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煤炭 > 正文

上海重点企业复工率超70%,复工复产推进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光亮的可乐
快乐的康乃馨
2022-12-31 07:33:51

上海重点企业复工率超70%,复工复产推进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最佳答案
欢呼的八宝粥
精明的季节
2025-08-26 19:37:28

复工复产推进过程中出现了以下三点问题。

一、人员返岗到岗困难

上海重点企业复工率虽然超过70%,但是部分企业仍然存在到岗困难,他们大部分都被封控在小区,有些还是处在封控和管控区,甚至有些员工还是密接,因此对员工身体状况的排查以确定他们是否有到岗资格成了企业的难题,有一些符合要求的员工还得去小区居委会开证明,同时路上的防护安全也难以得到保障,再加上由于一些员工不幸感染了新冠病毒,因此一些岗位存在缺人的情况,对于制造业来说,流水线是整齐划一的操作,缺少一个人就意味着整条流水线无法顺利完成,因此人员到岗不齐是困扰企业复工复产的难题之一。

二、物流运输障碍

上海重点企业中的70%虽然已经复工复产,但是绝大部分都是制造业,制造业需要的原材料来自于全国各地,而上海疫情还很严峻,因此路上的关卡设置很严格,工厂所需要的原材料无法通过物流运输进来或者物流运输很慢,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这也是困扰复工复产企业的一大难题之一,而且从外地运输的原材料还得确保没有感染上新冠病毒。司机还得具有上海保供通行证,一系列手续办下来也得耗费一些时间,这对企业来说是很头疼的。

三、后勤保障困难

由于上海目前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期,因此餐饮,超市还有大型菜市场都暂停营业,因此这些复工复产企业的吃饭就成了问题,即使部分复工企业有自己的食堂,但是蔬菜物资的采购也是很困难的,而且采购成本在疫情期间也大幅上升,因此相关企业的吃饭也就成了问题。

综上:复工复产企业存在以上问题。

最新回答
冷艳的大树
清爽的小虾米
2025-08-26 19:37:28

上海疫情经历了将近一个月的发展之后,首批“白名单”企业复工率已经超过了80%。这一数据意味着在政府的扶持下,上海的各大企业正在慢慢的恢复常态化生产,也说明上海市的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已经达到了可以复工复产的条件。

上海市经历了几次的疫情,但是并没有任何一次像这一次这样的艰难。奥密克戎毒株的特点是传播速度非常快,而且隐匿性强,在几次的核酸检测筛查后,我们也发现很多感染者几乎都是无症状。所以上海市为了更好的控制疫情,也只能按下暂停键,实行了一个阶段的静态化管理。

随着众多感染者被筛查出来,上海市已经连续多日出现了病例数的下降,也足以说明上海市社会面的传播风险已经很小了,所以上海市各大企业复工复产迫在眉睫。相关部门也制定了相应的指导意见,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在疫情常态化管理的环境下,成功复工复产。

在公布的数据中,我们也看到了上海市首批企业复工率超过了80%,可见上海市疫情控制情况非常好,政府对企业的帮扶也是非常的精准。各大产业链条都逐步恢复了生产,相信很快就能够恢复到疫情之前。

在复工复产工作中,很多人关心人员流动的问题。在复工之前,相关部门会给人员办理电子复工证,保证人员能够正常的返岗,有了这些人员才能保障最基本的生产。

在疫情之下,上海市的复工复产之路走得非常的艰辛。但是上海市始终坚持以防疫为首位,制定各种帮扶政策,帮助这些企业恢复生产。从当下复工复产的数据来看,上海市的这一项工作进行得非常得好。相信很快上海就能恢复到之前欣欣向荣的景象。

清脆的星星
整齐的砖头
2025-08-26 19:37:28

由于新型肺炎疫情爆发,导致多数汽车主机厂上月的整车生产停滞。从2月销量来看,可以看到疫情对车企造成了严重影响。随着疫情逐步得到管控,各地复工情况逐渐明朗,各家车企也都有开始逐步恢复生产。

新举措助力复工复产

3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发布了关于实施疫情防控期间《公告》管理便企服务措施的通知。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给各车企厂商在履行《公告》管理中造成的“难点”,推出四项便企措施,即日起正式实施。以助力车企复工复产,减轻疫情对车企的后续影响。

四项新措施中,一是对新申报产品,允许企业在自我承诺的基础上,使用研发验证测试结果替代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报告。二是对已许可产品参数的扩展变更,允许企业备案时暂不报送相关检测报告,可容缺受理、先办后补。三是缩短办理周期,视情增加公告发布批次。四是延长企业审查整改期限,在原有基础上延长三个月。

