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国内已累计建成加氢站超过250座/位居世界第一
易车讯 近日,国家能源局科技司副司长刘亚芳近日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氢能产业高峰论坛”上透露,我国在氢能加注方面获得新突破,已累计建成加氢站超过250座,约占全球数量的40%,加氢站数量位居世界第一。
她表示,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与其他世界主要经济体一样,高度重视氢能技术与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全国20多个省份已发布氢能规划和指导意见共计200余份。在国家和各地政府鼓励下,国企、民企、外企对发展氢能产业都展现了极大的热情,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环渤海三大区域的氢能产业呈现集群化发展态势。
在氢能制备方面,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在华北和西北等地积极推进,电解水制氢成本稳中有降;在氢能储运方面,以20兆帕气态高压储氢和高压管束拖车输运为主,积极拓展液态输氢和天然气管网掺氢运输。
在多元化应用方面,除传统化工、钢铁等工业领域,氢能在交通、能源、建筑等其他领域正稳步推进试点应用。在交通领域,我国现阶段以客车和重卡为主,正在运营的以氢燃料电池为动力的车辆数量超过6000辆,约占全球运营总量的12%。
刘亚芳说,国家能源局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氢能技术与产业发展,近年来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宏观引导,推动关键技术装备攻关,探索多场景高效利用,建立健全标准化体系,积极推动氢能产业发展。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强认为,近年来国家、地方和企业在氢能领域的研发投入不断加大,应充分借鉴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业态发展的经验,既发挥好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也要加强优质创新资源整合,鼓励协同创新,加速突破氢能全产业链关键材料及核心技术设备瓶颈。(图片来源:网络)
因为非化工区制氢管控的逐步放开。
非化工区制氢管控的逐步放开,有望进一步推动氢能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地区开始探索、支持非化工园区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的发展。
氢是一种化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一位。氢通常的单质形态是氢气。
2.福田汽车(600166):2020年6月10日互动平台回复:公司重视氢能源发展,包括技术开发、市场开拓、人才培养,氢能源重卡、轻卡等车型均列入计划,目前公司的氢燃料重卡产品处于产品开发阶段,正在自主研发长续驶里程、高承载和高速的燃料电池重卡。
3.东方电气(600875):2019年公司的西部首条氢能及燃料电池批量生产线成功投产,氢能城际客车、物流车样车开发完成,成功举办了成都首届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大会,行业影响力不断提升。
拓展资料:
1.制氢
全球:天然气(48%)、醇类(30%)、煤制氢(18%)、电解水制氢(4%)。
日本:电解水占比高达 63%
中国:煤制氢(62%)、天然气(19%)、工业副产(18%)、电解水制(1%)。
制氢成本:焦炉煤气制氢电解制氢:工艺简单,无污染,纯度高,适用质子膜燃料电池。缺点是成本高、耗电量大、暂不具备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可能。
电解制氢电来源:低谷电、大工业用电、可再生能源弃电。
2.氢能的储运
储氢:高压储氢(主流)、液态储氢(航天领域)、金属氧化物储氢(实验室阶段)、碳基材料储氢以及化学储氢等
运输:主要输送方式有高压气态输送、液氢输送,有机液体氢气运输、固态氢气运输。
重要事件推动:上头颁布氢能源在未来产业发展的长期规划中指出,到2025年我们要基本掌握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氢燃料电池要保有5万台,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还要 探索 氢能源在中大巴车,卡车,船舶等重型交通工具上的应用,到2030年要建立氢能源供应体系,到2035年要氢能源在消费终端比例要明显提升,政策方面和锂电池的发展阶段是很类似的。但是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相比 ,氢能源的储存密度和储存时间更有优势。
4只潜力氢能源个股解析,重要内容,记得收藏。
1、亿华通
公司是我国氢能源行业领军企业,在氢燃料电池研发方面成果显著。
现价:163.55
公司总市值:116.69亿
公司毛利率:30.39%
公司营收情况:-1.48亿
短期支撑:139.27 短期压力:182.77
2、美锦能源
公司拥有从煤炭,焦化,天然气到氢燃料电池 汽车 的完整产业链体系。
现价:13.33
公司总市值:569.23亿
公司毛利率:29.85%
公司营收情况:20.25亿
短期支撑:12.34 短期压力:15.12
3、宝丰能源
公司开工建设的太阳能电解水制氢项目是目前国内较大的可再生能源制氢储能项目,项目主要包括新建20000标方/小时电解水制氢装置及配套公辅设施和200MWp复合型光伏电站。
现价:15.05
公司总市值:1103.67亿
公司毛利率:42.21%
公司营收情况:70.7亿
短期支撑:13.72 短期压力:16.24
4、冠城大通
公司参股的上海舜华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公司以推动氢能技术应用为使命,已成为国内知名的新型气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解决者。
现价:5.18
公司总市值:77.29亿
公司毛利率:14.85%
公司营收情况:0.2亿
短期支撑:4.76 短期压力:5.27
总结:我们在清洁能源的研究投入比例一年比一年大,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市场潜力不言而喻,氢能源储存时间周期长,容量大的优势,会在未来绿色能源的推进过程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以上观点和个股仅供参考!
笔落惊风雨 ,点赞是祝福!祝大家股票长虹,万事如意!
制氢技术有:
1.煤制氢
这是当前成本最低的制氢方式,我国实现大规模制氢的首选技术。我国当前的氢气源生产结构仍以煤为主。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氢气产量超过2500万吨,其中煤制氢所产氢气占62%、天然气制氢占19%,工业副产气制氢占18%,电解水制氢仅占1%左右。在中国,煤气化制氢适用于大规模制氢,由于原材料煤炭资源丰富,价格较为低廉,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济性优势和规模效益。
2.天然气制氢
全球氢气主要来源为天然气,天然气制氢发展潜力大。天然气制氢是北美、中东等地区普遍采用的制氢路线。工业上由天然气制氢的技术主要有蒸汽转化法、部分氧化法以及天然气催化裂解制氢。天然气制氢发展潜力大,但目前存在资源约束和成本较高的问题。
3.石油制氢
多应用在石化行业,石油制氢原料通常不直接用石油制氢,而用石油初步裂解后的产品,如石脑油、重油、石油焦以及炼厂干气制氢。采用炼油副产品石脑油、重质油、石油焦和炼厂干气制氢,在制氢成本上并不具有优势。如果将这些原料用于炼油深加工可以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不建议将炼油副产品制氢作为炼油厂制氢的发展方向,而应该考虑可再生能源制得的氢气。
4.甲醇制氢
甲醇制氢装置规模灵活,但稳定性、可靠性差。绿色甲醇能量密度高,是理想的液体能源储运方式。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制取绿氢,再和二氧化碳结合生成方便储运的绿色甲醇,是通向零碳排放的重要路径。
制氢技术的特点:
1.天然气制氢:虽然适用范围广,但是原料利用率低,工艺复杂,操作难度高,并且生成物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使之环保性降低。
2.工业尾气制氢:利用工业产品副产物,成本较低。但是以焦炉气制氢为例,不仅受制于原料的供应,建设地点需依靠焦化企业,而且原料具有污染性。
3.电解水制氢:产品纯度高、无污染,但是高成本了限制其推广。
4.光解水与生物质制氢:技术尚未成熟,实现商业化还需一定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