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新能源产业 > 正文

2020疫情之后如何让新能源重回"高速路"

结实的钢笔
忧郁的彩虹
2022-12-31 07:07:24

2020疫情之后如何让新能源重回"高速路"?

最佳答案
爱笑的洋葱
柔弱的帆布鞋
2025-08-27 06:28:15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也十分的低迷,降幅创历史新低。 过去一年,国内传统汽车产销量负增长,但新能源汽车表现却不错,总销量达到100万。 很多 业内人士还建议,要充分发挥经济政策的杠杆作用,适当发力,争取让新能源汽车产销早日回到高速发展快车道当中。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表示,2020年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951辆和12908辆,同比分别下降82.9%和75.2%。 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342辆和10680辆,同比分别下降80.5%和72.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09辆和2228辆,整体销量也有所下降。

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大量经销商闭店,导致整个销售零售进度处于崩盘的状况,这也是造成2月份全国新能汽车销量大幅下滑的一项重要的原因。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接受采访时表示,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各个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消费也有所升级,复工复产后整体市场的销量也值得期待。

此次疫情让物流、人员流动不畅,严重影响了企业生产。 如果抛开变化只看需求,新能源电池带来钴、锂、稀土等稀有金属的需求确定性更强,中汽协公布7的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显示产销同比分别增长52.6%和55.2%,新能源汽车带来的上游材料依旧有很大的需要。 在 生产方面,企业因复工进度慢、零部件供应等问题导致产出水平低消费端,产品消费也会懈怠。

在1-2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虽然下滑59.6%,但却低于国内车市总体销量降速(79.1%),这也诠释了新能源汽车存在一定的市场需要,是值得关注的事情。 崔东树表示,随着疫情影响逐步褪去,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或将在3月份迎来全面的好转。

作为全球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家和地区,中国和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对比参考价值也比较高。 崔东树称道,"中国计划在2020实现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目标,2020年1份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反超中国2月份受疫情影响,迎来高速增加,这是大势所趋,新能源的补贴退坡并不会对未来新能源汽车销售造成过多的影响。 但累计销量也会远超 欧洲可能还需要到4月份。

与政策相呼应的是,上半年的中国电动汽车尤其是低速电动车,产销量可能再创新高。 崔东树表示。 应多措并举,有信心完成2020产销200万辆新能源汽车目标。 另外,新能源汽车还有很多购车补贴、电动车下乡等措施。

2019年,我国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进行了调整,其调整核心是250公里下巡航里程的纯电动汽车补贴大幅锐减,从而导致A00级电动汽车销量占电动汽车整体销量的比重从50%以上迅速下降到25%以下。 崔东树认为,鼓励电动汽车下乡同时给予冬季续航里程车型一定的补贴,可以整体推动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 按照相关政策表示,今年6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将实施全新一轮的政策。 . 然而,在当前不利情况下,延续之前的补贴标准成为业内共识。 崔东树表示,延续补贴是稳增长的重要措施,不只是为了提高销量。

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乃至汽车行业的更好发展,中汽协综合各方面情况希望可以调整双积分考核政策,延续之前的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整体实用性。 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说。

另外 中汽协副秘书长叶盛基还指出,我国汽车产业已经进入低速增长阶段。

一、优化、推进并早些明确2020年后续的补贴政策,即取消补贴标准中续驶里程、电池比能量等与需求密切相关的技术指标要求,强化新能源汽车补贴力度加快产品的升级。

二、提高新能源汽车便利性。 叶盛基表示,应给予新能源汽车牌照、路权、停车费减免、通行费减免等优惠政策。 同时,限购城市应取消或增加新能源汽车号牌配额。

三、继续加大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宣传力度。 应及时拨付中央财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奖补资金出台疫情期间专项运营补贴政策指导意见明确充电运营企业同等享受5%电价优惠政策等等。

对汽车行业而言,目前依旧面临着很大的困难,特别是整体消费需求不同的问题,即使目前企业复工复产率比较高,整体的发展还是值得期待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最新回答
坚强的黄蜂
有魅力的手链
2025-08-27 06:28:15

六月将至,迎来的是一年一度的毕业季。毕业生们口头中说“一毕业即失业”的话语,还真不是泛泛而谈。

据数据显示,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千万大关,为 1076万人 ,比2021年增加 167万人 。毕业人数创下了 历史 高峰。智联招聘《2022年第一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截至4月中旬,46.7%求职毕业生拿到offer,15.4%的学生已经签约。

签约就可高枕无忧了吗?在疫情影响下,招聘方解约也不是不可能,5月份理想、小鹏 汽车 就相继出现了 解约事件 ,其中又有什么隐情呢?

