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投中旗光伏发电公司是国企吗?
不是。
根据天眼查相关资料显示查询中电投中旗光伏发电有限公司是一家其他有限责任公司,长期以来,深耕于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不属于国企。
该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电站投资、建设、维护、太阳能技术咨询服务及研究开发。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由原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与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重组组建,是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但和国网不能比。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19年年7月,位列《财富》世界500强榜单第362位。2020年4月,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名单。
2020年8月10日,中国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被评为《财富》世界500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位列第3位。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2位。
截止2020年底,中国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新能源装机规模世界第一,其中光伏发电装机规模世界第一,风力发电装机规模世界第二。
中电投背景:
中电投是五大发电集团中唯一的核电运营商,于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时继承了原国家电力公司所有的核电资产,包括多个内陆和沿海厂址资源,是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之外,国内第三张核电运营牌照的拥有者。相比于老牌核电央企中核与中广核,无论在核电运营经验是还是核电规模上,中电投都显得力有不逮。
国家核电则是有技术而无资质。国家核电是三代核电技术AP1000的受让方和国产三代核电技术CAP1400/1700的牵头实施单位和重大专项示范工程的实施主体,拥有较强的核电设计研发能力。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规模
(兆瓦)
项目业主
一、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610
1
广州从化明珠工业园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项目
广州市从化明珠工业园
38
广州发展新能源有限公司
2
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项目
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
10
联合光伏(深圳)有限公司
3
佛山三水工业园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项目
佛山三水工业园
48
佛山市南新太阳能投资有限公司
4
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增城工厂17MW光伏发电项目
广州市增城区沙埔路11号
17
广东汉能新能源发电投资有限公司
5
广州铜材厂有限公司10MW光伏电站项目
广州市从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太平镇)工业大道17号
10
广州铜材厂有限公司
6
中船龙穴造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广州市南沙区龙穴岛
12
南方电网综合能源有限公司
7
中广核深圳机场10MW光伏发电项目
深圳机场物流园区
10
中广核太阳能(深圳)有限公司
8
深圳市裕同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工业园项目
深圳宝安区石岩镇石龙仔水田村裕同工业园
19
深圳古瑞瓦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9
深圳市10.5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深圳龙岗区爱联嶂背
10.5
深圳先进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10
深圳市16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深圳葵涌街道比克工业园
16
深圳先进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11
珠海市斗门区格力分布式发电项目
珠海市斗门区富山工业园格力斗门龙山工业园区
40
珠海南网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12
珠海市斗门区玉柴分布式发电项目
珠海市斗门区富山工业园玉柴船舶动力厂区
20
珠海南网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13
