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农资会在哪个省举办?
2021年全国农资会在太原举办。
2021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暨中国太原煤炭交易大会将于12月8日至10日在太原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主办,中国煤炭运销协会、晋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晋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以来首次承办全国性行业会议。
此次全国煤炭交易会以“巩固、深化、创新、提高”为主题,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为煤炭产运需企业提供服务,推动煤炭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战略合作,巩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深化煤炭行业改革,创新现代化煤炭市场交易体系,提高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扩展资料:
本次会议期间将组织开展开幕式、专题发布、签约仪式、煤炭铁路运输专场、煤炭贸易物流专场、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2021年度煤炭交易大会专题活动、主要产煤地区和大型企业专场等30多项活动,并邀请电力、钢铁、建材、化工行业协会。
有关产煤省区政府部门和大型企业分管运销的负责同志参加煤炭市场供需形势分析研讨会。相关人士表示,站在“十三五”与“十四五”的交汇点上,如何推动煤炭行业从高速度发展转入高质量发展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在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即将召开的本次全国煤炭交易大会必将对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煤炭市场平稳健康运行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山西省人民政府-2021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12月登陆太原
据报道,日前召开的2018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开幕式上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我国煤炭市场供需基本平衡,煤炭产量、消费量和净进口量均呈不同程度增长态势,煤炭产能过剩态势未根本改变。
报道称,数据显示2017年前10个月,全国煤炭产量28.53亿吨,同比增长4.8%;煤炭净进口2.2亿吨,同比增长12.8%;全社会煤炭库存减少1亿吨以上;初步测算,全国煤炭消费量32.6亿吨左右,同比增长3.7%。
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煤炭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前9个月,前8家煤炭企业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8.92%;煤矿数量大幅减少,全国煤矿数量减少到目前的不足8000处;1200多处大型现代化煤矿产量比重占全国的75%以上。
但是目前全国煤炭产能过剩的态势并没有根本改变,煤炭市场供需平衡的基础还比较脆弱。
本次交易会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主办,中国煤炭运销协会、晋能控股集团承办,以“巩固、深化、创新、提高”为主题,旨在搭建煤炭产运需企业交流合作平台,巩固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创新现代化煤炭市场交易体系,推动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国家有关部委,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国内煤炭生产、运输、销售、消费企业,相关行业协会、机构负责人参加大会。
12月8日下午,刘国跃出席国家能源集团2021年度煤炭产运需衔接签约专场会议,现场见证了集团公司与华能集团、中煤集团、浙江能源等八家上下游客户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并与签约单位领导及代表进行了座谈。
