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二期工程什么时候开始建设
2020年4月14日至5月15日。
批准,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拟在长江中游马家寨水道,进行湖北荆州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地质勘察钻探施工作业。
本项目位于位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马家寨乡祁渊村,公安长江大桥(又名荆州长江二桥)北引桥西侧,荆江大堤桩号718-719附近,属于荆州港郝穴港区,所在岸线属于灵官庙岸段,灵官庙岸段位于冲和观铁牛矶之间。
内蒙古
【地理位置】
内蒙古自治区疆域辽阔,地跨“三北”中国东北、西北、华北)地区,东起东经126度29分,西北东经97度10分,东西直线距离为400多公里。内蒙古东部与黑龙江 、 吉林、辽宁三省毗邻,南部、西南部与河北、山西、陕西 、宁夏四省区接壤,西部与甘肃省相连,北部与蒙古国为邻,东北部与俄罗斯交界,国界线长达4221公里。土地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12.3% 。
【地质地貌】
内蒙古的地形以高原为主,高原从东北向西南延伸3000公里,地势由南向北、西向东缓缓倾斜。一般地区海拔 1000米- - 1500米。内蒙古高原可划分为呼伦贝尔高原、锡林郭勒高原、乌兰察布高原和巴彦淖尔、阿拉善及鄂尔多斯高原四部分。高原上分布着辽阔的草原,是我国著名的天然牧场,还分布着一部分沙漠。高原边缘的山峦,主要有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等。这些山脉的位置和走向,构成一条牧业区与农业区的分界线。高原的外沿,分布着河套平原、鄂尔多斯高原和辽嫩平原。这三个地区,除鄂尔多斯高原土质较差和比较干旱以外,其他两个地区均为肥土沃野,是自治区的主要农耕地带。
【气候特点】
内蒙古属典型的中温带季风气候,具有降水量少而不匀、寒暑变化剧烈的显著特点。冬季漫长而寒冷,多数地区冷季长达5个月到半年之久。其中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从南向北由零下10oC递减到零下32摄氏度,夏季温热而短暂,多数地区仅有一至两个月,部分地区无夏季。最热月份在7月,月平均气温在16oC--27oC之间,最高气温为36oC--43oC。气温变化剧烈,冷暖悬殊甚大。降水量受地形和海洋远近的影响,自东向西由500毫米递减为50毫米左右。蒸发量则相反,自西向东由3000毫米递减到1000毫米左右。与之相应的气候带呈带状分布,从东向西由湿润、半湿润区逐步过渡到半干旱、干旱区。这里晴天多,阴天少,日照时数普遍都在2700小时以上,长时达3400小时。冬春季多风大,年平均风速在3米/秒以上,蕴藏着丰富的光热、风能资源。
黄土高原
【地貌类型】
山、原、川三大地貌类型是黄土高原的主体。耸峙在高原上的山地,犹如海洋中的孤岛。例如六盘山以西的陇中高原上的屈吴山、华家岭、马衔山,陇东陕北高原上的子午岭、白于山、黄龙山等。原(或塬)是指平坦的黄土高原地面,著名的有甘肃东部的董志塬,陕西北部的洛川塬。塬面宽阔,适于机械化耕作,是重要的农业区。但是塬易受流水侵蚀,沟谷发育,分割出长条状塬地,成为山梁,称为“梁”地。如果梁地再被沟谷切割分散孤立,形状有如馒头状的山丘,当地称为“峁”。由“梁”和“峁”组成的黄土丘陵,高出附近沟底大都在100~200米左右,水土流失严重,是黄河泥沙来源区。川是深切在塬面下的河谷平原。在梁峁地区地下水出露,汇成小河、河水带来的泥沙在这里沉积,在两岸形成小片平原,称它为“川”。川两旁还有阶地,即“掌”、“杖”地。掌是川地上源的盆地状平原,与条状分布的杖地不同。
黄河在它的中、上游流经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地形破碎,暴雨频繁,水土流失极为严重,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地。尤其是黄河河口镇至潼关这一河段,黄河在穿越这一段黄土高原的过程中,众多支流汇入,把黄河“染成”了黄色。据测定,这一河段进入黄河的泥沙占全河沙量的90%。
【水土流失】