珠海市斗门区白兔分布式发电项目
珠海市斗门区富山工业园白兔陶瓷厂区
10
珠海南网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14
珠海市斗门区旭日分布式发电项目
珠海市斗门区南门工业村旭日陶瓷厂区
10
珠海南网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15
珠海市斗门区汉胜分布式发电项目
珠海市斗门区新青工业园汉胜电缆厂屋顶
20
珠海南网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16
广东德豪润达分布式发电项目
珠海市唐家湾镇金凤路1号
14
珠海兴业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17
珠海水务集团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珠海市唐家湾水厂、拱北、平沙、新青镇
10
珠海兴业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18
珠海慧生能源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珠海市金湾区机场西路
10
珠海兴业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19
珠海保税区光伏示范项目
珠海保税区厂房
10
广东汉能新能源发电投资有限公司
20
一汽大众有限公司佛山工厂10MW光伏发电项目
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虹岭路1号
10
广东汉能新能源发电投资有限公司
21
南网能源美的制冷40MW光伏发电项目
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
40
南方电网综合能源有限公司
22
佛山市禅城区张槎智能电器产业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佛山禅城区张槎街道塱沙路南侧
10
佛山科力远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23
韶能集团韶关宏大齿轮有限公司光伏发电站
韶关市武江区沐溪工业园宏大齿轮公司内
10.5
广东韶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4
南网能源天高矿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一期)
河源紫金天鸥矿业有限公司尾矿库
15
南方电网综合能源有限公司
25
广东鸿源机电园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梅州市鸿源机电园
14
广东鸿源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26
龙溪电镀基地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
惠州博罗县龙溪镇龙华路电镀基地
13
广东能大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27
敏华家具制造(惠州)有限公司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惠州大亚湾区西区龙山一路66号敏华工业城
12
敏华家具制造(惠州)有限公司
28
南玻光伏发电项目
东莞麻涌镇绿色产业园
50
南玻集团
29
华为松山湖南方工厂二期15兆瓦光伏并网发电项目
东莞松山湖北部工业城华为公司厂房
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30
清溪米德兰10MW光伏发电项目
东莞市清溪大埔工业区米德兰园区厂房
10
中广核太阳能(深圳)有限公司
31
海信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江门市先进制造业示范园区
10
光为新能源公司
32
凌志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江门江海区江睦路
10
光为新能源公司
33
广东富华重工制造有限公司屋顶光伏发电项目
江门台山市陈宜禧路北一号
25.6
珠海综合能源有限公司
34
清远南玻节能新材料有限公司光伏发电项目
清远佛冈县径头镇金岭工业园
20
清远南玻节能新材料有限公司
35
计星物流广场光伏发电项目
茂名市茂南区站前路计星物流广场
10
茂名市中坳风电有限公司
二、光伏电站项目
80
1
惠州中电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马安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
惠州市惠城区马安镇横河村
20
惠州中电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2
阳江新圩镇湴陂村日科南药光伏电站项目
阳江市阳西县新圩镇湴陂村
20
阳江市日科新能源有限公司
3
中电投湛江无人岛光伏发电项目
湛江市麻章区太平镇岭头村
20
中电投南方分公司粤西能源项目代表处
4
连南瑶族自治县民族特色光伏生态综合开发项目
清远连南县三排镇连水村
20
英利光伏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无锡尚德比较有名。
--------------
38家企业参与招标中国最大光伏发电项目启动
本报记者梁钟荣 深圳报道 2009-2-4 1:55:34
