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煤炭 > 正文

澳大利亚转机来了

无奈的溪流
自觉的外套
2022-12-31 07:22:04

澳大利亚转机来了?煤炭生意将缩水890亿,韩国来“接盘”200万吨

最佳答案
贤惠的星月
酷炫的小馒头
2025-08-27 00:44:09

中国煤炭资源网12月22日消息,日前澳大利亚煤炭企业兖煤(Yancoal Australia)发布公告称, 该公司旗下的三家企业均已正式同意与韩国浦项钢铁公司(POSCO)签订明年的煤炭销售合同。

根据合同内容,在2021年至2022年前三个月的时间里,POSCO及其联营企业将从三家澳企处购买煤炭。 具体来看,POSCO将在2021年采购160万吨;2022年前三个月则采购40万吨,共计200万吨,总金额达6.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1亿元)。

这对近段时间陷入销售困境的澳洲煤炭来说,无疑也是一件好消息。 要知道,煤炭行业是澳洲的出口支柱之一,对该国的出口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中国则是澳洲煤炭的重要买家。数据显示,2019年澳洲共计出口了价值640亿澳元的煤炭;其中,中国购买了近137亿澳元,占比达21%。

但受疫情以及我国减少煤炭进口等因素的影响,当前澳洲煤炭供应商的收入已经暴跌。据澳大利亚12月21日发布的能源资源展望报告预计, 在截至2021年6月的一年里,该国炼焦煤出口额将暴跌35%;动力煤出口额则将暴跌29%。

经计算,若上述预测数据准确,那么澳大利亚将可能因此损失179.6 亿澳元(约合人民币890 亿元)的收入。

让澳大利亚更为担忧的是,由于煤炭产品的质量未达标等因素,该国已有多艘运煤船滞留在我国港口。据此前报道,滞留在华沿海的澳洲运煤船已经达到了82艘,其运载煤炭超过了880万吨。

为了减少损失,近段时间来澳洲煤炭行业已经多次喊话当地政府,呼吁后者尽快修复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以确保该国煤炭可以正常对华出口。

不过有分析认为, 如果想要恢复与华的正常经贸合作,澳洲还需在自家煤炭产品的质量以及其他方面做出反思,而不是急与寻找韩国等替代市场。

文 | 林妙琼 题 | 徐晓冰 图|饶建宁 审 |陆烁宜

最新回答
温婉的夏天
英勇的大神
2025-08-27 00:44:09

自1984年以来,澳大利亚就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煤炭出口国,至今仍占据这一宝座,煤炭出口对其经济非常重要。 不过,最近煤炭对华出口停滞,使该国急忙发出煤炭收入暴跌的警告!值得一提的是,似乎为了改善出口现状,澳媒甚至打起了"感情牌"。

不过,从澳大利亚最新发布的能源资源展望报告来看,澳煤的困局并没有解决。 据英媒12月21日报道,当天澳大利亚官方表示,如果澳煤的出口问题无法被解决,该国煤炭生产商可能不得不减产,并预计2020-21年度煤炭出口收入将会暴跌。

具体来说,澳洲产业部在报告中指出,在截至2021年6月的一年,澳炼焦煤出口额将暴跌35%,至220亿澳元,对应的出口量下跌5%;澳动力煤出口额将暴跌29%,至150亿澳元,出口量下跌约7% 。经过计算,如果两大煤炭出口按预测的情况下滑,那么澳大利亚将损失179.6亿澳元(约合887亿元人民币)的收入。

虽然澳洲以"受害者"自居、称煤炭出口收入将会下跌,但这一切的责任完全在自己。 此前,我国已经多次强调,过去数月,在对进口煤炭进行安全质量风险分析和监测中,发现进口煤炭不合格的情况变多。 我国依法依规强化对进口煤炭的质量安全检验和环保项目检测,是在保护本国企业的合法权益和环境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在出口煤炭不合格的情况下,澳洲媒体非但不反思自己,还多次炒作"澳煤出口被叫停"的错误讯息,这也使得澳煤炭行业陷入焦虑中。 据《悉尼先驱晨报》12月15日报道,日前澳煤炭行业频频喊话澳洲官方,呼吁其修复对华贸易关系。

如今发布有关煤炭减产、出口下跌的报告,反映出澳洲政府也对煤炭出口前景感到担忧。 据了解,煤炭是澳大利亚第二大出口产品,占其出口总额的15%,仅次于铁矿石,其中中国是主要买家。 数据显示,中国是主要的煤炭消费国,2019年焦煤进口总量中逾四成来自澳洲,动力煤进口则57%来自澳洲。

眼看煤炭出口难题迟迟未能解决,澳大利亚媒体近期还萌生打"感情牌"的念头。据澳大利亚SBS广播公司网站16日报道,一艘装载16万吨的澳大利亚煤炭船停在中国沿海,除了煤炭,船上还有20名船员,其中有许多印度船员向澳媒表示"请帮助我们尽快回家"。

