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新能源产业 > 正文

拿铁DHT开创新能源新品类预售16.28万元起

友好的路人
欢呼的诺言
2022-12-31 05:25:11

拿铁DHT开创新能源新品类预售16.28万元起

最佳答案
独特的小蝴蝶
风中的眼神
2025-09-02 13:09:18

12月4日,“拿铁DHT 智能新适界”魏牌拿铁DHT预售发布会——贵阳站在贵阳天顺WEY 4S盛大举办。魏牌拿铁DHT开启预售,共推出中杯、大杯、超大杯三款配置供选择,预售价格分别为16.28万元、17.28万元、18.28万元,以越级豪华的产品实力、油电同价的价格体系、文化同频的用户理念、超越期待的服务标准,驱动传统汽车进入智能新时代。目前,拿铁DHT正式开启预售,官方唯一指定预订渠道魏APP现已全面开放。

同时,伴随着拿铁DHT预售,魏牌还为预订的用户准备了三大极智舒适权益:第一重,舒畅购,36期0息,至高7000元置换补贴,降低购车门槛;第二重,舒心用,首任车主发动机、变速器、三电系统终身保修,整车5年或15万公里超长质保,娱乐服务3年免费,基础流量/尊享服务终身免费,666元享5年免费基础保养;第三重,舒适享,

超级奶爸进阶计划发布,与新生代家庭同频互动

站在第三次能源革命的浪潮之巅,处于人生进阶的新生代家庭人群,有激情、有担当、懂生活,他们紧跟时代脚步,以低碳环保出行践行社会责任。魏牌以拿铁DHT为代表的新能源品类,恰好为新生代家庭畅快出行提供了最优之选,更为低碳时代提供了能效最优解。

拿铁DHT在“六感舒适”基础上,与新生代家庭用户共同营造全新的舒适圈,与奶爸们共同进阶。预售现场,“超级奶爸进阶计划”正式发布,从奶爸成长营、奶爸共创营、超级奶爸联盟三大平台出发,从奶爸个人成长、家庭进阶到社会担当,构建全新拿铁生态圈。目前,第一阶段,奶爸成长营全国城市主理人正式启动报名,成长营将围绕亲子教育、儿童关爱展开,拿铁愿与所有新生代家庭一起,共赴向往的舒适生活。

拿铁DHT始终秉承“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将真正与用户联结在一起,构建与用户的心灵交流,通过创新形式,精准把握住与新生代家庭息息相关的“亲子”、“兴趣”、“公益”等关键要素,用交“朋友”的心态,打造与新生代家庭共成长的“进阶体系”,让“人-车-品牌”更好地玩在一起,实现价值的共鸣。

六感舒适新适界,定义智能汽车时代的舒适主义

作为“新一代智能汽车”全新品牌定位的重磅之作,拿铁DHT搭载领先的智能DHT,并以一贯的豪华基因,将舒适做到极致,塑造“驾、乘、听、触、嗅、智”六感舒适的智能新适界。

从起步到止步,拿铁DHT为新生代家庭塑造随心所驭的驾感舒适,采用业界首创两挡DHT,0-60km/h加速时间仅需3.9秒,百公里加速7.5秒,动力性能突出,更凭借纯电驱动场景覆盖率高,燃油经济性高等优势,让其拥有了媲美纯电车的平顺与安静、同级领先的4.9L/100km综合油耗,以及1000km超长续航,真正做到“快、顺、静、省”,实现全速域全场景高效能与高性能的完美平衡。此外,拿铁DHT通过“香槟塔”及超越经典的“羽毛树”挑战,真实、生动展现了出色的平顺舒适性。拿铁DHT关注新生代家庭的乘感舒适,以同级唯一的电控主动悬架,每秒高达1000次的阻尼调节,让每次出行都舒享稳稳幸福。

拿铁DHT的舒适是由内而外的,环抱式航天舒享座椅的应用,采用芝华士沙发同款云感科技皮质面料,塑造如婴儿肌肤般的触感舒适。在听感舒适上,拿铁DHT前排车窗采用密封条、玻璃槽、远超同级的5.0mm声学夹层玻璃设计,超静音的用材用料以及哈曼新一代ANC主动降噪技术,让用户随时舒享静谧时光。在嗅感方面,同级领先的智能座舱清洁,全系标配了CN95车规级空调滤芯,同时还有空调负离子发生器,有效过

