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新能源产业 > 正文

诺维新能源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怎么样

哭泣的老虎
饱满的大米
2022-12-31 06:57:51

诺维新能源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怎么样?

最佳答案
虚拟的煎饼
舒心的大山
2025-08-27 11:14:01

诺维新能源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是2018-06-08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南京市高淳区经济开发区古檀大道3号1幢。

诺维新能源科技(南京)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20118MA1WNPL05B,企业法人苏建朋,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诺维新能源科技(南京)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新能源技术开发、技术咨询;设计、生产、销售光伏支架、单轴追日跟踪支架、双轴追日跟踪支架、跟踪支架控制系统、光伏小型电站及配件、地桩、螺旋桩、管桩、预埋桩、冲击桩、光热支架、光热跟踪支架、建筑材料、抗震产品、抗震支吊架、消防管道支架、管廊支吊架、综合支吊架、哈芬槽;生产及销售钢结构及配件、金属制品;集成房屋及被动式房屋的轻钢龙骨、轻钢骨架、轻钢吊顶龙骨、烤漆龙骨、三角龙骨及钢结构;机械加工;汽车配件、汽车模具、电动汽车充电桩、特种工具、量仪、齿轮泵、离心泵销售;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企业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诺维新能源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最新回答
忧心的硬币
等待的板凳
2025-08-27 11:14:01

有山东多芬、萌邦水溶肥、瑞莱水溶肥、海法水溶肥、深圳芭田、江苏龙灯,福进门、芳甸,喜满地、甘肃永泰生物的昂升牌腐殖酸水溶等。

山东多芬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经营的有水溶肥料、冲施,走的植物营养高端肥料,公司也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相关部门保持了良好的沟通交流,并建设了千亩种植基地进行试验等。

萌邦水溶肥

河北萌帮水溶肥料股份有限公司在这年中国市场也有一定耳闻,经营理念较为吸引人,让中国人用得起的水溶肥料,当然价格自然会低一些,不过市场价格低自然跟水溶肥的原料和生产工艺等分不开,效果上也会略逊于其他同类肥料。

瑞莱水溶肥

济南瑞莱肥料有限公司是引进美国的进口水溶肥牌子,这样做自然是提高了品牌响度,企业的理念以优质、高效、平衡、环保著称,具体效果本人没有用过不太清楚。瑞莱水溶肥全部采用品质等级最高的化学原料制造,能出色地为植物提供平衡的营养。

海法水溶肥

海法在前些年响亮的高,像一些海法钾宝、宝力丰业界经销商也有所了解,但必定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水溶肥市场发展快目前粉剂类和颗粒类的已经基本普及,我国主要作物种植区域基本都在用水溶肥机械追肥。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不要在雨天和雾天喷施,若喷施4小时内遇雨,应减量再补喷一次;

2.对开封后未用完的肥料,要扎紧口存放,防止受潮;

3.请密封于常温、阴凉、干燥处存放,水溶肥若有结块不影响肥效。

4.每亩用量、兑水浓度、施用次数,应根据季节和作物生长情况适当增减。

5.本品存放阴凉干燥处,如有结块不影响肥效。

6.水溶肥是高效农业专用肥,应根据作物、时期选择不同品种的水溶肥使用。

7.水溶肥有一定的科学技术含量,不可盲目乱用。

8.有机水溶肥料(海藻酸型)一般是沿海地区加工生产,知名企业很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溶肥

高挑的麦片
追寻的鸡翅
2025-08-27 11:14:01
1同第一次工业革命一样,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将工业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工业化的重点是发展轻工业,主要任务是在以纺织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部门中,用机器代替手工生产,实现了手工工场制度向工厂制的过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以重工业为重点的新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改造、扩大和创新重工业的各个部门。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几乎发生在几个先勒斯特——利托夫斯基(Brest-Litvosk).俄国的退战对协约国构成威胁,因为德国可以将火力集中在西线.协约国陷於苦战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一方面,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使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集中的程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的发展,使大量的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少数大资本家手中。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

2(1)时间:19世纪70年代开始-20世纪初 (2)条件:

第二次工业革命

①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 ②资本:大机器生产下的资本积累和对殖民地的商品输出和掠夺 ③技术:自然科学突破性进展并迅速转化为技术 ④市场:美德意日等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⑤环境:相对稳定的国内国际环境 3第一次特点是以经验为基础发展的,第二次特点是以完全的科技为基础发展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 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是欧洲,美国)

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共同背景

政治

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第一次】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确立【第二次】

经济

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一次】

资本主义的竞争上升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水平【 二次】

科技

工场手工业,积累了丰富和生产技术知识 【一次】

自然科学取得了重大进展 【 二次】

市场

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 【一次】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二次】

