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弘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南京弘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2011-01-20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胜太路68号511室。
南京弘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201155672181903,企业法人汤龙华,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南京弘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太阳能发电系统技术及产品、新能源发电技术及产品、节能节电技术及产品的研发、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江苏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66914626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0-5000万 和 5000万以上 规模的企业中,共26250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南京弘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截止2022年12月10日,弘元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一体化项目是徐州市今年以来全市唯一一个投资超百亿新新工的重大产业项目。弘元新材料(包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弘元新材”)成立于2019年,是无锡上机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3185)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7亿元。公司主要从事直拉单晶硅棒及相关产品的研发、加工、制造、销售,其产品作为光伏发电的基础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文| 黑鹰光伏 刘洋 编辑|李文友】
杨建良是谁?
网络上只能找到他的两张单人照,一张是上市路演,一张是IPO敲钟发言。
五六年前,你若在光伏行业询问此君,估计鲜有人能说出一二。
那时候,光伏重新复苏,资本再次狂飙,新巨头加速崛起,而杨建良掌舵的企业年营收不到1.5亿(2015年),净利仅有1000多万。
如此的表现,在一天天火热的光伏市场,籍籍无名。
但如今若再有此问,估计不少人会告诉你:杨建良,上机数控的董事长,光伏黑马!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中国光伏二十年,从来不缺破局者。
短短两年,杨建良和上机数控,天下谁人不识君?!
1
杨建良,中国国籍,1969年出生,大专学历,无境外永久居留权。
其掌舵的上机数控位于江苏无锡滨湖区南湖中路158号。
过去一年,这家企业业绩暴增,股价猛涨,对外布局突飞猛进。也就在过去一年,杨建良和光伏产业不少举足轻重的企业家成了朋友,在业务来往上形成了深度的利益联盟。
有机构研报甚至在2021年初狂捧: 高成长性,给予2021年40倍PE,6-12月目标市值800亿元!
股价暴涨背后,在最新的《2020胡润百富榜》中,杨建良家族拥有财富合计达到105亿,在光伏企业家财富榜中居第14位。
这样的财富值与阳光电源曹仁贤、美畅新材吴英、爱旭股份陈刚等不分伯仲。
(制表:华夏能源网)
已经广为人知的是,2020年,上机数控在业务布局上不断爆出“大手笔”。比如,与天合光能、东方日升、正泰电器、通威股份、阿特斯等巨头签订了超过300亿的销售合同,为未来数年的业绩预增留了后手。
此外,在光伏硅料抢夺的大战中,上机数控也不甘人后。 2021年1月21日,这家企业宣布与新特能源签署超7万吨多晶硅料采购大单;3月5日晚间,其又发布公告,公司及下属全资子公司弘元新材与大全新能源签订超5万吨的多晶硅料采购合同,预计合同金额约55.34亿元(含税)。
而在牛年春天,另一条关联上机数控,强烈激荡光伏产业与资本市场的重磅消息,则与其和“世界硅王”保利协鑫的密切合作有关。
2021年2月28日,保利协鑫发布自愿性公告,其全资附属公司江苏中能与上机数控签订关于内蒙古研发与生产30万吨颗粒硅及成立一间合资公司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
