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动力工程的“可再生能源利用与先进环境能源技术”的研究方向是什么,将来就业做什么

善良的帆布鞋
正直的纸鹤
2022-12-31 06:44:55

动力工程的“可再生能源利用与先进环境能源技术”的研究方向是什么,将来就业做什么

最佳答案
尊敬的玫瑰
细腻的钥匙
2025-08-27 16:37:38

一般大专院校中的动力工程的“可再生能源利用与先进环境能源技术”的研究方向应当是:

1、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技术(含秸秆的利用、沼气技术、其它农业废弃物的利用、城市垃圾的处理和利用、地沟油的处理和利用、城市污水的处理和利用技术、生物柴油的制备和利用技术等);

2、风能的开发和利用技术(包含小型、中型和大型风机的设计、制造;陆上、沿海和海上的风能的开发和利用技术);

3、太阳能的热利用技术(含太阳能低温热利用(如已经成熟的太阳能热水器)、中温和高温热利用技术);

4、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设备制造;发电系统等);

地热开发和利用技术(地热的直接利用,地热的间接利用如:地源热泵技术等)。

海洋能和小水电的开发和利用也属于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范畴,但一般的动力工程可能涉及的较少。

仅仅上面四项,其就业面就相当宽了,涉及的方面都可以去应聘。如果该校的基础课比较扎实(指一般的热工基础)则一般的常规能源涉及的企事业也可以投档应聘。

最新回答
英俊的胡萝卜
个性的跳跳糖
2025-08-27 16:37:38

新能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习课程:

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能源系统工程、可再生能源及其利用、光伏科学与工程、风力发电原理、生物质能工程、核能利用基础等专业平台课、光伏材料与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场等专业选修课群等。

1、新能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人才的方向: 新能源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面向国际国内新能源科技与产业的人才需求,以风力发电为重点,并包含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利用等新能源知识体系,培养具有能源、控制、机械、材料等宽厚理论基础和创新精神、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新能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就业前景:毕业生可在国家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相关各类大、中型企业,从事与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新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等领域的设备制造、检修与维护、集控运行、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进行相关方面的教学、工程设计等工作。

3、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范围新能源的种类、特点、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等,包含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核电能等,例如:风力发电、太阳能热水器、沼气燃烧供热、农村农林废物发电等。所以,在新高考方案的选科要求中,部分高校本科专业首选科目要求包括:仅物理、仅历史、物理或历史均可3种。

机灵的期待
孝顺的小蝴蝶
2025-08-27 16:37:38
专业在全面学习燃油汽车维修技术的基础上,针对汽车纯电动新能源技术模bai块做深度学习和培养;(新能源动力系统、新能源驱动系统、新能源整车控制系统、新能源汽车故障与排除等)

主要学习:新能源汽车构造、电工电子技术、汽车电控技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与驱动电机、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等。目前开设的新能源专业包括: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能源经济、能源化学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海洋资源开发技术、海洋工程与技术、海洋油气工程、核安全工程等。

2、只要报考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即可。

新能源汽车是个大的系统工程,方向有很多,研发岗位,如果是电驱动系统,建议学电子信息工程,电力电子、自动化、计算机等专业,电池部分肯定还是学化工类材料类等,电机方向需要机械设计 机械制造 车辆工程 动力类的,还有像电磁兼容,也是个很难的课题,需要学计算电磁学 通讯工程啊什么的,还有新能源车电池防护碰撞要求高。

一、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考取中(高)级汽车装配工、汽车维修工、汽车驾驶员(C照)、汽车配件销售员等职业资格证书。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是国家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紧缺人才专业,毕业生可到汽车制造厂、汽车4S店、汽车检测站、汽车运输管理等部门从事相关技术服务与管理工作,就业前景较好,发展空间较大。

二、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掌握新能源汽车技术应用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从事新能源汽车的装配与调试、性能检测、维护和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

花痴的蜻蜓
专一的流沙
2025-08-27 16:37:38
您好,下面是为您介绍新能源专业的具体内容,仅供参考!