主要由暴流沟谷冲刷疏松黄土所致。黄土颗粒细小,质地疏松,具有直立性并含有碳酸钙,迂水容易溶解、崩塌。地面坡度较大,植被稀疏,夏季又多暴雨,造成奇峰、陡壁、溶洞、陷穴、天生桥等微地貌,更助长了沟壑扩展,加速水土流失。同时也与近代地壳上升有关,使得沟床不断下切和侧蚀,沟谷溯源侵蚀加剧,相应地谷坡又不断地扩展,于是沟间地日益破碎。除上述自然因素外,与人类活动,特别是滥垦滥伐,破坏天然植被等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新中国成立后,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植树造林、种草,将坡耕地改为水平梯田,以及水利工程等措施,黄土高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加大“三北”防护林的建设,加大植被的覆盖面积和覆盖率。尤其对于这个土质比较疏松的黄土高原来说,森林覆盖率一定要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2%,只有这样才能比较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
福建
【地理气候】
陆地面积12.14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占陆域的80%,海域面积13.63万平方公里。全省海岸线总长6128公里,其中大陆线3324公里,居全国第二位。大小岛屿1546个,占全国1/6,拥有厦门湾、福州湾、兴化湾、湄州湾、沙埕港、三都澳等众多天然港湾。
福建地处亚热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2004年平均气温15.3-21.9度,平均降雨量930-1843毫米,是全国雨量最丰富的省份之一。
【自然资源】
福建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中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118种(含亚矿种),其中能源矿产有无烟煤、地热等2种,金属矿产31种,非金属矿产82种,水气矿产1种.金、银、铅、锌、锰、高岭士、水泥石灰岩、花岗石材、明矾石、叶腊石、 硫等矿产储量也较大。石英砂储量、质量冠于全国。
福建是全国重点林区之一,全省森林面积1亿多亩,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树木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达62.96%,居全国首位。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有内陆养殖面积和可作业海洋渔场面积分别约1000平方公里和12.5万平方公里。有鱼类750多种,占全国海洋鱼类种数的一半。尤其是水产品资源种类繁多,现有品种占世界50%以上,水产品总量居全国第三位,人均占有量居全国第一位。
境内河流密布,水利资源丰富。全省拥有29个水系,663条河流,内河长度达13569公里,河网密度之大全国少见。水力理论蕴藏量1046万千瓦,可装机容量705万千瓦,居华东之首。
云南
【地形与气候】
云南地形极为复杂,大体上西北部是高山深谷的横断山区,东部和南部是云贵高原。最高峰是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的梅里雪山,其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最低点是河口县的元江河谷,海拔仅有76.4米。 整个云南西北高、东南低,有94%多的面积是山地,仅有不到6%是坝子、湖泊之类。个别县市的山地比重竟然超过了98%。
云南气候大致与地形相对应。西北部的高山深谷区为山地立体气候区,从海拔几百米上升至几千米的陡坡上真可谓是“十里不同天”,著名的滇金丝猴就出没于此。而北回归线以南的西双版纳、普洱南部等地则属于热带季雨林气候,即全年高温如夏,雨季主要集中在夏秋。东北部的曲靖北部和昭通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热冬冷,雨热同季。全省其他大部分地域属于低纬高原气候,“四季如春”是这里的真实写照。影响云南的季风来自孟加拉湾,叫做孟湾季风。这是一股带着大量水汽的气流,全国大部分季风气候区的降水也来自于这股季风。(在中国的季风气候区,太平洋季风的主要作用是推动雨带北移,而降雨的水分来自于印度洋季风。)