在科技智能时代,拿铁DHT的智感预判舒适更是同级无出其右,智慧座舱提供隧道模式,能主动提示,并开启空气保护模式,还有电话模式能主动调小音量、根据设定自动维稳室内温度等功能,以及同级首搭导航增强型抬头显示功能,为用户提供无微不至的科技便利,真正做到极智高阶舒适。作为新生代家庭的理想之选,在儿童关爱方面,拿铁DHT更是不落窠臼,首搭智能电子儿童安全锁,主驾可一键控制开关,儿童上车自动上锁。后排生命体征监测,锁车后监测到后排有遗留儿童,车辆会鸣笛、双闪,同步手机APP报警提醒,安全守护每次出行。

新能源革命浪潮奔涌而来,集领先智能DHT技术与高阶智能舒适两大实力技术于一身的拿铁DHT,以时代先行者之姿,让用户享受到媲美纯电驾乘体验的同时,又拥有燃油车的高效无忧,解决新世代家庭用户的“痛点”与“焦虑”。同时,拿铁DHT超越传统豪华的物理舒适,实现六大同级领先的智能舒适,颠覆时代对智能汽车的想象,刷新城市SUV新高度,让豪华体验触手可及。16.28万元起的诚意预售价,拿铁DHT打破新能源高价魔咒,开启“油电同价”新格局,引领中国品牌向新能源、智能化全面转型。

更多WEY坦克汽车及活动详情详询以下热线:

贵阳天顺WEY坦克4S旗舰店  

销售热线:0851 - 8396 1489

售后服务:0851 - 8371 3477

地址:贵阳花溪区孟关国际汽贸城A-15

最新回答
搞怪的钢铁侠
危机的小猫咪
2025-09-02 13:09:18

众所周知,新能源 汽车 电池技术一直是当下各车企重点研究的项目。尽管比亚迪、特斯拉、小鹏 汽车 等众多 汽车 品牌将自己的续航里程提高至 600KM 以上,但是依旧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纠结甚至不买单,如今新能源 汽车 续航问题成了众多消费者心中买车的一道坎。

近日,就在大家都在围观丰田章男炮轰电动车事件的时候,大家可能没有注意丰田公司计划将在 2021 年推出新型固态电池原型车。据了解,这种电池充电 10 分钟,续航可以达到 500 公里。如果一旦量产,那么这项技术将会给新能源 汽车 行业带来巨大的变革,可以说这种技术将是革命性的进步。

何为固态电池?

在工作原理上固态电池与传统锂电池相差不大,其中最大的区别在于电解质。传统锂电池采用隔膜和呈液态状的电解质,固态电池则是固体电解质组成。简单地说,就是在同样体积内,固态电池能量是现有 汽车 电池的 2 倍之多。

当下新能源 汽车 动力电池分为两种,磷酸铁锂电池与三元锂电池。目前,最前沿的技术就是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刀片电池采用的是磷酸铁锂电池,这种电池密度不高但是不易发热安全性高,缺点是续航有限。

最受欢迎的特斯拉 model3 则是采用三元锂电池,这种电池能量密度高,理论上续航能力高于刀片电池,但是容易发热并且有自燃的风险。尤其是现在的锂电池在加入快充后,因隔膜损害温度过高导致自燃事件让人触目惊心。

固态电池相比于传统 汽车 电池,它更紧凑,充电速度不仅快而且还更安全,并且还拥有着更高的能量密度。不难发现,固态电池优势明显优于传统电池。

固态电池将是未来发展方向

这样一款革新技术虽然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是它确实存在了。此前也有固态电池报道传出,例如大众预计在 2025 年生产出固态电池,福特则是在 2027 年生产,三井物产、汽油公司 Idemitsu Kosan 和住友化学等工业企业都在准备生产固体电解质 …… 可以看出各大厂商其实已经开始着手于固态电池研发的争夺战。

但是丰田却是将在 2021 年亮相推出首款原型车,注意,这里并不是概念车而是原型车,原型车即是测试车,原型车在经过测试后,通过完善细节上的不足就可以推向市场。

在电动 汽车 领域,从丰田推出混合动力技术以来,丰田就一直作为领跑者。此次固态电池有着突破性的进展,依然是丰田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根据丰田公司介绍,目前丰田的目标就是要保证这款电池在 30 年的使用寿命内保留 90% 的电池性能。