一、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学什么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主要学习课程有汽车构造、汽车电控技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原理、动力电池与电机驱动技术、汽车营销、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等。

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掌握新能源汽车技术应用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利用新能源汽车检测设备和工具从事新能源汽车生产需要的生产装配与调试、性能检测与维护、故障诊断与排除及技术管理工作,具备一定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培养规格:

1、知识要求 (1)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包括英语基本知识、数学基本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具备就业及创业方面的相关知识。 (2)了解和掌握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包括电器结构基础知识、汽车构造等。 (3)掌握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包括新能源汽车电机及电控标准、电动汽车检修等专业技能。

2、能力要求 (1)具有识读电气原理图和机械装配图的能力。 (2)具有熟练使用电工仪器仪表及电工工具的能力。 (3)具有熟练掌握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安装、检测、调试的能力。 (4)具有从事汽车行业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和相关法律的意识。

三、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就业面向与主要职业岗位

就业面向: 1、初始岗位群 企业的基本员工,从事汽车定损、汽车保养与维护、汽车修理、汽车销售等相关工作。 2、发展岗位群 企业技术员、工程师、销售主管、部门经理。

主要岗位描述: 1、汽车修理技工 从事汽车故障、检测、修理、保养的技术管理人员。 2、汽车定损技工 培养掌握现代汽车事故评估与理赔、汽车整车鉴定与估损、汽车保险、汽车金融知识、具有汽车事故查勘与评估、定损与理赔能力的服务技术人才。 3、汽车销售技工 客户开发、客户跟踪、销售导购、销售洽谈、销售成交等基本过程,还可能涉及到汽车保险、上牌、装潢、交车、理赔、年检等业务的技术人才。

饱满的小兔子
年轻的乌龟
2025-08-27 16:37:38
1、太阳能:直接来自于太阳辐射.主要是提供热量和电能.

2、生物能: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体内,可沿食物链单向流动,最终转化为热能散失掉.通过燃烧和厌氧发酵获得沼气来取得能量.

3、风能:由太阳辐射提供能量,因冷热不均产生气压差异,导致空气水平运动——风的形成.主要是通过风力发电机来获得能量.

4、水能:由太阳辐射提供能量,产生水循环,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受热上升,太阳能转化为势能,当在高山上形成降水后,水往低处流,势能转化为动能,就是水能.主要是通过水力发电机来获得能量.

5、海洋能:包括潮汐、波浪、洋流等海水运动蕴藏的能量,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潮汐能主要来自于月球、太阳等天体的引力,波浪、洋流的能量主要是受风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潮汐的动能来发电.

6、地热能:来自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可以用于地热发电和供暖.

7、氢能:通过燃烧或者是燃料电池来获得能量.

8、核能:通过核能发电站来取得能量.

上述能源都是可再生能源,而且是直接来自于自然界的一次能源.

利用以上这些能源的技术

开心的星星
畅快的秋天
2025-08-27 16:37:38
低碳经济产生的背景是什么?伴随着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化石能、核能等的使用,人类逐步从原始文明走向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而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摒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低碳经济其实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其涉及广泛的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低碳经济的概念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而系统地谈论低碳经济,则应追溯至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的《京都协议书》。

中国为什么要节能减排1 中国为什么需要节能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主要特征是投资推动和高增长。近三十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年均为9.5%;在大部分时期,投资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于40%;现在接近50%。中国经济中的主导一直是重工业。在1985年,重工业比重占国内工业总产值的55%。1990年降到50%,2000年回升到60%,2005年高达69%。在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引起的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的推动下,重工业,尤其是高耗能产业在近几年经历了最快速的发展。

