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是什么?
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是呈现震荡走势,2017年,全国新增煤炭查明资源储量达到815.6亿吨,创近年新高。据自然资源部发布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新增煤炭查明资源储量较2017年同期有所下滑,全年新增查明储量为556.1亿吨。
据自然资源部统计显示,2013年以来,我国煤炭查明资源储量持续提升。自然资源部发布的《中国矿产自然报告 (2019)》显示,2018年我国煤炭查明资源储量为17085.73亿吨,同比增长2.5%。
从消费量来看煤炭行业发展
从消费量来看,2019年,全球煤炭消费总量为157.86EJ,比上年下降0.6%,这是六年来第四次下降,煤炭在全球一次能源中的比重下降到27.0%,为16年来的最低水平。煤炭消费量排名前十位的国家分别是:中国、印度、美国、日本、南非、俄罗斯、韩国、印度尼西亚、德国和越南。
除中、印、美、日四大煤炭消费国排序不变外,第5到10位排名位次均发生变化。其中越南超越波兰成为第10大煤炭消费国。 世界前十大煤炭消费国中,亚洲独占6席。2019年,中国煤炭消费量占全球总消费量的51.7%,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1、参考发达国家标准,中国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能耗水平将大幅度下降。
2、十二五时期我国煤炭需求增长减速,产能过剩,煤炭供需面较前期更为严峻。
到2015年中国煤炭需求达到39亿吨,复合增速4.56%,低于十一五7.6%水平,推算产能达到51亿吨,产能过剩较十一五时期更为严重。
3、过去影响煤炭价格的主要因素实际上是铁路运力。
十一五时期产能过剩对煤炭产业的影响并不是决定性因素,而是由于铁路物流瓶颈导致的煤炭区域性供给不足以及产业物流成本上升。
稀缺煤种中,炼焦煤景气度较好,到2015年炼焦精煤需求量63458.84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5.37%,稍低于十一五7.65%水平,但高于煤炭行业水平。
无烟块煤需求量到2015年达到7437.5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2.53%,景气度弱于炼焦煤。
4、煤炭“黄金十年”繁荣基础十二五将改变,煤炭行业景气度下降。
2015年铁路运力加强,足以保障传统煤炭调入省份用煤需求,综合物流成本也将下降,即过去煤炭区域性供给不足的问题将得到解决,煤价水平将因此下降,行业盈利水平下滑。
2013年下半年,供大于求的市场大趋势不会得到明显好转。但受冬季用煤高峰期运输瓶颈影响,煤炭势必出现小幅上扬。但总体价格水平不会有太大提升。
煤炭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煤炭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兖矿能源(600188)、中国神华(601088)、晋控煤业(601001)、陕西煤业(601225)、山西焦煤(000983)、中煤能源(601898)、华阳股份(600348)、山煤国际(600546)等。
本文核心数据:产量、销量、市场规模、市场份额、规模预测
行业概况
1、定义
煤炭是指植物有机质伴随地球地壳运动,经堆积、沉积、压实等过程,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缓慢碳化反应所形成的黑色或棕黑色具有可燃性矿石,其主要成分为碳、氢、氧、氮、硫等。煤炭是冶金、煤炭、医药、建材等领域主要原材料,是供热、发电等领域主要燃料。
煤炭行业指从事煤炭开采、洗选、分级生产活动的行业。国内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山西、内蒙等地煤炭产量对全国煤炭总供给的影响显著。
按照煤炭的属性和用途,主要分为三大类:无烟煤、烟煤以及褐煤。
2、产业链剖析:大型能源集团前向一体化布局,下游主要应用于四大行业
煤炭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设备和系统,主要包括采掘机、掘进机等生产设备以及相关的智能化系统中游为煤炭开采和洗选,主要煤种有褐煤、烟煤、无烟煤等下游为应用领域,主要包含电力行业、钢铁行业、化工行业以及建材行业四大类行业。
