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四川农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能在水电、电力、动力工程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领域从事能源动力的开发利用、工程设计、设备制造、运行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扩展资料 四川农业大学简称川农大,由教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建,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111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能源与动力工程(理科)
本专业以热工、力学、机械和电气科学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和控制技术为工具,培养能在水电、电力、动力工程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领域从事能源动力的开发利用、工程设计、设备制造、运行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掌握力学、材料、机械、热工、电气、自动控制等能源及动力系统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
◆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水利工程、机械工程。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工程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燃烧学、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电机学、自动控制原理、能源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水轮机、水力机组辅助设备、水电站建筑物、发电厂电气部分。
◆就业去向:毕业后可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也可在水电、电力、新能源设备制造、机械设备制造、汽车制造相关的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政府管理部门从事水电、电力、热能、动力工程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的研究与设计、产品开发、制造、试验和管理等工作。
1、理学院
化学生物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化学、应用物理学。
2、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
3、机电学院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4、食品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包装工程。
5、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6、水利水电学院
农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
7、人文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英语、汉语言文学、社会工作、政治学与行政学、文化产业管理。
8、法学院
法学。
9、艺术与传媒学院
广告学。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四川农业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招生专业一览表
序号 专业名称
1 草业科学
2 动物科学
3 水产养殖学
4 动物医学
5 动植物检疫
6 药物制剂
7 药学
8 法学
9 社会工作
10 政治学与行政学
11 风景园林
12 环境设计
13 园林
14 财务管理
15 工商管理
16 农林经济管理
17 审计学
18 环境工程
19 环境科学
20 环境生态工程
21 生态学
2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23 电子科学与技术
24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25 城乡规划
26 工程管理
27 工程造价
28 建筑学
29 国际经济与贸易
30 金融学
31 经济学
32 投资学
33 化学生物学
34 信息与计算科学
35 应用化学
36 应用物理学
37 产品设计
38 林学
39 木材科学与工程
40 森林保护
41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42 会展经济与管理
43 酒店管理
44 旅游管理
45 农村区域发展
46 农学
47 烟草
48 植物保护
49 植物科学与技术
50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51 种子科学与工程
52 汉语言文学
53 行政管理
54 人力资源管理
55 文化产业管理
56 英语
57 电子商务
58 会计学
59 市场营销
60 资产评估
61 生物工程
62 生物技术
63 生物科学
64 包装工程
65 食品科学与工程
66 食品质量与安全
67 能源与动力工程
68 农业水利工程
69 水利水电工程
70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71 体育教育
72 休闲体育
73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74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75 土木工程
7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77 物联网工程
78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79 广告学
80 视觉传达设计
81 数字媒体艺术
82 茶学
83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84 园艺
85 地理信息科学
86 农业资源与环境
87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88 土地资源管理
89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四川农业大学重点特色专业名单
1、国家级特色专业:茶学、草业科学、农林经济管理、农学、动物医学、动物科学、林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园林、园艺学
2、国家重点学科: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3、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对外遗传育种与繁殖、预防兽医学
4、农业部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主要学习与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生物科学、化学科学、信息科学、经济管理等学科交叉融合,拓宽和突破了传统专业界限。通过四年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动态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可以掌握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学生具备跨学科研究工作的能力。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覆盖面广,不同学校培养重点不同。有的学校主攻内燃机方向,有的学校主攻制冷和供暖,有的学校主攻发电、新能源等,考生报考时需要注意。
其次就业方向上可以从事大型企业、相关公司及相关科研院所、设计院、高等院校从事热能工程。动力工程、制冷工程等方面的研究设计、产品开发、制造、测试等工作。学习和管理部门。、管理、教学等。主要就业方向为发电厂、内燃机厂、汽车制造厂、物流控制、锅炉厂、大型机械厂、造船厂、空调厂、制冷设备厂、暖通工程等。
再者可以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属于能源动力一级学科,培养能源工程。包括能源转换与有效利用理论与技术、能源综合利用与节能。制冷与供热系统(蒸汽源、热源、冷源、热管电网、燃气输配)、火电厂等工程方面的规划设计、施工安装、运行管理及相关设备生产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经理,本专业包括电厂热能和城市市政热能与动力工程(制冷与供热)两个专业。
要知道的是能源动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大致与其能源消耗成正比。能源与动力工程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因此相关专业的就业率也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专业名称调整前,“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就业率多年来一直在90%-95%之间。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培养方向主要涉及热力发电、空调制冷、内燃机、新能源等方向。接下来分享一下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就业方向。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介绍
能源与动力工程是2012年教育部批准设置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能源动力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是以工程热物理相关理论为基础,面向能源转化利用及动力系统领域的专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培养方向主要涉及热力发电、空调制冷、内燃机、新能源等方向。热力发电方向要求侧重掌握热力发电相关的知识技能,空调制冷方向要求侧重掌握空调、冷库相关的知识技能,内燃机方向要求侧重掌握车用发动机相关的知识技能,新能源方向要求侧重掌握新能源开发方面的知识技能。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方向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生能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及相关方面的研究、教学、开发、制造、安装、检修、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也可在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可在大型企业、相关公司以及相关的研究所、设计院、高等院校和管理部门从事热能工程、动力工程、制冷工程方面的研究与设计、产品开发、制造、试验、管理、教学等工作。
主要就业方向为发电厂、内燃机厂、汽车制造厂、物流调控、锅炉厂、大型机械厂、造船厂、空调厂、制冷设备厂、暖通工程等等。
热能与动力工程分一般可分为3个方向:热工、热动、水动。其中热工和热动区别不大,工资待遇2000-4000之间。
水动主要是水电厂和水电施工单位,工资较高但是地处偏僻。
核能的开发与利用将为我们提供用之不竭的能源,尤其是运用核聚变原理开发的人造“小太阳”技术将为人类提供洁净、取之不尽的动力。而这项技术目前在世界上都还有待成熟和完善。
就业去向分为以下几个行业:电力(包括核能);航空航天;船舶;车企;化工/钢铁/环保;冷热设备;通信或互联网;金融;其他。
这个专业主要的研究方向分为三类:热能电力、内燃机以及制冷方向。分别对应的刻板印象时烧锅炉、做发动机以及修空调。显然这是对该专业学习内容的片面理解。
内燃机方向也不仅仅停留在老式机车,各类家用车以及船舶发动机都是对于人才有需求;制冷方向也不再是停留在家用空调,工业制冷、生产中需要的气体液化、超导环境等应用环境都是需要制冷知识作为支撑的。从核心课程设置来看,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制冷原理等专业课是核心内容,各类实验也是必不可少的。
扩展资料
能源与动力工程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能源动力类专业。本专业以热工、力学和机械科学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和控制技术为工具,培养具备能源生产、转化、利用与动力系统研发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以及具备节能减排理念。
能在工业、国防、民用等领域从事能源动力、人工环境、新能源研究开发、优化设计、先进制造、智能控制、应用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技人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能源与动力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