为何中国需要这么多高耗能产业?预计到2020年,中国人均GDP将达到3000美元,成为中等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的一个主要特征即城市化进程。根据目前中等收入国家城市化的要求来估算,如果中国要在2020年成为中等收入国家,大约3亿人口将迁移进城市居住和工作。首先,根据1990-2004年的统计数据估算,城镇居民的人均能源消费量(千克标准煤)大约是农村居民的2.8倍;其次,推动城市化进程要求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住房,需要大量的水泥和钢铁,这些都是高耗能产业。

城市化进程所需的水泥和钢铁只能在国内生产。2006年中国GDP占世界总量的5.5%左右,但是,钢材消费量达到3.88亿吨,大约占世界钢材消耗的30%。水泥消耗达到12.4亿吨,大约占世界水泥消耗量的54%。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为中国生产这么多的钢材和水泥。因此,只要中国快速成为中等收入国家的愿望不变,重工化和高耗能产业,也就是能源消费的高增长不可避免。

中国还需要充足的就业作机会来支持城市化进程,这就需要中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廉价产品要求低劳动力成本和低资源成本。在劳动力大量过剩的情况下,低劳动力成本不是问题。事实上,尽管几十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劳动力成本仍然相对低廉。低能源价格是由政府用低资源税、能源补贴,以及控制能源价格上涨等手段来实现。这不仅影响到能源行业的效率,还影响整体能源效率。

近期中国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将能源需求推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在这一基数上,即使能保持较低的能源消费增长,能源需求的绝对增量也将是巨大的。2006年能源消耗达到24.6亿吨标准煤(大约占世界能源总消耗的15%)。如果将能源需求降低到5%,年增加量也需要1.23亿吨标准煤。事实上,如果GDP增长为9%,以目前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很难将能源需求降低到5%。因此,2007年4月10日国家发改委公布《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将2010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目标控制目标为27亿吨标准煤左右。这是一个过于保守,而且从一开始就已经是落后了的总量控制目标。因为即使所有的都做对了,仍然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调整经济结构和耗能方式来达到总量控制。

能源需求总量的问题是相对于能源储量和人口而言的。应当说中国能源资源储量并不少,但人口众多导致了中国人均能源占有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5年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人均剩余可采储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69%、7.05%和58.6%。以储量最丰的煤炭为例,根据国际通行的标准,2001年中国煤炭的经济可开发剩余可采储量有1145亿吨。2002年用煤12亿吨,煤炭够挖100年;如果没有长足的储量增加,2006年再计算经济可采储量就只够用50年,这个数字实际上没有太大意义,因为它是按现在的年消费量(24.6亿吨)来计算的。如果现在把资源的承受能力夸大了,将来是一定要吃亏的。

中国人均能源消耗也处于很低水平,2005年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4、美国的1/7。人均能耗低导致对高能源需求的预期。只要中国人均能耗达到美国的25%,其能源总需求就会超过美国。只要人均石油消费达到目前的世界平均水平,其石油消费总量将达到6.4亿吨,如果保持现在1.8亿吨的石油产量水平,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将达72%,超过目前美国的石油进口依存(63%)。

能源需求总量的问题也是相对于国际市场而言的。对于一个缺乏能源的小国家,能源需求增长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得到满足而不引起注意,对市场不会有实质性影响。相对于中国的能源需求总量来说,国际原材料市场和能源市场可能不够大,因而中国的能源需求变动足以引起国际市场的明显发应。例如,近期各大投资银行的预测报告都认为中国对铁矿石的需求是国际铁矿石价格上扬的主要因素,这与先前中国购买导致世界石油价格飙升的逻辑一是样的。虽然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但至少中国的消费总量是国际市场十分关注的问题。不同于其它产品,能源需求弹性小,能源资源大买家常常没有价格的话语权,而过多依靠国际市场就等于把自己的能源安全置于他人之手。中国本身长久可靠的能源安全只能立足于国内储备,因为只有国内能源才在价格和数量上最终可控。中国的能源储量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硬约束。

