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要修够多少学分
至少12.5。
185个学风又分为公共课必修学分和选修学分,专业课必修和选修学分,必修的必须要过,选修的可以不过,但必须修够选修的要求学分,每个专业队对每个部分的学分都有要求,例如,公共课的选修学分必须要学12个学分才能毕业。像高数,英语都是必修的公共课,这个学分必须要拿到,负责毕不了业。
西安理工大学要求国家四级必须过395分,否则拿不到学位证,不过大一一进校会让你参加学校的英语考试,学校会要求英语不好的一部分人该学日语(自愿的),这样就可以不用过四级了,也可以拿到学位证,如果你不愿意该学日语,学校会让你签一个保证,保证你以后过不了四级,拿不上学位证,学校不负责。
热动专业总体来说就业前景都是不错的,因为现在能源技术应用的需求很旺盛,相关企业多,凡是与其相关的企业都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本身西安理工大学也是一个具有多年培养热动专业人员的院校,口碑也不错,所以学生就业不是问题,同时只要自己愿意吃苦耐劳,前景会很好的。
目前根据教育部公开信息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本科一批次、二批次概念。西安理工大学是理工院校,有专业水利水电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卓越班)、能源与动力工程等专业。建校73年。
学院简介
西安理工大学(Xi’anUniversityofTechnology)是中央与陕西省共建高校,工业和信息化部、陕西省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院校,陕西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成员,24所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扩大高校之一,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单位,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生课程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后备军官选拔和培训基地,中国西北地区水利水电、装备制造、印刷包装行业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和科研中心之一。
学校以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国立北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为建校年,前身是北京机械学院和陕西工业大学于1972年合并组建的陕西机械学院,199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安理工大学。1998年学校由机械工业部划转陕西省。2002年,陕西省批准西安仪表工业学校整体并入西安理工大学。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金花、曲江、莲湖3个校区和大学科技园占地总面积135.2万平方米;下设17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67个本科专业;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职工2600余人;院士工作室14个,双聘院士4人。
院系概况
截至2019年2月,学校设16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及独立学院高科学院,共设本科专业67个。
截至2020年3月,学校设17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及独立学院一所——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共设本科专业67个。
师资队伍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26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940余人。院士工作室10个。有双聘院士4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2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5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8人,中科院“百人计划”3人。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入选陕西省43人、“特支计划”11人、“三秦学者”创新团队2个、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2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师德标兵等40多人;国家教学团队4个。
人才培养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设有22个本科实验教学中心,其中有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8个陕西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陕西省一流专业32个、陕西省名牌专业8个、省级特色专业16个,获国家教学成果奖4项,陕西省教学成果奖91项;有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72门省级精品课程。
学科体系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建有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已覆盖全校大多数学科。水利水电工程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涵盖5个二级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21个学科为陕西省重点学科。
教学建设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材料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化、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水利水电工程、印刷工程、环境工程、工商管理
国家级特色专业:水利水电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工商管理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英语、应用物理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车辆工程、通信工程、网络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工程管理、工业工程
省级名牌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水利水电工程、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印刷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省级特色专业:水利水电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印刷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工商管理、应用物理学、通信工程、工程管理
学科建设
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水利工程(包括: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省级重点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岩土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农业水土工程、环境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
科研平台
截至2019年2月,学校拥有32个国家及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其中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科技部推广中心、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晶体生长设备及系统集成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数控机床及机械制造装备集成重点实验室、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晶体生长设备与控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科技部推广中心:国家连铸连轧贝氏体铸铁技术研究推广中心
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旱区生态水文与灾害防治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学术交流
学校重视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与美国、德国、日本、意大利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所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自1999年起,与德国斯图加特媒介大学联合培养中德双重学历本科生、硕士研究生。
科研成果
截至2019年2月,近十年来,学校科研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67项,其中国家级奖3项,本校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承担973项目、国家重大专项课题、重大仪器专项等国家重大重点项目71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87项,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7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416件,获国际发明专利授权13件,科研经费到款23.8亿元,发表SCIE论文2397篇。学校不断推进校地校企合作,与省内外100多家单位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在陕西、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建立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8个。
2013年,学校科学研究计划验收通过67项,其中特色研究计划项目3项,科技创新计划项目15项,学科联合项目3项,青年科学研究计划项目31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5项。在校基金的资助下,此次结题项目共获得国家级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14项,厅局级项目21项;申请专利31项,授权18项;发表论文111篇(其中SCI:15篇,EI:44篇,SSCI:2篇,CSSCI:27篇,CSCD:23篇)。
西安理工大学是高水平档次。
西安理工大学2022年在全国本科院校排名第140位,西安理工大学是中央与地方共建,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院校,陕西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相关资料
陕西省在除了8所省内的985、211(包括四医大)以外,还确定了12所省属高水平大学,这些高校都受到陕西省的大力支持,均为省内的“好大学”,而西安理工大学正是其中之一。
12所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美术学院、西安工程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安石油大学、延安大学、西安邮电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西安理工大学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西安理工大学的专业有:水利水电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环境工程、农业水利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电气工程及智能控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等。都是四年制毕业的。
西安理工大学设16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及独立学院高科学院,共设本科专业67个。学校以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国立北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为建校年,前身是北京机械学院和陕西工业大学于1972年合并组建的陕西机械学院,1994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安理工大学。1998年学校划转陕西省。2017年,被认定为“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西安理工大学既不是211,也不是985。
西安理工大学是中央与地方共建,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院校,陕西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学校是我国西北地区水利水电、装备制造、印刷包装行业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和科研中心之一。
学校的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北京机械学院和成立于1960年的陕西工业大学。两校的办学历史分别可以追溯至1919年由民国教育总长范源濂创办的北平市立商业补习学校和1937年成立的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土木工程学系水利组)。