4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在维也纳结成的秘密同盟。1881年法国从阿尔及利亚侵入突尼斯,并把它变成自己的保护国。意大利早已觊觎突尼斯,但苦于实力不足,不能单独对抗法国,便投靠德、奥。经过谈判,1882年5月20日,德、奥、意3国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条约主要内容:①如意大利遭到法国进攻,德、奥两国应全力援助,如德国遭受法国侵略,意大利也担负同样的义务。②缔约国的一国或两国遭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大国(指法、俄)进攻,则缔约3国应协同作战。意大利对此附有一个保留条件:如英国攻击德国或奥匈 ,意大利将不负援助自己盟国的义务 。③当一大国(指俄国)攻击缔约国一方时,其他两缔约国应取善意的中立,即一旦发生俄、奥战争 ,意大利将保守中立。 条约有效期5年,1887 、1891、1902、1912年4次续订,并增补了一些义务条款。

三国同盟的缔结标志着欧洲列强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一方初告形成。这个同盟条约与德奥同盟、三皇同盟同时存在,成为俾斯麦同盟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三国同盟的缔结标志着欧洲列强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一方初告形成。三国同盟的矛头指向俄国和法国,随着德国不断扩张以及英、德矛盾日趋尖锐,意大利改善了同法国的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15年5月意大利参加协约国,三国同盟瓦解。

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又作三国公约、三国盟约,(英语:Tripartite Pact;德语:Dreimächtepakt;意大利语:Patto tripartito;日语:日独伊三国军事同盟 にちどくいさんごくぐんじどうめい) ,于1940年9月27日由纳粹德国、法西斯意大利与日本帝国在德国柏林签署。此项协定正式确立了上述三个轴心国的同盟关系,并被认为是对美国的警告:要么保持中立,要么两面受敌。

条约中,三国同意在未来十年他们会

“支持及与对方互相合作……以期实现她们建立与维持新秩序的目标,以期提倡互惠互利与有关人民之福祉。”

三国确认对方的势力范围,并承诺

“以政经与军事之力,协助任何仍未参与战争而被攻击的一方。”而条款中的攻击者不包括苏联。

条约补充1936年的德日协定和反共产国际协定之不足,并消除德国与日本因1939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而起的嫌隙。后来,匈牙利 (1940年11月20日) 和罗马尼亚 (1940年11月23日) 加入协定。保加利亚在德军进驻前,在1941年3月1日加入。

日本战国时期,为了三家的利益和目的,今川义元的军师太原雪斋穿针引线,在善德寺使得骏河今川义元,甲斐武田信玄以及相模北条氏康这三家大名达成了同盟条约,史称“三国同盟”,又作“甲相骏三国同盟”。

不过今川义元死后,今川氏真继承家督,武田信玄和德川家康同盟,联手攻打并且平分今川家领地,从而导致“三国同盟”彻底的破裂。

见百度百科 5.【你问的不清不楚,书上都翻不到】我只知道:俄国在十月革命爆发后退出了战争。最终,协约国赢得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6同盟国 (德语: Mittelmächte,意思是中央国) 由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当时的土耳其)与保加利亚组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协约国对敌。中央国的称呼,是因为以上国家在俄罗斯以西、法国与英国之东。又称中央同盟国.以德国、奥匈帝国为中心的同盟国集团形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双方,同盟力量是同盟国的组成国家,中心力量是发动战争的主要国家。

7

Marn马恩河(法国东北部河流81917年1月31日】指的是马恩河战役(9月5-10日)

9月4日,霞飞下达反攻命令,他命令第六军团向东攻击沙托-蒂耶里;英国远征军和法军第五军团向蒙米赖攻击前进,第九军团进行支援,并准备协同行动。第四军团首先将被保留,并准备进攻。第三军团从凡尔登出发向西攻击。正如霞飞清楚地知道那样,法国的命运将赖于对德军右翼集团实施两翼包围设想的成功。9月6日将是“D日” [ 译者注:军事术语,指事先未能确定具体日期的军事作战计划中的首日。 ] 。

与此同时,莫努里的第六军团,曾一度由精力充沛的巴黎军政府首脑J.S.加利尼将军指挥,已开始执行霞飞的警告性命令,从巴黎出发向乌尔克河前进,在那里克卢克的右翼正处于诱人的暴露状态。9月5日,正是由于H.冯·格罗瑙将军这位德军右翼部队指挥官发挥其骁勇善战的主动精神,才使克卢克的军团免于被法军突然实施的行动所包围。事实上,克卢克认为法军在其右翼的行动仅仅是一次破坏性进攻,他只派遣另1个军去支援格罗瑙,而同时率其余部队继续向南,奋勇追击英国远征军和法国第五军。到9月7日,乌尔克河战斗激战了两天之后,克卢克才认清法军的企图。而这时其军团的绝大部分在马恩河以南。9月7-9日,克卢克将军团撤回马恩河以北并急忙改变其战线,他使整个军团朝西实施猛烈的反攻,阻止了法军并迫使莫努里退却并实施防御。只是当加利尼从巴黎急忙发来的援军抵达后,才使莫努里顶住了德军凶猛的进攻。援军的一部分是乘征用的出租车赶来的。

马恩河战役关键性的一天(9月9日早些时候的态势)

