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未来何在?看业内大佬们怎么说
2019年,130余款新能源汽车推向市场;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以补贴退坡日期为分界线,呈现截然不同的走势,产业的挑战和迷思仍在延续。1月10日,海口国际新能源车展期间,由凤凰网汽车主办,知乎、车云网联合主办的和鸣实验室·相对论向左走,向右走?——2020年新能源前瞻沙龙,力邀专家、媒体及意见领袖共同预习2020年和新十年的产业必答题。
?“当下的销量波动,是补贴退坡带来的阵痛。是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从补贴时代快速转轨进入市场化轨道的颠簸。”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中国国际商会汽车行业商会副会长赵扬在致辞中指出,多重因素叠加共同构成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长远的积极走向。除了坚定行业信心,赵扬会长也强调了行业存在的风险,并提示中国品牌要警惕日渐逼近的竞争对手,应当沉下心来争取技术和研发能力的突破。
向东平:开放才能成就世界级企业
?在天际汽车董事、CMO向东平看来,电动车产品已经在不断进化当中,从产品供给的角度来讲,产业正在朝正向发展。但向东平也直言,推动行业发展绝非易事,需要政府、媒体、厂商等多方力量共同投入。“家电、汽车、手机,都是因为开放,有更多、更强竞争对手的加入才使得这个行业更加有活力和竞争力。”面对竞争,向东平认为开放是利好,他用华为的崛起为例,证明唯有以开放态度参与全球化的竞争才能成就国际化的企业。
肖勇:2019年下半年市场代表不了2020年市场的方向
?对于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在补贴退坡后的增长乏力,广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勇有话说。在他看来,销量的下滑是两种非正常因素叠加的结果。首先是国六切换引发国五车恐慌性的抛售,而燃油车售价的混乱客观上抑制了车主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冲动。而补贴退坡和较长的过渡期,造成了企业成本调节的失控。肖勇的结论是,2019年下半年市场表现代表不了2020年市场发展的方向。
李鹏程: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小鹏汽车副总裁、品牌公关总经理李鹏程认为,相比三十年前外国汽车品牌毫无阻碍的长驱直入,特斯拉最近的到来只是加速了中国品牌的优胜劣汰。李鹏程指出:“如果特斯拉来了就关门的企业,特斯拉不来也应该关门。”与此同时,李鹏程强调当前中国品牌已经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建立了一定优势,因此特斯拉的到来是一件大好事。一句“生死看淡不服就干”,成了小鹏汽车坚定态度的最佳写照。
安继恒:新能源汽车到了跟燃油车直接比对的阶段
?爱驰汽车副总裁安继恒也对2020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充满信心。他从政策、使用成本、产品升级、用户体验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当前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安继恒认为,第一,有了政策的风口之后,2020年会微增长;第二,新能源汽车使用成本非常低;第三,新能源汽车到了跟燃油车直接比对的阶段;第四,从个人角度,开过电动车之后就不想开油车了;最后,当车的品质、安全性等基础性的东西越做越好,开放性越大,移动互联网生活越来越近,融合越来越好的时候,客户的接受度会越来越高。
?而除了企业自身的努力,一些外部因素也成为行业发展重要的风向标。就在本周,随着国产特斯拉的交付,马斯克的热舞再度引发了行业内的争论。鲶鱼的到来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而言是喜是忧?
李岷雪:技不如人就认真做事
?合众营销公司副总裁李岷雪认为,使用成本非常低,是很多人愿意选新能源车重要的原因,她认为,新能源车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以后会是越来越主流的趋势。作为一家初创企业的高管,在面对特斯拉的强敌入侵,李岷雪称:“现在技不如人就认真的做事,把自己的产品做好。”她强调,特斯拉带来的广告效应可以加以利用,中国品牌要做的是做好市场定位,在产品方面快速跟上。
?车云网、电动邦创始人程李也认为,过去供给端产品的品质相比于油车不具备竞争力,无论是价格或者品质。2019年是一个转折点。程李同时提醒,2020年受到补贴政策的影响,新能源汽车的消费仍将处于非正常状态。
?“特斯拉带来的影响在所难免。“知乎优秀回答者孙少军直言不讳,他将特斯拉比喻成猛虎,而中国品牌则是群狼。群狼战猛虎,孙少军强调,中国品牌应该重视C端用户的真实反馈。
?同为知乎优秀回答者,高小强指出,中国人的生产能力毋庸置疑,很多事情中国人能做而外国人做不了,而新能源汽车产业把蛋糕做大才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要面临波谲云诡的外部环境,任何积极大胆的尝试都值得肯定和期待。对于行业走势的探讨仍在延续,而这些讨论都将成为日后解决行业问题重要基础。
?春运来了,在各地车站码头的年味就是回家的味道。无论人潮多拥挤、路途多艰辛,为了回到温暖的目的地——家,对于在外漂泊的游子来说,路上辛苦点又算什么。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这句话是表妹最近在一本书上读到的,也认为是最代表贾跃亭命运的一句话。
新能源 汽车 这块“新蛋糕”正面向所有人,浪尖之下的2021年,贾老板终于坐着一手打造的车子,迈出了“回国”第一步,不少网友表示: 难道这一次,贾跃亭的“造车梦”真的要实现了?
