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可再生能源版面费大概是1200左右的,我在小木虫上看到有人这么说,再问下:是不是投完稿就要汇审稿费

个性的电灯胆
繁荣的小丸子
2022-12-31 09:56:28

可再生能源版面费大概是1200左右的,我在小木虫上看到有人这么说,再问下:是不是投完稿就要汇审稿费

最佳答案
俊逸的小天鹅
冷艳的钻石
2025-08-22 23:41:44

嗯,你登录查看自己投稿的信息,然后能看到自己的稿件号,然后按照杂志要求的汇钱方式汇寄审稿费。或者联系那个主管人,就是留下邮箱的那个雅洁,可以不需要稿件号直接网上交审稿费就行了。向雅洁确认后,自己留下审稿费的汇寄信息就哦了。版面费1500-1600,这个不确定,根据自己的论文来定,最后还有稿酬,同样是根据论文质量来定。好像你问了很久了,可惜现在才看到。你哪位?

最新回答
俏皮的天空
勤恳的小丸子
2025-08-22 23:41:44

版面费每页大概800元左右,

这个是中文核心,通过率低。

《热力发电》(月刊)创刊于1972年,由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联组的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与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主办,为国家热能动力科学技术专业刊物,中国发电技术重要刊物,主要报道国内热能动力科学技术的基础研究和热力发电(火力、核能、地热及其它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开发利用,包括:化石燃料及其清洁燃烧、热力设备及热力系统、电站辅机、电站自动控制、电厂化学、电厂金属材料、电力环境保护及综合利用等.

希望能够帮到你

顺心的巨人
怕孤单的学姐
2025-08-22 23:41:44
不多。《可再生能源》杂志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根据查询该杂志官方信息得知:该杂志发布后是非常受读者欢迎的,拒稿率在2%,是不多的。本刊以发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领域科研成果和应用技术为办刊宗旨,突出能源、生态、环保三大主题,汇集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技术之精粹,注重理论应用,突出实用技术,深受读者喜爱。

不安的春天
典雅的巨人
2025-08-22 23:41:44
journalofrenewableandsustainableenergy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续能源杂志journalofrenewableandsustainableenergy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续能源杂

矮小的大炮
哭泣的汉堡
2025-08-22 23:41:44

SOLAR ENERG是四区期刊。

期刊简介: 

《太阳能》(Solar Energy)(CN11-1660/TK,ISSN 1003-0417)创刊于1980年,月刊,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主办,《太阳能》杂志社有限公司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可再生能源专业科技杂志(国内发行2-164,国外发行Q285)。

内容定位于“广义太阳能”,办刊宗旨为“加强学术交流,推动太阳能科技创新,促进实现太阳能产业化、市场化应用发展”。

《太阳能》杂志内容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教数据库》、《国家科技期刊开放平台(OA出版)》、《中邮阅读网》、《超星域出版》等大型专业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永久收藏。

《太阳能学报》(Acta Energiae Solaris Sinica)(CN11-2082/TK,ISSN 0254-0096) 于1980年创刊,月刊,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主办,《太阳能》杂志社有限公司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发行2-165,国外发行Q286)。

主要报道我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氢能、海洋能及地热能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登载原创性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实验仪器和实验技术等。《太阳能学报》既重视基础性研究成果,也重视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是我国中文核心期刊,也是我国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权威性学术期刊。

《太阳能学报》论文被包括EI、Scopus、CA、JCI、CNKI、CSCD等多种国内外权威检索机构收录,其中EI收录率保持在100%。全国各地邮局和杂志社均可订阅。

淡定的棒棒糖
糊涂的芹菜
2025-08-22 23:41:44
太阳能学报期刊级别为核心期刊,出刊周期为月刊,期刊创办于1980年。太阳能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太阳能学报》主要设有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实验仪器、实验技术、技术札记、简报、综述性论文等栏目。

柔弱的果汁
满意的红酒
2025-08-22 23:41:44
全文 1940 字,阅读大约需要 5 分钟 未经许可严禁以任何形式转载 南方能源观察 欢迎投稿,投稿邮箱: eomagazine@126.com 编辑 黄燕华 审核 冯洁 6月1日下午,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联合发布了《“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主要目标,同时更加注重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高水平消纳以及市场化发展。 大规模开发 中国已经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明确2030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截至2020年底,全国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达到5.3...全文