【地质与地貌】
云南的地貌,以云南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的宽谷为界,云南全省大致可以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云南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称云南高原,属云贵高原的西部,云南平均海拔在2000米上下。云南这里主要是波状起伏的低山和浑圆丘陵,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地貌,其中有著名的云南石林、丘北普者黑、罗平多依河、宜良九乡溶洞、建水燕子洞、泸西阿庐古洞等风景旅游区。云南西部为横断山脉纵谷区,高山与峡谷相间,云南地势雄奇险峻,其中以三江并流最为壮观。一般来说,云南西北部海拔在3000米~4000米;云南西南部海拔在1500米~2200米;云南靠边境地区地势渐趋和缓,海拔只在800米~1000米,个别地区下降至500米以下,是云南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之所在。
在全云南省起伏纵横的高原山地之中,断陷盆地星罗棋布。云南这些盆地又称“坝子”,地势较为平坦,有河流通过,土壤层较厚,多为经济发达区。云南全省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坝子共有1445个,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坝子有49个,云南最大的坝子在云南陆良县,面积为771.99平方公里。云南名列前10位的坝子还有:昆明坝(763.6平方公里)、洱海坝(601平方公里)、昭鲁坝(524.76平方公里)、曲沾坝(435.82平方公里)、固东坝(432.79平方公里)、嵩明坝(414.6平方公里)、平远街坝(406.88平方公里)、盈江坝(339.99平方公里)、蒙自坝(217平方公里)。
东北
【地理及气候】
东北地域广阔,气候类型多样。冬季长达半年以上,雨量集中于夏季。森林的覆盖率大,可拉长冰雪消融时间,且森林贮雪有助于发展农业及林业。
【自然资源】
东北盛产媒,有多个煤矿。著名的有辽宁鞍山钢铁厂。
石油:有著名的大庆油田河盘锦油田。
金刚石
金矿
森林资源
淡水及海水鱼类
华北
【地理及资源】
地区名。一般指中国北部2省2市1区所在的区域,包括河北省、山西省、北京市、天津市和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地区。1949~1954年曾为一级行政区域。主要有丘陵、平原、山地三个地形带。属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面积125.5万平方千米。1990年全区人口1.32亿。汉族为主,有蒙古、回、满等少数民族。是中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铁矿储量占全国1/4,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区内工农业均较发达,是中国最大的能源工业基地、重要的钢铁基地和棉花基地。
江南
【狭义的江南和广义的江南】
广义的江南指整个长江中下游长江以南的地区,即除去湖南南部、江西南部、贵州和福建的江南道。包括狭义的江南、江西以北、湖北长江以南和湖南北部地区。但福建有些地区有时也被称为江南。广义的江南在古代较多使用,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是写在长沙市的事。广义的江南在现代也使用,比如天气预报中的江南就指广义的江南;江南三大名楼(武汉市的黄鹤楼,岳阳市的岳阳楼和南昌市的滕王阁)中所说的江南为广义上的江南。
现在特指的江南为狭义的江南,是指被文人美化了的地区。即除去福建省与浙南的江南东道,是以南京至苏州一带为核心地带,包括长江以南安徽省、江西省、浙江省的部分地区,即江苏南部和浙北、皖南、赣北地区。长江下游以北部分地区,如扬州地区等,虽然地理位置在江北,但经济文化形同江南,也被看作是文化意义上的江南地域的组成;而并非长江流域却被认为是江南地域的有太湖以南以至钱塘江以南部分地区,如绍兴、宁波地区等。
大概就这些了...
够吗...