贾跃亭——“人生四级跳”
贾跃亭,男,汉族,1973年2月6日出生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一个穿着朴素、皮肤黝黑、说话有些磕磕绊绊的男孩,嘴里却讲着互联网生态、智能电视、云计算、新能源 汽车 、无人驾驶这些听不懂的文字。
你可能认为这个男孩是个傻子,但是没想到多年之后,这个穷小子不仅走出了闭塞的山村,走向了世界,而且年少时他满口描绘的理想世界,他都做到了。
2004年,是贾跃亭人生的“第一跳”,这一年他创建了乐视网。
当时,那个年代盗版成风,受其影响,乐视网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中间一度出现过巨额亏损,这对于从大山里出来的贾跃亭无疑是“重拳出击”。
但头脑冷静的他判断趋势,评估未来这个行业不可能一直乱下去,决定还是咬牙把四处借的钱继续投入到乐视网的运转中,并花钱购买了很多电视剧、电影的版权。
“99%的人不看好的事情,才有可能成就颠覆。”
后来得益于整个中国互联网高速发展以及影视版权的规范,公司做得越来越大,业务做得越来越广,贾跃亭的“乐视生态”开始真正地疯狂扩张。版权分销、视频第一股、盒子、超级电视…… 乐视几乎成了近几年网络视频行业的“弄潮儿”,不断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10年8月,乐视成功在创业板上市,这无疑也完成了贾跃亭的“第二跳”。
在当时, 乐视网上市,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因为企业要在A股上市太难了。
除了持续经营3年、管理层要稳定之类的条件以外,最首要的就是“企业在最近2年都得盈利”,这累积起来的利润得超过一个门槛,很多互联网公司创业初期都在烧钱,根本挤不上A股这根独木桥,而且整个行业都亏损严重。
乐视网,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视频网站,当时在国内网站的流量排名才排到区区第168位,竟然盈利了,还轻而易举地达到了上市审核的一切标准: 2007年营收3700万,净利润1500万;2008年营收7400万,净利润3000万;2009年营收1.5亿,净利润4500万;乐视把这些业绩归功于“三位一体”商业模式带来的优势。
随后A股进入大轮牛市,乐视网的股价从2014年底的30元涨到2015年中旬的180元,总市值达到1700亿元的 历史 新高;同年7月,乐视网进入沪深300指数,成了中国市场的资本代表之一, 很多原来质疑它的人也一度转变了口风,觉得贾跃亭可能是对的,只是我们暂时还看不懂罢了。
此后,乐视网在A股市场上“名扬四海” ,短短5年时间股价最高涨了46倍,市值一度超过千亿元,是创业板上市值最高的股票,一度被称为下一个阿里巴巴。
但是好景不长,乐视在2017年因为“业务生态”铺得太大,而导致公司资金债务等面临巨大问题,这次的财务危机让贾跃亭迎来了人生“第三跳”,而这一跳与以往不同,这一跳是让他跌入“深渊”。
“想要一个人灭亡,先要让这个人疯狂”。
乐视在视频内容上已经“大有作为”,但贾跃亭不满足于影视内容,追求不断拓展业务,出于自己敏锐的眼光,他非常看好未来新能源 汽车 的发展, 硬生生地把烧钱的金额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为了造车,乐视第一期投资就投入了十亿美元,后期更是计划持续注入百亿美金来建 汽车 厂,他榨干了乐视网每一笔资金每一滴血,全都投入到了FF这个无底洞中,这一举动可以说是疯狂到了近乎难以想象的地步。
据统计,贾跃亭一年之内负债总额高达37.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5亿元; 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老贾无疑把众多明星、企业家还有23万乐视股民纷纷拉进了埋有炸弹的“深水”里。
从此,贾跃亭从一个万人瞩目的互联网明星沦落为万人唾弃,以前乐视的发布会上总拿苹果说事儿,大家把贾跃亭叫做“贾布斯”;现在看着他背负“巨债”其生命力仍比小强还顽强, 大家又是嫉妒又是嘲讽,把他叫做“贾不死”。
2021年是在资本狂热追逐新能源 汽车 的时间节点,互联网公司下场造车,无疑今天是“ 造车新势力大考之年 ”。
嗅觉敏锐的贾老板,定是深谙这样一个道理—— 历史 总是在周期往复中螺旋前进,从一个风口来到另一个浪尖,改变着这个世界的面貌,创造无限机会。
时隔两个多月后,北京时间8月29凌晨,贾跃亭再次在微博发声。他在微博上写道,“感谢我们的‘Hero Team’,感谢200+世界顶级供应商伙伴。1500多种高 科技 零部件从全球各地汇集到FF@FaradayFuture 加州汉福德工厂,新物种FF91终于来了。”
可以看出,贾跃亭是非常激动的,毕竟他坚持的梦想终于有了结果,那个曾经跌入谷底的贾老板终于可以“踏着七彩祥云(超级法拉利)”重新回到国内,完成对自己的救赎,也实现了当初的 汽车 梦想。
首辆FF91的预产下线,表示法拉第未来在美国的汉福德的生产线已经具备生产车辆的条件,一时间,贾老板的死忠粉们又活过来了,为他的梦想摇旗呐喊,为他的精神感动落泪。同样,质疑的声音也很大声: 法拉第未来会不会是第二个乐视骗局?