刘国跃分析了当前煤炭市场面临的形势,围绕进一步加强沟通协作、破解煤电产业发展问题、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共同提升煤炭营销水平,强化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坚持以销定产、以产促销,推动煤炭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效、合作共赢;积极创新营销方式,依靠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构建数字化、透明化共创共享煤炭营销新模式。二是共同加快供应链、产业链现代化建设,以提高质量效益为目标,创新体制机制,深化融合协同,构建煤、运、电、化协同高效联动体系,提升产业协同效率,增强全产业链活力,实现降本增效、提升效益。三是共同促进煤炭产业发展,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发展战略,加强煤炭高端化、清洁化利用,优化提升清洁燃煤发电在能源供应中的保障作用,积极推动煤化工、煤制油等清洁高效产业发展,增强煤炭清洁转化利用能力,携手为实现“十四五”减排目标贡献力量。
专场会议后,刘国跃与陕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照乾,山东能源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满慎刚举行会谈,就进一步深化煤炭供需合作交流了意见,希望在“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原则下,进一步加强沟通联系,拓展合作空间、深化合作层次,共同维护煤炭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建立更加紧密、全面、深入的战略合作关系,实现共同发展。
据悉,为加强长协煤购销合同履约信用监管,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和全国煤炭交易中心共同开发了长协煤流向监管信息系统,将过去的月报改为周报,将过去的单方面填报改为供需双方同时填报,进一步拓展供需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另外,对认定的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将在“信用中国”网站向社会公示,并依法依规实施失信惩戒。
2022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12月3日在山东日照开幕,34家煤炭上下游企业签订长协煤合同。这些煤炭将用于发电和供暖,以助于实现保供稳价、稳定市场预期。
——晋能控股集团重点用户座谈会。12月9日上午,晋能控股集团召开2021年煤炭重点用户座谈会。集团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李国彪主持会议并讲话,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王宇魁致欢迎词,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崔建军介绍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基本情况,集团公司相关单位部门负责人以及91家重点用户代表参加会议。座谈会本着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原则,着眼长远,面向未来,巩固深化了多年来建立的战略伙伴关系。25家重点用户企业代表与晋能控股集团进行了深度沟通交流,共商发展大计,并对晋能控股集团成立表示祝贺。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煤炭供需座谈会。12月9日下午,国家电力投资集团联合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举办了“2021年度国家电力投资集团煤炭供需座谈会”,此次座谈会旨在响应国家“十四五时期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坚持新发展理念”号召,增进电力企业与煤炭供需双方的沟通互信,共谋发展,协作共赢。国电投集团、中国煤炭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晋能控股煤业公司、晋能控股运销总公司及煤炭、电力企业100余位领导和代表参加会议。
——首届煤炭贸易物流企业推介洽谈会。由中国煤炭运销协会贸易物流专委会举办的推介洽谈会,旨在促进煤炭贸易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为煤炭供需企业和贸易物流企业搭建交流拓展平台。参会各方纷纷表示,将秉承诚信合作、互惠互利原则,拓展合作方式,实现强强联手、共同发展。参会的近200 位相关企业领导和代表,对交易中心为持续推进全流程交易和市场化交易,在省内外物流节点设立运营10个煤炭交收仓库,从而为产业链资源衔接提供贴身服务等系列举措表示肯定和赞赏,对打造互联网时代能源产业链大物流、大平台,开拓能源产业链大布局、大市场,充满了坚定信心和决心。