作为中国最大的光伏发电项目,甘肃敦煌1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已经进入冲刺期,紧随其后的是地方及中央更大的光伏发电投资规划,而随之破炉而出的政府补贴与电价厘定难题则成为业界关注的大规模启动国内光伏发电市场的核心要义。
“目前已经有38家企业参与了敦煌1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的招标,计划于3月20日开标。”敦煌市发改委能源处主任赵平乾告诉记者,参与投标的38家企业,分为丹麦与德国2家国际企业与36家国内企业;国内企业之中,既有中电投、华能等五大发电集团,亦有无锡尚德等太阳能企业。
在敦煌10兆瓦光伏项目启动同时,中国科学院于1月中旬高调宣布启动“太阳能行动计划”,称举全院之力,联合全国相关科研力量,分三个阶段实施计划:2015年分布式利用、2025年替代利用、2035年规模利用,使在2050年前后太阳能成为我国重要能源。
“项目之外另有政府扶助难题,在这一块,政府补贴与电价厘定都要跟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主任赵玉文对记者如是表示。
敦煌10兆瓦项目启动前后
甘肃敦煌1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距敦煌市区13公里,占地10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5亿元,年均发电1637万千瓦时。
“由于这个项目为国家光伏发电的示范性项目,意义极为重大,所以招标活动由国家发改委来负责,地方主要做配合工作。”赵平乾说。
资料显示,截至目前中国政府仅批准了三家太阳能电站示范项目,除却该敦煌项目外,另有1兆瓦的上海市崇明岛项目、255千瓦的内蒙古鄂尔多斯项目。
赵平乾回忆,建设敦煌光伏发电项目的想法于21世纪初即开始萌发;2004年9月,甘肃省发改委在敦煌召开了《敦煌8MWp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建设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标志该项目正式启动;2007年8月,甘肃省发改委委托甘肃汇能新能源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了敦煌1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的预可研,并上报国家发改委。
其间的2006年,中濠新能源投资(北京)有限公司切入到该项目中,成为建设方。“后来由于投资额度太大,当时的太阳能政策亦尚不明朗,中濠新能源随后退出。”甘肃省发改委人士证实,中濠新能源投资(北京)有限公司由辽宁友缘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濠东海升国际投资公司合资而成,“规模并不是很大”。
及至2008年3月,该项目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列入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并于同年9月正式得到国家能源局复函,同意采取特许权招标方式建设敦煌1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示范工程。
“各竞标方已于1月中旬到选址基地进行了一次实地观察,估计将于2月份在北京再召开一次招标吹风会,听取各竞标方意见。”赵平乾表示,根据国家能源局的复函,竞标胜出方需在18个月内将此项目建成,同时拥有25年的特许经营权。
两大解决路径
在敦煌1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之后,各省纷纷提出兴建世界级大型太阳能发电站的计划。以云南与青海为例,云南省要在昆明开工建设国内最大的并网光伏电站实验示范项目,总装机容量为166兆瓦;青海省手笔更大,宣布将在柴达木盆地建设总装机容量为1G瓦(1000兆瓦)的电站。后者如若全部建成,将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并网光伏电站。
然而,目前的现实是,虽然中国贵为世界第一的光伏太阳能电池生产大国,但95%的产品均销往国外,仅有5%左右产品留予国内,造成产业与市场的脱节。国内光伏市场迟迟没有启动,与中国尚未通过对太阳能发电的补贴政策、电价厘定法规相关。
“中国暂未启动此市场的原因之一,是目前技术条件下,补贴太阳能发电代价过于高昂。”一位公司高管介绍,崇明和鄂尔多斯两个示范项目,每发1度电,政府需要补贴4元钱。据此计算,太阳能发电每千瓦时成本为普通居民用电的8倍以上。
不过该高管也表示,这主要是因为以前的技术不成熟,而今已不需要那么多的补贴了。由于金融危机的发生,占据太阳能电池70%成本的硅料价格、基建成本等均已大幅下降,“就基础情况而言,现在补贴2.5元/度电即可。”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在江苏常州举行的“第十届中国太阳能光伏会议”上表示,国家还即将对推广太阳能光伏发电予以适当的财政补贴,具体补贴标准正在由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和财政部等部门进行协商。
另一方面,虽然2007年9月国家电监会就颁布了《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但目前对于并网发电还没有一个具体可以执行的“成本加合理利润”的上网电价,至今采取“一事一议”的并网价格。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对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法》积极酝酿,近一两年内即有望正式出台,目前实施《上网电价法》的条件已经成熟。”赵玉文说。