从参与企业来看,上游包含华科电气、双环、圣亚机械等设备制造商中游包括国家能源、阳泉煤业、兖州煤业等企业,大型能源集团亦布局上游相关设备制造下游包括国家电投、山东钢铁等应用行业相关企业。
行业发展历程:目前处于高质量发展期
我国煤炭的有序发展可追溯至计划经济时期,建国后由国家规划发展,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转型,我国煤炭行业逐渐实现市场化。近年来,我国煤炭行业基于能源转型的需求,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行业政策背景:鼓励智能化与清洁化发展
2021年以来,国务院、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矿山安全监察局等多部门陆续印发了支持、规范煤炭行业的发展政策,内容涉及煤炭行业历年的发展目标、煤炭开采的安全性建设、煤炭的清洁与智能化利用等方面:
2021年6月,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煤炭工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配套颁布《煤炭工业“十四五”标准化发展指导意见》、《煤炭工业“十四五”地质勘查指导意见》、《煤炭工业“十四五”基本建设的指导意见》等13个文件。
产业发展现状
1、我国煤炭行业规上企业数量逐年精简
依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来看,2013-2020年,中国煤炭行业规上企业数量呈下降趋势。行业主题数量规模逐年精简,到2020年,煤炭行业的规上企业数量下降至4331个。
2、我国煤炭行业供需缺口近年来有所缩小
依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1-2020年,我国原煤的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2016年我国原煤产量下降至近十年最低点,为34.1亿吨,主要由于煤炭行业进行结构转型升级。2020年,我国原煤产量为39.0亿吨,基本接近顶峰时期的产量。从我国煤炭的消费量来看,2001-2020年,我国煤炭消费量呈上升趋势。2020年,我国煤炭消费量为40.4亿吨,同比上升0.5%。整体来看,近十年我国煤炭消费量稳定在40亿吨左右水平。
近年来,我国煤炭的供需缺口正在逐渐的缩小。
3、我国煤炭市场规模呈波动态势
2021年3月,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2020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报告中披露我国煤炭行业规上企业的营收情况。具体来看,2015-2020年,我国煤炭行业规上企业的营收保持在2万亿以上的水平,但整体呈下降趋势。主要是由于我国近几年能源结构转型所致。2020年,我国煤炭行业规上企业的营收为20002亿元。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资源富足区生产企业集聚
从我国煤炭产业链生产企业区域分布来看,煤炭产业链中游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山西、贵州和内蒙古地区,贵州。山西和内蒙古是我国煤矿资源丰富的省市,贵州是南方地区多煤的大省。我国煤炭行业相关企业的分布与资源分布情况一致。
注:颜色越深代表相关企业数量越多。
从上市公司的区域分布来看,企业的分布数量基本与我国煤矿资源的分布一致,以贵州、内蒙古、山西、陕西等地区企业数量为最。从上市企业情况来看,山西省的上市企业数量相对较多,有山煤国际(600546)、晋控煤业(601001)、华阳股份(600348)、潞安环能(601699)、兰花科创(600123)、山西焦煤(000983)等上市企业北京含有昊华能源(601101)、中煤能源(601898)、中国神华(601088)等龙头上市企业。
2、企业竞争:中国神华在产量与市占率方面位列第一
从产量的分布来看,2020年中国神华的产量占比达到7.5%,是国内相关上市企业中产量前列的龙头企业。陕西煤业和兖矿能源的占比均在3%以上。
注:占比依据企业煤炭业务产量占全国煤炭产量的比重而得。
从市场份额来看,中国神华占比为6.9%,排名前列,中煤能源以5.7%的份额排名第二。
