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吨煤成本如何计算?
100-500元/吨,根据各项开支计算成本!
煤的开采成本和地质条件等等有较大关系。开采成本与动力煤还是焦煤没有任何联系,开采时候二者没有区别。
原煤与精煤之间换算系数与是动力煤和焦煤也没有太大联系。动力煤和焦煤主要侧重的是煤的煤级,而原煤与精煤之间的换算系数主要受控于煤质、灰分。
大概范围说下:采煤的成本一般在100-500元/吨(不分动力煤焦煤)。
算法是:开采成本+人工成本+开采数量除以吨数。
原煤与精煤之间的系数大概在60%-90%。
公式:累计吨煤成本=累计总成本/(累计自产量+累计外购量)
按照《煤炭工业企业成本管理办法》为基础,同时结合企业财务成本会计的成本计算方法计算。
公式:累计吨煤成本=累计总成本/(累计自产量+累计外购量)
其中总成本应该考虑到煤炭企业特有的一些成本费用。如资源取得成本、环境治理与补偿投入成本(包括采煤回填成本、矿区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成本)、矿井退出或转产成本等。
完全成本法(所有成本费用都计入)下,可以这么算:
(1)总成本=所有人的年工资 + 材料费 + 福利 + 每年折旧费 +每年 摊销费 +维简费 + 安全费用+其他费用等
(2)吨煤成本=总成本 / 年产量
二、影响煤炭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成本推动 需求拉动 政策调控
去年下半年以来,山西煤炭价格大幅上涨受多重因素影响,既有煤炭资源不可再生稀缺性的影响,又有成本累积上升的压力,也有政策调控和需求旺盛等诸多因素的作用,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供给不足、成本上升、需求旺盛、政策调控。
供给方面:去年以来山西一些地区发生了矿难事故,地方政府为确保安全生产采取了严格措施,要求没有达到安全生产标准的煤炭生产企业全部停产整顿,12月5日洪洞矿难发生后,全省进一步加大了煤矿安全整顿力度,致使一部分煤炭生产企业开工不足,据调查有的煤矿全年开工不足五个月,使煤炭供产量下降应较为紧张。南方地区发生暴雪灾害后,为保南方地区电煤需求,一些煤矿相续开工,但大部分煤矿仍在停产整顿。据调查,今年4月份某县正常生产的煤矿不足煤矿总数的20%。目前山西煤炭供应紧张的情况较为突出,特别是主焦煤、洗精煤供需矛盾尤为突出,供给不足是煤炭价格上涨的一个主要因素。
成本方面:去年以来山西相续出台了一些规范煤炭生产的政策措施,加之人员工资增加、运费燃油提价等使煤炭企业生产成本有较大幅度提高。为确保安全生产,煤矿办矿标准提高增加了煤炭生产成本。如一些地区要求煤矿巷道支撑必须采用工字钢,一组工字钢成本在一千多元,据某煤炭企业反映,该煤矿平均每0.6米要用一组,巷道长3000多米,比原来用坑木成本大幅提高;电力开关、鼓风机等相关设备必须达到标准要求;采掘方式变化(如采用打眼放炮方式改用掘进机)、生活环境要求提高、绿色生命线建设(向井下输送氧气、流食的设备)等要求标准的提高;治理超限超载、燃油、司机人工费提高等,这些都增加了煤炭企业生产成本。
需求方面:山西的炼焦业、钢铁业和电力业都是以煤炭为主要原料的煤炭消费大户,由于煤炭供应紧张,一些炼焦企业不得不采取焖炉保温或降低焦炭生产标准的方法来缓解原料不足的压力。电煤供应方面,一、二月份,各大煤矿全力保障南方电煤供应,使得省内电煤供应趋紧,三月份情况虽有所好转,但省内各大电厂为补充库存,加大了电煤采购数量,电煤供应紧张的局面仍未得到有效缓解,特别是电煤产量增速远低于发电量增速,进一步加剧了对电煤的需求。对煤炭资源的强势需求,助推了煤炭价格在释放成本的同时加速提升。