在赵玉文看来,《上网电价法》是把我国光伏发电的份额从百万分之一向百分之一过渡所启动实施的法规,以销售电价为例,一次性向用户平摊光伏发电成本,只要每度电平摊六厘钱,可持续使用15年。或者采取分期平摊,第一次平摊1厘,以后每两年增加1厘,到第15年也已足够。而我国近年来由于煤炭涨价等因素,电价上涨每年均超过1.25厘。
融资租赁与光伏电站结合的模式
引导语:融资租赁与光伏电站是如何结合的?有哪几种模式?下面是相关的分析资料,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国内电站运营商在融资环节引入融资租赁模式,对民营企业在分布式电站领域突破融资瓶颈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融合取得项目批复公司与民间资本双方的优势,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PPP模式中公共设施的服务性、长期性和民间资本的获利性两方面需求。更为重要的是,融资租赁模式可以较为妥善的解决政府与企业的利益分割问题。
融资租赁对光伏行业的意义
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与承租人签订租赁合同,与设备供应商签订购买合同,由供应商交付租赁物给承租人,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的模式。租赁本质上是为了使用资产而非获得资产,天然兼具服务和融资模式。光伏电站的开发运营类似于经营性物业,现金流稳定,适合引入融资租赁模式。融资租赁可优化运营商的资产负债结构和盈利模式,在提高杠杆的同时保持较高的信用评级。
国外融资租赁的模式创新——Solarcity模式
以Solarcity、SunRun和Sungevity为代表的公司在美国加州和新泽西等地区开展光伏租赁业务,为用户提供光伏系统的设计、安装和维护,通过收取客户的租赁费,在未来20年内获得持续稳定的.现金流。对于用户,通过该模式能以低成本或零成本获得光伏发电系统,并在未来使用中减少电费支出。在融资环节,Solarcity与Google、产业资本等投资的基金通过合资、转租和返租的形式,解决了租赁模式在初期高投入导致的资金短缺问题。各类基金在合作中可享有政府补贴及项目的投资收益,参与积极性高。在运营环节,用户以出让屋顶为代价可获取低电价的优惠,电力公司也能获得(收购-销售)电价差的效益。
Solarcity的租赁模式对国内有
借鉴意义,但近期难以推广
不同于美国的ITC、加速折旧税盾和绿色电力证书(REC),国内的FIT和度电补贴政策红利在产业链上的分配不均衡。电站开发商和系统集成商是主要受益者,但投资方和终端用户参与动力有限。美国加州等地的日照资源和销售电价“双高”,是推广理想地区。但国内销售电价和日照资源呈负相关,影响电站收益率。超过85%的美国居民拥有独栋住房,而国内城市以商品房住宅为主,农村的用电需求和经济相对较差,也限制Solarcity模式在国内的推广。国外资金成本低,7-8%收益率有吸引力,国内则不然。
国内融资租赁与光伏电站的结合模式融资租赁公司可为电站的建设运营提供直租和售后回租的服务,中电投和爱康科技率先开展光伏电站融资租赁业务。我们认为,租赁模式可提高电站项目的财务杠杆比例(二次加杠杆),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对电站运营商突破融资瓶颈具有重要意义。虽然资金成本的上升影响短期利润释放,但IRR和ROE都有一定提升。此外,光伏企业还能与融资租赁公司合资成立电站运营平台,类似Solarcity与基金合作并进行利润分成的模式,在国内尚未有先例。
我国光伏电站的几种融资租赁模式1直接租赁模式
2售后回租模式
3经营性租赁模式
4经营性售后回租模式
融资租赁案例
中电投集团旗下的上海融联租赁对中电投云南子公司的20MW地面电站开展了直租业务,爱康科技将持有80%股权的子公司青海蓓翔65MW电站资产出售给福能租赁,后者再把资产返祖给青海蓓翔运营。
总体而言,国内电站运营商在融资环节引入融资租赁模式,对民营企业在分布式电站领域突破融资瓶颈具有重要意义。Solarcity的成功与美国的特殊政策、电力、资源和经济环境密不可分,其模式在国内暂时难以模仿,带来更多的是融资模式创新的思考,有待政策配套和电力价格体系的完善。
1、河源大能新能源和平彭寨30MW并网光伏电站项目
2、兴宁德融新能源水口荷树村15兆瓦地面光伏电站
3、广东晟通投资有限公司蕉岭100MW(一期50MW)大型光伏并网发电站
4、汕尾市金泰阳电力有限公司凤山100MW太阳能电站示范基地(一期50MW)
5、阳江印山南药基地光伏电站项目20MW
6、阳江新圩镇湴陂村日科南药光伏发电项目20MW
7、阳江市达能新业一期20MWP农光互补分布式光伏示范项目
8、阳江市阳东区大沟镇50MW光伏农业与光伏观光旅游综合利用示范项目
9、中电投湛江麻章湖光2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
10、广东连南50MW生态农业光伏发电项目一期20MW示范项目
和田光伏发电有限公司: Hetian Solar Energy Generating Co., Ltd
但中国光伏产业早期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国第一代和第二代光伏企业经历了很多波折,才一步步完成产业升级,打破欧美的技术封锁和资本围堵,最终在全球光伏市场拥有了话语权,主导全球光伏产业链。
今天我们从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史切入,谈谈中国光伏企业是如何在欧美的围追堵截中,生存下来,并且完成产业逆袭,打造出另一张中国产业名片的?