30万吨颗粒硅!如此规划与手笔,震惊业界。
根据协议,江苏中能拟于合资公司中持股65%,上机数控拟于合资公司中持股35%;项目总投资预计为人民币180亿元。
这意味着,杨建良掌舵的上机数控,与朱共山治下的保利协鑫,也成了深度利益捆绑和发展的“盟友”。
2
搜罗所有可查的公开素材,杨建良20出头便开始独自闯荡江湖。
24岁那年,这位年轻人承包了无锡市雪浪制冷设备厂金工车间;29岁,杨建良开始担任无锡市良友机械厂厂长。
到了2002年9月28日,杨建良和杭虹夫妻俩共同出资设立无锡上机磨床有限公司,彼时注册资本100万。 这,成为上机数控的前身。
随后,上机数控在2007、2008及2010年经历了三次增资。到了2010年12月,上机有限以净资产折股的方式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公司的注册资本也在次年1月的工商变更登记中变为9450万元。
2010年12月23日,也就在向同创创业及远东控股转让4.66%股权的次日,杨建良 将其持有的公司出资额42万元转让给公司9位骨干员工。
其中,杨建良的姐夫李晓东受让0.159%的股权;杭虹的妹夫董锡兴亦直接持有公司0.159%的股权。至此,杨氏家族共持有上机数控此次发行前89.52%的股份,约合8463万股。
2012年,上机数控首次申请IPO,但最终遭到发审委否决。 2017年夏天,上机数控再次冲刺IPO。
煎熬等待一年半后,杨建良和上机数控“苦尽甘来”。2018年12月28日,上机数控终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由此成为江苏无锡第136家上市公司。
当天夜里,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蓝宝石大屏”亮灯——“热烈祝贺上机数控成功上市”。
查阅相关数据,截止2020年9月底,杨建良和杭虹夫妇总计持有上机数控14521万股,占上机数控总股本的62.46%。 前十大股东占总股本的75.89%。
对于杨建良而言,孜孜以求的“上市梦”得以了却。也以此开始,上机数控开始了战略性的业务调整和疯狂进击。
过去很长时间,上机数控起初主要从事精密机床研发、生产和销售;2004年开始进入光伏专用设备制造领域;到了2019年,这家企业“突然”切入单晶硅生产业务领域,由此开始以“黑马”之姿向未来狂奔。
2018年上市,上机数控IPO募资10.74亿元。
特别引人注意的是:公司调整了募投项目, 果断停止精密数控机床生产线扩建项目, 转而进行内蒙古包头5GW单晶硅拉晶生产线项目(一期)建设。2019年11月7日,该项目建成投产。2020年11月10日,二期8GW单晶项目成功点火投产。
弘元新材料为上机数控从事单晶硅生产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19年5月。2019年当年,弘元新材料实现销售收入2.53亿元,净利润1952.57万元。2020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9.2亿元,净利润1.21亿元,超过上机数控净利润80%。
众所周知,在单晶硅片市场,过去基本上形成了以隆基股份、中环股份的双寡头格局。上机数控作为后来者,入局不到两年,却已成为主流硅片供应商之一。
根据上机数控官方网站的表述:2020年公司在巩固和拓展高端智能化装备制造业务的基础上, 打造“高端装备”+“核心材料”的业务模式, 不断完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布局。
(2019年6月,弘元新材料包头5GW单晶项目推进会)
募资方面,2020年6月,公司通过发行可转债募资6.65亿元,用于5GW单晶硅拉晶生产线项目(二期)建设;很快,7月,公司又推出定增募资方案,拟募资30亿元,除了9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外,剩下的21亿元用于年产8GW单晶硅拉晶生产项目建设。
针对本次30亿元募资及募投项目,上机数控说的很明白:将业务向光伏单晶硅领域拓展,完善产业链布局,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快速提升市场占有率,控制非硅成本,提高单晶硅生产业务的盈利水平和市场竞争优势。
据上推算,到2022年,上机数控的单晶硅产能将达到13GW至16GW,跻身行业前三,“三分天下有其一”。
2021年2月19日晚,上机数控再公告,为进一步加强公司在单晶硅领域的市场竞争力,公司拟由全资子公司弘元新材在包头投资建设年产10GW单晶硅拉晶及配套生产项目,项目拟总投资约35亿元。
3
从核心经营数据上看,笔者统计发现,2019年以来,上机数控营收实现翻番增长。第三方机构预测,2020年上机数控营收规模将超30亿元,同比增长在300%以上,其2020年营收规模约是2014年的25.13倍。
具体到其主营收入结构,单晶硅片无疑已成为上机数控最强劲的增长引擎。
