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动力工程 > 正文

我的专业是热能与动力工程 考南京理工怎么样

潇洒的太阳
专一的月亮
2022-12-31 05:39:00

我的专业是热能与动力工程 考南京理工怎么样?难度大不,南京理工的热能工程如何?通信与信息系统如何?

最佳答案
正直的台灯
留胡子的小蝴蝶
2025-09-02 03:16:47

南京理工的热能工程不怎么样 不如东南的 通信与信息系统比较好的是南京邮电大学 奉劝一句不要换专业人家学的专业课跟我们有很大的不同

热能工程排名

清华大学 1 91.84 2 90.39 1 90.50 2 89.55 1 100

浙江大学 2 87.52 1 92.42 3 79.82 1 89.56 3 94.67

西安交通大学 3 84.55 4 86.26 2 82.69 5 77.91 2 96.52

上海交通大学 4 84.50 3 87.83 4 77.98 3 84.57 4 94.0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5 75.99 7 80.90 5 73.73 8 69.76 10 84.23

哈尔滨工业大学 6 75.90 5 82.55 6 70.14 10 68.71 5 90.90

华中科技大学 7 74.64 11 74.98 8 69.02 6 73.91 7 87.2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8 73.46 6 81.09 7 69.51 17 65.35 9 84.81

东南大学 9 73.11 8 78.91 10 67.02 11 68.22 8 86.32

天津大学 10 72.72 12 74.82 9 68.00 12 67.01 6 88.87

大连理工大学 11 70.57 10 75.05 13 64.88 13 66.71 11 82.96

上海理工大学 12 69.94 9 75.52 21 63.63 7 70.43 14 75.65

海军工程大学 13 69.77 23 66.08 11 66.65 4 79.34 20 66.32

北京理工大学 14 68.46 15 72.92 19 64.09 19 63.59 12 79.65

中南大学 15 68.39 14 74.08 12 66.48 16 65.44 18 69.91

江苏大学 16 67.04 19 69.81 14 64.85 18 64.96 16 71.42

湖南大学 17 66.88 16 70.63 20 63.93 14 66.54 19 68.99

浙江工业大学 18 66.54 13 74.27 16 64.51 15 65.91 22 62.26

吉林大学 19 66.15 18 69.83 24 61.78 23 61.73 13 77.62

北京工业大学 20 65.61 17 70.36 23 62.09 22 62.24 15 72.35

青岛科技大学 21 65.49 21 67.63 17 64.48 9 68.75 25 60.00

哈尔滨工程大学 22 64.91 24 65.42 18 64.15 25 61.51 17 71.07

武汉理工大学 23 64.08 20 68.77 25 61.29 20 62.74 21 66.26

大庆石油学院 24 63.87 22 66.93 15 64.58 21 62.35 23 60.93

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原化工部化工机械研究院) 25 61.81 25 60.00 22 63.45 24 61.58 23 60.93

最新回答
搞怪的含羞草
背后的麦片
2025-09-02 03:16:47

(085225)兵器工程(专业学位)

专业及方向:

01、武器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维修工程和人机工程

02、武器系统数字化及战场信息处理技术

03、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04、武器系统燃气射流动力学数值与实验研究

05、武器系统分析与总体技术

06、高射频自动发射技术

初试科目:

必选:

思想政治理论

英语一

数学一

任选(一门):

工程流体力学基础

电子技术基础

机械原理

复试科目:机械设计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普通物理②微机原理

同学你好,我是南京理工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学生,刚才给你复制的是机械院

兵器工程专业研究生考研的初试复试科目,根据你所学过的科目,你自己可以判断是

不是跨考啊。

温柔的曲奇
斯文的水壶
2025-09-02 03:16:47
制冷确实不是太好,建议考研先确定自己的专业和方向,在确定学校。热能动力有去电厂的,搞发动机的,包括汽车,火箭,飞机等等。确定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再考虑那学学校适合。我觉得这样好点。