此时,交战已沿凡尔登以西的整个战线展开。克卢克认为英国远征军不再是一个威胁,于是向西移动,结果扩大了与还在向南攻击前进的第二军团之间原来即存在的缺口。英国远征军进入这个缺口,但前进缓慢,因为弗伦奇元帅低估了自己部队恢复了的战斗力。F.德斯佩雷的第五军团(朗雷扎克已被撤换)沿小莫兰河一线与德军第二军团的一部交战。

在东南方向较远的地区,福煦的第九军团正在圣贡德向北攻击,他发现自己正面对着德军第二军团的另一部,而豪森的第三军团进攻自己的右翼。9月8日,豪森军团的4个师发动夜袭并实施白刃战将福煦军团的一部击溃。而福煦的反应是立即加强自己的进攻,结果阻止了德军的前进,但福煦的阵地亦是不稳固的。

在维特里勒-弗朗索瓦,L.德·卡里的第四军团与符腾堡亲王的第四军团以及第三军团的一部实施激烈的战斗,但无决定性结果。在阿尔贡森林的雷维尼,M.萨拉伊指挥第三军团(鲁菲已被撤换)阻止了王储的第五军团。同时在南锡和沿着阿尔萨斯边界一线,尽管加强的德军第六、七军团连续不断实施进攻(施利芬曾告诫不要实施此类进攻),尽管由于霞飞从法军第一、二军团抽调兵力用于西面新的部署而使其减弱,但第一、二军团仍然成功地守住了高地。

毛奇为传言和前线失利的零星报告感到忧虑,9月8日,他派遣了一位总参谋部的军官R.李奇中校去视察前线。李奇的命令是口头的并有点神神秘秘。当他抵达第二军团司令部时正好收到消息报告说,F.德斯佩雷的第五军团发动强有力的夜间进攻,正迂回第二军团的右翼。这可能是整个战役的转折点。比洛就个人而言被打败了,他准备撤退。克卢克的第一军团在西北方向攻击莫努里的左翼并正取得进展,但英国远征军穿过缺口的推进威胁到他的左翼和后部。

9月9日,李奇默许了比洛计划的退却,同一天晚些时候,他以毛奇的名义命令使克卢克亦实施退却。毛奇现在认识到他的进攻已经失败了,他下令总退却,撤至努瓦永-凡尔登一线。在五天的时间内,德军没有遭到精疲力竭的协约国军的严重骚扰而脱离了战斗,并组织构建他们新的阵地。至此马恩河战役以协约国军的战略性胜利而结束,霞飞作为法国的拯救者脱颖而出。在9月14日同一天,毛奇被撤职,E.冯·法金汉接替了他。

8德国宣布将实施无限制潜艇战 为了抗衡美国日渐增长的敌意,德国外交官开始为结成德国、墨西哥和日本的同盟而进行秘密的谈判。

1917年2月3日,美国与德国断交 为反对德国宣布实施无限制潜艇战,美国政府宣布与德国政府断交,巴西、玻利维亚、秘鲁和其他拉美国家追随美国与德绝交,中国也在3月14日与德绝交。

1917年3月1日,“齐默尔曼密电” 美国公布了“齐默尔曼密电”,该密电的内容是,如果德国与美国爆发战争,德国将与墨西哥结成防御同盟,条件是“墨西哥将重新征服失去的领土——新墨西哥州、得克萨斯州和亚利桑那州”。这在美国引发了愤怒的浪潮。1月19日,德国外相A.齐默尔曼向德国驻墨西哥大使冯·埃克哈特发出秘密指示,其内容包括了进一步的要求,即墨西哥敦促日本加入同盟国。英国海军谍报机构截获并破译了该密电,并在2月24日将复印件交给美国驻英国的大使W.H.佩奇。佩奇立即将它转交给美国国务院,国务院于3月1日向报界公布。后来美国的谍报机构进一步证实了密电的真实性。

1917年3月13日,美国武装商船 威尔逊总统决定,凡在交战地带航行的商船将予以武装,美国务院和海军立即公布了这一决定。

1917年4月6日,美国对德国宣战 之前,美国有几艘商船已被击沉。4月2日,威尔逊总统向参议院发表了战争咨文。8个月以后,在12月7日,美国才向奥匈宣战。

1917年4-6月,美国的战争准备 美国陆军将不得不扩建。6月份,约翰·J.潘兴少将被选为美国远征军的司令,由现有陆军正规部队拼凑而成的第一师登船奔赴法国。潘兴的计划是到1918年5月征召100万军队用于海外,随后长期的计划是在欧洲集结300万的军队。5月19日,《选征兵役法》得以通过,美国进入高速运转状态。海军已作好准备(参见第十九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的作战行动→海战)。

8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0,000人参战,10,000,000左右的人失去了生命,20,000,000左右的人受伤。第一次世界大战里交战双方军民的死亡人数的比例,协约国士兵占36%,协约国平民占20%;同盟国士兵与平民各占22%。请注意战争里平民大多是死于西班牙甲型流感。

