股份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四川厚普卓越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与法国液化空气集团全资子公司液化空气先进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在成都设立一家从事氢燃料电池电动车加氢站的开发、生产及销售的合资公司。双方将共同推进氢能产业链的发展以促进中国氢气加注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于2018年11月2日在公司签订了《合资条款清单》。
厚普股份表示,公司在氢能发展政策的指示下,与液化空气先进技术有限公司设立合资公司,将实现与法国液化空气集团在氢能方面的资源共享,共同推进氢能产业链及促进氢气加注基础设施的建设。本次合作将为双方在国内及国际市场开展氢能业务打下坚实的基础,将加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公司未来氢能业务的发展。
公开资料显示,法国液化空气集团是在工业和医疗气体领域技术和服务的全球领导者,其在全球拥有员工65000余名,业务遍及全球80多个,并为350多万客户和患者提供服务。公司在全球参与建设及投资运营的加氢站有100余座(含70Mpa加氢站)及8座液氢装置,具有丰富的加注站设备数据及相关技术。
业内人士指出,厚普股份主营业务立足于清洁能源的高端设备制造及相应的能源工程咨询、设计、施工。目前,公司已在加氢站领域逐步形成了从工程设计、核心部件研发、成套设备集成、系统平台集成、加氢站安装调试和售后服务等覆盖整个产业链的服务能力,成功打造加氢站设计能力、核心部件开发实力、与多方客户的良好关系及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四大核心优势。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对公司形成长期利好。
鸿达兴业(002002)
公司2月18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101所”签署《氢能项目合作协议》,旨在从氢能技术研发、装备研制推广等方面开展合作,利用各自的优势将氢能产业做大做强。
公告显示101所成立于1958年,是我国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技术先进的航天动力地面综合试验研究基地,我国唯一的氢氧发动机研究试验基地。在长期的科研和应用中,掌握了液氢较大规模制取、储存、长途运输和安全运用技术,研制了相应设备,实现了大规模液氢储存和使用,形成了公路、铁路运输和局域内管道输送相结合的液氢综合转运体系,为我国氢氧火箭研制和发射提供保障,是目前国内涉氢研究试验基础条件最为完善的单位。
鸿达兴业表示,公司与101所从氢能技术研发、装备研制推广等方面开展合作,对于推动氢气的生产及应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双方合作可为对方带来独特和有价值的技能、视角以及商业利益,同时将为公司进军氢能源领域打下坚实基础,有助于公司加快布局制氢、储氢、运氢及氢能应用的完整产业链。进一步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为公司持续、快速、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而这并非鸿达兴业首度涉足氢能产业。2018年12月18日公司公告称全资子公司乌海化工为提高氯碱装置生产氢气的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完善产业结构,拟投资建设加氢站项目。今年1月31日晚间公司公告全资子公司乌海化工收到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发改委的项目备案批复文件,同意其在乌海市海勃湾区、海南区、乌达区共计建设8座加氢站。
南方汇通(000920)
公司通近年来在膜业务领域持续发力,其全资子公司时代沃顿是国内第一大反渗透膜生产商,同时也是全球范围内为数不多的完全掌握膜片制造核心技术和全流程膜组件制备工艺,并具有规模化生产能力的制造商。公司2018年半年报透露出的信息显示,目前公司电池隔膜中试生产线运行良好,实现稳定生产,正在积极推进市场开拓。
分析人士认为,电池膜未来有望成为公司新的盈利点。申万宏源分析师刘晓宁认为,膜技术是水处理主要方向,当前国内纳滤膜和板式超滤膜仍以进口为主,公司预期未来将凭借成本优势提升份额增加销售量。
除了深耕膜在环保应用市场外,南方汇通还增加能源膜研究开发。2017年公司自主研发的电池隔膜开始进入中试阶段;2018年电池隔膜中试生产线运行良好,实现稳定生产。南方汇通表示,公司不排除进一步延伸技术路线,拓宽产品结构的可能性。国泰君安分析师徐强表示,高性能分离膜的自主开发与生产能力仍旧是公司的成长主线,电池隔膜未来有望成为公司新的盈利点。
值得关注的是,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对电池隔膜的意义重大。据了解,相比锂电池,氢燃料电池能够更好的解决续航里程焦虑及快速补充能源的问题,但氢燃料电池也因为关键技术难以攻克面临重重阻碍,而目前全球能够商业化供应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材料的公司只有美国杜邦。但南方汇通掌握反渗透膜尖端重要技术,让公司在燃料电池市场这片万亿级的新蓝海中跻身前列。
相关报道>>>
燃料电池产业深度解析:政策与技术助推 商业化大幕开启
国金证券:燃料电池基础设施先行 加氢站和氢气产业链率先受益
(文章来源:投资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