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动力工程 > 正文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动力类专业

温婉的白猫
无语的小猫咪
2022-12-31 07:30:51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动力类专业

最佳答案
调皮的灰狼
义气的小松鼠
2025-08-26 22:15:50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介绍: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具备能源动力工程和动力机械及其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能源动力工程(如热力发电工程、制冷与低温工程、空调工程等)和动力机械(如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等)的设计、开发、制造、实验研究以及安装、运行、管理、技术服务、营销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在学习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等专业基础理论课的基础上,在高年级将参考本人志愿按照“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工程”、“制冷与空调工程”以及“工程热物理”等专业方向进一步学习有关专业课,获得相应专业方向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要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电子与电工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燃烧学、动力工程测控技术、能源与环境(双语)、节能技术(双语)、锅炉原理、制冷原理、制冷设备、透平机械原理、换热器原理与设计、新能源概论、清洁燃烧技术、热力设备自动控制等。

最新回答
爱笑的钢笔
玩命的项链
2025-08-26 22:15:50

上海理工大学建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上海市重点学科,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种类;18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领域。

激情的红酒
可靠的乐曲
2025-08-26 22:15:50
值得。上海理工大学,位于上海市,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研究型大学,是上海市属重点建设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动力工程研究生值得考,上海理工大学拥有19个国家级教学平台和52个省部级教学平台,7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和4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内向的机器猫
欢喜的柜子
2025-08-26 22:15:50
1、上海理工大学的王牌专业是什么 学科建设:

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光学工程

ESI全球前1%学科(2个):工程学、材料科学

机械工业部重点学科(7个):动力机械及工程、系统分析与集成、热能工程、光学工程、制冷与低温工程 、工程热物理、系统工程

国家国防特色学科(3个):光学、能源、控制

上海市重点学科(8个):系统分析与集成、系统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医疗器械工程、光学工程、印刷出版、制冷与低温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5个):动力机械及工程、经济系统运作与调控、建筑环境工程与节能、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上海高校一流学科(6个):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系统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机械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6个):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系统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机械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教学建设:

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6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印刷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认证专业(4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材料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2、上海理工大学简介

上海理工大学以工学为主,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是一所上海市属重点建设的应用研究型大学。2016年7月,学校成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国防特色高校。2018年,学校成为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单位。

学校办学文脉源于1906年创办的沪江大学和1907年创办的德文医工学堂。学校包融了沪江大学的美丽校园及其教育国际化的思想、视野、格局,也包融了沪江商科的发展思维;学校传承了德文医工学堂以来的百年工程教育传统,孕育了一大批爱国青年和志士仁人,滋养了一大批学术精英、工程专家和社会翘楚,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十余万优秀专业人才,享有中国“制造业黄埔军校”的美誉。学校传承发展“信义勤爱、思学志远”校训,以校训涵养,培养具有学识抱负的合格公民。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4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7000余人,研究生7500余人;设有15个学院、2个教学部,有56个本科专业,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2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在学科建设方面,工程学科、材料学科位居ESI全球前1%行列;拥有1个上海市Ш类高峰学科,4个上海市I类高原学科,1个学科参与上海市IV类高峰学科建设。在人才培养平台方面,拥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以及省部级平台51个,拥有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以及省部级科研平台26个。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专任教师1693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742人,博士生导师186人,教学科研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72.3%,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经历教师占比33.7%。学校拥有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8人(含双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人才50人;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等各类省部级人才127人。

学校长期依托、服务和引领行业产业发展,是装备制造、医疗器械、出版印刷行业骨干高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光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长期居于国内领先地位,依托在医疗器械和出版印刷两大领域深厚的行业基础,积极建设生物医学工程和数字传播等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急需的学科。伴随工程教育的时代发展,对接中国制造2025、军民融合、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等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学校聚焦健康、军工产业,学科交叉融合、协同创新,形成了太赫兹光子学、新能源、增材制造、康复工程、微创医疗器械、复杂系统科学、系统调控大数据等多个特色边缘学科和前沿研究方向;与原隶属机械工业部的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上海电缆研究所、上海材料研究所、上海电动工具研究所、上海工业锅炉研究所、上海电气集团中央研究院等共建“机械工业共性技术上海研究院”和“机械工业上海研究生院”,加强行业共性技术研究和创新人才培养;建成以“军工三证”为主的军工科研资质体系,光学、能源和控制三个领域被国防科技工业局批准成为国防特色学科。

学校大力提升科技竞争力,积极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近三年,学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项57项,获得军队科技进步1项,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269余项,ESI高被引论文63余篇,授权发明专利902余项。学校有较强技术转移能力,国家大学科技园全国排名第6,技术转移中心全国排名第7,科研经费和发明专利长期名列全国高校50强。

学校发扬依托行业、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传统,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厚基础、强实践的工程型、创新性、国际化高素质人才。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持续贯彻“对接行业,改造专业,引导就业”的理念,本科教育强调“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研究生教育注重“跨学科、重创新、贴行业”。与 南京工业大学 、 浙江工业大学 共建“长三角高等工程教育联盟”;与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共建“上海智能制造工程师学院”。学校在2004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评优秀,2017年顺利完成了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持续推进专业国际认证、中国工程教育认证等,2013年在国内首个以纯本土专业通过德国工科专业权威认证ASIIN认证,学校共有8个专业通过国际认证,5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1个专业通过住建部行业协会专业认证。

