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与化工查重率
煤炭与化工查重率不超过30%。煤炭与化工重复率和国内普刊重复率是一样的,控制在30%以内就可以,个别的可能要求不能超过25%。煤碳与化工重复率要求不是很高,不超过30%就可以。煤化工领域ei会议,重复率相对要高一些,去掉引用的文献外原则上不能超过15%。对于一些理论性或是概念性的论文要求不超过25%。煤化工领域sci期刊在影响因子比较高的期刊上投稿重复率比较严格,往往要求不超过5%。在影响因子相对低的sci期刊上投稿,一般不超过10%或者15%。
煤化工企业是以煤炭企业为基础的。
1.煤化工企业是以煤炭企业为基础的,是煤炭企业的衍生行业。煤炭企业包括煤炭生产运输销售、煤炭加工转化(比如蜂窝煤)、火力发电以及煤化工等方面。而煤化工是指以煤为原料,经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燃料以及其他化学品的过程。由此可见,煤化工是煤炭工业的一个分支,更精细的行业。
2.扩展资料:1月5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获悉,发改委、财政部等12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的意见》。到2020年底,争取在全国形成若干个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亿吨级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发展和培育一批现代化煤炭企业集团。
3.意见提出,支持有条件的煤炭企业之间实施兼并重组,支持发展煤电联营,支持煤炭与煤化工企业兼并重组,支持煤炭与其他关联产业企业兼并重组。
意见还提出通过兼并重组,推动过剩产能退出,提高煤矿安全生产保障水平,实现煤炭资源优化配置,加快“僵尸企业”处置,实现煤炭产业的优化布局。
4.意见强调,鼓励煤炭与煤化工企业根据市场需要出发实施兼并重组,有序发展现代煤化工,促进煤炭就地转化,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实现煤炭原料上下游产业的有机融合,增强产业相互带动作用。通过兼并重组,实现煤炭企业平均规模明显扩大,中低水平煤矿数量明显减少,上下游产业融合度显著提高,经济活力得到增强,产业格局得到优化。到2020年底,争取在全国形成若干个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亿吨级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发展和培育一批现代化煤炭企业集团。支持有条件的煤炭企业之间实施兼并重组。大力推进不同规模、不同区域、不同所有制、不同煤种的煤炭企业实施兼并重组,丰富产品种类,提升企业规模,扩大覆盖范围,创新经营机制,进一步提升煤炭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推进中央专业煤炭企业重组其他涉煤中央企业所属煤矿,实现专业煤炭企业做强做优做大。鼓励各级国资监管机构设立资产管理专业平台公司,通过资产移交等方式,对国有企业开办煤矿业务进行整合。支持煤炭企业由单一生产型企业向生产服务型企业转变,加快专业化公司建设,推动煤炭产业迈向中高端。
一、传统煤化工:产能过剩,将严控
传统煤化工在油价大幅度攀升的背景下确立了一定的成本优势。传统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对于缓解我国石油、天然气等紧缺能源供求的矛盾,促进钢铁、化工、农业等下游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煤炭能源化工产业已经拥有雄厚基础。前瞻产业研究院《2015-2020年中国煤化工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焦炭产量为4.43亿吨,电石产量1869万吨,合成氨产量为5459万吨,甲醇产量为2640万吨,均位居世界前列。
然而,这几个领域技术门槛较低,进入者众多,同时能耗大、污染严重。2004年以来,焦炭、电石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都已属于产能过剩行业。目前国内不仅煤炭、尿素产能过剩的局面已持续日久,电石和焦炭产能也仍大大高于市场需求。
产能过剩会引发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导致产品的价格下降,经营风险显著上升,增长空间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国家发改委已经出台了相应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进行了干预和引导,已经将其列为限制发展的范围。
总体上来说,传统煤化工领域由于技术含量低、政策限制等因素的影响,虽然相对石油化工仍然具备一定的成本优势,但是增长潜力比较有限。
二、新型煤化工:政策日渐明朗,前景向好
现代新型煤化工以生产洁净能源和可替代石油化工的产品为主,包括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油、煤炭分质利用、煤制芳烃、煤制乙二醇等,其产品附加值高,市场缺口大,是我国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
由于我国新型煤化工还处于行业发展初期,存在投入高,技术不稳定等特点,相关配套体系远没有完善,排放物的回收也没有得到解决,行业发展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鉴于此,2009年后国家收紧了新型煤化工政策。
