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光伏组件阴影遮挡,时角取多少
只要在正南±20°之内,都不会对发电量有太大影响,条件允许的话,应尽可能偏西南20°之内,使太阳能发电量的峰值出现在中午稍过后某时,这样有利冬季多发电。
在偏离正南(北半球)30°度时,方阵的发电量将减少约10%~15%在偏离正南(北半球)60°时,方阵的发电量将减少约20%~30%。
原则是
冬至日当天 9:00 至 15:00,光伏阵列不会相互遮挡,一般按以下方式确定最小间距。首先按式(1)和式(2)计算出太阳高度角α和方位角β[3]。
sinα = sinφ sinδ + cosφ cosδ cosω (1)
sinβ = cosδ sinω/cosα(2)
式中:φ为纬度,δ为太阳赤纬角,冬至日为-23.5°;ω为时角,9:00 时角为 45°。然后由式(3)确定阵列间距:
D=cosβ×H/tan(α) (3)
式中:D为阵列间距;H 为阵列高度,阵列高度为:H =组件长度×sin(最佳倾角)
(一)光伏阵列朝向
光伏阵列正向赤道是其获得最多太阳辐射能的主要条件之一。一般情况下,方阵朝
向正南(即方阵垂直面与正南的夹角为0°)。
1、 不同朝向与倾角安装的太阳电池的发电量比较(见图示):
假定向南倾斜最佳倾角安装的太阳电池发电量为100,则其它朝向全年发电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2、光伏组件安装方向应一致,朝向正南,有利于最大收集太阳辐射。
(二)光伏阵列倾角
在并网发电系统中,光伏阵列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一般应该按照使阵列获得全年最多太阳辐射能的设计原则。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及气象环境,可计算得出最佳的安装角度。对于光电建筑示范项目,也应充分靠考虑建筑美观性。
(三)遮挡计算
1)、应当避免遮挡:
对于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很小的遮挡就会引起很大的功率损失,对于整个电站来说,如果过多组件有遮挡,系统直流电压会大幅度衰降,不能达到并网设备最低的起动电压要求,造成实际不发电。
2)、太阳电池方阵间距计算:
按照标准公式计算间距:
当光伏电站功率较大,需要前后排布太阳电池方阵,或当太阳电池方阵附近有高达建筑物或树木的情况下,需要计算建筑物或树木的阴影,以确定方阵间的距离或太阳电池方阵与建筑物的距离。
一般确定原则:冬至当天早9:00至下午3:00 太阳电池方阵不应被遮挡。
计算公式如下:
太阳高度角的公式:sina = sinf sind+cosf cosd cosw
太阳方位角的公式:sinβ = cosd sinw/cosa
式中:f为当地纬度;
d为太阳赤纬,冬至日的太阳赤纬为-23.5度;
w为时角,上午9:00的时角为45度。
D= cosβ×L,L = H/tana,a = arcsin (sinf sind+cosf cosd cosw)
(四)光伏组件串联数量的设计依据
逆变器在并网发电时,光伏阵列必须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以便光伏阵列在任何当前日照下不断获得最大功率输出。
在设计光伏组件串联数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接至同一台逆变器的光伏组件的规格类型、串联数量及安装角度应保持一致。
2、需考虑光伏组件的最佳工作电压(Vmp)和开路电压(Voc)的温度系数,串联后的
光伏阵列的Vmp 应在逆变器MPPT范围内,Voc应低于逆变器输入电压的最大值。
太阳电池结温和日照强度对太阳电池输出特性的影响,
1、1KW组件有效日照6小时,不考虑损耗1天发电6度电。独立系统的损耗一般在30%。
2、考虑太阳辐射强度,6小时有效日照,6*0.7=4.2kw/h。一天发电4.2度电所谓有效日照小时数指的就是辐射强度 。
3、太阳能日发电量=日光照时间*光伏阵列总功率*发电效率
4、光伏发电的主要原理是半导体的光电效应。光子照射到金属上时,它的能量可以被金属中某个电子全部吸收,电子吸收的能量足够大,能克服金属内部引力做功,离开金属表面逃逸出来,成为光电子。
扩展资料:
1、千瓦时就是平时所说的“度”,是电功的单位,符号:kW·h,计算公式为功率乘以时间。假设一台耗电设备的功率为2500瓦,即其一小时的耗电量为2.5千瓦时,也就是一小时2.5度电。
功的单位有焦耳和千瓦时,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1焦=1瓦×秒;
1千瓦时=1千瓦×1小时=1000瓦×1小时=1000瓦×3600秒=3600000焦;
即:1千瓦时=3.6×10^6焦;
1kW.h=1kW×h=1000W×h=1000W×3600s=3600000J;
对于日常来说,1千瓦时即1度。
2、效率衰减
晶硅光伏组件安装后,暴晒50—100天,效率衰减约2—3%,此后衰减幅度大幅减缓并稳定有每年衰减0.5—0.8%,20年衰减约20%。单晶组件衰减要约少于多晶组件。非晶光做组件的衰减约低于晶硅。
因此,提升转化率、降低每瓦成本仍将是光伏未来发展的两大主题。无论是哪种方式,大规模应用如果能够将转化率提升到30%,成本在每千瓦五千元以下(和水电相平),那么人类将在核聚变发电研究成功之前得到最为广泛、最清洁、最廉价的几乎无限的可靠新能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光伏发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度
光伏支架,两个支架左右间距一般2.5米—3米,前后排之间距离一般为前排支架(支架安装完后)最高点在上午九点—下午三点阴影遮挡的长度。
光伏发电的主要原理是半导体的光电效应。光子照射到金属上时,它的能量可以被金属中某个电子全部吸收,电子吸收的能量足够大,能克服金属内部引力做功,离开金属表面逃逸出来,成为光电子。硅原子有4个外层电子。
如果在纯硅中掺入有5个外层电子的原子如磷原子,就成为N型半导体;若在纯硅中掺入有3个外层电子的原子如硼原子,形成P型半导体。当P型和N型结合在一起时,接触面就会形成电势差,成为太阳能电池。当太阳光照射到P-N结后,空穴由P极区往N极区移动,电子由N极区向P极区移动,形成电流。
串联使用中当 太阳能 电池被遮挡时,回路的输出功率与遮挡面积不是线性关系。即一个组件中即使只有一片 太阳能 电池被遮挡,整个组件的输出也将大幅度降低。
1、在考察的基础上进行预可行性研究;
2、技术方案确定和设备选型:
太阳能电池板、汇流箱、直流汇流柜、逆变器、交流配电柜、升压系统、监控系统、其它设备、运行方式等;
3、工程设计:与建筑结合、土建施工方案、抗风能力、防雷接地、电网接入系统;
4、特殊设计:
1) 对于BIPV和BAPV:并网方式、遮挡计算、专用BIPV组件
的安装设计、 造型和美观等
2) 对于大型光伏电站:占地计算、场地、基础、机房、围栏、自动跟踪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