三次石油危机推动全球太阳能产业发展
20世纪70年代,阿拉伯国家禁运石油,油价疯涨,全球爆发石油危机,美国开始扶持新能源产业发展,投入资金研发太阳能光伏技术,并且对光伏产业进行补贴,成为了首批发展光伏产业的国家。
在80年代初美国就拥有了全球85%以上的光伏产业市场份额,但那个时候光伏产业的市场还很小,而且随着油价回落,美国新能源发展计划被搁浅了,传统能源寡头势力崛起。
在电力行业发展的早期,电网还无法覆盖西北和边远地区,而中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风光资源,中国看到了光伏发电在解决西部和农村地区缺电问题方面的价值,开始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光明工程让电网无法覆盖的西北地区用上了太阳能。
2001年,中国第一家光伏企业无锡尚德在无锡国联发展集团和五家地方国企的支持下诞生了,第一代光伏企业从解决西部农村用电开始,随后赶上了全球光伏产业的第一次发展红利。
2004年全球环保理念爆发,可再生能源兴起,欧美发达经济体开始大力发展太阳能产业,市场需求大幅增长,中国第一代光伏企业崛起,凭借低成本优势,获得了欧美市场大量光伏组件的订单,并且实现海外扩张。
中国光伏企业纷纷出海上市,一度占据欧美光伏上市企业的半壁江山,其中施正荣的无锡尚德,彭小峰的江西赛维,苗连生的英利集团成为了中国第一代光伏企业的三大巨头。三家光伏巨头的创始人也相继成为中国光伏首富,登上福布斯财富榜。
但中国第一代光伏企业的疯狂扩张也埋下了隐患,海外上市的光伏企业属于“三头在外”的发展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多晶硅材料定价权,光伏产业技术,光伏需求市场都掌握在欧美手中,而中国光伏企业只参与了中间环节的光伏组件和产品的加工,利润很薄。
华尔街资本和欧洲的多晶硅材料供应商看到了中国第一代光伏企业的弱点,开始围猎中国第一代光伏企业,操控多晶硅材料价格上涨。
欧美多晶硅材料供应商先在期货市场制造光伏材料价格上涨的市场预期,多晶硅材料从每公斤40美元炒作到每公斤500美元,让中国光伏企业产生对光伏原料价格上涨产生担忧,于是国内很多光伏企业提前与欧美光伏材料供应商签订长期订单合同,锁定所谓的低价多晶硅原料。
举个例子无锡尚德在美国上市之后,施正荣成为中国首富,他认为未来10年光伏产业会持续增长,多晶硅材料价格会越来越高,一下子与美国的MEMC签订10年订单合同,并且与美国的HOKU签订6.7亿美金的多晶硅供货合同。
结果多晶硅材料价格出现大涨大跌的过山车走势,加上08年次贷危机发生,欧美光伏需求市场萎缩,多晶硅价格继续大幅下跌,出现了白菜价,提前签订的多晶硅低价合同,变成了天价合同,而第一个顶不住的就是尚德,施正荣只能选择支付2亿多的巨额违约金,终止部分天价多晶硅合同。
而彼时中国第一代光伏企业借助资本市场产能增长了10多倍,面临产能过剩和次贷危机的双重压力,天价多晶硅材料合同更是让国内光伏企业雪上加霜,负债累累,陷入破产边缘。
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中国有超过400家光伏企业,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光伏制造商,而金融危机之后,只剩下不到50家,损失惨重。
中国第一代光伏企业在短暂的辉煌之后,折戟海外市场,成为了欧美资本的猎物,最终不得不退回国内市场。
无锡尚德在2013年破产重整,次年从纽交所退市,这也是第一代光伏产业发展的缩影,但中国光伏产业并没有从此一蹶不振。
中国光伏企业再次崛起,实现国产化替代
中国第一代光伏企业折戟海外市场之后,中国光伏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以隆基股份和保利协鑫为代表的中国第二代光伏企业崛起,完成了中国光伏产业的国产化替代。
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让欧美经济衰退,欧美光伏产业也受到巨大冲击,产业市场大幅萎缩,而美国和欧盟的光伏巨头也失去了补贴和产业扶持,开始走下坡路,甚至破产倒闭。
而这个时候中国光伏企业回到了中西部光伏产业的基地,在西藏和新疆等地区继续发展光伏产业,不仅解决了西部地区缺电问题,而且光伏发电成本不断降低,开启了西电东送模式,用西部新能源支持东部城市和产业经济区发展,也为西部地区带来了新能源产业的回报。
在第一代民营光伏企业败走海外市场之后,扎根西部新能源基地的国企比如中电投和中国华陆公司等并没有放弃,10年磨一剑,以西部地区为光伏产业基地,东部沿海城市实现产业技术迭代,着手解决中国光伏产业“三头在外”的产业问题,打开了光伏产业在国内的市场需求,开启了内循环模式,不在依托海外市场。
这个过程中,金太阳工程和江苏计划为中国光伏产业在国内发展提供了市场支撑,在中国西部推动光伏风电产业发展的中电投,转战东部沿海地区,与中国硅王之称的保利协鑫达成合作,开辟了中国光伏产业的第二战线,完成了市场和产业技术的迭代升级,解决了市场和技术两头在外的问题。
而在多晶硅材料领域,第一代光伏企业尚德借着欧美太阳能产业扩张的风口,一度成为全球最大的多晶硅制造商,但实际上欧美掌握了多晶硅材料的定价权,我们在光伏原材料领域进口依赖超过90%。
中国华陆公司的一个工程师陈维平带领团队,不到一年时间突破了多晶硅领域的冷氢化核心技术,并且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打破了欧美多晶硅技术的垄断,最终这项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民营光伏企业和市场,光伏产业成本进一步降低,同时解决了多晶硅材料对外依赖的问题。
在单晶硅领域,一直低调的隆基股份,没有盲目扩张,躲过了海外资本围猎,成为中国早期光伏企业的幸存者,并且选择了不被看好的单晶硅材料市场,最终在单晶硅原料和技术领域取得了新突破,进一步降低了中国光伏发电的度电成本。