理想、小鹏陷入“解约门”

5月11日,有网友在某网络平台曝光了理想 汽车 在5月份毁约2022届毕业生校招的事件。据了解到的消息,其中有多名同学已经和理想 汽车 签完三方协议,等待的是准备入职的事宜。

不料,还没毕业却收到理想 汽车 的 岗位调整通知书 。而理想 汽车 所给到的回应只是业务架构上的调整,涉及到的同学将在公司内部进行岗位的调整,对没有岗位匹配的同学将采用解约方式,并作出一个月的工资的补偿。

5月19日,小鹏 汽车 也被曝出单方面毁约应届生的事件。广州一名即将毕业的王同学反应,去年通过校园招聘的方式,获得了小鹏 汽车 科技 有限公司发放的offer。不曾想到的是,5月份小鹏 汽车 竟以业务调整的缘由,把王同学给拒了。当然,不单单只是王同学一人面临着此问题,牵连到的学生共 二十余名 。

在通过多方面的信息查询得知,小鹏 汽车 的回应仅称是部门岗位调整与绩效优化所致,将与涉及到解约的学生继续沟通,妥善处理。后续据部分解约同学透露,仅收到小鹏 汽车 的 5000元 违约金赔偿。

销量跟不上只能降成本

针对理想、小鹏 汽车 的做法,不仅让笔者多加思考起来,究竟为何两家车企不惜以损失企业自身的信誉以及品牌形象为代价作出此类举动?

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我们不妨来看看两家新能源车企近半年来的销量如何。

理想 汽车 2021年11月~2022年4月份,其销量分别为,13485、14087、12268、8414、11034、4176辆;小鹏 汽车 2021年11月~2022年4月份,其销量分别为,15613、16000、12992、6225、15414、9002辆。

依数据看,理想、小鹏在今年4月份以前的销量还是坚挺的,4月销量都出现了下滑,其中理想 汽车 4月份的销量更为不容乐观,较于上月下滑62%。虽说单凭月销量的状况是不能体现出车企当前经营状况,但数据却实实在在反应了公司的销量大不如前。

理想、小鹏作为造车新势力的头部车企,虽然销量可观,但还未实现盈利,当面对疫情、芯片短缺等不可控因素,不得不从各方面控制成本,如此看来,二者解约的举动,可说是无奈之举。俗话说:救人先救己,而受疫情影响深陷其中的理想、小鹏 汽车 又是如何自救呢。

车企“自救”找出路

4月29日,四川理想智动 科技 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 10000万元 人民币,其经营范围就包含电路芯片、 汽车 零部件,新能源 汽车 整车销售等多项业务。这很有可能意味着,理想 汽车 开始布局 汽车 芯片的设计,未来自研芯片极有可能自家的车型上。

说完理想、小鹏 汽车 ,怎么能少得了三剑客之一的蔚来 汽车 。蔚来 汽车 则是在 电池 上动起了心思,根据上海企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平台显示,蔚来 汽车 计划在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新建研发项目,其中锂离子电芯和电池包的研发项目就包含其中。

总结

最后,看似单方面车企与应届毕业生解约的问题,实则也反应了新能源车企目前所面临的产能供应链问题,在海内外新冠疫情未得到完全控制的情况下, 汽车 配件、芯片、电池的供应仍是个难题。这一难题无疑也是一把双刃剑:淘汰掉弱小车企,而能 “自救 ”的、有技术创新的、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车企,何尝不是一个 新的机遇 ?

舒心的八宝粥
善良的滑板
2025-08-27 06:28:15
.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对电力行业的负面影响?1. 向煤炭企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因受到防疫等措施延迟复工复产,自出现疫情后许多地区 反复推出封城静默管理等措施使企业无法正常开展工作。

2. 受此次疫情的影响,新能源项目投产滞后,很多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项目延迟复产复工。因封控原因可能造成施工材料运不进来,施工人员也无法全部到场,使项目无法实施影响工期

3. 整个电力的需求都在减弱,疫情是下游产业复工延迟

敏感的信封
单薄的盼望
2025-08-27 06:28:15

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防疫刻不容缓。面对疫情期间的刚需出行,避开公共交通的高密集人流和高感染风险是健康出行的首要,但对于广大车主而言,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尤为关键。

为了让中国庞大的汽车消费群体能够提高防范意识、科学正确防疫,广汽新能源特邀公共卫生健康预防权威专家指导编撰中国首个车主防疫手册--《Aion(埃安)车主健康防疫手册》,为广大车主奉上一份科学、全面、实用的新冠肺炎健康防疫指南,对汽车防疫和出行防疫进行全面科普与指导,解除车主焦虑,守护车主健康。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广汽新能源迅速集中研发力量,火线推出“埃安过滤杀毒一体式”防病毒级健康座舱,以“超N95级滤防”和“远程一键杀毒”的双重防护为消费者打造最安全的防疫座舱。

