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能源科技 > 正文

桂林市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总体是什么

踏实的电话
轻松的老虎
2022-12-31 05:56:00

桂林市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总体是什么

最佳答案
花痴的戒指
无限的夏天
2025-08-29 07:51:46

依据桂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对“十二五”时期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围绕“富民强桂”新跨越目标要求做出重大部署是全市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及我市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市既有加快发展的难得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从国际环境看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

从国内环境看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国仍将维持经济总体向好的态势宽松的宏观政策环境会适度调整。但我国部分产业产能过剩问题凸显国家宏观调控会更加注重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更加注重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更加注重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更加注重提高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更加注重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推动地区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更加注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推进社会和谐稳定。国家将继续实施重点产业振兴规划、系列扶持中西部地区发展政策措施资金投入更倾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资源枯竭地区、生态脆弱地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广西成为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泛珠三角“9+2”、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更为紧密广西确定的“两区一带”区域发展格局更加注重优化生产力布局和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广西将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我国沿海重要经济增长区域。我市位于华南、西南、中南三大经济圈的结合部交通运输便利是我国华中、华南、华东地区进入东盟和北部湾、东部发达地区辐射西部以及广西北入中原的交通门户城市是广西北部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桂湘粤黔”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布局上是广西重点建设的3个中心城市之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旅游、农业发展基础好是广西旅游产业的龙头、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粮食、水果、蔬菜的主要生产基地。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8.6%工业化和城镇化将进入加快发展时期为“十二五”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民族区域自治、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发展旅游业、服务业等叠加优惠政策。国有企业在处置不良资产、技术改造升级方面可比照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政策。国家支持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和桂林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在改革方面可以先行先试。上述有利政策和条件为我市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同时我市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广西经济发展重心南移北部湾经济区迅速崛起桂东地区成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区南宁、柳州的发展势头依然强劲桂西地区利用资源富集优势正在加速发展。对桂林加快发展形成更大的竞争压力和诸多挑战。

我市虽具备加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但制约因素仍然较多。现行行政区划已在很大程度上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漓江保护的需要城市发展空间不足城区产业难以拓展城镇化水平偏低。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弱区域发展不平衡。环境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突出。大型企业少产业集聚能力弱。科技、人才资源相对薄弱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度不高综合效益较低。地方综合财力不足城区经济发展缓慢基础设施滞后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弱。影响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和机制弊端依然存在全民创业氛围不浓自主创业条件有待改善创新意识、发展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尚不适应加快发展的迫切需要。 战略任务 全力打造“一城二区三中心四基地”将桂林建设成为综合经济实力较强、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的世界一流休闲旅游城市。一城以中心城区特大城市为核心的桂北城市群。 二区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桂林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三中心国际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中心、国际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中心、广西文化创意产业和演艺中心。四基地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西南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广西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广西特色农业产业基地。 根据市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经济优势和区域发展要求等因素将桂林市经济发展空间划分为“一轴两带”推进全市经济的协调发展。 ——中心经济轴。该经济轴地域范围包括泉南高速公路和包茂高速公路桂林段的桂林市区和全州、兴安、灵川、临桂、永福、阳朔、平乐、荔浦等县的部分乡镇。重点发展产业工业要构建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及工业产品生产基地发展壮大电子信息、医药及生物制品、机械、汽车等四大优势产业改造提升食品、石化橡胶、冶金有色、包装与竹木加工、电力、建材等六个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与环保等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旅游业、商贸业、物流业、商务会展业、社会化养老、高端旅游地产等为主的服务业。着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东部资源经济带。该经济带范围涉及5个县主要包括灌阳和恭城县全境以及全州、兴安、灵川县沿都庞岭的部分乡镇。重点发展产业因地制宜地发展以采矿、冶炼、生物提取、饮料及林果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以名特优水果业、生态经济林业为重点的农林业以农业生态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西部生态经济带。该经济带范围涉及7个县主要包括资源和龙胜县全境以及全州、兴安、灵川、临桂、永福县沿越城岭的部分乡镇。