自打抽水蓄能发展规划发布,有关的企业也受到重视,湖北能源同样也有布局抽水蓄能,这只股票是好是坏,投资到底是盈利还是亏本呢,下面我来为大家做个分析。在对湖北能源做一个分析之前,我要和各位小伙伴们分享一份近期整理好的电力行业龙头股名单,戳开下方链接就能领取:宝藏资料!电力行业龙头股一栏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湖北能源拥有8家全资子公司的同时还有9家控股子公司,已形成一些业务板块,分别是水电、火电、核电、新能源、天然气、煤炭和金融"6+1",完成了鄂西水电和鄂东火电两大电力能源基地的初步建设,而且集中力量打造煤炭和天然气供应保障网络,同时投资参股长源电力、长江证券、湖北银行、长江财险等多家企业,是我国能源业务品种最完全且最整体上市公司。
跟着学姐简单了解湖北能源后,下面通过亮点来探讨下湖北能源可不可以入手。
亮点一:投资襄阳2台百万千瓦火电,展开抽水蓄能电站前期研究。
湖北能源今年公布投资2台百万千瓦火电用于建设襄阳(宜城)项目,动态投资总和是77.3亿元。该项目就在浩吉铁路进入湖北第一站的路口电厂,煤炭运输条件是非常优越的,可以将燃料成本降低一些,预计盈利能力可观。除此之外,湖北能源宣布签订湖北松滋、湖北南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合作框架协议,推进项目前期工作。随着项目的步步迈进,有望展现出平稳的盈利曲线。
亮点二:积极落实战略部署,大力发展新能源
湖北能源在"共抓长江大保护"战略部署上做的很积极,对"气化长江"工程的实施,进行大力推动,与湖北省内地方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的各方协议,积极争取LNG接卸站项目开发权。同时该公司紧紧跟随浩吉铁路通车这一契机,积极推进荆州煤储基地二期,煤港电厂等等的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坚持自建与收购齐头并进,这是湖北能源始终在追求的,并且尽力的抢占湖北省内的新能源资源,新能源业务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由于篇幅在长度方面设限,更多和湖北能源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有着密切关联的信息,在这篇研报当中都能看到,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戳开下方链接浏览哦:【深度研报】湖北能源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看
抽水蓄能方面:国家能源局发布了《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最近几年,随着新能源一直在高速发展,提高可再生能源并网规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提升蓄能规模变得非常重要。随着政策的执行,抽水蓄能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核电方面:核电实际上是战略高新的产业,并且是国家必争之地。在我国,国家政策推动和引导核电站的发展,经历了第一代至第三代的发展阶段。2020年,我国投入运营的核电站共有16座,全年发电量的百分比为全国发电量的4.94%。根据《"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我国预计到2025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到7000万千瓦,与之相关的企业也将收获很多利益。
综上所述,湖北能源多方面积累,实力很让人佩服,发展前景一片光明。但文章信息相对滞后,要是想准确地了解湖北能源未来发展行情,直接将下方链接打开,有专业的投顾会帮助你诊断股票,看下湖北能源是估高了还是估低了:【免费】测一测湖北能源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12-01,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自打抽水蓄能发展规划颁布,有关的企业也受到注意,湖北能源同样也有布局抽水蓄能,这只股票是否出色,值不值得大家入手呢,下面我和大伙讲解一番。在对湖北能源做一个分析之前,我把这份电力行业龙头股名单分享给各位小伙伴阅读一下,直接点击下方链接就能看到:宝藏资料!电力行业龙头股一栏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湖北能源总共持有8家全资子公司、9家控股子公司,已形成一些业务板块,分别是水电、火电、核电、新能源、天然气、煤炭和金融"6+1",目前已初步建成鄂西、鄂东等电力能源基地,并积极构建煤炭和天然气供应保障网络,除此之外还买入了长源电力、长江证券、湖北银行、长江财险等多家企业的股票,它在我国是能源业务品种最全的企业,也是整体上市公司。
学姐为大家简单讲解湖北能源后,下面通过亮点来探讨下湖北能源可不可以入手。
亮点一:投资襄阳2台百万千瓦火电,展开抽水蓄能电站前期研究。
湖北能源今年发布公告投资了2台百万千瓦火电用于襄阳(宜城)的建设,动态投资金额共计77.3亿元。该项目为浩吉铁路进入湖北第一站的路口电厂,有着优越的煤炭运输条件,能把燃料成本降低很多,预计盈利能力很优秀。除开这个,湖北能源公告签订湖北松滋、湖北南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奠定项目前期工作顺利完成的基础。随着项目的步步迈进,呈现出稳定盈利是指日可待。