针对澳媒打悲情牌的套路,早在11月10日,我国就明确表示过,一直对口岸疫情防控、船员检疫要求等有着明确的规定,一直在规定允许范围内向有关船员提供便利。

对于澳洲而言,更坏的情况,或许不是煤炭出口暂时下滑,而是市场份额正在被其他竞争对手取代。 综合媒体报道,今年蒙古国、俄罗斯等国对华煤炭出口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上涨,相比之下,澳洲煤炭月度对华出口煤炭下跌持续扩大,最新数据显示,11月份前3周,澳洲煤炭对华出口暴跌96%。

文 | 钟志生 题 | 曾艺 图 | 饶建宁 审 | 徐晓冰

不安的荔枝
称心的戒指
2025-08-27 00:44:09

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每个人的想法不同,所以这样的问题也就有着很多种答案,笔者的说法也不会一定对,但是就这题给大家说说笔者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商务部的回应是极其恰当和到位的,经贸关系的困难局面,不是中方希望看到的,当然也不是对方希望看到的,更不符合双方共同利益。

从发展大势来看,和平发展稳定合作才是未来的主旋律,在国际格局悄然生变,尤其是逆全球化浪潮日趋泛滥,越来越多的新兴经济体选择站在了支持全球贸易自由化的一边。

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放缓,全球经济低迷的状况还没有完全改变,甚至存在进一步下行的压力和挑战。另一方面,从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看,分化亦十分明显。其背后正是因为国际格局经历着变革和演化。

因此澳方会有这样的诉求,也是意料之中,毕竟能源是非常关键的资源,特别是世界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阶段,尽管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等方面取得突破,但是煤炭依旧是非常关键的资源。

因此,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经济、技术、知识、人才、创造力和创新领域的垄断逐步会在人类社会进步中消解,任何不倚靠合作关系的策略都会站不住脚,国际合作应成为未来时代的主导理念。各国应当齐心协力、真诚合作,才能在此起彼伏的大国博弈中获得共赢。

因此,若我们选择全球团结与合作,而不是自私与分裂,我们不仅能战胜现在的困难,更是能够在将来的合作中取得更多利益。

当然,合作的前提是互相信任,很多时候之所以发现谈合作不容易,至少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没有把利益这个问题想清楚。

合作的基础是信任,但合作的原则就是利益的公平划分。无论这个利益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实现,一定要让人家感觉到确实自己有收获,因此没有一定的诚意是不行的,国与国之间的博弈也是如此,有些原则性的问题是必须要直面的。

反过来讲,要找合作者,就要找能提供适当利益和尊重你原则的合作对象。宋代的苏洵在《六国论》中总结道:“灭六国者六国也,而非秦也。”说的就是不团结合作的典型案例,若是六国能够舍弃争议,平心静气坐在一起协商,那六国可能就会团结起来,建立一个强大的联盟共同抗秦,六国可能不会这样的结局,中国的历史也可能为此改变。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于这个问题的一点不成熟看法,不代表任何参考建议,如有不妥不周之处,希望批评指正哦。

奋斗的鱼
兴奋的信封
2025-08-27 00:44:09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煤炭在我们身边的运用可以说是非常地多,所以说在这一方面我们国家也是会通过向其他国家进口一些煤炭来保障我们国家的日常生活运转。然而在我们国家肯定就会有一系列环保标准的提升,这一些环保标准的提升也是为了保障我们国家的生存环境。在热点上就有53艘澳大利亚运煤船海上漂,网友们对于这件事情都非常地关注,纷纷表达了自己的一系列看法。对于53艘澳大利亚运煤船在海上飘这一件事情来说,我对这件事的看法就是以下所说这些。

53艘澳大利亚运煤船海上漂,真实反映不了中澳关系。因为我们国家肯定会存在着一系列环保措施的上升,这也是为了保护我们国家的环境,所以说在这一方面我们国家减少了对外进口的一些煤炭,这才使得这53艘运煤船在海上飘荡了很长时间。这一件事情是不能够反映中澳的真实关系的,因为这是我们国家逼不得已做出的一系列措施。在每一个国家都需要注重绿色环保的生产,如果是说我们国家在这一方面经常性地去燃烧这一些煤炭的话就会使得我们国家的空气质量变得非常的差,甚至是大规模的出现雾霾的天气,所以说对于53艘澳大利亚的运煤船进行了拒绝。但是拒绝了这53艘的运煤船并不是反映了我们中澳关系之间的僵化,所以说澳大利亚在这一方面也不应该去介意我们拒绝的这一个态度。53艘澳大利亚运煤船海上漂这一件事情真实反映不了中澳的关系,所以说澳大利亚以及中国在这一方面也应该坦然地去相待。