政策方面: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规范煤炭行业生产的政策和措施,煤炭生产企业成本大幅度提高。煤炭企业除传统成本项目外,又增加了资源税、环境费等。自2007年3月份开始在山西试点征收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全省统一的适用煤种征收标准为:动力煤5—15元/吨、无烟煤10—20元/吨、焦煤15—20元/吨。具体的年度征收标准由省人民政府另行确定。矿井核定产能规模调节系数:矿井核定产能规模90万吨以上(含90万吨),调节系数是1;45—90万吨(含45万吨),调节系数是1.5;45万吨以下,调节系数是2.0。另外,收购没有缴纳基金原煤的矿井核定产能规模调节系数一律确定为2.0。2007年11月20日,省政府对外公布最新制定的《山西省矿山恢复治理保证金提取使用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在山西境内从事煤炭开采的各类企业,今后都需要缴纳矿山恢复治理保证金,标准为每吨原煤10元,按月提取。同日,《山西省煤矿转产发展资金提取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公布。今后在山西境内从事煤炭开采的各类企业,需从成本中提取转产发展基金,提取标准为每吨原煤5元。2007年12月12日《山西省煤炭企业办矿标准暂行规定》颁布实施,60万吨/年以下矿井必须按照“一井一面”组织生产,多面生产的,以其中一个回采工作面重新进行能力核定,并关闭多余的回采工作面。这些相关政策的实施都加大了煤炭企业生产成本,而煤炭企业为释放生产成本,又将这些增加的成本通过提高煤炭销售价格,转移到用煤大户炼焦、钢铁和电力行业,又由于下游行业对焦炭、钢铁、电力的强劲需求,导致焦炭、钢铁行业将成本释放到下游行业(电价由于受国家指令性计划控制,不能由企业自行涨价,但目前电力企业利润空间已十分狭窄,部分企业已在亏损运营)。
三、煤炭价格下步走势:高位坚挺 持续上涨 涨幅回落
去年下半年以来煤炭价格大幅上涨对煤炭企业来说较为有利,但煤炭企业盈利暴涨的情况并不十分明显。一是由于煤炭企业生产成本大幅增加对冲了一部分利润;二是由于煤矿生产标准提高,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生产建设,以符合标准要求,而这些投资又不能完全计入当期成本,使企业生产的后续成本压力增大;三是由于审批、安检、限产等种种因素制约,煤炭企业不能满负荷生产,即使煤炭价格大幅上涨,由于受到产量的限制,煤炭企业实际收益低于煤价增幅,价格因素导致的利润增加低于预期。
今后几个月,随着煤炭生产的逐步恢复,煤炭供应紧张局面将有所缓解,但供给不足的情况仍无法从根本上扭转,煤炭价格将保持高价位坚挺。但由于去年下半年以来,煤炭价格的整体涨幅已经过大,继续上涨的压力明显增大,同时持续走高的煤价对煤炭消费和需求的抑制作用明显,煤炭供求的活跃程度或将走低。据调查,目前炼焦原料煤已成为焦炭生产的刚性成本和决定焦炭价格的关键因素,同样电力行业由于煤炭价格的大幅上涨,生产成本积累的压力显著增大,而这些生产累积的成本又无法通过产品提价得到释放,电力行业已出现亏损运营。由于目前煤炭供需矛盾仍较为突出,在煤炭强势需求的拉动下,近期内煤炭价格仍将会持续走高位,煤炭价格涨幅亦将的高位基础上呈现持续上扬运行态势。下半年,随着煤炭生产的恢复,供求关系将趋于缓和,在煤炭行业政策性成本已完成了一定的转移和下游行业持续压力作用下,煤炭价格将会在高位盘整,同时随着煤炭价格翘尾因素影响的减弱,煤炭价格涨幅或将趋于平缓。
2、人工成本。主要为生产人员的职工薪酬,包括工资、奖金、五险一金等,主要受开采难易程度、生产效率等因素影响。