按目前能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和经济增长速度与增长模式(高投入和高消耗),实现到2020年GDP翻两番、能源只翻一番的政府发展目标可能性不大。国内生产总值继续高速增长,城市化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快速,高能源需求增长的状况可能延续到2020年。如果动态地来看待能源问题,无论是已知的还是猜测的能源来源,以及期望的技术进步,都不足以消除人们对中国能否有供给充裕、价格合理的能源和环境来支持向中等收入国家过渡的担忧。因此,中国的国情决定必须节能。部分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在世界各地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目前,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以及水力发电、地热能等的利用技术已经得到了应用。

国际能源署(IEA)对2000~2030年国际电力的需求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来自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总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将最快。IEA的研究认为,在未来30年内非水利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将比其他任何燃料的发电都要增长得快,年增长速度近6%,在2000~2030年间其总发电量将增加5倍,到2030年,它将提供世界总电力的4.4%,其中生物质能将占其中的80%。

目前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总体上偏低,一方面是与不同国家的重视程度与政策有关,另一方面与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成本偏高有关,尤其是技术含量较高的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等。据IEA的预测研究,在未来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成本将大幅度下降,从而增加它的竞争力。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成本与多种因素有关,因而成本预测的结果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这些预测结果表明了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成本将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开发。国家经贸委制定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十五”规划,并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重点发展太阳能光热利用、风力发电、生物质能高效利用和地热能的利用。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中国在风力发电、海洋能潮汐发电以及太阳能利用等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新能源(或称可再生能源更贴切)主要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生物质能在经过了几十年的探索后,国内外许多专家都表示这种能源方式不能大力发展,它不但会抢夺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更将会导致社会不健康发展;地热能的开发和空调的使用具有同样特性,如大规模开发必将导致区域地面表层土壤环境遭到破坏,必将引起再一次生态环境变化;而风能和太阳能对于地球来讲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健康能源,他们必将成为今后替代能源主流。

太阳能发电具有布置简便以及维护方便等特点,应用面较广,现在全球装机总容量已经开始追赶传统风力发电,在德国甚至接近全国发电总量的5%-8%,随之而来的问题令我们意想不到,太阳能发电的时间局限性导致了对电网的冲击,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能源界的一大困惑。

风力发电在19世纪末就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在一百多年的发展中,一直是新能源领域的独孤求败,由于它造价相对低廉,成了各个国家争相发展的新能源首选,然而,随着大型风电场的不断增多,占用的土地也日益扩大,产生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成了我们又一困惑。

早在2001年,MUCE就为了开拓稳定的海岛通信电源而开展一项研究,经过六年多研究和实践,终于将一种成熟的新型应用方式MUCE风光互补系统向社会推广,这种系统采用了中国自主研制的新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H型)和太阳能发电进行10:3地结合,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电力输出。在建筑上、野外、通信基站、路灯、海岛均进行了实际应用,获得了大量可靠的使用数据。这一系统的研究成果将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新能源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新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H型)突破了传统的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启动风速高、噪音大、抗风能力差、受风向影响等缺点,采取了完全不同的设计理论,采用了新型结构和材料,达到微风启动、无噪音、抗12级以上台风、不受风向影响等性能,可大量用于别墅、多层及高层建筑、路灯等中小型应用场合。以它为主建立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具有电力输出稳定、经济性高、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也解决了太阳能发展中对电网冲击等影响。

随着能源危机日益临近,新能源已经成为今后世界上的主要能源之一。其中太阳能已经逐渐走入我们寻常的生活,风力发电偶尔可以看到或听到,可是它们作为新能源如何在实际中去应用?新能源的发展究竟会是怎样的格局?这些问题将是我们在今后很长时间里需要探索的。 新能源专业有: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能源经济、能源化学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海洋资源开发技术、海洋工程与技术、海洋油气工程、核安全工程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专业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具体你可以看一下这篇文章http://www.gaokao.com/e/20111117/4ec4c235b6d01.shtml