以上所述就是我对53艘运煤船海上漂这件事情的一系列看法。

诚心的小熊猫
文艺的橘子
2025-08-27 00:44:09
前不久,多家外媒集中报道了一个重磅消息,即中国暂停向澳大利亚进口煤炭,此后该起事件不断发酵,连澳国总理都不得不出来回应。如果一开始还只是猜测的话,经过这几天的跟踪报道,基本可以确定一个事实,是否刻意针对澳大利亚还不能轻易下结论,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中国确实已经调整了煤炭进口的相关政策。所以接下来,澳大利亚方面该考虑的就不是是与否的问题了,而是自己该承担多大损失。

据澳大利亚新闻网报道,经过统计,中国的煤炭禁令可能会让澳大利亚每年损失达150亿澳元(1澳元约合4.74人民币)。这可不是个小数目,所以最近澳大利亚方面才会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事实上,这并非中国在近期首次对澳大利亚出手,包括大麦,牛肉,葡萄酒等多项农产品早就被针对性的采取了各类限制措施。不过与煤炭相比,上述商品占中澳贸易的比重相对较低,即便澳大利亚会感觉到疼,也不会完全难以承受。

可这次却不一样,中国挑的对象是对澳大利亚经济起到关键作用的煤炭出口行业,等于是一招击中命门。众所周知,铁矿石占据中澳双方贸易的绝对大头,此前两国关系紧张时,澳大利亚之所以能够临危不乱,就是料定我们不敢拿铁矿石作为突破口进行反制。原因也很简单,铁矿石这一领域,中澳是互相依赖的关系,中国犯不着去触这个霉头。与铁矿石相比,中国对澳煤的依赖程度则要低的多,之所以进口无非是因为价格要低上一些,因此一旦中国的举措付诸实施,很可能会长期持续下去。

有报道表示,上个月底在唐山京塘港区,有20艘满载澳大利亚煤炭的大型货船在等待卸货,而等待的时间将超过3个月。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情况并非京塘港区所独有,在中国工业腹地的多个港口,许多船只都有类似的遭遇,这说明中国的政策调整至少从上个月就开始了。不过,这也不能怪我们没有提醒过澳大利亚,中国很早就警告过澳洲,随美起舞必定会付出代价,只是当时澳国完全没想到中国会对煤炭这种矿产资源出手,当风暴来临时,才会手足无措。

前段时间还有一件大事,中国在联合国作出承诺,将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转变能源结构,逐步减少甚至完全弃用煤炭,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中国暂停进口澳煤也未必就是为了惩罚澳政府,相反这可能只是顺应国内经济发展的趋势而已。当然了,如果中澳关系良好的话,中国顾及情面,肯定不会直接一刀切,但澳大利亚不仁在先,借着能源转型的契机,给它点惩罚也就很合理了。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的市场十分巨大,可澳大利亚若要是执迷不悟,日后损失的可不仅仅只有150亿。

瘦瘦的唇彩
风趣的哑铃
2025-08-27 00:44:09

澳大利亚向中国出售煤炭,53艘运煤船徘徊在中国港口等待卸煤,但是中方却以正在加强环保的检测力度,煤炭有很多不符合环保的情况为由,拒绝了澳大利亚的煤炭,我国一些用煤大户也被通知停止使用澳大利亚提供的煤炭。

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什么呢?相必没有人比澳大利亚更心知肚明的了,中国的葡萄酒等产品也在澳大利亚面临过同等的待遇。所以,中国才会做出“以牙还牙”的举措。还有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环保问题正在不断的提高,环保检测也是相应的提高了标准,这些都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另一角度来说,中国也不完全针对澳大利亚。

中国与澳大利亚的关系也是越来越紧张,这完全取决于澳大利亚的态度,澳大利亚曾跟随美国多次对中国进行打压报复,这些做法都会让中国给澳大利亚计上一笔账,所以,澳大利亚才会面临煤炭难卸货的尴尬局面。

中国和澳大利亚这种情况就好比做生意,买家就是卖家的“衣食父母”。澳大利亚是卖家,中国是买家是大客户。澳大利亚不说每年组织大客户开个答谢会什么的也就罢了,然而你却还要当美国的跟班,帮助美国来恶心和遏制你的大客户?哪有这样做生意的?这样做生意怎么可能赚到钱呢?所以,澳大利亚可以进行自我反思,反思一下自己之前对中国的种种做法,看自己能否过意的去。

中国正在不断的发展壮大,科技的不断提升,经济政治方面的不断稳定,这些都是中国努力得来的产物,中国在一步步发展,也希望其他国家能够看清世界现状,而不是一味的凭借自己多年的印象而对中国不断搞破坏。这样的做法,无论对谁都没有任何好处,只会徒增烦恼。

中国对澳大利亚显然也有“反制”的举措,中国自古以来一直奉遵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做法,始终相信世间万物都是有报应轮回的,不是不报,而是时候未到。所以,接下来中国需要做的就是坚持自己的决定,在科技、经济、军事、政治方面发展提高,再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