为了帮助加快该技术的开发,日本政府正考虑将新设立的 2 万亿日元脱碳基金的一部分用于固态电池的生产。并且根据官方消息透露,这款电池将会在 2021 年夏天的东京奥运会期间亮相。

充电在 10 分钟,单次行驶距离达到 500 公里,30 年使用寿命可达 90%,这些数据告诉我们,这不是 汽车 产业结构的调整,这已经是一场革命的开始。

文静的万宝路
野性的冷风
2025-09-02 13:09:18

2022年1月11日,青岛。作为中国汽车后市场一体化专业服务引领者和行业领先的充电网生态运营商,新康众与特来电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的战略合作将以新康众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为基础,围绕天猫养车等业务,引领开创新能源合作新模式。

新康众与特来电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此次双方携手将在全球碳中和、碳达峰的趋势下,聚焦在平台数字化、智能大数据联动、充电网络共建运营、充电桩定制化等方面展开合作。将充分释放终端门店网络体系力,充分发挥智慧系统能力及智慧汽配供应链优势,顺应趋势促推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为广大新能源车主提供便捷化、智慧化的高价值服务,助力我国经济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

天猫养车X特来电合作效果图

目前,新康众已在全国设立配件供应网点1300多个,保障区域内维修客户需求“30分钟”送达。同时,天猫养车经过2年发展,全国已有2000多家门店加入,为所有车主提供“标准、透明、有保障”的智慧养车方案。基于特来电拥有600万+新能源客户,新康众拥有12万+修理厂客户及300万+C端天猫养车用户,双方将共建智能充电网络体系,在数据端相互引流助力,共同为新能源车主提供高质量的车辆及车主服务。

202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据中汽协预计,中国新能源汽车在过去一年的销量有望达到340万辆,同比增长160%。市场预测,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突破550万辆。在此背景下,新能源车主对充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网的需求、对高质量的后服务需求日益迫切,这已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新蓝海。

新康众CEO商宝国现场致辞

新康众CEO商宝国表示:“特来电是国内领先的充电网生态运营商,是充电基础设施网联化、数字化的代表企业。基于双方完善的智能大数据沉淀、行业前瞻的领先技术、在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深度协同,相信本次合作必将开拓新能源合作新前景,为更多新能源车主提供更可靠的车辆服务。”

特来电总裁郭永光现场致辞

特来电总裁郭永光表示:“2021年是新能源汽车大发展元年,而2022年将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分水岭。新康众是领先布局全国的汽车后市场一体化专业服务商,打通了终端智慧门店、智能供应链、高效仓储物流、数字化体系等。通过此次战略合作,特来电希望与新康众强强联手,打造多方位、全周期的新能源汽车高质量智能服务体系。”

新康众天猫养车新能源业务部总监夏宇与特来电运营中心副总经理李明代表双方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代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在必行,在此过程中更要坚持创新驱动,在智能化和电动化变革大潮中,顺势创变,推动高质量发展。

新康众与特来电的战略合作,是在积极响应我国政府“双碳”政策、推动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背景下的一次有益创新探索,希望通过深度协同为车主解决切实需求,树立绿色行业新标杆,为节能减排、环保出行和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出力。

关于新康众

新康众是一家致力于网络覆盖全国的汽车后市场一体化专业服务商,在康众汽配连锁的基础上,融合了阿里巴巴集团汽车后市场业务及相关资源而成立,并先后获得阿里巴巴、华平投资、云锋基金、PAG投资、美国高盛、亚投资本、云龙资本等投资机构数亿美元资金注入。目前公司已在全国设立配件供应网点1300多个。“天猫养车” 是阿里集团旗下一站式智慧养车连锁品牌,深度整合阿里巴巴生态系统、新康众汽配供应链和F6科技等资源,致力于为所有车主提供“标准、透明、有保障”的智慧养车方案。截至目前,全国申请门店数量共计2.7万家,经过层层审核,全国已有超过2000家门店正式缴费加入,其中有1/3的加盟商后续增开全新门店。

关于特来电

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创业板第一股——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新基建产业独角兽TOP100企业,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的建设、运营及互联网的增值服务。目前充电网运营服务城市已达350个,注册用户超过650万,是国内充电桩投建数量、充电量、用户流量、技术专利领先的充电运营企业。特来电公司采用互联网思维,依靠国际领先的汽车群智能充电技术和系统,创新电动汽车充电商业模式,致力于建设并运营全国最大的汽车充电网。

