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考研?哪个方向比较好?和中南大学比呢?哪个好考?实力哪个强点?
东南的热动跟清华和西交大的热动是其名的,虽然07年烧了一个热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但是仍然比较难考的,考生趋之若骛,如果你觉得自己能稳定在370分左右可以考虑东南大学的。中南大学的差一些是A级学科,但是就业也不错,待遇也不低。能比东南大学的热动低30分左右。
我下面说的都是各专业的研究方向,楼主您可以参考着看。
1.工程热物理 一般毕业就去研究院比较好了,但是招聘的单位和合适的职位比较少,待遇不错。
2.热能工程 工程公司,设计院,设备厂的研究部,研究所都能去。就业面宽,待遇也不错。
3.动力机械及工程 汽轮机厂,电站设备主机厂,辅机厂比较多,待遇一般,就业面广
4.制冷及低温工程 空调厂,换热器厂或者环境设计院,待遇一般,就业面一般
5.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设计院(暖通专业),暖通设备厂,待遇一般,就业面一般
6.动力工程 如果是学内燃机原理方面的就是去汽车厂,如果是热力方向就去燃机或者燃气轮机厂。这个看运气了,要是去了GE或者西门子等大公司搞燃机或者燃气轮机发电还有搞头,或者去卡特彼勒这样的大公司搞发动机待遇也是不错的!
7.环境科学工程 环保公司,脱硫脱硝的设计单位或者环保研究所,但是招聘的单位和合适的职位比较少,待遇一般。
8.环境工程 估计跟7差不多的就业方向。
个人推荐热能工程或者动力工程吧,看看有没有核电或者太阳能发电相关的研究。光热发电以后会有搞头,光伏已经不行了。
我觉得吧,都是动力相关专业的,两个学校就业形势差不太多,就是地点东南要好一些。中南大学毕业的一般去中冶各个设计院的比较多。看您的选择了~
祝您考研一切顺利!
我就是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已经毕业4年了。这个专业涉及比较广,也是个老专业,都是不温不火的。各个学校的研究方向也不一样。比如我们学校是锅炉为主,将来进的是锅炉厂或者电厂。。。,而南航研究方向就是飞机的动力装置。学这个专业,要学五大专业基础课,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燃烧学,空气动力学(我们学校没开这课),这是五大支柱。这五大学科可以让你衍生出做很多工作,就业面还是蛮广的。
东南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研究生的录取分数根据每年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的不同而不同,
以2019年东南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考研为例:东南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研究生的录取分数为320分。
“热能与动力工程”是多门科学技术的综合,其中包括现代能源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等,主要涉及热能动力设备及系统的设计、运行、自动控制。
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环境保护、制冷空调、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等工作,面向及培养知识面广、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扩展资料: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考研方向:
(1)以热能转换与利用系统为主的热能动力工程及控制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新能源开发和研究方向)。
(2)以内燃机及其驱动系统为主的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船舶动力方向。
(3)以电能转换为机械功为主的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方向。
(4)以机械功转换为电能为主的火力火电和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热能与动力工程
本学院始终把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放在首位,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带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发展,拥有一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热能工程,一个江苏省重点一级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个江苏省重点二级学科——制冷及低温工程;独立建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内含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工程热物理、流体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化工过程机械、能源环境工程、能源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环境工程1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另外和兄弟院系合作建有建筑环境与设备、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以及工程力学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在2002年和2007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均位居前十。热能工程在2002年全国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评选中名列第5,在2003年省级重点学科中期检查中被评为优秀。热能工程和动力机械及工程两个二级学科分别于1998年和1999年批准设立特聘教授岗。先后出版全国统编教材59部、专著25部,其中五部教材获部级优秀教材一等奖,“工程流体力学教学新模式”和“汽轮机变工况特性”教材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传热学”和“锅炉原理”课程先后评为江苏省一类优秀课程。“热能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点,“环境工程”本科专业为江苏省首批特色专业。
本学院已建成一支以优秀中青年博士为主的学科梯队,现有专任教师121名,其中教授53名(含博士生导师38名)、副教授49名、讲师19名;中青年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73.1%;学术团队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对象1名,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名,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科学家1名,江苏省“333”人才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3名,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4名。近五年招收博士生155人、硕士生760人、本科生1126人;107人获博士学位、687人获硕士学位、1065人获学士学位;获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6篇、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5篇;12名博士生获江苏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创新计划资助。
研究生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学术型不收学费,每月有400元生活补贴;专业型每年1万元学费,无补贴。
能源将是东南大力发展的一个学科方向。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2010--2013),新能源与环境保护项目,东南大学(主页)将重点建设“动力工程”和“电气工程一级学科,
总项目经费预算(一期):7200万元。
本学科通过江苏省优势学科工程的建设,到2013年将取得显著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地建设:
1,“火电机组振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拓展为“火电机组振动与监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2,新增部省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研究中心1~2个(申报成功”教育部能源低碳利用重点实验室”)
3,将江苏省电力工程实验中心建设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二、“科研创新”预期目标与标志性成果:
主要领域方向:
1、煤的低碳洁净转化技术
本学科在承担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PFBC-CC)中试电站工程试验研究和国家 “973”项目以及国家“863”项目的基础上,开展更先进的煤的低碳洁净转化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技术突破,在该洁净煤发电领域继续保持国内领先水平。拟开展如下研究:
①燃煤CO2捕集储存技术