损失共计281887百万美元,很多国家停战后很长时间未恢复,战后瘟疫问题,处理问题也用了很长时间,所以称没有胜利的和平。

9法国希望能取得德国工业的控制权以补偿自身损失。克列孟梭总理的观点也代表了法国民意。尽管英国本土在战争中未遭战火,但仍有许多英军士兵在战争中丧生,

时任英国首相戴维·劳合·乔治

因此英国国内广泛的民意仍希望严惩德国。英国首相戴维·劳合·乔治支持惩罚德国,但在具体措施上较法国为轻。乔治认识到,一旦法国提出的条件全都得到满足就会成为欧陆的超级强国并破坏欧陆均势,这和英国意图维持一个均衡的欧洲的传统政策相悖。同时乔治对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的“民族自决”政策感到忧虑,因为英国有庞大的海外殖民地。但他赞同签订秘密条约封锁德国海岸线。 在1917年4月美国参战前后,美国国内盛行孤立主义,

时任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

民众普遍认为应及早从欧洲事务中脱身。因美国在一战中通过贸易受益并成为第一经济强国,政府倾向于安抚德国并保证平等的贸易机会并顺利收回战争债务。 在战争结束前,威尔逊总统就提出了十四点建议,该建议比英法两国的条件都更宽松,更容易被德国民众接受。谈判过程中日本和其余各国外长先后退出十人委员会,实际上只剩“四巨头”,后意大利因对南斯拉夫的阜姆(现里耶卡)的领土要求被拒绝也退出时,最终的谈判由三大国(英国、法国、美国)的政府首脑,即英国首相乔治、法国总理克莱蒙梭、美国总统威尔逊把持,意大利首相维托里奥·奥兰多的作用微乎其微。德国甚至不准参与条约讨论。因为各国谈判目标不一致甚至存在冲突,每个决定都是经过“不愉快的妥协”后才能达成。亨利·基辛格称之为“美国式理想主义和欧洲式偏执狂之间的脆弱妥协”。 1919年4月29日由德国外长乌尔里希·格拉夫·冯·布鲁克多夫-兰祖率领的德国代表团抵达凡尔赛宫。5月7日德国代表团接受战胜国提出的条件,内容包括将德国领土分割一部分给邻国,战胜国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限制德国再次发动战争的能力等。但因德国被排除在谈判之外,德国政府认为以上条件不公并提出抗议,随即退出和会。 6月20日以古斯塔夫·鲍尔为总理的德国新政府成立,在23日德国国会举行的投票中支持接受条约者以237票比138票胜出,28日德国新外长赫尔曼·穆勒在和约上签字。1920年1月10日国际联盟宣告成立。

总的来说,各个国家的条件不同,签约过程并不顺利,最后是得到一份全不满意的条约

10 俄国革命,又称十月革命,也称为布尔什维克革命,十月革命是在1917年俄国革命经历了二月革命后的阶级斗争基础上的一场革命。是第一个实践了马克思主义的工人革命。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儒略历10月25日),经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革命推翻了俄罗斯克伦斯基领导的俄国临时政府,导致1918年-1920年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联的成立。

临时政府不顾人民死活,执意参战,7月,俄军向德国发战,失败。引起人民愤怒。

11勒斯特——利托夫斯基(Brest-Litvosk).俄国的退战对协约国构成威胁,因为德国可以将火力集中在西线.协约国陷於苦战

12一些人用来证明斯大林是列宁事业的“忠诚继承者和卓越发展者”。列宁提名斯大林担任总书记,列宁知人善任, 经过多年的共事, 他对斯大林的性格了如指掌, 知道他性格粗暴和热衷于行政手段,列宁生病时给斯大林写“绝交信”

尊敬的斯大林同志:

您竟然粗暴地要我妻子接电话并辱骂了她。尽管她向您表示同意忘记您说的话, 但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还是从她那里知道了这件事。我不想这样轻易地忘记反对我的言行, 不言而喻, 我认为反对我妻子的言行也就是反对我的言行。因此, 请您斟酌, 您是同意收回您的话并且道歉, 还是宁愿断绝我们之间的关系。

标致的西牛
辛勤的鸡
2025-08-27 11:14:01
一般注册行业行业分类就按照这样子的规则来选择:

1、贸易类

行业名称:商贸、贸易、工贸、电器、服饰、纸业、文化用品、酒店用品、食品、电子、建材、计算机、口腔设备、空调、消防、安防、音响

2、服务类

行业名称:企业管理咨询、企业策划、商务咨询、商务信息服务、酒店管理咨询、翻译服务、航空服务、票务、房地产信息咨询、文化咨询、教育信息咨询、二手车鉴定评估、投资、国际货运代理

3、技术类

行业名称:建筑设计咨询、工程信息咨询、园林景观设计、爆破科技、广告策划、影视文化传播、计算机科技以及网络技术、生物科技、影音科技发展、农业科技、医药科技开发、种草药、林业科技、生物能源

