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世纪光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广东世纪光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2014-08-14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云浮市云安区都杨镇云浮新区西江新城翠康路智慧大厦四楼B01-01室。
广东世纪光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45300314816205U,企业法人罗卓海,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广东世纪光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太阳能研发;制造:香料、香精;其他日用化学产品制造(监控化学品、危险化学品除外);其他合成材料制造(监控化学品、危险化学品除外);专项化学品制造(监控化学品、危险化学品除外);合成橡胶制造(监控化学品、危险化学品除外);轮胎制造;日用及医用橡胶制品制造;塑料粒料制造;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不含汽车发动机制造);香水喷射器、粉扑及粉拍制造;礼仪电子用品制造;燃气生产;燃气经营(不设储存、运输,不面向终端用户);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城市及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公路工程建筑;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水源及供水设施工程建筑;河湖治理及防洪设施工程建筑;货物进出口(专营专控商品除外);技术进出口;电子产品批发;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地产咨询服务;自有房地产经营活动;房屋租赁;场地租赁(不含仓储);投资管理服务;企业自有资金投资;酒店管理;餐饮管理;能源技术研究、技术开发服务;节能技术推广服务;其他仓储业(不含原油、成品油仓储、燃气仓储、危险品仓储);其他农产品仓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广东世纪光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光伏(Photovoltaic):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Solar power system)的简称,是一种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方式。
优点
太阳能光伏发电发电过程简单,没有机械转动部件,不消耗燃料,不排放包括温室气体在内的任何物质,无噪声、无污染;太阳能资源分布广泛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与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和核电等新型发电技术相比,光伏发电是一种最具可持续发展理想特征(最丰富的资源和最洁净的发电过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具有以下主要优点:
①太阳能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照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能要比人类目前消耗的能量大6000倍。而且太阳能在地球上分布广泛,只要有光照的地方就可以使用光伏发电系统,不受地域、海拔等因素的限制。
②太阳能资源随处可得,可就近供电,不必长距离输送,避免了长距离输电线路所造成的电能损失。
③光伏发电的能量转换过程简单,是直接从光能到电能的转换,没有中间过程(如热能转换为机械能、机械能转换为电磁能等)和机械运动,不存在机械磨损。根据热力学分析,光伏发电具有很高的理论发电效率,可达80%以上,技术开发潜力巨大。
④光伏发电本身不使用燃料,不排放包括温室气体和其它废气在内的任何物质,不污染空气,不产生噪声,对环境友好,不会遭受能源危机或燃料市场不稳定而造成的冲击,是真正绿色环保的新型可再生能源。
⑤光伏发电过程不需要冷却水,可以安装在没有水的荒漠戈壁上。光伏发电还可以很方便地与建筑物结合,构成光伏建筑一体化发电系统,不需要单独占地,可节省宝贵的土地资源。
⑥光伏发电无机械传动部件,操作、维护简单,运行稳定可靠。一套光伏发电系统只要有太阳能电池组件就能发电,加之自动控制技术的广泛采用,基本上可实现无人值守,维护成本低。