超级的钢笔
害羞的店员
2025-09-02 13:09:18
比亚迪汽车的三大领先:

遥控驾驶技术引领智能化潮流

遥控驾驶技术是将智能钥匙系统、仪表板配电盒、电子转向、电子油门、DCT双离合、电子刹车集成应用。在10米可视范围内,驾驶人在车外使用遥控驾驶控制器,可以安全操控车辆启动、前进后退、左右转向,控制车辆低速行驶。解决了窄道取车、窄道停车、窄道行车、遥控启动的难题。速锐也成为全球首款配备此项高端技术的量产车型,比亚迪可谓开创了量产“无人驾驶”技术车型的先河。据了解,速锐自上市以来,在市场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不仅在2012(第十届)广州车展上荣获“最佳领先科技奖”,销量也迅速攀升。上市三月销量就已破万,成为自主品牌中级车中月销量最快过万的车型。

双向逆变式充放电技术突破充电难

双向逆变式充放电技术是比亚迪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的研发成果。它集驱动电机、车载充电器、直流充电站三者功能于一身,既可把电网的交流电变成直流电实现充电,又能把电池里的直流电反向变成交流电实现放电。具有“零投资”、充电标准简单化、安全可靠、充电方式灵活四大优点,特别是在充电方式上,比亚迪的这项技术不仅使电动车能通过电网充电,还能将电反馈给电网,以实现削峰填谷。V?V(车对车)模式可实现车辆之间互相充电,半小时可充20°电,可续驶100公里。VL模式可实现在车辆离网时,单相/三相带负载功能,在紧急状况下应急供电。可以说,此项技术将彻底颠覆电动车传统的充电习惯,有效提升家庭用户对于电动汽车使用的便利程度,为今后电动车的市场推广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指明发展方向。

DMⅡ代动力技术实现新能源车“快省绿”

DM双模技术采用电动车系统和混合动力系统,是一种将控制发电机和电动机两种混合力量相结合的先进技术。

在DMⅠ代技术(搭载于F3DM)基础上,比亚迪对DMⅡ代混合动力系统进行了一系列技术优化改进:首先,动力性能大为提升,采用高电压、高转速电机(110KW)+高密度、高电容比最新动力电池单元+1.5TID黄金动力组合改集成式动力电池管理系统(PBMS)为分布式动力电池管理系统(DBMS),进一步提升电池的能量管理效率,同时达到轻量化的设计要求对电控系统的各主要零部件进行了优化设计,提升其效率,降低能耗。相对于Ⅰ代,DMⅡ代动力性能更好,实用性更便利,也使比亚迪的新能源车推广更快了一步。

为了让消费者能尽快享受到DMⅡ代技术的领先优势,比亚迪已经将该项技术搭载在了“秦”上,并计划于今年上市,真正实现了“快、省、绿”。数据显示,在混合动力模式下,110kW电机和1.5TID黄金动力组合共同驱动车辆,秦的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达到223kW和440N?m,0到百公里加速时间仅为6.9秒。此外,秦的百公里综合费用折算仅16元,相当于2升油的费用,在纯电动模式下排放为零,真正引领绿色低碳潮流,必将开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时代。

结实的自行车
尊敬的小笼包
2025-09-02 13:09:18

山东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山东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初步形成能源供给绿色多元、能源消费合理高效新格局,节能降耗取得显著进展。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壮大。 从发电装机容量看,2020年末,太阳能、风能、核能、生物质能、水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为4791.2万千瓦,比2015年末增长3.3倍,五年年均增长33.9%;占全省发电装机容量的30.1%,五年累计提高18.7个百分点。从发电情况看,202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为823.8亿千瓦时,比2015年增长2.9倍,五年年均增长31.6%;占全省发电量的14.2%,五年提高10.0个百分点。从全国看,山东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量2019年居第16位,比2015年提高6个位次。

化解传统产能取得重大进展。 “十三五”时期,全省化解煤炭产能6460万吨,淘汰落后燃煤机组778万千瓦,压减焦炭产能2800万吨。从产量看,原油、煤炭、焦炭产量分别累计下降13.9%、23.0%、35.3%。受压煤措施和市场需求减少等多重因素影响,火电产能得到有效抑制,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由2015年的5288小时减至2020年的4423小时,减少865小时;火电产量仅累计增长7.4%,五年年均增长1.4%。