目前已投入超5亿元开发与健康有关的功能,包括车内空气滤净、降噪、防辐射、疲劳监测等等已经实现量产,让汽车成为健康的“陪伴”。作为一家高度重视客户服务的公司,广汽新能源 “一键尊享”服务为用户提供一键购车、代客充电、一键养护、一键救援等全方位、全天候足不出户的健康护航保障。

针对疫情防控,广汽新能源特别推出“爱车清洁活动”,疫情期间为车主提供免费整车清洗杀菌、空调系统清洗杀菌,赠送防疫物资,全面守护车主的健康出行。此外,广汽新能源还联合合作伙伴,推出足不出户的蔬菜新鲜送到家、心理咨询、线上义诊等服务。

为了引导广大车主积极防疫,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广汽新能源推出一部科学、实用、权威的汽车健康防疫手册,守护每一位车主的“全方位健康出行”。《Aion(埃安)车主健康防疫手册》几乎囊括所有的日常用车场景,对于汽车防疫、私家车车主健康防疫、网约车/出租车车主健康防护、日常生活健康防疫等方面都进行了通俗详细的阐述。

不仅为车主解答汽车病毒防护的各种问题,对于防疫知识的普遍误区进行阐述,还为出行防护措施、车主外出防护、车内清洁消毒、车内通风、空调系统、车辆停靠等与日常出行场景密切相关的方方面面进行详细的防疫指导。

面对这场不期而至的战“疫”,广汽新能源凝心聚力。不仅用科技为用户创造更健康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也为全社会普及科学健康的用车理念做贡献。相信只要大家心手相牵、共克时艰,一定能取得这场疫情狙击战的胜利。让我们科学面对,静待春暖花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要减肥的萝莉
无情的大雁
2025-08-27 06:28:15

受经济下行以及补贴退坡等影响,新能源汽车行业从去年开始便出现了下滑的迹象。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1-3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更是大幅度的同比下降56.4%。除此以外,特斯拉国产化以后,也对国内的不少电动车品牌造成了不少的冲击。

而为了提振市场,近日,关于新能源汽车的一系列新政,终于水落石出,确定了将免征购置税的政策延长至2022年12月31日。同时,财政部公布了最新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明确了在未来三年,新能源车的补贴将会逐步以10%、20%、30%的幅度退坡。

此外,跟消费者与厂家利益息息相关的还在于新政设置了一系列新的“门槛”,比如只有续航里程大于300km的新能源车能获得补贴,此前为250km。现在只有补贴前售价在30万以下的车型,才能获得补贴,但拥有“换电”功能的车型不受此规则影响。

大致看来,各项补贴政策,初衷仍然是在于帮助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平稳度过销量下行、新冠疫情冲击,并且提高自身竞争力。但细品之下,新政策究竟会对行业产生哪些影响呢?

首先,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等政策延长到 2022 年底。相当于鼓励消费者继续购买新能源汽车。此前,政策层面的补贴退坡影响已经非常明显。抛开疫情因素,自2019年 7月至2020年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就已连续六个月下滑。现有的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等新能源元补贴大概还能维持在万元左右,这对于消费者在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之间的购买决策还是会起到关键作用的。

其次是续航里程这一门槛,对于不少自主品牌以及造车新势力来讲其实压力并不大,以目前的普遍的水准,绝大部分的纯电动车型都能轻松做到400以上的综合续航。但是对于部分合资品牌的 “油改电”,又或者相对低端的低速电动车来讲,300km的门槛势必将一大堆车型挡在补贴的门外,而无缘本次补贴,在当前大环境下,基本相当于宣告死刑,也正合政策“扶优扶强”的本意,淘汰掉没有竞争力的产品。

再则,30万元将成为补贴的红线,意味着消费者只有在购买最终成交价30万元以下的新能源车型时才能享受到“补贴后售价”。这其中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官方指导价”,二是“终端最终成交价”。也就是说官方指导价在30万元以上的产品,如果4S店给到优惠,导致最终成交为30万元以下,那么这种情况也可以享受到国家补贴。但即便如此,这次新补贴政策设定的微妙之处,对于高端纯电动车型来讲确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其中受影响最显而易见的无非是国产ModeL3。今年初,特斯拉曾将国产标准续航升级版Model 3售价进行下调,从原来的35.58万元降价至32.38万元。但售价仍然超过30万元,国产Model 3将不再成为此次新能源汽车补贴对象,同时,也意味着购买国产特斯拉Model 3消费者将比原先高出至少2.47万元。

而另一方面,同为“高端电动车”且话题性强的造车新势力蔚来汽车,旗下的ES8、ES6两款电动车,却凭借“换电”的模式补能,能够继续获得足额补贴。因此,网上出现了不少风声,推测这次的新政策,存在打压特斯拉,帮国产电动车寻求出路的嫌疑。