至此,中国用3年时间完成了光伏产业的国产替代,中国掌握了市场,技术,原料的主动权,2011年也成为了中美光伏产业的一个分界点,中国光伏产业的市场份额和技术优势,开始主导全球光伏产业链。
而经历了08年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之后,欧美光伏企业一直没有缓过来,错过了全球光伏产业的第二次扩张红利,并且开始深度依赖中国光伏企业提供技术和产品,欧洲一半以上的光伏产品和组件需要从中国进口。
另外在光伏电池板领域,逆变器这一关键产品,中国也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华为的光伏逆变器占了全球市场份额的23%,连续多年稳居市场第一位置。
当中国第二代光伏企业再次席卷欧美市场的时候,欧美产业资本不愿失去光伏市场的主动权和利润,再次围猎中国二代光伏企业,但他们发现行不通了,无论是产业技术,还是多晶硅原料,中国都领先欧美了。
最后在自由竞争比不过中国光伏企业的时候,欧盟和美国商务部联合起来,对中国光伏发起了双反调查,认为中国光伏低价冲击了欧美市场,通过贸易保护的形式,再次把中国企业赶出欧美市场。
美国和欧盟制造贸易壁垒的方式,来打压第二代光伏企业,成功了吗?
中西部新能源经济崛起,中国光伏主导全球光伏产业链
中国二代光伏企业再次退出欧美市场,但已经完成国产化替代的二代光伏企业并没有退缩,而是以国内市场为依托,提高国内光伏产业集中度,并且继续中国光伏产业的全球扩张,打开了亚洲和非洲市场,光伏产业的市场份额再次增长,夯实中国光伏在全球光伏产业的主导地位。
在一带一路战略下,中西部新能源经济崛起,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为西部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也意味着中国西部地区未来有望成为中国的新能源中心,甚至是亚洲的新能源中心,对全球新能源经济产业产业重大影响。
在全球能源碳中和趋势下,太阳能产业再次迎来高增长,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产业可以优化我们的能源结构,减少对煤电的依赖,而在水电发展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未来中国要提升新能源发电量,提升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光伏风电将是关键。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沙漠,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西部地区风光资源,提高沙漠戈壁地区的光伏发电装机量,我们的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将会得到解决,甚至可以完全摆脱煤电。
比亚迪的王传福认为中国1%的沙漠铺满光伏太阳能电池板,就可以解决全国人民用电问题。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光伏发电的不稳定性问题,还需要配套的新型电力系统,解决绿色电力并网发电问题,发展储能产业,形成源网负荷一体化的现代能源体系。
今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量突破11亿千瓦,超过了煤电装机容量,光伏发电比例进一步提升,在全球光伏发电装机量中,中国连续多年保持第一,美国次之,而光伏发电成本也远远低于欧美经济体。
在全球光伏供应链体系中,硅片几乎都来自中国市场,中国新疆已经成为全球多晶硅材料的供应基地,目前全球太阳能电池工厂销售和使用的硅片97%来自中国。
第二代光伏企业打开了东南亚市场,如今东南亚乃至全球的光伏制造商都离不开中国生产的晶圆和多晶硅,全球太阳能行业需要的多晶硅74%都是中国生产的。
美国太阳能一直高度依赖进口,国内光伏制造商产能无法满足需求,其中85%以上的进口太阳能电池板都来自东南亚地区,而这个地区的光伏供应链体系也是中国光伏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这也是为何今年美国商务部启动对东南亚光伏产业调查,结果不到一个月取消调查,给予关税豁免的原因,无论是制裁中国新疆,还是对东南亚光伏产业双反调查,都会冲击全球光伏产业链,最终冲击美国自身的光伏产业,欧美已经无法摆脱对中国光伏产业的依赖了。
中国已经是欧洲最大贸易伙伴,欧洲深陷能源危机,开始了激进的清洁能源产业转型计划,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这意味着中欧未来的光伏产品贸易比重会大幅提升,欧洲需要中国的光伏产品和技术体系,来完成欧洲的能源转型计划。
在双碳经济时代,全球能源经济的增量市场在新能源领域,而光伏太阳能产业将是新能源产业的支柱,中国光伏将成为新的世界名片,帮助中国赢得未来新能源经济的话语权,主导全球新能源经济的发展。
中国新能源企业30强名单:
无锡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尚德是中国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商,也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商之一。作为全球及中国光伏产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在光伏自主技术创新以及国际市场开拓方面取得了公认的成就。尚德是第一家在纽交所上市的光伏企业,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比亚迪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是全球最大汽车动力电池供应商之一,是中国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领跑者。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领军企业,比亚迪在锂电池及电动汽车研发领域引领国际先进水平,并且率先生产出双模纯电动和纯电动汽车,在电动汽车行业处于领先地位。该公司获得了投资大师巴菲特的青睐。
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锐是中国最大的风电整机生产企业,中国风电产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在大功率风电机组及海上风电方面具备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风电机组制造的国产化作出了很大贡献。华锐也是全球最大的风电设备供应商之一。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金风科技是中国风电行业的先行者,坚持自主研发,具备3MW风机的自主研发技术,为推动中国风电产业发展做出很大贡献。金风是行业内第一家上市的风电企业,推动了行业的发展。金风还是全球最大的风电设备供应商之一。
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英利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纵向整合企业之一,中国光伏产业的领军企业之一,以垂直整合产业链取得了行业领先优势。英利积极投身参与公共事业,累计向边远地区捐助1500万元,很好地履行了企业的社会责任.
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 赛维LDK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硅片生产商。在光伏晶硅原料和硅片领域具备国内领先的规模和技术水平,通过产业链纵向延伸进一步确立了行业竞争优势。该公司在2009年成功投产万吨级高纯硅项目,打破了国外在此项技术上的垄断。赛维LDK是较早在海外上市的新能源企业之一,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 皇明是中国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商之一,国内光热产品行业的龙头企业,近年来在光伏及节能建筑领域不断创新开拓,成为国内新能源产业的领军企业之一。
中航惠腾风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中航惠腾是中国最大的风机叶片生产商,全球知名的叶片生产商之一。其大型风机叶片已经打入国际市场。该公司在开发新产品的过程中,从产品设计、工艺到模具研制、试验检测等各个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关于风电叶片的科研成果,同时也拥有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使企业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具备了绝对优势.
广东明阳风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明阳风电是中国排名靠前的知名风电企业,中国民营风电企业中领军者之一。该公司研发的超紧凑型风机技术为今后大功率风电机组的研发提供了技术基础。明阳风电获得多家国际著名VC投资,即将登陆资本市场.
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阿特斯是中国光伏产业著名企业,是行业内较早在海外上市的新能源企业之一,近年发展速度很快,其产能在行业中排名靠前。该公司研发的UNG硅组件系列已正式下线,新产品正式投放市场,填补了光伏市场的空白,有利于光伏电池的成本下降.
江苏太阳雨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太阳雨是中国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供应商之一。产品已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2008年,凭借 “保热墙”技术,太阳雨为行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哈丁博士也因此荣获世界太阳能行业最高奖“霍特尔奖”。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阳光是中国最大的逆变器生产商,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拥有逆变器行业国内唯一的自主创新技术,为解决光伏和风电并网提供了关键性解决方案。
晶澳太阳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晶澳是较早海外上市的光伏企业之一,国内光伏产业领军企业之一。晶澳在单晶硅电池领域具备国际一流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该公司坚持自主研发,单晶硅电池转换效率达到了18.7%,在全球大规模光伏电池生产商中处于领先水平.