知性的诺言
聪明的秀发
2025-08-27 11:14:01
1、铁路运输对战局有决定作用

通往美因兹的铁路有许多地方被切断了,所以邮件来得很晚,或者完全停邮了。

看来,炮兵决定了较宽阔的街道上的战局;并为军队迂回到街垒战士背后去打开了一条道路。法兰克福的市侩们殷勤热心地向士兵们打开自己的家门,从而给他们创造了进行巷战的一切有利条件,同时用铁路迅速运来的军队的力量超过了缓慢地步行前去支援的农民,这一切决定了以后的战局。

恩格斯:《法兰克福起义》(1848年9月19——20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第487页。

去年5月间莱茵普鲁士起义的尝试清楚地说明,在革命运动中德国的这个地方能够占据一个怎样的地位。在莱茵普鲁士,周围有7个要塞,其中有3个是德国第一流的要塞,经常驻有几乎1/3的普鲁士军队。它的铁路四通八达,有一支运输舰队归军事当局调配;在这样的条件下,莱茵的起义只有遭到某种完全特殊的情况才有成功的机会。只有要塞掌握在人民的手里,莱茵省的居民才能够以武力取得某些成就。但这样的事情只有遇到军事当局被某些外部的重大事件吓昏头脑或者军队整个地或部分地被入了运动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在其他任何情况下,莱茵省的起义都注定要遭到失败。

恩格斯:《德国维护帝国宪法的运动》

(1849年8月底--1850年2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153页.

拿破仑在军事科学上卓越的改革不能视为奇迹;新的军事科学是新的社会关系的必然产物,就如象革命和拿破仑所创造的军事科学是革命所产生的新关系的必然结果_样。同样,也正如象无产阶级革命在工业上不是消灭蒸汽机,而是增加它的数量一样,在军事上,它的任务也不在于减少军队的众多性及其运动性,而恰恰相反,在于把两者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生产力的增长是拿破仑作战方法的前提;新的生产力同样是军事上每一种新的成就的前提。铁路和电报现在已给了有才干的将军或陆军部长一个在欧洲战争中采取完全新的策略的机会。生产力的逐渐提高,以及随之而来的人口的逐渐增多,同样也提供了征集更庞大的军队的可能性。如果法国的人口不是2500万而是3600万的话,那末这个数量的5%就不是125万,而是180万人。在上述两种比例中,文明国家的实力与野蛮国家的相比是相对地增高了。只有前者才有繁密的铁路网,他们的人口譬如比俄国的人口增加要快一倍。所以说,所有这一切论点都证明:西欧对俄国的臣服愈来可能性愈少,至于长期臣服,那就简直不可能了。

恩格斯:《1852年神圣同盟对法战争的可能性与展望》

(1851年4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562--563页:

铁路可以缩减军事机构的人员和开支。威廉堡司令沃伦上校曾在下院的特别委员会中作过如下的说明:

“如果不是像现在这样,要用好些天甚至几个星期才能从国内遥远地区收到情报,而是用几小时就能收到,如果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命令连同军队和给养一同送到目的地,那末,这种重要情况的意义是不可估量的。驻军也可以驻扎在彼此的距离比现在更远和更合卫生的地方,这样就可以避免许多因病而死的损失。仓库里的给养也用不着储存得像现在这样多,因而就能避免由于腐烂和天气不好而造成的损失。军队的人数也将因效率提高而相应地减少。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1853年7月22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第24页.

使拿破仑时代以来的作战方法发生极大变化的第二个因素是蒸汽。法军就因为掌握有铁路和轮船,才得以在奥地利发出最后通牒到他们入侵的五天内把相当数量的兵力运到皮蒙特,使奥军对皮蒙特阵地的一切攻击毫无结果,而在以后一个星期内,法军又大大增强了自己的兵力,所以到5月20日在阿斯蒂和诺维之间至少有13万法军。

恩格斯:《意大利战争》(1859年5月27日左右),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l3卷第398页.

假如上一个战局是根据统一的战略计划进行的,那末,西部的主力军势必要像本报早先说明过的那样,利用自己在肯塔基和田纳西获胜的形势,通过亚拉巴马北部进入乔治亚洲,并在那里夺取迪克特、米勒吉维耳等等铁路中心。这样就会打断脱离派东部军队和西部军队之间的联系,使他们无法相互支援。

马克思:《评美国局势》(1862年8月4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5卷第556页.

第二条路线沿易北河右岸,在该河与苏台德山脉(西里西亚同波希米亚及莫拉维亚交界处的山脉)之间。它几乎与柏林到维也纳的直线相吻合。在目前位于两军之间的那一段路线上,有一条由洛包到帕尔杜比策的铁路线,这条铁路线横贯在南、西两面以易北河为界而东北面以山为界的那一部分波希米亚地区。在这个地区有许多良好的道路,如果两军彼此相向运动,那末冲突可能就在这里发生。