省外优质能源利用迈上新台阶。 2020年,净调入电量突破1000亿千瓦时,达到1158.7亿千瓦时;天然气突破200亿立方米,达到205.9亿立方米,分别比2015年增长1.3倍和1.6倍,年均分别增长18.4%和21.5%,均远超火力发电增速。

一次能源产量中非化石比例大幅提高。 非化石能源包括风电、太阳能发电、核电、水电等一次电力,以及生物质等其他绿色能源,“十三五”时期,山东非化石能源占比累计提高16.2个百分点,而原煤、原油占比分别累计降低13.7和2.7个百分点。

能耗总量稳定低速增长。 “十三五”时期,山东能耗总量累计增长6.3%,以年均1.2%的增速较好支撑了GDP年均6.0%的增长。其中煤炭消费量累计下降约10.5%,石油消费量累计增长约9.6%,天然气消费量累计增长1.6倍,用电量累计增长28.2%。从全国看,山东能耗总量一直居全国首位,但占全国比重由2015年的9.1%降至2019年的8.5%;煤炭消费量由全国第2位退居2020年第3位,占全国消费比重由10.9%降至9.4%左右;用电量仍居全国首位,占全国比重由9.3%升至9.4%。

能源品种消费结构明显优化。 能耗总量中煤炭占比由2015年的76.5%降至2019年的67.3%;油品占比由14.7%升至15.5%;天然气占比由2.6%升至5.0%;非化石能源占比由2.3%升至7.2%。

能源消费行业结构偏重现象有所缓解。 “十三五”时期,从能耗结构看,工业能耗占比由2015年的78.9%降至2020年的75.6%,降低3.3个百分点,服务业、居民能耗占比分别提高1.4和1.7个百分点。从全 社会 用电结构看,工业占比由80.4%降至76.8%,降低3.6个百分点,服务业、居民用电量占比分别提高2.7和1.2个百分点;从全部工业用电结构看,六大高耗能行业用电量占比由54.3%降至52.0%,降低2.3个百分点。

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持续提升。 能源加工转换综合效率由2015年的77.2%升至2020年的81.0%,其中火力发电效率由39.3%升至42.0%;供热效率由80.5%升至83.7%,炼油效率由93.6%升至95.5%。

超额完成“十三五”节能任务目标。 截至2019年末,山东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8.4%,超过“十三五”下降任务目标1.4个百分点,2020年万元GDP能耗仍保持下降趋势。压减煤炭消费任务有望完成。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煤炭消费量为37061.9万吨,比2015年减少4100多万吨,为完成全 社会 “十三五”压减煤炭消费4352万吨任务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儒雅的小虾米
无限的海燕
2025-09-02 13:09:18
新能源产业创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创新驱动是战略导向,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建立创新的系统观、生态观、效益观,打破传统的区域和产业分割,推动产业协同创新,融合数字、特色、共享等经济模式,可实现全面的区域创新。其次,通过将知识、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进行整合,促进了创新要素的流动和深度融合,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达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从而影响经济发展方式和效率。要产业政策创新,产业集群创新,产业协同创新,产业结构优化,科技创新引领,服务平台创新,实现创新功能融合。加大服务平台等现代服务业组织建设,整合政府、协会、专业公司、孵化器、研究机构、智库、金融机构等职能,发挥平台助推功能,促进产业融合,提高产业运营效率,实现产业与市场的良性互动。加大高校、科研机构、智库的智力支持力度,通过咨询、指导、合作研究等方式,帮助产业科学决策;增强金融机构的资金扶植作用,支持科技创新,助力优势产业发展;强化服务功能,在信息中介、创新转化、人才服务、供需对接等方面谋划适应产业创新的新举措、新机制。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不仅取决于创新活动和创新体系本身,更取决于是否拥有良好的创新生态。美国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美国的经济发展和其在全球经济中的领导地位得益于一个精心构筑的创新生态系统。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表明,硅谷的成功缘于形成了一个包含多种异质性组织和多条价值链的雨林式创新生态系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必须突破区域与行业边界,构建多层次、多要素联动的产业创新生态。新能源产业也是如此。

