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至10月贵州省煤炭产量约达多少
2022年1至10月贵州省煤炭产量约1亿吨。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信息显示,贵州省煤炭产量也超过了1亿吨,排第五名。
贵州,简称“黔”或“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37009万吨。根据统计局公布的2022年10月煤炭生产数据显示,2022年10月贵州水矿煤产量是37009万吨,同比上涨1.2%,增速较9月-11.1PCT,环比降4.3%。贵州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紧紧围绕建设全国重要能源基地目标。
但民用煤的价格不存在大幅度的上涨或者降价的,只是小幅度的波动,没有太大的价格变化。十月份的煤价可能比最近两个月的煤价要上涨一些,每吨的价格保持很小的上涨,有涨也有降的,每吨上涨的价格一般在几十元不等
一般来说,长期做周期的人,也就在周期股里面赚一个波段,最后肯定会卖早了的,当然卖了以后看着周期股再继续一路涨上去,肯定也很难受的就是了。
从供需关系角度来说,煤炭行业供不应求。疫情过后,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疫情控制住的国家,我国制造业接到了国外不少订单,各行各业进入复苏阶段,导致工业耗电量增加。这种情况下,反映到上游就是煤炭需求增加。为什么?因为我国发电大头还是靠火力发电!再加上碳中和的国策,限制了煤炭产能,导致今年煤炭供不应求,价格飞涨。拥有煤炭开采权的企业今年盈利增速超过预期,股价自然也就涨了不少。即使现在限电,只要产能不放开,煤炭价格下不来。而且更重要的是,北方很快就要供暖了,又要迎来一波大的需求,这个时候即使国家干预,也只能说是稳定价格不要上涨过快,一时半会儿不会价格下来。
近期山西灾情影响,也会影响到煤炭的供应。再加上秋冬季节,矿场的领导们主要任务是求稳,注意安全,而不是扩产。这个时候除非国家放开产能,否则煤炭冬天的这波行情肯定会到来的。
不过这种好处就是不容易最后站岗,比较安全。那种能把周期股的利润从鱼头吃到鱼尾的人,大概是要比大熊猫还要稀有了。其实大概今天买周期的钱还是消费股里面割出来的,这两个板块现在每天跷跷板。
下一次油价调整实在是要24号,就是这次油价调整有可能导致燃油价格进一步上升,只能说是小幅的上涨,可能是上调个一毛钱到两毛钱,但是燃油汽车的使用成本在不断上升,这也确实是一个事实。
汽油车是否还具备发展的前景,自己肯定的认为有,未来的5~10年燃油汽车并不会直接从市场集中淘汰。如果大家现在打算使用燃油汽车作为一个过渡的产物,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因为一辆新能源汽车现在稍微好一点的20万左右是一个很正常的价格,但如果说买一辆10万块钱的燃油汽车,你可以有很多很多选择了。无论是性能还是续航还是驾驶体验都不差,这10万块钱省下来的钱加10年的油,基本也差不多够用了。
以后燃油汽车可能会被逐渐淘汰,2025年之后,将逐渐号召使用新能源汽车,2030年左右可能会推出一些新政策,就是对燃油汽车实行更严格的限制。但现在还都是没有定论的事情,很多消息放出来的真的假的大家都不知道。我们完全有理由怀疑这背后有新能源厂商宣传的时候,在做的一些推动和夸张燃油汽车。虽然存在各种各样的缺点,那它绝对不会在短期内被淘汰。
现在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上仍然是不完整的,也是不成熟的,因为使用电作为驱动好像是挺清洁的了,但是是电能是从哪来的?现在大部分国家电能的这个来源仍然是70%以上的火力发电,也就是使用煤炭,他不是清洁的能源,真正的理想的新能源汽车是以氢能源作为驱动。但是那个东西制取、保存、更换以及安全性的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自己相信5~10年的时间足够这项技术成熟推向市场了。
据新统计出来的数据,10月煤炭行业的利润率翻了4倍,工业相关产业的行业利润率都略有上升,有的上升幅度还比较大,因为工业产品的价格在上涨,成本这方面有变化,但是对价格的影响也没有那么大,应该说很多价格的上涨是因为供需,而不是因为成本上升。
应该知道影响一个商品价格变动的因素,最基本的有两个,一个就是商品的成本,一个就是商品的市场需求,举个例子现在这台手机的成本是800块钱,那保持最基本的利润空间起码也得卖900块钱,不然不赚钱的事情没有人会去做呀,他不可能卖700块钱,因为它是亏钱的,它浮动的话只能是在900块钱左右去浮动。这是决定了它的基础价格,然后至于更高的利润空间,那看品牌看市场需求。
假如现在市场上有100个人都想买一台手机,但这个手机的生产商这一段时间之内只生产出来60台手机,那他就可以卖更贵900块钱大家都想卖,价格涨一点啊,涨到950涨到1000涨到1200最终涨到一个什么程度呢?就是涨到这个价格,恰巧市场上有60个人能够接受。60个人觉得这个价格虽然上涨了,但我仍然要买剩下那40个人觉得价格太贵了,我不想买了,这就达到了一种供需的平衡。
说上面这些就是说现在工业相关产品的价格上涨,利润空间提高,不是因为成本,成本短期内没有太大的变化,更多是因为市场需求供应链紧张所导致的市场需求变化,越来越多的需求出现供给却是恒定不变的,甚至说是下降的,那这种情况下自然要涨价,毕竟多赚钱的事情没有任何一个厂商会拒绝。而且现在还处在供不应求的市场状态,完全不需要担心自己的这个产品涨价之后能不能卖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