美好的黑夜
畅快的项链
2025-08-22 23:41:44
能源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没有能源就没有人类。

能源危机迫在眉睫,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寻找对策,克服能源危机的出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用可再生能源和原料全面取代生化资源,进行一场新的工业革命,不仅是出于生存的原因与之相连的是世界经济可获得持续的发展。在这种世界经济中,高科技术和生态可以承载的区域性经济形式将得以发展。为了缓解能源的供需矛盾,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研究开发新能源,特别是再生能源,以保证人类长期稳定的能源供应。这方面的措施主要有,发展核能和利用太阳能、生物能、氢能、地热能、风能、潮汐能、海洋温差、波浪发电等。

现在我们对能源危机的解决方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目前世界一些工业化国家都在采取节能措施,联合热电(又称“同时发热发电”)就是比较热门的话题之一。普通发电厂的能源效率只有35%,而多达65%的能源都作为热白白浪费掉了。联合热电就要将这部分热用来发电或者为工业和家庭供热,因此可使能源利用率提高到85%以上,大大节约了初级能源。

2、开发“绿色能源”是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核能以及生物能等存在于自然界中的能源被称作“可再生能源”,由于这些能源对环境危害较少因此又叫做“绿色能源”。开发“绿色能源”是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面对能源危机,许多国家都在下大力气研究和开发利用“绿色能源”的新技术新工艺,并且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目前“绿色能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已达到15%~20%。

3、开发核能,从根本上解决能源危机。目前科学家正在研究开发的替代能源有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能和水力发电等。据今年7~8月份的美国《未来科学家》杂志报道,科学家预计,到2010年,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能和水力发电将占到全部能源需求的30%。目前,最有希望的新能源是核能。核能有两种:裂变核能和聚变核能。可开发的核裂变燃料资源可使用上千年,核聚变资源可使用几亿年,这能根本上解决能源危机。

默默的哑铃
老实的小海豚
2025-08-22 23:41:44
碳中和、零碳是风口,机会很多,建议多关注,这篇回答写了三千字:《财富》排行榜列出的改变世界的公司,看了一下前10,包括:疫苗制造商(全球):抗击疫情时表现突出的疫苗厂商远景科技集团(中国):在零碳生态里的重要作用开市客(美国):提高劳工待遇桑坦德银行巴西分行(巴西):Viatris(美国):让更多的低收入病患用上一种至关重要的艾滋病药物戴姆勒公司(德国):保护儿童PayPal (美国):缩小种族贫富差距KCB集团 (肯尼亚):帮助受疫情影响的借款人渡过难关美国银行 (美国):改善员工福利待遇ReNew Energy Global(印度):推动风能和太阳能发展《财富》杂志会根据三个方面来考察:1. 可衡量的社会影响,能够被广泛关注的;2. 经营业绩,特别是对于盈利能力和股东价值的贡献; 3. 创新水平,是否超过了业界的同行,以及其他公司是否效仿或者与之合作。换句话说,又要能赚钱,又要有很强的外部社会效应,在大家比较熟悉的领域如抗击疫情、保护儿童、缩小贫富差距、环境保护和绿色能源等等。任何一家企业的使命都不仅仅是赚钱,当企业做到足够大,一定要在某个方向上能够有利于人类的福祉。我们经常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里的道,指的就是能否让世界往好的方向发展。