如果您对其他的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类专业感兴趣的话 也可以看一下这篇文章http://www.gaokao.com/e/20111123/4ecc8358db813.shtml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解读之新能源类来源:新浪博客 文章作者:吕迎春 2011-11-17 16:13:41

[标签:专业解读]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解读

新能源类

专业名称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能源经济、能源化学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海洋资源开发技术、海洋工程与技术、海洋油气工程、核安全工程。

代表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做饭取暖需要热能,点灯照明需要电能,万物生长需要太阳能……我们生长在这个地球上,需要各种各样的能源,没有能源,人类就不能生存,社会就不能发展。

那么地球上的能源有哪些可用,它们又来自何方呢?

地球上的能源按其来源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地球和其他天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如潮汐能;第二类来自地球的内部,如地热能和原子核能;第三类来自地球以外,主要是太阳能以及由它产生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水能、风能、海洋热能等等。

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能量的需求不可遏止地猛增。地球上的能源消耗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20世纪消耗的全部能源几乎等于前19个世纪所消耗的能源的一半。而且,由于大量利用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化石燃料,已经使人类居住的环境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造成酸雨和气候变暖。科学家们都认为,全球气温升高将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为此,发展新能源产业势在必行。

就我国而言,一方面,发展新能源产业孕育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将有效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引领中国经济走向低碳化。目前,中国大力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在加大水电、核电、太阳能和风能设施建设的同时,计划在2020年前使新能源消费比例达到15%,规划到2020年,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总投资将超过3万亿元。

虽然我国新能源产业迅速发展,然而推动新能源行业前进的人才供给却显得捉襟见肘。高素质专业人才和核心技术的缺失,已严重阻碍了我国当前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据估算,到2020年在风电领域的从业人员就将会有几十万,其中包括几万名专业人员。根据《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在未来10年内,国家每年平均要开工建设5-8台以上的核电机组,预计每年对核电人才的需求有数千人,而全国每年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总量不超过500人。对于快速发展的太阳能产业而言,人才供应同样面临严重不足。因此,亟待加大新能源产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以满足新能源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

主要课程

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材料基础、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流体力学、能源环境化学、热能与动力测试技术、能源系统工程、可再生能源及其利用、光伏科学与工程、风力发电原理、生物质能工程、核能利用基础、光伏材料与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场等。

就业前景

根据联合国与国际能源组织预计,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出路。目前国内的新能源市场,至少还有一块价值几千亿元的“处女地”。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缺口很大,而且与其他职位明显不同的是,新能源专业人才对于专业背景的看重会比经验更重要。毕业生可在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节能减排领域的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从事技术研发、工程设计、新能源科学教育与研究、新能源管理等相关工作。

报考提示

1.该专业对考生的物理、化学成绩有一定要求。

2.它是一个实验性较强的专业。大学四年里,有很多时光需要你在实验室里度过,因而,较强的动手能力,仔细、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是必不可少的。

大意的舞蹈
无限的服饰
2025-08-27 16:37:38
新能源就业方向

毕业生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及相关方面的研究、教学、开发、制造、安装、检修、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也可在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可在大型企业、相关公司以及相关的研究所、设计院、高等院校和管理部门从事热能工程、动力工程、制冷工程方面的研究与设计、产品开发、制造、试验、管理、教学等工作。主要就业方向为发电厂、内燃机厂、汽车制造厂、物流调控、锅炉厂、大型机械厂、造船厂、空调厂、制冷设备厂、暖通工程等等!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新能源、机械、建筑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新能源

2、机械/设备/重工

3、建筑/建材/工程

4、环保

5、电气/电气/电力/水利

6、专业服务(咨询、人力资源、财会)

7、其他行业

8、汽车及零配件

工作城市:

毕业后,深圳、北京、广州等城市就业机会比较多,大致如下:

1、深圳

2、北京

3、广州

4、上海

5、南昌

6、武汉

7、南京

8、宁波

3、新能源就业前景

新能源属于能源动力一级学科,培养能源工程方面,包括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与技术、能源综合利用及节能、制冷及供热系统(汽源、热源、冷源、热力管网、燃气输配等热力系统)、热电厂等工程方面规划设计、施工安装、运行管理及相关设备生产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本专业含电厂热能动力、城镇市政热能与动力工程(制冷与供热)两个专业方向。随着我国核技术及核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国家对核技术领域投入的不断加大,迫切需要高素质的核科学技术人才补充到相关单位。

端庄的鱼
大意的热狗
2025-08-27 16:37:38
新能源汽车技术主要研究新能源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进行新能源汽车结构、电子控制技术和充电运行及维护等。新能源汽车可分为如下几类: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

关键词:新能源 汽车 驱动 维护

学什么: 《电动汽车原理与检修》、《动力电池与驱动电机》、《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使用性能与检测》、《汽车车身电控技术》、《汽车保险与理赔》、《电工电子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

干什么: 汽车维修类企业:新能源汽车的售后技术咨询、维护保养与修理、电子电气及机械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等。

诚心的老师
飘逸的鞋垫
2025-08-27 16:37:38
新能源专业:前景向好 大有可为

选择新能源专业,将来就业前景好、工资高这是新开的专业,相较于传统专业目前国内开设的院校少,将来毕业竞争压力小,好就业。之所以要新开设这样的专业,就是国家急需这方面的人才选择新能源,是为了祖国的水更清,天更蓝。

那么什么是新能源

新能源又叫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目前开发和利用及正在研究有待推广的有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氢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等。新能源的共同特点是比较干净,除核裂变燃料外,几乎是永远用不完的。由于煤、油、气等常规能源具有污染环境和不可再生的缺点,因此,国家越来越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及推广。

以核电举例,核电站只需消耗很少的核燃料,就可以产生大量的电能,另外核电站也大大减少了燃料的运输。比如,一座100万千瓦的火电站每年耗煤三四百万吨,而相同功率的核电站每年仅需铀燃料三四十吨。另外核电运行稳定,不像风电水电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

国家大力扶持新能源产业

新能源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许多国家都将可再生能源作为新一代能源技术的战略制高点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新领域,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

苗条的蛋挞
笨笨的台灯
2025-08-27 16:37:38
今后不论国内还是国际,新能源产业将是今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

我们团队最近在帮一家新能源公司进行策划运营,这其中的感触很深。

新能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能源泛指能够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得的可利用能源,外延涵盖了高效利用能源、资源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代替能源、核能、节能等。狭义的新能源指除常规性能源和大型水利发电之外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地热能、海洋能、小水电和核能等能源的总成。现阶段对风能、海洋能、小水电和核能的利用主要集中在电能的转换上,而对太阳能、生物能、地热能的利用除了将其转换为电能外,还应用于向热能和燃气的转换上。总体来讲,新能源的利用主要是围绕发电展开的。

这样讲的话,LZ应该对新能源的定义比较明白了吧,与新能源开发有关的专业确实数不胜数,您可以对应于上面所述新能源的范围进行对号入座,谢谢!

和新能源有关的专业基本有以下几种:

1。机械类、各种模具、产品开发;

2.暖通(太阳能热发电)热泵系统;

3.分析测试 热分析 有限元分析之类的种种测试;

4.发电相关,(我们国家执业类资格这方面只有一种,注册电气工程师。其中又有两个方向,发输变电类、配电XX类)很遗憾虽然风力发电、光伏发电都是发电但是国家只认可正经的发输变电配电等专业;

5.电力电子,各种新能源产品开发都要用;

6.建筑建造,各种工程需要相关的结构设计人员。

欢迎其他朋友继续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