华北电力,东南的热动主要去电厂,就业不错。浙江大学,华中科技的热动都不错,一般都不是制冷的,武汉理工的热动主要是发动机的。放心吧,一般的学校热动的大方向都是发电,动力,锅炉,汽轮机,发动机等,制冷是小方向。

眯眯眼的爆米花
淡淡的自行车
2025-09-02 03:16:47
电气工程是一个大众专业,几乎每个学校都有,无论文理。

电气工程如此普遍的原因,我分析有二:1.这个专业就业需求量大,学校为了就业率而普遍开设,多数是滥竽充数的,而因为国家处于建设期,电气毕业生还是基本能找到工作,多数是最底层的,工资一般,极少数可以进入核电建设、供电、石油行业的基层,待遇稍好。2.这个专业专业性不强,开设这个专业不需要什么实力,几个工科教师即可拼凑,开设学校极多而有实力的学校极少。

热能与动力工程是一个开设学校较少的专业,多数是理工科院校开设的,但不代表开设的学校这个专业就有实力。

热能与动力工程主要是热能和水动力两个方面,前者主要在钢铁厂热电厂后者主要是水电建设,从这方面来说和电气工程有点像,但就业面就局限比较大,且基本工作环境都不怎么好。开设的学校较少和这个专业就业面较窄直接相关。可能工资要稍比电气工程高(仅限找到对口工作的),但就业选择性不高,也没电气工程好找工作。

我个人建议的是,如果考不到电气工程专业较好的学校的话(简单点说,开设该专业的年限较长的较好,也有如重庆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这个专业很出名的学校),那就没必要考虑这个专业了。热能与动力工程相对来说从专业性上来说,要比电气工程强点,也要选择这个专业实力强的学校(如上海交大等),新近开设这个专业的学校没什么意思了。 两个专业中我倾向于热能与动力工程。

愤怒的悟空
传统的飞机
2025-09-02 03:16:47
1)热能与动力?英文是什么?

2)如果你所谓的“热能与动力”是指Thermodynamics ? 那么NTU的授课型硕士课程并没有这个专业,但如果你有适合的研究题目,那你还是可以申请研究型的硕士课程。

雪白的钻石
踏实的雪碧
2025-09-02 03:16:47
热能与动力工程是机械学院的,在华工来说,机械专业是很热门的,这个专业也算中上专业,学科实力可能全国十几二十的样子,但一般来说华工的专业都不是仅仅看个排名就能反映的,华工的优势是就业,作为珠三角唯一的985工科院校,在珠三角拥有丰富的校友资源和良好的口碑,华工工科专业出去的毕业生大部分能进知名大公司,而且近两年就业也一年比一年好,最近的校园招聘都是铺天盖地,昨天一天就17场,大部分都是500强,所以要就业,选华工就是了,具体研究方向不是很清楚!

霸气的百褶裙
感动的大门
2025-09-02 03:16:47
你们浙江大学热能挺牛,在全国排的上名次,有实力、够耐力的话可以报考,工程热物理到底干嘛的得看你跟什么样的老师学什么样的内容,我觉得热物理跟热能工程没什么区别,就名字不一样而已,学的基础课程都一样,就看你跟的导师研究的是哪个方向了,比如说你跟的老师是做燃烧的,你就对各种燃烧方式、各种燃料燃烧的机制、怎样提高燃烧效率又降低污染物有所掌握,而对于制冷、强化换热等方面你就会知道的不深,或只是了解。

不才,本人今年刚考上南理工的工程热物理,南理工研究生热能综合评定在2流的档次吧(看网上排名是这样,呵呵),总的来说,南理工热能没浙大那么全面,在电子设备散热上应该还行吧,另外就是对兵器发射动力的研究(你也应该知道南理工武器发射系统挺牛呵呵),外校考南理的热能也不难,330+肯定就没问题了