重点发展产业突出发展观光休闲度假旅游业大力发展风电、林产工业、矿产品精深加工、生态农业、畜牧业等。 三大产业的总体发展战略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创建全国循环农业示范市和建设广西特色效益农业、乡村旅游、吨粮万元田示范市为契机以建设农业现代化为目标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和品牌化建设加快发展设施农业、装备农业。推动我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十二五”期间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4%以上。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实现工业经济发展新突破。坚持把工业化作为加快发展的主导方向和核心战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不断提高工业的主导地位。注重科技创新打造特色产业基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根据我市工业发展基础重点发展壮大四大优势产业改造提升六个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做大工业经济总量加快建设具有桂林特色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到2015年形成30个左右的特色工业产业基地。力争实现工业增加值超千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43%。 积极推进“两区”建设 实现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新突破。加快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和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先行先试大胆突破创新体制机制和发展模式。全面实施自治区提出的旅游业和服务业“百强工程”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其它产业融合发展把旅游业和服务业培育成我市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十二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稳步提高到2015年达到39%。 以工业为主导就是要把经济发展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看待用现代工业统领社会各行各业社会各行各业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工业这一核心来展开或为其提供生产原料或为其提供服务或为其打开市场销售。在这一系统中农业是现代工业的原料产地旅游业是支撑现代工业的服务平台现代工业因为有农业和旅游业的支撑它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 从桂林的自然条件看农业、旅游业、工业是拉动经济前进的三架马车也是支撑桂林各项事业发展的三大支柱。当前桂林经济的发展没有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突破只能靠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上做文章这就是我们桂林的最大市情。 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建立和巩固一批优势产业,形成特色经济。同时实施后发优势战略,缩短在技术、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市场制度等方面与先发地区的差距以后发优势带动比较优势的提升超脱传统比较优势的束缚造就竞争优势使产业结构既有自己的特色又可以不断地向上升级。这样就能缩短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达到后来居上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还应重视对战略贸易理论的运用政府实施积极的产业政策在宏观上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增强我市产业竞争力。

最新回答
寂寞的板凳
可爱的咖啡
2025-08-29 07:51:46

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洋温差能、地热能等。它们在自然界可以循环再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不需要人力参与便会自动再生,是相对于会穷尽的非再生能源的一种能源。

应用方面,例如水能的应用形式就是水利发电,像坝式水电站、河床式水电站、引水式水电站。

人类使用再生能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科技的进步让此类能源更加“好用”;

2、化石能源是有限的,不仅其价格会日渐增涨,而且终会有枯竭的时候;

3、某些再生能源(如风能、水力、太阳能)不会排放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因此不会增加温室效应的风险;

4、为了增进能源供应安全,减少对进口化石能源的依赖,并满足对可持续性能源的需求。

高兴的蜡烛
酷酷的心情
2025-08-29 07:51:46
全球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正逐渐增加,这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可能是一个关键。

可再生能源,就是指能源本身可以自然再生(replennish),永不枯竭的能源,最为常见的有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geothermal),生物能(biomass)。人类大部分使用的为化石燃料(fossil fuels),但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率增长最快。

它有以下3个优点:

(1)应对气候变化,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不会直接产生温室气体,产生温室气体主要是在其制造过程中例如制造,安装,操作等,但在过程中排放量很小

(2)减少污染,减少对人体健康的威胁。风能水能太阳能的使用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相较于不可再生资源,地热和生物能造成的污染要少得多

(3)可靠:可再生能源永不枯竭,一旦建成,操作成本非常低,消耗的资源也是免费

但可再生能源也有以下3个缺点:

(1)不能大规模发电

(2)大坝和风力发电厂的建设会破坏野生动物的生活及其迁徙模式(migration pattern),破坏生态

(3)不稳定(intermittent),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依靠自然,电池储存能源也非常昂贵

一方面,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既有挑战,但也提供一种替代化石燃料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能源不会产生温室气体,无污染,更环保。先进的科技使可再生能源易获取,可负担,更高效,应对气候变化将会变得触手可及。

(关注每天一起学习充电)

从容的曲奇
欢喜的小海豚
2025-08-29 07:51:46

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人们已经认识到,单凭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已经无法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了。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高科技的层出不穷,能源的储量、生产和使用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世界各国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而且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因此,寻找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的可再生能源就成为21世纪中科学家的重要任务。

目前,太阳能、核能、风能、海洋能和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应用为人类的能源问题指出了一条道路。它们的应用不但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还使得人类从有限的一次能源使用转向多样化的、再生的、取之不尽的洁净能源的使用。使用洁净的可再生能源是人类低碳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优美环境的保护无疑是非常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