⑦光伏发电系统工作性能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30年以上),如1983年建设的10KW民用光伏电站,原址是在距离兰州市40公里左右的村庄,当时国内的光伏行业发展并不完善,在这个偏远地区建设光伏电站是因为该地区国家电网基础设施不完善,榆中地区很多偏远的乡村虽然用电量不大,但是还是没有通电,这个光伏电站为附近的村庄带去了光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寿命可长达20~35年。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只要设计合理、选型适当,蓄电池的寿命也可长达10~15年。
⑧太阳能电池组件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便于运输和安装。光伏发电系统建设周期短,而且根据用电负荷容量可大可小,方便灵活,极易组合、扩容。
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大有前途的新型电源,具有永久性、清洁性和灵活性三大优点。太阳能光伏发电与火力发电、核能发电相比,太阳能电池不会引起环境污染;太阳能电池可以大中小并举,大到百万千瓦的中型电站,小到只供一户用电的独立太阳能发电系统,这些特点是其他电源无法比拟的。
光伏相关信息《辽宁停止一切光伏扶贫项目建设!》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人们对能源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开发新能源已成为当前人类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因为热能需要燃烧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一方面,化石燃料储量有限,面临枯竭的危险。另一方面,燃烧的燃料会排放二氧化碳和硫氧化物,这将导致温室效应和酸雨,并恶化地球环境。水电将淹没大量土地,可能导致生态环境破坏。此外,如果大型水库坍塌,后果将不堪设想。此外,一些国家的水资源有限,还受到季节的影响。核能在正常情况下是干净的,但是一旦发生核泄漏,后果也是可怕的。
所有这些问题都迫使人们寻找新能源。新能源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它们是丰富的,不会枯竭;第二,它既安全又干净,不会威胁人类,也不会破坏环境。
阳光照射在地球上的能量非常巨大。太阳照射地球大约40分钟的能量足以让全球人类在一年内消耗能量。可以说太阳能确实是取之不尽的能源。此外,太阳能发电绝对清洁,不会造成公共危害。因此,太阳能发电是一种应用广泛、前景光明的理想能源。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发展潜力巨大。它是最可持续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之一。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中国未来能源发展的战略要求。由于世界能源日益紧张,光伏技术不断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太阳能将是人类新能源利用的科技发展方向。只有依靠更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才能为将来大规模利用太阳能开辟广阔的前景。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的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光伏发电的优点是较少受地域限制,因为阳光普照大地光伏系统还具有安全可靠、无噪声、低污染、无需消耗燃料和架设输电线路即可就地发电供电及建设同期短的优点。
光伏发电是根据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不论是独立使用还是并网发电,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它们主要由电子元器件构成,不涉及机械部件,所以,光伏发电设备极为精炼,可靠稳定寿命长、安装维护简便。理论上讲,光伏发电技术可以用于任何需要电源的场合,上至航天器,下至家用电源,大到兆瓦级电站,小到玩具,光伏电源无处不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最基本元件是太阳能电池(片),有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和铜铟镓硒薄膜电池等。
[编辑本段]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