例如,开市客这家公司为什么能上榜?因为在疫情期间,开市客上调了20多万员工的内部最低薪资,提供了带薪病假等措施,这让他们留住了更多优秀员工,销售额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同时也保持了顾客的忠诚度。而同时,他们的竞争对手、例如亚马逊和沃尔玛,也不得不给数十万员工加薪,整个行业的员工都因此受益。自己赚了钱,社会上的劳动者也跟着沾了光。再例如,肯尼亚的KCB集团是东非第二大本土银行。他们在肯尼亚、卢旺达、布隆迪等国家,为饱受疫情困扰的借款人重组了逾10亿美元的贷款,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每年还为多达1万名的青年提供职业奖学金。著名的玩具厂商乐高也获奖了,因为他们在研发更加环保的积木。该公司每年生产1,000亿个积木,耗费的塑料超过10万吨。而他们现在在尝试用可回收材料生产,一个1升的瓶子可以生产10个2乘4的乐高螺柱。同时还在淘汰一次性塑料袋,软体玩具现在是用一种从可持续采购的甘蔗中提取的塑料制成的。在上榜的50多家公司里,环境保护和绿色能源是非常重要的一类。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人类在发展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护环境,避免气候变化给全人类带来挑战。 在这个榜单里,排名第二的是一家中国公司远景科技集团,他们凭借在零碳生态里的重要作用,成为了排名最高的独立企业,这背后是整个中国在环境保护和绿色能源方面越来越突出的影响力以及产业能力。为什么零碳成为了改变世界的一大助力?在人类的发展当中,从工业革命开始,几乎每45~60年就会有一个长期波动,在这个阶段往往会有一些稳定的趋势。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揭示了这个现象,我们将这个长期波动称为康波。例如,在1800~1850年的时候,蒸汽机、纺织机是主流,再之后是铁路和钢,然后是电气、化学,石油、汽车,从上世纪90年代到2000年开始,信息技术成为主流(人们一度认为生物技术也是主流,现在看起来仍然是信息技术在主导)。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的格局重新变化,新的公司快速崛起,很多人都因此而受益。而在之后呢?我们需要发现新的康波周期,早早开始朝这个主流方向发展。最近两年在国际舞台上,无论平时有多少分歧,在一个领域上各个国家都有共识,就是全球都需要一起应对气候变化。中美、中欧一直在就气候变化展开谈判,最重要的就是控制碳排放,尽早实现碳中和,中国也做出了自己的承诺,2030年之前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在人类历史上99%的时间里,我们都并不依赖化石能源。而自从煤、炭、油、汽被挖掘应用之后,人类社会一方面走上了快车道,另一方面也不断在破坏着环境,气候变化已经到了必须要控制的时候。新的康波周期,零碳是主线之一。碳中和是指企业、团队、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者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与其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各种措施,减少的温室气体总量相互抵消,实现零碳排放。零碳并不是不排放碳,而是在总量上进行控制,实现净排放为零。 (图片来源:https://www.greenandgrowing.org/)煤炭成就了英国,油气成就了美国,而接下来,全球的焦点都是降低碳排放,这需要从能源结构到能源利用的整体调整,也成为全球竞争的新竞技场。2020年开始,欧盟在航空领域强征碳税,看起来这是遏制气候变化的手段,而实际上,这样可以提高欧洲航空公司的竞争力,以碳配额作为新的贸易壁垒。未来全球主要国家都会以各种各样的手段,将碳排放作为贸易武器。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必须走在前列,这是我们长期发展的关键。现在中国可再生能源投资连续五年超过1000亿美元,排在世界第一。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约占全球30%,增量部分占44%。在这个背景下,国内有一批零碳产业相关的企业。远景这家公司很多科技领域之外的朋友知道的还不多。远景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绿色科技企业,同时也是现在表现特别突出的零碳生态企业。所有面向最终消费者的企业,都容易被大众知道,而面向产业、企业、政府的企业,不直接面向消费者,就更难被公众认知到。实际上,在下一波浪潮、零碳的机会当中,远景是最大的黑马之一,2021年1~9 月,远景能源风电项目中标量居全国第一。远景在零碳生态里最大的优势有三个:第一、产业链和资本整合的优势有一个新闻挺值得关注:远景科技集团与红杉中国宣布,将共同成立总规模为100亿元人民币的碳中和技术基金,投资和培育全球碳中和领域的领先科技企业,构建零碳新工业体系。红杉资本在互联网领域家喻户晓,很多互联网大厂的背后都有红杉的投资。红杉在中国投资的项目包括京东、阿里、蚂蚁金服、字节跳动、大疆、蔚来汽车等等。对于很多科技企业来说,能够拿到红杉的投资,本身就是一项品牌背书。未来如果远景能够完成在零碳产业链里的深度布局,协同发展,借助自己的平台和资源将更多的创新产品化,还会有巨大机会。第二、系统落地的优势零碳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仅是能源的生产,还包括中间的监控等等,精细化、定量的控制每一步的碳排放。远景的布局基于整体的零碳生态,在多个产业上支撑零碳的实现。现在,包括苹果生态链、微软等很多企业都在和远景合作,构建企业的零碳能力。远景已经打造了多个零碳产业园,例如鄂尔多斯“远景零碳产业园”,能够对碳排放指标进行监控,未来这样的产业园会在很多地方落地。能够把产业链里的各个环节整合起来提供服务,这也是远景的优势。第三、创新和产品化优势远景打造了EnOS智能物联操作系统,该系统在全球AIoT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基于EnOS智能物联操作系统这一数字底座,远景推出了可一站式实现碳中和闭环的方舟能碳双控管理系统,将能源产业和科技创新结合,横跨“新煤炭”、“新石油”、“新电网”,借助自身优势进行产品化,拥有跨行业产业整合能力。现在全球的几个趋势,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和互联网化是一个,以零碳生态为基础的碳排放革命是另一个。这两年,碳排放领域的新闻特别多,全球政府都在推动碳排放的进程,整个零碳生态会在未来五到十年迎来爆发。 无论是投资还是个人发展,都应该建立在整个行业和产业的发展趋势之上。 举个例子,为了实现零碳,从能源的生产、输送到使用,整个碳足迹应该能够被精确追踪,这是控制碳排放的基础。而这里面就存在着很多 to B、to G 的智能化应用机会,从物联网、区块链到互联网的产品应用,都会从中找到自己的价值点。

