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的铁路运费怎样计算啊
按照铁路运价规则,煤炭(原煤块煤)整车为4号运价,零担运价22号。运输费用包括运费和杂费。运费有三块:1整车每吨运价=基价1+基价2*运价公里;2电气化附加费=费率*计费重量*电气化里程;3铁路建设基金=费率*计费重量*运价里程。杂费包括取送车费、表格费、印花税等零七碎八费用及装卸费,有专门计费标准,可以买本运价规则看看,装卸费也有规定费率。4号整车费率:1基价1=10.5元/吨,基价2=0.0537元/吨公里;2电气化费率整车=0.012元/吨公里;建设基金费率整车=0.033元/吨公里.神木-邳州请查一下多少公里,应该全是电气化,按照上述规则算算,整车为60吨/车。
铁路煤炭运输防冻液比例是40比60。该防冻液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28到32%的氯化钙、0.05到0.3%的苯并三氮唑、0.5到4%的三乙醇胺、0.5到3%的亚硝酸钠、0.5到0.3%的乙酸钠、0.1到1.7%的EDTA和60到66.35%的水。
基于此,我国着手开辟第三条“北煤南运”大通道。据了解,目前迁曹铁路征地拆迁协议签订工作已经结束,工程建设将于近期全面展开,预计明年6月底前全线运营。迁曹铁路从中国煤炭运输专线-大秦铁路迁安接轨,实现曹妃甸港、京唐港两大港口与大秦、京秦、京山(北京至山海关)等国家铁路干线的连接,成为港口连接内陆的纽带。该段铁路全长大约200公里,全线位于河北省境内,是北煤南运的重要工程。迁曹铁路建成后将为大秦线煤炭运输提供一条便捷的出海通路,充分发挥大秦线运煤大通道作用,该项目的建设可为大秦线远期实现4亿吨运量提供有力的疏运保证。 与时同时,曹妃甸港煤炭码头也在紧张建设之中,第一期工程按5000万吨能力建设,争取到2007年年底前建成投产,并抓紧实施二期工程,尽快形成1亿吨能力。到2010年,我国第三条“北煤南运”通道将达到2亿吨运输能力。(完)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8/02/content_3298853.htm
北煤南运 coal transport from north area to south area
中国北方地区生产的煤炭向南方,主要是华东和华南沿海地区运输,是中国煤炭运输长期存在的主流向。中国煤炭生产和消费地区分布不平衡,华北地区是煤炭主要产区,煤炭生产大于消费,是煤炭输出区。华东和华南地区煤炭消费大于生产,是煤炭输入区。这种煤炭产消分布格局决定了华北地区,特别是山西、陕西北部和内蒙西部煤炭,向华东和华南地区,主要是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市运输。
北煤南运运量大、运距长,主要采用铁路、海运和内河水路运输。京沪、京九、京广、焦枝等铁路、沿海、长江和京杭运河水路运输线都是北煤南运的主要线路。
西煤东运 coal transport from west area to east area
中国西部地区煤炭向东部沿海地区运送。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是煤炭生产基地,产量大,外运量多,2000年经铁路和公路向东部地区运输约2.5亿多吨。“三西”煤炭东运主要由铁路运输,并且集中在北、中、南三大运输通道上。
北通道有大秦、丰沙大、京原三条铁路,约承担西煤东运总运量的55%,除供应京、津、冀地区外,大部分在秦皇岛港运海运,并有一定数量运往东北地区。新建的神木-黄骅铁路也是西煤东运的主要线路,煤炭在黄骅港转海运。
中通道有石太铁路,约承担西煤东运总运量的25%,大部分经石德铁路转青岛港海运。
南通道有太焦、邯长、侯月和南同蒲铁路,约承担西煤东运总运量的20%,经新菏兖日铁路从日照港转海运。
西气东输 natural gas transport from west area to east area
中国西部地区天然气资源向东部地区输送。西气东输包括:陕西省靖边天然气向北京、天津输送;青海省涩北天然气向西宁、兰州输送;川渝地区忠县天然气向武汉输送;新疆天然气向长江三角洲地区输送,这是西气东输的主流。当前所谓西气东输工程是指新疆塔里木盆地轮南至长江三角洲及上海天然气管道建设。这项工程穿越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微、江苏,到达上海,延至杭州主干管线,全长4000km,管径1016mm,设计年输气量120亿立方米,最终年输气量200亿立方米。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于2000年8月23日批准西气东输工程立项;2001年12 月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在部分区段开工。 2002年7月4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全线开工。管道建设分为两个阶段:2003年年底将建成陕西靖边至上海段,长1516km,先利用陕、甘、宁天然气输往长江三角洲地区,启动上海市场;2004年建成新疆轮南至靖边段,长2484km,管道全线贯通,2005年开始供气,确保稳定供气30年。