近几年国际上光伏发电快速发展,2007年全球太阳能新装容量达2826MWp,其中德国约占47%,西班牙约占23%,日本约占8%,美国约占8%。2007年,在太阳能光电产业链中有大量的投资集中到新产能的提升上。除此之外,太阳能光电企业在2007年间的贷款融资金额增长了近100亿美元,使得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德国、西班牙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扶持力度有所降低,但其它国家的政策扶持力度却在逐年加大。日本政府2008年11月发布了“太阳能发电普及行动计划”,确定太阳能发电量到2030年的发展目标是要达到2005年的40倍,并在3-5年后,将太阳能电池系统的价格降至目前的一半左右。2009年还专门安排30亿日元的补助金,专项鼓励太阳能蓄电池的技术开发。2008年9月16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一揽子减税计划,其中将光伏行业的减税政策(ITC)续延2-6年。
中国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理论储量达每年17000亿吨标准煤。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非常广阔。中国光伏发电产业于20世纪70年代起步,90年代中期进入稳步发展时期。太阳电池及组件产量逐年稳步增加。经过30多年的努力,已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在“光明工程”先导项目和“送电到乡”工程等国家项目及世界光伏市场的有力拉动下,中国光伏发电产业迅猛发展。
光伏技术可直接将太阳的光能转换为电能,用此技术制作的光电池使用方便,特别是近年来微小型半导体逆变器迅速发展,促使其应用更加快捷。美、日、欧和发展中国家都制定出庞大的光伏技术发展计划,开发方向是大幅度提高光电池转换效率和稳定性,降低成本,不断扩大产业。目前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商业化、半商业化生产能力,年均增长达16%,市场开拓从空间转向地面系统应用,甚至用于驱动交通工具。据报道,全球发展、建造太阳能住宅(光电池作屋顶、外墙、窗户等建材用)投资规模为600亿美元,而到2009年还会再翻一倍达1200亿美元,光伏技术制作的光电池有望成为21世纪的新能源。以下按其材料分类,展示光伏技术、产业及市场发展动向。
不会成为骗局,但大概率不会成为主流能源。现在资本已经用脚投票了,几家主要光伏企业,市值轻松破千亿,未来五年还有不小的可能性翻倍。从能源的获取成本来讲,光伏发电站建设突出一个短平快,成本低,建造周期短,投资门槛也低,小型的分散式光伏电站,个人要是咬咬牙,卖个几套北京的房子,也是造得起的。
而光伏的应用场景也趋于多样化,比如:水上光伏、光伏大棚、光伏车棚、光伏高速、光伏建筑一体化等等,大多数看似酷炫的光伏应用场景,目前都是亏损运营的示范性工程,但保不齐其中就有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光伏发电的以上特性加之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决心,相信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光伏会成为主要发展的新能源之一。但不太可能成为主流能源,因为光伏具有如下缺点:
1、出力不稳定
光伏晚上不能发电,且光电转换率随时间衰减很快,每日的发电量波动大,而每年的发电量是递减的,这并不是像部分回答说的,洗洗就能恢复的。
2、电站所在位置偏远
光资源储量丰富的地区,大多集中在高原、高山、沿海,这些地方要么远离用电负荷中心,要么生态环境脆弱,经不起折腾。为了将偏远地区的电能输送至城市,所需要配套建设的输电线路成本不低,电网也不喜出力不稳定的垃圾电接入,还好我们国家电网消纳能力世界第一,又有任劳任怨的火电大哥充当调峰小能手,才能消纳如此大量的新能源装机容量。因此,不做任何处理的集中式新能源电站,在未来必然是越来越少的。
3、大量占用土地资源
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中,以推广最多的屋顶光伏为例,前几年很火,各级政府都在推,又是给补贴,又是给政策。但实践下来效果并不好。是建设条件局限性上,能够符合屋顶光伏支架结构安全性的屋顶并不多,能够布置光伏板的区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是个屋顶都能上。
其次运营难度上,个人运营由于不专业,光伏板发电效率下降飞快,导致屋顶光伏项目经济性差;发电集团收购运营又无法满足每个屋顶均配置安全管理人员的规定,人力成本过高,最终导致大量屋顶光伏项目成为鸡肋。从目前的实践情况看,部分生产企业屋顶+外委维护、光伏+农业、光伏+停车的形式是相对合理的建筑光伏 体化应用模式,但规模都有限。
基于以上几点原因,光伏很难在未来发展成主流能源,除非锂电储能有重大技术突破,但考虑到其他能源风、水、核、氢能的性价比,我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大。光伏因为成本低、建设快、施工简单的原因,很容易在主要发电设备光伏板实现技术突破后,成为大规模铺开应用的新能源。但同样因为其出力不稳定、电能储存输送存在难度、占据土地资源的原因,而无法成为主流能源。