——动力煤期货专题研讨会。此次由郑州商品交易所主办、格林大华期货公司承办的研讨会,多名业内知名专家学者出席,分别就2021年港口动力煤市场形势、后疫情时代下的中国动力煤市场、动力煤企业套期保值案例分析、煤炭企业如何利用期权进行风险管理等发表主题演讲,并重点回顾了2020年国内动力煤期现货市场走势,分析研判了国内动力煤后市走势。200余位相关交易所、期货公司、产地、港口、贸易等煤炭产业链企业的领导和代表参加了研讨会。
——炼焦煤期货高端论坛。此次高端论坛由银河期货有限公司主办,大连商品交易所协办。在主题演讲环节,各位业内专家学者以焦煤、焦炭现货和期货市场为切入点,以近期煤焦市场持续升温为关注点,就2021宏观经济形势展望、煤焦产业链运行情况分析及预测、煤焦期货运行情况及制度优化介绍、实体企业运用场外衍生品案例分享、煤焦钢市场运行展望等,分别发表了各自的真知灼见,反响热烈。来自相关交易所、期货公司、煤焦产业链企业等200余位领导和代表参加了论坛。
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下称2022年服贸会)将于8月31日至9月5日在国家会议中心和首钢园区举办。今年将首次启用国家会议中心二期,以更大展示规模亮相。
2022年服贸会继续采用“综合+专题”“线上+线下”办会模式,充分利用“一会两馆”办会空间,着力提升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水平。
计划举办163场论坛会议活动,84家知名企业和机构将进行成果发布。今年专题展在上届基础上,新设环境服务专题,共9个专题。
展会亮点:
亮点1、新设元宇宙体验馆
据介绍,今年展览展示突出数字科技新元素。在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题展中设置元宇宙体验馆,展示元宇宙、新一代互联网等技术和应用,采用元宇宙技术打造成果发布厅,促进元宇宙从概念走向应用。元宇宙体验馆系今年服贸会新设立的展馆。
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题展位于10、11号展馆,其中11号馆是通信和数字技术主题馆,10号馆为元宇宙主题专馆。
同时,继续深化与国际组织合作机制,全球服务贸易联盟将作为国际合作机构。目前,已有6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以国家名义或总部名义线上线下办展办会。
联合国工发组织、世界气象组织等国际组织将设置展览展示、举办论坛会议。将邀请更多服务贸易30强国家和地区、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参展参会,进一步提升国际化率。
亮点2、发布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等权威报告
在服贸会组委会和执委会的领导和统一部署下,2022年服贸会各项筹办工作正在按计划稳步、高效推进。截至目前,线下总体招展已完成88.3%,整体国际化率20.5%。计划举办163场论坛会议活动,84家知名企业和机构将进行成果发布。
德国、英国、日本等25个国家以国家名义、6家国际组织以总部名义线下办展,其中瑞士、意大利等8个国家首次以国家名义线下办展。
31个省区市、5个计划单列市及港澳台都将组团参展,广东省为主宾省、河南省为主题省。英特尔、爱普生、亚马逊、阿里巴巴、京东等1089家企业线上线下参展,其中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275家。
计划举办7场高峰论坛,将发布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全球服务贸易创新趋势报告、世界旅游城市发展报告等权威报告;计划举办的156场专题论坛、边会和推介洽谈活动中,50余场由国际组织、驻华使馆及国家有关部委主办,60余场将发布行业报告、合作倡议等权威信息。
84家知名企业和机构将在本届服贸会上发布行业发展报告、签约合作成果和首发首秀。其中,50余家企业将在人工智能、金融科技、医药健康等领域首发新产品、新技术。
以上内容参考 中国西藏网-2022年服贸会8月31日至9月5日举办
煤博会主要包括4方面内容:煤炭与能源新产品新技术展示、投资贸易洽谈、高峰论坛和大型文化活动等。设在我省展览馆的展区规模30000平方米,分为煤炭新产品新技术展区、大型设备展区、新能源展区、环保安监展区,共1500个标准展位。展会将邀请亚洲、非洲、欧洲、美洲、澳洲等国外客商2000人,国内外专业观众10000人参会,重点邀请世界500强有关煤炭与能源新产业的企业、商界精英、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等。
煤炭能源新产品新技术展示主要包括,煤炭关联产品和产业技术展示、能源产业产品展示、国内外煤炭能源科技成果展。煤博会期间,还将举办煤炭与能源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同时举办盛大的文艺晚会和焰火晚会。目前,日本小松、丰田通商、南非沙索等世界知名企业已确认参展,世界煤化工领军企业美国GE、加拿大西鹰、德国DBT等也准备参展。国内方面,江苏、陕西、河北、山东、上海等11个省市已表示组团参展参会。煤博会组委会现已开通网上报名系统和网上制证系统,方便参展商报名。