恩格斯:《德国战争短评--二》

(1866年6月19日和7月5日之间),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195页

布尔巴基正是向这一部分德军前进的。他显然想把自己的军队插到维祖耳和伯尔福中间,从而孤立韦德尔,迫使他退往西北方向,然后单独地击败他。但是韦德尔现在可能是在伯尔福附近并且已与特雷斯科夫会合,所以布尔巴基要给伯尔福解围,就必须打败他们两个;他应当把围攻军队逼退到莱茵河谷,然后才能沿佛日山脉西侧向吕内维尔前进,到了那里他就到达了德军主要的交通线。破坏法耳斯布尔附近的铁路隧道就可以长期封锁通往斯特拉斯堡的铁路线,破坏弗鲁阿尔的铁路枢纽站就可以使萨尔布吕肯和麦茨的铁路交通中断,甚至还能够派游动队到提翁维耳去破坏该地附近的铁路,以便切断德军的最后一条直达铁路线。这支游动队随时都可以退到卢森堡或比利时并在那里放下武器,这是完全合算的。

布尔巴基所抱的目的大概正是这样。由于巴黎四郊已被搜刮一空,巴黎与德国的交通线即使只中断几天,对于巴黎城外的24万德军也会引起非常严重的后果,而对于解除巴黎之围来说,在洛林的12—15万法军能够成为甚至比尚济对弗里德里希——卡尔的胜利还要有效的手段,因为后者在被击败时,最后还是会向围攻巴黎的军队退却,以期获得他们的援助。固然,德军还有一条通过提翁维耳、梅济埃尔和兰斯的铁路,这条铁路大概是布尔巴基甚至用游动队也不能达到的,但是只要布尔巴基能够突入洛林,在敌占区内无疑就会掀起全面的人民起义;不言而喻,在这种情况下沿这第二条铁路线运动将会遭到多么严重的威胁。此外,布尔巴基胜利的第一个后果就会是哥本被迫退却;因而也就给北方军团造成在苏瓦松和梅济埃尔之间切断这条交通线的机会。

我们认为,布尔巴基的这次进军是法国将军们在这次战争中所做的一切事情中最重要而且最有希望的一件事。但是,我们再一次指出,这次进军必须适当地进行。最好的计划,如果执行不力,优柔寡断,也会毫无价值。在他同韦德尔的战斗结束以前,我们大概无法知道有关布尔巴基的兵力或者他如何指挥兵力的任何确实消息。

恩格斯:《战争短评(三十五)》(1871年1月14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第244--246页

La Russie ne boude pas,elle se recueille[俄国不生气,它在积聚力量],----总理大臣哥尔查科夫在战争结束后说道。他自己也不知道他的话多么正确。他说的只是外交的俄国。但是非官方的俄国也在积聚力量。而且在作这种积聚(recueillement)时,政府本身帮助了它。战争证明:哪怕出于纯粹军事上的考虑,俄国也需要铁路和大工业。于是,政府着手培植俄国的资本家阶级。但是这个阶级没有无产阶级是无法存在的,而为了创造无产阶级分子,不得不实行所谓农民解放;农民为了人身自由把自己最好的一部分土地给了贵族。他们手中剩下的土地,对他们来说饿死嫌太多,活命嫌太少。这样,在俄国的农民公社(注)被根本破坏的同时,新兴的大资产阶级的发展,却由于给铁路公司的种种特权、保护关税及其他优惠办法而大大得到鼓励;于是,在城市和乡村里开始了一场真正的社会革命,这个革命再不让业已活动起来的思想界平静下来了。年轻的资产阶级的出现反映在自由主义立宪运动中,而无产阶级的诞生则反映在通常称作虚无主义的运动中。这就是俄国的《recueillement》的真正后果。

注:在原文中这个词是用德文字母拼写的俄文;在英译文中是用拉丁字母拼写的,并加了如下的脚注:“俄国农民的自治公社”。----原编者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45--46页。

关于俾斯麦和俄国人的联盟再也没有丝毫疑问了。但是俄国人为了买到同普鲁士的联盟,从来还没有被迫付出这样重大的代价,他们不得不牺牲他们在面貌一新德国的全部传统政策,如果这一次他们按照习惯,以为这“只是智时的”,那末他们就大错特错了。同关于“帝国”等等的一切悲惨叫喊相反,德国的统一看来现在已经开始凌驾于俾斯麦和全体普鲁士人之上了。因而他们--即俄国人--定要在东方更迅速地推进;目前这种有利的形势大概不会保持多久。俄国财政困难之大,工业进步(如果还说得上进步的话)之迟缓,从克里木战争结束十一年之后这些家伙还没有一条通往敖德萨和贝萨拉比亚的铁路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而这样一条铁路现在对他们说来可以抵得上两个军!因此,我也认为,如果俄国人一切都很顺利,那末也许今年就要达到动武的地步。

恩格斯:《恩格斯致马克思》(1867年4月4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第285--286页.