不是骗局,绝对不是,本文不从资本角度,而从发电能力角度解读。介绍一个概念“能量回收期”:能量回收期指一个光伏发电系统全寿命周期内所消耗的能量除以该系统的年平均能量输出,单位为年。即光伏发电系统几年内能把自己寿命周期内消耗的能量回收回来。显然,回收期愈短愈好。能量回收期是判断可再生能源的指标之一。目前,光伏发电系统的能量回收期在1.3年左右,系统寿命起码25年。
光伏不会是21世纪初最大的骗局,但是过度鼓吹光伏的优点,并无视其局限性,就像鼓吹喷墨打印机很便宜但是刻意不讲墨盒的价格一样。国内目前证券市场有人忽悠小白去高位接盘光伏相关标的,买入前还是要注意一下,如果你愿意承担那个风险,的确可以继续买进,只是我个人不会推荐,因为从科技的角度来说光伏的未来已经被近期的涨幅透支了。
首先要普及一个概念,那就是电力的储存成本目前还很高,光伏整个运营周期的成本如果真的要做蓄能,一半的成本都要花在蓄能上。相比之下,光伏电池的成本大约只占1/5。所以除非某种发电方式的平准化度电成本有明显优势,不然从目前的角度来看,过度依赖蓄能的话必须把蓄能这部分的成本算上去。目前国内光伏度电成本有说一毛钱的,很明显这个是把补贴算进去以后,而且完全不做蓄能的度电成本。即使不考虑电力的供求关系,如果完全没有补贴,而且要自己为调峰调频掏腰包的话,真实成本最最起码得乘以2。
总的来说,无论是光伏,还是风电功率峰值低谷差距大,而且具有一定的不可控性,不能够按需发电。从德国的案例来看,德国起码最需要的,反而是把最底下的三种稳定的发电方式水电,核电,垃圾焚烧发电提起来,外加更多的抽水蓄能,来挤压掉火电相应的“稳定输出”的那部分。
在这之前,继续发展光伏跟风电而不考虑弥补措施的话只会进 步降低整个系统的稳定性。所以单纯的去看各项能源的度电成本而不是从供求关系出发,把实时动态的电价平均化,营造出新能源度电成本低但是你产出的收益往往因为供求关系也变低了啊,这才是21世纪最大的骗局。新能源表面的光鲜,只因有传统能源那负重前行。
本身是个一点一点发展的朝阳行业但现在技术产品应用起来大多不能保证比传统能源省钱,你普通一个小户型屋顶全上太阳能电池,加个储存电瓶。一套下来十多万。还有维护成本。。十多万够你交多少年电费。说是二十年三十年,实际运用15.6年就不错了。电池片技术不同环境不同转换率随着时间衰变情况也不同。一个又一个光伏企业产生多少得意一时的首富,都是没多久就步子走大了扯着蛋。如果不是想靠着这个光鲜旗帜捞一笔钱忽悠一下上市就跑路。这其实恰恰是一个要日夜耕耘的行业。真想靠清洁能源改变能源大局。还非常遥远。
1.光伏发电技术的兴起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世界上兴起一股“太阳屋顶”热。光伏发电技术发展较早的主要是日本、德国和美国,这些国家相继提出“1万屋顶”、“10万屋顶”和“百万屋顶”计划。近几年来,在发达国家已建造了相当发展水平的“零能房屋”,即完全由太阳能光电转换装置提供建筑物所需要的全部能源消耗,真正做到清洁、无污染。光伏发电技术代表了21世纪太阳能建筑的发展趋势,将太阳能建筑的发展推向一个新阶段。德国弗赖堡著名的“完全自足太阳房”(图7.1)就是一座完全依靠太阳能采暖、发电,而不依赖常规能源的零消耗建筑。
2.我国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
粗略估计,我国现有建筑屋顶面积总计约400×108m2,假如1%安装光伏系统,可安装光伏发电装机容量3550×104~6620×104kW,年发电量287×108~543×108kW·h。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约264×104km2,其中干旱区荒漠化土地面积超过250×104km2,主要分布在光照资源丰富的西北地区。按利用我国戈壁和荒漠面积3%的比例计算,太阳能发电可利用资源潜力可达27×108kW,年发电量可达4.1×1012kW·h。
图7.1 德国弗赖堡“完全自足太阳房”
中国的光伏产业从20世纪70年代起步,90年代开始稳步发展,太阳能电池板及其组件的产量逐步增加。2000年以后国家电网公司为了加强对电网工程的控制,新发布了很多的管理方法,要求在管理上遵守电网工程建设的统一标准。2007年中国的光伏电池产量首次超过德国和日本,光伏电池的太阳能利用效率也逐步提高。我国2010年太阳光伏累计装机容量450MW,光伏产业复合成长率已达到38%。