如下表所示,2014年以来,上机数控原三大主营产品:光伏专用设备、蓝宝石专用设备、通用磨床都出现了不同程度下降,2019年其新布局的 单晶硅片业务是其业绩持续增长的最大因素。
在2020年业绩预告中,上机数控在解释业绩强劲增长的原因时重点提到了“公司在2019年开始将业务向光伏单晶硅领域拓展,致力于打造“高端装备+核心材料”双轮驱动的业务发展模式。随着单晶硅产能逐步扩大,公司单晶硅业务销售收入有大提升,公司的销售规模持续增长。”
如前述,2020年至今,上机数控已经和多家光伏龙头签署了数份重量级的销售合同,合同涉及主要产品为单晶硅片和单晶方锭, 合同总金额达316.75亿元(含税), 合同执行期限在2020年-2025年内,这为其后续增长提供了较好支撑。
同时,进军单晶硅片领域,也让上机数控赚钱能力得到了迅速提升,据业绩预告披露,2020年上机数控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5.30-5.80亿元,同比增长186-213%。
不过,随着产业竞争的持续加剧,上机数控的产品毛利率也面临着持续下降的压力。如下表所示,上机数控毛利率已经连续近三年负增长,且呈现加速下降趋势,2018年、2019年、2020年前三季度毛利率分别同比下降了0.13%、8.54%和19.55%。
4
为了加快单晶硅片领域布局,上机数控明显加大对外投资力度及规模。
首先,据财报披露,在2014年-2020年9月这近七年间,上机数控累计对外投资60.64亿元,其中50多亿元都集中在2019-2020年,仅这两年对外投资达51.03亿元,占比达84.15%。
此外,如上述,黑鹰光伏统计,自2019年5月至今,上机数控计划投资建设4大光伏项目,主要涉及单晶硅片、颗粒硅等产品,项目总投资规模超250亿元。
根据上机数控目前已披露的重大光伏投资项目,未来上机数控需要投资100亿元的真金白银才能完成产能战略布局。
而财报显示,无论是依靠上机数控自身的造血能力还是其资金储备似乎都难以完成上述产能扩张。
比如据笔者统计,在2014年-2020年前三季度上机数控经营现金流净额合计仅为1.77亿元,这较同期其创造的净利润规模还要低了8.11亿元,说明其造血能力有待提升。
财报显示,截止2020年9月末,上机数控总资产规模仅为43.49亿元,现金储备规模仅为6.67亿元,这较其计划投资的重大光伏项目投资预算仍有巨大差距。
考虑到2月中旬上机数控通过非公开发行股份的方式成功募集资金29.76亿元(募集资金净额),资金压力等到一定的缓解,但距离完成上述产能扩张,仍有较大的资金缺口。
所以,上机数控能否完成上述产能布局,尤为考验未来其持续融资的能力。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2.作为一只身居光伏和工业母机两大概念的上机数控,在今年过去一段时间可谓是非常强势,股价一度创下358.12元/股的新高,但是近来其却不断调整,今日截止发稿,上机数控股价跌停。如此一来,上机数控的股价比起高点已经跌超25%。
拓展资料:
一、经营性现金流大幅下降:
1.10月20日,上机数控披露三季报,三季报显示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75.86亿元,同比增长289.71%;归母净利润14.05亿元,同比增长310.28%。对于业绩大幅增长的原因,公司归结于单晶硅业务规模的扩大。
2.公司2021三季度营业成本57.1亿,同比增长303%,高于营业收入289.7%的增速,导致毛利率下降2.5%。期间费用率为4.6%,较去年下降2.5%,费用控制合理。经营性现金流由1.5亿下降至-3亿,同比下降298%。
3.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三季度末,明星基金经理傅鹏博管理的睿远成长价值基金三季度新进成为上机数控第七大流通股东,持仓90.66万股,因其二季度末持有的152.67万股限售股解禁,因此三季度减持了超60万股。
4.与此同时,2021年,上机数控股价翻倍增长,从4月16日的最低价113.02元/股上涨到9月3日的最高价358.12元/股,涨幅高达216.86%。
二、面对这样的涨幅,有资金选择获利了结,落袋为安也是正常的事情。
1.未来仍然值得看好,关于上机数控近来还有一个消息,就是其签订了一个大单。
2.据公司公告,2021年11月至2023年12月,爱旭股份向弘元新材(上机硅片子公司)采购硅片7.8亿片,总金额50.09亿元(含税)目前公司客户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涵盖天合光能、阿特斯、东方日升、正泰新能源、通威股份、龙恒新能源、爱旭股份等优质客户,包括优质组件设备龙头企业、优质电池片龙头企业。
拓展资料
上机数控于2018年12月2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是603185。