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不仅要鼓励企业等主体积极创新,而且要构建开放、合作、互利、共享的创新生态。当前的新能源产业创新有两个突出特征:一是产业跨界融合。跨界是指跨越原来区域划分、产业分类的边界以及跨知识边界、跨政策边界。互联网信息技术推动了产业跨界融合。二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快速兴起。如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进入快速发展期,共享、融合成为新经济的突出特点。这就要求通过跨界与耦合来构建产业创新生态。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通过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动态关联关系。跨界耦合并不是对两个或多个产业的简单整合,而是在产业耦合渗透中形成产业共生创新网络。

产业创新生态的构建主要是在企业层面构建以大企业为主导的产业联盟创新网络。大企业通过战略联盟与网络外组织保持创新关联,实现联盟企业的成长与技术创新网络的扩张,并逐渐演变形成创新联盟网络。也可以是在产业层面构建以集群联动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当产业集聚到一定程度时,企业在产业上的关联性就会引发创新行为的关联互动,进而催生技术创新的集群效应,在产业集群间通过联动发展而产生创新合作,建立起多层次的有机联接,形成点、线、群、网相结合的集群创新体系,进而形成产业创新网络。也可以是在区域层面构建以共生发展为特征的产业创新生态网络,从整个区域层面建立产业创新协作机制,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的共生环境。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史玉波认为坚持新能源产业的创新、协同、多元化发展。

今年6月9日2020长三角新能源产业区域科技合作交流会暨省新能源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功能发布会在长兴县召开,会上长三角新能源产业创新联盟正式成立。上海科技交流中心主任王震表示:面对新形势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要求新使命、新机遇新挑战,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将依托专业优势,以服务长三角、服务长兴县企业创新创业为重点,积极推进长三角区域的互动对接,加快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合作示范区。

今年产业创新首次成为贡献最大指标,工业和信息化部年初发布的《2019年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综合发展指数报告》值得关注的是,其中,对指数增长贡献最大的指标首次从产业发展规模转变为产业创新指标,对总指数分值上升贡献率高达90%,表明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开始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产业发展进入“通过重研发,从低价值环节向高价值环节实质突破”的新阶段。对新能源产业也不例外,有待进一步观察。

7月2日,2019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在海南博鳌召开。领导人致贺信指出,当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新能源汽车产业正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不仅为各国经济增长注入强劲新动能,也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改善全球生态环境。领导人强调,中国坚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和相关产业发展,为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希望各位嘉宾深入交流、凝聚共识,深化新能源汽车产业交流合作,让创新科技发展成果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和相关产业发展势在必行。

我们部署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和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能谷》新能源产业创新中心出现具有划时代意义。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技术密集的特点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创新要素高度聚集、创新行为高度活跃、创新主体高度互动的创新型网络组织。如果仅仅通过依靠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等引入外部资源,推动一些企业、机构在地理层面集中以及发展“房东”式孵化载体等传统路径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将难以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创新速度快、涉及主体多、创新过程复杂的新变化,将难以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需要通过获取集群内外部知识进行创新的新要求。推动组织结构由结群向结网提升、创新主体由扎堆向扎根转变,发展载体由经营场地向创新工厂转型,构建集群创新共同体

这是找准集群创新型合作组织建设这个“抓手”。要依托集群内的龙头企业、科研院所、中介组织等,通过组建集群协同创新联盟、成立市场化运作的第三方机构等方式整合全产业链创新资源,促进企业、研发机构、科技服务机构等协同创新。这是强化集群内企业间非正式交流这个“推手”。要通过定期开展峰会、论坛、展览、沙龙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和建立线上线下集群社区,推动集群内创新主体间的交流互动,增强创新合作的信任与意愿。这是用好创新合作信息平台这个“帮手”。要整合完善集群信息互联平台,通过提供技术并购、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委托技术开发等技术需求与供给的实时信息,搭建集群内创新主体间信息交流的桥梁,拓展创新主体间互动的广度与深度。

绿色将是我们促进中心的主色调,创新是我们促进中心的主格调,我们将以客户为中心,强化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推广应用,主动响应等商业模式,构建创新智能型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精益化、个性化服务。合作是我们促进中心的主基调,共赢是我们促进中心的主步调,面对市场,我们将秉持开放、共享的理念,努力构建多方参与,良性竞争,互利共盈的服务生态圈,推动产业健康发展。围绕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招强引优。围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剥离裂变。围绕平台型、生态型企业发展借势借力。