3、维检费,专门用于企业再生产的资金,如矿井正常接续的拓展、技术改进。
对于普通煤炭各地市场价格也不一,比如在湖南湘潭市湘乡市煤炭市场价是3250元一吨,在广东茂名市高州市煤炭市场价是3200元一吨,在广西崇左市扶绥县煤炭市场价是3200元一吨,在贵州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煤炭市场价是3200元一吨,在陕西榆林市府谷县煤炭市场价是3500元一吨,在陕西榆林市神木市煤炭市场价是3500元一吨。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煤炭价格开启了疯长之路,作为我国电力生产的主要保障,煤炭价格较年初的500~600元每吨上涨高点近2000元每吨,尤其是九月以来,全国煤炭尤其是东三省电力短缺,各地进行“拉闸限电”,甚至部分居民用电也受到影响。
从长三角到珠三角各大工业园区,都有停工限产的行政令,虽然其中有“能耗双控”的作用,但是与煤炭阶段性短缺也是分不开关系的。
煤炭涨价,两倍、三倍的翻倍涨,导致电厂亏损,生产积极性不高,从而导致用电短缺,目前,在煤炭高涨的带动之下,江苏、山东工业用电涨幅几乎到20%的顶格,都在19%多,让企业生产成本增加,部分加工企业两班倒改成一般制,以减少损耗。
(1)总成本=所有人的年工资 + 材料费 + 福利 + 每年折旧费 +每年摊销费 +维简费 + 安全费用+其他费用等
(2)吨煤成本=总成本 / 年产量
比如:
序号费用要素金 额
(元/t) 备 注
一经营成本132.50
1材料费 2.75
2燃料动力费2.95
3工资及福利费6.93
4修理费 0.77
5安全费用 3.00
6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基金18.00
7销售费用1.50
8外包剥离成本39.90
9转产发展基金5.00
10环境恢复治理基金10.00
11造育林费0.20
12水补偿费6.00
13其他支出8.50
14公路建养费4.00
15河道清理维护费1.20
16资源补偿费1.80
17土地补偿费20.00
二折旧费3.25
三维简费3.00
四井巷工程费2.50
五摊销费2.53
合 计143.78
这是一个例子,主要的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本都在里面。
煤炭购入成本是指电厂购入的燃煤到达并卸载到煤场所发生的可归属于燃料的费用(不含可抵扣的税金)。其中:煤购入成本主要包括采购价款和运费。计算公式如下:
煤炭购入成本=本月采购结算煤炭金额+本月暂估煤炭金额+本月煤炭结算运费金额+本月暂估煤炭运费金额
入厂平均单价(元/吨)=(本月采购结算煤炭金额+本月暂估煤炭金额+本月煤炭结算运费金额+本月暂估煤炭运费金额)÷(本月结算燃料实际数量+本月暂估燃料数量)
二、入炉成本核算
入炉煤耗计算以正平衡方法为主,反平衡法校核。月度总耗用量根据以正平衡方法为主,反平衡法校核计算的,结合月末实际盘存进行分析后确定,燃料耗用平均单价应采用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按照月度总耗用量和平均单价计算出耗用金额结转燃料耗用成本。
1、耗用平均单价(元/吨)=(月初结存燃料实际金额+本月结算燃料实际金额+本月暂估燃料金额-上月暂估燃料金额)÷(月初结存燃料数量+本月结算燃料实际数量+本月暂估燃料数量-上月暂估燃料数量)
2、耗用燃料金额(元)=耗用量×燃料耗用平均单价
3、月末库存燃料结存金额=期初结存金额+本月购入金额-发电、供热耗用燃料金额-其他耗用金额-调出燃料金额-储存损耗金额
三、****年入厂与入炉煤价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