复工率90%,而复产率仅40%

中汽协会数据显示,截止3月11日,协会密切跟进的23家企业集团(年销量占比超过96%)复工率达到90.1%,员工返岗率77%。因为需要产业链、供应链的畅通运转,才能保证整车制造企业的正常生产。所以虽然复工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就等于复产。根据调查,以上车企复产率基本达到40%以上。为保证安全起见,目前还是以单班生产、延长工作时间为主,产线并没有满负荷运转起来。

与此同时,身处疫情漩涡中心的湖北省内部分车企也在积极组织复工复产。目前,包括东风汽车、东风本田、东风乘用车等企业已得到恢复生产的批准。分布湖北的法雷奥、博世、德尔福、采埃孚等多家大型汽车零部件工厂,目前也正有序等待复产批准通知。

另外,在中汽协调研的13家国内主要零部件企业集团中,截止3月9日,有6家已经全部复工,5家复工率超过80%。上下游配套的零部件供应商企业的断供,使得全国甚至是全球的主机厂整车生产都受到影响。

韩国、日本、印度等国家的部分汽车企业正制定暂时停产、寻找替代供应商等决策,以应对中国疫情对供应链带来的影响。此前,捷豹路虎甚至通过将零部件装在手提包内,带回到英国工厂以保证正常生产。为了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上海也曾包机为跨国车企送零件。

销量回暖,经销商复工率达91.4%

随着环境的逐步转变,3月的汽车销量已有回暖迹象。根据乘联会的统计数据显示,3月第二周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回升相对平稳,日均零售约2.17万辆,同比增速下降44%。

相较于3月第一周的日均零售量,第二周乘用车市总体走势恢复明显,环比增长30.18%。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从3月前两周乘用车市场表现来看,逐周提升的销量同比表现比较平稳,处于逐步恢复过程中。”

主机厂的复工复产,经销商4S店的情况也开始好转起来。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调研,截至到3月18日16时止,涵盖全国二十余个省区市的134家汽车经销商集团,涉及4S店共计8421家,门店复工率91.4%,客流恢复率53.7%,销售效率43.2%,售后效率53.9%

而在此之前,在疫情期间各大经销商将阻断疫情传播放在第一位,加大线上网络营销的力度,包括上线VR展厅、直播卖车、微信建群、上门取送车等等,以零接触方式开展销售和售后服务业务。

形式依旧严峻,全面复工复产仍需时日

虽然国内的疫情在逐步好转,但国外情况却并不明了。随着国人开始返回国内,使得开始出现输入性病例,导致国内的情况依旧形势严峻。

这就对主机厂还有经销商而言,全面复工复产仍需时日。汽车产业需要高密度的人员聚集和大规模的物资运输,复工复产要有长期而有效的防疫措施保证。目前不仅要在工作场所消毒,还要保障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在生产和销售服务过程中,严格执行疫情防护的相关流程和规范,保障人身安全。同时,还要做好资金管理,控制成本费用,降低经营风险。

写在最后

虽然从数据上来看,不管是主机厂也好,经销商也罢,复工率均超九成。经过半个月全新生产和销售机制的试运作,已经逐渐适应了全新的变化。但如果要来应对后续爆发的”购车狂潮“,可能还是会显得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是要尽快的回到正常化的轨道上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幸福的石头
害羞的鸡翅
2025-08-26 19:37:28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量人员尚未返程,各地用工缺口巨大。各城市纷纷出台补贴政策,助力企业复产复工,稳定扩大就业。从目前各省份企业复工公开数据来看,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规上企业复工率已超过70%,企业生产经营正有序恢复。

节后累计客运量同比下降超80%

疫情影响下,节后返程高峰迟迟未开启。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显示,节后全国铁路、道路、水路、民航旅客运输量累计同比降幅超80%,返程总人数较往年大打折扣。

具体来看,大年初六(1月30日)与元宵节后全国客运量迎来两个小高峰,随后单日客运量逐渐下滑,直至上周末迎来返程客流拐点。2月14日至2月22日,全国累计发送旅客1.17亿人次,每日客流量均实现环比增长,日均增速2%。单日客运量同比降幅逐渐收窄至80%以内,返程速度逐渐加快。

重点城市城内出行恢复率仍不足50%

随着湖北省外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各地经济、商业、娱乐生活渐渐回暖。截至当前,包括北京、广东、浙江、江苏、安徽在内的全国近半数省(区、市)的景区有序开放,各地商场陆续恢复营业。