昨天一则宁德时代7月起将为特斯拉超级工厂提供动力电池消息使该股票大涨,细细看了一下,宁德时代24个月涨了9倍,再看特斯拉12个月涨了10倍。2020年6月10日,年轻的特斯拉超越百年老店丰田,股价一度突破1000美元,问鼎全球车企市值第一的宝座。这是汽车产业值得记住的一天,一个属于电动车的新时代已经到来。成立于2011年的宁德时代,在过去十年伴随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而成长,抢得市场红利。宁德时代的市值,也已经是中国最大的车企上汽集团的两倍,宁德时代的成功也让比亚迪看到动力电池的巨大潜力,比亚迪转换思路调整开放的战略,并在2020年推出刀片电池。宁德时代的崛起,离不开工信部2015年发布的“动力蓄电池白名单”。这份名单,将日韩电池挡在了电动车补贴目录之外,不少国内的整车企业放弃了使用价格便宜且有一定品质保障的日韩电池,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等国内电池企业,迅速成为市场的“香饽饽”。新能源产业已经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产业了。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指引(试行)》的通知(发改高技规〔2018〕68号)在战略性领域组建产业创新中心,服务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育成新产业、培育新动能,我们研究制定了《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指引(试行)》。我们推出了新能源产业创新共同体。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球科创网络国际新能源产业促进中心已经上路,就像促进中心主任吴孟余教授说得那样这个促进中心当中有一个很大的示范中心,其中有上海能谷科创中心。有很多企业目前都进入到上海能谷的科创中心了,上海能谷科创中心做什么事情呢?它和其它园区有什么区别呢?有很大的区别,就是在所有的创新、大家都知道,我们有实验室的创新,有在工程当中的创新。但是还有什么呢?我们把一个不是产业发展成为一个产业、产业创新。我们就是从事产业创新,上海能谷也是从事产业创新的。所以这些企业,我们都好像目前是小树,我们希望成为森林,成为支撑绿色经济的支柱。

上下同欲者胜,与民同利者兴。节能、环保、低碳、绿色是人类共同努力奋斗的目标,我们以新能源产业创新为突破点,打破专业人才、高端技术、转化应用、运营管理、市场服务等壁垒,开创了中国新能源产业集群化创新发展平台,成为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者、行业颠覆者和产业缔造者,同时我们也是美好环境的维护者、创造者。

拼搏的鞋垫
自然的小白菜
2025-09-02 13:09:18

新能源技术包括燃煤、磁流体发电技术。

新能源技术是高技术的支柱,包括核能技术、太阳能技术、燃煤、磁流体发电技术、地热能技术、海洋能技术等。其中核能技术与太阳能技术是新能源技术的主要标志,对核能、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打破了以石油、煤炭为主体的传统能源观念,开创了能源的新时代。

种类:

洁净煤:采用先进的燃烧和污染处理技术和高效清洁的煤炭利用途径(如煤的气化与液化),减少燃煤的污染物排放,提高煤炭利用率,已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的一项重要的战略性任务。

太阳能:太阳向宇宙空间辐射能量极大,而地球所接受的只是其中极其微小的一部分。因地理位置以及季节和气候条件的不同,不同地点和在不同时间里所接受到的太阳能有所差异,地面所接受到的太阳能平均值大致是:

北欧地区约为每天每一平方米2千瓦/小时,大部分沙漠地带和大部分热带地区以及阳光充足的干旱地区约为每平方米6千瓦/小时。人类所利用的太阳能尚不及能源总消耗量的1%。

地热能:据测算,在地球的大部分地区,从地表向下每深入100米温度就约升高3℃,地面下35公里处的温度约为1100℃一1300℃,地核的温度则更高达2000℃以上。

估计每年从地球内部传到地球表面的热量,约相当于燃烧370亿吨煤所释放的热量。如果只计算地下热水和地下蒸汽的总热量,就是地球上全部煤炭所储藏的热量的1700万倍。

地热能主要用来发电,不过非电应用的途径也十分广阔。世界_L第一座利用地热发电的试验电站于1904年在意大利运行。地热资源受到普遍重视是本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地研究地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地热能主要用来发电,地热发电的装机总容量已达数百万千瓦。

我国地热资源也比较丰富,高温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西藏、云南西部和台湾等地。