亮点二:积极落实战略部署,大力发展新能源
湖北能源对"共抓长江大保护"战略部署积极落实,可以使"气化长江"工程更好的实施,与湖北省内地方政府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努力,积极去获取LNG接卸站项目开发权。同时该公司对浩吉铁路通车契机密切关注,主动推动荆州煤储基地二期,煤港电厂等等的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湖北能源一直在坚持着自建与收购并举,用最大的努力来抢占湖北省内的新能源资源,新能源业务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由于篇幅受限,更多关于湖北能源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我整理在这篇研报当中,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戳开下方链接浏览哦:【深度研报】湖北能源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看
抽水蓄能方面:国家能源局发布了《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近几年来,随着新能源极速发展,显现出提高可再生能源并网规模的重要性,提升蓄能规模变得非常重要。随着正常开始实施,抽水蓄能将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核电方面:核电实际上是属于战略高科技产业,并且是大国家必争之地。在我国,国家政策推动和引导核电站的发展,历经了三代的发展阶段。2020年,有16座核电站在我国投入运营,全年发电量的数量是全国发电量的4.94%。根据《"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至2025年,我国核电运行装机容量就能达到7000万千瓦这个数,相关企业将受益颇多。
总的来说,湖北能源多方面努力,实力很牛掰,发展前景一片光明。但文章消息会延迟,倘若有的小伙伴想知道湖北能源未来发展的准确信息,直接点击链接,有专业的投顾在诊股方面替你把关,看下湖北能源有没有存在高估现象:【免费】测一测湖北能源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12-09,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川渝最大的综合物流园区
广安华蓥市物流园区于2020年9月正式动工兴建,是川渝最大的综合物流园区。[1]
园区面积建设背景道路建设建设意义TA说
园区面积
华蓥市现代物流园区总占地5500亩按单个标准足球场10.7亩计算,那么该物流园区的大小相当于514个标准足球场。[1]
建设背景
该物流园区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资源优化、合理配置”的原则,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修编了现代物流园区规划,将原来布局在铁路两侧的功能区调整为主要布局在铁路以东,既体现现代、高端、超前,又充分考虑规划的科学性、严肃性、持续性。
是被列入国家二级铁路物流节点规划和“十三五”交通运输部专项建设规划、服务于川渝地区、辐射全国的综合型物流基地和国家级煤炭储配基地项目。[1]
道路建设
主要发展铁路和公路依托性物流产业,其中公路依托性物流产业将构建“一心”(园区发展中心)、“五片”(综合服务区、公铁水联运区、农产品物流区、农产品仓促区、农产品增值加工区)功能区域,铁路依托性物流产业主要建设以煤炭、建材、机电等“长、大、笨、重、怕湿”大宗货物提供物流服务为主的专业性现代物流园区。
在公路方面,国道244线和正在建设的广安过境高速东线纵贯物流园区;
在铁路方面,经中国铁路总公司批复,将投资近10亿元,在高兴新建占地1090亩,初期运量235万吨、近期运量470万吨、远期运量930万吨的高兴货场,集聚“铁路、公路、水路”多式联运功能,区位优势极为独特。
2021年11月,综合型物流基地项目已完成工程总量的90%、煤炭储配基地项目已完成工程总量的50%,分别预计2021年底和2022年8月全面竣工投入使用。[1]
法律分析: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个部门日前以联合令的形式发布了《煤矸石综合利用管理办法》,我国禁止新建煤矿及选煤厂建设永久性煤矸石堆场。 1月13日,国家能源局、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煤炭安全绿色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大型煤炭基地煤炭生产能力占全国总生产能力的95%左右;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控制在62%以内。到2020年,厚及特厚煤层、中厚煤层、薄煤层采区回采率分别达到70%、85%和90%以上;鼓励对“三下一上(建筑物、铁路、水体下,承压水体上)”煤炭资源、煤柱和边角残煤实施充填开采。到2020年,煤矸石综合利用率不低于75%;在水资源短缺矿区、一般水资源矿区、水资源丰富矿区,矿井水或露天矿矿坑水利用率分别不低于95%、80%、75%;煤矿稳定塌陷土地治理率达到80%以上,排矸场和露天矿排土场复垦率达到90%以上。到2020年,新增煤层气探明储量1万亿立方米。煤层气(煤矿瓦斯)产量400亿立方米。其中:地面开发200亿立方米,基本全部利用;井下抽采200亿立方米,利用率60%以上。到2020年,原煤入选率达到80%以上,实现应选尽选;重点建设环渤海、山东半岛、长三角、海西、珠三角、北部湾、中原、长株潭、泛武汉、环鄱阳湖、成渝等11个大型煤炭储配基地及一批物流园区。