根据当前的军事形势,特别需要铁路紧张不停地运输军用物资。虽然铁路在这方面目前做得也很好,但是还要做出更大的努力,因为现在整个事业的胜利特别取决于铁路工作。对待军用直达列车尤其需要灵活和准确。绝不允许有任何耽搁和调错线路的情况发生。

列宁:《致交通人民委员部和中央军事交通管理局》

(1920年8月28日),

《列宁文稿》第8卷第329页

为了进行革命战争,必须进行长期的、认真的准备,首先必须振兴我国经济,整顿铁路(因为没有铁路,进行现代战争就是空谈),到处恢复最严格的革命纪律和自我纪律。

列宁:《沉痛的但是必要的教训》(1918车2月25日),

《列宁全集》第27卷第50页。

这次战争取得胜利的必要条件是统一指挥红军的一切部队,最严格地集中管理各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一切力量和资源,特别是全部军事供给机构和铁路运输,因为铁路运输是战争中极重要的物质因素,它不仅对完成各次战役而且对红军的武器、被服、粮食的供给都有头等意义。

有鉴于此,俄共中央认为:

(1)在整个社会主义自卫战争期间,把红军的供给事宜全部归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及其他中央机关统一领导,是绝对必要的;

(2)在整个社会主义自卫战争期间,把各兄弟社会主义共和国全境的铁路运输和铁路网归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铁道人民委员部统一领导和管理,是绝对必要的;

(3)在各兄弟苏维埃共和国设立独立的红军供给机关和独立的铁道人民委员部是同国防利益不相容的;在战争期间,必须把这些机构改组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红军供给机关和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铁道人民委员部的附属机关,由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红军中央供给机关和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铁道人民委员部直接管理和完全管辖;

(4)一切有关红军供给、铁路运输或铁路网管理的法令,凡同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调整红军供给、铁路运输和铁路网管理的决议和法令相抵触的,应一律撤销。

列宁斯大林:《中央关于军事统一的指示草案》

(1919年5月),

《列宁全集》第29卷第366--367页。

欧洲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对新的销售市场的需要,对原料和燃料的寻求,帝国主义的发展,资本的输出以及海上和铁路交通干线的必须保证,一方面促使旧的民族国家去夺取新的领土,促使旧的民族国家变成必然有民族压迫和民族冲突的多民族(殖民)国家(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另一方面加强了旧的多民族国家的统治民族的野心,它们不仅想保持原有的国界,还想向外扩张,靠侵占邻国使新的(弱小的)民族隶属于自己。于是民族问题扩大了,并且终于自然而然地同整个殖民地问题融合起来了,而民族压迫就由国内的问题变成国际的问题,变成帝国主义“大”国为征服弱小的没有充分权利的民族而进行斗争(和战争)的问题。

斯大林:《论党在民族问题方面的当前任务》

(1921年2月5日),

《斯大林全集》第5卷第15页

2、铁路运输在战争的进攻和防御中的重要作用

如果(无产阶级国家----编者注)具备适当的条件,如果国民生产能充分提高和集中,如果阶级消灭,----这是绝对必要的,……那末可能征集的限度将完全由能持武器的人口的数量来决定;也就是说,在危急之际可在最短时间内武装15--20%的人口,并使12--15%的人口加入作战军队。但这样庞大的人数又以更大的运动性为前提,而且这种运动性要比现代军队的运动性高得多。如无完备的铁路网,这样庞大的人数便无法集中,无法供给粮食和弹药,无法由一地转运至他地。

恩格斯:《1852年神圣同盟对法战争的可能性与展望》

(1851年4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563页。

当时在帝国的所有其他地区,政府通常是让私人企业主来建筑铁路的,而对连接维也纳和幕尼黑的西部铁路根本没有给以任何注意,但加重西亚驻军总司令海斯男爵却使用了数千名兵士来修筑铁路线。这条铁路线的战略意义不论有多大,但是现在从商业观点来看,其价值无论如何是十分值得怀疑的。要是在另一种情况下,修建这条铁路线的计划大概要在私营公司的工程师那里再搁置30年。俄国对修筑这些铁路极其不满,因为奥地利现在可以利用它们来重新集中刚刚分散了的军队,而且所花的时间要比俄国集中同样数量的军队所需要的时间少五分之一。任何人,只要他肯花些工夫去了解一下有关奥地利铁路运输的统计材料,并且把在东部纯粹为了政治目的而做的一切工作同很少注意西部商业利益的情况比较一下,就一定会对在加里西亚如此仓卒地修筑这条铁路线仅仅是为了欺骗世界这一点发生怀疑。十分明显,迅速建成连接奥地利和巴伐利亚的西部铁路线对实现这一目的具有更重大得多的意义。

马克思:《奥地利和战争》(1855年8月底),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卷第567页