但无论如何,这对于贾老板来讲完全是件好事,因为 玩家只要手握资本、能说服市场接受自己,就形同拥有了“入场券”。
当前的 汽车 行业正在迎来一场全新的变革,如何拥抱这种变化并且能够经受住考验,将决定整个行业的未来生态。
至于贾跃亭作为横空切入的新玩家,要怎么胜出呢?
表妹只想起马刺队更衣室里曾说过一句话:“当一切看起来无可挽回之时,我跑去看石匠重复捶击他面前的岩石一百次,而那块石头连一个裂缝都没有露出来。 接下来的第一百零一次捶击之时,此石一分为二。不是因为这一次捶击,而是因为你的始终如一。 ”
比亚迪和吉利相比,你认为那个更有发展潜力?首先是吉利,作为一家民企,是相当成功的,无论是各种收购案,还是高端品牌的孵化,可以说无论是从企业运营到车型布局研发都相当给力。可以说是四小强里最优秀的,但在近乎完美的表面下还是可以看到吉利的小问题,当然是我个人的见解。首先吉利掌握的核心技术还是太少,虽然说收购沃尔沃之后,系列车型都得到了全方面的升级,但说到底,真的可以拿得出手的动力组合还是太少。虽然车型出的多,但大多是新瓶装旧酒。给我个人的感觉吉利更像是大众集团,产品力的确有,但更加出彩的应该的确是营销能力,但不管怎么说,综合能力是最强的!吉利汽车财务雄厚。从收购沃尔沃到持有奔驰的大量股份,再到收购超跑路特斯,背后的金主眼光让人实在难以想象。 领导的格局代表一切,决定着一个品牌的走向。
其次要说的是比亚迪,这可以说是四小强里最特殊的一位。严重的偏科生,虽然燃油车技术表现一般,但在新能源上可以说,“掌握核心科技”。无论是客车,轿车,卡车。比亚迪的新能源技术是得到了认可的,这甚至引来了国际大厂,奔驰,丰田的关注。特别值得关注的比亚迪的核心技术都是拥有自主主权的,可以说是四小强里成长最快,表现最突出的一家车企。再加上新能源的政策扶持,比亚迪可以说未来的潜力特别强大!但是我个人觉的比亚迪如果能在其他新能源领域再做努力,甚至是燃油机上再进一步研究,那么会更加出色。各有各的优劣势,吉利综合能力强,比亚迪新能源玩的溜,你要说那家更有潜力,一时之间不容分辩,但未来这些肯定都扛把子的存在。
许多人认为物业是为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或者说是依此而谋取利益。真是这样吗?其实还有现实方面的原因。
比如配电网和电动汽车的关系。
电网和电动汽车就像鱼和水一样,互相共生、互相制约、互相影响。
电网主要由输电网和配电网组成,输电网简单说就是电线杆上面架设的高压线和地下敷设的高压线组成的,用于运输电力。配电网就是从输电网的某个点接出来连接到变压器,然后变压器下面再接大大小小的开关,然后分配到各个用电的地方。
输电网就好比主动脉血管,将血液大规模的运输;而配电网好比毛细血管,将主动脉中的血液分流到组织供给营养。
而电动汽车的出现,好比一个突然出现的继续养料的组织细胞,它并不是对主动脉(输电网)造成影响,而是对脆弱的毛细血管(配电网)造成冲击甚至损害。
对于配电网来说,电动汽车的出现是一个巨大的终端负载(大功率、大电流),现在的配电网有点无所适从。而目前的配电网如果不能适应电动汽车的发展,提供相应强大的输电能力的话,电动汽车的充电问题将极大的阻止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普及。配电网的落后无疑会成为电动汽车发展的主要问题。
目前国内小区里的变压器大多在640-800KVA,即640KW-800KW的功率,现在随着各式家用电器使用的增加,许多小区的用电量都在稳步增加,现在突然又杀出来电动汽车,需要在停车位上安装充电桩,目前市面上主流的交流慢充充电桩是7KW。假设一个小区有200个停车位,目前只有几台电动汽车的话,充电桩占用的负荷大约是几十KW,对小区电网影响还不算大,但是随着小区大部分的业主也换了电动汽车,安装充电桩,几十台充电桩占用的用电负荷就达到几百KW的级别,对小区的电网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了。
小区的充电行为一般是在大家下班回家以后,车主一般回家后习惯性地把充电枪插上,以便第二天的使用。此外加上家庭这时候的照明、做饭、娱乐等行为使用电进入高峰期,再加上电动汽车抢负荷,峰上加峰,配电网超负荷运转,很容发生火灾或跳闸现象。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物业说为了小区用电安全,决绝给你安装充电桩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