如果你刚好在做这个领域的事情,和零碳生态结合,也许就有新的可能性。我们应该对这样的产业保持足够的关注度,做时间的朋友,机会往往就是这样被发现的。

善良的爆米花
舒心的人生
2025-08-22 23:41:44
在全球变暖趋势不断加剧,传统化石能源供应日趋紧张的形势下,各国政府在制定能源发展战略时纷纷提出要进一步开发和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例。但美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分析表明,可再生能源也许并不如想象的那样环保,发展可再生能源需要耗费大量的土地资源,最终的代价可能是环境遭到破坏。可再生能源是否是把“双刃剑”再次成为科学家们争论的焦点。 反对者:占地过多侵蚀自然 纽约洛克菲勒大学的杰西·奥索贝尔带领的研究小组在最新出版的《核能管理、经济和生态》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对每一种可再生能源所占用的土地资源以及相对应的电力产出进行了考察分析。根据测算,生物质能和风能每生产1瓦或者2瓦电需要占用1平方米土地,要想改变全球能源供应格局,就需要兴建足够多的风电场以及拦河大坝,种植足够多的生物燃料作物,这势必会给自然带来巨大的侵蚀。 以美国为例,如果要满足2005年全美国的电力需求,必须在相当于得克萨斯州面积(约26.7万平方公里)大小的地方安装风力发电设施,并保持昼夜不停运转,才能保证供应。而纽约市所有的电力设备要想正常工作,也需要一个面积相当于康涅狄格州(约1.3万平方公里)的巨大风力发电场。 赞成者:所需土地其实有限 有些科学家则不认同奥索贝尔的分析结论,认为他采用能源密度(即每单位土地上的能源产出)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有失偏颇,不能够全面估算可再生能源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主任研究员约翰·特纳表示,利用能源密度作为评估标准,不足以涵盖各种不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潜力。他说,如果用转换效率为10%的太阳能电池来为整个美国提供电力保障,那么只需要在亚利桑那州或者内华达州这种阳光充沛的地方安装1万平方英里(约合2.6万平方公里)的太阳能板就足够了,而整个美国大陆面积有370万平方英里,占用的土地面积不过是九牛一毛。而且,这仅仅只是采用了其中一种可再生能源技术。 是否环保:思路不同结论迥异 根据奥索贝尔的分析报告,如果美国以生物质能作为主要能源,那么爱荷华州965平方英里(约合2500平方公里)的可耕地都将被占用。如果利用太阳能,仅太阳能面板覆盖的土地面积就达到58平方英里(约合150平方公里),此外还要考虑兴建配套的储存工厂所占用的土地。因此他认为,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是“不环保的”。 对此,特纳表示,完全不必要在新的土地上建太阳能工厂,只需在现有建筑或房屋的屋顶上支起太阳能板,就能够满足全美国年电力需求的25%%。至于占地面积很大的风力发电场,实际上有95%%的地面是闲置的,可以合理利用土地,用来耕种农作物。 未来趋势:核能也是绿色能源? 奥索贝尔认为,核能具有排放污染小的优势,是未来能源发展与利用的方向。他解释说,强调环保理念的能源政策有三大支柱,一是增进能源效率,二是利用碳捕获和封存技术,逐渐加大对天然气的依赖,第三就是发展核能。 特纳也赞同核能的发展潜力,但他提醒,核废料的处理不容忽视,应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