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检测监控系统是什么?其主要功能是什么?
矿井监控系统是为了煤矿安全和正常生产而进行的各种有关参数或状态的集中监测,并对有关环节加以控制,是保护采掘、运输、通风、排水等主要生产环节安全运行的重要设施。该系统包括矿井环境安全监测和矿井生产(及设备工况等)监控,矿井环境安全监测用于监测影响生产安全和矿工人身安全的井下环境因素,矿井生产监控系统用来监控煤炭生产主要设备的工况。监控系统一般由传感器、数据采集站、控制站、信号传输系统和地面中心站组成。用于监测甲烷浓度、一氧化碳浓度、风速、风压、温度、烟雾、馈电状态、风门状态、风筒状态、局部通风机开停、主通风机开停,并实现甲烷超限声光报警、断电和甲烷风电闭锁控制。
在矿井行业中,无论是对设备运行状况的检测,还是安全防治工作都显得尤为重要。布雷尔利防爆热成像系列产品凭借其非接触性、全画面、实时、高精度测温等特点,为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入井口、中央变电所、猴车索道、非煤矿山等场景安全生产作业全面技术保障和全天候守护。
煤矿作为高危行业,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矿井致灾因素很多,生产设备过热、人员误入误操作、报警不及时导致处理不当等都将酿成不可挽回的悲剧。布雷尔利推出的矿用防爆热成像摄像机系列,以红外热成像和可见光复合视频,实时采集现场信息,感知温度变化,智能深度分析人员行为,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有效实现事前预警和事中干预,提升矿井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今日布雷尔利小编来谈谈防爆热成像如何“把脉”矿井生产安全。
1本质安全 防爆设计
不锈钢材质设计,双防爆认证。产品通过国家安全生产监控设备检测中心的安标委托定型检验,在正常工作中不会产生电火花、电弧及高温,从而避免引爆易爆物质。同时,具备满足煤矿安全有关规定和非煤矿山安全规程要求的两项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
2智能分析 高效管理
井巷、掘进工作面是事故的高发地,为有效防范和遏制各类事故发生,产品可对热成像通道与可见光通道设置绊线及规则区域,区域入侵、越界、进入区域、离开区域侦测等,触发规则的目标进行区分统计,对于超出标准作业人员要求的情况,联动本地语音报警提醒,同时将报警信息上报到地面指挥中心,实现事中远程管理与事后追溯有据,保障作业过程规范化。
3高精度测温 异常预警
温度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为随时掌握矿井作业现场设备温度变化,产品支持点、线、区域多规则自由设置,支持室内火点检测、支持温度异常检测、支持吸烟检测、支持联动声音报警、支持联动白光闪烁报警。对目标区域高精度实时测温,测温数据与历史数据智能分析查询。一旦发现过热运行的设备、线缆、开关等,自动触发报警,及时通知管理人员快速进行处理,有效预防事故发生。
4无惧环境干扰 画面全程清晰
使用非制冷型探测器,支持双光融合图像模式、支持可见光叠加热成像画中画图像模式、支持白热、黑热,铁红等15种伪彩模式。矿井环境封闭,弥漫着粉尘,逆光、强光现象严重,产品运用热成像感知物体热辐射成像的原理,画面不受恶劣环境干扰,轮廓清晰,可有效辨别人车物。
5远程传输 安装便利
为实现地面与井下实时通信,产品支持RJ45、WiFi、4G、光纤、VDSL等多种数据传输方式,可有效降低通讯延时,为指挥互动争取时间;轻巧的外观结构,可翻转连接架,支持吊装、壁装,简易化安装调试,适应矿井简陋安装条件。
在矿井行业中,无论是对设备运行状况的检测,还是安全防治工作都显得尤为重要。布雷尔利防爆热成像系列产品凭借其非接触性、全画面、实时、高精度测温等特点,为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入井口、中央变电所、猴车索道、非煤矿山等场景安全生产作业全面技术保障和全天候守护。
监控系统包括瓦斯监控和人员定位监控。瓦斯监控是指井下工作面安装瓦斯传感器,当工作面瓦斯浓度达到1%时监控系统会自动报警并切断该报警工作面的电,同时在职能管理等部门也会报警,从而避造成人员伤亡和损失财产。人员定位是指煤矿职能部门在井上能够清楚看到每位井下工作的矿工,当井下发生突发事故时能够准确地找到他们身在井下何处,有无危险等。
监控分站与传感器之间的连接,模拟量的大多数是三线制开关量的有三线制的也有两线制的。还有串行通讯的。
这要具体到系统来看。
12V弱电。是直流的,220先进变压器变成12V的。
注意是直流分正负极红色是电源正极
黄色是视频信号线,黑色是公共端
扩展资料:
说明:
1、低瓦斯矿井回采工作面井总共安装两个瓦斯探头。
2、安装位置为采面上隅角一个,采区回风口10—15米处安装一个。请各位瓦斯检查员人员按以上位置将探头合理悬挂。
甲烷传感器的吊挂位置规定:
(1)掘进工作面:吊挂在风筒的对侧,距离工作面迎头不超过5m。耙矸机作业时将甲烷传感器移至耙矸机导向轮上方
(2)采煤工作面:距离工作面回风侧煤壁不超过10m