重点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水利水电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工商管理。
陕西省名牌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水利水电工程、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印刷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省级特色专业:水利水电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印刷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工商管理、应用物理学、通信工程、工程管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西安理工大学
学校的办学性质是公办,层次是普通本科,类型是理工类,占地面积2028亩,学校地址为:陕西省西安市金花南路5号。
西安理工大学是中央与地方共建,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院校,陕西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020年7月,学校成为工信部、陕西省共建高校。学校是我国西北地区水利水电、装备制造、印刷包装行业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和科研中心之一
根据全国211大学名单可知:西安理工大学不是211大学。目前211大学已经不再评选,已经统筹为双一流大学建设。
西安理工大学(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是中央与陕西省共建高校,工业和信息化部、陕西省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院校,陕西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成员,24所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扩大高校之一,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单位,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生课程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后备军官选拔和培训基地,中国西北地区水利水电、装备制造、印刷包装行业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和科研中心之一。
学校的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北京机械学院和成立于1960年的陕西工业大学。两校的办学历史分别可以追溯至1919年由民国教育总长范源濂创办的北平市立商业补习学校和1937年成立的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土木工程学系水利组)。1972年,北京机械学院和陕西工业大学合并组建陕西机械学院,隶属第一机械工业部。1994年,学校经批准更名为西安理工大学 。1998年,学校划转陕西省,管理体制调整为中央与陕西省共建,以陕西省管理为主。2002年,陕西省批准西安仪表工业学校整体并入西安理工大学 。学校以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北京机械学院前身学校国立北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为校庆起始年,5月1日为校庆日。
211工程,即在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
学校建有金花、曲江、莲湖3个校区和1个大学科技园。截止2019年,现设16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设67个本科专业,其中10个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1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21个专业入选陕西省一流专业,16个专业为陕西省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专业为陕西省名牌专业。设有23个本科实验教学中心,其中有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6个省级本科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本科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2月,学校有教职工25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800余人。院士工作室19个。有双聘院士4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2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8人,中科院“百人计划”3人。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入选“特支计划”9人、“三秦学者”创新团队2个、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10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师德标兵等40多人;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
特色专业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材料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化、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水利水电工程、印刷工程、环境工程、工商管理
国家级特色专业:水利水电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工商管理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英语、应用物理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车辆工程、通信工程、网络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工程管理、工业工程
省级名牌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水利水电工程、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印刷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省级特色专业:水利水电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印刷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工商管理、应用物理学、通信工程、工程管理
师资水平
西安理工大学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和外语交流能力,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近年来,就业率稳居陕西高校前列,2005、2006、2007年毕业生就业率较高,就业满意。学校获得“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光荣称号。另外,学校的学科力量和师资队伍较强,71个硕士点覆盖了所有本科专业,为本科生毕业后继续深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5月,学校建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涵盖5个二级学科),21个陕西省重点学科,12个陕西省优势学科。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水利工程、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点: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二级学科博士点(38个,含一级学科覆盖):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印刷包装技术与设备、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建设工程管理、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流域泥沙与生态水利、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会计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工业装备制造与系统集成(交叉学科)
一级学科硕士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经济学、数学、物理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设计学、外国语言文学
二级学科硕士点(84个,含一级学科覆盖):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高等教育学、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声学、光学、无线电物理、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印刷包装技术与设备、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建设工程管理、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流域泥沙与生态水利、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环境科学、环境工程、食品科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会计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工业装备制造与系统集成(交叉学科)
专业学位硕士点:金融、工商管理(含MBA、EMBA)、会计、工程管理、翻译、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
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水利工程(包括: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省级重点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岩土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农业水土工程、环境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
能源与动力工程一级学科为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其考研学校排名为: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东南大学、江苏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同济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重庆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东北电力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上海电力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郑州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该专业是否有考研的必要性呢,如果你读研毕业还想去电厂,工作环境和本科差不多,而且现在研究生进电厂也得倒班,不如本科毕业直接工作。考研的优势就是你可以多一种选择,可以坚持本专业,也可以跨专业学你真正感兴趣的专业。能动研究生就业面还是很广的,几个大方向,电厂、钢厂、车企、设计院、热力公司、空调公司、能源审计,可以选择的也很多,师兄师姐有进华为的,有进微软和软银的,还有航天院,就业主要看个人能力、研究课题以及导师关系,但是学校水平往往是敲门砖,考研择校建议考虑城市和专业,学校带给你的是一个平台。
能源与动力工程就业地区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校前二十: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大学。
拓展资料
2012年将'热能与动力工程”"能源工程及自动化"“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和“能源与资源工程”(部分),合并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包括两部分:一是能源,- 是动力。能源是指能够直接取得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性的各种资源,包括煤炭、原油、天然气、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以及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动力则是研究如何将各种能源转化成我们需要的力量。
动力技术包括很多,如锅炉、内燃机、航空发动机、制冷及相关技术等。简单来说,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研究的就是如何安全、清洁、高效地转换能源,并且应用它们来产生动力供人们使用。
能源动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动力工程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所以相关专业的就业率也长期居于高位。在专业名称未调整之前,“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连续多年就业率处于90%-95%区间(据阳光高考平台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