湘电集团有限公司 : 湘电集团是国内电力和新能源装备领域的领先企业,开创中国机电产品的多项第一,在风电直流电机等技术领域位居国内前列。该公司是我国机电一体化装备制造的骨干企业,在我国大功率风电机组研发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 : 中广核是国内核电运营的重点企业之一,同时也大规模投资建设风电、并网光伏电站,是国内领先的清洁能源综合服务集团。
新奥集团: 新奥是中国最早致力于清洁能源的民营企业之一,国内领先的新能源综合技术研发服务企业,在生物质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具备国内一流的技术水平。新奥还是国内最大的城市燃气运营商之一。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天合光能是国内晶硅电池领域领先的企业之一,是光伏建筑一体化领域的领先者。天合光能积极开拓下游应用市场开发,由其研发的原材料回收及废料专有加工技术提高了原材料的利用率,符合低碳经济理念。是行业的推动者之一。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 中核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核能企业之一。拥有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是中国核科技工业的主体,同时也是我国核工业发展的核心保障力量。该公司是我国核电行业的领军企业,目前已完全具备了四代核电技术的研发能力。今年该公司第四代核能技术获重大突破,实验快堆首次临界。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龙源电力是中国最早从事新能源开发的电力企业之一,目前是国内最大的风电运营商。在我国风电并网发电突破和生物质能开发方面,建立了从发电到服务的整合化核心竞争力。到2009年底,该公司的风机装机总量达到亚洲第一,世界第五。
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保利协鑫是中国领先、亚洲第一、世界知名的多晶硅生产商。是中国光伏产业的领军企业之一。
胜利油田胜利动力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胜动集团是我国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燃气发电机组生产企业,该企业具有强大技术研发团队,成功研发了适用于低浓度煤层气、沼气、秸秆燃气等系列燃气发电机组。
南京高精齿轮集团有限公司: 南京高齿是中国最大的风电齿轮箱供应商之一。国内生产风力发电主传动及偏航变桨传动设备主要厂商,在大功率风机齿轮技术方面取得国内领先水平。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 大唐集团是我国最大的电力企业之一,担负着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的重任。作为中国五大发电集团之一,大唐集团近年来在清洁煤利用、生物质能、光伏和风力发电、碳交易等新能源相关领域表现突出,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的清洁能源集团
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正泰太阳能是国内非晶硅薄膜电池行业的领先企业之一,通过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突破技术瓶颈,在薄膜光伏领域取得领先水平。
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 : 杉杉科技是中国第一、世界最大的锂电池正负极材料供应商之一,是汽车动力电池重要的材料供应商。杉杉科技从锂电池负极材料起步,相继建立起锂电池正极材料、电解液等完整锂离子电池材料生产线。致力于成为动力电池领域全球领先的企业之一。
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中通客车是中国新能源客车的领跑者。是我国唯一一家纯电动及混合动力大型客车的生产企业。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中电投集团是五大发电集团之一,清洁能源已占集团总发电量30%,居五大发电集团首位。中电投还是电力装备行业的重点龙头企业,为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装备升级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华能是中国五大发电集团之一,除在火电清洁煤利用领域取得新的突破之外,同时在新能源领域积极拓展。近年大规模投资风能和太阳能电站,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的清洁能源集团之一。
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亿晶光电是全球排名前列的具备垂直一体化的光伏企业,其电池片产量已跻身全国前十位,是全球最大的单晶垂直一体化光伏企业。2009年,亿晶光电荣获福布斯“2009中国潜力企业榜”。该公司自行研制的低成本高效率太阳能电池银浆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际垄断。该公司在国内主板上市。
江苏林洋新能源有限公司 :林洋新能源是国内光伏产业著名企业,是一家集硅棒、硅片、太阳能电池片、电池组件、BIPV的研发、系统集成于一体的国内领先企业之一。公司于2006年12月21日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公司产品质量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居行业前列。
“新能源企业30强”中有13家 上市公司。从企业性质来看有,5家央企和18家民营企业;从行业来看,有12家太阳能、8家风能、4家新能源综合性集团、3家汽车新能源动力企业、2家核能和1家生物质能企业;从地区来看, 江苏占7家、北京6家、 河北3家、山东3家、 上海2家、广东2家、 深圳1家、新疆1家、 江西1家、安徽1家、香港1家、 湖南1家、浙江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