(3)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距老塘、切顶柱不大于800mm
(4)采掘工作面回风侧吊挂位置:距回风口10~15m处(有车场的距车场交叉口10~15m处)、有新鲜风流汇入处必须在风流交叉口前10~15m处增加瓦斯传感器
(5)甲烷传感器的吊挂距离顶板不超过300mm,距离巷帮不小于200mm,拱形巷道吊挂在巷道拱基线上方不少于1m的位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瓦斯监控监测
选择时注意: (1)监测监控设备必须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经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授权的有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联检合格,取得煤矿矿用产品标志。用于爆炸环境的煤矿安全监控设备,还必须通过国家技术监督局认证的检测机构的防爆检验,并取得“MA”标志。
(2)优先选用本质安全型设备。
(3)安全监测、监控设备必须具有故障闭锁功能。
(4)安全监测、监控设备必须具备甲烷断电仪和甲烷、风、电闭锁装置的全部功能。当主机和系统发生故障时,必须保证甲烷断电仪和甲烷、风、电闭锁装置的全部功能,当电网停电后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必须保证正常工作时间不小于2h。
(5)为防止雷电通过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引起井下瓦斯爆炸,系统设备必须具有防雷保护。
(6)为防止人为取消断电功能,保障煤炭安全生产,系统设备必须具有断电状态和馈电状态监测、报警、显示、存储和打印报表功能。
煤炭产量监控系统,一般需要具有远距离监测煤炭产量、超产报警、工作异常报警、统计、显示、存储和查询等功能。
恒盛高科KJ528煤矿产量监控系统主要包括以下设备:
ICS-5F矿用本安型分站、KDW127/5 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直流稳压电源、KBA8型隔爆摄像仪、ICS-220J 型矿用信息传输接口、XK3208-A5 型称重显示控制器、网络硬盘录像机和不间断电源。
参考资料:煤炭产量监控系统
明火煤温度监测系统
本明火煤监测装置符合最新发布的国家标准《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中有关输煤带式输送机系统“明火煤”监测装置的规范要求,在保证监测灵敏、准确、报警及时、避免误操作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了火力发电厂的运行和安全生产对于可靠性、操作维护方便等方面的要求。
明火煤温度监测系统采用红外探测器来探测输煤皮带上的煤炭温度,系统可以不停机灭火工作,单独运行,就地操作。
当皮带上煤炭温度超过系统预设的预报警温度阈值时,由明火煤监测主控机发出指令控制喷淋电磁阀动作,喷淋头喷出消防水,实现灭火降温;同时输煤皮带现场发出报警提示,提醒现场工作人员和监控人员当前输煤皮带上存在安全隐患。当安全隐患解除后,系统自动关闭报警提示。
1. 系统构成
明火煤温度监测系统包括红外探测装置、喷淋灭火装置和明火煤主控机三个部分。
图 1系统结构示意图
1.1. 红外探测装置
红外探测装置由8个进口红外探测器组成,每两个为一组,通过两根支架分别安装于带式输送机的上方一米左右的地方。每根支架上安装四个红外探测器,构成四条通道,各组信号之间相互验证,以提高探测器的灵敏度。当8个红外探测器中有探测器监测到异常温度时,系统发出动作指令。系统的误报率小于5%。
红外探测器既可以对燃烧的明火做出响应,也可对位于表面以下的 “热斑”做出响应。当面积为250mm×250mm、温度为≥50℃的煤,以≤6m/s的速度通过探测器的探测区域时,探测器会及时发现。
1.2. 喷淋灭火装置
喷淋灭火装置主要包括:12个喷淋头,管路系统,水流分配系统、控制阀、和余水清理等部分。喷淋灭火装置受主控机的程序控制。具体流程如下:当红外探测感应单元检测到火情报警后,红外探测控制器发出信号给明火煤监测主控机,主控机根据设定好的程序发出喷淋控制指令,通过电磁阀来驱动喷淋装置对高温煤炭进行喷淋。
1.3. 主控机
主控机实时获取红外探测器获取的温度信号,根据设定的报警温度阈值,进行综合判断,发出相应的正确指令,遇到高温情况,既可以控制现场声光报警器发出报警,又可以控制喷淋灭火装置进行喷水。
2. 主要技术参数
测温范围: -40~600℃
测量精度: ±0.2℃
重复精度: ±0.1℃
响应波长: 8~14 µm
响应时间: 130 ms
光学分辨率: 10:1
红外探测器数量: 8个
红外探测器重量: 50g
报警温度阈值: 默认66℃(可调)
喷淋喷射角度: 50°
喷淋流量: 36L/s(8bar)
喷头数量: 12个
喷淋覆盖面积: >10㎡
喷淋与探测点相对距离: ≥5 m
探测点与皮带距离: ≥1 m
适应输送机带宽: 1.0~2.5 m
适应输送机带速: ≤6m/s
适应输送机出力: ≤1600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