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是否产能过剩
传统煤炭行业肯定是已经产能过剩了,不仅煤炭行业,钢铁、水泥等前几年很红火的行业都过剩了;而且,煤炭等燃石化工今后极有可能严禁在国内开采(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一样),煤炭等燃石也不允许当作燃料直接燃烧。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1、清洁高效利用备受重视
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之后,我国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已经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与技术。近几年,国家已经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首先,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作为我国能源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其次,增加对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科技创新支持,解决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中的重大问题。第三,完善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财税政策。第四,完善相关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第五,完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监管体系,保障先进技术的应用和运行。
2、多措并举助力退出
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加大对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生态严重退化等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
煤炭行业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成为新的经济形势,煤炭行业一些常年累积的问题开始日益凸显。产能过剩、效益下滑、发展方式落后、资源枯竭等成为阻碍煤炭行业前行的桎梏。
我国煤炭行业从业者有500多万人,其中落后的煤矿必须要退出。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表示,“十三五”时期,煤炭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落后产能的退出问题。
目前来看,我国的煤炭落后产能退出面临着制度安排、人员安置、资产处置、政府援助、社会化职能移交、生产接续、矿区生产生活秩序、矿区社会稳定、经济补偿、存续企业处置等十大问题。
在资源枯竭地区方面,2008年以来,国家分三批确定了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为支持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国家发改委设立了资源型城市吸纳就业、资源综合利用、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和多元化产业体系培育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中央财政给予了这69座城市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支持。
而在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资源枯竭地区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
3、互联网创新交易方式
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发展分享经济,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推进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创新,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
煤炭行业发生的另一个显著变化就是当前中间商主导的煤炭贸易时代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以煤炭生产企业与煤炭用户直接进行交易,即大宗商品产业互联网的时代已至。比如像易煤网这样的互联网+煤炭的全产业链电子商务平台,煤炭行业需要着力提升企业和行业效率。“互联网+”最终一定是提高了效率。互联网只是一个平台和载体,它把产业过程和金融机制结合在一起,所以,技术的衔接、金融产品的设计很重要。需要正确评估和分散风险,营造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提供有效激励机制。
据报道,日前召开的2018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开幕式上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我国煤炭市场供需基本平衡,煤炭产量、消费量和净进口量均呈不同程度增长态势,煤炭产能过剩态势未根本改变。
报道称,数据显示2017年前10个月,全国煤炭产量28.53亿吨,同比增长4.8%;煤炭净进口2.2亿吨,同比增长12.8%;全社会煤炭库存减少1亿吨以上;初步测算,全国煤炭消费量32.6亿吨左右,同比增长3.7%。
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煤炭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前9个月,前8家煤炭企业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8.92%;煤矿数量大幅减少,全国煤矿数量减少到目前的不足8000处;1200多处大型现代化煤矿产量比重占全国的75%以上。
但是目前全国煤炭产能过剩的态势并没有根本改变,煤炭市场供需平衡的基础还比较脆弱。
所以我国煤炭工业短期供应宽松与长期总量不足的矛盾依然存在,资源分布不均。企业要抓住我国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的机遇,关注煤炭总量问题,提升煤炭工业发展科学化水平的战略高度谋划新发展。坚持“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发展西部”, 促进安全高效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使得煤炭工业能早日走出困境局面,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