相关部门表示煤炭的进口成本在进一步上涨,所以这个问题才会导致发电的成本逐渐上涨,这个问题也导致发现会出现一定的亏损情况。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所以我们国内的很多电厂来说,因为这些电厂的主要目的本身并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保障居民和工业生产的正常用电,所以我们根本就不需要担心电厂的亏损情况。与此同时,当电厂的亏损情况进一步加剧的时候,这个现象也反映出了包括煤炭在内的很多能源价格的上涨问题,这个问题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到我们的经济发展,所以我们需要充分重视各种能源的进出口问题。
这个事情是怎么回事?
这是关于能源短缺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新闻,当包括煤炭在内的很多能源进一步上涨的时候,我们的很多电厂每发一度电都在亏损,这个问题也导致不分电厂出现了相应的运营难题。在此之后,如果这个现象不能得以缓解的话,相关电厂可能会通过其他方式来寻求一定的经济补贴。
电厂的亏损问题主要跟能源成本有关。
虽然这些电厂在亏损营业,但这些电厂并没有表示会因此而中断发电,同时也表示亏损情况主要是跟能源成本有关。特别是对于煤炭来说,因为全球范围内的煤炭进口价格在进一步上涨,我们国内的部分煤炭的进口价格已经上涨了两倍以上了,所以这个问题才会提高发电的成本。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呼吁大家尽可能节约用电,对于我们正常居民来说,虽然我们所使用的电没有工业用电那么多,但如果想要有效保证电力供应的话,我们就需要通过节约用电的方式来综合节约各项能源,这个方式也可以进一步保证西安地区的居民的正常供电。
在空旷的厂区里,除了架在上空的铁路运煤专线外,随处可见一座座堆积成山的煤堆。但与往年相比,这些煤堆已有所减少。
当天下午,在秦皇岛港口附近,秦皇岛港口的一位工作人员向界面新闻介绍,受天气转冷和经济复苏加快影响,下游终端耗煤需求大幅回升,纷纷增派船赶往北方港口抢煤。
“抢煤“,成了近期众多煤炭交易商的常态。
“今年赚的还可以,就是煤炭资源太紧张,没货。”江志明从事煤炭贸易十多年,目前在一家发煤企业从事管理工作。
2020年11月中旬以来,煤炭需求持续高涨,煤价不断攀高。
“这个月的煤价,是十年一遇的行情。”江志明告诉界面新闻,“胆子大的赶上了,有的人都没想到能赚到这么多。”
沙经理常年在黄骅港、秦皇岛码头装船。10月左右,他所在的公司以每吨560元的价格,提前抢到了煤。两周前以每吨760元的价格出手,一笔卖了3万吨煤,不算中介费,赚了600万元。
“这不算赚的多的,有些大贸易商发财了。”他说,前几年煤价忽高忽低,做煤炭贸易不赚钱。
一位不愿具名的煤炭分析人士告诉界面新闻,内陆电厂并不缺煤,挣钱多的贸易商,多为沿海电厂供货。
界面新闻获悉,12月31日,北方港煤5500K动力煤现货价格已达850元/吨,现货交易成交价约823元/吨。多位行业人士认为,煤价上涨趋势或延续到2021年1月中旬。
江志明预计,动力煤价格可能达到1000元/吨。这将接近煤价12年来的高位。
2008年,动力煤现货价格冲高至1060元/吨。自2012年起,煤炭行业结束十年黄金期,煤价随之滑落,之后经历起起伏伏,但再没能站上1000元关口。
2020年12月16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新闻发布会上称,受电力、钢铁、建材行业用煤需求旺盛、气温偏低采暖用煤有所增长影响,今冬煤炭需求较前几年增加较为明显。
12月,全国发用电同比增长11%左右,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了6个百分点。因寒潮来袭,当月全国日最高用电负荷超过夏季峰值,20个省级电网用电两位数增长。
除经济快速复苏、煤炭需求激增因素外,煤炭主产地供应受限,也是今年煤价走高的主要原因。
作为第一产煤大省的内蒙古,今年开展了倒查20年涉煤腐败问题,当地煤炭供应受到影响。下半年发生多起煤矿事故,导致环保、安全检查升级,也加剧了煤炭供需紧张。
目前的坑口煤炭,是非常抢手的资源。在部分主产区,出现了近年少见的“排队等煤”现象,煤炭价格也一天一涨。
12月30日,据榆林煤炭交易中心官微消息称,榆林地区在产煤矿销售普遍较好,煤矿即产即销,均没有库存。面煤、籽煤出货顺畅。
榆林煤炭交易中心数据显示,12月23日至今,榆林地区35家煤矿上调价格,涨幅5-40元/吨不等。
“煤价太高也有风险。”
在另一位李姓煤炭贸易商看来,目前真正的市场煤交易并不多,电厂要求兑换长协,且均根据需求买煤,并不会像以前那样进行囤货。
“高日耗、低库存”,已成为下游电厂普遍现象。个别电厂库存可用天数,甚至降至个位数。
12月28日,河南安阳市发改委发布《安阳市煤电气保障情况分析报告》称,安阳市两个热电厂电煤库存均处于警戒以下。
其中,大唐安阳电厂可用优质煤库存4万吨左右,每天耗用8000吨,可用库存不足5天;大唐林州电厂可用优质煤库存6万左右,每天耗用6000吨,可用库存10天,均严重低于最低库存警戒线。
安阳市发改委表示,电煤告急的原因,主要为煤源紧张及运输困难。
安阳市主要采购山西煤,由于部分煤矿停产,山西煤源紧张,煤价由每吨400多元涨至600多元,即便接受高价,依然很难买到。