现在,我国的光伏发电市场已经涉及广电部的村村通工程、产业部的光缆工程、林业部的森林防火通信工程和大漠地区光伏发电工程等众多领域。国家在“973”和“863”等重大项目中也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发展放到重要位置,2008年北京绿色奥运、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筹办也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光伏发电系统介绍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发电系统,它是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使太阳光的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按照运行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独立运行的光伏发电系统和并网运行的光伏发电系统两种。独立运行的光伏发电系统要保持连续供电,需要有蓄电池作为电能的储存装置,主要用于电网不能到达的边远地区和人口分散地区,相对来说整个系统造价比较高;在有公共电网供电的地区,光伏发电装置与电网连接并网运行,省去蓄电池,大幅度减少投资,具有更好的运行效率和环保性能。一套基本的光伏发电系统一般是由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控制器、逆变器和蓄电池(组)构成。
1)太阳能电池板
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电能,供负载使用或存贮于蓄电池内备用。
2)太阳能控制器
太阳能控制器的基本作用是为蓄电池提供最佳的充电电流和电压,快速、平稳、高效地为蓄电池充电,并在充电过程中减少损耗,尽量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同时保护蓄电池,避免过充电和过放电现象的发生。如果用户使用的是直流负载,通过太阳能控制器可以为负载提供稳定的直流电(由于天气的原因,太阳电池方阵发出的直流电的电压和电流不是很稳定)。
3)逆变器
逆变器的作用就是将太阳能电池阵列和蓄电池提供的低压直流电逆变成220V交流电,供给交流负载使用。
4)蓄电池(组)
蓄电池(组)的作用是将太阳能阵列发出的直流电直接储存起来,供负载使用。在光伏发电系统中,蓄电池处于浮充放电状态,当日照量大时,除了供给负载用电外,还对蓄电池充电;当日照量小时,这部分储存的能量将逐步放出。
4.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
目前我国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一方面以采用户用光伏发电系统和建设小型光伏电站为主,来解决偏远地区无电村和无电户的供电问题,为200万户偏远地区农牧民(即目前我国三分之一的无电人口)提供最基本的生活用电;另一方面,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建设屋顶光伏发电系统的经验,在经济较发达、城市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大中城市,在公益性建筑物和其他建筑物以及在道路、公园、车站等公共设施照明系统中推广使用光伏电源,建设屋顶光伏发电系统。此外,还将建立大型的并网光伏系统,以便于为光伏发电成本下降到一定水平时而开展大型并网光伏系统应用活动做好准备。
1)户用光伏发电系统和小型光伏电站
户用光伏系统和小型光伏电站属于非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独立系统),多用于我国广大无电贫困山区和贫困农村。自投入使用以来,运行可靠,发电正常,性能优良。例如,辽宁省建昌县贫困无电山区已经安装了353套独立家用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太阳能电池组件总功率可达22650W。
此家用光伏电源系统包括直流系统和交流系统两大类。直流系统由太阳能电池组件及支架、控制器和蓄电池组三部分组成。交流系统比直流系统多一个逆变器,共由四部分组成。
白天,太阳能电池组件接收太阳光照输出电能,然后经过防反充二极管向蓄电池组充电;夜晚,直流系统经过控制器将蓄电池组输出的直流电供直流负载使用,交流系统则经过逆变器把蓄电池组通过控制器输出的直流电变换为交流电供交流负载使用。在此系统中,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功能是将太阳辐射能转换为电能;蓄电池组的功能是将太阳能电池组件输出的直流电加以储存;防反充二极管的功能是用以阻止蓄电池组通过太阳能电池组件放电;控制器的功能是对蓄电池组的过充电和过放电进行保护;逆变器的功能是将蓄电池组输出的直流电变换为交流电。图7.2为户用光伏发电系统。
图7.2 户用光伏发电系统
此外,我国在西北偏远地区(如青海、西藏、新疆、甘肃等地)还建立了一些小型光伏电站。由于特殊的地缘,光伏电站特别适合西部特殊的居住环境,特别是在青藏高原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新能源,将其转换为电能,既解决了部分无电人口的供电问题,又解决了边远地区的通信问题,促进了西部地区脱贫致富,使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其中西藏成为我国光伏电站、光伏电池装机容量最大的省区,有效地改善了当地牧民们的用电紧缺现象,而在通信方面,微波通信中继站应用光伏电源达到700kW以上,小型光伏电站有1300个。
2)屋顶光伏发电系统