新疆塔里木盆地是中国天然气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天然气资源量8.39万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总资源的22%,盆地北部是天然气密集带,资源量超过3万亿立方米,具有建成世界大气区的潜力,现已累计探测储量约5000亿立方米,已占年供气120亿立方米、稳产30年所需储量7200亿立方米的69%,还将加紧勘察增加地质储量。因此,启动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天然气资源量是有保障的。
根据市场需求并考虑到管道建设过程,西气东输管道供气量预计2004年为28亿立方米,2005年80亿立方米,2006年100亿立方米,2007年120亿立方米。
http://www.chinaenergy.gov.cn/news.php?id=1824
2010年12月26日,满载煤炭的列车在大同湖东站整装待发。当日,素有中国“能源战略大动脉”之称的大秦铁路2010年煤炭运输量突破4亿吨。
据介绍,4亿吨煤炭可生产2亿吨钢铁或2.6亿吨化肥,满足全国4亿城镇居民一年的生活用电。如果把4亿吨煤炭装满中国铁路载重量最大的C80货车并连挂在一起,可绕地球1.5圈。
记者从太原铁路局了解到,大秦铁路依靠科技创新,统一匹配的装车点、集运线路、大秦本线、疏运线路、卸车点能力标准,实现了集疏运能力的协调技术创新。2010年来自北京、上海、西安等铁路局的工务机械队汇聚大秦线,在铁道部统一指挥下对其进行了扩能改造并对其工务、电务、供电设备等进行了集中维修。
同时,太原铁路局重新梳理了大秦线2万吨重载列车行车安全关键项目和控制点,严密制订了各种安全防范措施。施工期间,大秦线日均完成运输量96.4万吨,同比增运19万吨。
大秦铁路担负着中国五大电网、350多家发电厂、十大钢铁公司、6000多家企业以及十几个省区市的生产用煤和民用煤的运输任务,是中国最重要的煤炭运输大动脉。
2011年12月31日18时,太原铁路局传来捷报:大秦线胜利完成年运量4.4亿吨目标,比2010年增运量4000万吨。这是大秦线自2005年达到年运量2亿吨的世界重载运输理论极限后,第6次刷新“单条铁路年运量”纪录。大秦线完成4.4亿吨年运量是铁路通过提高运输能力和效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又一新成就。
653公里的大秦线承担着全国铁路煤炭运量的近1/5。煤炭占中国能源结构比例近80%,铁路在西煤东运、北煤南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半以上的运力用于煤炭运输,保持了煤炭运量连年持续大幅增长。2011年全路煤炭运输同比增长13.4%,达22.7亿吨,占煤炭总产量的60%。
集结货源、疏通港口、运输高效的“集疏运”模式是大秦重载运输的优势。太原铁路局在打足晋煤外运量的同时,通过与相邻铁路局密切协作,强力推进货源西延战略,吸引陕西、内蒙汽运煤炭货源5000万吨以上,相当于100万辆六轴汽车的煤炭外运量。针对港口接卸量达到设计能力112%的现状,太原铁路局充分利用路港、路企合署办公协调平台,使煤炭产运销链条运转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为扩充运输能力,太原铁路局实施了26项“短平快”扩能改造项目,提高列车通过能力,提升重载列车开行质量。
太原铁路局还实施了一系列“列车达速”措施加快机车周转,在大秦线上,重车和空车平均运行时间分别为11小时和9小时,同比压缩21.4%和17.6%,列车追踪间隔控制在13分钟左右;通过对固定配属车辆实行“点对点维修”,车辆技检平均保证距离由原来的778公里延长到1100公里。
大秦线的畅通高效还得益于不断稳固的安全基础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面对大运量、高密度的运输对设备基础破坏的加剧,太原铁路局在2011年实施了2次42天的集中修施工,施工工作量为历年之最,进一步夯实了设备基础。他们制定了《重载运输技术管理规则》,对技术装备、行车组织、信号显示等方面做了具体和详尽的规定,对指导重载运输生产、保障重载运输的安全奠定了技术支撑。
太原铁路局通过研究山区铁路通信的可靠性,建立科学的重载列车操纵办法,优化运输组织和煤炭集疏运技术,加强线桥设备强化技术研究等,不断推进重载运输系统集成和装备技术创新。通过实施技术创新,和谐1型、和谐2型、韶山4型三种车型的同步操纵系统实现了互联互通,突破了以往一种车型只能牵引一种重载列车的技术限制,为重载牵引模式的革新创效提供了技术支撑,仅此一项就提高运量18%。
大秦线在不断提高重载质量发展运输生产力的同时,更加注重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投资1.8亿元强力推进煤炭抑尘工程,36个固定、24个移动抑尘站基本实现了煤炭运输抑尘全覆盖,有效改善煤炭发运站台周边及铁路沿线的大气环境质量,减轻煤尘对铁路沿线污染,极大地改善了列车运行条件,减少了运行中煤炭的损耗。
2.“铁运到站”是签订煤炭合同时,煤炭通过约定的铁路运输方式,到达约定煤炭卸车的铁路站点。
3.“铁运到车板”是铁运到站后,煤炭卸车后,转装到其他运输工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