②新型煤气化技术
③稠密多相流动及与化学反应耦合的试验及数值模拟技术
2、新型高效制冷空调技术
制冷空调主要基于逆向循环,是最终能源消耗主要场所之一,《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有多处重要表述。近年来本学科紧密围绕基于逆向循环高效节能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工作,先后主持了国家科技支计划、86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在国内外形成了一定的影响。未来将重点在:太阳能溶液除湿制冷空调、太阳能热泵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新型低温与气体分离、IAQ和建筑节能综合示范等。
3、太阳能和生物质能联合热发电技术
东南大学(主页)在多年太阳能利用技术研究、生物质流化床燃烧发电研究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了“太阳能和生物质能联合热发电技术”,将太阳能与生物质能发电系统优化集成为综合互补的热发电系统。该技术研究成功后,东南大学在太阳能/生物质能联合发电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可望获得国家级大奖。
4、间歇性能源电力电子控制
本方向围绕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并网运行,拟以提高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安全、可靠、高效接入电网为目标,
5、智能电网分析、保护与控制
通过以上研究工作,东南大学在智能电网分析、保护与控制技术方面将继续保持国内领先水平,并有望申请国家级科技奖励。
6、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
研究以风力发电为主,兼顾海洋能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确定的主攻方向为:
①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技术:
②风力发电机组的故障诊断及保护控制:
③风力发电系统变桨伺服控制技术:
④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风力发电系统运行优化和控制技术,实现产业化。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2010--2013),新能源与环境保护项目,东南大学(主页)将重点建设“动力工程”和“电气工程一级学科
以下方向:
1、煤的低碳洁净转化技术
本学科在承担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PFBC-CC)中试电站工程试验研究和国家 “973”项目以及国家“863”项目的基础上,开展更先进的煤的低碳洁净转化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技术突破,在该洁净煤发电领域继续保持国内领先水平。拟开展如下研究:
①燃煤CO2捕集储存技术
②新型煤气化技术
③稠密多相流动及与化学反应耦合的试验及数值模拟技术
2、新型高效制冷空调技术
制冷空调主要基于逆向循环,是最终能源消耗主要场所之一,《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有多处重要表述。近年来本学科紧密围绕基于逆向循环高效节能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工作,先后主持了国家科技支计划、86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在国内外形成了一定的影响。未来将重点在:太阳能溶液除湿制冷空调、太阳能热泵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新型低温与气体分离、IAQ和建筑节能综合示范等。
3、太阳能和生物质能联合热发电技术
东南大学(主页)在多年太阳能利用技术研究、生物质流化床燃烧发电研究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了“太阳能和生物质能联合热发电技术”,将太阳能与生物质能发电系统优化集成为综合互补的热发电系统。该技术研究成功后,东南大学在太阳能/生物质能联合发电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可望获得国家级大奖。
4、间歇性能源电力电子控制
本方向围绕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并网运行,拟以提高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安全、可靠、高效接入电网为目标。
5·智能电网分析、保护与控制
通过以上研究工作,东南大学在智能电网分析、保护与控制技术方面将继续保持国内领先水平,并有望申请国家级科技奖励。
6、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
研究以风力发电为主,兼顾海洋能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确定的主攻方向为:
①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技术:
②风力发电机组的故障诊断及保护控制:
③风力发电系统变桨伺服控制技术:
④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风力发电系统运行优化和控制技术,实现产业化。
能源与动力工程动力和电气相关性密切,学校本科生去个大发电厂不成问题,研究生就业层次应该不会差吧
举措:“火电机组振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拓展为“火电机组振动与监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所以总的来说,还是能源与动力工程(火电)最为强势,只是不知道女性对这方面兴趣怎么样,暖通也可以有所发展
另外,东大的建筑很强,这里也不多加赘述,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东大是A+级别的,本科,研究生都在全国5名左右,也属于热门,女生比较推荐这个
后面两个貌似在校内不太了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东南大学设有建筑学、城市规划、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王牌专业。
东南大学王牌专业名单
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3个):建筑学、城市规划、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电子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方向)、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方向)、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交通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医学影像学
江苏重点建设学科
“双一流”建设学科(11个):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风景园林学、艺术学理论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建筑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技术科学)、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不分设二级学科)
二级学科重点学科(5个):艺术学,热能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结构工程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一级学科省重点学科(14个):哲学、数学、生物学、 统计学、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艺术学理论
学校简介东南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大学。学校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等重要发展时期。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学校文理等科迁出,以原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为主体,先后并入复旦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金陵大学等校的有关系科,在国立中央大学本部原址建立了南京工学院。
学校设有33个院系,拥有77个本科专业,33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49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5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涵盖15个二级学科),5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2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三期项目立项学科,1个江苏省重点序列学科,17个“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学科,3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