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池效率
光伏电池说白了就是太阳能光伏电池,就是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利用化学中讲的利用电子移动来形成电流的装置。理解了原理所以效率问题就能大致知道由哪些原因所致。
光伏电池效率主要取决与三方面:
一) 太阳能电池板
太阳能电池板主要在于在于收集太阳光,所以贡献是最大的,是一切发展的源泉。太阳能电池板讲太阳能装换成电子移动,太阳能电池板上有半导体,将光能转换成电子的装置。
二) 逆变器
逆变器是将电子转换成电流的装置,所以它的作用也功不可没。所有的电器都是有自我损耗的,没有哪一件物品不消耗能量,所以他的损耗在第二步。
三)电网( 蓄电池 )
电网的损耗也是不可忽略的,所以长距离送电都将电压升的很高,是为了减少在传送过程中的损耗。蓄电池是为了储蓄电能,内部是有转换过程的,所以在相互转换过程中的损耗也还是很大的。
其实还有好多损耗的部件,所以光伏电池效率一直得不到充分的解决,但科技的进步是与日俱进的,所以还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比如采用转换效率更高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损耗更低的电网,转换效率更高的蓄电池等等。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已经发展到百分之十以上了,这真的非常不容易,因为之前的通常都低于百分之十。
发电率不错,太阳能光伏发电发电过程简单,没有机械转动部件,不消耗燃料,不排放包括温室气体在内的任何物质,无噪声、无污染;太阳能资源分布广泛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因此,与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和核电等新型发电技术相比,光伏发电是一种最具可持续发展理想特征(最丰富的资源和最洁净的发电过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具有以下主要优点。
①太阳能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照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能要比人类目前消耗的能量大6000倍。而且太阳能在地球上分布广泛,只要有光照的地方就可以使用光伏发电系统,不受地域、海拔等因素的限制。
②太阳能资源随处可得,可就近供电,不必长距离输送,避免了长距离输电线路所造成的电能损失。
③光伏发电的能量转换过程简单,是直接从光能到电能的转换,没有中间过程(如热能转换为机械能、机械能转换为电磁能等)和机械运动,不存在机械磨损。根据热力学分析,光伏发电具有很高的理论发电效率,可达80%以上,技术开发潜力巨大。
④光伏发电本身不使用燃料,不排放包括温室气体和其它废气在内的任何物质,不污染空气,不产生噪声,对环境友好,不会遭受能源危机或燃料市场不稳定而造成的冲击,是真正绿色环保的新型可再生能源。
⑤光伏发电过程不需要冷却水,可以安装在没有水的荒漠戈壁上。光伏发电还可以很方便地与建筑物结合,构成光伏建筑一体化发电系统,不需要单独占地,可节省宝贵的土地资源。
⑥光伏发电无机械传动部件,操作、维护简单,运行稳定可靠。一套光伏发电系统只要有太阳能电池组件就能发电,加之自动控制技术的广泛采用,基本上可实现无人值守,维护成本低。
1) 组件面积——辐射量计算方法。
光伏发电站上网电量Ep计算如下:
Ep=HA×S×K1×K2式中:
HA——为倾斜面太阳能总辐照量(kW·h/m2)
S——为组件面积总和(m2)
K1 ——组件转换效率
K2 ——为系统综合效率。
综合效率系数K2是考虑了各种因素影响后的修正系数,其中包括:
1) 厂用电、线损等能量折减
交直流配电房和输电线路损失约占总发电量的3%,相应折减修正系数取为97%。
2) 逆变器折减
逆变器效率为95%~98%。
光伏电池的效率会随着其工作时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当它们的温度升高时,光伏组件发电效率会呈降低趋势。一般而言,工作温度损耗平均值为在2.5%左右。
除上述各因素外,影响光伏电站发电量的还包括不可利用的太阳辐射损失和最大功率点跟踪精度影响折减、以及电网吸纳等其他不确定因素,相应的折减修正系数取为95%。
这种计算方法是第一种方法的变化公式,适用于倾角安装的项目,只要得到倾斜面辐照度(或根据水平辐照度进行换算:倾斜面辐照度=水平面辐照度/cosα),就可以计算出较准确的数据。
光伏发电是一种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伏效应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技术。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件组成。
光伏电站系统发电总效率=所有系统产品的效率的乘积,一般光伏项目的发电效率在70~80%左右。
影响其发电效率的主要因素包括:
1) 光伏温度因子:光伏电池的效率会随着其工作时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当它们的温度升高时,晶体硅光伏电池效率呈现降低的趋势。本项目所在地区多年极端最高气温为52.9℃,极端最高气温40.2℃,极端最低气温-12.1℃ 。全年平均气温15.9°C,计算得到当地的温度折减为2.5%。
2) 组件匹配损失:组件串联因为电流不一致产生的效率降低,根据电池板出厂的标称偏差值,对于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的系统,约有3%的损失。为保证电池发电效率,将定期、及时对组件进行清洗,但组件上的灰尘或积雪造成的污染仍会对发电量造成影响,此项造成的年系统效率折减取3.2%。当辐照度过低时,会产生不可利用的低、弱太阳辐射损失。
3) 直流线路损失:光伏组件产生电量输送至汇流箱、直流配电柜、逆变器时,存在直流电路的线损,按3%记取;
4) 电气设备造成的效率损失:逆变器转换过程中也存在电量损失,此项折减取2.5%。箱式变压器的升压过程中,也会存在能量损失。
5) 光伏电站内线损等能量损失:电能由逆变器输出至箱变,再送至开关站,交流线路会存在线损。
6) 系统的可利用率:虽然光伏组件的故障率极低,但定期检修及电网故障仍会造成损,按2%记取。
考虑以上各种因素,通过计算分析光伏电站系统发电总效率:
η=97.5%×96.8%×94.5%×97.2%×97%×97.5%×97.3%×=79.7%
晴天在太阳光垂直照射的条件下,商用光伏多晶硅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能达到12%-17%,多晶硅能达到17%-20%。多晶硅在弱光条件下发电效率比单晶硅好,单晶硅在太阳光垂直照射条件下效率比多晶硅好。
光伏组件(solar module)即太阳电池组件,由于单片太阳电池输出电压较低,加之未封装的电池由于环境的影响电极容易脱落,因此必须将一定数量的单片电池采用串、并联的方式密封成光伏组件,以避免电池电极和互连线受到腐蚀。
光伏组件按太阳电池的材料分为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和薄膜太阳电池组件。
更多关于光伏发电的效率是多少,进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8cd2a51615837386.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1,电站所在地点年太阳能辐射强度
2,光伏电池组件角度(面南,角度基本与当地维度相当,具体角度需要计算)
3,光伏组件效率(主要由使用年限决定,时间越长效率越低)
4,电气系统与控制系统效率(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