法律依据:《煤矸石综合利用管理办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对煤矸石综合利用的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本办法所称煤矸石,是指煤矿在开拓掘进、采煤和煤炭洗选等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含碳岩石,是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本办法所称煤矸石综合利用,是指利用煤矸石进行井下充填、发电、生产建筑材料、回收矿产品、制取化工产品、筑路、土地复垦等。
第三条 煤矸石综合利用应当坚持减少排放和扩大利用相结合,实行就近利用、分类利用、大宗利用、高附加值利用,提升技术水平,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机统一,加强全过程管理,提高煤矸石利用量和利用率。
另外,随着资源紧张、资金约束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影响,煤炭单位物流成本上升不可避免。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三西地区煤炭外运总量将达到15亿吨,据此推算到2019年,三西地区煤炭物流总成本将达到3500亿元,年均增长8.4%。
输煤变输电
在煤炭重要产地建立煤炭加工基地,对煤炭进行加工,加工成相关煤炭产品后再进行运输。中国物流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闫淑君表示,可以在煤炭重要产地建立发电站,将煤炭变成电以后通过电网输送到全国各地,还有可以在煤炭产地建立煤制油加工及煤液化项目。这样就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运力,缓解运力的不足,还可以降低大量的运输费用及运输过程中的损耗。从全局考虑,应将更多的煤炭就地消化,变输煤为输送下游工业产品,这也是降低煤炭物流成本的一种选择。
与此同时,当务之急是把煤炭现代物流纳入产业化发展的轨道,建立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发展煤炭现代物流,要加快GJ和地方应急煤炭储备基地建设,打造完整煤炭供应链,包括煤炭企业采掘加工运输仓储销售的纵向一体化供应链,煤电企业采购运输仓储配送的纵向一体化供应链,以及相关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物流企业构成的横向一体化的供应链。
铁路市场化加强
根据煤炭工业十二五规划,2019年,全国煤炭铁路运输需求26亿吨。考虑铁路、港口,生产、消费等环节不均衡性,需要铁路运力28-30亿吨。铁路规划煤炭运力30亿吨,可基本满足煤炭运输需要。其中,晋陕蒙(西)宁甘地区调出量14.3亿吨,铁路规划煤炭外运能力约20亿吨;兰新铁路电气化改造和兰渝铁路建成投运后,可基本满足新疆煤炭外运需求。
据能源杂志统计,正在新建5条运煤铁路线,都将承担相应的煤炭运力。其中,蒙西至华中铁路12亿吨,准朔铁路3千至5千万吨,晋中南通道1.32亿吨,准池线12亿吨,准曹线12亿吨。总运力将达48亿吨。
当然,随着未来铁路运力的释放,其市场化改革更加明显。根据GJ发改委的相关通知,此次准池铁路的市场化运作,是基于包神铁路货运价格的进一步开放。根据实验效果,继准池铁路之后,其他社会资本投资的铁路项目也有可能逐步获得自主定价权。在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煤炭大会上GJ安全监管总局二处副处长候景雷表示,随着铁路货运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铁路货运价格在政府的指导下将呈现上升的趋势。同时,公路运输、水运对铁路运输的竞争力将逐步显现,货运市场的竞争将更加充分。
相比于其他运输方式,由于铁路货运优势明显,被寄予厚望,但目前铁路运输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发改委网站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份全社会完成货运量68.2亿吨,同比增长7.5%,铁路完成6.34亿吨,下降3.1%,在铁路、公路、水运、航运4种运输方式中,唯有铁路货运量出现了同比下降。
新的贸易生态圈
与以往的煤炭供应链相比,在互联网时期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性变化。在东北亚煤炭交易中心董事长李洪国看来,原有的煤炭贸易模式在于优化煤炭供应链,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但如今在互联网环境下,这种优化已经没有那么充分,尤其是在市场压力越来越大的当下,所以出现了贸易模式的*性创新。这种*性创新就在于去中间环节,互联网就是去中间环节,去掉中间环节就减少了时间和环境的压力。