随着光伏应用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普遍推出了相应的屋顶光伏计划。“九五”期间,我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也开始将太阳能屋顶系统列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图7.3为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与建筑物相结合,备受世界重视的原因是它存在以下几方面优点:
(1)不占用土地资源,这对于土地昂贵的城市尤为重要。
(2)可以原地发电,原地使用,减少了电力输送的线路损耗。
(3)降低了墙面及屋顶的温升,减轻了建筑物的空调负荷,降低了空调的能耗。
(4)取代和节约了昂贵的外饰材料(如玻璃幕墙等),使建筑物的外观统一协调,美化建筑环境。
(5)舒缓了高峰电力的需求,配备蓄电池后,还满足了安全用电设施的不断电要求。
图7.3 屋顶光伏发电系统
2008年奥运会的申办成功为太阳能利用提供了新的契机,国家计划将太阳能光伏发电融入奥运会建筑中,各奥运会建筑将大范围采用太阳能等绿色能源利用技术,我国政府对在奥运村及奥运会场馆中太阳能利用和建筑设计相结合进行了研究,并在奥运场馆及奥运村中应用,降低了建筑能耗,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形象。
当今,诸多城市积极利用小型太阳能光伏电源,于道路、公园、车站甚至家庭安装了太阳能庭院灯、太阳能草坪灯、太阳能路灯、市政交通及车位标识灯,这些灯造型新颖、美观大方、变化多样,而且经久耐用,融观赏性与实用性于一体,既不用拉电线、占用空间,还具有节能、环保、维护方便等优点,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城市美化增添色彩。
3)大型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是光伏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未来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趋势。光伏系统步入大规模发电阶段,意味着现在的能源结构将发生根本的变化,是人类社会利用能源的一场革命。图7.4为太阳能光伏电站。
图7.4 太阳能光伏电站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如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建设了一批千瓦级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又正在建设一批兆瓦级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甚至印度、菲律宾及非洲一些国家也开始建设大型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我国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起步较晚,与上述国家相比,还有一段很大的差距。但我国已在深圳国际园林花卉博览园内建成了亚洲最大的太阳能并网光伏电站(图7.5),它在综合展馆、花卉展馆、管理中心、南区游客服务中心和北区东山坡都安装了太阳能光伏电站,电站总容量达1MW,并网光伏电站的年发电能力约为100×104kW·h,相当于每年可节省标准煤超过384t,减排粉尘约48t,减排灰渣约101t,减排二氧化碳超过170t,减排二氧化硫约768t,是真正的无污染的绿色能源。深圳国际园林花卉博览园1MWp太阳能并网光伏电站建成后,成为目前亚洲和我国总容量第一的并网光伏电站,同时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兆瓦级大型太阳能光伏电站之一,填补了我国在大型并网光伏电站设计和建设上的空白,将成为我国并网太阳能发电史上的里程碑。
图7.5 深圳国际园林花卉博览园1MWp太阳能并网光伏电站
/1/ 什么是光伏?
光伏——将太阳辐射能转换为电能,属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且在转化过程中不产生其他有害的气体或固体废料,又属于环保、安全、无污染的新型能源。
/2/ 为什么要发展光伏产业?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能源独立”,当前我国社会还处在高速发展之中,对能源的需求很大,我国的化石能源储备却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因此不得不向外寻求能源合作,要怎么样才能做到独立自主、自给自足,这个问题一直都在困扰着我们。而如果包含光伏在内的新能源产业能有所突破的话,我们可以减小对外国的依赖,大大促进能源独立,保证国家安全。
发展包括光伏在内的可再生能源,逐步摆脱化石能源依赖是各国实现能源变革的目标,中国也不例外。
/3/ 光伏发电的前景有哪些?