学校确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在工程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建立起全程化、全覆盖的“课堂教学-创新实验-项目训练-企业孵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国内率先开设创业实验班和创业管理第二专业,作为上海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首批四家受理点之一,累计培育146个项目,成活率近62.3%,获得了一大批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及全国性大奖,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创业者。学校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学校是国内最早开办国际合作办学的高校之一,建有中英国际学院和中德国际学院2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爱尔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余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在校留学生1000余人、学历留学生500余人。与ASIIN合作成立中欧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专门研究国际第三方独立认证机构开展高等教育专业认证的方法和标准。在电子商务领域,参与联合国有关网上争议解决文件的起草工作。学校大力引入国际创新资源和创新力量,建设国际实验室,联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德国汉堡大学成立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与莫斯科大学共建太赫兹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与德国工业4.0孵化器——弗劳恩霍夫协会IPK、IPA、IKTS研究所推进共建智能制造国际实验室,引进海外院士团队启动大飞机增材制造项目建设,与英国考文垂大学共建先进制造技术联合研究中心,成立“中国周边经济研究中心”。学校将优秀历史建筑群改造成沪江国际文化园,成为国际文化交流新地标。

在国家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上海市建设地方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上海理工大学正以未来光学、智能制造、医疗器械与康复工程3大国际实验室和系统管理1个特色平台为载体,建设光学工程、系统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生物医学工程5大一流学科。学校将抢抓机遇,改革创新,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促进内涵发展,力争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显著的一流理工科大学。

安详的钻石
含糊的往事
2025-08-26 22:15:50
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是三大基本课。2012年动力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动力机械方向、低温与制冷的方向的就业非常好,大四上半学期基本都已确定工作意向。工程热物理、能源方向的就业情况尚可。

傲娇的蚂蚁
追寻的战斗机
2025-08-26 22:15:50
还可以。

该专业培养具有热能工程、传热学、流体力学、动力机械、动力工程及能源的利用与转换领域的基础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动力机械(如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水利机械)和动力工程(如热电厂工程、水电动力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空调工程)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研究、开发、营销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的分配去向主要有汽车厂、摩托车厂、内燃机厂、造船厂、设计院、研究所及高校等大型企事业单位。 该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所学课程包括人文与社会科学类课,公共基础课,机械类基础课(如制图、力学、金属材料等),电工电子与计算机类基础课(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微机应用、软件基础、CAD等),热工基础课(如传热学、热力学、燃烧学、流体力学、热工仪表与测量等);专业课和选修课有:热交换原理与技术,热工系统优化设计,热工过程自动控制、热能动力系统与装置、能源工程与环境保护、制冷空调技术、动力机械、锅炉原理、供热工程、热力发电厂、太阳能工程、干燥原理与技术等。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专业前景 本专业以工程热物理学科为主要理论基础,以内燃机和正在发展中的其它新型动力机械及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工程力学、机械工程学、自动控制、计算机、环境科学、微电子技术等学科的知识和内容,研究如何把燃料的化学能和液体的动能安全、高效、低(或无)污染地转换成动力的基本规律和过程,研究转换过程中的系统和设备的自动控制技术。随着常规能源的日渐短缺,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节能、高效、降低或消除污染排放物、发展新能源及其它可再生能源成为本学科的重要任务,在能源、交通运输、汽车、船舶、电力、航空宇航工程、农业工程和环境科学等诸多领域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培养目标 本专业方向培养具备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热力发动机和其它新型动力机械及设备的设计、制造、管理、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特色 本专业在加强学生基础理论和综合素质教育的同时,加强计算机及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强化专业实践教学,注重全能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潜力,使毕业生具有较强的择业竞争能力和较宽的就业适应能力。 主干课程 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材料、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软件基础、液压技术、液力传动、内燃机构造、内燃机原理、内燃机设计、内燃机试验、发动机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自动控制理论、现代测试技术等。 所授学位 工学学士 就业方向 毕业后可从事能源与动力设备的行政管理、内燃机及新型动力设备的开发研制、内燃机排放控制、新能源利用、汽车工业、兵器工业、环保工业、交通运输业、船舶、电力、航空宇航工业等方面的工作。 热能与动力工程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测试技术等。 专业实验:传热学实验、工程热力学实验、动力工程测试技术实验。 学制: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就业前景:主要到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动力机械(如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水力机械)的动力工程(如热电厂工程、水电动力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空调工程)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实验研究的安装、开发、营销等工作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优秀的百合
想人陪的心锁
2025-08-26 22:15:50
测控这个专业是比较杂的,就业面宽,一般光、机、电都要涉及,要是你毕业那年就业行情好的话,找个好点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相对电子信息,机械,自动化等方向专业,给人感觉就是一门融合的专业,课程安排上普遍缺少深度(因为要学的知识众多,就不能讲的精炼)

要是想在技术上发展的话,这个专业不是太好的选择

冷艳的芹菜
洁净的项链
2025-08-26 22:15:50
热能与动力对数学和物理(主要是力学)要求较高,我一个同学是学热能的,我本人学测控,感觉测控学的很宽,不太精(可能学校有差别,我的学校是个省一本),自己绝的测控学好了很好就业,我目前做嵌入式这一块,通信工程不太清楚,关键是看你的兴趣,这三个专业都挺好的,只要学深了就业都没问题。

细心的柜子
光亮的金毛
2025-08-26 22:15:50
我是今年理工的毕业生。这个专业还是不错的,原来属于南区测控学院,好像最近搬到西区去了。毕业后考研很容易,找的工作也不错。我的建议是如果能考研还是尽量考研吧!工资普遍在2500-3000。

糊涂的戒指
淡然的小鸽子
2025-08-26 22:15:50
测控技术与仪器 业生可以在中外合资、独资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领域的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从事自动化监测、控制或生产系统的设计开发、运行管理等工作;从事机电、测控、仪器仪表、通信、家电等行业的商贸工作;在高等院校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教学研究工作;也可以考取硕士研究生,在国内外高等院校继续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