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好么,毕业后做什么?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一般属于机电工程类。我读的是兰州信息科技学院。日常除了四点一线,宿舍、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还应多参加一些比赛。我们宿舍的大部分都参加了大陆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等比赛,成绩有喜有悲,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培养了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学校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率一直都很高,现在在吉利汽车、国家电网、神华集团等很多龙头企业的都有我们的学哥学姐。工程师居多,走上管理岗的也不少,加油啦。
首先要说的是:这是一个与能源技术和应用有关的专业,目前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同时这个专业也是属于基础性专业,发展比较成熟,与其相关的工作例如发电厂,使用各种各样的燃料来发电(燃煤,天然气,城市垃圾,余热等)。目前已经拓展到新能源领域,例如太阳能,风力发电,地热,海洋等。可见只要是与能源利用的地方都需要能源与动力专业的技术背景人才,可去的企业非常多。只是要注意的是,如果想在这个行业取得成绩,需要理论与现场密切结合,不断积累经验,应用就会越来越熟练。当然待遇也会越来越好的。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很有发展前途的,首先研究工程领域内能量转换、传输和利用的理论和技术。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从字面上看包括能源工程、动力工程和能源与动力相互转化工程三个含义。能量和功率的关系就像发电机和电动机:没有能量,电动机就不能发电。所谓电力工程,就是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一次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本专业针对汽车行业重大技术需求。围绕汽车动力系统开发、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汽车电控与电子技术等方向,加强多学科知识的深度交叉融合,培养扎实的理论知识,突出的工程能力,积极的创新思维。以广口径、厚为本的工程技术人员。本专业特色鲜明,教学优势显着,强调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能源-电力-传热-控制”多学科交叉。具有汽车电控与电子技术、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清洁能源开发应用、汽车节能环保等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
在发展空间上,可以去电力企业,活跃的毕业生就业领域广泛。在哪里找工作与他们选择的机会和专业方向有很大关系。能源动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大致与其能源消耗成正比。能源与动力工程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因此相关专业的就业率也长期处于较高水平。
然后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始终面向国家重大能源需求,开设油气工程和石油化工两个专业方向。一是热力系统节能优化,主要针对大型石油、化工、发电行业的热力过程和热力系统进行系统优化,满足节能减排的需要;二是流体动力机械,需要掌握大型流体输送机械、燃气轮机、内燃机等。其他动力机械原理、设计与运行管理。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2012年由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调整而来,调整后的专业覆盖面更加广泛。这里的能源既包括水、煤、石油等传统能源,也包括风能、核能、生物能、氢能等新能源,动力方面则包括内燃机、锅炉、发动机、制冷及相关测试技术。
能源与动力工程集能源的开发、利用、转化、系统控制、节能减排于一体,主要研究如何把大自然存在的各种能源有效转换成工业上和社会生活需要的能源,同时减少环境污染。所以,能动专业真的不只是烧锅炉的。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动力是维系现代工业运行的基本条件,人们的衣食住行一刻也离不开能源,能源动力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虽然现在能源市场逐渐饱和,还有许多新能源挤占市场,但全球人口仍在增长,社会各行业都在不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只会有增无减,所以能源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由于气候变化及环境挑战,社会对低碳排放乃至零排放能源的需求甚殷,核能等清洁能源正逐渐成为未来世界能源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所以能动专业毕业生的未来发展比较乐观,近几年正在逐渐转变成为热门专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传统内涵不断拓展和延伸,与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生物科学、化学科学、信息科学、经济管理等学科交叉融合,拓宽和突破了传统专业界限。
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不仅能掌握能动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掌握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学生具备跨学科研究工作的能力。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覆盖面广,不同学校的培养重点不同,有的学校偏重于汽车内燃机方向,有的学校偏重于制冷与制热方向,还有的学校偏重于发电方向、新能源方向等等,考生在报考时需要注意。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该专业主要培养能源转换与利用和热力环境保护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适应和创新能力,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高级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该能源动力学科领域的科研、设计、教学、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