大唐安阳电厂每日进煤3000吨,缺口近5000吨。大唐林州电厂每日进厂3000吨,缺口3000吨。预计这两个电厂后期库存仍持续下降,停限热风险极大。
12月28日,全国出现大面积降温,中央气象台发布最高级别橙色寒潮预警。此次降温范围覆盖了全国中部到东部的大部分地区,煤炭运输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煤炭矿区“一煤难求”,铁路发运压力不小,煤炭港口也热闹非凡,派船北上增多,运价连续创新高。
秦皇岛煤炭网信息显示,截至12月15日,海运煤炭运价指数报1346.54点,各航线运价均刷新近三年新高,秦皇岛、唐山、沧州三港口合计锚地船舶数量170艘,电厂采购需求高。
在上游供应不足、需求旺盛的带动下,港口煤炭库存快速下滑。
界面新闻获悉,2020年8月中旬至今,秦皇岛港煤炭库存已连续四个月处于500万吨的低水平,甚至下探至490万吨。
一位资深煤炭分析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秦皇岛往年的库存量一般在550万-600万吨。
“从来没有这么低过”。
据他多年观察,秦皇岛下锚船超过30艘、甚至40艘以上,港口存煤量在500万的低位徘徊半个月左右,煤价肯定会上涨,且将带动周边港口煤价。
界面新闻获取的一份近期秦皇岛港煤炭昼夜生产情况表显示,当前秦皇岛煤炭日均发运煤炭52.4万吨,铁路日均到车6439万吨,港口卸车6453车。
“秦港的设计能力是1.93亿吨,即日均发运52.8万吨,目前发运量接近设计能力。”某贸易企业驻秦港业务经理周先生告诉界面新闻。
在另一煤运港口黄骅港,目前煤炭库存仅为150万吨,日均发运量创新高。
界面新闻从国家能源集团神华黄骅港务公司获悉,12月,黄骅港日均发运煤炭达60万吨。
2020年,黄骅港年度煤炭吞吐量达约2.04亿吨,秦皇岛煤炭吞吐量约达1.76亿吨。黄骅港超越秦皇岛,成为中国煤运第一大港。
秦皇岛港是中国“北煤南运”主枢纽港,分为东、西两个港区。东港区以能源运输为主,拥有煤炭码头和原油管道运输码头。西港区以杂货、集装箱装卸运输为主。
上述不愿具名分析人士认为,秦皇岛港被黄骅港超越的原因在于总调度量不足。大秦线曾出了两起事故,煤炭运送产能降至480万吨,之后大秦线进行检修,煤炭货运部分分流至其他港口,检修结束后,运送产能也未恢复。
另一机构分析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目前很多电厂在曹妃甸拥有自己的码头,蒙冀线分流了大秦线运量,曹妃甸港则分流了秦皇岛港的货运量。
另一位不愿具名的秦皇岛煤炭交易中心人员对界面新闻表示,秦皇岛港和黄骅港的客货源结构不同。秦皇岛港属于公共码头,户头较多,这使其垛位的运送效率没有后者高。
据该人士介绍,黄骅港煤炭吞吐量中,除伊泰集团年1000万吨外,均为国家能源集团煤炭,属于业主码头。
秦皇岛煤炭则基本由四家煤企构成,七成煤炭来自山西。其中,同煤集团占大头,每年下水量达5000万吨,中煤集团约为4000万吨,国家能源集团和伊泰集团分别约1000万-1500万吨。
煤价的抬高,也与煤炭进口政策不断收紧有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1月,煤炭进口量2.65亿吨,同比下降10.8%。
其中,10月进口煤炭1372.6万吨,同比下降46.56%;11月进口煤炭1167万吨,同比下降43.8%。
据普氏能源统计,今年1-8月,中国进口澳洲动力煤3860万吨、治金煤3160万吨,合计7020万吨,平均每月进口近1000万吨。
澳洲煤炭主要在广东、福建省等南部港口卸货。目前,华南不少电厂只使用5500大卡煤。澳煤进口受限后,5500大卡煤在市场上紧缺,只能依靠神华集团和同煤集团的煤炭替补,出现结构性短缺。
一位在中东从事煤炭进口的贸易商告诉界面新闻,限制澳煤进口后,印尼、俄罗斯 、南非、哥伦比亚的进口量均有所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进口煤缺口。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将带动煤炭需求进一步增长,煤炭供需可能出现紧平衡状态。
12月28日,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主要负责人公开表示,将全力组织增产增供,指导山西、陕西、内蒙古等煤炭主产区和重点煤炭企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产能释放。此外,根据供需形势适当增加煤炭进口。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黄学农日前接受新华社采访时称,将做好煤炭安全稳定供应,提高重点区域和重点电厂存煤水平,确保不出现缺煤停机。
国家统计局12月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煤炭行业利润正加速修复,11月当月利润同比增长9.1%,增速年内首次转正。
截至12月28日,全国统调电厂电煤库存达1.32亿吨,可用天数为17天,处于高位水平。其中,湖南电煤库存336.9万吨,可用25天;江西电煤库存248.7万吨,可用16天。
(文中江志明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