在欧洲任何地区的铁路,都不能像在莱茵河和塞纳河之间这块地区的铁路那样,可以迅速集中大批兵力来大力支援防御。铁路线以巴黎为园心,沿半径分别通往布伦、布鲁治、根特、安特卫普、马斯特里赫特、柳提赫和科伦,通往曼海姆并经过麦茨通往美因兹,通往斯特拉斯堡、巴塞尔、第戌和里昂。无论敌人最大的兵力在什么地方出现,到处都会遇到由巴黎沿铁路开来的全部后备军的迎击。塞纳河流域的内部防御能力特别是由于在这一地区内的所有作为半径的铁路都沿河谷(瓦瑟河、马尔纳河、塞纳河、奥布河、部分云纳河)通过而更为加强。但是不仅如此,三条同圆心的铁路弧线,每一条的长度至少都有圆周的四分之一,以彼此几乎相等的距离环绕着巴黎:第一条弧线是莱茵河左岸的铁路线,现在几乎由诺伊斯直通巴塞尔;第二条弧线由奥斯坦德和安特卫普经那慕尔、阿尔隧、提翁维耳、麦茨和南锡到厄比纳尔,也几乎全部连接起来;最后,第三条弧线由加来经利尔、杜埃、圣昆廷、里姆、马尔纳河岸夏龙和圣迪济埃到肖蒙。因此,在这一地区内,到处都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大批军队集中在任何一个地点;在这里,由于自然和人工的条件,甚至没有任何要塞也可以借军队机动的能力进行非常坚强的防御,使侵入法国的敌人遇到与他们在1814年和1815年所遇到的完全不同的抵抗。

恩格斯:《波河与莱茵河--三》(1859年2月底--3月初),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286--287页

自从巴黎要塞筑成以后,法国就不再需要以莱茵河为疆界了。就像德国在意大利一样,法国将首先以进攻来防守自己的北部疆界。铁路网的分布说明,这个问题正应当这样来理解。如果进攻被打退,法军可以坚守在瓦瑟河和安纳河之间;敌人继续前进就会失去任何意义,因为对于攻打巴黎来说,由比利时攻入的军队本身将过于薄弱。法国的北方军团可配置在安讷河后,保证与巴黎的交通线,静待其他军团的到来,在最坏的场合,也可在马尔纳河后,左翼以巴黎为依托,占领侧方阵地进行积极防御。敌人除了向梯叶里堡前进以攻击法国在摩塞尔河及莱因河的军团的交通线以外,别无他法。但是这些行动远不象巴黎未设防时那样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甚至在最坏的场合,法军其他军团向卢瓦尔河后的退路也不会被截断,集中在卢瓦尔河地区后,法军仍然会有相当强大的力量,可以威胁已被削弱并因围攻巴黎而兵力分散的敌军,或者可以突入巴黎。一句话,由于巴黎的设防,经过比利时的迂回已不再是危险的了;这一迂回的影响也不再有决定性的意义,因迂回而产生的不利因素以及抵抗这一迂回所需的手段,现在就容易计算了。

恩格斯:《波河与菜茵河----三》1859年2月底--3月初),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286—287页

对拿破仑和他的军队来说,确实是撤离麦茨的时候了。当法军在摩塞尔河边踌躇不前的时候,德军骑兵在科梅尔西附近渡过了麦士河,破坏了由此通往巴尔勒杜克的铁路。他们还到了维涅耳,威胁着从麦茨向凡尔登退却的纵队的翼侧。从一个骑兵连如何进入南锡,征收了5万法郎和强迫该城居民破坏铁路等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骑兵曾大胆地干了些什么。法军骑兵在什么地方呢?编入8个军的那43个团和属于莱茵军团的预备队骑兵12个团又在什么地方呢?

现在,土尔要塞是德军进军道路上唯一的障碍,但是它如果不控制着铁路,是不会有任何意义的。德军当然需要铁路,因此无疑将采取措施迅速攻占土尔。土尔是一个没有独立堡垒的旧式要塞,因而完全不能抵御炮击。我们可能不久就会听到,这个要塞在野炮轰击12小时或许还要,短的时间以后就投降了。

恩格斯:《战争短评(9)》(1870年8月18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第56—56页。

总之,暴力创造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等等的经济的、政治的以及其他等等的生存条件。但是谁创造暴力?有组织的暴力首先是军队。没有任何东西比军队的编成、编制、装备、战略和战术更加依赖于经济条件了。装备是基础,而它又直接地取决于生产的阶段。石制的、青铜制的、铁制的武器、盔甲、骑术、火药以及大工业通过后装的线膛枪和火炮在战争中所造成的巨大变革----这些枪炮都是只有大工业用其等速工作的并且生产几乎绝对同样的产品的机器才能制造出的产品。编成和编制,战略和战术,又取决于装备。战术还取决于道路的状况----耶拿会战的计划和成就在当前公路的状况下是不可能的----更何况还有铁路!因而,正是暴力比其他一切都更加依赖于现有的生产条件,……。

恩格斯:《(反杜林论)的准备材料》(1878年--1877年)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684页

我国的运输业,首先是铁路运输以及内河运输、海上运输和公路运输,在支援前线的事业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大家知道,运输是联系后方同前线最重要的工具。可以生产大量的武器和弹药,但是如果不通过运输及时送往前线,那末它就只能成为无益于前线的东西。应当说,在及时供给前线武器、弹药、粮食、被服等等方面,运输业的作用是有决定意义的。如果说虽然有战时的困难,虽然燃料缺乏,而我们终究做到了供给前线一切必需的东西,那末这首先必须承认是我国运输工人和职员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