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怎么样
就业那肯定不错!做研究的话也是很好的:
哈工大动力工程系建于1954年,是我国最早的动力工程学科之一,1955年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开始培养研究生,1994年6月,以哈工大动力工程系为基础,成立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简称:能源学院)。1996年建立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获准按一级学科授予博士学位。2007年,该一级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拥有6个二级学科:动力机械及工程(2001年国家重点学科)、热能工程(2007年国家重点学科)、工程热物理、流体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化工过程机械和1个博士后流动站。
哈工大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设有一批国家、省部级教学科研基地:
国家教学基地1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力学教学基地(流体力学)
国家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流体力学)
国防科工委重点专业1个:热能动力工程
国防重点学科1个:航天热物理
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发动机汽体动力实验室,动力机械及工程实验室,能源与环境工程实验室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燃煤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生能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及相关方面的研究、教学、开发、制造、安装、检修、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也可在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可在大型企业、相关公司以及相关的研究所、设计院、高等院校和管理部门从事热能工程、动力工程、制冷工程方面的研究与设计、产品开发、制造、试验、管理、教学等工作。主要就业方向为发电厂、内燃机厂、汽车制造厂、物流调控、锅炉厂、大型机械厂、造船厂、空调厂、制冷设备厂、暖通工程等等!
在工大换专业是比较麻烦的,只有大一升大二的时候一个机会,而且首先你必须达到本专业的前10%(这是当初我的情况,不知道现在有没有变动)。
修双学位倒是可以选修别的学院的专业,双学位除了管理学院(好像还有别的,忘记了)之外,其他的几个热门学院(如航天了,机电了)都有名额限制,你可以试一下,但是你必须认识到这是很累的,因为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专业课,每个专业的专业课都必须过了才能拿到学位证,也就是说如果你选双学位的话,那么你必须同时完成两个专业的专业课(而且貌似专业课的要求会高一点),这是很累的一件事。
简单地说就这样了,你可以登陆工大的网站看一下,最后祝你学习顺利!!
北航的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是主要学习研究航空发动机的能源动力的。侧重点是航空发动机。
哈工大的能源与动力几乎和航空发动机没有关系,做航空发动机的人很少很少,主要是以水轮机等地面设备为主。(这一点是我听别人说的,可能会有偏差,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不研究航空发动机)
这些是概念上和主要研究方向上的对比。这样一比较,那么至于排名,等等,根本就没法相提并论了,根本就比不了,不是一个概念上的。肯定是各有优势。
不过说起北航的航空发动机方面,的确可以说是国内高校中数一数二的。
暂时就这些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1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从事热能与动力工程(如发电厂动力工程、热能工程、制冷与空调工程、供热工程、环境保护、新能源技术、动力机械等)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实验研究和安装、开发、营销等方面的工作.
2专业解读:本专业属于能源动力类,是国家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发展前景广阔.它包括了原来的热力发动机、热能工程、流体机械及流体工程、热能工程与动力机械、制冷与低温技术、能源工程、工程热物理、水利水电动力工程、冷冻冷藏工程等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拓展空间很大.目前设置该专业的高校较多,攻读方向也不相同,比如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方向, 毕业生可以在流体机械、流体工程、电站运行管理、液压气动、航空航天、给排水、能源利用等行业有关的研究单位、公司、企业、高等院校、政府管理部门从事研究、设计、策划、生产、教学和管理工作.电厂热能工程及其自动化方向,毕业生可以在电力系统设计研究院所、火力发电厂、热电厂、动力设备制造企业、高等院校以及有关能源、环保方面的公司和政府管理部门从事有关的研究、教学、开发、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工程热物理过程及其自动控制方向, 毕业生可在能源利用、燃烧设备、热工过程自动控制系统、微电子器件、环保与大气污染治理、换热设备、动力机械等相关的研究院所、企业、高等院校、政府管理部门从事有关的研究、开发、教学、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
3就业形势:总体来说,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可达90%以上,一些重点名牌高校,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可达100%.在上海及苏南一带,不少锅炉、空调、汽车、发动机制造业急需这方面的人才.
4薪资状况:毕业生刚参加工作的工资一般在1500元/月左右,3~5年后,根据各人的工作能力和所处行业的性质,5000~8000元/月的工资是很正常的,高薪可达20000元/月左右;
5专业介绍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热能工程、传热学、流体力学、动力机械、动力工程等方面基础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动力机械(如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水力机械)的动力工程(如热电厂工程、水电动力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空调工程)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实验研究和安装、开发、营销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与能力
a.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b.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机械学、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电工与电子学、控制理论、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c.获得本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d.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e.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主干学科:动力工程与工程规物理、机械工程.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测试技术.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