其他发达国家早已提出了未来光伏发电的可实施方案。
日本提出的创世纪计划。利用地面上沙漠和海洋面积进行发电,并通过超导电缆将全球太阳能发电站联成统一电网以便向全球供电。据测算,到2100年,即使全用太阳能发电供给全球能源,占地也不过为829.19万平方公里。829.19万平方公里才占全部海洋面积 2.3%或全部沙漠的 51.4%,甚至才是撒哈拉沙漠的 91.5%。因此这一方案是有可能实现的。
天上发电方案。早在1980年美国宇航局和能源部就提出在空间建设太阳能发电站设想,准备在同步轨道上放一个长10公里、宽5公里的大平板,上面布满太阳电池,这样便可提供500万千瓦电力。但这需要解决向地面无线输电问题。现已提出用微波束、激光束等各种方案。目前虽已用模型飞机实现了短距离、短时间、小功率的微波无线输电,但离真正实用还需要一段路程。
2019年虽然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再次同比下降,但是新增和累计光伏装机容量仍继续保持全球第一。2019年,我国新增光伏并网装机容量达到30.1GW,同比下降32.0%;截至2019年底,累计光伏并网装机量达到204.3GW,同比增长17.1%;全年光伏发电量224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3%,占我国全年总发电量的3.1%,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
2020年,也将继续是我国光伏的过渡年,我们预计2020年竞价项目规模可达到20-25GW、户用市场5-7GW,加上未完成的2019年项目、特高压、示范项目等,2020年市场规模有望超过35GW。
随着光伏产品价格的下降,光伏发电成本不断降低,光伏发电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得到广泛应用。 根据IHS,预计2020年全球光伏装机量将达到142GW,超过1GW的国家达到43个左右。
早在1839年,法国科学家贝克雷尔(Becqurel)就发现,光照能使半导体材料的不同部位之间产生电位差。这种现象后来被称为“光生伏特效应”,简称“光伏效应”。1954年,美国科学家恰宾和皮尔松在美国贝尔实验室首次制成了实用的单晶硅太阳电池,诞生了将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实用光伏发电技术。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全球能源危机和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燃料能源正在一天天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日益突出,同时全球约有20亿人得不到正常的能源供应。这个时候,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希望可再生能源能够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维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这之中太阳能以其独有的优势而成为人们重视的焦点。丰富的太阳辐射能是重要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污染、廉价、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的能源。太阳能每秒钟到达地面的能量高达80万千瓦,假如把地球表面0.1%的太阳能转为电能,转变率5%,每年发电量可达5.6×1012千瓦小时,相当于世界上能耗的40倍。正是由于太阳能的这些独特优势,20世纪80年代后,太阳能电池的种类不断增多、应用范围日益广阔、市场规模也逐步扩大。
20世纪90年代后,光伏发电快速发展,到2006年,世界上已经建成了10多座兆瓦级光伏发电系统,6个兆瓦级的联网光伏电站。美国是最早制定光伏发电的发展规划的国家。1997年又提出“百万屋顶”计划。日本1992年启动了新阳光计划,到2003年日本光伏组件生产占世界的50%,世界前10大厂商有4家在日本。而德国新可再生能源法规定了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大大推动了光伏市场和产业发展,使德国成为继日本之后世界光伏发电发展最快的国家。瑞士、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芬兰等国,也纷纷制定光伏发展计划,并投巨资进行技术开发和加速工业化进程。
世界光伏组件在1990年——2005年年平均增长率约15%。20世纪90年代后期,发展更加迅速,1999年光伏组件生产达到200兆瓦。商品化电池效率从10%~13%提高到13%~15%,生产规模从1~5兆瓦/年发展到5~25兆瓦/年,并正在向50兆瓦甚至100兆瓦扩大。光伏组件的生产成本降到3美元/瓦以下。
2006年的光伏行业调查表明,到2010年,光伏产业的年发展速度将保持在30%以上。年销售额将从2004年的70亿美金增加到2010年的300亿美金。许多老牌的光伏制造公司也从原来的亏本转为盈利。
据预测,太阳能光伏发电在21世纪会占据世界能源消费的重要席位,不但要替代部分常规能源,而且将成为世界能源供应的主体。预计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结构中将占到30%以上,而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世界总电力供应中的占比也将达到10%以上;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总能耗的50%以上,太阳能光伏发电将占总电力的20%以上;到21世纪末,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将占到80%以上,太阳能发电将占到60%以上。这些数字足以显示出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及其在能源领域重要的战略地位。
2015年7月初,浙江省东阳市横店东磁20.7兆瓦屋顶光伏电站项目通过了国家发改委的验收,作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予以备案,今后可参与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交易。
位于陕西科技大学教学楼顶的屋顶光伏电站,是目前国内高校装机容量最大的屋顶光伏电站,自2012年11月起开始建设至2013年2月正式并网发电,迄今已累计发电150多万度,累计减排二氧化碳1500多吨,年均发电量60多万度。
2015年12月2日,联合光伏公布,将收购总装机容量约20兆瓦的两个光伏电站项目,这两个光伏电站分别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五家渠市和河北省唐山市,预期分别于12月底及2016年第一季实现并网并投产。总金额不超过3.56亿人民币,将以内部资源及外部融资拨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