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器动力工程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主要是:
在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科学技术等国防科技领域从事飞行器推进系统及热机系统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总体论证、方案设计、实验技术研究及技术管理等工作。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学什么课程
主干学科:
《机械工程》、《力学》、《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高等数学》。
主要课程:
《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动力装置原理及结构》、《动力装置制造工艺学》等。
飞行器动力工程包括两层涵义:
1、飞行器动力设计:主要是设计飞行器的发动机,打个比方把,比如说你要设计J10的发动机,你就得进行总体设计,气动设计,结构设计,系统设计,强度设计,动力设计,安全设计等等。以下逐个说明下。
a)总体设计:你先得进行总体设计,总体设计包括设计发动机的总重量,发动机推力多大,总压恢复系数,每公里或者每小时的油耗等等。
b)气动设计:发动机是要在空气中飞行的,有高速气流流进去,经过压缩,燃烧,喷射最后产生推力。
c)结构设计:顾名思义,就是要设计结构,就是发动机面所有的能看得到,摸得着的东西,全部要记性设计。
d)强度设计:主要是看自己设计的结构牢固不,强度设计失败的话,发动机可能在空中就会断成散架!
e)系统设计:主要是液压,燃烧,控制等系统设计。
2、动力工程:工程就是与研究对应的,就是说你以后就会搞工程这一行业,工作后会成为工程师,高工等。
目前我们国家的动力方面比较薄弱,急需人才,希望楼主能成就一番作为!
在东北,曾经有这样一所高校,比清华北大还要牛。
从这里走出了200位将军,50名省部级干部。
后来,这所学校南迁了,几乎一个系就组建了一个211高校。
那么,他是哪所高校呢?
这所学校就是哈军工。
准确的名称应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
哈军工的成立是有 历史 背景的。
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敌人各种先进的武器装备层出不穷,反观志愿军武器装备与敌军形成鲜明的反差。于是,新中国发展国防科学技术、培养技术人才的需要愈显迫切。1952年3月18日,聂荣臻和粟裕向中革军委呈送了《关于成立军事工程学院的报告》—标志着哈军工的筹建工作正式开始。
1952年3月26日,主席在呈送的《关于成立军事工程学院的报告》上批示:“同意”。不久,中国人民志愿军代司令员陈赓奉调回国,负责筹建并担任院长兼政委,拟设于哈尔滨,培养陆海空军高级技术人员,决定以西南军区第二高级步兵学校(原为西南军政大学)、华东军区司令部科学研究室和中国人民志愿军三兵团部分干部为建院的组织基础,要求1953年9月1日开学。
学校设有五个系和一个预科,一系空军工程系、二系炮兵工程系、三系海军工程系,四系装甲兵工程系、五系工兵工程系和预科,1960年又增设防化系。
哈军工在1953年开始建设,当时的定位是培养我军国防 科技 人才的最高学府,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我国最顶尖的军校,比清华北大还要牛。由于培养了一大批拔尖人才,其中包括40多位两院院士,百位省部级领导和将军以及数以千计的研究所领导,所以哈军工其实是声名远扬的,甚至曾被美国称为“远东最强军校”。
在抗美援朝战争及新中国国防建设过程中,哈军工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人民解放军所使用的许多武器装备都发端于哈军工。
1966年,哈军工转业改制,改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改建和新建了火箭工程系、计算机系。1969年,根据林彪关于战备的“一号命令”,学院内迁,1970年正式分迁。
不过,我们再看这所学校衍生了多少所名校,就知道这所学校的实力有厉害了。
1、国防科学技术大学,985
哈军工电子系、计算机系等迁往长沙,成立长沙工学院,归广州军区领导,1978年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1999年4月,长沙炮兵学院、长沙工程兵学院和长沙政治学院并入原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组建新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升格为大军区级单位,直属中央军委管辖。
如今,这所学校是985高校,被称作军中清华,是很多高三学生的梦想天堂。
2、西北工业大学 985
哈军工的空军工程系部分并入西北工业大学航空系,成为西北工业大学航空系的一部分。如今,这所985高校的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等航空专业,不仅是学校的王牌专业,也是中国航空类高校中的顶尖专业。
3、哈尔滨工程大学 211
哈军工内迁后,海军工程系在原址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归”七机部“领导,学校是工信部直属的“国防七校”之一,以“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深海工程、核动核电)为办学特色,被国家授予“航母建设突出贡献奖”单位。
如今,这所继承哈军工旧址的哈工程已经入选211工程。
4、 南京理工大学 211
1960年,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炮兵工程系(二系)迁到武汉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工程学院。1962年迁至南京,1966年退出部队建制,改名为华东工程学院。1984年改名为华东工学院。1993年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
现隶属工业与信息化部,是工信部直属的“国防七校”之一,以兵器与装备、电子与信息、化工与材料三大优势学科群为办学特色.