但如果你真觉得国家的新政是在拉偏架,那可就错了。首先,对于售价30万元甚至更贵的纯电动汽车来说,消费者本身不太在乎有没有补贴,相对于整车价格,和特斯拉品牌的溢价能力来说,补贴并非必需品。当然,这也从侧面也反映了本次补贴新政主要还是为了照顾普通家用的消费者。

另外,即使特斯拉中国已针对此前被曝出即将大幅降价消息称并不属实。但根据早一批上市交付的国产Model 3本土化率只有30%,官方定价32.38万元来看,若随着特斯拉公布的国产规划,零部件本地化率计划将至7月提升到70%-80%,以及年底的100%国产,这无疑会让特斯拉实现大幅度的成本下降。因此,随着国产化率提升,Model 3显然是有资格将售价降到符合补贴新规30万以内。

对此,理想汽车的CEO李想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30万的门槛虽然“暂时”挡住了特斯拉,但是却为Model 3未来的降价留下了充足的动机和理由。只要特斯拉在定价上稍微松一松,就算是定一个30万整的售价,那在扣除2.25万补贴以后,届时消费者依旧能以27.75万的价格买得到Model 3。

如果未来真和李想预料的一样,新的政策或将引导特斯拉降价,势必会加剧 30 万元价格以下的市场竞争。这一点表面上看起来足以让国内车企感到恐慌,但实际上对于整个电动车市场的发展,以及消费来说却是有利无害的。

一方面,30 万元的补贴门槛势必会催着特斯拉这条鲶鱼搅动市场,对部分高端品牌的造车新势力带来更大的压力,推动他们必须想办法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同时,降低成本,如此一来带动行业上游水准的发展。同时,新政的推出,无疑还将引起新一轮的30万价位新能源车的价格大战,目前绝大部分定价在30-40万的车型都一定会“挤破头”的努力冲进30万以内。而这种价格战,对于消费者来讲自然是喜闻乐见的。

因此,总的来说,这次新的政策对处于下行期的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绝对是一次有力的推动。或者再换个角度来讲,国家对新能源车市场的引导,已经逐步回归正轨,更加鼓励车企多开发一些经济型的新能源乘用车,为广大老百姓服务。一定程度上也借助特斯拉这头狼的存在,反过来刺激自主品牌的羊群,在战略上必须更加明确,如果要做高端车的话,不应该依赖补贴,而是专注做产品竞争。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创文章,转载需授权

-The End-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沉默的铃铛
精明的发带
2025-08-27 06:28:15

新能源汽车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比亚迪(002594)、吉利控股(00175.HK)、上汽集团(600104)、广汽集团(601238)、北汽蓝谷(600733)、长安汽车(000625)等

本文核心数据:纯电动汽车销量及占比、碳中和时期新车销量中各燃料类型占比预测、不同燃料类型汽车平均单位行驶里程碳排放、纯电动乘用车生命周期碳减排潜力等

纯电动汽车在新能源汽车中占比较高,在整体汽车中的渗透率有望得到提升

纯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一个分支,其销量会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不断扩大而扩大。2016-2020年,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整体呈上升趋势,2020年突破111万辆,在新能源汽车中的渗透率达到81.6%。

2020年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规划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应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其中纯电动汽车占比约为4.32%。按照“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路径,2030年为碳达峰时期,2060年实现碳中和。2025-2060年,纯电动汽车渗透率逐渐提升,到2060年,纯电动汽车在整体汽车中的渗透率有望超过70%。

纯电动汽车碳排放量低于其他燃料类型,有助于实现碳减排

从五种不同燃料类型汽车平均单位行驶里程碳排放来看,柴油车平均碳排放最高,明显高于其他燃料类型,汽油车平均碳排放次之,常规混合动力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纯电动车碳排放明显低于柴油车和汽油车。其中,纯电动车平均碳排放最低,为146.5gCO2e/km。

纯电动汽车碳减排潜力较大,主要表现在电网清洁化、电池碳排放等领域

根据《中国汽车低碳行动计划研究报告2021》分析,纯电动乘用车生命周期碳减排潜力较大,到2025年可实现减排至72%(以2020年为基准),到2060年可实现碳减排至2020年的17%。

具体来看,对纯电动车减排贡献最大因素为电网清洁化,在不同情景中贡献在10%-50%之间材料效率对纯电动车的碳减排也很重要,可降低纯电动车4%-13%的碳排放随着时间的发展,动力蓄电池碳排放的对纯电动车碳减排的作用也越加明显使用能效与电网清洁化两者共同作用于纯涤电动车燃料周期的碳减排,且随着电网清洁化的程度加大,使用能效的减排效果趋于降低。在不同减排措施中,生产能效的作用最不明显,主要由于其在纯电动车生命周期碳排放的比重较低。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