清爽的冥王星
不安的含羞草
2025-09-02 03:16:47
业务培养目标

考虑学生在宽厚基础上的专业发展,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分成以下四个专业方向: (1)以热能转换与利用系统为主的热能动力工程及控制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新能源开发和研究方向); (2)以内燃机及其驱动系统为主的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船舶动力方向; (3)以电能转换为机械功为主的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方向; (4)以机械功转换为电能为主的火力火电和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 即工程热物理过程及其自动控制、动力机械及其自动化、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电厂热能工程及其自动化四个二级学科 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机械学、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电工与电子学、控制理论、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获得本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源转换与利用和热力环境保护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适应和创新能力,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高级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该能源动力学科领域的科研、设计、教学、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与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知识。毕业生能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及相关方面的研究、教学、开发、制造、安装、检修、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也可在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主干学科

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

主要课程

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测试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硕士

主要专业实验

传热学实验、工程热力学实验、动力工程测试技术实验等

知识结构要求

工具性知识 比较系统地掌握一门外语,掌握外文科技写作知识。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在本专业与相关领域的计算机应用与开发能力;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知识、方法与工具。能够进行中外文文献检索。 自然科学知识 掌握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化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学科技术基础知识 掌握工程制图、工程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金属工艺学、电工学、电子技术基础、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计算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等方面的知识(对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知识要求可适当降低)。  

 专业知识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因专业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1)热能动力及控制工程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方向) 主要掌握热能与动力测试技术、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燃烧污染与环境、动力机械设计、热力发电厂、热工自动控制、传热传质数值计算、流体机械等知识。 (2)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方向 掌握内燃机(或透平机)原理、结构、设计、测试、燃料和燃烧,热力发动机排放与环境工程,能源工程概论,内燃机电子控制,热力发动机传热和热负荷,汽车工程概论等方面的知识。 (3)制冷低温工程与流体机械方向 掌握制冷、低温原理、人工环境自动化、暖通空调系统、低温技术学、热工过程自动化、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系统仿真与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掌握该方向所涉及的制冷空调系统、低温系统,制冷空调与低温各种设备和装置,各种轴流式、离心式压缩机和各种容积式压缩机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4)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 掌握水轮机、水轮机安装检修与运行、水力机组辅助设备、水轮机调节、现代控制理论、发电厂自动化、电机学、发电厂电气设备、继电保护原理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水电厂计算机监控和水电厂现代测试技术方面的知识。

也就是说,本专业学生应具有如下知识和能力,并根据培养规格的不同而有所侧重: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熟练掌握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化学等基础性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方法;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应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籍和资料。若外语为英语应达到国家四级以上水平(含四级)。 (3)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力学理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热学理论(热力学、传热学等),机械设计基本理论,电工与电子基本理论,自动控制理论,能源动力工程基础理论等。 (4)熟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或有关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5)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调研、查阅文献和基本工艺、操作、运行等基本技能。 (6)具有一定计算机相关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熟练使用计算机工具,解决工程中的有关问题。 (7)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大型企业、相关公司以及相关的研究所、设计院、高等院校和管理部门从事热能工程方面的研究与设计、产品开发、制造、试验、管理、教学等工作。主要就业方向为发电厂、内燃机厂、汽车制造厂、物流调控、锅炉厂、大型机械厂、造船厂等等

孤独的小鸭子
欣喜的羽毛
2025-09-02 03:16:47
热动专业属于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该专业包括能源转化、能源高效清洁利用的研究及应用;能源系统测量技术;供热、通风、制冷技术及应用等领域。教学内容主要强调工艺性、工程性和先进性。本专业在能源转化、能源洁净利用等方面的学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毕业生适用方向:煤气、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公司从事城市燃气工程的工作; 城建、化工、冶金、电力、建材、煤炭等所属公司、工厂、设计院和研究院从事技术管理、科技、研究以及经贸业务; 高等工科院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