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平台,原来的物流都是为自己的贸易服务的,原来的金融都是为自己的贸易服务的,所以发展不起来,因为物流受制于自己的贸易额,金融受制于自己的金融需求。在网络平台下,物流企业不是为自己服务的,而是为社会服务的,自身的能力就会显现出来,金融服务也是一样的,当企业不是为自己有限的贸易服务时,自身的物流和金融就会有更大的发展机会。所以,这种新的专业的物流平台在未来30至50年,一定是一种朝阳产业。
强化物流信息化
未来GJ将扶持企业推广应用先进物流技术,加快煤炭物流信息化建设,完善煤炭物流标准体系,促进煤炭物流产业升级。先进煤炭物流技术装备,在主要煤运通道推广应用重载专用车辆及相关配套技术装备,采用节能环保技术,减少煤炭物流各环节能耗和环境污染。
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未来理应整合公共物流信息资源,实现煤炭物流信息共享,为物流企业提供专业化的信息服务。这样将更能够推进物流企业与煤炭生产、消费企业信息对接、数据交换,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物流信息服务企业。对此闫淑君也表示,在推进物流信息化的过程中,要更好地研究制订煤炭物流技术、设备、产品、交易等相关标准,完善物流标准化体系。同时,鼓励企业采用标准化物流计量、物流装备设施、信息系统和作业流程等,提高煤炭物流标准化水平。
煤炭大物流
按照GJ煤炭物流发展规划,将加快铁路、水运通道及集疏运系统建设,完善铁路直达和铁水联运物流通道网络,增强煤炭运输能力,减少煤炭公路长距离调运。
铁路通道
加快建设蒙西至华中地区、张家口至唐山、山西中南部、锡林浩特至乌兰浩特、巴彦乌拉至新邱、锡林浩特至多伦至丰宁等煤运通道,进一步提高晋陕蒙宁甘地区煤炭外运能力。加强集通、朔黄、宁西、邯长、邯济、京广、京九、京沪、沪昆等既有通道改造或点线能力配套工程建设。加快兰渝铁路建设,实施兰新线电气化改造,提高疆煤外运能力。加快推进沿边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进口煤炭提供便捷通道。
水运通道
结合铁路煤炭外运通道建设,推进北方主要下水港口煤炭装船码头建设,相应建设沿海、沿江(河)公用接卸、中转码头。加快长江中下游、京杭大运河和西江航运干线等航道建设,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提高内河水运能力。加强沿海、沿江(河)港口集疏运系统建设,实现铁路与港口无缝接驳。
大型煤炭储配基地
长株潭、环鄱阳湖、泛武汉、中原、成渝基地,重点加强煤炭储配能力建设,保障稳定供应。环渤海、山东半岛基地,重点加强配煤和下水能力建设。长三角、海西、珠三角、北部湾基地,重点加强港口接卸和配送能力建设。
在GJ力推打物流的同时,煤炭物流企业则应按照现代物流管理模式,整合煤炭物流资源,发展大型现代煤炭物流企业,推进煤炭物流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鼓励大型煤炭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剥离物流业务,发展专业化煤炭物流。在煤炭生产、消费集中地和主要中转地,建设具备储存、加工、配送等功能的煤炭物流园区。鼓励煤炭企业之间、煤炭企业与相关企业之间联合组建第三方物流公司,发展大型现代煤炭物流企业,推进煤炭物流规模化、集约化。这样才能更好地降低运输成本,提升煤炭运输效率。
2.成本分析报告
目前,医院生存与发展的环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医院由财政全额拔款过渡为差额拔款,并逐步走向市场。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患者就医范围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医院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不仅要提高医疗质量,而且要降低医疗价格。因此,不断降低医院运行成本是提高医院竞争力的关键,运行成本的高低取决于医院成本核算。
一、医院成本核算的概念
医院成本核算是指医院遵循一定的成本核算标准,对医疗服务过程中所发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控制,有效配置有限的.卫生资源,为医院经营管理提供决策信息。
二、医院成本核算体系
1、健立健全成本核算组织。医院成本核算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医院各部门、各科室和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为保证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医院应建立一个有序的成本核算组织,从核算中心、科室、班组都应配备专职或兼职核算员,形成一个从上到下、从领导到职工、从行政后勤到临床医技部门,全院相互配合的成本核算体系。
上一页 12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