注:市场份额依据企业煤炭业务收入占全国规上煤炭企业收入的比重而得。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智能化、“绿色低碳”转型,优质产能释放
从我国煤炭行业“两化融合”的文献数量来看,智能化占比超过1/3,且随着政策的重视程度提高,各大生产地均在布局智能化工作面。另外,目前我国煤炭行业处于高质量发展期,响应“3060”双碳政策的号召,煤炭行业逐渐向“绿色低碳”转型,带动优质产能发展,淘汰劣质产能。再者,近年来相关部门研究建立“基准价+上下浮动”的煤炭市场价格长效机制,我国煤炭售价弹性或逐渐趋弱。
2、未来煤炭规模有望接近21500亿元
依据《煤炭工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我国未来煤炭消费增长率保持在1%左右,另鉴于中短期煤炭作为电力、钢铁、建材以及化工等行业不可替代的燃料和原材料,预计到2027年,我国煤炭行业的市场规模接近21500亿元。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煤炭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首先,你应该也了解我国煤炭的供需关系,绝大多数煤炭是供给工业能源,主要是炼焦锻钢和火力发电两大项。
先说第一项炼焦锻钢,从2012年开始我国钢铁行业就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各个企业大面积亏损,最严重甚至一吨钢毛利只有几角钱,详细原因可以看这个问题相关回答为什么钢铁企业 2012 年大面积亏损?因此各个钢铁企业都努力调整产能优化人员配置,钢铁产量增长率也明显放缓,对于煤炭的需求也随之降低。
之后再说火力发电,通过近年股市涨跌也可一瞥大众对于今后政府政策的预计: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更大力度扶持开发新能源,以及最重要的改善城市环境提高空气质量。14年初国家为了解决民众关切的雾霾问题,已经限制今后火力发电增设机组,希望加大清洁电能在电网的比例。与钢铁行业一样,大部分火力电厂的效益也不容乐观,和钢铁产业不同的是钢铁作为工业原料不可替代而火力电厂是有其他电能替代品,新能源发电的规模化对煤矿将是更具影响的冲击。
然后对于煤矿本身呢?是如何应对效益减少的状况呢?是否也能通过裁剪人员、降低产量来解决呢?
这里不得不说大型煤矿的无奈了。煤炭产业作为工业排头兵在建国初20年为国家工业发展起到了领跑作用,很多城市(譬如我的家乡平顶山)都是由煤炭支撑发展起来的,同样这种大型工业项目也创造了大量就业空间,以平顶山为例,城市城区人口约100万,而在当地煤矿工作的工作适龄青壮年人数就大约18万(还不包括相关衍生的如洗煤选煤等基础工业),这些人当中有相当比例只有煤矿工作经验的低知识水平从业者,若对整个集团进行一次大的人事精简,占整个城市人口五分之一的人惶惶不安,面临丢饭碗的担忧,这对于城市维稳是大大不利的,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本身都不可能允许。
因此煤矿更不能减产,煤矿的人事花费占了总利润的四成,为了养活不能轻易裁撤的大量矿工,煤矿反而需要每年保证增产才能维持效益。
于是矛盾产生了,钢铁和电厂需求方在减少需求,而煤矿却在保持增产,煤价必然就会被压低,而且煤炭赋存的地质情况对于开采成本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所以一些地质复杂开采成本大的矿井更加窘迫,如黑龙江龙煤集团2013年因此亏损近五十亿。
国家解决城市环境问题是一个长久的规划,未来几年火力电厂方面和新能源应用对煤炭的负面影响将会一直存在,未来几年中国煤炭形势不会是让人乐观的形势。
刚过去的十年是中国煤炭市场的黄金十年,煤矿效益提高明显,煤炭相关从业者在十年当中赚的盆满钵满,再想想十几年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煤矿工人几个月没有开支苦不堪言的生活,其实这也只是一个行业盛衰更替的轮回,有盛必有衰,同样有衰必有盛。
对于煤炭行业也毋需担心会从此一蹶不振。能源产业永远是国家最根本的保障,尤其是化石能源,国家版图上有什么才能依靠什么,中国一直是个煤炭大国,这是由地质赋存决定的,我们的能源消耗大部分还是依靠煤,这是工业几十年发展形成的,新清洁能源的规模化应用能影响到煤炭的地位毕竟还极其遥远,中国还是要有很长的时间依靠煤炭作为主要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