2013年,我国对新型煤化工的政策导向日渐明朗,从“严格控制”转为“鼓励发展”。自3月以来,10多个新型煤化工项目相继获国家发展改革委“路条”,其中包括了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和煤制油等项目。专案获批从中可以看出新一届政府对发展新型煤化工的积极态度。
目前,大多数新型煤化工项目仍处于产业化示范和开发研究阶段,预计部分项目将在未来3-5年内建成并投产。
化学工程与工艺:学生主要学习化学基础、化工单元操作、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工艺与过程、化工优化与模拟等化工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和管理知识,受到化学与实验技能、工程制图能力、工艺设计方法、电子与电工技术、计算机应用、外语能力、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初步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顺利的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听、说、写的基础。具有对现有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模拟优化、革新改造,对新 过程进行开发设计和对新产品进行研制的基本能力。
我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个人认为化学工程与工艺学习的方面比较广,煤化工更有针对性。
煤化工开端于18世纪后半叶,19世纪形成了完整的煤化学工业体系。进入20世纪,许多以农林产品为原料的有机化学品多改为以煤为原料生产,煤化工成为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石油化工发展迅速,很多化学品的生产又从以煤为原料转移到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基础,从而削弱了煤化工在化学工业中的地位。70年代石油大幅度涨价时,煤化工曾一度有所发展(见煤化工发展史)。
煤化学加工过程 煤中有机质的化学结构,是以芳香族为主的稠环为单元核心,由桥键互相连接,并带有各种官能团的大分子结构(见煤化学),通过热加工和催化加工,可以使煤转化为各种燃料和化工产品(见图煤的化工利用方法)。
在煤的各种化学加工过程中,焦化是应用最早且至今仍然是最重要的方法,其主要目的是制取冶金用焦炭,同时副产煤气和苯、甲苯、二甲苯、萘等芳烃;煤气化在煤化工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用于生产城市煤气及各种燃料气(广泛用于机械、建材等工业),也用于生产合成气(作为合成氨、合成甲醇等的原料);煤低温干馏、煤直接液化及煤间接液化等过程主要生产液体燃料,在20世纪上半叶曾得到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其产品在经济上无法与天然石油相竞争而趋于停顿,当前只有在南非仍有煤的间接液化工厂;煤的其他直接化学加工,则生产褐煤蜡、磺化煤、腐植酸及活性炭等,仍有小规模的应用。
世界煤化工 世界上生产的煤,主要用作电站和工业锅炉燃料;用于煤化工的占一定比例,其中主要是煤的焦化和气化。80年代世界焦炭年产量约340Mt,煤焦油年产量约 16Mt(从中提炼的萘约1Mt)。煤焦油加工的产品广泛用于制取塑料、染料、香料、农药、医药、溶剂、防腐剂、胶粘剂、橡胶、碳素制品等。1981年,世界合成氨总产量95.3Mt,主要来源于石油和天然气。以煤为原料生产的氨只约占10%;自煤制合成甲醇的比例也很小,仅占甲醇总产量约1%。
煤炭的种类:
1、焦煤
焦煤是炼焦用煤中之主焦煤,变质程度中等,结焦性和粘结性最佳。利用焦煤,可得到焦炭、焦油、焦炉气。焦炭除供给冶炼外,还可造气和电石。
2、肥煤
肥煤是炼焦用煤的一种,用肥煤炼出的焦炭横裂多,焦根部蜂焦多,易碎,但肥煤的粘结力很强,能与粘结力较弱的煤搭配后炼出优质煤称肥煤为配焦煤之母。
3、无烟煤
无烟煤是高变质煤,具有坚硬、光泽强等特点。燃烧时间长,火力旺。无烟煤主要用于化肥、化工生产。阳泉无烟煤因具有可磨好的特点,是理想的高炉喷吹用燃料。
煤的特性:
1、煤主要有碳、氢、氧、氮和硫等,此外,还有极少量的磷、氟、氯和砷等元素 。
2、煤炭燃烧时,氮不产生热量,在高温下转变成氮氧化合物和氨,以游离状态析出。硫、磷、氟、氯和砷等是煤炭中的有害成分,其中以硫最为重要。
3、煤炭燃烧时绝大部分的硫被氧化成二氧化硫(SO2),随烟气排放,污染大气,危害动、植物生长及人类健康,腐蚀金属设备。
扩展资料:
煤炭的优缺点:
1、优点:煤炭资源量丰富,且因世界各地都有煤炭矿藏,因此开采及供给皆很稳定,价钱也较石油及天然气便宜。
2、缺点:煤炭的发热量比石油或天然气小,煤炭在燃烧时,所排放出的二氧化碳量高于石油及天然气。产量有限,是不可再生能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煤
煤与石油都是由碳、氢、氧为主的元素组成的天然有机矿物燃料,这是煤能制成油最根本的基础。但它们在外观和化学组成上都有明显差别,其中最明显的差别就是氢、氧含量的不同。煤中氢含量低、氧含量高,氢/碳比低、氧/碳比高。
煤的化学成分中氢含量为5%,碳含量较高,而成品油中氢含量为12%-15%,碳含量较低,且油品为不含氧的液体燃料。这主要是由于煤与石油的分子结构不同。因此,要将煤转化为液体产物,首先要将煤的大分子裂解为较小的分子。而要提高氢/碳比,就必须增加氢原子或减少碳原子。总之,煤液化的实质是在适当温度、氢压、溶剂和催化剂条件下,提高其氢/碳比,使固体的煤转化为液体的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