上机数控发布的2020年年度报告显示,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5.31亿元,同比增长186.72%;营业收入约为30.11亿元,同比增长273.48%;基本每股收益盈利约2.31元,同比增长186.39%。
其中上机数控的主营业务新能源材料、机械制造及专用设备制造业,占营收比例分别为:90.66%、8.75%。
昨日晚间上机数控发布了2021年一季度业绩报告,营业收入约16.09亿元,同比增长268.69%;净利润约3.15亿元,同比增长402.17%;基本每股收益1.238元,同比增长353.48%。
上机数控简介
上机数控是全国生产太阳能光伏配套装备的企业,是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名牌产品企业、光伏产业协会和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重要成员之一。
公司生产各类外圆磨床、轧辊磨床、曲轴磨床、太阳能专用磨床、军工产品等系列产品,是一家以先进机械制造及信息化技术为产业方向,以生产数控外圆磨床、太阳能专用磨床为核心,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安装及售后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高科技企业。
企业先后被认定为江苏省产品企业,江苏省知名商标企业,江苏省中小型科技型企业,江苏省企业知识产权示范创新单位,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产品被评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江苏省产品”。
上机数控上市公司信息
股票代码 603185.SH
无锡上机数控股份有限公司位于风光秀丽的太湖之滨---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公司创立于2002年,属于高端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公司自2004年进入太阳能光伏行业,是业内光伏专用设备生产商之一,并已逐步成长为以光伏晶硅为主的高硬脆材料专用加工设备龙头企业。2018年12月公司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简称:上机数控,股票代码:603185)公司产品为高硬脆材料专用加工设备和通用数控外圆磨床系列产品。高硬脆材料专用加工设备分为太阳能光伏系列精密装备、蓝宝石材料专用加工装备系列和半导体材料专用加工装备系列。2019年公司为实现主营业务的适当延伸,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布局,依托多年以来在光伏领域技术、工艺、业务经验以及行业资源等方面的积累,着力拓展光伏单晶硅生产业务,在内蒙古包头成立了子公司—弘元新材料(包头)有限公司,弘元拥有技术研发团队,在产品质量和产能上都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弘元主要从事直拉单晶硅棒及其相关产品。2020年公司在巩固和拓展高端智能化装备制造业务的基础上,打造“高端装备”+“核心材料”的业务模式,不断完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布局。
拓展资料:
1、杭州的上市公司主要以民营经济为主,产业结构更有活力。且杭州在培育新上市企业的速度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2、杭州的一百多家的上市公司几乎涵盖了所有行业,机械、计算机、传媒、汽车、通信、医药这六个行业的上市公司数量较明显,占杭州上市公司总数的一半以上。新经济产业所涉及的行业占比比较高,一定程度体现出了杭州具备在新产业发展方面的优势。
3、截至2019年5月初,杭州市境内外上市公司突破178家,境内上市公司达到135家;按上市类型划分可知,杭州A股上市公司已有134家,B股上市公司2家,其中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既是A股上市公司,也是B股上市公司;从上市板块分析,杭州上市公司登陆上交所共有50家,深交所85家(主板11家、创业板41家、中小板33家)。
4、纵观杭州上市公司的发展史,其中浙数文化、天目药业、航天通信、万向钱潮、杭州解百、莱茵体育等公司是杭州市上市较早的一批,主要集中在1993年和1994年;2017年是其境内上市数量最多的年份,达到了27家上市公司。由于杭州上市公司存在新增、退市等情况,具体详情还需以沪深两市披露的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