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怎么算
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用碳(Carbon)一词作为代表。虽然并不准确,但作为让民众最快了解的方法就是简单地将“碳排放”理解为“二氧化碳排放”。
碳排放的计算,首先确定排放源,排放源的种类千差万别,比如煤炭燃烧,石油燃烧,天然气燃烧,还有人和动物的呼吸等等。
其次确定碳排放因子,碳排放因子是指某种耗能过程CO2 排放的系数.
比如发电过程,发1度电涉及到的能耗折合的CO2量,就是发电过程的CO2 排放系数。
最后是用排放源的用量乘以该排放源的碳排放因子,就是碳排放量。
附:
计算方法为净发热值缺省值*有效CO2排放因子KG/TJ缺省值=每kg燃料排放CO2多少kg
计算方法直接用材料量*排放因子数值
计算方法直接用距离*排放因子数值
计算方法直接用kwh*排放因子数值
纯手动整理,谢谢!
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有:
1.经济发展阶段。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人均收入和城市化水平等方面。产业结构变动对一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有重要影响。人均收入增加将会提高一国居民对环境产品的支付能力和意愿。
2.能源资源禀赋。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化石能源的使用,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碳排放系数依次递减,绿色植物是碳中性的,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核能属于零碳能源,一国的能源资源禀赋会显著影响碳排放量,丰富的低碳资源对于降低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提升清洁能源比重,推动能源结构转换将有助于降低碳排放强度。
3.技术因素。技术进步可以通过改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管理效率以及碳捕集与封存等技术发展水平,进而减缓甚至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4.消费模式。能源消耗及其排放在根本上受到全社会消费活动的驱动,发展水平、自然条件、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不同国家居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巨大差异,消费模式和行为习惯对于碳排放影响显著,如美国人均碳排放水平是欧盟国家的两倍以上。
可再生能源利用
可再生能源的碳排放计算基于项目(以风电场为例)向电网提供的清洁电能的电量,这些无碳排放的电能可以看做是替代掉了部分以火电或者其他化石能源为主的电网中的排碳电量,那么替代掉的这部分电量相应的碳排量,就是减排量。
能效提高类
能效提高改造的项目,相对于原来或者是同行业的普遍状况来说,其能耗降低了,则节省出来的能耗(电能,热能)可以认为是减少了所在的电网,区域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通过与相应的排放因子核算,就是项目产生的减排量。
温室气体摧毁项目
这一类项目是直接针对引起气候变化的GHG类气体进行摧毁,或者对于排放源进行改造来减少GHG排放,例如在尼龙行业采用尾气处理装置减少氧化亚氮(温室气体效应是二氧化碳的两万多倍)在电力,钢铁行业未来要出现的碳捕集合碳封存技术。在这些行业中,摧毁/封存的温室气体,折算成二氧化碳当量,即为减排量。
以上是一个很简单笼统的介绍,如果要更详细的了解可以去关注一些CDM的网站什么的。上面都有入门的讲解。
可再生能源开发的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可以用来抵消5%的经核查排放量。从太阳能项目开发CCER的经验来看,100MW的太阳能项目每年可以开发出11万吨CCER,全生命周期内最多可以开发21年,全生命周期内最多可以开发出231万吨CCER。根据当前北京CCER成交价20元/吨计算,100MW的太阳能电站通过碳交易可以额外增加4620万的收益,相当于1.5年的发电量收益,也相当于每度电可额外收益2.3分。这部分收益可以有效降低7%左右的LCOE(按年利用小时数1000小时,上网电价0.3元/kWh测算),可保障全国太阳能电站实现平价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