数据宝根据上周各工作日城内出行强度指数与去年同期的比值计算全国12个重点城市的出行恢复率(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结果显示,除长沙外,其余11个城市上周的出行强度均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

长沙、上海和重庆的出行恢复率在12个城市中居前,分别达到去年同期的53%、49%和47%。四个一线城市中,深圳的出行恢复率最低,仅为去年同期的38%,北上广的出行恢复率均已超过40%。

12个重点城市中,西安和郑州出行强度最弱,出行恢复率不足去年同期的30%,西安的城内出行指数仅为去年同期的25%。

从城内出行强度的绝对值来看,各大城市上周的出行指数环比均有较大程度的上涨。深圳上周的市内出行强度指数较前周增长了40%,从变动趋势来看,周预期会有更大幅度的提升。

珠三角、长三角复工率超70%

虽然返程人数与去年相比仍处低位,但各地复工进程已经在加速推进。数据宝根据公开信息整理,全国已有超半数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超过50%,东部省市占据主流。

广东省规上企业复工率达82%,山东、福建和江苏省的规模以上企业复工率超过75%,长三角地区上海、浙江和江苏规模以上企业复工率均超过70%。

根据公开披露的数据来看,目前我国汽车行业复工率已超过75%,炼油行业复工率超60%,有色金属重点企业复工率达80%。交通运输业中,公路运输企业复工率28%,水路运输企业复工率41%,港口企业复工率65%,主要快递企业整体复工率66.7%。

受疫情影响较严重的全国商贸流通业复工率也在不断上升,当前连锁超市开业率95%以上,大型品牌连锁快餐店开业率90%左右,连锁便利店开业率80%左右,全国80%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都已经开门营业。

六大电厂日均耗煤比去年同期下降四成

发电量与工业生产有直接联系。上周一至周五,浙电、上电、粤电、国电、大唐、华能六大发电集团日均耗煤40.27万吨,较前一周增长6.7%,单日耗煤量2月以来首次突破40万吨,表明工业生产逐步呈现回暖迹象。

与去年同期相比,当前全国发电、用电量依然偏低。上周六大发电集团日均耗煤量较去年同期(农历,下同)减少42.17%;大年初七(1月31日)以来的累计耗煤量较去年同期减少33.63%。工业生产完全恢复尚待时日。

专机专列上演“包邮”抢人

珠三角和长三角等对外来务工人员需求量较大的地区,紧锣密鼓的开工速度和相对迟缓的返程进度造成了节后大量的用工缺口。各地硬核复工政策陆续出台,“抢人大战”一触即燃。

浙江打响了“包邮”抢人第一枪。2月16、17两日,杭州政府包下三列高铁,迎接来自贵州、河南、四川三地的上千名复工人员免费返杭。2月16日,浙江省嘉善县包机搭载154名企业返岗员工从四川广元机场返程。同日,义乌派出大巴前往云南、贵州、安徽等地,安全接回企业复工人员。

继浙江后,福建、江苏、广东等地“包邮接人”模式接连开启,累计从云南、四川、甘肃、广西等地陆续接回数千名返工人员。除政府外,一些“财大气粗”的企业也加入了包机接员工返岗的大军。2月21日,美的集团包机运送205名员工从重庆返回广州,格兰仕包机运送130余名员工从南宁机场返粤。

为支持企业复产,南航、东航、厦航等多家航空公司相继推出了复工定制包机服务。以东航为例,截至2月19日,已有多个企业和团体与东航确定60个国内外包机的意向,预计出行人数约8000人。

沿海地区多城上演“红包”抢人

除接人外,各地更是出台了吸引眼球的复工补贴政策,包括报销、送钱、落户加分等。珠三角和长三角等用工缺口大又“不差钱”的地区成为了“红包抢人”的主力军。从具体政策来看,对企业招聘按人补贴、对返程人员报销路费、承担企业部分包车费用等成了最常见的“红包”内容。

湖州设立不少于1亿元的企业复工复产补助奖励资金;对企业新招员工,给予每人1000元一次性生活补助;企业统一组织市外员工包车返回的,费用由政府全额补贴。

义乌市规定初次到义乌的求职人员可享受三天免费食宿;市政府全额补助企业接送员工产生的包车费用;全额补贴企业员工车票费用等。

南京市对符合《南京市积分落户实施办法》中落户申请条件的复工复产企业来宁返宁员工,给予一次性落户积分12分的奖励,并对落户事项加快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