5、 装甲兵工程学院:
1961年,军事工程学院装甲兵工程系(四系)迁至西安扩建为装甲兵工程学院。1969年迁至北京改称为坦克技术学校,1978年又改建成装甲兵技术学院,现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
6、解放军理工大学国防工程学院:
1961年,原军事工程学院工程兵工程系(五系)迁至西安成立工程兵工程学院。1969年迁至南京改名为工程兵技术学校,1978年恢复为工程兵工程学院。1997年,与原通信工程学院、空军气象学院、总参第六十三研究所合并组建解放军理工大学。现为解放军理工大学国防工程学院,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
7、防化指挥工程学院
1961年,在军事工程学院原子化学防护系基础上,在长春成立防化学兵工程学院。1962年南京军事学院防化学系并入该院.并更名为防化学院。1969年防化学兵学院与防化学兵学校合并.在北京成立防化技术学校,1975年更名为防化学校。1977年9月,扩编为防化学院。1986年改名为防化指挥工程学院,现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
8、海军工程大学(部分专业)
9、解放军理工大学空军气象学院(部分专业)
10、空军工程大学(西安)(部分专业)
11、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部分专业)
12、第二炮兵指挥学院(部分专业)
通过这些 历史 ,我们能够知晓哈军工那段辉煌的岁月。【作者:每日汉字】
毕业的时候首选应该是研究所,工资还可以,同时也很稳定。其次是航空公司维修,也还可以。制造厂的待遇相对较差。但也看效益,如果是效益好的厂也会不错。如果想有大的发展,一般需要走学术路线,但是这条路很艰辛需要耐得住寂寞。航空发动机的研发难度太大,可能一辈子也没见到什么大的成绩。
院校推荐北航和西工大,这样就业后选择更多。学习这个专业的对口单位有三个方向,中航工业集团(多数),航空公司维修(一般人数),航空院校教学(少数人)。
作为曾经从事这一行业的人,我也应该算是业内人士了吧,呵呵。现在转行做别的工作啦。其实专业这东西,主要看你个人的喜好与想法啦。
还有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四大航天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大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哈工大航天学院和西工大航天学院。
1、北航学院自成立以来,在党的“科教兴国”方针的指引下,面对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大潮,不断地转变观念,适应形势,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党政密切配合,力图走出一条既具有航天特色又适合宇航学院发展的新路子。学院现设有三个本科专业方向。飞行器设计与工程(航天)研究的飞行器包括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站、深空探测器和运载火箭、航天飞机等空间飞行器及导弹;飞行器动力工程(航天)主要研究供导弹、火箭和其他空间飞行器的轨道控制与姿态控制使用的火箭发动机,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主要研究以航天应用为主的新型惯性器件研究、制导与控制系统理论与仿真研究、光电精密仪器与测试技术。
2、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坐落在古城长沙美丽的湘江之滨。学院前身是著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下设的导弹工程系,创建于1959年。学院以军事航天和新材料技术为特色,面向军队和国防工业部门,主要从事卫星、导弹等各种飞行器总体设计技术、推进技术、控制和测试发射技术、新材料技术、应用化学技术等方面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
3、航天学院是1987年6月经国家航天工业部批准,由学校将控制工程系、无线电工程系、力学系和飞行器总体研究室组建而成,这是我国第一个以培养高级航天专门人才和从事航天高技术研究为主的学院。
4、航天学院是西北工业大学 “三航”特色学院之一,设有飞行器设计与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飞行器动力工程3个本科专业,飞行器设计、导航制导与控制、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等6个硕士点和博士点,其中3个本科专业均为陕西省名牌专业,飞行器设计、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我也只能说说这个专业的大概情况,主要研究火箭发动机,包括固体火箭发动机、液体火箭发动机、冲压发动机、以及组合,还有小型涡喷发动机等等。
据我了解,就业最主要的是航天一院,他们是主要搞火箭发动机的。特别是现在要研制大运载火箭,发动机方面肯定是重头戏,所以相对比较火。
另外就是,卫星方面的变轨技术,也和动力有关。弹道导弹的变轨,都和动力有关。
个人感觉这个专业还是不错的。
以上纯属个人看法哈,仅供参考,仅供参考。
1.我国在民航飞机方面主要依赖外国进口,但这不是长久之计。为了能自主掌握飞行器设计的技术,目前我国正在努力开展“大飞机”项目并急需一批懂得飞机整体及零配件设计原理的人才。
2.飞行器动力工程一定是国家的重点保护项目,所以工作的环境是稳定的,不必担心工厂倒闭什么的。
3.开展飞行器动力工程的院校的名片都是不错的,而且也在大城市。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工大航空航天学院、上海交大航天航空学院,这四个是很不错的,而且北航大、上海交大的文凭在国际上是认可的。
说说不利的:
1.说实话,飞行器动力设计是以个非常具体的学科,范围有些狭隘,一旦以后遇到一些现在不可预知的问题,不得不离开这个行当,有可能会不好找工作。
2.飞行器设计是一个靠经历吃饭的行当。如果你是一位年轻人,在进入这一行业的一开始,一定要有默默无闻、甚至被一些老专家、老设计师“打压”的思想准备,很有可能你的许多好的设计都会被否定。这个问题现在看看无所谓,但考虑到年轻人的干劲和冲劲,考虑到有可能一气之下离开这一行业,那麻烦就大了。
3.我国的飞行器设计整体的水平,说实话,真的不怎么样。我认识一个以前在南航干的,连他都说除非是政治任务,是不敢买中国设计的飞机的。这句话其实很能说明一些问题。
4.中国的一些专门院校和研究院的水平在国际上并不领先;而且据我所知,我国没有几个像样的风洞实验室。
只能说这些了,毕竟你的未来是自己选择的,说得太多可能会误导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